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议结合情理兼顾
——议论性散文写作示例
议论性散文是采用议论文的框架,运用散文化的笔法进行创作的一种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特点,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它属于文学作品,不是议论文。因为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也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它与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也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
议论性散文形式活泼,表达自由,易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便于展示个性化的文采和才华。它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能显示出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最受考生青睐,也最易于为考生掌握的一种实用性散文。
一、入格(基本格式)
(一)入题:在散文化的描写中,用议论提纲挈领,引领全文,或者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
(江苏考生《天平和七弦琴》)
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和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乌云覆天,暴雨倾盆,当随着波涛飘摇于还浪上的水手看到明亮的灯塔时,是一种转折。怪石嶙峋,绿林莽莽,当青衫的骚客吟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又是一种转折。”(《转折》)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
(湖北考生《心中的天平》)
(二)结尾:运用名言诗句或多种修辞手法结尾,彰显文采,总结全文,达到提升文章主旨的目的。(回映开端,再次扣题)
“宠辱皆忘,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望庭前花开花落。向太阳挥一挥手,去捕捉理性的灵光。”《捕捉理性的灵光》
“个性的张扬,犹如大海的浪花;一滴水是成就不了汹涌的,只有千千万万的浪花聚涌在一起,才能形成钱塘江潮般的汹涌。个性的张扬犹如香山的红叶,一片两片成就不了‘红云几万重’,只有成千上万的叶片才能形成万紫千红的色彩。
个性的张扬,只有融入到社会中才有风采。”(《飘飞的叶片与大地拥抱》)
(三)主体部分:多角度选材,内容丰富,思路清晰,用议论的方式画龙点睛。
与议论文一样,散文要求内容充实,选取2-3个具体事例或者描写片段体现主题,并穿插议论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二、提升--如何写好议论性散文呢?
(一)用明确的观点贯穿全文
议论性散文,是用散文的笔法写成的议论文,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议论性散文的写法比规范的议论文更灵活些,文笔、形式更随意些。用明确的观点贯穿全文,是议论性散文彰显说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特征。议论性散文是说理的,“理”就是明确的中心,议论性散文的“理”寓于事,证于事,它建构了议论性散文的文气,又正确、明晰、顺畅了议论性散文的逻辑。表面看,议论性散文,有些像随笔,信马由缰,形式多样,而实际上,用明确的观点贯穿全文,散文才能开合有度,结构才会合理、完美。更何况,在高考作文的阅卷场上,气氛紧张,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观点不明确,逻辑不严谨是很难得高分的。
(二)用严谨的结构进行表达
优秀的议论性散文,既要能够使叙和议各展风采,又要能使叙和议密切联系。议论性散文,属于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内容层次之间应有内在逻辑性,因此,应该以逻辑推理的方式为主来安排文章内容层次和结构。如果不明此理,只是对事例进行平面叙述,使前后内容缺少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么列举出来的事例,只能反复证明同一层次上的道理,不能对论点进行不同层次的阐述和证明。议论性散文要充分注意到文章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合理、完美的结构形式能使议论性散文或总说分陈,或逐层递进,或花开并蒂。用严谨的结构进行表达,文章就能开合自如,形式美观,而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既扣题意,又简洁明了。
(三)用独特的个性展示才情
许多考生所以在高考中选用议论性散文来进行写作,主要是为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展示自己的独特才华,因为这种文体更有利于考生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更有利于考生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华。因此,在运用这种文体进行写作时,就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特长是什么,以便在写作中一展风采。综观优秀的议论性散文作文,我们发现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语言有特色,即在词语、句式、修辞等运用方面表现得有文采、成熟老到、细腻、生动、形象,显示出独特的语言表现力;立意新颖、构思独到、用例新鲜,能够表现出考生的独立思想和见解,乃至独立的学习研究能力、个性特色;思维空间开阔,有较高的文化文学素养等,当然也有以上几方面同是兼具的。
总之,议论性散文的写作可先按议论文来写,想好要表达的论点、论据,理清文章的思路后,再按散文来写。要渗透情感,注意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的铺张。
[训练文题]
《现代汉语词典》中“阳光”一词有下列义项:①日光;②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的;③(事物、现象等)公开透明。
请以“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主题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名家经典]
阳光是一种语言
雷抒雁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刻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立即伸展开来,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明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会留意阳光。普照的阳光,有时像是在对大众演讲的平庸演说家,让人昏昏欲睡,到处是燥热的嘈杂。
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暗夜之后的日出,严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之前的黄昏。这些时刻,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空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使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现实的郁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象所消解。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禅机,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垠的开阔;让你孤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确确实实的图画,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和阳光对话,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即使不用铜号和鼙鼓,即使是喁喁私语,那声音里也没有卑锁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
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音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情朗的心境。
阳光,是一种语言,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赏读]
这是一篇文笔精美的议论性散文。文章采用化虚为实的写法,通过设置早晨、夏季、春天和雨后四种阳光的情景,细腻地描摹阳光鲜活、灵动、温情的特点,从而得出“阳光是一种语言”的中心论点。文章把自然景物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出阳光的精神,阐述阳光是人类最真诚的朋友,呼吁人们“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做一个“阳光”般的人。展现出一种哲理的光辉。
文章语言优美。大量运用拟人、比喻和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生动具体、色彩鲜明,表情达意深刻,给人以美的享受。
[学生佳作]
阳光
当黎明的第一缕曙光微微洒向大地时,多少黑暗中的青年因为它的出现,而放射出了人生的耀眼之光。
朝霞给了一位青年巨大的文学魅力。一次,屠格涅夫在无意中看到了一篇精彩的文章,而经他打听,这只是位无名小辈,没有什么好作品。然而,屠格涅夫始终不放弃,在找到了作者的姑母后,对她说:"你的侄儿是一位奇才,相信他一定能够在文坛上创出一番辉煌,请他一定要继续创作。"这位青年,没想到自己落魄时,无奈地信笔涂鸦竟得到了大作家的赏识。从此,他便走上了创作之路,他便是后来享誉世界的列夫·托尔斯泰。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有灿烂的阳光。如果没有屠格涅夫的欣赏和成人之美,世上就少了一位颇具盛名的思想家,少了一些颇具意义的书籍,少了许多忠实的读者。台湾作家林清玄也有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在他感叹人情世态时,随手写了一句:"小偷,他们的思维是如此谨慎,手脚是如此灵活,像这样的人,做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能成就一番事业,为什么要走上不归路呢?"也正是这句话,启发了一位青年小偷糊涂的心灵,一改以往的恶习,现在成了台湾几家连锁店的老板,生意做得红火、兴旺。当他谈及创业之初的经历时,激动得说:"我的一切,都是林先生赐予我的。"
培根说过:"欣赏者心中有朝霞,有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海水枯竭,丛山荒芜。"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任与祝福……
人们在渴盼阳光的同时已赋予了许多人生命的色彩与活力,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阳光赠予了朝霞活力。阳光,希望之光!生命之光!让我们在阳光的陪伴下,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奏出人生的最强音。
[点评]
本文作者围绕"阳光"话题,以自己从读书中获取"欣赏者自己心里须有阳光,才能给人以阳光"的这一哲理,确立为文章的中心,围绕它展开构思谋篇;把自己从阅读中得来的文坛轶事和名人名言,作为恰当的论据来证明文章的观点。文章谈古论今,富有人生哲理,在众多记叙为主的文章中胜人一筹。这是本文获得成功的一个方面。
第二,这篇议论性散文,认识深刻,角度新颖,避开了议论文的一般模式,写得轻松、活泼,以生动的描写开篇,以形象的议论结束,首尾照应自然,富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