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星雲集——劉松年《中興四將圖》 刘松年作品拍卖

将星云集——刘松年《中兴四将图》



对中国历史有一定了解的读者,一定对赵宋帝国的军事力量诟病很多。因为,相比赵宋帝国繁荣的文化和发达的经济来说,赵宋家的军队在对外战场上失利不断。赵宋帝国,非但没有收复五代时期丢失的幽云十六州,更无力对抗新兴的少数民族女真人的铁蹄。至于此前属于赵宋帝国管辖下的西北地区,也被西夏陆续独立出去,甚至是远在西南边陲的交趾(今越南)以及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侬智高武装也都陆续对帝国发难,让这个经济文化繁荣的帝国疲于应付。

如此尴尬而落魄的历史,让中国历史爱好者们无不扼腕叹息。久而久之,关于赵宋帝国军事力量落后,国力积贫积弱,对外丧权辱国,天朝国威不再……这些论调似乎成为定论。它们不但影响了一代代中国历史读者,甚至成为学校教学教科书上的内容。笔者不想就赵宋帝国是否积贫积弱展开长篇大论,毕竟这个话题与本文要介绍的《中兴四将图》关系不大。但是,既然写到这里,笔者还是罗列一些历史事实,希望适当改变一点读者们对赵宋帝国军事孱弱成见的认识:

西夏独立在北宋时期,太宗、真宗时期,西夏很是猖狂。仁宗开始扼制西夏,虽然没太成功,但起码说明了宋人对国家主权的捍卫,英宗开始,宋廷态度逐渐强硬,神宗变法更是针对西夏,此后宋军对西夏陆续用兵,终于在徽宗朝将西夏彻底击败。至于对夏战争涌现出的杰出将领,比如狄青也成为帝国西南的柱石。在狄青的指挥下交趾臣服,帝国在西南地区的霸权重新确立;对辽作战虽然惨烈,公元1004年的澶渊之战,却以宋军的全面胜利而实现了宋辽博弈中的战略性胜利;对金作战初期宋人虽然亡国,然而随着南宋南渡江山稳固之后,岳飞连续四次发起北伐“声震河洛”,韩世忠连续两次发起北伐,兵锋直指山东,以至于“京西震恐”;南宋末年的钓鱼城之战,宋军射杀蒙古大汗蒙哥导致蒙古军队败北。南宋军队抵抗蒙古入侵前后达45年之久,这相比亚欧大陆上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天方夜谭。

这些历史都说明了宋军的强悍,也告诉我们赵宋帝国并非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只不过更的人只看到了帝国对外战争的失败,而没有从长远的眼光着手去看待一个帝国的兴衰。

英勇的军队,需要有勇有谋的将领来领导。北宋朝,因为帝国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军事将领很难成为独霸一方的大员。他们或受制于朝廷监军,或受制于地方文臣;然而,随着靖康之变北宋帝国的土崩瓦解,南宋将领们在抗金和平定内乱的战争中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影响帝国政治走向的重要力量。“中兴四将”是南宋人对南宋初期最著名的四位武将的称呼,他们当然不是南宋所有武装力量的统率者,但他们却是南宋军事阵营中最至关重要的四位人物。这四人分别是岳飞、张俊、韩世忠和韩世忠。

但是,为读者所鲜知的是,这“中兴四将”的称法,实际是在“东南四大将”之后演变而来的。而早期的“东南四大将”却并不是这四人。他们分别是: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和辛企宗。显然,这个名单里是没有岳飞的。只不过辛企宗不争气,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到绍兴元年(1131)福建的范汝为之乱中,辛企宗镇压不利。而同一时间,岳飞则接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击溃李成和曹成叛军而战功卓著,因此缺少了辛企宗之后的“东南四大将”转而由岳飞补阙。此后,人们因为这四位手握重兵的大将对南宋立国有较大贡献,没有他们,则没有南宋王朝所宣传的“中兴”,故而又将“东南四大将”改称为“中兴四将”。

历史背景介绍到这里,我们很容易判断出,这幅名为《中兴四将图》的人物画作品,饱含了浓浓的政治韵意。刘松年是南宋画院高手,名列“南宋四大家之一”。他的传世作品中多为山水画,人物画相对少见。也正是因此,刘松年这幅《中兴四将图》的价值就更高了。

描绘帝后臣僚肖像是古代宫廷画家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所画者都是统治阶级的重要人物,因此,为了不丢工作甚至是不丢脑袋的画院画家们,一般都会竭尽所能将人物造型描绘精准。在那个没有摄影技术的时代里,这种逼真的描绘,显然为今天的历史研究者们保留了史料。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画作来了解人物的相貌。

《中兴四将图》是一幅人物肖像长卷,画面所画的却并不只是中兴四将而已。自左往右依次是:岳飞的亲兵和岳飞、张俊的亲兵和张俊、韩世忠和韩世忠的亲兵、以及刘光世和他的亲兵。每位大将旁边,作者都用小楷将人物是谁做了交待。画面人物做了突出处理,将四将身材放大,而随同亲兵则做缩小描绘。这是中国古代人物画中所常见的手法,以突出画面的重点,交待清楚画面描绘的人物是谁。

亲兵以外,四位武将都不是戎装模样,宽袍大褂举止雍容。最右侧的刘光世与另外三人稍微有所不同,从他站立的姿势看得出他身上那种武将的气概。刘光世出身西军世家,他的父亲刘延庆曾是韩世忠的顶头上司,并率领大军在宋徽宗期间主攻幽云十六州。西北人比较豪迈,加之又是武将世家出身,此外,刘光世没有文化不识字。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刘光世会以这种不算太典雅的站姿出现在画面中。从这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刘松年创作这幅作品时对人物观察的细致。

岳飞身后的亲兵是四位大将身后亲兵中最孔武有力的一个。岳飞成为威震一方的方面大帅以后拥有12支大军,带甲之士十万多人。而在这十万多人中,岳飞的亲军是最精锐的。这支亲军叫“背嵬军”,其中光是骑兵就超过八千人。此外,还有大致人数相仿的步兵。这支部队不设常设将领率领,一般由岳飞亲自下达作战人任务。“‘背嵬’一词是党项西夏语的音译,也有的史籍上写成‘背峞’。‘峞’有酒瓶之意,大将的酒瓶必然是由亲信士卒背负,因此,背嵬军便引申为大将的亲军之意。背嵬士卒的选拔是极其严格的:军中进行军士技能比武的时候,将胜出的士卒登记在册。一旦旗头和押队一类的低级军官阵亡,则迅速以这些优秀士兵补充进去。这些被登记了的勇卒之间也会经过多次选拔并决出优胜者来,一旦各级将官有伤亡需要补缺,则再从这些优胜者中进行选拔。这些人都有可能进入背嵬军。但凡进入背嵬军编制的士卒便享受到与岳家军各级统制相同的尊重,犒赏也异常丰厚。”(筆者拙作《江上北望:岳飛和岳家軍》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24-225頁)

韩世忠的亲军也叫“背嵬军”,成立于建炎四年(1130)建康府。岳飞亲军的番号实际是模仿韩世忠亲军而来,韩世忠的亲军也都由敢死之士组建而成。以忠勇、敢死、善斗之人组建亲军是当时武将的习惯。刘光世身后那个脸盘大大的亲军大抵也是如此,曾有史料记载,刘光世曾派遣亲军执行秘密任务——追杀自己部队中被皇帝任命了的在逃武将。后来这个武将在朝廷保护下才得以生免。但是,大帅亲军敢于与朝廷对抗,并不听命于朝廷。这也很能说明亲军与大帅之间密切的关系。

除了人物历史外,这幅图还交待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些大帅的亲兵们,大多是挎着箭箙,背着弓箭的。弓箭是宋军装备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样武器。在宋代,“十八般武艺”之首是弓箭技术。强弓硬弩可以射到近400米开外的距离,是远距离杀伤少数民族骑兵的有效手段。正是因为弓箭如此重要,所以宋军在选拔士兵的时候,会根据士兵使用弓箭的情况来决定入伍士兵去什么样档次的部队。因为宋人重视弓箭技术,宋军士兵普遍弓箭水平高于周边的少数民族军队。宋军士兵基本都可以开9斗的强弓,对比之下,金军士兵只能开弓7斗。但开弓9斗的士兵还不是宋军精锐,如岳飞、韩世忠这样的高手,一般都可以开弓近3石。由此可见宋军士兵普遍弓箭技术是非常高超的。

刘松年这些真实的描绘,也让我们产生了一点困惑。今天,当我们游览遍布中国的岳王庙纪念岳飞时,我们都会对相貌英俊的岳飞产生深深的崇拜之情。但是,如果我们浏览过刘松年的这幅《中兴四将图》我们就不难发现,岳飞真实的模样并不英俊。但却很真实地具有华北、中原地区人的相貌特点。大大的脸盘和小眼睛,一幅憨厚的农家子弟模样。这便是史料性画作与历史教科书的区别,前者无疑更具真实性。而作品细节中所反映出的那些微不足道之处,才是我们读图中需要细致观察的地方。

本文為吳啟雷老師出版中同名文字之一篇,未經許可,不得紙質出版。轉載請注明出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7494.html

更多阅读

教学觉悟:令人作呕的《二十四孝图》

昨文《弟子规》不可为蒙学,《孝经》和《二十四孝图》更甚。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随便翻看《二十四孝图》,充斥眼帘的是无不令人恶心:“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

评《中国名歌500首》 名歌500首下载

当当网购买地址(点击图片进入吧)正版,货到付款;中国名歌500首当当价格¥28.10图书原价¥40.00购买过《中国名歌500首》的评价:作  者:黄萌,孟楠 编

声明:《將星雲集——劉松年《中興四將圖》 刘松年作品拍卖》为网友抠脚萌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