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
书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简介:塞林格(1919~),美国小说家。《麦田里的守望者》使他一举成名。主人公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这一形象尤其得到青少年的普遍认同。一时间,就像模仿少年维特一样,模仿霍尔顿的言语行动和穿着,成了当时的一种时尚。除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结集出版的只有短篇小说集《九故事》,其中的主角都是一些不合时宜的男女青年。塞林格是西方文坛一怪,成名后就过着隐居的生活,使许多“塞林格迷”欲罢不能。
内容简介:霍尔顿,一个不学无术、满口脏话的孩子,在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因怕父母责怪,带着自己不小的一笔钱前往纽约挥霍、厮混了两天两夜。最后打算收拾行李离家出走,去一个没人打扰的地方。最终因为妹妹的恳求与挽留留了下来。全书通过回忆展开,是霍尔顿在调养期写的一段关于叛逆、出走的心路历程。小说以第一人称的不可靠叙事,深入少年的内心世界,道出了青春期成长的苦闷,直指成人世界的伪善(phoniness)。(全书160千字)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词汇之一。想象与憧憬的大门瞬间在心中打开:眼前满是大片大片的金黄色稻穗,在夕阳的斜晖下静默无语,一阵晚秋的风吹过,撩拨起了一阵细碎心灵的和弦。一个身影缓缓走过丰满稻穗间的田埂,他仰起有着小麦色泽的面孔享受阳光的恩赐,满是幸福的表情。对,这就是我眼中“守望者”的定义,一幕神圣的画面、一曲和谐美好的基调。在还未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希冀着这是一本充满爱的书,蕴藏着一座阳光洒满大地、光耀笼罩人心的宝藏。可事实并非如此,它给了我沉重的打击。
主人公霍尔顿是个整天无所事事,张口“他妈的”、闭口“混账”,时不时封给别人一个“假模假式”的头衔的“好”家伙。说实话,刚开始我的心理道德底线实在是不能接受这样的家伙,怎么可以整天把污言秽语挂在嘴边呢?不过随着故事的发展、情节的推进,我渐渐习惯了这样的口头禅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说“习惯”,这是一件可怕的事,“习惯”就意味着渐渐麻木,渐渐丧失自己的思想,而跟着人潮随波逐流。但我“习惯”的不是他骂人的行为,而是他骂人的理由。霍尔顿他几乎看不惯身边的一切:他的同学整天谈论的是女人和吸烟,他不屑于与他们同伍;他厌恶女友萨利的虚荣,却又贪恋她的美色;他腻烦透了电影,却又总是在百无聊赖之际躲在空气污浊、环境漆黑暧昧的电影院里看电影……他那两天两夜的“纽约之旅”可以说是“混账”透了:他在酒吧里酗酒,在舞池里和老女人调情,还没头没脑地请来了妓女;在他下定决心要离家出走、留宿最崇拜的老师家时,又发现那位老师极有可能是个同性恋者……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接踵而至,似乎是要进一步加深他对周遭的厌恶之情,顺带把他折磨地不成人样,当作他对周遭厌恶的惩罚。就像人落入了沼泽,越是想要逃脱、陷得便越深。那是一种孤独无援而绝望透顶的悲怆!
当看完上述霍尔顿的“罪状”,你还觉得他是一个好孩子吗?我要说的是:他是!
从前的我一直认为,把骂人的话挂在嘴边是不对的,这是野蛮人的行径,就像打架是原始野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直到身边出现了一个朋友,他以“他妈的”为中心,高举“骂人理论”的大旗,亲身实践这种“骂人主义”。直到很久以后,当我看到霍尔顿的言行时我才意识到:有时骂人并不是粗鲁,而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霍尔顿正是以这种方式来守护自己的本真。就像玫瑰,那样绝美,却遍体带刺。这并不代表她本质是恶的,相反她是那么得高贵与美丽,那些令人畏惧的荆棘不过是捍卫自己美丽的武器罢了。“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若是真爱她的人,刺再多也伤害不了他,因为他只是静静地守望;而那些将来夭折她的人,等待他的必定是如同陷入泥沼的污秽。
面对无赖,骂人是一种强有力的回击。不是说一定要像泼妇骂街一样招摇过市,讲究一定的骂人“技巧”同样会让来者无地自容。钱锺书的《围城》里所展示的拐弯抹角的“骂人”让人拍案叫绝。因此,骂人也是一门艺术,只是不同的人表现了不同的效果。这是外话。
霍尔顿,如果他周围都是一些真、善、美的人,会促成他的满口脏话吗?因为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所以他选择抵抗,他不能融入这种浑浊的氛围却也读不好书,所以他选择出走。他以这种叛逆的方式来解放自己、显示对周遭事物的不满,孰不知这样终不能成为真正的叛逆,这才是霍尔顿的悲剧所在。然而这一切行动的本源都在于:霍尔顿希望拥有单纯而真实的生活。去掉浮躁虚荣、雕琢修饰,沉淀下来生活的本质。这样的要求一点不过分,可是,他得不到。
霍尔顿,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为了照顾同寝室贫穷的同学的面子,把自己的名牌包放在了床底下;当他叫来妓女,他其实并没有乱搞的意思,却为她阴晦的生活感到悲哀;当遇到修女募捐时,他毫不犹豫地捐了十块钱(在那时很多),却还认为不够多;借了妹妹一点钱却坚持要还清,要为她买很多礼物;当他看到妹妹菲苾欢乐地坐着旋转木马的时候,他无比高兴……
由此可以看出:在霍尔顿的人性中充满了无数的矛盾,他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却苦于无处发泄。所以这些“想不通”渐渐堆积起来,筑成了心灵上的痛苦。造就他反复无常的性格的另一原因就是无人理解与分担。正如我之前所说的,这是一种孤独无援而绝望透顶的悲怆!他渴望理解、希望发泄,但社会不允许他展露自己真实的心理与情感,戕杀了他真与善的一面。他渴望通过叛逆与逃避解脱,却发现天下之大,竟无容身之地!可悲啊可悲,都说人生来必定有属于自己的位置,而霍尔顿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所以他迷茫、他失落、他绝望。“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连这句俗语他都不能匹配了。在很多现代青少年的身上都投射出霍尔顿的这种心理,但他们是幸运的,有人分享、有人理解,社会是开放的,大可一吐苦水。但霍尔顿连与他心灵接轨的人都没有,何来倾诉!最重要的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难道是这样的吗?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是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那些狂奔的孩子就像拼命挣扎的他,不知道向哪里跑的孩子就像找不到生活方向的他——那些孩子像极了他,而他的梦想不过是守望单纯、真实与美好罢了。
霍尔顿,他一直都只是在守望本真而已。
人物分析:霍尔顿是一个旺盛的青春与活力的青年人,但是他却拒绝把自己年轻的生命融入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中,他自觉不自觉地置身于主流社会的边缘,以一种孤独的漂泊和对个体感性价值的推崇、肯定,与主流价值观念相离相弃。第一,霍尔顿以一种异于常人的言行举止和衣饰来宣示他的与众不同;第二,霍尔顿力图以个体的自我欲求为牵引来重构自我的价值观念,进而对主流文化价值规范进行解构,并通过对个体独特性的执着追求,重新确立“自我”的价值定位。第三,霍尔顿叛逆性生存状态的展示。在霍尔顿身上集中体现了社会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霍尔顿具有非常强烈的自由意识和个体自主性,他对作为普遍性的价值定域而存在的主流文化具有一种明确的想说“不”的愿望。为此他常常通过一种直接的价值否定,或通过对自身在主流社会中约定俗成的角色意识、义务责任的抛弃来为自己的外在行动和内在实现开辟一个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
附1:论霍尔顿形象的绝望性
摘要:霍尔顿是塞林格塑造的一个“垮掉的一代”的一分子,他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幸的受害者,同时也是这个社会的叛逆者。尽管他的叛逆不彻底,并且他身上还存在着诸多缺点。他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的反英雄形象之一,也是屈指可数的面对社会而绝望的儿童形象,他的出现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以至引起激烈的争论。本文通过他逃避的原因、探索中的理性成分、无可奈何的反抗以及悲惨的结局来揭示他形象的绝望性。
关键词:霍尔顿 逃避 反抗 绝望
检索美国文学历史的沿革。作为特殊群体的儿童形象在严肃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机会相对比较少。19世纪中期霍桑《红字》的出版才使儿童形象第一次有了真实可见的雏形,这便是小说中作为次主要人物的珠儿。1951年,塞林格发表风靡全球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塑造了一位“孤独人”的儿童形象—霍尔顿。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绝望的特质,这种绝望与珠儿的不同,有着一种彻彻底底的、永远没有翻身的悲观感觉。这种绝望集中表现在他逃避、探索、反抗、以及反抗的失败结局中。
(一)他的逃避是自觉的,他是一个自觉的逃避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就读于宾夕法尼亚专为富家子弟开设的潘西预科学校,但因五门课有4门不及格被勒令退学。他因害怕父母,不等学期结束就离开了学校,乘火车只身来到纽约,并住进一家充满污秽、令人恶心的便宜旅馆,从此开始了在纽约的三天的游荡生活。很明显,他的游荡是典型的逃避行为。他跟《红字》中的珠儿不一样,珠儿是一种环境本身决定的逃避者。珠儿是《红字》四个主要人物之一,是海斯特·白兰与狄姆斯·台尔牧师“通奸罪恶”的产物。她是母亲胸前鲜红的“A”字的物化代表,霍桑给珠儿下了这样的定义:“我们几乎还没有谈过那个婴儿;那个小动物,她纯洁的生命,秉着不可测知的神意,从一种茂盛的罪恶的热情中,开放出一朵可爱的不朽的花。”
海斯特拘禁刑满释放后,带着珠儿住在市镇郊外,半岛边缘的一间殖民时期建造的小茅屋里。珠儿生于社会群体之外的监狱,长在监狱;懂事后又随母亲离群索居,生活在远离社会、母亲给予她的既定生存环境之中,她几乎没有和镇上的社会群体接触,她是一个由环境本身决定的逃避者。环境是每个人无法选择的,但是霍尔顿这样一个不是迫于无奈的人却自觉的离开、逃避这个现实,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悲哀:这个世界实在肮脏,否则在可以容忍的范围里怎会自觉的逃离。
(二)他的探索不是出于本能的、感性的,是一种理性的探索
不同于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哈克是追求自由,接近自然,摆脱文明的束缚。如书中指出:“这样一个冒险历程在意识层面上,是逃避,但是在无意识层面上却暗示着一种探索和追求。”
霍尔顿的探索是理性的,虽然霍尔顿被校方勒令退学,害怕面对严厉的父母,因而遁入纽约这个污浊的社会具有无可奈何的性质。但他这一作为人生短暂历程的游荡却是鲜明的理性探索,而且他的判断具有某种崇高的理念。小说开始,他坐在冰冷的山顶上俯视着潘西预科中学与撒克逊·霍尔学校的一场足球赛,表明他自觉隔离于社会,冷眼看世界的心理。凭借这种判断,他对历史老师斯宾塞虚假的关心不以为然(第二章),对同舍阿克莱及斯特拉德拉特的低级庸俗十分反感(第三、四章)。从第八章开始,他真正开始走向社会,进行这种理性的探索。在火车上遇到一位同班同学虚伪的母亲;住进旅馆,发现周围尽是些性变态者、疯子、女人气的男人。就连自己也沾染了社会恶习,竟与一个令他讨厌的安妮·路易斯·谢曼无聊地接吻、厮混至整夜(第九章);走进舞厅,看见脱衣舞女,走入酒吧,成人世界的乏味下流令他作呕。可是他忘不了自己天真无邪的妹妹菲比,面对无聊透顶的人群,他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失落感。再回到旅馆,他在电梯上碰到拉皮条的莫里斯给他介绍妓女,但理性终于战胜性欲,他保持了自己的童贞。他在迷茫中走进中央公园,漫步在中心湖畔,寻找充满自然天性的鸭子,这时又联想到菲比,便决定偷偷回去见她一面。而后他决定前往西部大森林,盖一间小屋,靠自己的劳动过平静简朴的田园生活。但他最后没有成功,而是精神崩溃。
(三)他的反抗充满着无可奈何
他的反抗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他反正统的语言,自我游离于社会的冷眼探索,穿着打扮的奇异,行为举止的古怪,在无可奈何的迷惘中寻找暂时解脱的肉体刺激,及渴望充当鲁迅式的“救救孩子”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幻想。
霍尔顿自称是一个大卫科波菲尔式的被遗弃的精神孤儿,他常头戴一顶鲜红的猎人帽,故意把鸭舌边转到脑后,而且满口漫无边际的诺言(如第八章,前往纽约去的火车上)。经过三天流浪式的探索,他感到更加孤独、沉闷、迷惘、失望,于是决心逃往西部,过一种纯真而宁静的生活,但又怕自己的逃避救不了整个年轻一代荒芜的精神,便幻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是在第二十二章的结尾,霍尔顿无可奈何地反抗达到了顶点。
(四)他在与社会斗争中失败了,他的结局是绝望的
不同于《红字》中的珠儿的结局:继承了一大笔财产,成为新英格兰最富有者之一,成人以后嫁给一位欧洲贵族,湮没在传统社会之中,被社会彻底同化。霍尔顿悲观绝望以至精神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成为逃避、探索、反抗社会的牺牲品,成为“沉默的年轻人”的代表。就像鲁迅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总之,逃避探索本身伴随着反抗,这一系列作为普通人的无可奈何的理性思索和反抗,让我们看到了霍尔顿这个形象的绝望,看到儿童世界的纯真和自由,成人世界的虚伪和束缚;社会现实的灰暗与残酷,大自然的明媚与和谐。
主要参考书目:
1《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著;施咸荣译,漓江出版社,2003
2.《红字》,霍桑著,熊玉鹏译,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6月
3.《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二辑,汪义群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3.《从反抗到妥协—从霍尔顿的心理历程看塞林格的精神世界》,郑宝卿著,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自相矛盾的霍尔顿 考尔菲德》—《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复杂个性分析,初青艳,邵宗音著,沈阳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儿童形象》,陈倩著,河北师范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附2:2002欧美故事片电影《冲出逆境》
主演:德瑞克·卢克 乔伊·布赖恩特
安东尼·菲舍尔(德里克·卢克饰),是一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孩子。他先是被送进孤儿院,后来被一对夫妇领养。在养父母的家中,菲舍尔度过了一个悲惨的童年,不仅被养父母滥施以私刑,还被没有血缘的“姐姐”折磨。不幸的遭遇使菲舍尔养成了暴虐的性格和仇视女人的心理。
长大后的他,来到海军服役,因为性格问题经常引起麻烦。于是,他被命令接受军中的心理医生杰罗姆(丹泽尔·华盛顿饰)的心理治疗。
治疗的过程是艰难的。开始的时候,杰罗姆甚至无法了解菲舍尔的真正想法。直到后来通过慢慢接触,用感情的力量感化他,两人才渐渐开始了真正心灵上的沟通。而黑人女孩谢莉尔(乔伊·布赖恩特)、杰罗姆夫人(萨利·理查森饰)在菲舍尔转变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是她们温暖了菲舍尔的心,让他摆脱了儿时的阴影,重新找到了生活的航标。
这个剧本就是根据电影编剧安东尼.菲舍自己的传记而做的。他虽然只是索尼片场的一个工人,但是他想把自己的故事拍出来,一直坚持着,只是,这样的坚持与等待持续了10年,整整10年,他都在为这部电影能够呈现出来的色彩而等待。这部剧情片更多的是倾向于将一切真实的呈现出来。
本片编剧安东尼·菲舍尔说:“我之所以希望讲述自己的故事,是因为有人告诉我,这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我被深深刺痛了,因为这意味着我没有写作能力。我的童年再次浮现在眼前,我被告知自己是个没用的人,并且将终生一事无成。所以我必须写下我的人生故事,随着作品逐渐成形,我发现这写作过程是一种发泄和净化,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我如释重负,终于摆脱了羞耻感。我的故事给我信心和勇气,它让我想起这世上还有善良而无私的人,他们愿意帮助一个陌生人,给予他造福社会的机会。
17岁时,我无家可归,一无所有,但我有思想,我奢望着有朝一日我的境遇能够有所改善,我学会让自己相信看似不可能的事,一直保持着乐观心态,正是这种乐观让我将对失败的恐惧抛到脑后,让我历经9年终于将电影搬上大银幕。当第一次看到《冲出逆境》时,我百感交加,恐惧、喜悦、骄傲和满足汹涌而至,我希望其他人也能带着相同的感觉离开影院,鼓起勇气去改善普通儿童的生活;我希望人们在看完本片和我的回忆录之后,能够看到每个孩子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潜能,只要一句鼓舞人心的话语就能挽救他们的人生和未来。”
人和人之间的talking touchingfeeling很重要,人的心理上背负那么多那么的事情,会变得更为容易受伤,会易怒,暴力,不理解,不听从。心结,就是需要倾诉。其实每个人都有倾诉欲,只是这个和自己骨子里的保护色形成对立。人,往往一面渴望倾诉被人理解,一面又不得不把自己包裹起来怕受伤。
电影《冲出逆境》中安东尼·菲舍尔朗读的诗《有谁会为小男孩而哭泣》:
有谁会为小男孩而哭泣?
他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
有谁会为小男孩而哭泣?
被抛弃的可怜人
有谁会为小男孩而哭泣?
他自己独自饮泣在被窝里
有谁会为小男孩而哭泣?
他从来没有得到过关爱
有谁会为小男孩而哭泣
他独自独步在生命的街里
有谁会为小男孩而哭泣?
他已经尝尽痛苦的滋味
有谁会为小男孩而哭泣?
他死了一次又一次
有谁会为小男孩而哭泣?
他一直想成为好孩子
有谁会为小男孩而哭泣?
谁会真正的为我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