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6年当进口大片和国产的商业片几乎占领整个电影界的票房时,著名的记录片导演薛继军拍摄的我国第一部具有史诗风格的数字纪录片《圆明园》隆重上映。在影片的审查期间,影片的导演金铁木说,他听到最多的是“震撼”两个字。要什么样的影片才能让这么多专家都有同一个评价“震撼”?《圆明园》将为我们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关键词:纪录片 圆明园 导演 三维技术手法 民族
圆明园应该是让国人更具民族自豪感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东方博物馆,其中究竟藏着多少珍宝和文物已经无从知晓。今天的圆明园已经成为一座遗址公园。圆明园自1707年建园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他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他不仅仅是一个朝代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标志;他不仅仅是清朝皇帝的住所办公之处,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一个美好的梦。但是这个记忆却是不完整的,而是残缺的。著名的纪录片导演薛继军为了能够将这个人类眼中最美的记忆补充完整。《圆明园》这部纪录片在三维技术手法和影像的效果上创造了多个纪录片的第一。在影片上映时导演金铁木表示他有信心《圆明园》能够打破以往纪录片的票房,因为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有特效。影片中的圆明园是用三维技术建造起来的万园之园。而制作的公司是制作了《指环王》等大片的制片公司。第二就是具有故事性。纪录片所具备的“人物、情节、悬念和视觉奇观”都被引入到了这部纪录片中。怪不得金铁木导演能够在有《夜宴》、《宝贝计划》等大片同期上映时还能还能对《圆明园》拥有这么大的信心。
《圆明园》是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在电影创作方面的一次全新的我尝试,该片历经五年的策划和制作,从1999年着手写剧本以及筹备三维动画制作。但是由于制作难度极高,内容极其复杂,而且能够借鉴和参考的数据和资料很少,国内存有的资料更是少之又少,这给拍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直到2004年4月才开始正式拍摄。
该纪录片的总导演是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的厂长,在拍摄《圆明园》之前他还拍摄了《复活的军团》、《杀机四伏的天空》和《帝国的兴衰》等。在《圆明园》中,他又担任了这部影片的总导演。薛继军说圆明园从建园到被焚毁历经了将近两个世纪,里面的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具备了故事化的特征,因此就想如果拍成电影应该会吸引人。而且大多数人对圆明园并不了解,只是知道圆明园只是一座历史名园,是清朝历代皇帝的住所和办公的地方。国外也有类似的纪录片,在看这些纪录片的时候觉得很震惊,如果可以把圆明园也拍成纪录片,相信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本纪录片前面半集的线索是外国传教士郎世宁在传教的书信中所写的他到中国后的所见所闻。而后面半集是通过英法联军的一个传教士的自述来描写圆明园在鸦片战争期间被焚毁的过程。
纪录片《圆明园》与大多数的纪录片不同,在刚开始的两分钟里,编导引用了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一段话来描写圆明园。用雨果的话说,圆明园就是一个梦,一个用汉白玉,青石雕塑的梦,一个用雪松做框架的雄伟而壮丽的梦。那些圆明园里的金银珠宝就只是给这个美丽的梦再涂上一层艳丽的颜色而已。雨果的语言将整个圆明园形象而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在这部纪录片中,导演没有一开始就讲圆明园的兴建及构造,而是从1644年满族人进军北京城开始了数百年的清朝统治开始诉说圆明园的历史,讲述为什么清朝皇帝要花费那么多钱去建造一个那么大的皇家园林,以及建造圆明园的地址。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的海淀区,有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个园组成。圆明园的名字是康熙皇帝取之于他的第四子,也就是未来的雍正皇帝的法号“园明”,而且后来把它赐给了雍正。圆明园并不是在康熙年间一次性建成的,而是后来在雍正和乾隆年间分别又建造了许多宫殿。乾隆是将整个圆明园的建设推向高潮的伟人。纪录片《圆明园》采用的最多的手法是再现当时的场景,把清朝时期的人物,景象都一一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作者在这部纪录片中用了一种不同于别的纪录片的手法来引到圆明园这个话题上来。以前看过的纪录片都是直接将话题引到主题上,但是《圆明园》就不一样了。他是用一个故事,也就是康熙皇帝与未来的乾隆皇帝的第一次见面来讲话题引到了圆明园这个话题上的。《圆明园》和别的纪录片不同的地方还有,真实的圆明园已经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圆明园的被焚毁之后的残破废墟。因此,纪录片《圆明园》是不可能真实再现圆明园在清朝时期的雄伟壮观的模样的,只能通过一些现存的历史文献及当年施工建造圆明园所用的设计图来想象当时的圆明园到底有多么伟大而神圣。《圆明园》最常用的拍摄手法是“真实再现”:也就是将清朝时期在紫禁城和圆明园发生的事情重现在荧幕上。因为是在清朝时期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是拍到真是的事件,只能进行真实再现。纪录片《圆明园》运用的真实再现的方式是场景重现。把当时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时期的有关于圆明园或者传教士所记载的事情真实再现。纪录片中每一个特定的环境都有特定的声音,所以如果拍纪录片并不是只有解说词就行的。空音代表的是某个环境的声音。每一个环境都有其特定的声音,而且是无时无刻不在的。所以在纪录片中出现空音是很明智的,而且可以提高纪录片的真实度。
纪录片中的解说词包括对影片的解说外,还有两个外国人的解说。我想导演是想让观众有一种穿越时空来到清朝听传教士郎世宁和麦基在讲他们在圆明园建造时和被侵占焚烧时的所见所闻。影片中采用了远景拍摄,全景拍摄,近景拍摄和中景拍摄。在拍摄圆明园的整体是采用的是全景;分别拍摄各个宫苑时用的是近景拍摄,远景拍摄和中景拍摄;在最后圆明园被大火包围的时候又采用了远景的拍摄手法。因为是历史有关的纪录片,没有真实的事件,人和物,因此制片人运用了三维技术将整个圆明园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废墟的基础上用电脑还原了一个真正的圆明园,其图片的逼真与气势宏大都是空前的。在视觉上也给了观众一种强烈的冲击。正是这种三维技术将火烧圆明园的场景上演的如此触目惊心。纪录片中运用三维技术的场景达到35分钟之。这又给观众一次视觉上的震撼。在大概55分钟左右的时候,影片用了三维技术将整个圆明园鲜明生动地还原了。看着一幢幢宫殿,一件件装饰从原有的残破不全的基础上一件件还原,这又给了观众一次视觉上心灵上的冲击。连法国的传教士麦基都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神奇最瑰丽最雄伟的宫殿,就是法国的所有宫殿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圆明园。而且再也没有能够超越它的。没人能够形容这样一座宫殿,这样的宫殿已经达到了一种鬼斧神工的境界。圆明园也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荣与衰败。八国联军侵入紫禁城,攻占圆明园的场景历历在目。他们为了给中国皇帝一次致命的打击,就命人将整个圆明园置于一片火海中。这座历时一个多世纪的伟大宫殿就这样在八国联军的抢掠和焚烧中永远消失在人们的眼中。影片中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时,烟火弥漫了整个北京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不纪录片更加唤起了人们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在影片的最后,影片反复播放着历史的圆明园和现存的圆明园,通过对比更让观众有了一种惋惜,愤怒的情绪。最后写实的镜头拍摄的是圆明园现存的在废墟中屹立不倒的几根大柱子和黄昏中仍然傲立于其中的柱子,解说词说的是“大清帝国灭亡”和“有许多属于圆明园的历史遗物,至今仍然下落不明”,让人有一种冷清,萧条的感觉。
《圆明园》教给了我们一种新的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他的主题是圆明园,但是在整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圆明园,还有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历史上伟大的皇帝在建造圆明园是时所做的事情。《圆明园》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部史诗,一部记载着从康熙时期到乾隆时期再到圆明园被烧毁时的一部扣人心弦的史诗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