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 湖北省孝感市邮编

应城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



应城市

孝感市区西南,位于武汉、襄樊、荆沙大三角经济区域的中心点,市境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45公里,国土总面积1103.38平方公里,人口64万,其中城区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13万。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置县。1986年6月撤县建市。是湖北省重要的盐化工业和石膏建材基地。有耕地58万亩,农业以粮食为主。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商品粮大县(市)和世界银行重点投资开发的县(市)之一。应城土壤肥沃,川原秀丽,气候宜人,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今有“膏都盐海”的盛誉。

目录

· • 自然环境

· • 资源概况

· • 历史沿革

· • 历史事件

· • 基础设施

·• 自然环境

·• 资源概况

·• 历史沿革

·• 历史事件

·• 基础设施

·• 旅游资源

·• 参考资料

[显示全部]

应城市-自然环境



●地理



应城市

应城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西南,地处东经113°19'—113°45',北纬30°43'-31°08'。东临漳、涢二水与云梦县为界,东北与安陆市毗连,西与天门市、京山县接壤,南与汉川市为邻。境域南北长约48公里,东西宽为43公里。国地面积1103.3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59%。中心城区东南距省会武汉市96公里,东距孝感市49公里。应城市地处鄂中丘陵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以低岗为主,兼有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低岗地区,约占总面积的66.4%。境内低岗系大洪山余脉,其坡度一般小于10度,起伏平缓,海拔高程在41—80米之间;最高点为何家脑山主峰白沙口,海拔高程111.6米。境域中部的大富水两岸和东部漳河、涢水西岸为平原地区,主要为岗间冲积平原阶地,约占总面积的19.6%;地势平坦,依势向东南伸展,海拔高程一般在25—40米之间。市境南部的滨湖地带,多属湖沼洼地,约占总面积14%;地势较低,海拔高程均在25米以下;最低处在东西汊湖的郎君镇蔡咀村,仅20.4米。境域地貌特征构成“七丘一湖二平川”的形态。

●气候

应城市为中纬度湿润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雨热高峰同季出现。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光、热、水的地域差异甚微。年平均气温(1959——1995年气象资料,下同)15.9℃。1月平均气温2.9℃,极端最低气温-15.5℃(1969年1月31日和1977年1月30日);7月平均气温28.2℃,极端最高气温38.7℃(1978年8月2、3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5.4℃。日照年平均1982.3小时,日照百分率44%;无霜期年平均241天。年平均降水量1102.0毫米,雨日118天。极端降水年最大雨量1676.9毫米(1980年),极端降水年最小雨量705.3毫米(1978年)。日最大雨量207.1毫米(1969年7月11日);梅雨期6月上旬——7月中旬,年平均梅雨量328毫米。

应城市-资源概况



一、土地资源

应城市土地总面积164.3万亩。其中,耕地57.81万亩。耕地中水田45.0万亩,旱地12.81万亩;园地0.23万亩;林地5.8万亩,城镇农村居民及工矿用地15.58万;交通用地15.9万亩;水域面积54.54万亩,未利用土地(田坎等)8.94万亩;其它用地19.81万亩。应城市土地资源结构为:耕地——水域——城镇农村居民点与工矿用地——未利用土地——林地。以耕地、水域为主要土地类型,占总面积的68.39%,基本构成了“一山三水五分田,一分土地是家园”的格局。依地貌形态分为低岗粮油林牧区、漳府县河平原棉粮区、滨湖粮林渔区三个综合农业区。

二、矿产资源



石膏

境内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石膏、岩盐、芒硝、锶、石英、高岭土等,以石膏、岩盐的储量最为丰富。石膏储量5.1亿吨,其中二水硫酸钙含量大于95%的一级品纤维石膏,洁白晶莹,质地优良,约占总储量的82.24%,占全国优质纤维石膏储量的82%以上,居亚洲之首,其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四。岩盐矿床分布约140平方公里,储量280亿吨,其氯化纳含量一般为63.4%—88.5%,最高达95%,且埋藏浅,易于开采。境内建有真空制盐厂7家,年产原盐100万吨以上;以盐为原料发展纯碱、氯碱、硫酸、合成氨、氯化铵和日用化工原料等数十种新产品。现已成为全国主要的盐化工基地之一。位于市西陲的汤池镇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是五大温泉之一。

[石膏]:应城石膏的发现与开采属全国最早。石膏历来为应城一宝。据《湖北通志》和《应城县志》等史籍记载,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在应城县西北团山庙山脚,因崖崩而最初发现石膏。应城石膏从最初发现到现在,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据湖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测定,应城石膏分布总面积约100多平方公里,储量约5.1亿吨。后来,虽然不少地方发现了石膏,但品位均不及应城,应城纤维石膏的质量仍优踞世界之冠有“膏都”的美称。

[岩盐]:应城市的长江埠、郎君、东马坊、三合、四里棚、城北、城中等处地下都埋藏着大量的岩盐。分布的面积约为140平方千米,最丰富的藏盐地段含盐厚度为200-500米。应城市地下蕴藏的岩盐纯度很高。到1986年,已探明应城市盐的工业储量为74亿吨,有“盐海”的盛誉。

三、水利资源

境内河港纵横,西北水库密布,南部湖泊毗连,塘堰遍布全市。主要有涢水、漳河、大富水和汉北河4条河流,境内长度114.7公里,控制来水面积384平方公里,过境客水量为31.12亿立方米。5公里长以上的港溪14条,境内长度201公里;境域东南原有大小湖泊21个,水面约28.5万亩,其中东西汊湖、龙赛湖、老观湖3个,面积6.45万亩。建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9座,小(二)型水库80座,总库容13752.5万立方米,承雨面积498.76平方公里。河网密度0.29公里/平方公里。正常年景年降水量为11.97亿立方米,地表径流总量3.83亿立方米。境内地下水分孔隙潜水及承压水、裂隙承压水2种,面积约809.7平方公里。天然净储水量每年2.065亿立方米,年补给量(可开采量)约600万立方米。汤池温泉,属断层裂隙交汇带之承压地下热水,地热异常区约0.5平方公里。日计采储量为1.03万吨。径流量约300万立方米。最高水温69.3℃。水化学为硫酸钙型。现有人工钻井11眼,日提水6000余吨。

四、主要物产



应城市

农作物:稻谷、小麦、棉花、油菜籽、豆类、花生、芝麻、玉米、高梁、薯类等。动物资源:野兽有黄鼬、野兔、水獭、刺猬、狗獾等;野禽有雁、燕、凫(野鸭)、雉(野鸡)、斑鸠、鸲鹆(八哥)等20余种;家畜家禽主要有猪、黄牛、水牛、马、骡、驴、山羊、狗、猫、兔、鸡、鸭、鹅、鹌鹑、鸽等。

植物资源:树木约100种,分用材林与经济林两类。用材林树种有马尾松、杉、枫杨、旱柳、意杨、池杉、水杉、白杨、法桐、湿地松等;经济林树种有梨树、油橄榄、柑桔、苹果、桃树等。花卉有6类、140多个品种;药用植物主要有桅子、菊花、射干、桔梗、芡实、半夏、女贞子、首乌、金银花等60余种。其它植物有藜蒿、荠菜(地米菜)、马齿苋等等。

水产资源:鱼类共有47种,其中鲤科29种,占61.7%。主要有鲤、鲫、鲢、鳙、青、草、鳊、鲇、鲂、鳜、乌鳢(黑鱼)等经济鱼类。以及白鳝、黄鳝、鳖、龟、虾、蟹、田螺、蚌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动物。另有水生植物如莲藕、菱角、荸荠、芡实、茭白、芦苇、水浮莲等。主要土特产品:白湖莲藕、陈岭荸荠、三合射干、松花皮蛋、黄滩酱油、白玉面条、三结豆皮、应城膏枕、玉兰石膏、三宝薄脆、汤池甲鱼、东西汊湖毛蟹等。

应城市-历史沿革



应城,



应城市

为古蒲骚之地。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析安陆县南境置应城县,属郢州安陆郡。应城建县自此始。以地处要冲,乃安、荆二府咽喉,郧襄东道门户,应置城为守,故名。北朝西魏以应城为城阳郡治,领应城、云梦两县,并一度改设浮城县。隋时废城阳郡,改应城为应阳。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应阳为应城,属安州,隶淮南道。宋时属荆湖北路德安府。元时先属湖广行省德安府,后隶河南行省黄州路。明时属湖广布政司德安府。清时应城仍属德安府,隶湖广布政司汉黄德道。中华民国初隶湖北省江汉道。1944年8月,析应城县境置应城、应西两县。次年3月,两县合并,仍为应城县。1949年4月,应城全境解放,属鄂中专区。6月,改属孝感专区。1959年由武汉市领辖。1961年还属孝感专区(后为孝感地区)。1986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现为孝感市代管。

现辖城中、城北、四里棚、东马坊、长江埠5个街道办事处,田店、杨河、三合、郎君、黄滩、天鹅、义和、陈河、杨岭、汤池10个镇及南垸良种场,计413个村(居)委会,3257个村(居)民小组。

应城市-历史事件



●龙王集战斗

1932年元月,红三军第九师在军长贺龙的指挥下,师长段德昌率部从襄河以南趋向应城。国民政府天门皂市守军退至陈家河、龙王集。红九师追击,于21日分别将两地之敌包围。困守龙王集之敌,因粮食饮水缺乏,遂向田店方向突围,亦大部被歼。24日,国民政府军第四师第十二旅奉命从孝感花园星夜赶来解围。25日,在雷家湾公路两侧被红军设伏歼灭。同日,待援无望的陈家河守敌全部投降。此次战斗,歼敌大部,俘敌旅长等官兵近3000人,缴获迫击炮20余门,轻重机枪60余挺,长短枪3000余支,子弹数万发。

●举办汤池合作人员训练班



应城市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驻武汉代表董必武,为了在鄂中地区培养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建设厅农村合作委员会的名义,于12月在应城汤池举办农村合作事业指导员训练班(简称汤池训练班)。由李范一任训练班主任,中共湖北省工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陶铸负责训练班的全面领导工作。学员多为平、津、沪、宁的流亡学生及本省、本县的进步青年。开设课程有《党的建设》、《社会发展简史》、《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农民运动》、《抗日游击战的战略战术问题》和合作社业务知识等。汤池训练班共办3期,培训干部245人。后陶铸等领导又在夏家庙开办汤池临时学校,培训学员300余人。该校在应城沦陷前夕停办。

●应城抗日游击队成立

1938年10月,应城沦陷。在鄂中特委的领导下,率先组织13人、8条枪,成立应城县潘家集商民自卫队(习惯称“应城八条枪”),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随后正式成立应城抗日游击队(简称“应抗”)。1939年3月,“应抗”在京山公安寨伏击日寇船队,毙敌劳军团长以下20余人。4月,夜袭云梦县城,在鄂中第一次袭击敌占县城获得成功。6月,李先念、陈少敏部会师,正式成立新四军鄂豫独立游击支队(后改称挺进纵队),应城抗日游击队三、四支队编入新四军。

●应城战役

1948年10月23日至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江汉独立旅3个团约8000余人,在江汉军区司令员张才千的指挥下,从京山出发,进攻应城县城。经过3天3夜激战,全歼国民政府军第28军,共俘敌副军长等官兵3261人。应城全境解放194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江汉独立旅攻克县城。25日击溃长江埠逃守之敌,应城全境解放。

●金日成访问红旗人民公社

1958年11月26日,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代表团,在周恩来、贺龙等的陪同下,抵应城红旗人民公社参观访问。参观了新村工地、七星大队以及公社妇产院、卫生院、幸福院和幼儿园。并在公社公共食堂与公社干部共进午餐。其后,相继有锡兰、苏联、波兰、荷兰4个国家的代表团6批、21人来红旗公社参观访问。

应城市-基础设施



交通:



应城市

应城市位于鄂中江汉平原北部,地处316、107、207国道和京珠、宜黄、汉十高速公路的中心三角带,汉宜公路横贯东西,随应公路、长麻公路沟通南北,大富水与汉北河衔汉江、连长江,有通江达海之便,交通区位得天独厚,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45公里,其中二级公路40公里,三级公路92公里,四级公路310公里;桥梁79座,2749.34米;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50.58公里,每万人拥有8.42公里,村级公路通达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目标。

水路通道基本打开。全市已建成V级航道35公里,码头2个,年吞吐量30万吨。拥有船舶152艘,载重量15000余吨。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全市二级客运站1个,四级客运站4个,占地34000平方米,拥有营运客车323辆,6725座;营运货车855辆,载重量3601吨。平均每年完成客运量150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5136万人公里,货运量488万吨,货运周转量28865万吨公里,装卸量860万吨。一个多成份、多形式、多层次的运输格局基本形成。

铁路:

汉丹铁路沿应城东部穿境而过,在长江埠设客、货两个车站。长荆铁路(应城市长江埠至荆门市),在应城境内长40公里,设客、货三个车站,是国家规划中的沿江铁路一部分,是支援三峡工程的主动脉,使武汉、宜昌、襄樊连成三角经济带。

电力:

2001年底,全市建成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4座,35KV变电站14座,总容量20.4KVA,35至110KV高压输电线路279.2公里。全市乡村通电率为100%。2001年完成了全市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任务,实现城乡同网同线。

邮政:

全市共有邮政支局所13个,开设干线邮路12条,邮路里程总长达239公里。2001年信件发出量46万件,报刊杂志发行量1007万件。生产场地及用房达40000平方米,实现业务处理电子化。

电信:

2001年,全市电信固定资产达2.3亿元。电话机交换机容量达78040门,其中市话32000门,农话46040门,长途业务电路2640门,农村通话面达100%;全市电话普及率达8.9%,其中市话普及率28.1%,农话普及率5.8%。互联网用户达2600多户。

移动通信:

2002应城市移动通信公司完成了高速传输网工程,移动通信实现了智能化、宽带化、高速化,拥有130个载波,1040个数字信道,已建设GSM数字基站29个,遍布应城各乡镇,全市实现了无缝隙覆盖。
3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 湖北省孝感市邮编

自来水:

应城市自来水公司是一家管理完善、设施齐全的供水企业。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600万元,建有5万吨/日净水厂一座,供水主干管网全长90KM,用水人口10万余人,供水区域11平方公里。

应城市-旅游资源



有陶家湖古城遗址;门板湾遗址;蒲骚故城遗址;宋玉蒲骚著《九辩》;三椁冢楚墓群遗址;大富水故道;山行有名店;膏矿文化遗产;伍家山;伍家山下黄家湾;白龙井;207微波站旧址;短港水库;百担绿洲;汤池温泉;李白诗碑;关渠道;龙赛湖;文峰塔;应城公园;千年孔庙;烧香台;红堂旧教堂等。

●陶家湖古城遗址

位于应城市区西18公里的四龙河与陶家湖交汇处,西距汤池镇2.5公里,南距汉宜公路6.5公里,隶属汤池镇方集村。海拔高40.9—44.2米。据《光绪应城志》载:“古城在县西南汤池团陶家湖,城址尚存,故老犹能指其处,但城名无考,不知何代置。”遗址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最宽处约850米,整个古城遗址平面呈椭圆形,总面积67万平方米。古城垣为土筑城垣,高出地面1—4米,城垣外有濠沟环绕。古城遗址大部分保存完好,古城址内的地下文化层分布广,面积大,堆积厚。

陶家湖古城遗址浓缩了低岗丘陵,河谷平原和滨河洼地三种地貌,突现了鄂中丘陵,江汉平原北缘丰富的自然景观。古城址内有三处较大面积的台地,现代村落陶东湾、陶西湾坐落在城址南部台地上;窑大湾坐落在北部的台地上。台地的河沟断面4—5米深处有大量的红烧土和完整的陶器,器形有鼎、碗、圈足盘、豆、盆、瓮、红陶杯等。其中窑大湾台地最深达6米,文化层深处从屈家岭文化早期,逐层迭压止于石家河文化中期。陶家湖古城遗址东为自然古河道(即四龙河故道);北和西为河谷平原、三角湿地;中部台地为低岗。整个城址地貌环境宜人居住和有利从事农耕、畜牧。古城垣周长约2900米,最高4米(除城东北为四龙河水库淹没外),建筑规模大气壮观。古城垣西北保存最为完好,城垣、城门、濠沟建造雄伟,功能兼具,在这里可以领略整个两湖(湖南、湖北)地区罕见的史前原始古城景观。

●门板湾遗址

位于应城市区西南2公里城北街道办事处星光村。海拔高26—37米。遗址所在地理位置属大洪山东延余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结合部,座落在低矮的半丘陵与河湖交错地带;大洪山南坡诸多小河由北向南或由西向东流经。门板湾遗址是一处以城址为中心聚落,城外分布几个半从属聚落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遗址西临小山岗,东、南、北三面以古河道为界;南北长约1600米,东西最大宽近800米,遗址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

城址位于大遗址中部,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55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城址周边由许家老屋台、许家上湾、许家下湾、王湾老台、门板湾老台构成;这些台地相距城址100—300米拱卫城址。城址为土筑,东垣被上世纪70年代末开挖的大富水新河堤所压;北城垣上有现代村落门板湾和依老城垣建的灌溉水渠;南城垣上有现代村落呈东西向一字排开的民舍,城垣高出地面1—1.8米;西城垣保存最为完好,高出地面3—4米,其中间段和北段有西城门和水门。城垣外有濠沟,濠沟底距地表3.5米。城内东北部和西北部各保存有面积较大的高台。在对城址西垣的发掘过程中,清理出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房屋院落建筑,院落座南朝北,建筑布局规整,结构复杂,计有大小五间。主体建筑由并列四开间房子和房前走廊组成;四室东西长(面阔)16.2米,南北宽(进深)7米,房屋墙体最高处2.2米,整个院落面积达400余平方米,房屋各室内有门窗、火塘;外有走廊、院落、围墙。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大型房屋院落建筑。

门板湾遗址是稻作农业聚落的典型遗址;遗址的城墙与城濠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防卫设施的功能、演进、构筑方式等,提供了实物例证。遗址发现的大型土坯砖砌的房屋院落建筑,对研究中国南方地区建筑史有着极重要的意义。被推荐为2000年考古十大发现项目。2001年5月,门板湾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汤池温泉



汤池温泉

位于距应城市区22公里处的汤池镇。是应城特有的温泉资源地带。温泉群涌水泉眼有20多个,主要泉眼有三处,当地人依照其位置及水量大小,将其分为头池、二池和三池。头池为主温泉眼,即玉女温泉。另外,在玉女汤温泉南北均有温泉水出露,属玉女汤温泉群范围。玉女汤温泉,是五大高温矿泉之一,其温度平均为60°C左右,有的高达70°C以上,民间说能煮熟鸡蛋;一般水温也在47°C~55°C之间。玉女汤温泉的出露,主要受当地规模最大、其断裂带宽度达175米~220米两条断层的控制。这两条断层交汇部位正处于玉女汤温泉出露处。断层倾角分别为70°和35°,热液活动明显,并有多期活动的特征,导水性强。玉女汤温泉水,被位于地下2000米左右的源流形成地下热水,又在构造与地形的控制作用下,最后沿断层导水通道上涌,从而构成温泉。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汤池诸泉均能自然喷发。隆冬时节,薄雾弥漫,热浪蒸腾,景象壮观。泉水终看不竭,浸漫汇集,瞬息万变然流淌,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地热资源。玉女温泉储量可观。其天然流量每昼夜3000吨以上。通过地质部门抽水试验,并以水温为50℃为开采边界,其天然动储量每昼夜为11870吨。在确保玉女温泉的自然涌流状态条件下,其开采储量每昼夜为10290吨,属国内已发现的产量最大的温泉资源。据有关部门鉴定,玉女温泉水中含有硫酸根、重碳酸根、氟、钙、镁、钾、可溶性二氧化硅等有益人体的矿物质48种,平均每吨水矿物质含量35千克之多,尤以对人体最有益的氡和氟含量之高而受青睐,为弱碱性、硫酸钙硅矿温泉水。对神经官能症、风湿性肌肉炎、各种不同的关节炎和皮肤病,均有明显的疗效。

温泉历史悠久,自古就被视为“神女仙汤”闻名江汉。据吴调阳《汉书?地理志考释》,汤池早在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受到王者的珍视,“楚惠王(公元前433年)曾居汤池遥寄曾侯乙。”汤池的景观见之于典籍,是南朝刘宋时期的文学家盛弘之在南朝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撰著的《荆州记》,距今已迄1500多年。《荆州记》云:“……温泉冬月未至,数里遥望,白气浮蒸如烟,上下采映,状若绮疏;又有车轮形如双桂,世传昔有玉女,乘车自投此泉,今人时见女姿仪光丽,往来悠忽……”汤池温泉成为著名旅游胜地至少有1500年历史。南北朝科学家郦道元曾到汤池考察,在他的名著《水经注》中,有汤池温泉“其热可挦鸡”的记述,明白道出作者不可自抑的现场感受。唐代诗人李白曾到此游历,写下了著名的玉女汤诗。明清时期,应城县街即在汤池建立侯馆,接待各方来宾,经营汤池温泉。民国以后,汤池便成为疗养胜地。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野战医院也在此驻扎30多年,构建了休闲和游览设施。20世纪五十年代,应城县政府将汤池辟为风景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8528.html

更多阅读

北京大学名录 北京艺术类大学名录

2007年3月22日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北京大学海淀颐园路5号10087162752114清华大学海淀区清华园10008462785001中国人民大学海淀路175号10087262511301北京师范大学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622061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海淀区学院路37号10008

湖北省孝感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湖北省孝感市

湖北省孝感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命题人:彭攀峰 审题人:李 诚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岐韵(qí) 混沌(hún) 弭谤(mǐ) 绿林(lù)B.编纂(zǎn) 执拗(niù)

声明:《3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 湖北省孝感市邮编》为网友我要向前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