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尊者的证悟 佛陀的证悟

很多人误解了阿难尊者修行证果的方法,在此稍作解释。于佛陀成道,度过第一次雨季安居之后,他回到了故乡迦毘罗卫城。

佛陀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离开迦毘罗卫城,途中停留在一个芒果园里休息。

有六位释迦族的王子,在那个芒果园中跟随佛陀出家,其中包括了阿难尊者在内。

从佛陀那里学习禅修的法门之后,他们就前往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度过出家后的第一次雨季安居。

那时,阿难尊者精进地修行止、观禅,并且就在那一次安居期间,证悟了初果须陀洹。

他是如何证悟的呢?阿难尊者精通八定,并且善于修行身至念业处。

什么是身至念业处呢?在《中部.后五十经篇》里的《身至念经》中,佛陀教导了身至念业处。

它包括安般念、四威仪、正知、三十二身分、四界分别观、九种坟场观、四种禅那、五神通、依四圣谛而灭除烦恼。

因此可知,身至念业处并不只是三十二身分而已,也包括了其它的修行法门。但在有些经中,身至念是专指三十二身分而言。

三十二身分有两种修法:一、止禅的修法,是专注三十二身分为不净,以达到初禅。二、观禅的修法,是观照三十二身分的四界,以照见究竟色法。

阿难尊者就是专注于修行身至念业处。他以禅那为基础,进一步观照内外的究竟色法、内外的究竟名法、内外的究竟名色法,以及分辨内外的究竟名色法没有人、我、众生;

并且,阿难尊者观照名色法的因,也就是修行缘起法以透视因果关系:过去世的五种因造成现在世的五蕴,现在世的五种因,造成未来世的五蕴等等。

从《长部》的《大因缘经》中,我们可以得知阿难尊者精通于观照缘起法。观照缘起法之后,他观照名色法及其因为无常、苦、无我。

在那次的雨季安居中,阿难尊者就是如此精进地修行止禅与观禅。

在《中部.身至念经》里,佛陀教导说,如果有系统地修行身至念业处,禅修者可以证得五种世间神通及出世间的四道与四果。

要证得神通,必须先以十四种方式来精通十遍禅与八定,因此这些修行法,也都包括在身至念业处中。

当阿难尊者证悟圣果的观智将要成熟时,他得以听闻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满慈子),说一部简短的经,那即是《相应部》中《蕴品相应》的《阿难陀经》。

在那部经中,富楼那尊者以镜子为譬喻来说法。譬如有人站在镜子前面,他可以清楚地在镜子里看见自己的影像。

那个影像是谁呢?我们能否说,那个影像是他、他的或他的自我呢?不能。为什么呢?如果那个影像真的是他,那么当镜子移动时,他也会跟着移动。

然而事实上,当镜子移动时,那个影像只会消失,不会跟着移动,因此那个影像不是他、他的等等。

只是因为有身体与镜子的缘故,所以才有影像暂时出现。同样地,五蕴只是依靠因缘和合的缘故而暂时存在,它们不是他、他的或他的自我。

再举个例子来说。假设现在我面对着一片玻璃门,门上显现出我的影像。如果有人用枪射击我的影像,我是否会死呢?不会。

如果那个影像真的是我,那么我应该会死。然而,我并不会因为他射击那影像而死,由此可知那个影像不是我。

同样的道理,五蕴只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法,它们一生即灭,不是我、我的或我的自我,也不是你、你的或你的自我。

再者,如果五蕴真的是你的,那么五蕴应当会听从你的指挥:你要它们变美丽,它们就会变美丽;要它们变长,它们就会变长;要它们变短,它们就会变短。

五蕴能如此听你指挥吗?不能。五蕴不会顺从你的意愿而改变,因为它们不是你的。

接着,富楼那尊者问阿难尊者好几个问题。首先他问说:“阿难,色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阿难尊者回答说:“无常的,尊者。”那时,阿难尊者清楚地了知色法的无常本质。

他并非不知而假称为知,因为听完那部经之后,阿难尊者就会证悟须陀洹道果,如果他在当时说谎的话,就不可能在听经之后证悟圣果。

因此,阿难尊者是在清楚地了知色法为无常的情况下,才如此回答的。

接着,富楼那尊者问说:“既然色是无常的,那么它是乐的还是苦的呢?”

阿难尊者回答说:“苦的,尊者。”由此可知,阿难尊者了知色法的苦本质。

富楼那尊者又问:“既然色是无常的、苦的,那么能否说,色是我、我的或我的自我呢?”

阿难尊者回答说:“不能,尊者。”由此可知,阿难尊者了知色法的无我本质。

这些问答,显示阿难尊者彻底地了知色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以同样的方式,富楼那尊者又问了受、想、行、识这四蕴,阿难尊者也一一给予了相同的答案。

由此可知,当时阿难尊者已经彻底地了知,五蕴及它们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问过这些问题之后,富楼那尊者教导阿难尊者再度修行观禅。他如何教导呢?

富楼那尊者说:“贤友阿难,你必须照见十一种色蕴为无常、苦、无我。

那十一种呢?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内在的、外在的、粗的、细的、低劣的、优胜的、远的、近的。

这十一种色蕴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不是我、我的或我的自我。”

阿难尊者当下就依照教导而修行。他能够清楚地观照,这十一种色蕴为无常、苦、无我。

然后,富楼那尊者以同样的方式,教导十一种受蕴、想蕴、行蕴及识蕴,阿难尊者当下一一地依照教导而观照。

阿难尊者的证悟 佛陀的证悟
如此,他能够清楚地照见,这十一种五蕴为无常、苦、无我。

当富楼那尊者说完这部经时,阿难尊者证得了初果须陀洹,能以须陀洹道智与果智来了知涅盘。

在这里还有另一个要点:阿难尊者证悟须陀洹果的同时,也得到了四无碍解智。

要在证悟圣果时也得到四无碍解智的人,必须具备五项条件。

其中第一项是今生的,其余四项是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得到的。

这五项条件是:一、 证悟:他必须在现在佛的教化期中,证得某一种圣果。

二、 精通教理:他必须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学习律、经、论三藏。

三、 质问:他必须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研究注释与讨论疑难之处,藉此清楚地了解三藏。

四、 闻法:他必须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恭敬地听闻佛法,未曾以放逸心听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五、 先前的修行:他必须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的阶段。后四项条件,就是波罗蜜。

阿难尊者曾经于十万大劫以前,在最胜华佛的座下修习这样的波罗蜜。因此,他并不是在最后一生才修行而已。

他已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彻底地观照名色法及缘起法,并且观照名色法及其因,为无常、苦、无我,提升观智达到行舍智的阶段。

除了过去世的那些波罗蜜之外,在最后一生里他接受佛陀的教导,在三个月的雨季安居期间精进地修行止观,这是他当世的波罗蜜。

由于过去世与现在世这些波罗蜜的缘故,所以他在听闻富楼那尊者讲说镜子譬喻的经之后,能够很轻易地证悟初果须陀洹。

他在过去世积聚波罗蜜、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时,也履行‘往返任务’。意思是,在他入村托钵及返回的路上,都一直专注于修行止禅或观禅。

如此说是为了显示他,不只是在一种姿势修行止观而已,而是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都修行止观。

阿难尊者不但曾经于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四威仪,在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也同样地修行四威仪。

他在三个月的雨季安居当中精进修行,然后才证悟须陀洹圣果。

证悟初果须陀洹之后,阿难尊者仍然一有机会就精进地修行止观,如此经历了四十四年。

举一个明显的例子来说:有一天,阿难尊者与佛陀住在一个森林里。

白天的时候,阿难尊者顺逆地观照缘起法。他能够清楚地照见因果关系,并且能观照十二缘起支为无常、苦、无我。

在傍晚的时候,他来见佛陀,禀告说:“虽然世尊说缘起法很深奥,但是对我而言,缘起法很容易。”

佛陀对他说:“阿难,不要如此说。如果不能以三种遍知来了知缘起,就无法解脱生死轮回。”

注释者解释《大因缘经》里,佛陀的这段话说:“如果不能以观智来了知缘起法,则无法解脱生死轮回。”这是非常重要的指导。

如果想要解脱生死轮回,你就必须以观智来了知缘起。如何才能以观智了知缘起呢?首先必须培育定力,其次必须观照内外的名色法,然后才能观照缘起法。

尽管阿难尊者一有机会,就努力观照十一种五蕴为无常、苦、无我;但是,他未能在那四十四年中证得更高的果位。

佛陀般涅盘之后,在第一次三藏圣典结集的前一夜,阿难尊者又勇猛精进地修行身至念业处。

前面已谈过,身至念业处包括了安般念、四威仪、正知、四界分别观、三十二身分、九种坟场观等法门。

当天晚上,阿难尊者精进地修行,尤其是行禅。行走的时候应当如何修行呢?

应当观照(一)带动的色法、(二)被带动的色法、(三)造成身体动作的心。

带动与被带动的色法是色蕴,造成身体动作的心包括四种名蕴,总共是五蕴。

行走时,他观照五蕴、五蕴的因,及观照五蕴与其因无常、苦、无我的本质。阿难尊者整夜精进地如此观照。

由于一心想在隔天三藏结集开始之前,证悟四果阿罗汉,所以阿难尊者非常精进地修行。

但是由于精进根太强,因此他无法达到更高的成就。于是他放松身心,准备躺下来休息一下。

在躺下的时候,他仍然观照着行法无常、苦、无我的本质。

由于他将精进力稍微放松,所以精进根与定根达到平衡。结果,他在躺下的动作中,证悟了阿罗汉圣果。

在阿难尊者五根成熟而且平衡的时候,他观照任何一种行法为无常、苦或无我,都足以证悟阿罗汉果,因为他之前已经有系统地详细观照无数次了。

当禅修者有系统地观照十一种五蕴为无常、苦、无我,达到行舍智的阶段之后,就可以任选某一种行法来专注观照,直到证悟涅盘。

例如,他可以专注观照任何一种禅那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如此观照时,就有可能证悟涅盘。阿难尊者的情况就是如此。

此外,还有摩诃提舍长老的故事。有一天,长老在入村托钵的路上遇到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因为与丈夫吵架而离家出走。

她在路上遇到摩诃提舍长老,并且故意对长老发出大笑来勾引他。摩诃提舍长老听到笑声,就抬头去看,正好看见那女人的牙齿。

见到牙齿之后,长老就作意白骨观,因而见到那女人只是全副的白骨。然后,他转回来专注于自己的白骨为不净,很快速地达到初禅。

从初禅出定之后,他观照初禅名法为无常、苦、无我。摩诃提舍长老,就这样在路上证悟了四果阿罗汉。

为什么他能如此快速地证果呢?因为他已曾修行白骨观很久的时间,白骨观就是他的根本业处。

摩诃提舍长老已曾以白骨观的初禅为基础,而观照名色法及其因为无常、苦、无我无数次,而且多次达到行舍智。

因此在路上遇到那女人时,观照任何一种行法为无常、苦或无我,都足以使他证悟圣果。我们应当效法这两位尊者在四威仪中修行的典范。

摘自《正念之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3091.html

更多阅读

阿卡丽技能连招 阿卡丽的神秘商店9月

阿卡丽技能连招——简介阿卡丽技能还是讲究一些连招的,因为阿卡丽不管是对线期还是团战期,一个好的连招可以提升不错的输出,说一下阿卡丽技能连招。阿卡丽技能连招——方法/步骤阿卡丽技能连招 1、被动技能苍翠之印:在获得20点法术强

《阿黛尔的生活》影片成功的秘诀 阿黛尔的生活

《阿黛尔的生活》影片成功的秘诀本年度在嘎纳获得金棕榈奖的法国影片《阿黛尔的生活》不仅获得了嘎纳电影节评委的一致好评,也似乎获得了法国观众的一致认可,看来影片获奖以后导演与演员有关拍摄过程中的一些争议丝毫也没有影响观众

巧剥各种难剥的食物皮 巧剥柚子皮

巧剥各种难剥的食物皮1、巧剥核桃皮  在砸核桃前对核桃稍加处理。先把核桃放进蒸锅里,开火,水开后蒸五分钟。然后把蒸好的核桃倒进一盆凉水中。这叫给核桃降温,免得一会儿剥核桃烫手。泡一会儿,看看结果吧。(砸。剥)还是个个完

《阿黛尔的生活》影评 阿黛尔的生活在线观看

年初第一遍看《阿黛尔的生活》的时候,刚读完《第二性》,配合影片开头的几段《玛丽安的生活》食用,感觉到的是浓浓的女权意识:一个女性如何觉察到自身的理想与爱情。好电影总是在反复咀嚼中能发现不同的韵味,又是一年戛纳,重温去年这部金棕

声明:《阿难尊者的证悟 佛陀的证悟》为网友不争炎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