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股市大跌? 今天股市为什么大跌

BWCHINESE中文网 2011-05-30 星期一

文章免费订阅 收藏 打印 投稿 评论 ( 共2条 )

大 中 小 默认

如果运用股市的技术分析方法结合基本面的分析,很容易判断当前股市的运行方向。

BWCHINESE中文网讯,据国外媒体报道,5月23日的股市大跌,上证综指大跌83点,跌幅近3%。就在几天前,高盛、里昂证券等外国投行还在出报告积极看多中国A股市场,股市大跌让国际投行的“眼力”再次受到考验。

其实,如果运用股市的技术分析方法结合基本面的分析,很容易判断当前股市的运行方向。

一、 股市运行出典型三角形形态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自2009年8月初的3478点以来,出现过几次高点和低点,每一次高点比前一次高点都低,而每一次低点比上一次低点都高。将这些高点连接起来几乎成为一条直线,同样,将各低点连接起来也是直线,两年来的股市就在这两条直线间运行,构成典型的大三角形形态。

何以如此?可以从基本面上找到答案。2009年8月份之后的股市调整,根本因素是货币政策的变动。股市从2008年底的1664点开始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是信贷井喷,但2009年7月份之后,信贷增速开始减缓,这就决定了股市运行的高点不可能超过3478点,除非经济基本面发生别的积极信号。而事实上,2009年之后我国的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出现积极的信号(各种矛盾在累积,企业的生存环境在恶化),这样,股市每当运行到3000点以上,就会面临心理上的压力,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压力线。但从估值的角度看,2009年以来,以银行为代表的蓝筹股业绩增长明显,估值较低(银行板块的平均估值已经从3年前的20倍下降到目前的10倍左右),因此,股指运行的底部被不断抬高。

股市在“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情况下,走出了一个收敛的三角形,股指的波动范围越来越小。当前,股指已经运行到了三角形的顶端,波动范围只有200点左右:3050以上面临压力线,而2850点是支撑线。简言之,股市运行到当前这个位置面临技术形态上的突破,5月23日的大跌表明,股市选择了向下突破。
为什么中国股市大跌? 今天股市为什么大跌

二、 历史的镜鉴

一般而言,大的三角形态是市场在较长时间经过反复的博弈形成的,一旦被突破可能意味着一个新的趋势的形成。如果以周为时间单位,我国股市的20年历史中曾经出现过几次大的三角形调整形态,在这几次的趋势形成过程中,1993年的三角形突破很值得当前的投资者借鉴。

从基本面因素看,1992年底至1993年初的股市上涨与2008年底至2009年上半年的股市上涨原因基本一致。1992年底至1993年初,上证综指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原因是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大干快上的热潮,信贷与货币在几个月之内大幅度飙升,当时的M2超过了40%,1992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80亿元,增长速度达到创纪录的44.4%;而1993年又在此基础上再空前绝后地达到61.8%,经济出现了超高速增长,GDP增长率高达14.2%。

历史是惊人的相似,2009年的股市上涨同样与信贷井喷及投资高速增长密切相关,因此,1993年之后的宏观经济走势及股市运行轨迹十分值得当前的投资者镜鉴。

因为货币与信贷的增长过快,至1993年下半年,物价开始迅速上涨,1993年消费价格指数上升到仅次于1988年与1989年价格闯关的最高值14.7%,1994年则空前绝后地达到了24.1%,通货膨胀形势恶化。1993年6月份,由朱镕基副总理挂帅行进宏观调控,出台了“16条措施”,主要手段是控制“两个闸门”(即土地与信贷),对居民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贴补,禁止乱集资等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强力收缩信贷与货币。当时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超过了20%(加上保值贴补)。

在收缩信贷与货币的过程中必然伤及股市,这是1993年之后股市走了几年大熊市的最主要原因。但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前后,股市并没有马上走熊,而是运行了近一年的大三角形形态:三角形的顶点是1558点,底部在800点。1994年初,股指运行到三角形的末端,选择了向下突破,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股指从800点跌到325点,跌幅为60%。

由于宏观调控从1993年中一直持续到1995年底,股市走了近3年的熊市。期间,政府曾经有过一次救市的举措,时间是1994年8月份,政府推出了“三大救市政策”。但这次股市上涨时间十分短暂。总体上是维持熊市格局。

从统计数据看,货币与信贷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经过了三年多的时间才被压缩到正常的区间。这说明货币与信贷放出来容易,收回去是很难的。

三、2011年与1994年的异同点

1993年宏观调控后出现的熊市对当前的中国股市有相当多的借鉴意义。2011年的股市面临的货币政策环境与1994年有很多类似之处,基本趋势是货币紧缩。当然,2011年宏观形势与1994年也有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物价上涨的压力没有1993年那么大。1993年中国还处在短缺经济时代,货币的增加直接表现在一般消费品及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上。而2011年的中国已经处在商品过剩的时代,货币增加并不一定表现为物价的上涨,因此,货币的紧缩的迫切性不如1993年和1994年。

但也应该看到,在房价上涨达10年之后,开始推动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我国面临持续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压力。而近期出现的电荒及长江中下游降雨量的不足又必然刺激通胀的预期,我国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滞胀”,因此,期盼短期内放松货币紧缩的力度是不现实的,对股市来说就是下跌的压力。

二是金融环境也不一样。1993年的中国仍然处在资金短缺的时代,表现为投资率大于储蓄率,利率水平很高,当时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0.98%,而且有保值贴补。而2011年的中国金融现状是储蓄率大于投资率,资本已经过剩,利率水平很低。

但更进一步分析,我们也应该承认,因为金融市场发育的不成熟,我国的民间金融还欠发达,表现为民间借贷利率与官方利率有较大的差距,尽管我国的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很低,但当前的民间利率已经超过了20%,和1993年、1994年已经十分接近。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对股市形成巨大的套现压力,表现为“大小非”不断减持股票,这对中小板和创业板压力尤其大。

第三,1994年的中国金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2011年的中国金融已经是一个相当开放的体系。1994年前后,国际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很少影响到中国股市,即使是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但今天的股市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反应越来越明显。2009年和2010年的股市之所以出现底部不断被抬高的现象,与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欧洲的债务危机等国际经济与金融形势有密切的联系,我国金融市场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直接因素是美国的低利率及弱势美元政策。2011年之后,我们应当警惕美国经济复苏及美元走强,如果美国经济复苏强劲,则国际资本将重新回流美国,一直困扰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及由此产生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将逆转,股市也面临压力。

总之,2011年的股市与1994年有诸多的类似之处,5月23日股指选择向下突破,投资者需要警惕新的“大熊”重新光临。

作者尹中立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有丰富的银行和证券工作经验。现致力于房地产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理论、政策及实务研究。

责任编辑:Emily Chen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6779.html

更多阅读

六月随笔:中国股市炒的是什么?

中国股市炒的是什么?近一两年,因为工作原因,和股民交流的机会很多。而且是一对一交流,以茶会友,畅谈经济与股市。说起股市,只要在股市中浸染过的股民,都能立马眉飞色舞。在行情比较差的时候,很多人会把立立电子、太平洋、万福生科等欺诈

中国股市是否出现非理性繁荣? 非理性繁荣 pdf

中国股市是否出现非理性繁荣?2015-04-09 05:32:25归档在|浏览 305863 次|评论 92 条4月8日沪深股市双双高开,上海综合指数曾一度下跌,但很快就探底回升,金融及石油股发力,上海综合指数最高升到4000.22点,全日收升0.84%,报3994.81点,再创7年

中国股市未来走势如何? 中国股市未来走势

中国股市为什么突然这么牛?来源:http://www.wsxm.net/article-24871-1.html在过去10个交易日,中国股市涨幅超过18%,沪指点位上涨了近450点。过去两个交易日,沪市成交额都突破了5000亿元,两市成交均在9000亿左右。很多人在微博上开玩笑说,这

湖北卫视今日观察:中国股市到底怎么啦?

湖北卫视今日观察:中国股市到底怎么啦?主持人:尽管监管部门延续重典治市,新政频繁,涉及上市公司分红、新股发行、退市制度、增加QFII额度等,其密度和广度历史罕见;同时,宏观经济政策也从适度从紧转向稳增长。但央行的两次降息未对股市产生

中国股市上午到底几点开盘? 中国股市几点开盘

中国股市上午到底几点开盘?股票集合竞价与技巧1)9:15----9:20这五分钟开放式集合竞价可以委托买进和卖出的单子,你看到的匹配成交量可能是虚假的,因这5分钟是可以撤单,很多主力在9:19:30左右撤单,当你买进时,你不撤单,他可撤出,然后他卖给你,因此

声明:《为什么中国股市大跌? 今天股市为什么大跌》为网友习惯会习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