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毛泽东主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对诗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有了新的理解。如今看来,《东郭先生和狼》跟《农夫与蛇》寓言的寓意,显然是低了些,浅了些。对本诗只狭义理解,无广义诠释,这很是不够。
“宜将剩勇追穷寇”,反中国历史之名言“穷寇莫追”有感而发。有一本《司马兵法》云:“兵法,穷寇勿追”。《后汉书》是从当年战术实践活动中总结出这一用兵之法,并作为经验之谈,传承了下来。
因为,穷寇者,多数是走投无路之人或群体。既然走投无路,与富人作对或者杀富济贫以求生存谋发展。官兵来剿灭,就必然会拼死一搏,直到“鱼死网破”。所以,不希望“网破”者,往往会网开一面,放其一马,待机再行剿之,这是其一;其二是:怕穷寇依靠有利地形设伏,反败为胜,以致得不偿失或适得其反。所以,“穷寇勿追”,被作为一个明智的用兵方法相继传承了下来。现在看来,应当说这是一种狭义性的理解。
若是从广义看,“宜将剩勇”与“宜将追穷寇”包含有两层意思。“宜将”是适宜或者应当。“剩勇”与盛勇或胜勇不同,它指的是用兵或今后搞建设,要“留有余地”。打仗要留预备队,以便随时支援作战中处于危机之部队,确保战斗胜利。搞建设,要时刻想到困难与问题,想问题定计划,都要留有充分的余地。这样,“宜将追穷寇”就不难理解,即“穷寇”要追,但是在战术与战略上都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绝不能乘一时的“盛勇或胜勇”轻视当面之敌。否则,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感悟“不可沽名学霸王” 不可沽名学霸王全诗](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083854t01a17493eca80120ea.jpg)
蒋家独裁政权的京都南京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后,虽然标志着蒋氏政权在中国大陆已经覆亡。但是,其残余势力亦然存在且很顽固。这与中国旧社会统治者追剿山大王式的“穷寇”完全相反。因此,不能轻敌。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追剿蒋介石反动派残余势力,是中国历史的大翻新。所以,毛泽东主席反几千年的“王道”而行,变“穷寇莫追”为“宜将剩勇追穷寇”,寓意中国共产党人将要掀起中国历史更新的一页,要谱写新中国的未来,即不但要从战术上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势力,而且要从战略上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将国民党反动派彻底打倒,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不可沽名学霸王”,沽名者,必然钓誉,不钓誉就无沽名的必要。所以,中国古人指责用种种不正当手段极力谋取好名誉的人是“沽名钓誉”。
若是从狭义理解,霸王沽名有二,一是沽项氏家族为历代楚国名将之名,显示项氏家族的威望,即江东项氏第一望族是也。二是沽自称西楚霸王之名,尊楚霸王搞分裂者存,反之亡。项羽自恃军力强大无比,把“先进咸阳者为王”的诺言抛到了九霄云外。擅自分封十七个王,自称西楚霸王,立十八个诸侯国,将一统华夏肢解得分崩离析。凡是主张华夏一统的领袖人物,都坚决反对霸王搞分裂。
若是从广义探究“不可沽名学霸王”,就会发现,“不可沽名”和“不可学霸王”有两层意思。前者是不能在追剿穷寇过程中“沽名钓誉”,影响穷追的决心,别人说三道四让别人去说,将革命进行到底,决不动摇。后者是,“不可学霸王”勇夺天下而无为治国,重武功却轻文治;复旧、复古,搞分裂。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主席非常高兴,诗兴大发,挥笔疾书,抒发情感。全诗以“将革命进行到底”为核心,喜看旧中国一去不复返,新中国将很快建立。
时下,再读此诗,很有启发。
这就是:军国主义传承者安倍晋三专选中共抗日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诞辰纪念日——12月26日参拜靖国神社,并且以日本首相身份向二战战犯顶礼膜拜。用中国民间的话讲,安倍晋三是在含沙射影地拜魔以压神,拜鬼以压仙。这种复活军国主义的行为,极其严重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国人民对这种挑战感情极限的作法,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安倍晋三传承军国主义衣钵,失道寡助,越来越不得人心。所以,他为了掩盖其复活军国主义阴谋和霸占中国钓鱼岛进而称霸亚洲的狼子野心,假惺惺地放言要对话进行解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给以严正回应。中国许多驻外使馆撰文揭露安倍晋三复活军国主义的阴谋,让他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此举大得人心,人人称快。
全世界华人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积极行动起来,掀起一个广泛的反对复活军国主义的高潮,让安倍晋三之流倒台,尽一切可能让他们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一切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人们,在新形势下发扬和光大“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打虎精神”和智慧,试看天下谁能敌?!
2014年1月12日 18: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