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电影及小说,观后感 我喜欢自己绘本观后感
情感在道德面前变得如此无能为力,拒绝与逃避的话题变得如此意味深长——那段属于60年代的花样年华渐行渐远,亦真亦幻,唯有吴哥窟泥封处疯长的野草见证者已逝的浪漫岁月,并以年年如约般的青翠对那段“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虔诚地缅怀。
物是人非,原本就是60年代的香港往事,真实与否都已不再是应追问的话题。袅娜的穿着旗袍的步态,绰约的寥落风姿,暗巷的雨夜,昏黄的街角灯光,暗香浮动带着韵脚的音乐,还有守候在那儿的孤寂的男子的背影,构成了《花样年华》全景画般的风情。
爱了却没有长相厮守,那是一段无法诉说的北上网时;分开了却依旧情意绵延,那是一段欲说还休的心灵衷曲。曾经的伤痛羽化成魅力的四年,成为《花样年华》结尾处张曼玉(饰苏丽珍)重回故地时泪光莹莹的深情凝望,梁朝伟(饰周慕云)数年后重回故地的寻访。然而,近在咫尺却仍然逃脱不了命定般的错过,而这一错过,或许就是一生。记忆中的那个年代、那段年华,仿佛就是为了让人怀旧与感伤的,就像是发黄的就上海的月份牌,年代久远却风韵不减,尤似当年。
抽身退回记忆中的那个年代,梁朝伟泥封记忆的吴哥古迹在王家卫的镜头下以层层迭迭的“门”的意象存在着,那是所有人进出的地方,是带着真心而来、带着祈祷而走的地方。真心是欲念,祈祷依然还是欲念,因而,正如
钱钟书
先生所说的——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在梁朝伟泥封记忆并且自以为轻松离开的时候,画面中有一位高僧背对着摄影机,俯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梁朝伟成为一个被看的客体,当局者迷,局外者清,更何况是那样以为得道高僧呢!燃烧着的欲望再怎样泥封都只是自欺的手段,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属于他和她的爱欲与文明是永恒的不老记忆,鲜活而且具体。
其实,影片伊始的片头字幕就已经定下了男女主人公必然分离的终局——“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她一直羞低着头,给他一个接近的机会,他没有勇气接近,她掉转身,走了。”分手不需要理由,王家卫在影片中一再的强调着男女主人公错位的机缘,传达出他们偶然的相遇与必然的分离。
情境错位:偶然与必然之间
影片以一系列的偶然开场,让梁朝伟与张曼玉匆匆相见相识,演绎情感围城中两个被动的等待者如何深陷情感漩涡又主动突围德尔故事。诸多情境上的错位强化着他们之所以相爱又分开的理由。
情境1.租屋
开场戏用笔极为简洁。张曼玉与
房东
太太定下租约,转头而走的瞬间,与前来租屋的梁朝伟不期而遇,短暂得可能没有任何印象,然而红尘一瞥,却是情缘一生的开始。
情境2.搬家
然后是因赁屋而致的搬家。梁朝伟与张曼玉隔壁而居,不约而同选择了同一天搬家,恰好两个人又都是独撑局面,因而家搬得毫无章法,家具、生活用品多次被搬家人员错放。梁朝伟将错放的书籍还给张曼玉,让两人迈出了相识相知的第一步。偶然而戏剧化的清洁预示着在叙事展开的过程中,男女主人公必会因这种偶然的互相走入而牵扯出某些或然的可能。
情境3.拟境
影片颠覆了传统的叙述模式,淡化了梁朝伟妻子和张曼玉丈夫的出场,只吝啬地给了他们背影与声音,将原本是四个人的关系只简化为两个人的故事。然而,在梁朝伟与张曼玉的情感世界里,却始终纠缠着另外两个人的影子。为了得到“他们是怎样开始的”这一答案,梁朝伟与张曼玉以“模拟情境”的方式体验着事实真相。影片以此种方式既强化了电影影像的趣味性与多种可能性,同时也在错位的“角色互换”中使男女主人公无奈与无助的内心世界暴露无余。
剧中有几处模拟情境一处是两人虚拟情境,意图发现彼此的爱人谁会是调情的主动者,结果以张曼玉依据:“你知道你的老婆是个怎样的人吗?”气急败坏地转身离开作为结束。此时虚拟情境与真实情境合二为一,点名张曼玉对丈夫既爱且恨而又无计可施,只能以言语方式发泄怨气的可怜可叹的处境;另一处是张曼玉向虚拟成她丈夫的梁朝伟质问:“你是不是外面有了女人?”结果在“丈夫”承认的情况下,张曼玉只以默默流泪应对,伤心至极;再一处是属于梁朝伟与张曼玉两个人的。两个人因害怕离别而虚拟着离别时的场面,梁朝伟松开了张曼玉的手,转身走开,留下张曼玉任由手指掐掐了臂上的肌肉。短暂的黑场,梁朝伟将肩膀借给张曼玉,任其倚靠,后者痛哭不止。
因深爱并纵容着爱人的两个人同时陷入了情绪的低谷。或许是最初因为同病相怜,随后彼此同情而惺惺相惜、相互关爱。“拟境”既让观众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又让观众走入了两人的情感世界,感受着他们节制的欲望与真情。都市的喧嚣背后,人类情感以多种方式上演着,错位镜语中的情爱淡淡地来却浓浓地萦绕着,挥之不去。
一、道德错位:接受与拒绝之间
一面是双方爱人日渐彰显的畸恋,一面是男女主人公以礼节情的传统道德,这种伦常错位所形成的对立的价值取向使影片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张力场”。王家卫无疑是聪明的,选择如此扩张感极强的视角必将使情绪的宣泄收放自如。
在拍摄过很多现代都市题材,诸如《阿飞正传》、《重庆森林》、《春光乍泄》之后,王家卫为何又退回60年代,选择了“怀旧”情绪?其实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在“怀旧”表层的背后隐喻着都市情感向原初的皈依。正像片中何老板所说,总觉得新领带花了点(
余
小姐/情人送的),还是旧的那条好。现代都市情感的迷失大多出于无法或是不愿承受生命的平常与平淡使然。而何老板所言恰恰直击过来人的要害,其实却是“人不如旧”,情感回归的意象被云淡风情地简笔带过,暗示着张曼玉最终的情感选择。
王家卫匠心独具,始终未将情感与道德底线的那个薄层点破,只是紧紧围绕“怀旧”这一生命母题,游弋在梁朝伟与张曼玉接受与拒绝的情感漩涡之中,诠释着道德判断的终极价值。而有意味的是,王家卫精巧地设置了一系列主客观背景,始终在为他们提供着组中走到一起的可能。
首先是主观心理的趋同。对方妻子与丈夫的情感背叛,使梁朝伟与张曼玉本就产生的朋友之谊更多了向前发展一步的可能,而且接触过程中两人的情投意合、共同的生活志趣都在激荡着互慰的灵魂撞击。张曼玉偶然知道梁朝伟生病并想吃芝麻糊,便煮了一大锅与包括梁朝伟在内的所有人分享,个中滋味,可见其情;梁朝伟在旅馆再次生病,张曼玉急切地赶往本不打算去的“2046”号房间,关心之情,可见一斑;得知梁朝伟要去新加坡,情急之下张曼玉说出“我们自己知道没什么不就行了”,留恋难舍之意,溢于言表。
然而“旗袍”意象的每次在场都指向着中国女性的“传统”情结,从而制约着情感世界再次错位的出现,抑或是由于传统观念中“发乎情而止于礼义”的道德戒律迟滞了张曼玉的决定以致未能实现“多一张船票”与梁朝伟一同离开香港的选择。而梁朝伟对张曼玉的感情之挚,也是日久弥切。梁朝伟因为向和张曼玉在一起而提议共写武侠小说;有因为害怕令张曼玉颇多闲言而新租寓所;因害怕她不来新寓所而焦灼等待;因担心她而让她回去后打个电话,哪怕一句话都不用说。正因为体念之深,才使得梁朝伟在追求并说出爱意之后却始终无法冲决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选择了放弃并离开了伤心之地。
他们在共同坚守着“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这一道德信条,在同双方爱人的道德缺失比照的同时,只能任由怀恋日笃。这种道德上的对立与错位,其实正是一种普泛化的时代表征。
其次是客观“景语”的营造。王家卫承袭着他惯用的风格,即以小空间负载深厚内涵的影响策略。诸如租屋、旅店、办公室、餐馆等场景的构设皆是单调而缺少家庭温馨的存在物,更遑论狭长的路面、窄仄的楼梯、楼角昏暗的灯光、斑驳的墙面透露着局促与不安、暗淡与凄凉。这些导演可以流露的审美观照成为王家卫的影像格调,凸显出浮华人世中作为个体存在的人所面对的生存境遇——如此的渴盼与失落,如此的寂寞与孤独。偶然的一次擦肩而过就可以成全一段错位的足以毁掉两个家庭的畸恋,情感的不可把握与不可寄托在此体认无疑。
“景语”的调用是对人生际遇无常无法释怀的一种呈示。王家卫深谙此道,不时地运用画面造型的能指功能,在舒展、沉缓的音乐氛围中,在灰暗、浅淡的影调中渲染人世的无助与无可奈何,苦闷与抑郁。每一次“雨”的不期而至都是对梁朝伟与张曼玉情绪的指认,呈示男女主人公如雨一样绵延不断、挥之不去的愁情。梁朝伟欲离开香港‘离开张曼玉的前夕,即将分离的眷恋情绪在雨景中被渲染着、弥漫着,裹挟着雨中显得越发孤独的两个被遗落于爱的世界之外的灵魂。“烟”的意象是直接与梁朝伟的情绪世界紧密相关的:在知悉妻子的不忠之后,陋巷墙下苦涩的孑然独处,吸烟成为他排解情绪的最佳方式;约张曼玉共写武侠小说后,办公室内的闲愁,“青蓝色”的烟雾恰恰与随后张曼玉场景中的灰蓝色的调子如出一辙,这种蓝调笼罩着他和她,外化着他们压抑而忧伤的内心世界。
这些主客观情境的设置,都在暗指着同样境遇下的两个人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走到一起,然而,正像“烟”的意象所潜隐的——一切必会消散,“那个时代已过去,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只因不愿再践踏灵魂中的那方净土,两个人宁愿割舍未来拥有幸福的可能,空余下对旧日纯美时光的感怀,留待岁月慢慢繁荣记忆。
爱欲与文明之间只是那么一步之遥,影片中无数次出现“时钟”这一道具,或居于画面一隅,或成为画面特写,时间渐行渐远,年华逐年老去,他和她将那句执著的“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的话语固守成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风景。纵然情感美丽,却憔悴了花样的年华。
三、时空错位:取舍与得失之间
王家卫对艺术的唯美追求近乎于恪守,此片更有过之。苏丽珍的扮演者张曼玉每次出境时,旗袍的雅致与不落俗套,明示着怀旧气氛。加之低调、渗透着生命感伤的音乐以及周璇“花样年华”歌曲的适时介入无疑又平添了旧日情怀的醇浓。凸显“怀旧”的主旨,其实就意味着男女主人公在取舍之间的最后选择结果:怀旧意味着记忆,记忆意味着已经失去。
导演巧妙地运用了若干镜头语言直接或间接暗示着时空位移,铺设得失置换的可能情状。
1. 选择情境
上文提到的“拟境”其实都是选择情境。举一例。梁朝伟即将离港赴新加坡而与张曼玉告别的一场戏里,导演用了选择情境:一种是两人轻轻牵手,张曼玉倚在墙上落寞地任梁朝伟悄然离开;一种是两人轻轻牵手,张曼玉遂反握其手,倚在梁朝伟的肩头痛哭失声。这种实验并不像德国汤姆·蒂克《罗拉快跑》的叙事结果:同一个故事,不同的发展导致了不同的结局。王家卫的选择情境是在选择之后、在情境悬置之后又合二为一,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梁朝伟在拟境中已目露坚毅之色,最终执意离开。实际上,结果并非选择情境的重点,重点在于选择的过程让张曼玉袒露了心中的真情实感,既让梁朝伟得以明了,同时又让观众心知肚明,更进一步地渲染结局的悲情效果。
2.慢镜头与定格
影片运用慢镜头多次延展男女主人公的情绪空间,调动观众的幻想性思维,臆想二人可能会有的爱如潮水的未来,从而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
“定格”语言的调用,在强化视像冲击的同时,也加重了影片的意义指向。梁朝伟在离港前,委婉地告知张曼玉:“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无望地等待之后,梁朝伟走出2046,在长长的走廊尽头被瞬间“定格”。在此之前,张曼玉因梁朝伟生病,赶来2046而后离开时,也在同一地点被瞬间定格。导演将“定格”这一镜头语言置放在同一地点绝非偶然,意在强调因时空错位而导致的最终结果,哪怕有一个人稍微回一下头,奇迹就会发生,结局就会改写。然而,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在留与去、取与舍之间挣扎的痛苦。如果他们缘份的时空没有错位的话,我们又何尝能体会到这份痛楚与伤怀,又何尝能体会导演王家卫的这份苦心孤诣。
选择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痛苦,为了固守灵魂的安适而宁肯与愿相违又是怎样的一种勇气!结尾处的他和她生活着,却再也没有大悲大喜。而曾经的那扇蓄满情感的心灵之门在有风的日日夜夜是否会悠悠开启,情感是否会渐渐弥漫氤氲?时过境迁的几年后,梁朝伟还是放不下旧日情感而只能是自欺欺人地把“秘密”泥封,而张曼玉再次回到曾租赁居的窗前,也仍为旧日情感刺痛得泪光闪闪。转借冰心先生的一句美文,毕竟“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何况,谁又能说,爱就必须要长相厮守,分离就不是最好的结局!
《花样年华》被称为一部怀旧经典。就影片所讲述的故事本身而言,古老而又普通,没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一个讲述婚外恋的爱情故事;就影片的情节来说,既不曲折也不扣人心弦,可以说简单而又平淡。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部故事普通、情节简单的影片能被人们称之为经典?关键就在于导演王家卫在影片中所使用的巧妙而别致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艺术手法为这个普通的故事赋予了一个内蕴深广、新颖脱俗的主题,使这部电影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一、影片在主题表现上的含蓄美。
艺术贵在含蓄,电影艺术也同样具有这个艺术法则。含蓄的表达使得艺术作品的内蕴更加丰富、使得整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更具有韵味,令人回味无穷。《花样年华》中正是具有这样的艺术特色。导演王家卫用一种隐喻式和象征式的表现手法,为这部电影增加了内在韵味。犹如一首朦胧诗,每一个字包括每一个标点都有它代表的象征意义,也像是一幅写意画,每一个线条隐含喻意。颇具特色的隐喻和象征式的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得这部作品在主题思想的表达上显得既含蓄又有深度。影片不仅仅是反映了周慕云和苏丽珍因为各自的爱人出轨的不幸,也不仅仅是反映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而是映射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人们的普遍的感情生活和道德观念等内容。
(一)隐喻式的表现手法对影片主题的含蓄表达。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它的主题并不是直接告诉观众的,而是隐含在每一个细节中,要靠观众去体会的。《花样年华》中王家卫用隐喻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技巧把影片的主题含蓄而又自然传达出来,在表现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的同时也暗示了六十年代香港社会的真实现状,赋予影片时代色彩和社会意义,提升了影片的艺术价值。例如,影片通过苏丽珍替何老板给何太太(何老板的妻子)和给余小姐(何老板的情人)打电话、买礼物的情节,说明了老板也是在情人和妻子之间来回周旋。结合整个剧情,我们无形中就感受到了六十年代,在香港社会的小资们的真实生活和情感现状。不只是苏丽珍的丈夫和周慕云的妻子“出墙”,很多人和他们一样都在外面有情人,而且都是偷偷摸摸的。《花样年华》中,导演正是运用一些系列隐喻式的表现手法,把影片中的人物情感、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等内容暗含在每一个细节中,在深化主题思想的同时,使其在表达上具有含蓄美。
隐喻蒙太奇是表现蒙太奇中的一种艺术技巧。隐喻蒙太奇是“把表现不同形象的镜头画面加以连接,从而在镜头的组接中产生比拟、象征、暗示等作用的蒙太奇”[1]能给人一种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的感觉。在《花样年华》中王家卫多次运用隐喻蒙太奇这一手法对影片的细节上的处理,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增加了影片的含蓄美。如影片中 “昏暗的路灯”这一镜头的多次出现,这盏路灯似乎就是苏丽珍寂寞和孤独的内心。丈夫老是不在家,只有她独自一个人每天去小面摊吃饭。犹如街头道路等一样,孤苦伶仃。再如,影片中几次“挂钟”的空镜头的出现,很容易就使观众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无情,很具有隐喻意义。还有周慕云离开香港去新加坡时出现在影片中的一棵树的镜头,这个镜头导演用仰视的角度去拍摄,由一片蓝色的天空和一棵细高的小树组成的画面,交待了场景由香港到新加坡的转换和时间上是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三年的转换。但是更重要的是,它暗示着周慕云和苏丽珍之间的感情已经越来越远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已经永远的不可能了。《花样年华》中这些隐喻蒙太奇技巧在细节处理上的应用,增加了影片主题的含蓄美,调动了观众的情感和思绪,使观众无形中感受到了六十年代在香港生活的两个已婚男女之间既相爱而不能爱的无奈、伤感的情绪。
此外,《花样年华》中反复出现主人公周慕云和苏丽珍各自走过狭窄的楼梯,从家到小面摊和从小面摊到家的画面。这一画面反复出现,表面上是对主人公生活的表述。而实际上王家卫使用的是 “把表现同一内容的镜头画面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以突出、强调这一内容象征意义的蒙太奇技巧”[2],也就是重复蒙太奇技巧。导演之所以要这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使用这一表现技巧,目的就是要,以他们不断地从楼梯上上上下下、进进出出画面来象征他们孤独、冷清的生活状况,为他的妻子和她的丈夫之间发生婚外情埋下了伏笔,同时也隐喻了他们两个人之间会有故事发生。在这部影片中,另一处巧妙使用重复蒙太奇的地方是,周慕云为了写小说在宾馆里租了一间房子,苏丽珍知道后去宾馆看他时,苏匆匆走上宾馆的楼梯,然后又匆匆地走下宾馆的楼梯的镜头反复出现。苏丽珍上去又下来、下来又上去,上下楼的画面重复很容易就让观众感受到了女主人公激烈的心理斗争。此处暗喻着一种矛盾,实质上对周慕云产生了感情,想去看他,但又因为自己身为人妻,受道德的束缚而避免“跟他们一样”。这里的重复效果,巧妙而贴切的展现了人物的矛盾心理,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导演在向观众传达这些思想内容时,不是直白的告诉观众,而是把这一切都隐藏在画面的不断重复中,增加了电影的韵味。
(二)明暗和色彩对主题的暗示。
影片的明暗和色彩虽然不是表现主题思想的主要元素,但是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明暗和色彩在《花样年华》中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昏暗的色调和女主人公身上不断变化的服装色彩对影片的主题表达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
在《花样年华》中,王家卫把绝大部分画面都拍得很暗淡,影片中采用这样的色调,暗示了故事中的时代气氛、生活真实和情感主题,造成一种阴暗、低沉、压抑、伤感的氛围。暗调在《花样年华》中的使用给人造成一种怀旧、伤感的思绪。影片中把人物放在昏暗的楼梯、走廊、阴暗的房间和黑暗的街道中……灰暗的画面效果为影片蒙上了一层时代的影子,很容易使人感受到六十年代香港的社会状况和影片中两个主人公的感情遗憾。暗示着周慕云和苏丽珍不可能击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们终究不可能越过内心中道德的束缚。而且整部影片基本上以灰暗的色调为背景,使主题显得厚重、深沉、压抑,把观众的思绪带入了一种“悲”的 状态,使人预感到了影片“悲”的结果,让人感受到了一个发生在六十年代香港的爱情故事的真实。
在这部影片中,最具色彩表现力的就是主人公苏丽珍身上的旗袍。苏丽珍身上的旗袍的不断变化间接的映射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心情的变化。导演把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用旗袍色彩的变化表现出来。就整个影片中女主人公所穿着的旗袍颜色,比如搬家时、在孙太太家里看丈夫打麻将时、和孙太太他们试电饭锅时、嘱咐丈夫给她老板带皮包时,或是去公司上班时,还是其他时候,一般都是以白色加黑色、白色加蓝色和淡黄色加白色搭配的旗袍。这几种颜色搭配的旗袍是苏丽珍贯穿的。这种几种素色的衣服于影片的灰暗色调、周围环境是相协调的。但是片中好几次出现苏丽珍提着饭盒去小面摊买饭时,她都是一身颜色很暗的旗袍,暗示了她的孤独和内心的寂寞;当他们确定自己的爱人发生婚外恋时苏丽珍去宾馆里见周慕云时,她一身红色的旗袍,这一反她穿衣的一贯风格,与她一向喜欢的衣服颜色形成鲜明反差。这里其实是隐喻了她们之间爱情的产生。苏丽珍趁着房东不在去周慕云家时,一袭黄色的旗袍,象征了他们在一起的愉快和温馨。而当苏丽珍决定要跟周慕云走时,她身上的衣服变成了绿色。绿色是富于生机、象征生命的。这就隐喻了苏丽珍下定决心要和周慕云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当它赶到宾馆时,周慕云已经走了,代表希望的绿色在红色的窗帘、红色的床、暗红色的墙壁映衬下,让人感到的是莫大的失落。代表了“色彩是影视画面的抒情符号,能传递感情,表达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绪”[3]。苏丽珍身上不断变化的旗袍色彩,不仅反映了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而且增强了影片在主题表现上的抒情意味。
不断变化的旗袍颜色与暗淡的画面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灰暗色调的映衬下旗袍的色彩变化更加具有了表现力,隐喻作用更加明显。通过色彩的变化,暗喻了人物心理的变化、情感的变化,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深化了主题。暗淡的画面色调,映衬了主题。使得影片的主题表现更加含蓄朦胧。
(三)道具的象征意义。
在这部电影中,似乎没有多余的东西,每一个镜头、画面,每一段对白、音乐,包括每一件道具在影片中都具有不可代替的象征意味。王家卫没有放过每一个细节对主题的表现作用。影片中的旗袍、绣花拖鞋等道具,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象征意味。不但为影片增添了民族气息,也增加了主题的含蓄性。
旗袍是《花样年华》中最具象征意义的道具。苏丽珍身上更换了27次的漂亮的旗袍暗含着多层的象征意义。《花样年华》中导演把旗袍作为一种隐喻道具,无形中向观众传达了故事的信息、人物的情绪变化,起到了塑造艺术形象的作用。“旗袍是中国的传统服装,象征着高贵、典雅”[4],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的服装样式都是旗袍。导演王家卫把这样一件代表高贵、典雅的服饰作为女主人公的唯一服装,可谓用心巧妙。在影片中旗袍象征着苏丽珍高贵的个性特点,她一直对自己、对周慕云说“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的”,表现了她心中高贵的个性特点。而且旗袍是中国的传统服饰,在一定意义上,旗袍在影片中也是传统思想的象征。正是由于苏丽珍的“高贵”个性,以及受到传统道德思想的影响,使她无法克服自我、冲破道德的束缚去追求自己的真爱。这就是成就了他们“无言的爱情”的主要原因。
《花样年华》中出现了四次的苏丽珍的一双绣花拖鞋,在影片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房东的突然回来,苏丽珍被控在周慕云家里,为了避嫌,她穿着周妻的皮鞋假装成刚下班回家,于是就把他的绣花拖鞋留在了周慕云的家里。周慕云一直把这双绣花拖鞋珍藏,就连离开香港去到新加坡,他也带着这双鞋。这就为赋予这双绣花鞋特殊的寓意。它象征着周慕云对苏丽珍纯洁而真挚的爱,是二人之间美好爱情的象征。后来,苏丽珍去了一次周慕云在新加坡住所,她并没有见周慕云,在周的房间里默默地停留了片刻就走了,临走时她悄悄的带走了那双绣花拖鞋……刻画出了她对自己和周之间没有结果的爱情的无奈心理。周慕云在屋内到处乱翻,却再也没有找到这双绣花拖鞋,它永远的消失了。绣花拖鞋的消失,是他们之间爱情永远不会有结果的象征。
二、叙述形式上的简洁对主题的强化作用。
“电影天生是一个故事的叙述着,或者说电影就是因叙事而存在的”[5]。电影和小说一样,人物与情节是一部电影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一般情况下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最能吸引观众。而在《花样年华》中,王家卫却以高度简化的情节和高度省略的人物以及极其精炼的人物对白来叙述故事,风格有点像法国新浪潮电影中淡化情节、淡化人物性格等的叙述特点。这种叙述形式所带来的效果就是,整部影片简洁精练,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使人感到影片在叙述过程中没有一丝多余的成分,每一个细节都与主题有着紧密的关系。
(一)高度简化的情节。
《花样年华》的情节是非常简单的,从开始到结尾,没有丝毫的跌宕起伏。影片中情节的高度简化使得整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显得非常的整洁、干净,没有赘余。如从苏丽珍、周慕云租房到他们搬家的情节过渡。租房的画面之后紧接着就出现了搬家的画面,中间没有任何其它的情节。而且在周慕云去找房子租的时候,孙太太告诉他“真对不起,房子已经租给刚才那位太太了”告诉他隔壁有空房让他去看看,然后就出现了两人搬家的画面。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过渡极度简洁、紧密。这样快捷的过渡虽然有时候可能会给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令人感到突然和莫名其妙。但是仔细体味,就会发现这种过渡对影片主题的表现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能够有力的强化、突出主题。犹如中国的唐诗宋词,语言简洁但意境深远。在《花样年华》中王家卫简化了周慕云的妻子和苏丽珍的丈夫是“怎样开始的”,高度简化了除主线以外的其他情节和内容。所有的情节和镜头都紧紧地围绕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变化而进行,直奔主题。影片中周慕云发觉自己的妻子和苏丽珍的丈夫发生了婚外情、苏丽珍也觉察出自己的丈夫和周慕云的妻子发生了婚外情后,二人心理都很难受,不愿面对事实。这时影片的场景突然从公寓切换到了咖啡馆,男女主人公在咖啡馆的场面突然的出现。他们在咖啡馆里想要知道“他们是怎样开始的”?紧接着画面又一下转到了在狭长的街道上,二人模拟周妻和苏夫之间的恋情是怎样开始的,是谁先主动的?从公寓到咖啡馆再到二人在街上的模拟画面,情节跳动的跳跃性很强。再如周慕云在宾馆的客房里写小说,苏丽珍去看他,银幕上苏丽珍上楼的画面刚刚结束,就出现了二人在门口告别的画面,省略了苏丽珍进入房间后的内容。整部影片省去了一些过渡性的情节,只保留了最能表现主题的主要情节,强有力的突出了主题。这种对情节的简化造成了情节与情节之间的空白,也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使人不断地在回味影片所要传达的思想意图。
而且这种对情节的简化在无形中强化了对影片中人物飘忽不定、复杂微妙、难以捉摸的内心情态的变化的表现力,使得这部电影具有很强的抒情性质。在影片中,每一个镜头、每一幅画面和每一个细节包括音乐、色彩等都能都流露着对情感的抒发,表现着人物心理的复杂、矛盾、微妙的变化。周慕云临走前的一个晚上和苏丽珍在一条昏暗寂静的街道上见面,周说“我知道你是不会离开你先生的”,苏丽珍伏在周的肩头哭泣,之后是他们坐在汽车里离去的画面,苏在车里说“今晚我不想回家”,并没有交代他们去哪里、干什么。只是接着出现的是一面挂钟的镜头,画外是周慕云的声音“是我,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给我一起走?”。然后出现的是周、苏在不同的地方听着苏的丈夫为苏丽珍在收音机里点播的周旋的《花样的年华》二人神情黯然。这一系列的情节快速转换,很直观明了刻画出了男女主人公内心的遗憾、无奈、伤感、失落的复杂心理和微妙的变化过程。舍去次要的,紧抓主要的,突出强调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过程,增加了影片的表现力,使观众能紧紧抓住影片的主旋律。
(二)高度省略的人物。
在《花样年华》中,除了在情节上的简化之外还有对人物的省略。整部影片中除了男女主人公之外就是几个与主题关系紧密的人物,几乎没有其它闲杂人物的出现。就连周慕云的妻子和苏丽珍的丈夫也没有实际出现,只是出现了几次背影和声音。有人把王家卫的这种手法叫做“人物的缺席”,其实就整个影片中出现的人物来看,应该用“人物的省略”更为恰当。就整部影片来看,出现的能够看得清面目、有台词的人物只有十个,其中包括只有一句话台词的搬运工、新加坡房东,就连房东顾太太也只出现了一次,只有一句台词。房东孙太太家就只出现了孙太太和佣人两个人物,孙先生、孙太太家的其他人根本就没有出现。并不是说孙太太家里就只有孙太太一个人,从“王妈,开饭吧、三哥他们都饿了”一句话中可以判断出他们家还有其他人,但是影片中并没有出现。此外影片中还省略了何老板的情人和太太、顾先生一家人、还有周慕云工作的报社的其他同事、苏丽珍上班的公司的其他同事等人物。导演设计如此多的人物没有出现,已经不只是人物的“缺席”了,实际上应该是对人物的省略。
这种大量省略人物的方式,增强了对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内心情感的发展,使故事的发展紧紧围绕着周、苏二人,无疑对突出表现主人公之间的心理变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强化了影片的主旨。
(三)高度简练的人物语言。
对白是电影声音中最主要的元素,“它有帮助了解人物性格、情绪,提供事件发展线索的作用”[6]。《花样年华》中人物的台词非常地简练,人物的对白往往只有简短的一句话甚至几个字。如周慕云和何苏丽珍见完最后一面坐在出租车内离去时影片只出现了苏丽珍的一句话“我今晚不想回家”。周慕云即将要去新加坡时给苏丽珍打电话,只用了一句“是我,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来表现他内心希望和苏丽珍在一起的心理。周慕云的这句话之后,是周慕云所住的宾馆房间以及周站在窗前痛苦等待,然后静静离开的情节,接着是苏丽珍匆匆的下楼梯的镜头、床上默默坐着的镜头,很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一句话“是我,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从周慕云说那句话到苏丽珍说这句话的过程中没有其他的人物对白,只有背景音乐。短短的两句话使观众体会到了他们两个人一个在痛苦的抉择,一个在痛苦的等待的心理情态。再如,周慕云的妻子在给苏丽珍的丈夫打电话时,也只有简短的两句话“你到底给你老婆说了没有?以后不要给我打电话了。”而且没有出现苏丽珍丈夫的声音。只这么简单的两句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两个婚外恋者的人物情态。简洁精炼的人物语言,是这部影片一个特点,有时候简简单单几个字、几句话就把影片想要表达的内容贴切表达出来的,话语虽少但是句句都是意蕴很深,使整部影片充满抒情意味。
影片运用高度省略的艺术手法,简化了情节、简化了语言、省略了人物,为观众留下了大量的想象空间。取杂留精,使得主题更加突出、鲜明。
三 、平缓均衡的节奏,使影片主题更具抒情意味。
“电影,既是一部善于讲故事的机器,又是一支抒情言志的彩笔”[7]《花样年华》虽然情节的过渡很简洁,但是整部影片在叙事节奏上显得很均衡,令影片具有很强的抒情意味。观众就像坐在一辆匀速而平缓行驶的列车上,一路观赏优美的风景一样,在观赏的过程中引起了一系列感想和思考。从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搬进同一座公寓到他的妻子和她的丈夫之间发生婚外情再到他们之间发生感情然后到男主人公的离开,这一系列的情节推进都是同一个节奏,从开始到结尾没有任何起伏。正是由于这种平缓的叙事节奏,使影片有充分的时间去刻画细节,更好的表现主人公丰富而复杂的心理,增加了影片的抒情性。同时给观众留下想象、思考的时间。
而影片中人物的动作和主题音乐的协调是十分的完美。在主题音乐舒缓的三拍子节奏下苏丽珍独自拎着饭盒出去买饭时走路的动作,周慕云在小摊上吃混沌时的面部动作、坐在办公室边抽烟边写稿的动作等等,每当主题音乐响起时,人物的动作和着音乐“啪——哒——哒”三拍子缓慢节奏运动着,如同一位舞蹈家在音乐中翩翩起舞一样优雅、合拍,令人陶醉。王家卫用慢镜头的手段把人物的动作和电影的主题音乐完美结合,动作与音乐完全一致的节奏。强烈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听着主题音乐看着苏丽珍在昏暗狭长的楼道里缓慢行走的动作,我们不能不体会到她内心的寂寞与压抑。看到周慕云默默离开宾馆房间的一系列动作,我们无不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心中的痛苦与无奈。还有二人在宾馆的房间里一起写小说的慢镜头,也在主题音乐的旋律下以舒缓的节奏呈现,展现了二人在一起度过的那段令人留恋的美好时光。导演把这些动作用慢镜头拍摄下来配合音乐的旋律放出来,舒缓的节奏感很强。增加了影片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在平缓的节奏下,我们感受到了影片所要抒发的感情思想、感受到了二人由寂寞到相爱再到离去的爱情过程,到底是对是错,已经说不清楚了。
《花样年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塑造了一个新颖脱俗、丰富多义而又含蓄蕴藉的主题。表现了“那个时代”、表现了道德与情感的矛盾、表现了六十年代殖民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微妙。周苏二人想“爱” 而又不去“爱”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受到的是人性、社会、道德之间复杂的关系,给人一种淡淡的遗憾和无奈。王家卫没有把影片所要表现的内容仅仅定位在男女爱情上,而是通过一系列独特的表现手法为其添加时代色彩、民族色彩和人性内涵,这正是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
注释
① 出自电影结尾处旁白“那些失去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到。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够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周慕云和苏丽珍之间的感情似乎就在咫尺间,但又隔离很远很远。他们之间美丽的爱情只能化为永远的回忆。
②《花样年华》中当苏丽珍去宾馆里看周慕云,临走时说“我们不会跟他们一样的”。理性的克制、道德的约束,令她不断地压制内心的情欲。
怦然,但是不仅仅是心动
一连看了两遍《怦然心动》,真的是怦然心动。一对小孩,一棵树,特别简单的故事,讲得荡气回肠。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女生十来岁就有超脱的自省意识,审视自己爱的人到底值不值得爱。一旦触及她的自尊,立刻决定放弃这个男生。我们文化里的“爱”,似乎都要低到尘埃里,舍弃自尊才叫爱,犯贱当真爱。
《怦然心动》是很简单的故事,但是很丰富。主讲小孩早恋,其实这部电影里还讲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尊重,勤劳,怎么看待贫穷,怎么接纳残障的家人,怎么维护自己的自尊。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父母吵架之后,立刻对孩子说:“我们会解决好,不是你的错。”然后轮流去安慰她,表示父母还是相爱的,让孩子安心。所以,孩子才会觉得:“我觉得妈妈很不容易,我觉得爸爸也很不容易。但是生在这个家庭里,我很幸运。”相爱的父母胜过富有的父母。
《怦然心动》里小女生跑回来哭,说男生当着所有人面要吻她,她妈妈说:“真的吗?我看你需要和他谈一谈。”男生再三敲门,妈妈只是有礼而抱歉的说:“她不想和任何人说话,她把自己锁在卧室里。”男生来自一个鄙视女生家的家庭,但是女生的父母能把他区分出来,看待他如同一个常人。
继续说《怦然心动》。我很羡慕美国文化里的这种女主角,就像《UP》里的老婆婆:有冒险精神,浪漫精神,敢于与众不同,智慧有担当,有实现梦想的脚踏实地的能力,生机勃勃,有爱,也会爱,有健康的体魄和灵魂。我们通俗文化里的女主角,大多还是傻而天真,迷糊,乐观,感情丰富这一型,等男主角来怜爱。一句话概括,美国这种女主角是树,开花的树,没有男主角也会生长得很好;我们的女主角是花,是残缺的花,有些还带着悲剧性的身世和身体,等着男人来拯救。
很多人讲,男生配不上女生,男生很纠结等等。我觉得电影讲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小男生和小女生的心智发育不对等。很好理解,小学生总是女生成绩比男生好。女生早慧,男生懵懂,于是女生往往先喜欢上男生。男生开窍,女生已经开始思考。所以,他们俩显出心智的落差,但不是品质的落差。最后,他在自己的思考之后做出了决定,勇于忤逆父亲,做出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判断。
最后,我觉得我们和美国故事最大不同的一点是:他们不做“纠结”,无论分分合合,都是干干脆脆。我们吧,无论什么剧情,主要做的就是“纠结”,心里爱但是不敢说,说了但是不敢做,做了但是不敢爱,爱了但是没名分,有名分了但是没缘分……明明是扭曲,还老说这叫“戏剧张力”,或者“命中注定”。
世上最操蛋的情感,是两小无猜?
话说我有一个表姐,长得那绝对不是吹,面若桃花明眸皓齿,吹弹可破肤如凝脂,前凸后翘跌宕有致,再加上一头可以去拍洗发水广告的青丝,没治。但是,她已经27岁了。而且,竟然还没有男朋友。我一直纳闷:我靠,没道理啊,这样的大美女居然没有人上赶着抱回家供着简直是暴殄天物啊!然后前天她强烈推荐一部电影让我看,我才找到问题所在。。。。。。
电影的名字叫《Jeux d’enfants》,英文叫《Love Me If You Dare 》,中文叫《两小无猜》。她推荐的时候特别强调,是一法国电影。当时我心里就咯噔一下:我靠!又是法国的!法国人净出幺蛾子!然后她告诉我这电影如何如何好她都看了20遍了,我心里又是咯噔一下:我靠!这里边肯定有事!20遍啊!能让你像个白痴一样看上20遍的东西一定都藏着某种情结,就跟我爸看《南征北战》我妈看《庐山恋》我看《葫芦娃》一样。
电影下了,看了,上火了,对我表姐的林黛玉病根,也明白了。一个电话过去,直接一句:“你心里还装着哪个两小无猜的小正太啊?”那边沉默半分钟,哇哇大哭。表姐的故事基本上和这电影的情节没什么太大区别,除了加上一点她自己的少女情怀和艺术夸张。电影里,小男孩朱利安和小女孩苏菲的相遇开始于一场孩童的游戏——“敢不敢”。当一个人问另一个人“敢不敢”的时候,另一个人必须说“敢”,这就是游戏的规则。一个精美的铁盒子就是他们游戏的见证。于是俩人说脏话,扰乱课堂,在校长室小便,内衣外穿……电影一开始,我就看出这俩小兔崽子有奸情,可他们“敢不敢”了十几年,却始终没有说出那句“Love me, if you dare” 。
表姐也有一个小时候在大院里就眉来眼去的相好,估计俩人还在托儿所的时候就勾搭上了,可俩人就是拉不下面子,不说喜欢也不说另找,就那么耗着,就那么你猜你猜你猜猜猜。转眼俩人都到岁数了,还那么腻歪着。我问:“你俩怎么不说开了啊?”表姐说:“介就素游戏的规则。This is the regulation.”当时我就恨铁不成钢了:“Regulation?Fuck the regulation!”不服气,继续问:“他不说,你就不会反问啊?”表姐低头:“偶不问,偶忍!”我靠!你狠。
那个迷死我表姐不偿命的小帅哥我是见过的,就像电影里的朱利安一样,绝对的青年才俊,搁哪儿都是一表人才。可为什么这么多有才的人怎么偏偏在谈恋爱这一块就成了白痴了啊?都奔三的年纪了,还要被长辈拿男女关系来担心,来焦虑,来羞辱,是不是太失败了?简直就是电影的翻版,郎才女貌你侬我侬,就算男欢女爱男盗女娼一下又能怎么样呢?啵一个会掉块肉吗?!电影里,俩人还生怕被对方看出来自己先动了心,找来种种借口拐弯抹角地给爱添麻烦,劳民又伤财,我都不好意思说男女主角是极品。承认爱了会死咩?
红男绿女们啊,为何敢恨不敢爱?你们到底在想什么?看看我们的祖先,虽然赤身裸体不穿衣服,那表达能力差的,一个部落加起来会的单词还不如现在一个三岁正太。可是人家懂得一条牛逼闪闪的真理啊,那就素:一见钟情就地野合,两情相悦废话少说!再看看我们自己,看了那马多爱情小说情色电影日系韩剧AV女优却不能学以致用,难道不自卑么?不反省么?躺在沙发上一边握着遥控器一边往事并不如烟的时候,难道你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吗?!
这个操蛋的社会,有时候舍弃一切也换不回一份真挚的感情。如果你现在手里就握着一份爱情就像浓得化不开的巧克力,那就好好享受它。因为再炽热的爱情,也扛不住似水年华,也扛不住柴米油盐酱醋茶。再纠结下去,往往是“心未老,身已老;心相近,身相远。”也许终于有一天明白了,回头去找去拥抱,结果却是:爱情老去的比你还要早。所以,别他妈等了,别他妈耗了,别他妈猜猜猜了!就冲着这电光火石一霎那的feeling,就应该娘子你扭腰丢罗帕,相公我扬眉剑出鞘。
爱,其实真挺简单一事儿,就俩人好呗。它不是一个“敢不敢”的游戏。男欢女爱的事情,有必要搞得这样隐隐晦晦曲曲折折腻腻歪歪么?都说文明是为了让我们活得更好更开心,可难道文明的标志,就是要把爱搞得山路十八弯么?都说电影担负着塑造广大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可难道导演撅着腚扛着摄影机辛辛苦苦地忙活半天就是为了教会我们“不犯贱,毋宁死”么?!
一定要在一切都还来得及的时候对你爱的人说“我爱你”。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不爱,就死开。然后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也许你们再相逢,还可以互相坦荡说一句:好久不见。世上最操蛋的情感,不是两小无猜,而是明明两小无猜却不敢狠狠相爱。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20岁如果是最美好的年华,那这本书会告诉我,20岁,我们还有太多的困惑,有太多的无奈,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同时年轻的我们有这必然的叛逆和率真。这部由村上春树所写的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是那样的平缓舒雅,动人心弦,却有这淡淡的悲伤。
海潮的清香,遥远的汽笛,女孩肌体的感触,洗发香波的气味,傍晚的和风,缥缈的憧憬,以及夏日的梦境.这些组成了村上春树的世界,这或许是个模糊的世界,如果用泪水抚平会发现这里的清晰,这就是一种感动。
故事中的渡边仅仅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说他平凡因为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善有恶,有着自己的追求,在名著中摸索着世界,在枯燥的大学生活中完善着自己,同时帮助着自己所爱的人,他也并非完美,一样会以别人的缺点当作笑料,去讽刺别人,挖苦别人,在风月场所中发泄着自己的欲望,也许他是浪荡,也许是文化的差异,他放纵着自己,当同时他有着对爱情炽热的追求,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却对这些漠不关心,他追求的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真实的自我。如果对直子的爱是一种关爱,而对于绿子的就真的是一种感觉·,对爱的感觉,生活并没有让他做出什么抉择,但是自己却不得不受到束缚。
在与直子相遇之前的那些文字我所能感受到的是一个少年的困惑,对生活,对未来,对爱情,因为不懂得所有者许多荒谬的人生哲理,而这与我们十分相似,迷茫,疑惑充斥着生活的各个角落。与直子的偶遇就像是命运的邂逅,重新勾起对高中时代的那些美好,快乐以及痛苦和灾难。木月的死亡不停歇的笼罩着他们,也许渡边的感觉是痛苦,而直子更多的是绝望,木月的死对直子之后的死也是一种反射,同事都是对渡边人生的冲击,冲击着他的成长,成熟。
直子她本人甚至她的影子几乎出现在了每张照片里,且总是平衡了一些原本突兀的内容。于渡边君,直子是他的最爱;木月是第一个让渡边君感觉生死的人,而正是直子维系起了这两个人之间的交情;玲子在这组"照片"中的介入更与直子密不可分;至于绿子--渡边同样倾心的女生,由于有了直子而真正地突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就连"敢死队"--与渡边住一寝室的有洁癖的男生,他那些生活轶事也因为搏得了直子的笑声而显得越发有趣。
如果要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直子,多数人会选择"精致"。于一个真正的女孩子而言,这应该是个很不错的形容词。直子的外貌有如芭比的精致,内心则精致的如一个瓷娃娃,敏感而又脆弱。直子留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她温暖的笑容,而到了最后,当上帝成全她的时候,才体会到,这笑容怕是直子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吧。直子有没有真正爱过渡边是整本书留下的一个悬念。直子对渡边的感情应该是源于内心的一种依赖。而她在自杀前告诉室友自己对渡边一往情深,实则是表现出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恐惧。直子幻想能生活在乌托邦式的地方,而这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是无法企及的。所以,直子可能并不属于这个世界,她的最终选择兴许是唯一能让她解脱的方法罢,
较之精致幽雅的直子来说,绿子是鲜活的,用现在的话来讲,是很现代的。直子是属于过去的,而绿子是属于现在和将来的。绿子是一个突破传统的女性,这同她的成长道路有关。在满是千金小姐的贵族学校中学习的经历打造了她叛逆的个性。事实上,绿子的个性不得不说是有些男性化的,而这多多少少也是吸引渡边君的原因所在。
两个女孩,两个世界观,两种生活,两种结局。
文章结尾,绿子问:你在哪里?而渡边却无法回答,这是哪里,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的生活到底在哪里,那里的是真实的那里是虚假的,其实这些疑惑现在的我还无法找到答案,文章本身就给我们留下太多的疑问。也许这些的疑问就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寻觅,这些能解答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所需要的感受与自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那种日子,同时也是年轻一代人的真实的心里写照,寻找,摸索就这样成为了生活中的关键。
永泽和初美在文中笔墨并不是很多,但是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初美唤醒了渡边身上的一部分,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实现的憧憬;永泽或许是渡边在潜意识中有些羡慕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屑一顾的人物。
故事中有很多大胆的描写,直子与渡边的种种,而这些也偏偏写出了直子的那种性格,写在感受直子的心里的悲伤和凄惨,在直子身上能幻想出她的那种美好,却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属于一种现实的幻想,所以他只能被安置在那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可在这个世界中是做不到真正的与世隔绝,所以在浪潮下我只能选择无能为力,现在给不了美好一分栖息地,可不同的绿子完美的在这个世界里享受着自己的快乐,她能在所谓的丑恶下找到属于自己的欢乐,他充满活力。乐观向上,可是生活一样在无情的蚕食着她,父亲的死,一个人的生活,但并没有改变着她,他像是一道阳光,给了渡边温暖和对生活的美好。
村上春树在文中有许多独到的感受和见解,这些话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着不同的感受,但是现在却能直击自己的灵魂,感受着那种震撼与魅力。
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挪威的森林》
这类的词句很简洁,但是很真实,也很深刻,如同说的那样不等于接近事实,事实是什么优势什么样的,即使有过的深刻些难以体会到,我们总是徘徊在事实的周围,不轻信许多真谛,而这样就是年轻,就是轻狂,我们会自以为的当作事实来处理,因为我们敢,所以我们迷茫。
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现实与梦想总是这样与现实紧密不分,渡边,绿子,直子,每个人都在这个漩涡里纠缠,尝试,无论是得到还是得不到的,都在不知道为何的在做,渡边是清醒的,我觉得他也是迷惑的,在玲子那里的他真实的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东西,渺小而且无助,可是渡边还是在抗拒,因为年轻,因为他还活着。
我曾经看过一篇对书中音乐的理解,这样写道:小说中的人物可以说都是音乐风格的隐喻,永泽的放荡如同瓦格纳,初美的古典如同宗教音乐之神圣,直子的古典与压抑如同勃拉姆斯,绿子的摇滚性格,衬托出渡边的犹疑品质,而这个品质,恰好是东方人的中间传统。比如小说中提到直子,除了喜欢渡边推荐的比尔,埃文斯,更钟情于勃拉姆斯的交响曲,钢琴,与大提琴,似乎也预示了她本身压抑的本性。勃拉姆斯一向被认为是以古典的压抑著称的。音乐的隐喻还可以映射到文化层面,直子与绿子两个人物,在渡边心中的地位,暗示了日本民族对待自己古典压抑的传统和漂放现代的西方摇滚的态度。小说结尾处,铃子演奏的五十一首曲子和后来的自然主义行为之间,其实有着一种联系,后者是前面铺垫的自然结果,欢乐送葬的隐喻,似乎是用更有生命力的西方音乐同日本的传统告别。如同文中所写到的那样,音乐作为小说的题目,衬托,乃至于线索,他在文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音乐贯穿着故事,也贯穿着角色,贯穿着他们的命运,为他们的不同的走势做着不同的见解和思考,在最后也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悬念。
这就是一本书,一个故事,一些许的感动,一点点的忧伤,和无尽的思量。村上春树,用他的笔尖营造了这些美好还有太多太多的感慨。他制造了一个幻想一个奇迹,让读者们释放着心中的压抑。就是这样缔造了一个现实的奇迹
第61名:美国影片《安娜·卡列尼娜》——影史100部爱情典藏完全解读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原谅我就是这样的女人
《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 年代:1935年/ 导演:克拉伦斯·布朗/ 主演:葛丽泰·嘉宝、弗雷德里克·马奇、费雷蒂·巴塞罗谬
《看电影》的一句话评价:永远的经典。
前不久,歌手伊能静与相伴十几年的老公庾澄庆分手的消息令娱乐圈哗然,别人眼中的绝配夫妻竟然会将感情推向绝路。这场婚变怎么看都感觉与《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情节如出一辙,现实与虚构竟然如此高度的重合,令人不禁唏嘘。相比较于安娜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剧,我们还是真心祝福安妮公主能够重新慎重考虑爱情与责任的关系,拥有属于她的真正归属。
安娜的故事远没有这么简单,她在婚变后经历了心理上的巨大挣扎与煎熬,而她的男人们也是对她冷眼相对,一个女人的悲剧就这样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不幸的时代,不幸的女人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中开门见山的讲出了这个真理。安娜有丈夫,有爱她的儿子,应该说她已经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这一切却被一个叫沃伦斯基的意外出现打破了。
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火车站,当时安娜来到姐姐家帮助姐夫调和夫妻感情。在这里出现了两个暗示,一个是安娜此时来调和别人的家庭生活,殊不知日后她的家庭也面临了不堪的尴尬状况,而她真正身在其中却手足无措,这种对比十分强烈;另一个是在火车站有一个排查故障的老头被火车轧死了,安娜说“这好像是一个不好的预兆”,果然安娜最后也在火车轮下自杀身亡。因此,影片的悲剧气氛在一开始就奠定了基础。
沃伦斯基是一位军官,英俊潇洒,为了追求安娜从莫斯科一路追到圣彼得堡。他经常约安娜出来游玩,两人也在日益频繁的接触中产生了感情。安娜的丈夫古板冷酷,可以看出安娜其实与丈夫之间的感情其实并不多,安娜绝大多数的心血都寄托在了她的儿子身上。对于一个三口之家中的女性来说,相夫教子是妇道,何况安娜还是那么的爱自己的儿子。可是,面对沃伦斯基热烈的追求,安娜还是乱了阵脚。
安娜选择了逃婚。她跟着沃伦斯基逃离了自己的家庭,从此和军官过上了二人生活。与沃伦斯基的在一起是幸福的,安娜拥有了一个她真正爱的男人。可是沃伦斯基真的爱安娜吗?回顾影片一开始的场景,沃伦斯基带领手下们喝酒,喝到其他人全都趴在了地上,自己也醉醉熏熏,却依然硬撑到最后,可见沃伦斯基是一个好胜执着的人。他想要得到的,他会不顾一切的得到,他对既定的目标有着别人无法撼动的倔强。所以,沃伦斯基其实是想从追求安娜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满足感、一种征服感,也可以说是验证其自身魅力的方式。沃伦斯基的魅力吸引了安娜,却很快消失在了对日复一日枯燥日子的厌倦里。追求刺激的沃伦斯基不满足于现状,所以想要更高的追求:去战场打仗,做一个热血男儿。显然,沃伦斯基的事业心此时远远超过了享受田园生活的安逸感。他不顾安娜的苦苦哀求,还是拎着抢、招呼也不打的远赴战场了。如果说沃伦斯基骗取了安娜的感情也是不准确的,感情的事情如果都已付出真心,就没有谁对谁错的争论。沃伦斯基的选择基于自身的价值取向,忽略了爱情也是必然,只是安娜就成可怜的牺牲品。
逃婚之后的安娜承受着巨大的打击。丈夫感到了巨大的耻辱,认为安娜不安守妇道的消息会让他脸面尽失。他还告诉儿子“你的妈妈死了”,不允许安娜再见到儿子。安娜此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那个还懂事的儿子,这才是她饱受煎熬的原因。安娜是一个勇敢的女人,她不顾及社会对她的争议,不去理会传统道德对她的束缚,一意孤行地与传统礼教作斗争,可以说她是一个独立追求爱情的典型。我很赞赏安娜的勇气,敢爱的人要比退缩的人值得敬佩,尤其是一个女人。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就不难发现安娜的众叛亲离是有根据的,她逃脱不了那个时代对人个性的压制。所以,当她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时候,她也就只能以死相告了。安娜的死不是逃避,而是一种不敢妥协的精神。她原本得以相信的依靠也远走高飞,她最后的希望也烟消云散了。只可惜了她那个可爱的孩子,因此说,不幸的家庭中,受伤最重的往往就是孩子。
此外,片中的几个配角的分分合合也起到了对比作用,比如安娜的妹妹和列文的爱情。
经典的魅力
列夫·托尔斯泰的这部《安娜·卡列尼娜》是公认得世界经典名著,原著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安娜为爱而死的悲剧,另一个是列文寻求解放之路的探索。列夫·托尔斯泰其实就是一个不敢妥协的倔强老头,他晚年曾离家出走,客死他乡。他骨子里的反叛精神深刻影响了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安娜之所以成为了独立女性的先锋,与列夫·托尔斯泰本人“不走寻常路”的经历不无关系。
《安娜·卡列尼娜》曾多次被搬上银幕。除了苏联拍摄的版本之外,最经典的莫过于葛丽泰·嘉宝主演的这个版本了。本片的叙事紧凑,节奏把握的很准确。这在黑白影片中实属难得。影片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葛丽泰·嘉宝的表演,她把挣扎在爱情与责任边缘地女性塑造的极具可信度和说服力,其心理表现十分精准,堪称她演艺生涯最经典的表演之一。其中,在安娜带着思念之情去见儿子的片段里,嘉宝用动作与眼神表达对骨肉的舐犊情深,令人过目不忘。
关于导演克拉伦斯·布朗,中国观众较为熟悉的是他后期的几部作品,比如《鹿苑长春》《玉女神驹》等。他不是一个多产的导演,却多次被评为美国最有影响力导演,并将很多演员推上了一线地位,除了葛丽泰·嘉宝之外,还有伊丽莎白·泰勒。
来电指数:
沃伦斯基和安娜·卡列尼娜 4星
接吻镜头:
4处
爱情箴言:
安娜:这个世界上有痛苦吗?有眼泪吗?
沃伦斯基:这个时候它们都烟消云散了。
安娜:我感受到了痛苦,我感受到了眼泪。
沃伦斯基:为什么?
安娜:因为我是如此的幸福。不用去想,只是活着,只有去感受。
《飘》这部文学作品的鉴赏
《飘》这部文学作品的鉴赏 大概五百字左右
美国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对社会产生变革的战争。战争爆发的起因从林肯为代表北方看,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摧毁蓄奴州的奴隶制度;从南部联盟的方面看,是为了巩固腐朽的奴隶制度。尽管作者在小说中不惜笔墨地对战争前南方的自然风光描写的那样美丽,把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写的那样和谐融洽,但奴隶制度黑暗的阴影却在作品里无不留着痕迹。女主人公斯佳丽的父亲——杰拉尔德·奥哈拉,那个心地善良的奴隶主,一出场做的就是一桩买卖奴隶的交易。虽然她的母亲在她心里是正义、真理、慈爱和睿智的化身,是圣母玛利亚的化身,她可以善待奴隶,做着为奴隶生孩子接生等善事,但她对奴隶的态度也是出于怜悯和同情,骨子里对奴隶的鄙视是显而易见的。南北战争的结局是最终是奴隶制度的瓦解和美国的统一,我们可以认为是正义战胜了邪恶的。任何一种社会变革都会使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南北战争在使奴隶得到解放的同时,使原来这些养尊处优的奴隶主的生活状态也得到了彻底的转变。
小说主人公斯佳丽,原来是一个我行我素的悠然自得的贵族小姐,在衣食无虞的环境里,单纯地追求着美好的爱情。可是,她在情网里每每失意,她爱阿希礼,而阿希礼另有所爱,他爱的是玫兰妮。“阿希礼要和玫兰妮结婚了!”这消息对她无疑是晴天霹雳。最后她为报复玫兰妮,嫁给玫兰妮的弟弟,而不几天,这个她并不喜欢的丈夫却死了,结果她背上了一个寡妇的黑锅;她对阿希礼抱着希望,但由于最后还是在“和平令她失望”的时候,“阿希礼也令她失望了。”她负着世俗的偏见,爱上了瑞德,却因为战争不能厮守在一起。她不爱那个年龄大了小老头弗兰克,可为了生存为了塔拉的利益,他还是决定牺牲自己的爱情去夺取这个自己妹妹的未婚夫,她嫁给了他。她认为她妹妹不配有这么一个心爱的丈夫,也不配做一个商店和一个锯木场的老板娘。她在那样的境况中,她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弗兰克这样的有钱人,她就象“溺水的人遇见最后一根稻草一样。”南北战争使这个贵族女子的爱情失败了,希望破灭了。一个在优越的环境里无忧无虑的女子,后来不得不为战胜饥饿和贫穷而奔波,甚至不惜用美好的爱情为代价而获得生存。
再看那些战争前的奴隶主贵族,在战争爆发前是那样的狂热,那样的充满自信心,蛮以为他们的胜利是必然的。可是,经过这场战争他们不但失去了富庶的家园和农庄,连他们人上人的地位也彻底改变了。还有那些奋发有为的青年,他们在战争前对这场战争充满莫大的希望,可是,那种勇于挥斥方遒的勇气和为保卫家园而战的情怀,经过这场战争全被磨灭了。
可见,社会变革对人的影响之大!
美国在历史上没有大的动荡,南北战争给他们的教训是沉痛的。经过战争,他们已经充分认识了内战对一个民族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美国从此再没有过“窝里斗”的内战,而是把对社会的改良、民众的平等,人权的保障作为政府的首要责任。从而使这个民族强大起来。
结合我国情况引申的思考:
美国的南北战争发生在1861——1965,除此,基本没有大的社会动荡。可是我们中国,在这段时间以前和以后的时期,却始终在一种不稳定的动荡里徘徊:帝国主义的侵略加速了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灭亡;辛亥革命赶跑了皇帝,却没有摆脱人压迫人的境地;北伐的胜利,取而代之的是国共两党之争;抗日的胜利,换来的是4年国内战争;新中国成立了,人民成了社会的主人,可阶级斗争又把人推上了一种全民的政治斗争,于是,又出现了新的社会不平等现象,于是,产生了上有贫下中农、工人阶级,下有地富反坏资本家的三、六、九等,在政治的高压下形成了新的等级和社会矛盾;改革开放政策得到了民族经济的振兴,但社会矛盾却在进一步加深,官僚腐败的肆无忌惮,社会分配不公的日趋明显,社会成员地位的差别增大,以经济收入和权力多寡为标准,社会中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好像又要倒退回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奴隶制时代。有钱有权者颐气指使,劳苦大众卑如牛马,剥削和压迫、反抗和斗争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如此状况,无不令人忧虑。
。”
《飘》读后感
《飘》,是我最喜爱的书。喜欢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喜欢玫兰妮的外柔内刚。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矛盾的,是讨厌却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阿希礼。她只是把自己爱的特点认为阿希礼有,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阿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对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她生命有几个灵魂,一个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能干、温柔的典型贵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亲为了救人而被传染伤寒,去世了。另一个,是她十几年来最爱的人——阿希礼。她能在逆境中站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礼。她对阿希礼是异常执着的。还有一个,就是玫兰妮。在一起奋斗的十几年里,玫兰妮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我觉得斯佳丽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异常执着,而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却不屑一顾。一面在拼命让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断地把幸福推离,把爱人推向深渊。斯佳丽爱的是阿希礼,可是,阿希礼却不要她。就像瑞特说的,阿希礼是个君子,只是生在了一个和他格格不入的时代。他还是用旧世界的游戏规则生活,只会撞得一鼻子灰。斯佳丽不了解阿希礼,所以她爱他,想尽一切办法得到他,而当她认清他时,她再也不爱他了。斯佳丽是个矛盾体,可又有谁不是矛盾体呢?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面对困难时,她选择迎接,当她面对责任时,她选择担负,可当她面对爱的抉择是,起初,他选择蒙蔽自己,当她终于认清,要面对时,却已为时已晚。而她,在无能为力时,就会告诉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了,Tomorrow is another day。她在整个故事中,都是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我最欣赏的,便是她的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所以,每当我遇到困难、心情不佳时,我便会告诉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书中另一个使我十分佩服的女性,便是玫兰妮。她是个外柔内刚的女性,她几乎拥有了女性所能拥有的一切美德。正如瑞特说的,她是他所见过的少数贵夫人中的一个。她是坚强的,她是爱国的,她用她的心爱身边所有的人。当她丈夫打仗时,她在后方默默守侯,做她力所能及的事,当北佬打进城而她又快要临盆时,她依然镇定,当她身体虚弱而没人下地干活快要没饭吃时,她和斯佳丽一样,放下过去所受的教育和优越感,拖着虚弱的身体下地干活,当她看到斯佳丽杀了一个北佬时,她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帮着掩埋尸体,搜查钱财,擦拭血迹,当战争终于结束,她痛恨的北佬士兵来到她门前要求照顾而她们自己也没有过多粮食时,她还是尽她所能地帮助他们,因为她希望在远方也有一个好心的北佬女人给她正在回家的丈夫一口饭吃。如此一位坚强的女性,却又是如此的温柔善良和善解人意。她执着地相信斯佳丽和阿希礼,即使有人亲眼看见他们搂在一起,也执着地相信他们,保护斯佳丽。她明知自己的身体无法再承受生育的痛苦,却执着地要再为阿希礼生个孩子,最终离开了她爱了一辈子的亲人们。真的是太伟大了,看着玫兰妮,使我想到许许多多的中国古代女性,她们也是如此的善良,任劳任怨,相夫教子,然后默默无名地老去、死去。整部书中,我最为喜欢的人物就是瑞特。他勇敢、执着,他能那么深地爱着斯佳丽十几年不变。他想保护斯佳丽,宠爱斯佳丽,照料斯佳丽,让她事事称心,而斯佳丽却拒绝了。他说过,再永恒的爱也会有磨光的时候,而他的爱,是被斯佳丽,被阿希礼,被斯佳丽愚蠢的固执磨光的。他的心,死了。当他女儿离开他时,他的心,再也回不来了。他说过,他从来没有那个耐心把剪碎的裤子缝好,再告诉自己这就和新的一样,自欺欺人罢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缝,再也不是原来那条了。瑞特是个复杂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却仍和旧时代格格不入,他有锐利的眼睛,可以在乱世找到自己的处身之道,他对国家有热情,即使他明知必败无疑,却仍在最后关头入了军。他爱斯佳丽,但他更了解斯佳丽,所以他从不说,只是通过行动表达,而斯佳丽却从来不想去了解他。最后,他绝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没有勇气再去尝试,他累了。《飘》绝对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书,文字优美,情节跌荡起伏、扣人心弦,虽然其中由于作者的主观因素,对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评价并不客观和全面,但以文学角度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绝世佳作,值得一看。
《飘》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读了《飘》这本书,的确令我醍醐灌顶、受益菲浅。全书不论是华美流畅的语言描写,还是个性鲜活的人物塑造,都达到的登峰造极的地步。真不愧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其中,女主人公的爱情观,使我感受颇深。
思佳丽,这一在美国动荡年代所诞生的出色的人物,她的优秀个性散发出无穷的光芒。她勇敢坚强,乐观向上,对生活顽强抗争,从不屈服。她处事雷厉风行,精明能干。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她对爱情的执着。她所拥有天使般的脸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饰中国古代美女的话那就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对这些毫不在乎,她对爱情疯狂的执着。但是出于无奈,她分别嫁给了两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当再一次见到她钟爱的艾希礼时,依然像少女般疯狂地爱着他,不顾一切的向他倾诉钟情。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女子对爱情忠贞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以《孔雀东南飞》为例,一对男女要表现对爱的忠贞就要结为连理枝,他们的爱情是与婚姻紧密相连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当他们的爱情遭受别人的破坏时,为了表现对爱的执着,他们只有“自挂东南枝”了。然而思佳丽却不一样,在她的爱情观中,爱情与婚姻是可以分离的,或者说是一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分离。她不在乎彼此都有的婚姻,抛开一切大胆的去爱艾希礼,争取自己的幸福,她并未将爱情套上礼义,道德的枷锁,她的爱情永远是自由奔放的。这也许是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吧。爱的本质是不因表达方式的变更而变化的。
思佳丽的大半生又是为爱所迷惑的。因为迷惑而做了很多错事。知道最后她才发现,原来她一直钟爱的艾希礼并不爱她,也不曾象她所想的那般优秀。其实她爱的并不是艾希礼,而是自己内心的一个完美形象。艾希礼越是拒绝她,她心中的那个形象就越完善——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 而恰恰因为她错误的迷恋,才使她错了身边真正的幸福。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人要学会明辨是非,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指间溜走。
值得欣慰的是,在思佳丽的爱情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为之已晚的,当她彻底的失去艾希礼,失去女儿,丈夫瑞德也已离她而去之后,她才意识到原来她真正爱的人是瑞德,她于是抛开心灵上的创伤与悔恨,相信自己一定能挽回瑞德的心。“不管怎样,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如果许多人对爱情都能有这种乐观自信的态度,那么许多爱情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在品读《飘》的日子里,多少次我与之同喜、同闹、同悲、同笑。几许惆怅,几许欣喜,几许感慨,几许惊叹。掩卷息,留下的是强烈的震撼和一生的感动。
更多阅读
史上最搞笑的人民币QQ表情,你见过吗?(组图)转 人民币qq表情
史上最搞笑的人民币QQ表情,你见过吗?(组图)中金在线/银行编辑部 编者按:在网上看到许多恶搞人民币的照片,有的人把它还制作成QQ表情散播,甚至有的卖钱,虽然不是损毁真的人民币,但是这
目前最权威的职业规划测评,看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 诺姆四达测评做什么用
看看自己是什么性格,有什么优缺点,适合什么工作,测评地址:http://www.tianji.com/ceping/evaluation套软件据说前几年做一次需要200多元,现在智联招聘等网站还一直在使用,68元做一次,据说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职业测评软件,我做了做,感觉很准。
第二阶段我最爱的电影美女当然也是打女哦!怀念大姐大梅艳芳 怀念梅艳芳演唱会
最近又看了《东方三侠》和《审死官》让我有想起了梅艳芳,呵呵应猫猫的邀,写了第二阶段喜欢的美女哦!其实也是和第一阶段并驾齐驱、不分先后的!我最爱的电影美女--梅艳芳、杨紫琼、杨丽菁、邱淑贞、张曼玉、胡慧中……呵呵有点迷糊了,太多了
转载 最帅的三军仪仗队队员,《孙国祥》 三军仪仗队队员待遇
原文地址:最帅的三军仪仗队队员,《孙国祥》作者:萧断情殇
这些是世界上最好看的电影,无论看多少遍还是意犹未尽 世界上最好看的狗
引导语:如今电影已成为了最受人们喜爱的休闲方式之一,各类主题的电影仿佛让人们经历了与众不同的人生。当我们发现一部好的电影时,会一口气看完,只为尽情地去感受那其中的精彩。下面这些是世界上最好看的电影,无论看多少遍还是会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