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舞 古典舞独舞一舞倾城

【简介】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个璀璨的明珠。唐玄宗作曲,安史之乱后失传。

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断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中法曲的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个璀璨的明珠。

【来历】

此曲约成于公元718~720年间,关于它的来历,则有三种说法:

一是说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传说中的仙山),触发灵感而作;

第二种说法则是根据《唐会要》记载:天宝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传入的乐曲,此曲就是根据《婆罗门曲》改编;

第三种则折衷前两种说法,认为此曲前部分(散序)是玄宗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作;后部分(歌和破)则是他吸收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曲》的音调而成。

唐玄宗引《霓裳羽衣曲》为得意的作品,开始仅在宫廷表演,开元二十八年,杨玉环在华清池初次觐见时,玄宗曾演奏《霓裳羽衣曲》以导引。当时,大臣张说《华清宫》云:“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霓裳羽衣曲》在开元、天宝年间曾盛行一时,天宝乱后,宫廷就没有再演出了。

由于《霓裳羽衣曲》乐调优美,构思精妙,以后各藩镇也纷纷排演此曲,因此唐代文人都有歌咏或笔录。以后,随著唐王朝的衰落崩溃,一代名曲《霓裳》竟然“寂不传矣”。其实到中唐,此曲已被许多人淡忘。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得残谱,昭惠后周娥皇与乐师曹生按谱寻声,补缀成曲,并曾一度整理排演,但已非原味了。

【应为句】

南宋丙午(1186)年间,姜白石旅居长沙,一次登祝融峰在乐工故书中偶然发现了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他为“中序”第一段填了一首新词,即《霓裳中序第一》,连同乐谱一起被保留了下来,词如下: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词。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词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彷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沈思年少浪。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由上可见,白石记谱填词的《霓裳中序第一》分上下片,歌词为长短句,结构上显然已受到词乐的影响。但音调古朴,曲中常出现降低的七度音(b7),体现出唐代燕乐侧商调的典型风格。歌曲的情调闲雅而沉郁,特别是两处(b7)音与“人何在”、“飘零久”的歌词相配合、更加深了感慨的色彩。

【乐曲浅析】

《霓裳羽衣曲》描写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其舞、其乐、其服饰都著力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诗,对此曲的结构和舞姿作了细致的描绘:全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份,融歌、舞、器乐演奏为一体。全曲36段,表现了中国道教的神仙故事。

《霓裳羽衣曲》在唐宫廷中倍受青睐,在盛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玄宗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由宫女歌唱,用女艺人30人,每次10人。有关此曲的表演情景,白居易、元稹在诗中均有精彩描写。

全曲共36段,全曲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分:散序为前奏曲,全是自由节奏的散板,由磬、箫、筝、笛等乐器独奏或轮奏,不舞不歌;

中序又名拍序或歌头,是一个慢板的抒情乐段,中间也有由慢转快的几次变化,按乐曲节拍边歌边舞;

曲破又名舞遍,是全曲高潮,以舞蹈为主,繁音急节,乐音铿锵,速度从散板到慢板再逐渐加快到急拍,结束时转慢,舞而不歌。

白居易称赞此舞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庞大而多变的曲体,其艺术表现力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乐队通过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可看出《霓裳羽衣曲》伴奏采用了磬(唐代指铜钵)、筝、箫、笛、箜篌、筚簟、笙等金石丝竹,乐声「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

后来,到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与他的皇后周后凭着自己的音乐天赋,复原了失传200年的《霓裳羽衣曲》。是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

【霓裳羽衣舞】

即《霓裳羽衣曲》,简称《霓裳》。唐代宫廷乐舞。其由来传说不一:有的说,唐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归而作之;有的说,此曲是《婆罗门曲》之别名;有的说,唐玄宗凭幻想写成前半曲,又将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改编成后半曲合而制之。白居易有首诗,对此曲的演唱作了详尽的描述。

这是唐代宫廷著名的舞蹈,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作,由他宠爱的贵妃杨玉环作舞表演。原舞已失传,现在的表演是根据文字记载和诗歌描写意想再创作的。音乐采用古老的《长安鼓乐》作素材,舞蹈吸收了陕西和敦煌壁画的某些舞姿造型,采取唐大曲结构形式。

【背景资料】

唐代名舞《霓裳羽衣舞》是我国古代舞蹈中的一颗明珠,相传原是唐玄宗李隆基梦见自己进人月宫,听到仙乐,见素娥数百人素练霓裳而舞,心中默记,带回人间,又吸收《婆罗门曲》加以改制,后由很有舞蹈才华的杨贵妃根据这段乐曲创作成舞蹈,取名为“霓裳羽衣”。舞蹈从音乐、动作、服饰等方面都表现出一种仙境,是道家“羽化登仙”之宗教思想的形象美化。关于该”的“出J‘况,白居易“《”裳羽衣”歌和微之”一诗中有动人的描述。

《霓裳习习衣舞》属于“大曲,“大“是一种乐、歌、舞综合表演的艺术式样,其音乐的曲式结构大致为散)序、中序和破三大部分。散序是散板乐曲,节奏自如,{只由乐器演“,共六段,不起舞。《霓裳羽衣舞》最”是独舞,杨贵女己最善此舞,后白居易在宫中看见的《霓裳羽衣舞》与五十多年前杨贵妃表演的原舞已有很大的不同,已是双人舞,后来发展成由数百人演出的群舞了。

今天由范东凯编导,北京舞蹈学院表演的《霓裳羽衣舞》是在古代诗人对其所描绘的基础上,根据流传下来的舞曲,并吸收了本民族的舞蹈语汇,进行了科学的融合而创作的。

【作品描述】

舞蹈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即“引子”:烟云缭乱,一群身穿月白色裙子的舞女以圆场步出场,继而下场,给人营造一种仙境美景。

第二部分即“散序”:在一段以筝、箫等合奏的悠扬动听、委婉连绵的乐曲声中,舞女们以三斜排出,出现主题动作A:一手置于耳旁,一手在来回轻摆,顶胯踞脚往前。时而一蹲一立,时而绕圈,时而“吐珠式”,变幻莫测。

第三部分即“中序”:在优美动人的乐曲声中,舞者人拍起舞,出现主题动作B:双手在胸前划八字后接上下胸前立掌,继而双手身前平圆推手送胯后转身,成一手上提腕,一手胯旁摊掌;或一人在前领舞,其余则围在一旁;或几竖排对插做主题动作B,显得那样的轻柔飘逸、超凡脱俗,逸出浓浓的宗教气息。

第四部分即“人破”:音乐节奏变快,群女布满舞台,分两边交替进行B组动作,待下场后,音乐静止,舞者碎步流动上场,由鼓点伴奏。随着鼓点轻重缓急,她时而划八字胸前立掌,时而平圆送胯,眼随手动,一举手、一投足、一眼神都十分传神,可谓“娇眼如波人鬓流”(李太玄《玉女霓裳诗》)。在极富印度风味的一动脖前行后,提裙平转一圈接原地旋转,提裙手上举,…大摆裙随之飘动,好似仙女踩在朵朵白云上飘动。至此,群女上,引出高潮,或一横排做主题动作A,或分两边交替穿插,或成大三角形,或以圆场步内逆时针流动,显得柔美典雅、清丽悠扬与俏丽明朗,空幻而虚渺。

第五部分即结尾:在繁复的高潮后,音乐慢收,舞势随风散复收,领舞在中,成双手上下立掌,四周围绕一群舞女,似开屏的孔雀。那营造的仙境,仍悠然再现,令人回味无穷。

【作品赏析】

编导是在古代诗人形象描绘的基础上,根据流传下来的《霓裳羽衣舞曲》,再结合中国古典舞语汇,提炼出“顶胯双手划八字接胸前立掌”、“圆胯平推手送胯转身”和“顶胯踞脚轻摆手”主题动作,并将其动态、节律、动力变化发展,时而用于独舞,时而用于群舞,时而用于造型对比,时而用于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时而以横排走来,时而以三角形向前移进……从而营造了一种仙境,刻画了仙女之美。

舞蹈服饰也较好体现了仙境,舞者身穿月白色闪光裙子,头戴“步摇冠”,脖颈和衣带上首饰装点,显得雍容华贵、妩媚动人。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

围绕着霓裳羽衣舞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是唐玄宗一日梦见他遨游月宫,看到许多仙女身着七彩云霞作的衣裳在空中翩翩起舞。一觉醒来,唐玄宗急忙将梦中听到的音乐记录下来,并教他的宠妃依他梦中所见编排舞蹈。

霓裳羽衣舞 古典舞独舞一舞倾城
唐玄宗引《霓裳羽衣曲》为得意的作品,开始仅在宫廷表演,开元二十八年,杨玉环在华清池初次进见时,玄宗曾演奏《霓裳羽衣曲》以导引。当时,大臣张说《华清宫》云:“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

《霓裳羽衣曲》在唐宫廷中倍受青睐,在盛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唐玄宗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由宫女歌唱,用女艺人30人,每次10人。有关此曲的表演情景,白居易、元稹在诗中均有精彩描写。由于《霓裳羽衣曲》乐调优美,构思精妙,以后各藩镇也纷纷排演此曲,因此唐代文人都有歌咏或笔录。

《霓裳羽衣曲》描写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其舞、其乐、其服饰都着力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诗,对此曲的结构和舞姿作了细致的描绘:全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份,融歌、舞、器乐演奏为一体。

散序为前奏曲,全是自由节奏的散板,由磬、箫、筝、笛等乐器独奏或轮奏,不舞不歌;中序又名拍序或歌头,是一个慢板的抒情乐段,中间也有由慢转快的几次变化,按乐曲节拍边歌边舞;曲破又名舞遍,是全曲高潮,以舞蹈为主,繁音急节,乐音铿锵,速度从散板到慢板再逐渐加快到急拍,结束时转慢,舞而不歌。白居易称赞此舞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我没看要求就发了,不过我尽可能加了东西里面,不好意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6060.html

更多阅读

夜舞倾城 梦幻西游之夜舞倾城

八十六、受封  清湮鼓励的看我一眼,牵起我的手,便要往里走。  我头一下子“嗡”的一声,清湮这是想干什么?再怎么感情深厚,牵着手给皇上看,总是不合礼数,更何况这殿内多的是文武百官,何苦自找些取笑?可无论我怎么挣扎,清湮仍是紧紧握着,不

霓裳羽衣舞歌 霓裳羽衣曲舞蹈的诗句

唐 - 白居易 - 霓裳羽衣歌【年代】:唐【作者】:白居易【题目】:霓裳羽衣歌【内容】: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

羽衣甘蓝的花语 茉莉的花语

羽衣甘蓝的和象征代表意义:利益、华美羽衣甘蓝又叫叶牡丹、牡丹菜,因为它的叶色分寸丰富而且多变,叶形也是不尽相同的,叶的边缘有紫红、绿、红、粉等不同的颜色,叶面则有淡黄、绿等颜色,整个植株形状好像牡丹,所以羽衣甘蓝也被人们地称为"

小说篇《一刀倾城》第九章旧事(秦筝)每天08:00更新

第九章 旧事  唐漠清醒的时候,雨已停了。屋子里的红烛已经燃尽,漫长的黑夜只剩下一点余韵,他睁开眼睛,却看不清眼前坐着的人,只看到一个影影幢幢的模模糊糊的轮廓——一个女人的轮廓。  他的心突然狂跳起来,这一瞬间,他差点以为是他的

声明:《霓裳羽衣舞 古典舞独舞一舞倾城》为网友醉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