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2013
http://programme.rthk.hk/rthk/tv/programme.php?name=tv/aam_2013&d=2013-07-06&p=5863&e=221854&m=episode
(一) 市场直击: 水耕沙律菜
香港的沙律菜一向从外国或内地入口,前者质素高但价钱昂贵,后者质素参差且被嫌有食物安全隐患。近年有香港人以水耕沙律菜闯出名堂,取代外国或内地货成为餐厅的宠儿,甚至供不应求,大型超市亦开始售卖本土产品。但限于土地及人手有限,本地沙律菜的供应未够稳定,未来的发展视乎耕作者能否找到更大耕地以及吸引其他人入行。亦有耕作者认为水耕有庞大商机,开始用水耕栽培传统中式菜,例如白菜、通菜,如果成功就会开始大量种植。水耕会否为本土农业带来一场革命?
编导: 吕 乐
(二) 卧底出更: 银行吸纳定存新钱
投资有较高回报,但同样有较高风险,所以仍然有不少人倾向将资金作定期存款赚取稳定利息。但是,近年将资金存入银行收息的吸引力越来越低,「食息一族」要取得好的利率,要看准银行需要吸纳资金的日子,究竟银行甚么日子会需要资金,付出高息吸引客户,银行又有甚么得着呢?
编导: 程倩芸
(三) 经济解碼:「路径倚赖」(Path Dependence)
人人都有一些惯性,一旦作出选择,往往就会被惯性牵着鼻子走,不会轻易另闯新路,美国经济学家诺斯将之归纳成「路径倚赖」理论,还因此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原来,计算机键盘的字母排列位置、火车轨的标准阔度、甚至火箭推进器的阔度,通通都是「路径倚赖」的结果。
编导: 吴婷婷
(四) 语出「经」人: 杨志超
很少有人好像杨志超那样关注香港的本土文化。对他来讲,香港文化就是油麻地一栋行将倒塌的僭建唐楼、一排排四四方方的生铁信箱、中英混杂的时兴口语、旺角街头的喧哗与艳丽色彩,…等等。他以身为香港人而自豪,并梦想推动香港成为亚洲文化之都,无论是开设家品店《住好啲》,抑或为星巴克设计以怀旧冰室为主题的新店,一一都在贯彻他的理念。不过,他觉得自己远远不算成功,本土文化依然不敌舶来文化。
编导:吕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