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出名的边缘游离分子”
![“一个人的毕业照”---不是北大为一个人开专业,而是这个专业只招 你不是一个人](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082754t018c0beda9bb6d8fcb.jpg)
走红网络的“一个人的毕业照”
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毕业生薛逸凡火了。14日,她在人人网贴出自己一个人的学士服照片,题为“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说明是“只是需要有一张来装个正经”。这张照片随后在微博上疯转,“这连课都没法逃”、“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都占了”。
这个生于1992年的女孩与她的冷门专业并非第一次被关注。去年校园报纸《北大青年》就为她做了《“一个人”的专业》的报道,而后还刊载在《中国科学报》上。但这张“炫酷到没同学”的毕业照使她迅速走红,以致关闭了人人好友申请。16日傍晚,她的人人最新状态改为“我没有授权任何微博啊!!!微博上转发就算了,可不要冒名顶替啊!”。
古生物学为什么这么冷
这张孤独的毕业照或许使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古生物专业。这个冷门学科主要以化石为研究对象,探讨古代生命的特征和演化历史、讨论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绝灭与复苏事件、探索地球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基础性学科,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
“这是全中国唯一的一个人的专业,差不多每个年级有一个人,还有的年级人数是零。” 在去年《北大青年》的报道中,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这样介绍北大古生物专业。
30年前,情况并非如此。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古生物专家王训练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都开设有古生物本科专业,每年约培养100名学生。但上世纪80年代后期,该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的现象,到上世纪90年代学科改革的时候,很多学校不得不停办古生物专业本科。
在王训练看来,这个专业因为涉及面窄、人才需求有限,不适合大量招生。人才培养应该从硕士起步,博士延续,招收本科为生物或地质专业,具备一定程度基础知识,并对该专业感兴趣的学生。
“在国外,这个专业最初其实可以说是‘贵族人’的业余爱好。因为古生物化石具备观赏性和收藏性,但对它的研究工作持续时间长、投入大,并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只有‘有钱人’才‘玩’得起。”王训练当时说。
版权图片库
作者:周诗培
看到个自己能答的问题了。
首先有人所说的什么北大为一个人开设专业体现情怀什么的,没你们想象的那样高尚。真实情况是,这个专业就录了一个人,就这么简单。
古生物专业属于北大元培学院。元培学院与常见的数学院物理学院中文系之内的院系不同,元培学院并不是一个按照专业划分的学院,而是一个住宿学院。学院里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他院系的专业,例如信科,光华等,同时在选课上比专业院系的同学有更大的自由。除了选择其他院系的专业,元培学生还可以选择本院的三个专业:古生物,政经哲和外语外史。
元培学院自己的专业的特点是,只有元培的学生才能选;课程综合性强,从不同的院系的课程中选取不同的课程组成自己的培养计划。古生物专业就是建立在地空学院,生科院等课程上的。
元培学院的学生在大二上分流,确定自己的专业。这时候如果有人选择古生物,那么这一届古生物就有学生。学生按照培养方案选择课程,然后到所在院系上课。学校并不需要为这个学生专门开一门课程。
报考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话,会有北大唯一的本科生男女混住宿舍楼,有不同专业的同学同居一寝的混宿制度。有点不好就是,别人问你学什么专业的时候,你会非常纠结……
利益相关,我是元培学院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