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铁道部、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011计划”的14所牵头高校之一,是具有研究生院的首批博士点、硕士点授权高校。历史渊源追溯到1896年,其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交通大学三大源头之一,是中国电信工程和管理学教育的策源地。百余年来,北京交通大学已发展成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开放式的研究型大学,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信息、交通、管理和首都区域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主页:http://www.njtu.edu.cn/
中文名:北京交通大学
外文名: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简称:北京交大,BJTU
校训:知行
创办时间:1896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教育部
学校属性:211工程,985工程平台,2011计划
现任校长:宁滨
知名校友:郑振铎,金士宣,应尚才,杨汝梅
所属地区:北京
主要院系:电信学院、土木学院、电气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
国家重点学科:8个
硕士点:167个
博士点:96个
院士:12人
主要奖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
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博士后流动站:15个
发展愿景: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协同创新中心: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目录
今日交大 历史沿革 校园风貌 师资力量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科研实力 展开
今日交大 历史沿革 校园风貌 师资力量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科研实力 展开
今日交大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铁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011计划”的14所牵头高校之一,是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是中国电信工程和管理学教育的策源地,是中国铁路工程、铁路管理的最高学府。学校作为交通大学三大源头之一,历史渊源追 交通大学
溯到1896年,她的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邮电和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学校培养出了中国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著名机械工程学家应尚才,中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中国交通运输学科的奠基人和开创者金士宣、中国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东京审判”担任首席检察官的向哲浚、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等都曾在北京交大任教。
在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系统科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交通运输工程名列前茅,信息与通信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统计学、应用经济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学等学科位于前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等一大批学科具有雄厚实力;材料工程、电子信息、化学工程、法学等新兴学科异峰突起。[1]
一个多世纪以来,数代交大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北京交通大学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交通行业和首都区域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加快发展轨道交通,以及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机遇,为服务国家交通、物流、信息、新能源等行业以及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确定了到本世纪中叶初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和“三步走”战略。
【英文名】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简 写】BJTU
【校 训】
国立交通大学时期:精勤求学 敦笃励志 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2]
北京交通大学时期:知行[2]
【校 歌】
国立交通大学(北平)
平畴辽阔兮奠邦基,大陆关河万里。
农产富饶兮庶物繁,贸迁赖吾曹综理。
乐同轨之相交之兮,驰骤遍中原大地。
河山险阻关塞庄严,固吾圄、男儿事。
欢愉当此际,青梅竹马,数年华远大相期。
美哉我平院,山林隐城市,有珊瑚绿树交织。
美哉,交大,管国家流通之机。
美哉,交大,看纵横宇内飞驰。
交通大学京院校歌由梁启超的弟弟、著名词学家梁启勋于该校任教时编写。
历史沿革
校史概况
19世纪末,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变迁中,交通大学承载着历史与民族的厚望应运而生。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的创建,不仅诞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所专门培养邮电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也开启了中国电信工程和管理教育之先河。
清宣统元年,大清国邮传部司员曾鲲化经过十余月的考察后,起草《上邮传部创办铁路管理学堂书》,文中提倡路政、培育铁路管理人才,并极力主张创办铁路管理学校。同年,邮传部尚书徐世昌批准该意见,并于北京府右街创办了“铁路管理传习所”,此为北京交大创校之始,为中国第一所管理学校。次年,为加强邮电事业增设邮电班,学校更名为“交通传习所”,此为中国电信工程之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改隶交通部,更名为“交通部交通传习所”,增设电气工程、有线电工科、无线电等科,开创了中国培养通信人才的先河,后来又成立了电信系,这里走出了简水生院士等一大批知名学者。铁路与电信工程,及英文、法文各班为北平交通大学之初基。民国凡行车、管理,以及会计、材料人才,以交大北平成就为最多。
1917年,交通部就原有各班,充实课程,并依铁路、邮电的不同,将学校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
1921年,时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叶恭绰令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 国立交大(北平)图书馆
京邮电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四所学校合并,定名为“交通大学”,下设京、沪、唐三校,学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北京学校”。他提出按欧美教育制度办学,设立了董事会兼任校长。同年交大三校进行了学科调整,京校的无线电科、有线电科、电气工程科和唐校的电机科调往沪校,沪校的土木科调整到唐校,部分交通管理科师资调往北平。
1922年5月,因北洋政府派系纠纷,叶被迫离职,交通大学存在不足一年即解体。次年,学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北京更名为北平,6月,学校更名为“交通部第三交通大学”;9月,沪、平、唐三校再次合并组成“交通大学“。10月,学校改隶属于铁道部。次年2月,时任铁道部部长孙科训令平院独立,学院更名为“交通大学北平交通管理学院”;7月,又更为“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先后沦陷,由于时局紧张,向以培养工业高级技术、管理人才而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的一部分学生在专任教师王芳荃带领下搭乘海轮南下到上海,找上海交通大学校长黎照寰商洽,打算借该校校舍复校。未几,上海抗战全面爆发,国民政府西迁武汉,此时又有一部分学生沿京广铁路南下,齐聚汉口,组成校友会致电上海,敦请王芳荃前往主持复院开课事宜。国难当头,面对莘莘学子的殷切呼唤,王芳荃带着抵沪学生辗转奔波,搭乘英商太古公司的客轮,溯江西上抵达汉口。 当王芳荃得知他在清华执教时的学生顾毓琇随同陈立夫任职教育部次长时,便亲自去找顾商议复校开学之事。师生见面,顾毓琇深为王芳荃坚守教职、共赴国难的精神所打动,后又得到本校1925年毕业校友张冲从中帮助,取到了复学开课的批文。自此,国立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在战火纷飞中得以复校。
1938年,教育部令交通大学平校与同在湖南省湘潭县的唐山工程学院合并,5月又迁至该省湘乡县。后由于日军进犯,次年1月,学校被迫迁至贵州省平越县(今福泉市)。抗战期间,交大师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平越度过,当地人称之为“平越交大”。学校迁到平越后,没有适当的校舍,于是利用平越县孔庙,作为学校本部;利用旧时的考棚,作为学生宿舍;在孔庙附近福泉山上张三丰修道处的旧址,兴建了图书馆,教师教学认真、学生学习刻苦。当时管理系一年级的课程只有《会计学原理》是采用美国密西根大学的教材,其他课程,都是老师们自编的讲义和随堂抄的中英文笔记。大多数同学都很用功,考试每人一桌,绝不敢作弊。
胡立猷教授是美国密西根大学经济学硕士,交大平院首席教授,其学术水平在当时的北平很负盛名。许炳汉教授学识渊博,中英文造诣都极深,深受学生敬重。他教《经济学原理》和《财政学》等课程,堪称经济学泰斗。学校一路颠沛流离,图书所剩无几,在交大平院校友金士宣倡议下,向各地校友募捐、购置图书千余册。现在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馆藏中还能看到盖有“交大平院旅渝校友赠募”章和校友名章的书。2009年北京交大新校史馆竣工落成,福泉政府将遗存的平越交大校舍基石和珍贵史物送至北京交大,来纪念抗战期间国立交大内迁贵州福泉这段历史。
1941年7月,教育部将国立交通大学北平学校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两年后,学校又迁至四川省璧山县丁家坳(今属重庆市),至日本侵华战争结束。
1943年,美国对日宣战,大批美军来华作战急需大量英语翻译。教育部通令应届大学毕业生应征外事局昆明议员训练班来交大平院征调当时中印缅战区美军译员。学生们在彷徨中感到国难深重,赤子报国之心油然而生。我校有六七十人应征。经考核,有40多名交大学子投笔从戎,共赴国难,投身抗日洪流。他们在昆明培训结业后,由外事局分派到空军、炮兵训练中心,印缅远征军及后勤部队工作。
1946年4月,教育部令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回迁,学校迁回北平府右街校址,更名为“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同年7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令国立交通
大学北平学校改为“中国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任命桥梁专家茅以升为校长、我国交通运输学科的奠基人铁道运输专家金士宣为副校长。学校下设北平学校和唐山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增设铁道电信管理系。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令中国交通大学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次年,时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为北方交通大学亲笔题写校名。8月,学校由府右街迁往西直门外上园村,为现址,并增设铁道商务系。1950年3月1日,铁道技术研究所在北方交通大学成立,同年9月,更名为铁道部铁道研究所,由铁道部直接管理,后来发展成今天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1952年院系调整,北方交通大学校部撤销,材料管理系,建筑系等一大批著名的院系被调整至外校,材料管理系调至新成立的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包括彭一刚院士在内的建筑系师生被调往天津大学,材料鉴定专修科调往清华大学,电信系以及电信专修、俄文专修科调往哈尔滨铁道学院。学校更名为“北京铁道学院”。同时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部分多数院系被调整至新成立的院校,如中国矿业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学院,余下的土木系和部分科系被改为唐山铁道学院。1964年,国务院决定唐山铁道学院内迁四川省峨眉,发展至今即为现在的西南交通大学。
1953年,铁道部决定哈尔滨铁道学院与北京铁道学院合并。1956年,学校新建恢复了铁道建筑系、铁道机械系、电气化工程系和应用理学系。
1958年,北京交大部分科系师资成建制迁入兰州同唐山铁道学院部分师资组建兰州铁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当时我国铁道运输学科奠基人之一的林达美教授(留美学者)、著名有线通信专家孙祺荫教授、著名无线电技术专家班冀超教授同时调入兰州铁道学院。1960年,中共中央批准北京铁道学院为64所全国重点学校之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止正常教学、招生工作。1969年,根据林彪批准的1号令,学校全体师生被疏散到焦枝铁路施工现场劳动一年。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部军事管制委员会向国务院业务组报告,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恢复“北方交通大学”校名,学校准备迁往河北省石家庄市,隶属河北省及铁道部双重领导。1977年,文革结束,国务院批准学校由石家庄市迁回北京上园村校址。
1981年,北京交大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相继批准可自行审定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1994年,学校通过铁道部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1997年,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铁道部专家评审。1998年,国家计委批准学校成为在“九五”期间启动“211工程”建设的全国61所高校之一。2000年,原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从铁道部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学校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2008年,学校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
2013年4月,北京交通大学牵头的“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教育部认定,成为首批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交通大学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011计划”的14所牵头高校之一。
校名沿革
1909 - 1910 邮传部铁路管理传习所
1910 -1917 交通部交通传习所
1917 - 1921 交通部铁路管理学校
1921 - 1922 交通大学
1923 - 1926 北京交通大学
1927 - 1928 交通部第三交通大学
1928 - 1941 国立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41 - 1946 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
1946 - 1948 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49 - 1950 中国交通大学
1951 - 1952 北方交通大学
1952 - 1970 北京铁道学院
1970 - 2002 北方交通大学
2003 - 2013 北京交通大学
校园风貌
学校位于首都北京“学府胜地”海淀区,坐落于北京交通枢纽西直门,毗邻中国“硅谷“中关村,地理位置极其优越。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北京交大校园建筑现代和古典建筑交相辉映,中西合璧风格独特,红墙绿草,风光旖旎。校内遍植银杏,每至金秋交大银杏堪称北京高校一景。教学区总面积近1100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东西两个校区,教学、科研设施完善,硬件设备一流,校园环境优美。
平谷新校区2011年北京交大正式启动2200亩平谷新校区暨轨道交通创新基地建设计划,未来这里将建设成全国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新校区是北京交大第二个百年发展的奠基工程。自2009年初项目启动筹建以来,在中央 交大学生活动中心
领导和教育部、铁道部、北京市及相关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最终确定选址和项目方案,并于2010年与平谷区签订项目合作意向书。2011年,项目获得教育部立项批复,随后与平谷区签订土地供应协议,项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项目未来定位为国际知名的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面向国际、辐射全国的交通专门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全国最高水平的综合交通研究平台,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新兴学科和产业创新中心,示范全国的低碳高教园区。初步规划包括现代轨道交通产学研创新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教基地和新校区三大组团。项目计划“十二五”期间将先期动工建设20万平方米的校舍和12万平方米的创新基地。
机构设置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语言与传播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国家保密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14个学院,还设有研究生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现代轨道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深圳研究院、佛山研究院、长三角研究院和地处河北省黄骅市的独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学校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主校区),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44号(东校区),北京市海淀区交大东路18号院(学苑公寓区)。
邮政编码:100044、10081(学苑公寓)
师资力量
北京交通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大力引进海外高水平人才归国任教。全校教职工2852人,其中专任教师1716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5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67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90.2%)。北京交大的人才吸引力一直都走在全国前列。
学校目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有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973”计划首席4项,“千人计划”特聘教授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 交大秋色-茅以升坐像
划44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计划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5人。
◇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
未来互联网络体系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
列车运行组织及控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教育部创新团队
面向高速铁路控制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
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性控制教育部创新团队
数字媒体信息处理教育部创新团队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3个)
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引智基地
风敏感基础设施抗风减灾创新引智基地
◇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团队
交通运输类专业平台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交通工程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运输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教学团队
◇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
北京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人才培养
北京交通大学教学设施先进,教学及素质教育成绩斐然。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已向国家输送了10余万人才。学校1997年、2006年被评为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2005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之一。现有在校本科生14003人,博士研究生2123人,硕士研究生5888人,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5000余人,成人学生7689人,外国留学生2011年累计784人。 交大春色-22号楼学风墙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有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12人,国家精品课程3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有通信工程等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电工电子和大学物理2个基地被评为优秀国家工科教学基地。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就诞生在北京交大。
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环境、较强的办学实力使学校的声誉日益提高,吸引了大批莘莘学子和优秀高中毕业生争先报考。北京交大生源优良,连续多年全国高考招生Top30。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在京高校中名列前茅。设立了思源班、轨道交通试验班、本硕(博)连读班、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国际班等特色班,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交通运输实验中心
机械工程实验中心
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实验中心
学科建设
北京交通大学形成了特色突出与优势鲜明的学科体系。百余年来,数代交大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学校
成为培养交通运输行业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铁路现代化建设与改革技术与政策问题的重要基地。学校正在全力建设建设以信息和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面对新形势,学校提出通过凝炼学科方向,整合学科资源,汇聚学科团队,构筑学科基地等措施,瞄准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依托所服务的行业优势或区域经济建设强势学科,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使优势学科发展壮大,特色学科与时俱进,新兴学科异峰突起。
◇本科专业(43个)
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类(铁道运输)、交通运输类(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运输类(智能运输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自动化(铁道信号)、生物医学、信息安全、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电子商务、土木工程、土木工程(铁道工程)、土木工程(城市轨道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铁路机车)、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和动力工程、热能和动力工程(工业汽车工程方向)、工业工程、电气信息类、电气信息类(轨道牵引电气化)、信息与计算科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理科实验班类、英语、法学、传播学、软件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保密管理)、西班牙语。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
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8个)(覆盖至二级学科)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铁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产业经济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
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产业经济学、通信工程、物流管理、软件工程(3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自动化。
◇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5个)
系统科学、光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
◇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6个)
固体力学、系统分析与集成、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2个)
信息运筹学、信息安全学 。
◇铁道部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
系统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车辆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校级重点学科(6个)
运筹学与控制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企业管理、会计学、机械设计及理论。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
交通运输工程、系统科学、数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光学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
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力学、数学、物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96个、硕士点167个,有MBA(EMBA)、工程硕士、会计硕士(MPAcc)和法律硕士、应用统计、资产评估、翻译、公共管理和工程管理硕士等10类专业学位,其中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1个,8个学科被列入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被评为全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入选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都市快轨交通》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科研实力
学校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7.86亿元,图书馆纸本藏书、电子图书、网络资源等总量451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140余种,建有交通运输特色数据库。有设备完善和技术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和音像室。
〖国家级科研平台14个〗
◇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4月,由北京交通大学牵头的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通过国家认定的14个中心之一)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
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
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分中心(2个)
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
风力发电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
◇国家级中心(2个)
轨道交通国家安全评估中心(筹)
轨道交通国家培训中心(筹)
◇国家认可实验室(4个)
电磁兼容国家认可实验室(3C认证)
结构强度检测国家认可实验室(3C认证)
土木工程检测国家认可实验室(3C认证)
网络管理国家认可实验室(3C认证)
〖省部级科研平台29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
城市交通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载运工具先进制造与测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全光网络与现代通信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
隧道与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电力牵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高速铁路网络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与运用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3个)
教育部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铁路基础数据整合及信息服务平台(教育部科技基础资源数据平台)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技术研究与咨询中心
◇文化部研究基地(1个)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数字文化研究基地
◇北京实验室(3个)
城市轨道交通北京实验室
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参建)
现代交通先进金属材料北京实验室(参建)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9个)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现代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物流管理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通信与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轨道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城市交通北京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市教委、市工促局)
◇铁道部重点实验室(5个)
运输自动化与通信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铁路信息科学与工程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光纤技术及铁路应用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基地(6个)
北京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基地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市教委、市哲社办)
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北京市委社会工委)
◇国家权威研究中心(5个)
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兼并重组研究中心
中国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
中国交通运输价格研究中心
◇中国现代轨道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下设五个研究中心:
中国高速铁路研究中心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
中国磁悬浮研究中心
中国管轨交通研究中心
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
◇北京交通大学佛山研究院
◇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高新技术“863”计划、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4000余项。2006年以来4项主持项目获国家“973”立项。2008年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2009年“双主持”项目“复杂与高速条件下车载信号安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学校建立了GSM-R技术实验室,主要进行中国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的调度指挥和无线传输等,研究成果应用于大秦线、胶济线与青藏铁路,填补了中国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空白。“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取得关键技术研究的突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成功应用于城轨亦庄和昌平线。以我校土建学院张顶立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组织申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城市地下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经过函评、复评、综合评审等三轮专家评审后获得批准立项,于2010年1月正式启动。2010年科研合同经费达6.2亿。2009年在全国高校SCI排名第58位,EI第38位,ISTP第15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我校设立了“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2011年科研经费近7亿元。2011年主持完成的“基于行为的城市交通流时空分布规律与数值计算”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学校自主创新成果“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成功应用于北京城轨亦庄线和昌平线,成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成功范例。北京市在我校设立了“北京市城市交通技术转移中心”、“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及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依托我校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专门机构——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交通高层论坛”,并已形成独特“品牌”。
学生奖项
该校学生在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国内外数学建模大赛、全国电子商务大赛、电子电路设计大赛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都取得佳绩。该校是全国首批承办EMBA教育的30所学校之一,2007年第四届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评选中该校EMBA项目名列第10位。
北京交通大学拥有国内一流的学生艺术团。北京交大拥有500余人规模的学生艺术团,成立10多年来,在首
都和全国历次高校比赛及对外交流演出中取得了优秀成绩,培养了大批校园和首都高校文艺骨干,排演的《长征组歌》应邀在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和国安剧院演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长征组歌》已成为北京交大合唱团名牌节目。学生艺术团和合唱团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获得了两个一等奖。北京交大艺术团多次赴欧洲、美洲、非洲进行巡演,极大的提升了交大的魅力和声誉。
2009年11月由北京交通大学学生交响乐团和女子排球队组成的93人访问团访问台湾,以“真爱与美”为主题举行专场巡回义演,门票收入全部捐献给台湾“8·8水灾”受灾同胞,这是大陆首个赴台大学生交响乐团。北京交大女子排球队还与台湾师范大学、新竹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以及台中联队等队伍进行友谊比赛。
2010年北京交大合唱团代表中国铁路文工团参加了2010年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表现优异,展现了交大风采。
2011年8月两岸青年同唱抗战歌曲演唱会在北京交大天佑会堂拉开帷幕,北京交大合唱团和来自台湾师范大学、新竹交通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高校的合唱团联袂演出,此次演唱会是两岸历史上首场以纪念抗战为主题的大学生合唱团联合演出。同时该校知行——特色理论学习研究会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和全国学联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及其标兵评选中位列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标兵”榜首。
北京交通大学ACM/ICPC代表队实力全国一流。继2008年该校ACM/ICPC代表队晋级全球总决赛后,该校代表队凭借优异的成绩再次成功晋级2009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33届ACM/ICPC全球总决赛,北京交大BJTU_ImBa队将与来自全球各高等学府的100支队伍同台竞技。该校成为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后中国大陆第8所连续两次晋级ACM/ICPC全球总决赛的学校。 ACM/ICPC是由计算机学术界著名的ACM学会主办,是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它充分地展示了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影响和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衡量高校计算机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北京交通大学ACM/ICPC队展现了该校软件学科的良好发展势头,进一步树立了该校在兄弟院校中良好的形象。“知行结合、开拓进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北京交通大学ACM/ICPC队新老队员不断前进。
北京交通大学拥有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运动队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共获得57项(次)冠军,羽毛球队在世界大学生羽毛球比赛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得44 块金牌、12项(次)冠军。该校有近百人的高水平运动队,羽毛球队在国际国
内大学生羽毛球重大比赛中获得过所有项目的冠军,共获得29块金牌,在北京市及全国高校羽毛球界产生了较大反响。在第22届波罗的海大学生运动会和第10届世界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上,分获6金3银4铜和4项冠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2008年第12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上,取得了5金3银1铜的优异成绩。这些年,在市级以上羽毛球和田径比赛中该校共获得45项冠军,由该校韩松指导的朱鹏凯在北京残奥会上以1114分夺得男子标枪F11/12级冠军,并且打破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在2009年12月11日泛印度洋亚洲大学生运动会羽毛球大赛上,北京交通大学羽毛球队代表中国代表队包揽了所有(男团、女团、男单、女单、男双、女双)的金牌和所有单项(男单,女单,男双,女双的银牌和铜牌),取得了创纪录的成绩!2012年伦敦奥运会,北京交通大学的田卿(队友赵芸蕾)取得女子双人羽毛球冠军。
交流合作
北京交通大学重视和加强国际交流工作,已成为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校与美、英、德、法等
几十个国家的80多所大学及西门子、 ABB等国际著名高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在中国的MBA合作项目——中澳商学院自1999年开办以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 特色,在社会上的声誉也日益提高。主办或承办国际无线通信、信号处理、铁道工程、低碳物流等领域的多个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每年举办“国际文化节”,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充分发挥董事会、校友会、基金会的作用,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交通、物流、信息、能源等行业企业及地方政府等单位签订了83份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领域开展长期、广泛的合作。
北京交大在比利时鲁汶工学院和美国休斯顿设有孔子学院,是中国最早一批在外设有孔子学院的高校之一,是北京交大推进国际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学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之一。“北京高科”,由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共11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组成,是继“华约”、“北约”、“卓越”之后,中国第四个全面合作的高水平大学联盟。联盟11所大学均在各自行业领域居于“领头羊”地位。在学科设置上,这些高校涵盖了交通运输、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网络与通信、化学化工、电力系统、地质、矿业、石油、林业、造船业等重要工程领域,积聚了一大批一流优质资源。
学校是中法“4+4”项目高校之一.项目高校是中国5所高校和法国5所高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的高等教育合作项目。该项目的启动和持续实施一直得到中法两国教育部、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和法国艾菲尔奖学金委员会的全力支持,并作为中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典范项目得到多方赞誉。参加“4+4”合作项目的五所中方高校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五所法方高校是里昂中央理工大学、南特中央理工大学、巴黎中央理工大学、马赛中央理工大学和里尔中央理工大学。
学校充分发挥董事会、校友会、基金会的作用,深化校企合作,与铁路行业、社会企业及地方政府等65家单
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领域开展长期、广泛的合作。与比利时鲁汶理工学院签署两校联合培养本科生合作协议6年,该校已共派出了100余名学生赴对方学校学习,交大学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优秀的学习成绩为母校赢得良好的影响。共培养来自亚、非、欧、美的83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3000余名,还聘请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和任教,诺贝尔奖获得者盖德·谢克等多位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多次主办或承办了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如今,有着116年辉煌历史的北京交通大学,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秉承“知行”校训,以更加谦虚谨慎、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实现交通大学百年华诞时江泽民同志题词“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向着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知名教授
徐叙瑢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光学专家
山东临沂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5年获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50年代以来,在领导光致发光、阴极射线发光、放射线发光和场致发光等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发现了光电子与热电子的复合及俘获截面之比的明显差别;突破了导带电子不可区分的概念及新的分析加热发光的准确方法;在瞬态光谱、能量传递、场致发光方面都有独创。在第三代场致发光的原理及应用方面独辟蹊径。发现了类阴极射线发光及无机有机异质结薄膜中的混合激发发光。组建了中国发光研究基地,培养了科技骨干,促进了发光学会及发光学报的创建,开展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徐寿波中国工程院院士 综合能源工程、技术经济学专家
浙江省绍兴市人。195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动力系,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现任北京交通大学综合能源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物流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综合能源工程学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我国技术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在综合能源工程学和技术经济学两个学科领域共取得理论和应用成果300多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和北京市等各种奖励10多次,其中获科技进步奖8次(省部级一等奖和国家三等奖各1次,省部级二等奖4次,三等奖2次)。1977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梦恕中国工程院院士 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
河南省温县人。1964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获硕士学位。1997年全职至北京交通大学担任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岩土研究所所长;北京交大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博导教授。开拓了铁路隧道复合衬砌新型结构领域的理论研究,摸清了结构受力特点、机理,确定了施工要点及工艺;主持并参加大瑶山隧道深孔光面爆破、喷锚支护、周边钻孔预注浆等关键技术成果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实现了大断面、大型机械化快速施工,使长大隧道修建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主持双线铁路隧道不稳定地层信息化施工,首次系统地创新了超前支护稳定工作面支护体系的理论分析和应用;主持创造了“浅埋暗挖法”修建城市地铁和车站的施工配套技术,为城市地铁及地下工程修建开辟了一条新路。主持国内多条海底、江河水下隧道的设计、施工研究,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二等奖。人事部科技一等奖,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简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 光纤通信及电磁兼容专家
江西萍乡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信系。北京交通大学光波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建立了JN和IK函数,丰富了Bessel函数理论,研制成我国第一根偏振保持单模光纤;三万至三十万象素石英传像光纤;双窗口双零色散光纤;动态单纵模激光器;异型钢丝超强型束管式光缆系列。目前正在从事的国家重大课题有:利用漏泄波导综合光缆和光纤陀螺实现高速铁路列车实时追踪系统的研究;OTDM光孤子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光纤光栅色散补偿的研究。历任国家自然科学奖信息学部评委、北京市政府通信与信息技术顾问组组长等社会兼职。由他主持的四项属国际前沿的国家863课题均通过了国家验收,全部评为A等。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翁宇庆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 金属材料学专家
江苏常熟人,1940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金属学和金属材料专业,1984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博士学位。现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科技部“973计划”材料领域顾问组成员、国防工业科技局技术委员会委员、《钢铁》杂志主编等学术职务。曾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冶金部副部长及国家冶金局副局长,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连续3次担任国家“973计划”有关钢铁材料的首席科学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冶金科技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全国科技大会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省部级其他等级奖项、香港政府颁发的“紫金杯生产力奖”。2008年获香港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同年被评为“科学中国人2008年度人物”。2009年获在德国柏林召开的“国际先进材料制造大会”的杰出贡献奖。
校友总会
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新竹交通大学五所交大已经联合成立"交通大学校友总会" (Jiaotong/Chiao Tung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其宗旨是:加强校友与母校、校友之间的联系、团结和合作,发扬交大的优良传统,共同为振兴中华,为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母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其任务是:沟通校友与母校、校友之间的联系、发挥海内外校友的智力优势和广泛影响,为母校的发展作贡献,为祖国的统一和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而交大海外校友因其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光荣传统,虽身居海外,却仍然魂系母校,积极关心母校,从学术上,财力上,社交等方面鼎力支持母校发展教育。据不完全统计,交大海外校友超过5000人,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巴西,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并且都成立了当地校友会,定期举行校友活动。由于历史上作为一个完整的交通大学1959年事实上已经"亡校",并不存在一所名字为“交通大学”的学校。
在美国,交大校友最多,校友活动也最活跃,在纽约,华盛顿,南加州,北加州,休斯顿,中西部,纽芬兰等地均建立了校友分会,每5年举行交大校友大团聚活动。2000年第7次全球交大校友年会已经圆满结束。据当时《世界日报》报导,来自台湾的老校友蒋光照,在会议结束前,宣布"全球交大校友联谊会"成立。首任会长为汪道涵;副会长8位包括五校现任校长谢绳武、谈振辉、周本宽、张俊彦、王文生及美洲校友会总会会长李天和、台湾交大校友会长郭南宏、香港交大校友会长陈明敏;秘书长蒋光照。
香港校友会也十分活跃,同母校联系密切,支持甚大。每年4月8日校庆,海外校友不远万里,纷纷返校,参加毕业周年大联欢并捐款捐物,讲学指导,以表达海外赤子的心意和期望。留学日本的校友均是80年代以后出国深造的,大都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或在大公司任职,于1998年汇集100多位校友成立了留日校友会。
历届英才
郑振铎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当选),文化部副部长。著名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考古学家。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五四运动学生领袖。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1920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铁路管理学校)。[3]
茅以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土木工程学家、桥梁学家、教育家。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金士宣中国铁路运输学科首创人和奠基人、铁路运输专家。
张榴晨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教授。1982年北京交大电气工程系本科毕业。[4]
权 龙IEEE院士( Fellow,2009年当选),香港科技大学教授,1984年毕业于北京交大电信系。[5]
张 涛IEEE院士( Fellow,2010年当选),美国贝尔实验室。1987年毕业于北京交大通控系。
牛志升IEEE院士( Fellow,2011年当选),清华大学教授,1985年毕业于交大通控系。
沈维明 IEEE院士( Fellow,2012年当选),加拿大国家委员会研究院,1983年本科毕业于交大机械系,86年硕士毕业于交大机械系。
徐叙瑢中国科学院院士,光学物理学家,中国发光学主要奠基人。理学院光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黄宏嘉 中国科学院院士,微波理论与技术科学家。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学院光学工程博士生导师。
衣宝廉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学院光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何德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沈昌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马志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
葛昌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1952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冶金物理冶金专业。
简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光纤通信、光纤传感、电磁兼容科学家。1953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信系。
高玉臣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物理学家。
梁晋才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自动控制专家。材料系校友。
王梦恕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与地铁工程专家。
徐寿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技术经济学创始人。
施仲衡 中国工程院院士,地铁工程科学家。
曾广商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电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刘友梅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生导师。
翁宇庆中国工程院院士,机电学院。
洪 涛 中国工程院院士,理学院。
陈志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理学院。系统生物学博士生导师。
彭一刚 中国科学院院士,1951年入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铁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建筑系。
雷清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分析专业博士生导师。
顾国彪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气工程学院电机及控制专业博士生导师。
孙永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部副部长,经管学院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傅志寰 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部部长,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王淀佐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理学院光学专业博士导师。
高自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楼宇庆物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毕业于北京交大物理系,哈佛大学博士。
于 雷美国德克萨斯州南方大学科技学院院长,终身教授。
李承恕 无线电通信专家,交通大学通控系毕业。
王郴平 著名华人学者,美国阿肯色大学终身教授。1986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
杨汝梅 原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院长,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1920年毕业于铁路管理学校高等科。
刘小平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教授
谢 强 现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谷士文原湖南大学校长、华中师大校长、长沙铁道学院院长。1967年毕业于交大电信系通信专业。
张树京 原交通大学校长,同济大学资深教授。1953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信系,1962年获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工程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谈振辉 无线通信专家,原交通大学校长。
朱劭天原武汉大学校长、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陈春阳西南交通大学校长,2008年博士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
杜 林 现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长、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博士毕业。
王稼琼 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原北京物资学院院长。1992-1995年北京交大经济学博士。
王岳森现任石家庄铁道大学校长,2000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经管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郑吉春 现任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
王永生 现任北京印刷学院校长。
汪明浩 原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
杜彦良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校长,1989 年获得北方交通大学硕士。
吴绍曾 著名铁路运输专家。1917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学铁路管理科,与我国文学史家、文学大师、考古学家郑振铎先生是同班毕业的杰出校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
夏克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194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北京交通大学)。
王芳荃中国英语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教育家,芝加哥大学硕士,1939年任交通大学铁道管理系主任。
王元化 著名文学评论家。1946年到1948年在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任教。
许 靖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铁路运输专家和教育家,1921年考入交通大学北京学校。
沈奏廷铁路运输学家,教育家。
王竹亭著名铁路工程专家、教育家,我国铁路选线设计学科开拓者。1925年毕业于北京交大铁道工程专业。
林达美著名铁路运输学家,教育家。192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赵传云 铁路运输经济学家,1923年第一名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铁路管理科,伊利诺伊大学硕士。
刘 瀚 中国第一个无线广播电台创始人,“中国广播之父”。1914年毕业于交通传习所无线电科。
汪禧成 铁道信号工程专家,教育家,我国铁道信号事业的开拓者。
应尚才 著名机械工程家,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设计师。
袁保宗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1953年毕业于北方交大。1960年获列宁格勒铁道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吴 风铁路运输专家。铁道部运输局总工程师。1945年考入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梁康之 国际著名交通规划设计专家。1981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美国马里兰州公路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向哲浚法学泰斗。“东京审判”担任首席检察官。留学美国耶鲁大学,1925年回国在北京交通大学任教。
莫若愚 著名爱国华侨企业家。新加坡环美家具集团创始人和董事会终身名誉主席、吉象木业集团创始人、伟业木业集团董事会主席。1948年7月毕业于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运输系。
王旭宁 九阳豆浆机的发明人。九阳股份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裁。1991年毕业于北京交大机械系。
贾石琏 2012华人经济领袖。美国领先的软件公司Interwoven创业人。[6]
李极冰 著名经济学家。UT斯达康首席经济学家,伦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无线通信国际实验室主任。
张志强 现任山特维克大中华区总裁 ,原诺基亚西门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
宗 坚 现任中国包装总公司总经理 。
李河君 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工商联副主席。1988年毕业于北京交大机械工程系。
武克钢 香港通恒集团董事长,云南红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1976年毕业于电信系无线通信专业。
马 骋中国通号集团总经理、董事长。
李燕青 现任通号集团党委书记。
张光辉 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974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
郑昌泓现任中国南车总裁
张 军 现任中国南车副总裁
张新宁 现任中国南车总工程师
韩杼滨 铁道部部长。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黄四川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主席
何洪达哈尔滨铁路局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政治部主任。
张有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总经济师
王奎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总经济师
于 川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总经济师
黄 民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总经济师
华茂崐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总工程师
李永海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
谢 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国防科工委副主任,1948年考入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顾云飞中国直工委常务副书记
胡海峰同方威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党委书记。
国林 铁道部副部长(1993年)。哈尔滨铁路局局长。北京铁路局局长(1986年)。
李森茂铁道部部长。1948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
丁关根 铁道部部长。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
封明为 北京市副市长。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石万鹏 曾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国务院环保委副主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吴昌元 原海南省常务副省长,1969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系。
成克杰 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57届铁道管理系毕业生。
屠由瑞原铁道部副部长,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董事长。
徐锡安 原北京市委常委,市教育工委书记,原新华社副社长,党组副书记。
李豫琦 现共青团陕西省委书记, 1994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机械系。
黄 民 现任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司长。
周 南 现任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
吴亚峰 现任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副主任。
赵吉斌 中国铁通董事长。交大运输系93级校友。
安立敏现任铁道部纪委书记,中纪委委员,毕业于北京交大机械系。
吴 强现任铁道部运输局局长,毕业于北京交大运输系。
陈兰华现任铁道部安全总监,安监司司长,毕业于北京交大运输系。
张 伟 沈阳铁路局局长,毕业于北京交大运输系。
杨绍清太原铁路局局长。曾任北京铁路局局长,大秦铁路董事长。毕业于北京交大机械系。
杨宇栋 现任呼和浩特铁路局局长,曾任中铁快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唐士晟 现任乌鲁木齐铁路局局长。
刘振芳 现任昆明铁路局局长。
汪亚平 现任西安铁路局局长。1982年本科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机车电传动专业。
宋修德哈尔滨铁路局局长。中铁快运总经理。北京交通大学博士。
任纪善 济南铁路局局长。北京交大运输系本科。
孙永刚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交大79级。
田 卿世界冠军。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女子双打冠军。2008级北京交大法学系。
百强排名
北京交通大学在亚洲范围及全国范围内的排名:
2012年,在公布的年度QS世界亚洲大学排名中,名列亚洲第129名,在大陆入选高校中排第27位。[7]
2011年,在公布的年度QS世界亚洲大学排名中,名列亚洲第171名,在大陆入选高校中排第34位。[8]
2010年,在公布的年度QS世界亚洲大学排名中,名列亚洲第181名,在大陆入选高校中排第35位。[9]
北京交通大学高考招生及商学院细分排名:
2012年,中国大学50强中列第35位,其中文科高考招生50强中列第26位,理科高考招生50强中列第29位。[10]
201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MBA前10名》榜单,北京交通大学排名全国第10名。[11]
2012年《中国最具价值EMBA前10名》榜单,北京交通大学排名全国第6名。
2011年,中国大学50强中列第35位,理科高考招生50强中列第29位,其中文科高考招生50强中列第25位。[12]
2013年武汉大学版中国大学排行榜,北京交通大学排名全国33名
2012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北京交通大学排名全国31名
2013年HER中国大学排行榜,北京交通大学排名全国32名
2012年人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北京交通大学排名全国35名
近年北京交通大学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文科理科生源地: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青海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藏新疆内蒙古海南福建甘肃港澳台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11--616580--19本科一批2010--588566--14本科一批2009555610584--17本科一批2008543590569--21本科一批2007551599573--25本科一批2006545586563--33本科一批2005515573534--21本科一批2004511--------不详2003520--------不详2002479--------不详2001----502----不详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16张)
211工程大学
东北地区?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吉林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延边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辽宁大学
? 东北林业大学 ? 东北农业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华北地区? 清华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南开大学 ? 天津大学
? 天津医科大学 ? 中国传媒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内蒙古大学 ? 太原理工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体育大学
? 中央音乐学院 ? 中国政法大学 ? 河北工业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协和医学院
华东地区? 复旦大学 ? 浙江大学 ? 厦门大学 ? 同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南京大学 ? 东南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福州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 苏州大学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东华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河海大学 ? 江南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安徽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上海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华中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大学 ? 华中农业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南大学 ? 中南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郑州大学 ? 南昌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华南地区? 中山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暨南大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海南大学 ? 广西大学
西北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兰州大学
? 青海大学 ? 宁夏大学 ? 新疆大学 ? 石河子大学
? 西北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长安大学
西南地区? 重庆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农业大学 ? 贵州大学 ? 云南大学 ? 西藏大学
? 西南大学 ? 西南财经大学
军事系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第二军医大学 ? 第四军医大学
以上内容来源于教育部网站,详情请见““211工程”学校名单”。
北京市高校院校(本科)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北京工商大学 ? 北京联合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方工业大学 ? 首都医科大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建筑大学 ? 北京服装学院 ? 北京印刷学院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首钢工学院 ? 北京农学院 ? 首都体育学院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北京物资学院 ? 北京警察学院 ? 中国音乐学院 ? 北京舞蹈学院
? 北京电影学院 ? 中国戏曲学院 ? 北京城市学院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 中华女子学院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体育大学
? 北京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清华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京语言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 ? 中国传媒大学 ? 国际关系学院
?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央戏剧学院 ? 中央音乐学院 ? 外交学院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年中国大学50强
榜单前10名? 北京大学 ( 1) ? 清华大学 ( 2) ? 复旦大学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4)
? 浙江大学 ( 5) ? 南京大学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
? 北京师范大学 ( 9) ? 南开大学 ( 10)
11至20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2) ? 西安交通大学 ( 13) ? 武汉大学 ( 14)
? 天津大学 ( 15) ? 中山大学 ( 16) ? 华中科技大学 ( 17) ? 厦门大学 ( 18)
? 同济大学 ( 19) ? 中国农业大学 ( 20)
21至50名? 四川大学 ( 21) ? 东南大学 ( 22) ? 中南大学 ( 23) ? 华东师范大学 ( 24)
? 山东大学 ( 25) ? 大连理工大学 ( 26) ? 北京理工大学 ( 27) ? 中央财经大学 ( 28)
? 上海财经大学 ( 29) ? 吉林大学 ( 30) ? 西北工业大学 ( 31) ? 北京科技大学 ( 32)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33) ? 湖南大学 ( 34) ? 北京交通大学 ( 35)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36)
? 华南理工大学 ( 3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8) ? 北京邮电大学 ( 39) ? 重庆大学 ( 40)
? 中国政法大学 ( 41) ? 南京理工大学 ( 42) ? 华东理工大学 ( 43) ? 电子科技大学 ( 44)
? 中国海洋大学 ( 45)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46) ? 西南财经大学 ( 47) ? 东北大学 ( 48)
? 北京语言大学 ( 49) ? 北京林业大学 ( 50)
参考资料 1.学科评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教育部主办).2012-7-4[引用日期2012-11-27].
2.北京交通大学网站:校训.北京交大网站.
3.著名毕业生.北京交通大学[引用日期2012-11-27].
4.三位华人学者当选2011年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科学网[引用日期2012-11-27].
5.2012 IEEE Fellow增选结果揭晓.IEEE China[引用日期2012-11-27].
6..凤凰网[引用日期2012-12-23].
7.QS亚洲大学排名.百科[引用日期2012-11-27].
8.QS亚洲大学排名.topuniversities.com[引用日期2012-11-27].
9.Asian University Rankings - QS Asian University Rankings .topuniversities.com[引用日期2012-11-27].
10.2011高考招生50强综合排名.中国人民大学[引用日期2012-11-27].
11.201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MBA前10名》榜单.互联网[引用日期2012-11-27].
12..凤凰网教育频道[引用日期2012-11-27].
开放分类: 教育 交通大学 211工程 985工程 2012年中国大学50强 中国现代名校 社会 高校 北京市高校院校(本科) 211工程大学 2012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排行榜单 教育部直属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相关词条:
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交通大学青岛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大学工程学院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地质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更多阅读
沉痛悼念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校长叶培大先生48图 沉痛悼念陈锦华同志
沉痛悼念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校长叶培大先生(48图)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通信科技界泰斗、著名微波通信与光纤通信专家、杰出的教育家、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校长叶培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月16日12时在北
带你走进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院
回复 小茉莉创建于:2013-01-22 19:04阅读:8回复:24【北化初印象】 北京化工大学(BUCT)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学校创办于1958年,校训“宏德博学,化育天工”。经过多年的
北京大学名录 北京艺术类大学名录
2007年3月22日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北京大学海淀颐园路5号10087162752114清华大学海淀区清华园10008462785001中国人民大学海淀路175号10087262511301北京师范大学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622061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海淀区学院路37号10008
华东交通大学 校园风景 华东交通大学校园招聘
华东交通大学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理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1971年9月2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关于六所高等院校的体制调整和领导关系的通知》,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
交通大学校友列表 交通大学校友总会
交通大学校友列表,旨在包括五所交通大学(中国大陆的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台湾地区的国立交通大学)及其历史渊源的交通大学的校友名录。目录1 名录 1.1 1920年以前毕业校友 1.2 1920年届毕业校友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