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6日 15:52:36分享人:完美侧脸来源:互联网12

有这样的老公,这样的人生,一生何求?最近看了央视财富故事会介绍王树彤,以前卓越网CEO,忽然对这个女人发生了兴趣。
那天看到资料介绍王树彤爱情-大美,很有启发,也许这样的爱情婚姻是我们一生所求的,只不过有的人很幸运得到了,发一下jm们看看。
成功地做跨国公司的经理,成功地做着CEO,所有常人眼里的成就在王树彤看来却很普通,因为在王树彤内心深处,她美满的婚姻和坚实的爱情才是她最成功的地方,她说:“那是我一生中所做的重大决策中最好、最出色的一个。”
“我的先生也是IT界经理级人物,但我们却一致认为婚姻是我们各自人生中最大的成功。他带给我无比的安全,让我不会有任何不安稳的感觉,我们的婚姻非常坚实。我们各自都像鸟一样特别自由、特别快乐,所以在这样的状态下,让我可以做我任何想做的事情。”
王树彤说她和她先生之间存在着“最广阔意义上的默契,最广泛的交流”,她甚至自己也觉得“一生能有这么一个人可以非常好地聊天、非常充分地沟通,实在难得”。从相识到结婚,两人永远都交流不够。常常是车已经开到家门口下面,但两人仍然一直聊,就是不肯走一步上楼,大冬天的聊到凌晨3、4点,冻得腿都僵了,这样的事现在还时有发生。
其实王树彤少女时代多愁善感,动辄就写诗作词写对联作散文,但自从认识了先生之后,所有的东西好像一下都“干涸”了,因为“有人可以沟通了,很多想法不需要去跟自己讲,不需要和冷漠的纸‘分享’了。”
“我先生给我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他宽广的胸怀让我也变得宽容、平和。”所以,王树彤认为人和人之间沟通特别容易。本着一颗宽容的心,退一步海阔天空,得到的回报远远大于所付出的。这样的心态下为人处事,当然会赢得婆婆对她视如己出般的疼爱。
在王树彤“非常理想的婚姻”里,她始终为温馨的家庭氛围所包围。从热血沸腾的大学时代,丈夫亲手给王树彤做的那一件值得深藏的白色短袖衣,到现在家里随处可以感受的爱意,以至每一个光顾王树彤家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夸赞说“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温馨”,更别提以前逢年过节王树彤做一大家人饭的好武艺是如何“荒废”的了。
“从相识到今天,太多太多美好的东西值得记忆。虽然他在变化、在丰富,我也在追求更美好的东西,但我们的感情却日深一日。我一直很庆幸,结婚时年龄还很小却可以不去计较一些虚荣的东西,没有受金钱、地位的诱惑。所以我说选择了他才是我一生中最成功的一个决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5942.html
更多阅读

《隋唐演义》和徐茂公——隋唐间的那些事之九我楚狂人在演义小说和各剧种中,隋唐故事里都有这样一个神神叨叨的人物,那就是贾柳店大结义的老三,瓦岗军的军师,牛鼻子老道徐茂公,又作徐茂功。这是一个有历史影子的人物,但是变形就非常厉

论《天龙八部》中段誉和王语嫣的爱情波折☆作者:海 涛写于2006年2月 改于2007年3月9日内容提要:“情为何物”是金庸写武侠小说的独特标记。古往今来,多少男女为“情”而痴狂。《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就是一个痴男子,为了追求王语嫣而迷
看完王培廷的《培养有英文的耳朵》一书,我就迫不及待的给可乐买了一大堆正版英文书籍,那时候可乐还没有出生。等我生下可乐后,第一本我给他念的是《MYMOTHER IS MINE》,不知道他听懂了没,但是我还是饶有兴趣的给他念。然后是第二本《Mine

那一年,江南他和她相遇了,在江南的画舫上。她剪水双眸,蝉鬓乌漆,盈盈水葱,殷殷蔻丹。手抱琵琶花容半遮,转轴拨弦三两声,拨乱一江春水枉凝眉;轻拢慢捻抹复挑,挑起袅袅翠柳春意闹。他皎皎玉树临风前,巍巍玉山将奔时,风华正盛,遗世

《丽萍的烦恼》检讨会始末一个很偶然的机缘,笔者有幸认识了年逾七十的陈淑媛(莫耶)亲弟弟陈文炳先生。陈老自幼赴兰州跟随大姐莫耶读书,感情极深,得知笔者正在整理莫耶资料,将其大姐日记慷慨赠阅。时人只知《延安颂》,却不知这是出自时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