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作品欣赏 林风眠春晴
林风眠(1900-1992)原名凤鸣,广东梅县人。出身石匠世家,18岁赴上海,1919年与徐悲鸿、张道藩同期赴法国留学。先后在法国、德国学习西画。1924年在巴黎与同学林文铮等组织霍普斯会,并举办中国美术作品展览。1925年回国,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1927年任国民政府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8年,创杭州国立艺术院并任校长。抗战时曾一度潜心创作。1945年后,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后复回杭州艺专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杭州艺专教授,1952年退休后居上海,任上海美协副主席等职。文革中遭受迫害,自行将作品交付潘其流撕毁,并化成纸浆倒掉。1972 获释 1977 获淮出国探亲暂寓香港。1979 个展于巴黎塞尔努亚博物馆 ,1986 于东京日本西武集团展出 ,1987 上海文化局举办林风眠从艺七十週年学术研讨会 ,1989 台北历史博物馆举行回顾展 ,中国美协主办林风眠艺术研讨会,并于北京举办林风眠画展 ,1990 再度应邀至东京展出, 1991 台湾文建会授予美术特别贡献奖及文艺奖章, 八月病逝于香港。
早年创作以油画为主,兼画水墨山水、花鸟等,30年代后,致力于变革传统绘画的探索,历经多年,探索出一条中西融合的道路,并吸收了民间瓷绘的意匠。其画多方形构图,线钩色染,水墨淋漓,多画秋骛、白鹤、枫林、睡莲、瓶花、仕女等,别具一格,在现代变革中国画的探索中,他的创造性劳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代表作品有藏于上海画院的《鹭》、《静物》等。受其影响的人很多,如吴冠中、黄永玉等。林风眠作品特色有四:一是块面与线弦的二重唱。 二是採用方纸构图。三是融合西方绘画光、形、色技法。四是对立和谐的统一。
伎乐 50年代 纸本设色 67cm×67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三喜图
仕女弹阮图 1950年代末或1960年代初作
蓝衣仕女 1980年代初期 彩墨纸本 香港三槐堂收藏
绿衣仕女
裸女 设色纸本 67×66cm
捉放曹
霸王别姬
青衣
戏剧人物
戏剧人物
牧马图
桌台
绣球花
瓶花图
歇
立
小鸟
细语
憩息图
白鷺鷥
渔夫与鱼鹰
雪景
清晨的街道
西湖风景
鸬鹚渔歌图
芦雁
风景
冬景
风景
睡莲
风景
风景
风景
渔
收获
乡村小学
静物
静物1996年10月,时任中国美术学院林风眠艺术研究会秘书长的金尚义先生热情地赠送了三本有关研究林风眠的文集给我,在校园内的金先生一处狭小住房里,我还亲眼目睹了林风眠的一些笔记与函件。
我与林风眠从未谋面,但他的形象在我脑海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不断再现。
今年是纪念林风眠诞辰110周年和纪念其逝世19周年的年份。
借暑假能在空调房间避暑、读书的好时机,我再次阅读了有关林风眠的大量文字和图片。
我想,如果论资排辈对曾经在国立艺术院至中国美术学院工作过的教职工编号,那林风眠无疑是000001号。凡是进入这所美院的人都无法绕过他,都会思考他终生融合中西艺术的主张与实践。
尽管有部分国画家认为国画的改进要从国画传统语言的内部寻求支点,尽管陈丹青等先生公开发表过不理解林风眠的意见,但大部分人都能理解和认同林风眠为中国现代绘画做出的奉献。如早期宣传林风眠的有蔡元培、林文铮、米谷诸位先生、后来的沈柔坚、赵无极、郎绍君、郑朝、金尚义、吕蒙、朱朴、潘耀昌、吴冠中、席德进、郑重等诸位先生以及后生彭飞等都对林风眠有较深入的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和上海美术界曾多次宣传林风眠并在十年前隆重纪念了他的百年诞辰,众多的专家学者都从各个角度发表过研究林风眠的文章和肯定林风眠的己见。
我如何评述只是限于知道而远谈不上熟悉的林风眠?他有一个不一般的母亲,他有一次不一般的留学,他有三段坎坷的婚姻,他有几次不一般的办学,他有常年不一般的隐居,他是一位不一般的画师,他当了回不一般的囚犯。更重要的是,他有一批不一般的作品。要研究他,要超越他,谈何容易,难乎其难。
附图1-1、1-2、1-3 林风眠不同时期的肖像照位于广东梅县的白宫堡阁公岭村“敦裕居”,是林风眠先辈与他人合建而成的民居,距今有近200年的历史。建筑为坐南朝北的泥瓦平房,共有房屋16间,大厅一间,门前有石砌台阶,进入用鹅卵石铺筑的天井后,朝右三间就是林风眠的祖屋。
附图2-1 林风眠祖居建筑
整个建筑至今仍基本保存着林风眠当年在此生活时的风貌。只是历经长年的风雨侵蚀之后,房屋显出不少沧桑。有资料记载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出生于此,也有专家考证,林风眠并非出生此地,而是诞生在祖居旁不远处早已被毁的石匠店铺里。
祖父林维仁是普通石匠,父亲林雨农是普通画匠的林风眠,家境清贫。由于先天不足,他出生时很弱小,加之缺乏营养而发育不全,所以险遭抛弃。是他年轻的母亲拼命把儿子夺回了身边。
林风眠在自述中这样描绘自己的母亲:
坚实耐劳的性格,她有美好的面孔和双眼皮。
山里人,姓阙名亚带,中等身材,我的祖父、父亲都是单眼皮,像北方正统的汉族,母亲大概是山居的汉族与本地的苗瑶混合的后代。我记得留下来的印象是我5岁时,在小河边住屋空地里,一个秋天的午后,母亲和她的堂嫂等洗头发的情形,我记得在空地的周围靠屋左侧是菜园,菜园与空地间有一排很大的荆棘丛,开着鲜红血一样的小花,空地前面有一大片竹林和很粗大的槐树,不远就是小河,是我小时候最喜爱去捉小鱼的地方。清澈的水和一块一块的鹅蛋石里,都有很多小鱼。
我在母亲怀里发小孩脾气,拿母亲的头发,纠缠得她没有办法继续理洗她的头发。记得她们一面在制酒,一面在烧热水。在一个大酒瓮里装好酒,放在灰堆里加热,周围烧着干小树枝,同时烧水洗头发。这幅构图是很入画的(她们的衣服都是青黑色的)。
据林风眠的义女兼权威发言人冯叶回忆义父:
家乡的山水,和对母爱的回忆,使他的很多画面都充满着抒情的诗意。那种朴实的“真纯”,很容易就带我们进入“物我两相忘”的境界。令人叹息的是,他的一生似乎是离不开那丛盛开着鲜红血一样小花的荆棘了。从上海到香港的家中,都有这么一盆植物,义父写道,“它让我想起痛苦。”他回忆说:母亲的生活,其实是很辛苦的,父亲,特别是祖父新娶的祖母,都似乎待她不好,一直是从早做到晚,让人欺侮。在我义父大概6岁的时候,他母亲跟了一位临时到村里来染布的青工逃走了,只有十几天吧,就让林姓族人给抓了回来,打她,游街不算,还往她头上淋了一小桶火水(汽油),说是要烧死她。义父当时被关在屋里,不让他出来。他回忆道,“我当时什么也不知,也没看见这些惨剧,在家突然有种感觉,突然愤怒疯狂起来,找到一把刀,冲出屋门大叫,要去杀死他们,杀死全族的人。远远地看到了妈妈的垂着头的形象”,“很多人把我抱牢了,夺了我的刀,不让我接近妈妈。大哭大叫了一顿,他们把我抱回家里。”最后族里人商量着把母亲卖了。临卖以前,义父溜出去看她,母亲抱着他大哭了一顿,从此就天各一方了。直到义父回国后,在杭州当校长时,还派人回家乡,找寻母亲的下落,但村里人告诉他,说是他的母亲几经转卖,最后是在尼姑庵当佣人,已经死了。这段经历,给义父烙上了深深的烙印,也让他从小就体会到了什么是痛苦,使他更能接近民众,更能悲天悯人,使他小小年纪,就变得沉默寡言。尤其是在母亲被卖走后不久,他拿祖父给的零花钱,买了一张彩票,中了1000元大洋的头奖,就更加给村里人讥笑了,说是他的母亲没有福享等,后来他念中学和去法国勤工俭学就是用其中的200多元支付的。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
一般来说,受暴力事件伤害的孩子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退缩。他不想与人谈这件事,不想见人,总想躲起来。在情绪上也是压抑为主,脸上没什么表情。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上是通过忘掉或淡化这件事来保护自己的内心。
第二阶段是愤怒。对环境的愤怒,对所有当事人包括对父亲,还有对没及时来救助的邻居,很多愤怒会非常激烈地反映出来,包括走向社会以后的很多愤怒,会延续他在暴力伤害后的不良情绪。
第三阶段是整合。整合包含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稳步地走向暴力、发展暴力,一个极端是憎恨暴力、反对暴力,这中间当然有很多种可能性,但从两个极端来说,他也许就从暴力的受害者变成了以后的施暴者,也许从此就终生去呼吁大家制止暴力,成为一个倡导和平、铲除暴力的人,这就是整合以后的不同结果。
要通过他对未来的呈现,来看他对现实的态度,他的内心反应。如果他永远不想未来,那我们就知道他还在以前的暴力创伤中出不来。至于他对父亲仇恨的表达,也要让他自然地表达,也就是说,他想表达时自己会表达,不是我们去问他。一个孩子要从暴力事件中得到自我康复,一定要尊重时间。不能因为爱他、关心他,我们就强行缩短时间。我们希望他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但往往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原名林风鸣,家名林绍琼的儿童,6岁随父习《芥子园画谱》,8岁开始在家乡的私塾、立本学堂初小和西阳中学高级小学就读,后考入梅县县城的省立梅州中学就读,此时,“岭南画派”崛起,“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等人引进西方的透视学、色彩学、素描技法并吸收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兴起的“南派”新画风后融入到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之中,创造出与前人不同的绘画风格。“岭南画派”对小风鸣影响如何?史料显示:小风鸣一面随中学图画老师梁伯聪练习传统书画技艺,一面还是接触了一些“岭南画派”和华侨带回的外文插图印刷品。1918年中学毕业后,他又于1919年远赴法国勤工俭学,改名林风眠的青年,从此一直飘泊他乡。虽然他与家乡有些断续联系并请人把母亲的名字刻在父亲的墓碑上、送画给宗祠,可是他再也没有返回故里。
附图2-2 林风眠家乡风景
附图2-3 西阳中学建筑 附图2-4 当地的相思树林
附图2-5 林风眠少年时代的手书墨迹
附图2-6 林风眠就读中学时与校内探骊诗社同学合影。林风眠(前排左五)曾任诗社副社长。中学同窗林文铮(前排左四)为社长,李金发、叶剑英亦是诗社的诗友。
终于,1991年8月,在香港的医院里,91岁的林风眠在生前托人索笔写下的四字遗言却是:“我要回家”。这不禁使我们迷惑,此家何地?梅县?上海?巴黎?北京?南京?杭州?重庆?巴西?香港?还是……?但是,我们纵观他的人生之路和作品之后会确信无疑:林风眠那位具有反叛性格、身世不一般的母亲和家乡的山水景观在他心中有很深的印记。
附图2-7 据传这是林风眠约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作品《宝莲灯》,因留存香港而未在其销毁作品之列。
附图2-8 据传这是林风眠1979年创作的作品
今天发本篇博文的时候,适逢中国充满浪漫色彩的“七夕节”。人们的美好期望都是愿牛郎与织女能如约相会,“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回想起我第一次看见林风眠与法国妻子及其女儿拍的一张全家合影时,内心很有触动,照片十分和美动人,似乎展示了令世人羡慕的、有当年洋品味的艺术家生活。
附图 3-1a 附图 3-1b 1936年的林风眠全家福
但是,据林风眠的义女兼代言人冯叶回忆:
义父一生的爱情生活,也似乎不是太顺利:从小家里就给他找了份“娃娃亲”,不过,自小他就不准备留在家乡的了,所以到法国后写信给家人退掉了这门亲事。在第戎美术学院念书的时候,他爱上了一位法国女同学,这大概是他的初恋,可惜这位女孩子瞧不起他(义父语)。所以也只能算是单相思的失恋了。几年后,他们又见上了面,这位女同学已经因肺病而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了。义父是到了德国,才遇到他第一位夫人艾丽丝·冯·罗达小姐的,她是一位贵族出身的孤儿,德国柏林大学的化学系毕业生。他们的相遇,也确实是有缘,是在银行门口排队换钱认识的。他们相爱后,因为当时德国的种族歧视,两个人颇费周折才结成了婚。因为那时还未发明抗生素,竟然在巴黎,让一场产褥热接连夺去了母子两人的生命。这段经历,义父是提了又提,说了又说,叹息不已。直到晚年还常常拿了这位夫人的照片看了又看,对我追述当时的情景,令人心酸。
而他的第二位夫人,是学雕塑的,第戎美术学院的同学爱丽丝·法当小姐。可惜,他们几十年的婚姻,都是分开的时候为多。抗战八年,义父去了大后方重庆,她们母女二人留在了沦陷区上海,胜利后才重聚。1956年,她与女儿和女婿离开了上海,义父就一直单独居住在南昌路的小楼中,孤孤单单地埋首创作。
附图3-2 约上世纪20年代的林风眠 附图3-3 林风眠的第一位夫人艾丽丝·冯·罗达
旅法华人作家、书画家叶星球先生写到:
林风眠和德籍夫人罗拉生一子,不幸染后热病死,婴儿也于几个月后夭折。林风眠悲痛万分,将二人同葬于巴黎郊外,自己亲刻墓碑以示祭奠。
罗拉是林风眠至爱的女子,她原是奥地利贵族后裔,父母早逝。罗拉虽然是学化学的,但酷爱艺术,父母留给她一架钢琴和一套世界美术全集,这是她全部的财产和精神财富。林风眠和她分享着缪斯的赐予。
林风眠画画时,罗拉为他弹奏德国古典和现代东方乐曲,从此音乐成了他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林风眠与罗拉相处的一年多时间里,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爱、死亡启迪激发了林风眠创作的灵感,一直到半个世纪之后,林风眠重返巴黎,还在寻找罗拉的墓地,寄托哀思!
在经历了幼年与母亲生离的巨大悲痛之后,林风眠青年时期又遭遇了失恋之痛、1922年丧父和1924年妻亡子故的人生悲剧。有谁能知其痛并承其重?古代先贤苏东坡在悼念亡妻的千古绝唱《江城子》中用了以下字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林风眠则常用绘画作品表达了自己情感生活的悲切。他那都不是汉族的母亲和妻子,用生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艺术创作推力。
附图3-4 据传这是林风眠约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 60×60cm的油画作品《霸王别姬》
附图3-5 据传这是林风眠约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霸王别姬》变体画,48×54厘米。
有人很难猜想:林风眠不懂德语,怎么和德奥血统的罗拉谈跨国生死恋呢?林风眠告诉上海老友沈柔坚的女儿沈黎:学外语很重要。我当时和第一位外国妻子谈恋爱时,字典是我们交流的主要工具。
附图3-6 据说这是上世纪50年代林风眠创作的作品《小花》,我觉得画面中有欧洲哥特式教堂之窗和类似他第一位妻子罗拉照片的造型。
附图3-7 据传这是林风眠的作品
当年,国内有些朋友不时劝孤身在沪的林风眠考虑再找个伴照顾家庭,林风眠回答:我可是有老婆的人啊,怎么能找女朋友?那是要犯重婚罪的。他坚持过着如牛郎等待与织女相会般的个人生活。
后来,79岁高龄的林风眠,还是通过空中“鹊桥”,从香港特地去巴西探亲,看望了一次阔别22年的妻子和女儿。从此,这户林家再也没有团聚。
查询史料的结果:1982年,林风眠的法国夫人爱丽丝·法当在巴西逝世。
遗憾的是,1927年8月在中国出生的林蒂娜因年纪和身体等原因,1991年8月没能到香港为生父林风眠作最后送别,可能父亲的形象还是否依然鲜活在她的心底。
附图3-8 据传这是上个世纪40至50年代间林风眠创作的作品,画面人物原型出自林文铮的女友玛利亚为林风眠作媒的第二任妻子爱丽斯·华丹。
评论这张
1919年12月,林风眠与林文铮、向警予、蔡和森和蔡畅两兄妹及其蔡母葛健豪等数百人一起,从上海乘法国邮轮四等舱,艰难航行月余抵马赛港,开始了赴法勤工俭学的人生历程。
据史料显示:林风眠留洋经费主要由个人彩票中奖所得、宗亲资助和勤工收入等部分组成。他旅欧勤工的项目之一是学写招牌,当油漆工。
林风眠留洋俭学6年的基本情况是:1920年开始学法语和素描近一年;1921年开始先后在第戎美术学院杨西施名下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柯罗蒙工作室学习两年多;1923年游学德国一年后又返回法国生活与创作作品两年。总体看来,他旅欧的前三年主要是受西式的美术教育,后三年则是自由考察和创作了一批美术作品。
附图4-1 巴黎美术学院(原国立巴黎最高美术专门学校)大门外景
附图4-2 1923年,林风眠(中)、林文铮(右)与李金发(左)在柏林。
林风眠老友、香港经济学家、收藏家张五常先生评论:
是时也、命也、运也,林风眠在巴黎的那一段日子,是人类视觉艺术的黄金时期。试想,马蒂斯(Matisse)比他早一年到巴黎,莫奈(Monet)在巴黎正达到他的巅峰状态,塞尚(Cezanne)已去世,但他的艺术理论正被巴黎重视;Modigliani 刚去世;毕加索、Brague 等高手当时健在巴黎。是的,当毕加索在巴黎大叹倒霉之际,一个梅县小子正在巴黎的艺术少林寺内尽得真传。当时外人不知道,而林风眠自己也似乎是不知道的。
附图4-3 林风眠于1923年在柏林创作的油画作品《平静》(又名《渔村暴风雨之后》),描绘的是一些德国女子在傍晚漫步海滨的情景,作者期望表现超越悲喜之上的心灵安逸之情。
附图4-4 林风眠于1923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摸索》。郑朝先生1985年发表、1988年改写《林风眠早期的绘画艺术》一文中记述了他采访老画家(林文铮)对此画的介绍:“四、五公尺长,二、三公尺高,人物众多,群英毕聚,从希腊的荷马、意大利的但丁、中国的孔子……到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托尔斯泰,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形式上宏伟概括;线条粗犷奔放,充满着力的旋律;色调以灰黑二色为主,忧郁沉重”。
关于留法俭学的体会之一,林风眠曾于1963年发表以下文字:
当时我在艺术创作上完全沉迷在自然主义的框子里,在哥罗孟那里学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多大进步。有一天杨西施特地到巴黎来看我,叫我拿作品给他看。谁知他看了很不满意,批评我学得太肤浅了。他诚恳地然而也是很严厉地对我说:“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可知道你们中国的艺术有多么宝贵的、优秀的传统啊!你怎么不去好好学习呢?去吧!走出学院的大门,到东方博物馆、陶瓷博物馆去,到那富饶的宝藏中去挖掘吧!”还说“你要做一个画家,就不能光学绘画,美术部门中的雕塑、陶瓷、木刻、工艺……什么都应该学习;要象蜜蜂一样,从各种花朵中吸取精华,才能酿出甜蜜来”。
说来惭愧,作为一个中国的画家,当初,我还是在外国、在外国老师指点之下,开始学习中国的艺术传统的。
通过旅欧的艺术考察,林风眠在对流行欧洲画坛的“表现主义”、“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现代艺术流派感兴趣的同时,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体会到绘画艺术需要创造,不能完全对着实物进行被动的描摹。
旅欧多年的经历,对林风眠“融合中西艺术”理念和以后个人绘画创作风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附图4-5 晚清翰林、民国元老蔡元培(1868-1940)肖像照片刚刚公开宣称要辞去北京大学校长后旅欧的蔡元培,除了1924年应聘为林风眠与留法同学林文铮、刘既漂、李金发、王代之、吴大羽、李凤白、曾一橹、邱代明等人组织的现代美术团体“霍普斯会” (Phoebus,源于希腊文:太阳神)名誉会长外,1925年,在巴黎的“国际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奉行“学术上调和与民族上调和”的他还对在中国馆看到的林风眠获得金奖的国画作品《生之欲》非常赞许,称其思想性、艺术性甚高:“得乎其,进于道矣”。
附图4-6 林风眠于1924年创作的国画作品《生之欲》,寓意表现叔本华“众生皆有生之欲”的理念。画面既保持了传统笔墨的功力,又吸收了“岭南画派”表现光影的新技巧。
1925年冬,26岁的林风眠携洋妻再乘法国邮轮回国,准备一展抱负。他抵达上海稍作停留之后,即应聘赴由蔡元培1918年创建的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就任获校内学生选举最高票当选的校长兼教授兼教务长兼西画系主任。
附图5-1 约1926年拍摄的林风眠肖像照片 附图5-2 北京艺专校舍史料照片
上任伊始,他就在1926年把校名更改为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增设音乐、戏剧、雕塑系。他大力重建新的教学团队,挽留刚提辞呈的肖俊贤、彭沛民等教授;请回已被辞退的陈师曾、李毅士等名师。还欢迎郁达夫、黄怀英、萧友梅、周作人、谢冰心等一批当年文艺界知名人士来校任教或兼课,校内教学面貌一新,效果凸显。刘开渠、李苦禅、雷圭元、冼星海等就是该校这一时期学生中的明星。
附图5-3 1927年,林风眠(左六)在北京艺专时与李苦禅(左二)等合影
1926年,林风眠发表了《谈东西艺术之前途》一文,他以论述艺术是如何构成的、东西艺术根本之异同等问题为基础,正式提出了“调和东西艺术”的主张,力图在复兴东方艺术和调和东西艺术方面寻求新路。
附图5-4 北京艺术专门学校1926年的史料照片 附图5-5 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展厅的史料照片
为了践行自己的艺术理念,锐意振兴中国艺术教育的林风眠一方面力主礼聘在国画界变法的齐白石来校执教,另一方面还诚邀法国“外援”克罗齐来校加盟油画教学。
在齐白石从71岁开始用十余年时间写的《白石老人自述》中,有以下文字:
民国十六年(丁卯·一九二七),我六十五岁。北京有所专教作画和雕塑的学堂,是国立的,名称是艺术专门学校,校长林风眠,请我去教中国画。我自问是个乡巴老出身,到洋学堂去当教习,一定不容易搞好的。起初,不敢答允,林校长和许多朋友,再三劝驾,无可奈何,只好答允去了,心里总多少有些别扭。想不到校长和同事们,都很看得起我,有一个法国籍的教师,名叫克利多,还对我说过:他到了东方以后,接触过的画家,不计其数,无论中国、日本、印度、南洋,画得使他满意的,我是头一个。他把我恭维的了不得,我真是受宠若惊了。学生们也都佩服我,逢到我上课,都是很专心的听我讲,看我画,我也就很高兴的教下去了。
附图5-6 齐白石(1864-1957)肖像照片 附图5-7 齐白石1927年创作的国画作品
附图5-8 北京艺术专门学校1927年西画教学的史料照片
奔忙于艺术运动和教学之余,林风眠还不忘奋其心力与腕力抓画作、办个展,他回国后创作的第一幅作品是题为《民间》的油画,画面中描绘了上世纪20年代中国老百姓现实生活的情景。他回国后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在北京艺专举行,共展出油画、国画作品百余幅。有史料显示:他还支持和参与北京艺专的“北京漫画社”创作针砭时政漫画的活动。
附图5-9 林风眠1926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民间》(又名《北京街头》)
1927年5月,血气方刚、壮怀激烈、似乎什么都不怕的年轻校长组织本校师生根据北京艺术大会章程在艺专校园内向全国艺术界贴出了惊天动地、全面出击、比现代新潮先锋的艺术愤青还牛的豪放标语:
打倒传统的模仿的艺术!
打倒贵族的少数独享的艺术!
打倒非民间的离开民众的艺术!
提倡创造的代表时代的艺术!
提倡全民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
提倡民间的表现十字街头的艺术!
全国的艺术家联合起来!
东西艺术家联合起来!
人类文化的倡导者世界思想家艺术家联合起来!
附图5-10 1927年 “北京艺术运动”史料照片,图中右二人物为林风眠。
附图5-11 林风眠1938年为国立艺专的题词在2008年被中国美术学院改制为巨幅装置,用以纪念建校八十周年。
但是,艺术界内部保守势力的抵触和根本就不把艺术当回事的北洋军阀张作霖当局以防治“左派赤化”、“人体写生腐化”等借口的干预,使北京艺术大会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对希望用艺术坐中国文艺复兴主位、计划大力推动艺术运动、调解“艺术的艺术”与“社会的艺术”争论的青年林风眠无疑是沉重打击。他坚持要率学生与当局的教育长官当面高调论理,据说,因张学良为林风眠开脱了一句:我看林风眠是个清白的美术家,没问题的。他才免除了险些被军阀枪毙的厄运。
回国三年,经历了段祺瑞杀害包括北京艺专学生在内的“三一八惨案”等许多残酷事件后,面对现实,林风眠的心情常常激愤难平。
附图5-12 林风眠的油画作品《死》(局部)
附图5-13 林风眠1927年在北京创作的油画作品《人道》
1927年的7月,林风眠辞去北京教职,他继续接受时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监察院长、代理司法部长、全国最高教育机构的大学院院长蔡元培的邀请,带领北京国立艺专毕业生刘开渠等人迅速南行。
回国后第一次品尝人生大起大落滋味的林风眠在南方感慨:
不期横逆之来,不先不后,偏于此艺术运动刚有复兴希望时来到,于是,费尽多少心血的,刚刚扶持得起的一点艺术运动的曙光,又被灭裂破坏以去!这是艺术运动中多么可悲的事啊!
受到这样无端的打击,我们感到,在此种恶势力的范围之下,艺术运动,万难有重行建筑起来的可能,只能以决然的态度,向新的方向,继续努力。
1927年,南京因民国定都于此而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身居民国政府主管全国教育与学术要职的蔡元培不忘把“以美育代宗教”的爱将林风眠召至麾下,他提议林风眠任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27年下半年和1928年上半年,林风眠在万众瞩目的新岗位上做了几件大事:发表了长篇就职宣言《致全国艺术界书》并将此文印成单行本散发艺术界;参与筹划组织了全国第一次大型美术展览会;受命筹办国立艺术院。
在《致全国艺术界书》中,林风眠表明自己并非“专意在得高位拿巨俸上做工夫”之流,他就与艺术相关的问题,主要谈了感情的安慰、宗教的信仰、艺术代宗教、艺术的影响、中国的艺术、恶劣的影响、补救的方法共七点见解。在此文的结束语中,林风眠有以下铿锵文字:
我以为,担起艺术的重担,自非我一个人所能胜任的,必须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即或不幸,不为艺术界的同志们谅解,我同三五同志,也要一样地担负这种工作!即再不幸,连三五同志也不肯谅解,只我一个人,也还要一样地担负这种工作!
知我罪我,一任同志们的裁判吧!
1932年考入国立艺专的学生,后来成为红色雕塑家和美学家的王朝闻在《致全国艺术界书》一文发表半个世纪之后,撰文为当时还健在的林风眠作了一些裁判:
五六十年前的风眠先生,已经十分重视艺术对人的精神上的重要作用,他象文章中反对残民以逞的军阀和贪官污吏那样,还反对把艺术“日渐变为卑劣丑恶的娱乐品,或专以刺激情欲的东西”。
在论证人类对艺术与情感的关系——中国人不止需要物质的粮食也需要精神的粮食,需要“优美的情感”、“焕发的勇气”、“人间的同情”和“安逸的和平”时强调了艺术的社会功能。
林先生论美学与艺术的关系,有些论点——例如把美当成使人感到“清醒凉爽的快感”的“清水”,当成减轻疲乏、“收到苏醒恬静的效力”的“醇酒”,当成给予怀着悲哀情绪者以“温情的安慰”的“淑女”,以及把艺术当成“人生一切苦难的调剂者”,……不免显得有些评价不足和含混之处,但是,对他自己长时期的绘画艺术实践和艺术个性的一贯性来说,可以认为他的艺术实践相对地突破了或弥补了他在此处理论上的不足。林先生不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他那富于个性的许多作品,当作为人生的艺术观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岂可仅仅视为个人休憩的“清水、醇酒、淑女、调剂者”,而不具有社会的精神食粮乃至创造美、亦即“改革社会的利器”的功能?
附图6-1 国立艺专时期的王朝闻 附图6-2 晚年的王朝闻
在蔡元培的支持下,经过林风眠、王代之、王子云、刘开渠等人的努力,1928年1月1日至1月7日,主要由宁沪两地艺术家作品参展的、民国时期的全国第一次大型美术展览会在南京大中桥的通俗教育馆艺术部大楼举行。共展出绘画、雕刻和建筑制图的作品共四百余幅。据当时媒体报道,此展观众日逾千人。
附图6-3 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与观众的史料照片
筹办国立艺术院并赴沪招生时,林风眠还抓紧在沪举办了较大规模的个人画展。
附图6-4 据传这是林风眠约上世纪30年代创作的布面油画作品《裸女》,81厘米×63.5厘米。
经过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在宁沪两地召开的数次筹备会议。民国政府通过蔡元培和林风眠等人的提议,在仿佛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水光潋滟的西湖孤山,借当时浙江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的哈同花园(罗苑)和杭州市的照胆台、三贤祠、忠烈祠、苏白二公祠等多处房产,国立艺术院于1928年4月在杭州正式成立。林风眠从事艺术教育最辉煌的时期终于到来。
附图6-5 杭州哈同花园(罗苑)的史料照片附图6-6 附图6-7 国立艺专创立时期的校址史料照片
蔡元培亲自出力:题写院名、调停正式开学前闹事学生的情绪和留去,住宿林宅以示支持并在开学典礼上强调“美育代宗教”和开办国立艺术院的意义。
国立艺术院创办时期的教学团队:林风眠任院长兼教授。林文铮任教务长兼教授,王代之任总务长兼艺术院驻法国代表。聘法国人克罗多为研究部导师兼教授、潘天寿为中国画系主任兼教授、吴大羽为西画系主任兼教授、李金发为雕塑系主任兼教授、刘既漂为图案系主任兼教授、刘开渠为图书馆主任兼助教。23岁的教授方干民、24岁女教授蔡威廉、29岁的教授李风白、31岁的教授李苦禅等都陆续成为这个教学团队的骨干。据有的史料显示:当年林风眠仍请齐白石南下任教,但齐翁婉谢并执意要留在已更名为北平的都市谋发展。
附图6-8 中国美术刊行社1930年8月15日出版的《时代画报》第八期 “国立西湖艺展”专栏,刊登了林风眠两幅作品、吴大羽、李超士、李风白、蔡威廉各一幅作品。
与北京艺专时期提出的艺术口号相比较,经过人生多种风浪、29岁的青年林风眠所率的教学团队在国立艺术院提出的口号已经更加学术化,更加经得起历史检验:
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
时世艰险,林风眠和国立艺术院要实现自己的艺术目标,路漫道远。
附图6-9 1929年根据蔡元培手书镌刻,历经风霜并修复保存至今的国立艺术院石匾原作。现镶嵌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建筑的墙体中。
更多阅读
林国华玉雕作品欣赏 王胜利玉雕作品欣赏
林国华玉雕作品欣赏林国华,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上海海派玉雕协会理事。上海海派玉雕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师,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宝玉石协会会员。
转载 王林与李春亭祖茂林 李春亭
由于王林的经历丰富,所以他认识的那些人的事迹,使他更富于传奇。原文地址:王林与李春亭(祖茂林)作者:天津杨福增忆李春亭(祖茂林)烈士王林李春亭遗像及王林手书的
中国韶山·驻站新会员·杜冲利书法作品欣赏二 韶山
中国韶山·驻站新会员·杜冲利书法作品欣赏二
林岫书法作品欣赏 款字草书写法
今年膏雨断秋云,为补新租又典裙”林岫书法作品欣赏林岫,女,汉族,国画大师范曾先生的第一任妻子。著作有《古文体知识及诗词创作》、《文学概论与艺术概说》(合作)、《古文写作》、《诗文散论》、《林岫汉俳诗选》等。主编过《中外文化辞典
一代晋儒祁寯藻书法作品欣赏 天道酬勤书法作品欣赏
如何标记批注?爱雅阁书馆欢迎您一代晋儒祁寯藻书法作品欣赏祁寯藻祁寯【jùn】藻官至体仁阁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是清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帝王的老师,还是当时诗坛领袖和书法大家;祁寯藻的父亲祁韵士,是清代著名西北史地学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