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是佛 即心是佛无心是道

----游泰州溱潼湿地

上周有机会游玩了泰州溱潼湿地,景点基本无印象,就对古寿圣寺牌匾【即心是佛】有点兴趣,时有人问其意,不解。回来后在网络上搜索,了解归纳一二,共释。

相关词语:

即留 即溜 即用 即期 即使 即世 即墨侯 即且 即温听厉

即祚 即兴 即时 即早 即拜 即席发言 即小见大 即事穷理

即立 若即若离 遽即 赶即 蜂虿入怀,随即解衣 一触即溃

在即 稍纵即逝 然即 可望不可即 足律即留 跟即 若离若即

速即 一触即发 弃同即异 迅即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 离即

即心是佛原意“即心即佛”。佛教禅宗谓本心即佛,明心见性即是成佛。

唐 慧能 《坛经·机缘品》:“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諭。’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景德传灯录·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十五·十八重地狱》:“佛氏以即心是佛、妄行为业,皆目前者也。”

佛宗用语,是说不须向面外求佛,你的自心即是佛.据记载是马祖道一禅师提出来的.据<祖堂集.马祖传>载:道一"每谓众曰:汝今各信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 另外,<道一禅师塔鸣并序>也记:道一常说:佛不远人,即心而证。

遮诠

《三藏法数》云:“遮即止其所非,诠即能诠名字。谓如诸经所说真如妙性,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因无果、无相无为、非凡非圣、非性非相等,皆是遣非荡迹,绝相祛情,是名遮诠。”从反面作否定的陈述,以排除事物本身不具有的属性和意义。

僧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云:“为止小儿啼。”僧云:“啼止时如何。”师云:“非心非佛。”

僧人间马祖为什么说此心就是佛,马祖回答那是为了让婴儿停止啼哭。僧人又问啼哭止住了又怎么样呢?马主回答说不是心也不是佛。这里“非心非佛”就是用了遮诠的手法。两个非字都是否定的意思,是对即心即佛的否定。心和佛的观念都要否定,其目的是为了破除学人对“即心即佛”的执着,强调不能执着此心即是佛的观念。非心非佛是超脱即心即佛的观念,也即当下直取佛心的一种更高的解脱境界。

谚语

谚语是一种口头创作,产生于民间,流传于人口,本身常含有一种教训的意义,是某种思想的形象表现。在它里面反映了人们的经验和处世秘诀。谚语和俗语基本上是同一类型语句的不同称谓。在上文遮诠所引公案中的“为止小儿啼”便是一则谚语。禅宗俗谚主要有三个来源:汉文典籍、佛教典籍、禅师独创。来源于佛教典籍的谚语是指佛教为说服信徒而运用的带有寓言性质的小故事,后来被禅门宗师反复引用,成为习用的谚语。这里的“止小儿啼”出自《涅槃经》卷20:指杨树黄叶似金钱,给小孩哄其勿哭,比喻佛说天堂快乐以止人间作恶。公案中意指:“即心即佛”之说实为方便法门。

  意即“见性成佛”。

禅宗讲究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有佛性,所谓不假他求。

就是说,佛,不要向外去寻求。佛就在每个人的心里,你能明心见性,你自己就是佛。

所谓佛也曾是人,在禅师眼里,自己与佛是应该平起平坐的。

马祖道禅法

马祖道一的禅法具有独特的内涵,其逻辑推演与理论阐释,层层递进。针对修行者而言,有三个层面:

一、“即心即佛”是思想基础,确立自信自立;

二、“非心非佛”是解脱关键,破除妄念偏执;

三、“平常心是道”是根本目的,坚持应世利人。

“平常心”是马祖道一禅法的突出特点和根本旨趣,它排除了善恶、染净等二元对立的区别性,主张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体现心性、张扬真理。它继承并发展了慧能等祖师们的禅法思想,也深受《华严经》“事事无碍法界”等义理的影响。“平常心”所体现出的平民化、世俗化、生活化、简易化等品质,促进了中国禅宗追求大乘入世精神的信仰价值趋向。

修行者的思想基础

即心即佛:心性一如,佛性平等,自信自立,这是修行者的思想基础。达磨所传的上乘之法。

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佛教信仰者,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信心,具备人格自立的思想基础。这就是马祖道一首先要讲“即心即佛”的出发点。在《语录》中,马祖道一告诉弟子们:

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达磨大师从南天竺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乃可随时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汝受吾教,听吾偈曰:“心地随时说,菩提俱亦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在这段话里,马祖首先肯定即心即佛,然后指出它是达磨所传的上乘之法,又引《楞伽经》为证。其论证的推理过程是:因为诸法性空无自性,求法者应无所求;三界唯心,心性平等;所以众生心地佛性具足,即事即理,任运无碍。从而要求求法者,不要颠倒不要外求,“著衣吃饭,长养圣胎”,思想上达到自信自立,及禅宗祖师们的理论的继承与发挥。

马祖的这种观点不是自己的发明创造,他直接继承发挥了禅宗祖师们的理论。初祖达磨大师在《二入四行论》里所讲“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为“理入”,与马祖的“一心”是一样的意义。二祖慧可也说过“是心是佛,是心是法”。四祖道信曾经引《无量寿佛经》中“诸佛法身入一切众生心想,是心是佛”,提出:“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无别佛”。五祖弘忍依据《金刚经》,更是发挥“即心即佛”的思想。到六祖慧能,更加直接,明确众生心就是佛心。《坛经》中说:“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是佛。……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菩提只向心说,何劳向外求玄?”当然,道一更直接地继承了怀让禅师的思想衣钵。在马祖问道时,怀让在运用了“磨砖”、“打车”等比喻后,总结出一首偈语:“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这里的“心地”被马祖直接引用,与《坛经》中“心是地,性是王……性含万物为大,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的意味是一致的。

佛性-清净自性

关于马祖所谓“一心”的含义,一般认为它所表达的是人的清净自性即佛性,人一旦悟到并归依自己的清净本性,也就与佛性没有什么差别了,从佛性或心性上讲,人与一切事物没有根本的差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教义。当然,祖师们为了应机说法,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不同的人物、事情,用不同的概念、词语来表达,就出现了不同解释。但大致是指众生思维的功能和思维的活动(心识)、大乘佛教所说的精神性本源和本体(真如、实相、法性、佛性等)、佛教最高的人格化理念(法身)等。不过,马祖所讲的首先立足于佛性本源上,然后讲众生的心识功能。前者重在“理”,强调本性的认同和平等;后者重在“事”,强调事相的转化和意义。对修行者来讲,只有从根本上体会了凡圣的无差别性和可转化性,才可能坚定信念、培育精神。如果用《华严经》的“法界缘起”等概念,那么,马祖的一心是可以用“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来形容的。马祖的《语录》里不断地阐释“即事即理”、“理事无碍”的思想,主要是根据《华严经》思想。《华严经》用“一真法界”来概括法界圆融的思想,它融摄一切万法是一切现象的本体是一切万有的“本源真心”。它清净平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而展现宇宙万物。华严宗祖师法藏根据《华严经?十地品》的“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把一真法界视为“真心”、“如来藏”,认为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是成佛的根源,也是形成万物的原因。之后,澄观、宗密等人也强调一心是万物的本原,是众生原本具有的觉悟之心,具备智慧和功德的灵知之心。宗密在《原人论》里讲:“一切有情(众生)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法界缘起的一切现象在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的共同作用下,互为因果,相资相生,彼中有此,此中有彼,彼即是此,此即是彼。相即相入,圆融无碍。也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尽【参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256~269页。】。

“即心即佛”-简约直接

马祖的“即心即佛”说,显然是融合了佛教华严、唯识等理论,继承了禅宗祖师们的思想,而且简要直捷。这简约化的命题,却涉及到了佛教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三个彼此相关的问题:一是佛性问题即人的自性究竟如何;二是成佛途径问题即修行方式究竟如何;三是佛陀境界问题即真正解脱的境界究竟如何。它首先设定人的心灵本来就是清净无垢的,人的自性与佛性没有差别,如慧能所说“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其次,当人领悟到自心是佛而回归自己的本性,就脱胎换骨似地进入超越和解脱的境界,即如慧能所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再次,人们一旦觉悟,回归自心,心中便是一片澄澈空明,水月朗照,纤尘不生,体验与感受宇宙和生命的真实境界,即如慧能所说“内外明澈,不异西方”。这就与传统佛教禅宗渐悟之法不同。正因为“即心即佛”简约而直接地表达了南禅顿悟之说在佛性论、修行论、境界论三个方面的独特思想,所以它成为中国禅宗南禅的著名命题。

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

僧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云:“为止小儿啼。”僧云:“啼止时如何。”师云:“非心非佛。”

僧人间马祖为什么说此心就是佛,马祖回答那是为了让婴儿停止啼哭。僧人又问啼哭止住了又怎么样呢?马主回答说不是心也不是佛。这里“非心非佛”就是用了遮诠的手法。两个非字都是否定的意思,是对即心即佛的否定。心和佛的观念都要否定,其目的是为了破除学人对“即心即佛”的执着,强调不能执着此心即是佛的观念。非心非佛是超脱即心即佛的观念,也即当下直取佛心的一种更高的解脱境界。

人人皆又佛性,关键是能否明心见性,前念迷即众生,后念悟即佛。每个人佛性本身是清净的,不生不灭的,但是很多时候却由于过于执着于因缘假合的自我和外在而无法内观自性,《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心和佛本身不二,关键是内观自性,离念和离相,而不需要外求。因为诸法性空无自性,求法者应无所求;三界唯心,心性平等;所以众生心地佛性具足,即事即理,任运无碍。心性一如,佛性平等,自信自立,这是修行者的思想基础。

即心是佛 即心是佛无心是道
非心非佛,则进一步说明需要离相,即本身破除对即心即佛的执着。在《金刚经》中讲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以不要执着于相,不能执着于法。只有破除妄念,才能够真正解脱和解脱知见。

终南山了明和尚问:马祖说: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赵州和尚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佛佛。禅宗的道理,假如汝未悟时,怎么说都不是的,假如证悟以后,怎么说都是,如马祖指导学人,“即心即佛”是指自性,“非心非佛”是指自性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指自性不是心、佛、物,“佛之一字吾不喜闻”指自性是佛,不用头上再安头。僧问赵州和尚:“汝将来向什么地方去?”赵州云:“佛佛。”指自性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臥,应机接物,尽是道。平常心是道正是不执着于有,也不执着于空,非有非空的中谛义。

一切即一和一即一切

佛教认为一粒沙可见三千大世界,现在科学叫做宇宙全息论;佛教认为人可以修出百千万化身,科技现在可以有初级的所谓“克隆人”;最有趣的是科学对物的最基本组成物质的认识,曾经认为它是原子,后来又认为是粒子,再后来又认为是质子等等,事实上等于是说现在最前端的认识也是不彻底的,而佛教早在两千多年前,乃至更早的无量光年前就认为“万物无自性、无本质”!一个字:空,说明了一切的根本。佛教和科学殊路而同向,揭示事物的本相!

一切是现象,而一是本体。正如事是现象,理是本体,理事无碍相互圆通,则一和一切之间相互无碍,相互依存而圆通。一切是用,而一是体,体用不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和一切本身无法分离而相互依存。一是因,而一切是缘;也可以说一切是缘,又因缘和合了一这个果。

当谈一切即一和一即一切的时候仍然是在打破二元对立之我执,多少,大小,好坏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包含万物,而万物的本源又归于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正如一日一生,而一生一日。庄子在《齐物论》中重点即讲的是消除人为主观判断引起的是非,大小,荣辱和贵贱的各种差别,通过莫若以明修清静心来达到一种无为和无我的精神境界。在庄周梦蝶里面也在阐述,我和万物可以物化为一个整体,我即万物,万物即我,没有任何的阻碍和限制。万物一齐,道无始终,关键还是如何找回自己的真如自性,自性本清净而无差别,不生不灭。

一即一切既在说一种包含了一切,也在说一切皆是由一产生,万物的本源本身是一样的,一即一切是由本体到现象的过程,现象虽然千差万别,但是本体本身是一样的,或者说物的自性本来是一样的而无差别。而一切即一则在讲万法皆不离自性,万法皆是由一产生出来,而万法本身因缘和合又产生出新的物和新的法,如此因果而循环。一朵花是一,但是一朵花的产生却需要种子,土壤,阳光,雨水等多种物因缘和合才能产生出来,自然一种蕴含了万法因缘和合的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7908.html

更多阅读

佛本是道446-458 佛本是道有声小说

第四百四十六章 了结 上“掌教老师,如今西天大乘三千佛陀已经应了劫数,但小乘佛门还未曾应劫。弟子可上前完这场杀劫。”那广成子曾经为阐教十二金仙之,执掌番天印,在上清宫击打金钟,如今见得原始天尊反掌灭绝西天大乘佛陀,又将猴子一如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

在明山师的核能培训上,他讲了一句话“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对我印象很深,当时听得是懂非懂,只知是禅宗的精髓,今天特地查了一下相关资料,才解其中味。1佛法经典浩如烟海,你要是懂得修学的方法,你就能见到一切法

道农会 于谦是道农会的吗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简介(CEC)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是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组织,成立于2006年。作为民间非营利机构,俱乐部以推动企业家精神社会化,推动正气的商业力量为使命,以此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成员包

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的思想意蕴 马祖道一

(2013-01-19 16:31:54) 转载▼标签: 杂谈禅 心 前言----唐朝被世人奉为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契此禅师,曾为世人留有一首著名的《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马祖道一(约709~788年

声明:《即心是佛 即心是佛无心是道》为网友编织感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