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是民间一种很流传的说法,其实是和孔子和孟子两位大圣人有关系的的。因为孔子活到七十三岁,孟子活到八十四岁,孔子是圣人,孟子被封为“亚圣”,既然连孔孟这样的圣人都活不过这两个年份,那我们平民百姓就更不要跟命运抗争,主动到阎罗王那里去“报到”吧!当然这是种迷信的说法,大家千万别相信。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去世于公元前479年,终年73岁。通俗的说法是圣人会长寿,确实按照“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孔子在春秋乱世中能活到73岁,确实是挺长寿的,这与他早年锻炼积淀下的强健体魄也不无关系。可以这个年龄跟孟子比还有差距,我觉得这主要和孔子的心境有很大关系,说白了他是个感性的人,是个“博爱”的人,是个有血有肉和七情六欲的正常人,是个情商过高的人。这种“天下为公”的情怀使得他始终忧国忧民,一生都在探索奔走,寻找救国度民的道理,所以“人生难逢开口笑”。子路战死了,他悲愤欲绝,颜回病死了,他痛哭流涕,连儿子孔鲤也先他而去,国事家事到了晚年没有一件让他顺心的。麒麟被人打死了,他嚎啕大哭,做梦没有梦到周公,他也哀叹,所以说孔子心理负担太重,到晚年经受了多重打击,严重折损了他的寿命,所以他没能比孟子更长寿。事实上孔子的去世也可以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以他编撰的《春秋》为符号的时代即将结束,后四年以三家分晋为标志的战国时代拉开了序幕。
《孔子》剧照我曾在奥克兰大学的图书馆看到介绍孔子家族的一本书,上面有对鲁国历史和孔氏家族的详细介绍,我注意到其中一张世系图谱比较有意思。孔子到了子思这一辈应该就不再是单传了,开始香火旺盛了,逐渐成了曲阜的世家大族了。鲁国到了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被为楚国所灭,但是孔氏家族在曲阜的势力却日益壮大。战国时代就实行郡县制了,鲁国灭亡后作为国都的曲阜就被置县了,我发现从此之后的历任曲阜县令都是由孔氏族人担任的,曲阜县令成了孔子后代的世袭官位了。当然这种现象延续很久,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孔子的后人更是受到朝廷的额外礼遇,在此后2000多年里不管风云如何变幻,时局如何动荡,孔子作为最尊贵的家族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孔子后裔的长房长孙到宋代被封为“衍圣公”,这是最高级的爵位,论尊贵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曲阜沦陷,珍贵典籍和楼台建筑化为灰烬,孔子族人被迫南迁,南宋建立后,就在临安附近的衢州安置孔氏后裔,让他们建立祠堂,祭祀先人。于是现在除了曲阜,在浙江的衢州还有个“南孔府”。甚至连曲阜也沾了孔子这个大伟人的光,到了明清时代,在行政区划上也比其他县治要高一级。
孔子的子孙在近代中最著名的要数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了,他是山西太谷人,自称是孔子的75代孙子,是“宋氏三姐妹”中大姐宋霭玲的丈夫。他投靠国民政府前就已经是富甲一方的银行家,后曾任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长和财政部长,后来因为贪污腐败而被迫辞职。《建国大业》中佟大为饰演的孔令侃,就是孔祥熙的儿子,他在国民政府崩溃前夕还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解放后,我们耳熟能详的孔子后人有“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他是山东聊城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献身边疆,鞠躬尽瘁,英年早逝,用短暂的一生在新时代实践着孔子“大爱无疆”的仁政,不愧是孔子家族的优秀后代。体育爱好者最熟悉的莫过于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孔氏后裔在海内外分布有300多万人,不愧为“天下第一家族”,就连我的老家泰兴也有孔氏族人数千人,我高中时代的一位历史老师就是孔子“令”字辈的,算起来还是孔令辉的远方堂兄。按照“繁、祥、令、德”的世系排行,尽管孔繁森比孔祥熙晚半个多世纪,但是按照辈分还是孔祥熙的长辈呢!
建国大业剧照-佟大为饰孔令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