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艺术人生》节目评析 转载艺术

原文地址:《艺术人生》节目评析作者:郭骐

栏目定位的发展历程

  

《艺术人生》于2000年12月12日开播,当时的中国电视正出现一股娱乐、游戏的综艺化潮流。从上世纪90年代始,平民化的综艺节目取代了仪式化的文艺晚会,许多本土化的海外娱乐节目大受欢迎。创办初期的《艺术人生》从形态上看像是一个有着亲和力的中型歌友会,虽然是“明星类访谈节目”的模式,但与纯粹的娱乐、游戏节目不同,节目一开始就强调了观众的情感参与,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属于观众向嘉宾倾诉或提问。

  2002年,《艺术人生》的宣传词由2001年的“讲述明星的心路历程”改为“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这一宣传口号的变化,体现出创作人员制作节目思路的变化,也就是明确了“人生”比“明星”更加重要。此时,栏目创办时就提出的“真善美”取向,更明确成为节目内容取舍的标准。

  这一年栏目还提出“正直品质,极端制作”的制作标准,具体来讲就是在节目中融合先进的文化理念与前卫的制作手段。此时策划环节在节目制作中得到强调,使栏目形态环节化,也形成了一些常规性手段使用,这样《艺术人生》成为了电视综艺类节目整合各种节目理念的代表性名牌栏目。

进入2003年,已经初步拥有品牌的《艺术人生》进入品牌提升期。从节目内容上来看,《艺术人生》提出新的口号――“记录时代人物”。这期间的《艺术人生》在节目中采用了多种新的制作手段,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规律,增加了“新闻热点”、“集体记忆”和“主题策划”的选题概念,对“温暖”系列等特别节目的重视也强化了栏目品牌。到2004年,栏目已进入品牌成熟期。

  对于央视名牌栏目而言,确定栏目定位既是根据市场和观众要求不断调整自身的过程,同时也要符合党和国家对宣传的要求,这也是一个符合国家大台身份的栏目使命感的体现。从2005年7月起,《艺术人生》的栏目定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大众性更侧重于导向性。栏目成为“国家在文艺节目中的一个窗口”。在选题上更侧重于“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是“为艺术家摇旗呐喊的一个阵地”。一方面,栏目要做国家在文艺节目中的导向窗口;一方面,栏目仍以强调深化内容,力图实现“透过艺术看人生”,即深刻地记录人的命运变化。

  2005年之后,栏目选题范围进一步被要求以老艺术家为主,并强调演艺行业之外的各个领域,这个变化引起了同行和专家的极大关注。栏目在这期间经历了选题和制作方式等的一系列调整,在收视率和主观评价各个方面经过了起伏,终于在2006年完成了这一转变,栏目各项评价趋于稳定。2006年之后制作的一些节目如《理想2006》、《让世界充满爱》、文联特别节目《百花争艳》等一系列节目以其创新的形态收到良好的效果。

  2007年3月以来,栏目定位为“建立中国文化精神的博物馆”,并致力于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特别节目。文化精神的代表者有老艺术家们,他们不仅是“民族和时代的见证人”、“中国文化的薪火相传者”,更将个人融入到曾感动一代人的“经典”形象当中。无论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巨变,曾经多种形式的革命经典仍作为一种记忆潜伏于许多人的心中,而曾经演绎这些经典作品的老艺术家们,更将自己的人格与那些“英雄”形象融合起来。

[转载]《艺术人生》节目评析 转载艺术

节目形式与包装

《艺术人生》总体上给人的感觉是很和谐,很融洽的。给观众一种很温柔的享受。在舞台布局上,背景总是挂上被采访者巨幅的照片,以经典的老照片为主,这就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气氛。给人的感觉很温馨,很舒服。时常会让人从现实世界的喧嚣中逃离出来,回到那个曾经久远的年代,让现代人那种漂泊无依的心理找到一种心灵的慰藉。主持人和被采访者后方大屏幕在谈话间时不时的穿插着被采访者曾经的一些零散片花,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勾起被采访者曾经的那段美好回忆,从而能够使被采访者更加投入其中,能够台下观众产生某种共鸣,最终使采访更加顺利。在灯光的应用上也是很到位的,紫色的应用,淡蓝色的调和,使整个舞台更加的和谐,看起来更加的舒服。

当然,《艺术人生》最主要的一个特点还是煽情,每当高潮迭起的时候,总是伴着一些很符合场景的音乐来烘托气氛,这个时候,主持人会乘胜追击,抓住这个特点,使被采访者的情感得到很好的流露,并且使台下的观众也产生一种共鸣的心里,然而这种情感的流露也恰倒好处,并不过分。

在选题上,大多是一些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明星,这就拉近了百姓和明星之间的距离,让受众看到了明星不一样的生活化的一面。在提问上,主持人并不是单刀直入,而是先以某种话题来引起提问,这样的方式也很自然,当然我个人觉得朱军主持了这么久的艺术人生,提问方式上也有些套路,没什么改变与创新。提的问题也是观众比较关心的问题,当然也有些比较尖锐的问题。总的来说,《艺术人生》在整个谈话环节中,比较注重主持人,采访者,观众之间的互动。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谈话节目,之所以被观众所接受也有其独到的一面。

节目主持风格

谈话节目的风格与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水平与魅力。《艺术人生》的成功离不开朱军扎实的主持功底和儒雅,平实,真诚而不失幽默的主持风格。

在与嘉宾交谈时,朱军真诚,平实的主持风格容易营造出平等民主的交流平台。真诚是交流顺畅的秘诀。每一次谈话他都在用自己的心情,人生经验,特有的感悟来介入节目。嘉宾在这种真诚的氛围中,感觉到这个栏目不以发掘明星的隐私为乐趣,而是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和他们聊人生,聊感悟,意识到这是一个沐浴在人文关怀之中的心灵港湾,从而消除原来的紧张和拘谨,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

比如在做《秦怡专辑》那期节目时,按照栏目组的策划方案是节目最后给嘉宾过八十岁的生日,先把蜡烛点起来,然后把蛋糕分给大家,吃完就结束。当节目到这里时,朱军总觉得心中有一种情感没有表达出来,于是他没有受预定方案的约束,而是根据现场气氛非常真情地对秦怡说:“秦妈妈,我能代表所有爱你的观众拥抱你吗?”得到秦怡的同意后,朱军和秦怡有了长达半分钟的感人拥抱。这个拥抱既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敬爱之情,抚慰了一个伤痕累累的老人的心;又把节目推向了最高潮,带给了观众更多的心灵回响。

朱军在主持《艺术人生》时擅长使用特别的道具来引领谈话内容,用意外的礼物来制造悬念,营造谈话氛围。其中一期做影视明星李亚鹏访谈时,说到有一次,李的父亲去北京看他,几天后准备回家。李买了张返程机票,但由于拍戏太忙,竟没顾上给父亲送去,结果父亲乘火车回了乌鲁木齐。没想到一个星期后,其父突发急病去世。当朱军拿出那张机票时,李亚鹏泪水汹涌而出,抽泣着追述父子之情,在场观众无不动容。

在《刘欢特辑》中,朱军开场就拿出“玉泉山”牌啤酒,与刘欢对饮。这瓶酒不仅松弛了气氛,而且由这个80年代的“玉泉山”品牌,迅速切入刘欢的大学时代—他音乐生涯的起点。

另外,在“陶虹专辑”、“2003春节特辑”的许巍访谈中,朱军都较好地使用了道具。在这些谈话节目中,一件小道具就是谈话嘉宾的一个故事,一段回忆,睹物思人,自然会流露真情实感,而观众的情感也会受到巨大冲击,心灵被震撼,现场气氛就会出现高潮。

有人对《艺术人生》节目中朱军的煽情和嘉宾的“泪水”提出质疑,对朱军的窥视和探密提出质疑,比如做王刚那期节目,插播他在美国读书的女儿的电话录音;给陈凯歌突然亮出一包“延安黄土”;还有做孙海英和陈坤的节目,提到死去亲人的细节。我想,到这个时候,嘉宾的“哭”是否带有应承和配合的性质。再者说,当众掉眼泪并非人人都喜欢。流泪是一种情感的失控,是一种很私密的行为。朱军有一些问题问得意图很明显,让人怀疑他是故意往某个煽情点上靠。

哭与不哭只是一种形式,或者说是一个符号。人到动情之处,哭也罢,笑也罢,是真的就行,这应该是《艺术人生》所追求的。”由此看来,一是朱军的煽情的度把握不够好,二是煽情成为一种带有太强的技术手段而使节目有变味的倾向。

说到底,艺术是需要煽情的,煽情也不是谁的错,毕竟人们需要真情的流露。能让观众感动是主持人的职责,能让观众感动也是一种技巧。不过,不要把煽情当成杀手锏。煽情一定要适度,还是在嘉宾的艺术经历方面多进行一些挖掘,把重点放在与艺术有关的事情上。

节目内容的深入开掘

现在有些谈话节目喜欢用感性代替理性,用感官的刺激取代情感的升华,而忽略了对文化底蕴的深入挖掘,必然会使文艺节目不再保有生命力,促使人们不再追求高尚情感。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节目质量,才能制作出精品,一部精品要拥有文化的灵魂,要有生活的气息。我们只有不断强调对文艺节目的深入挖掘,才能使之健康的发展,对于电视节目的来说,“深入开掘”不但要在内容上进行深入研究,更要在形式上有整体的美感。《艺术人生》在深入开掘方面称得上是一个典范,《艺术人生》给我们一种和谐,平静,礼乐相济,人情融融的美。我认为《艺术人生》在表现人物方面,通过探索找到了最有利于塑造其生动形象的方式,这是一种成功的模式,而重点还是内容能够打动人。就像有些经典的影片,它的拍摄手法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但我们依然被深深感动,这是因为它融入了人性,是一种人文关怀。什么是人文关怀?现如今的电视节目一直追求创新的形式和独特的内容,但是艺术的创造,贵在朴实,《艺术人生》正是因为重视人性,生命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因素,才会使节目更贴近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真正做到“用艺术照亮生命,用感情温暖人心”。

(一)对情感的深入理解

人的情感很广博,是大海是天空,其中包括对祖国的热爱,对亲人的依恋,对恋人的真情,对朋友的信任,对过往的怀念,对于文艺节目来说,挖掘情感至关重要。《艺术人生》选取了嘉宾身上的特质,使观众感同身受。流泪是情感宣泄的一种外化形式,是人情到深处的一种真情流露,有人说这样做是为了煽情,但我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嘉宾与观众的情感得到了释放。

现如今,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人情越来越淡漠,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渴望真心的交流。《艺术人生》中主持人和嘉宾的谈话大多从嘉宾的个人经历谈起,通过他的家人朋友从中挖掘亲情、友情、爱情等一般观众能感同身受的东西。正式通过谈话的形式,使主持人、嘉宾、观众平等,直接的进行交流。这种形式也正是受众所喜爱的。《艺术人生》的嘉宾多是演艺界的明星,这种名人效应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明星也是人,也有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通过他们的人生经历,让观众从悲伤和快乐中得到精神财富。在《冯小刚》专辑中,我们不得不说他是一位特殊嘉宾,之所以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是为同一期节目而两次走进《艺术人生》演播室的,在节目进行到一半时,小刚导演的心脏病突然发作,节目不得不中断。这时主持人的一番话让我们对情感,对人文关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一个月后,冯小刚导演第二次来到《艺术人生》现场,特别来宾徐帆的到来,给节目增加了更浓的生活气息,给人更多平凡的感动。这一切都来源于对嘉宾情感的深入开掘。

(二)与观众产生共鸣的表现形式

“我们在日常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或是为成功喜悦,或是为失败沮丧。每个人都会面对不同的人生情况。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生难题,智慧的人是应该经常驻足来思考人生的真谛。我想面对明星的心态不是崇拜,不是羡慕,不是忽视,他们是在灯光明亮的幕前活动的人们,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历和感情。而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嘉宾和观众对艺术,对事业的热爱。在人生中追求艺术,在艺术中感悟生命的过程往往让我们产生共鸣。”

每个年代都会给那一代人留下无法磨灭的记忆。我认为电视艺术要寻找“共鸣”的支撑点。每个年代都有它的特殊性,无论它是兵荒马乱还是安逸舒适。因为它是那代人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往往能使一个年代的人产生共鸣。在《西游记》专辑中,西游记剧组在阔别二十年后重新聚到一起,讲述了历经7年之久的拍摄过程的艰辛及剧组成员间的深厚感情。《西游记》的观众从孩童步入了青年,青年步入了中年,那些曾经万人空巷的日子是那段岁月的见证,因此,这种情感的共鸣也就来的更佳的强烈。整个节目从头至尾围绕着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沉浸在公共记忆中。

(三)对嘉宾个人经历的深入探寻

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人生经历,每种不同的经历铸就了不一样的人生。《艺术人生》通过对嘉宾个人经历的挖掘探寻,更能展现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在《宋丹丹专辑》中,提到了她的童年经历对今后的人生所起的作用,使观众认识了不一样的宋丹丹,在观众的印象中她是个超级笑星是个活宝,而在这期节目中让我们知道了她在童年时期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性格是在成长中改变的。而她周围的家人朋友没有人想到她会当演员,正是在成长过程中萌发了对表演的热爱。而《蒋雯丽》一期中,提到她曾在自来水厂工作,不但要三班倒还要上夜班,十分辛苦。这些经验让她们的表演充满生活气息,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人生》中挖掘的是嘉宾一般不为人知的个人经历,这些特殊经历感人至深,给观众以心灵上的震撼。

(四)对人生意义的讨论

谈电视谈话节目的深入开掘,还要对意义和价值进行追寻。在这个信息爆炸,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年代,多种意识形态迎面出现使人迷惑,是随波逐流还是坚持它的艺术品味。所谓的意义价值是让过去的经历,过去的情感留给我们一些有益的感悟,给我们将来的生活一些启迪,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嘉宾的价值,自己的价值,从而认识生活,品位生活,热爱生活。

《艺术人生—赵宝刚》专集讲述的是一个从普通工人到著名导演的传奇故事,是一个能够引发中国电视剧众多话题的焦点人物。在这期节目中,当赵宝刚导演看到他在首钢的工友时,激动的心情易于言表。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他看来那段时光是最有意义,最能激励他努力向前的一段时光。1972—1984年,他当时工作过的翻砂车间是工厂里最苦最累的地方,正是这种环境,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就了“中国言情第一人”赵宝刚。

提起成龙,我们会将他与国际巨星,武打明星联系起来,在《艺术人生—成龙》专集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更加真实的成龙,从一个配角到武行,从一个演员到导演,从默默无闻到红遍全球。在他演艺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为了试镜要往返30个小时的飞机,因为在他的字典里没有行不行,只有要不要,成功只眷顾准备好的人,成龙则是时刻准备着。当导演拒绝他时,他的选择是做的更好,而非放弃。我们在众多公益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在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以回馈社会为己任,积极奉献。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责任,是对国家,对社会,以及家庭的责任。

小结

  《艺术人生》作为品牌栏目,其品牌形象中最为突出的是它的文化品位,强调以“真善美”的追求面对低俗化娱乐环境。依托着国家台这一大平台,《艺术人生》的节目内容必然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栏目理念当中也有机地融合了主流价值观。作为一档被赋予高期望值的谈话节目,它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难能可贵的是,在触碰到品牌栏目必然面对的发展壁垒时,《艺术人生》的团队在已有的节目模式和有限的条件下,在节目制作中表现出难得的创新力。创新包括了节目各个层面的改变,这就需要栏目有一个明确定位来消除这种不稳定,保证其平稳发展。《艺术人生》在创新中做到的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她始终在追求着一个明确的栏目价值观,这个价值观随着特定时代背景而逐渐演变,同时保留下的则是一个栏目品牌中最为核心的东西。对于一个品牌栏目来说,拥有明确的价值观和创新的能力,栏目会得到良性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这对于中国电视的发展来说也非常有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3915.html

更多阅读

《舞动人生》电影观后感 舞动人生电影

今天打算找一部励志的电影好好看看,找了半天找到了《舞动人生》。片子的情节很简单,讲的是一个十一岁的小男孩学习芭蕾舞的背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小男孩叫比利,家境很一般,住在英国一个偏远地区的矿场所属的小镇上。他从小学习拳击,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的影评 电影美丽人生影评

《美丽人生》的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本片以二战为题材,主要描述在纳粹集中营中,一个犹太父亲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儿子的故事。正像片尾,儿子祖舒华的一段独白:“是父亲的牺牲给予我的恩典….”。本片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它的主旨。

电影《甜蜜人生》观感 甜蜜人生电影 高清

喜欢李秉宪有7个年头了,喜欢他是从03年看韩语原版的《allin》(引进版为《洛城生死恋》)开始的。。《Allin》是一部把李秉宪的个人魅力发挥到极致的电视作品,并且通过此片成功获得韩国著名导演金知云的青睐,受邀主演了将李秉宪知名度打向

《美丽人生》:罗伯托·贝尼尼的生活激情

罗伯托·贝尼尼是个意大利怪才。他自编自导自演电影《美丽人生》,自己当男主角,让美貌妻子出演女主角,把一部影片玩得风生水起!最终不仅夺得大奖,影片本身也在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熟悉《美丽人生》的情节并不难,欣赏它的细节却不简单

声明:《转载 《艺术人生》节目评析 转载艺术》为网友丢了失了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