去年加入了矿坛,天天看古董收藏方面的帖子。也经常翻阅有关胆机的文章,被里面描述音质的话语所打动,决定做一个胆机验证一下,看看是不是有如此的邪乎!说干就干,材料只能邮购了,高端的咱不想,在习总提出反对铺张浪费的大环境下,也不符合节俭搞闷烧的基本原则啊,就来个贫民的6P1和6N2组合吧,这在当年这可都是极为成熟的管子,任何一点小小的瑕疵都改良过了,进化的代数快赶上猴子了,估计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款比6P1生产量还大的管子了。度娘一下商家吧!很快打通了一个操着苏南腔的商人电话。谈定事宜后我把费用通过网银直接汇给了他,第二天的晚上就收到货了,这家伙的活还挺麻溜。可是在收到货后的第二天,就看到单耳老师也有套件出售,那个后悔啊!干嘛肥水流了外人田啊。以后吧,若以后上更高级套件的时候再拜谒单耳老师吧。既来之则装之。
先上个装成后的工作图吧,运用了一点点摄影技巧,看着还挺迷人的。实际上灯可没有那么亮的,要真这样亮,早就一命呜呼了。我用的是微光照明小光圈加B门,特技归特技,绝没有糊弄人的PS成分啊。全铝的框架很结实,所有螺丝孔均是丝攻攻牙,均是我亲手操作。待以后找到合适的材料,再装修下,做个机罩,这样就不怕碰伤牛蛋了。
一切从头开始,看这套件的包装感觉有点踏实。
把所有的零件摆开拍个集体照吧,马上它们就要各司其职,给我以新的耳朵享受了。
这电位器的质量让人很不放心,还有下面的电解电容,凭我的直觉,一定是害人的假冒伪劣!很恶心,坚决丢弃!
倒是这管子还行,都是曙光军级的,但愿那字不是后来添上的。
天色已晚,大事干不了啦。决定在回家休息前,先做个扼流圈。电源系统没有扼流圈不是瞎掰吗,以前的电子管设备无论大小,均有扼流圈。新绕太麻烦,关键是还没有绕线机。于是找一个南棒子的20瓦变压器,次级竟然是变态的170伏,线径还是我想要的0.25,把它和初级串联起来,不是一个极好的大电感吗。小心把铁芯一片一片地取下,再把E形铁芯按一个方向装好。
垫一张卡纸,约莫着也有0.3的厚度了,足够,再厚就要变发热圈了。
把条形的矽钢片先放进牛笼头中,扣上,锁紧。大功告成!呵!看着自己干的漂亮话,心里那个美啊。上面还留有400服务电话,不好好给我服务,投诉他!
睡觉前加个小班,把电路图重新画了回。既然是自己的处胆,那就得按最高标准做最好的胆放!倾我所有。
首先电源部分要下功夫去搞,这是关键点。三兵未动,粮草先行,电源不好就如同后勤保障不好的军队!我在变压器之前加一级高频滤波,现在高端电器里面用的都有,这玩意不贵又好买。输出端再加一级简单的双线绕磁环,电脑电源里面大把。加这两样东西,防范了外界的杂波侵扰,也不让自身的杂波外流。即便是锦上添花,那也值得,只要不是画蛇添足就好了。
至于整流吗,就用桥堆吧。究其本质和基本性能而言,桥堆一定比胆的整流效率高,效果好。电子管时代之所以很少采用石整流,一是因为那时的人喜欢循规守旧,二是硅技术还很不成熟,虽然锗二极管相对成熟,但锗的耐压普遍不高,难以满足电子管动辄百伏特以上的需求,而且那时的锗管价格还高于胆管,自然也就不用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生产的电子管设备中,很多整流部分已经改成了进口的硅二极管做成的桥堆了(不过不是今天桥堆的样子,而是用二极管直接焊接在管子坐上的,形同没有玻壳的胆管。用时直接插进管座即可,更换很方便)。
阻容元件在固定安装的方式上,决定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搭棚方式,尽量集成化。这样一是漂亮,二是方便维修,以前的电子管设备之所以很少有电路板的出现,究其原因还是技术层面的事,当时以纸板为主,纸板的强度很低,所以难以承受电子管的重量。80年代初期进口的电视机上电子管就是焊在电路板上的,已经有玻璃纤维的电路板应用了。
乙电延时控制电路是一点要加的,别把我的蛋蛋冲坏了。老设备均由高低压开关,全靠操作人员的感知来控制,如今的延时继电器很便宜,且安装简单性能可靠,调节又很方便,干嘛不用呢?我花25块钱买了个60秒的二手富士,若是是买山寨的也就是10块钱,也一样用,只不过自己心里过不去。
今天的天气不赖,一早我就开工了,经过早晨在床上的思考,元件的位置已经打好了腹稿,在铝板上用大头笔标好位置,该钻的砖,该铣的铣,这就干上了。
连不锈钢板开孔用的钻头都用上了,邪恶的9脚管座的直径竟是22.3毫米!哪有这个规格的钻头啊?你还别说,这开孔钻头开出的孔是22.5的。嘿,歪打正着。
这孔装上管座后就看不到了,但也不能偷工减料,该倒角的一定要倒角。“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嘿嘿,咱也拽一回文。
切割电路板。按照零件的位置,计算好了尺寸,用砂轮片割,既快又好看。
把所有的零件先装上看看效果,挺舒心。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扼流圈的位置,实在是没有地方了,放上面影响市容,放下面又不够高。不怕,咱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我是有预案的。先用电阻代替试听,一旦有牛哼哼声,就再做个漂亮的机箱,把扼流圈另外放置。电源的那块电路板是一个旧开关电源板切掉的,高度刚好,这比搭棚的好看多了。
来个特写,我觉得我的这块设计一定会有人表示欣赏的。说实话,经常在看帖子时,真敬佩那些经常发帖的矿友。你说在这上面写帖子有钱挣吗?没有。这就是一种心灵毒品,看到自己的帖子有人看,就会有成就感,这远比你挣多少多少钱感觉好地多。
![做电子管功放 电子管功放套件](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090545t01d030b2e52b0b0f23.jpg)
经过一天的硬件施工,现在开始搞软件了,焊接开始。整整一个下午,终于出炉了!但是心理很忐忑,总担心搭接错了,迟迟不敢接通电源!
反复地全面地检查后,通电!随着延时继电器的触点接通时发出清脆的吧嗒声,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静静地观察着前后左右加上下,左手就放在电源开关上,随时准备切断电源。经过一分钟的等待,没事!没有出现冒烟也没有爆炸声传来。用镊子碰触了下输入点,喇叭里传来了清晰的交流声哼哼声,我知道这声音正是我所期待的。它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音节,但足以胜过任何动听的乐章!
不知道是我干活认真,还是电子管电路的包容性很强,反正这次装机一次到位,没有返工,也没有进行任何调试。笨重的扼流圈看来可以休息了,因为我用耳朵贴在喇叭上,把音量从小到大来回调,竟无声可闻。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以前搞维修的时候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没想到胆的性能竟如此地好,经过实测,乙电为280伏,6P1屏压260伏,6P1八脚为13.4伏,6N2的屏压是130伏特,一切都在正常范围内。
买马就要配鞍子,音箱是一点要有的。我的音箱很特色吧,街边卖老鼠药小贩用的喊话器。前两年10元一只买的2手。音质不赖,喇叭是湾湾造的。关键是在办公桌上不占地方。
放张唱片试听吧!只能用电脑放了,如今想买个CD机还真不好找。随着乐章的徐徐展开,高音纤细清晰,丝丝入扣;低音浑厚圆润,声声贯耳------此处省去100字。
仓廪实知礼节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要追求高雅地享受了。以前家里面有个收音机听就很满足了,如今人手里拿着凤,耳塞憋在耳朵里,却要返回来欣赏这几十年前的老东西。微电子技术已经做到纳米级了,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早已是千亿次了。但音频处理方面,能上太空的微电子居然还比不上这位百岁老人来地真实。这正是毛主席说的“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最真实地写照!
总结:电子管不老,在特殊领域不可能被替代。葛优说的好----谁用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