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九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 九年级英语备课组记录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一

活动时间

第三周

活动形式

备课组活动

课题

讨论复习计划

组织者

黄月娥

出席人员

全组

缺席人员

活动内容、效果记录:

本昆阳二中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表

一、周教学及复习计划

总复习进度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分册复习:3月12日——4月24日(用时6周左右)回归课本、系统归纳、重抓基础。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记忆、掌握。着重从课本入手,依纲扣本,在字词句篇中夯实基础。

1、复习要点(1)课内古诗词过关:理解—背诵—默写——赏析名句。(2)、课内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胡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包括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3)、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联系与区别:了解三大文体知识,并且要落实到1_6册课本中的重点篇目的重点语段的阅读和理解。(4)、各种类型作文的指导训练,如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

2、复习目标:(1)掌握文章体裁知识,如散文、小说、童话、寓言、神话、诗歌、戏剧。(2)掌握一些重要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老舍、唐宋八大家等.(3)分册复习是对教材的忠实,针对学生来说十分必要,我们一册书一周,约6周,每册复习主要针对文体来划分复习单元,完成之后辅之以试题精炼。每周进行一次作文训练。

二、第二轮复习,专题板块复习,精讲精练,提升能力:(用时4周)4月27日——5月24日

(一)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分类,进行专题复习(大概用时四周)以《考试说明》为纲进行专题板块复习,以大纲为指导,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复习要点:(1)积累与运用(默写、语言应用题方法指导及训练。(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方法及指导训练)(3)各种文体的阅读(各种问题的阅读方法指导及训练,特别注重学生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训练)在进行专题训练时,要明确每项专题的复习要点,然后结合练习进行巩固

(二)作文指导(一周)了解记叙文、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模式,重点放在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上面。要求学生熟悉收集的大量写作素材,能够正确的审题、正确的选材、立意,书写工整,为个性化写作打下基础。
作文训练侧重于名篇,学习优秀作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找一些典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训练除专题外,同时坚持每周一个作文训练)

三、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模拟冲刺(三周时间)5月27日—6月10日
复习要点:(1)吃透课标及中考说明,收集筛选中考信息,精选模拟试题(2)精讲精炼,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3)通过模拟练习,反馈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和方式方法。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这一轮复习重在进行模拟练习,可帮助学生在完成专题复习后,检测学习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

四、第四轮复习:自主学习查漏补缺(一周左右)6月11日——6月13日

复习要点:(1)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整理消化知识点,梳理知识结构。(2)做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考出最佳成绩。

备课具体时间表
2014年九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 九年级英语备课组记录
  

课时

具体内容

所属板块

负责人

第1课时

 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写作与表达

 

 

 

黄月娥

第2课时

 作文的内容与结构

第3课时

 作文的语言与情感表达

黄月娥

第4课时

 考场作文要注意的关键点

第5课时

 七上五篇文言文整合练习

 文言文阅读

陈碧华

第6课时

 七下六篇文言文整合练习

陈碧华

第7课时

 八上第五单元文言文整合练习

周鹂

第8课时

 八上第六单元文言文整合练习

周鹂

第9课时

 八年级文言文阅读测验

周鹂

第10课时

 九上第六单元文言文整合练习

陈媛

第11课时

 九下第五单元文言文整合练习

陈媛

第12课时

 九下第六单元文言文整合练习

陈媛

第13课时

 九年级文言文阅读测验

陈媛

第14课时

 七上诗歌重点句默写与重点诗歌鉴赏指导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与鉴赏

 

 

 

马斌

第15课时

 七下诗歌重点句默写与重点诗歌鉴赏指导

马斌

第16课时

八上诗歌重点句默写与重点诗歌鉴赏指导

马斌

第17课时

 八下诗歌重点句默写与重点诗歌鉴赏指导

马斌

第18课时

 九上诗歌重点句默写与重点诗歌鉴赏指导

马斌

第19课时

 九下诗歌重点句默写与重点诗歌鉴赏指导

马斌

第20课时

 初中阶段诗歌鉴赏与默写测验

马斌

第21课时

文言文测验

 文言文积累与阅读鉴赏

游建平

第22课时

文言文测验

第23课时

文言文测验讲评

第24课时

 议论文阅读与答题方法指导

 

阅读与鉴赏

 

 

陈碧华

第25课时

 说明文阅读与答题方法指导

陈碧华

第26课时

 小说阅读与答题方法指导

黄月娥

第27课时

 散文阅读与答题方法指导

黄月娥

第28课时

文学名著阅读复习

马斌

第29课时

 现代文阅读测验(一)

陈媛

第30课时

现代文阅读测验(二)

陈媛

第31课时

现代文测验讲评

 陈媛

第32课时

语言运用:压缩语段与仿句

积累与运用

 

 

周鹂

第33课时

语言运用:图表信息简明得体连贯

周鹂

第34课时

 改病句:六种病句形式与练习

游建平

第35课时

  模拟练习

 综合测试

游建平

第36课时

初三语文备课组

2014-2

活动记录表二

活动时间

5

活动形式

谈论

课题

第一次模拟考分析

主讲人

黄月娥

出席人员

全体备课组成员

缺席人员

活动内容、效果记录:

命题宗旨:

本次考试为本年度第一次考试,其命题宗旨一方面重在引导我校毕业生和语文教师研究语文中考的的信息和复习教学策略,特别注意引导学科教学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教学和训练,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以提高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为主要目的。
二命题依据:

1、命题在中考语文试题的基础上,以基础知识和常见题型为主并以此指导、组织命题。

2、命题时广泛捕捉中考信息,多渠道搜集相关资料,并对形成的资料认真研究,精心选择、精心编辑,确保命题质量,尽可能地发挥模拟考试的导向作用。

三、命题的原则:

命题的依据、意图、题型结构、内容要求、难度比与中考相一致。

1、试卷结构、容量和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题保持一致,即命题满分为150分,由四大部分23-25小题组成。

2、命题的分值分布安排基本固定:第一部分为“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0分);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38分);第三部分为“古诗文阅读”(共22分);第四部分为“写作”(共60分)。

3、考虑到此次模拟考试处在实际教学刚刚进入复习阶段,复习效果还无明显体现,所以命题的难度比确定为7:2:1。

现代文阅读分析()

五、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答题的情况中,基本能反映出一些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是第一次模拟考试,在复习上大部分学校还进入系统地复习阶段,复习效果无明显显现,导致学生答题时最基本、最基础的东西反而失分严重。

2、答题当中反映出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能力、方法培养不够,背诵默写检查督促不到位。

3、答题当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所提供的文本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较差,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课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是由于阅读方法的技巧的掌握不够熟练所至。从一个侧面可反映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内容及知识讲解过多,而让学生思考、实践的训练不够。4、作文教学中从写作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的训练要求不够。

六、下一步教学中改进的措施:

1、教学中教师要精讲精练,练习要精选精练,并注重调动学习动口、动脑、动手自己思考、归纳,敢于并善于质疑。

2、注重学法指导及对学生学习兴趣、态度和方法的训练培养。3、指导学生加强课后的学习、整理和运用过程,要能学以致用,并加强对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巩固训练。

4、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的训练指导,阅读时在写阅读感受、思想深度上下功夫,作文训练注意限时作文、写、品、改的结合,加强应用文写作的训练。

5、在第二次模拟测试当中将会提高试题的内涵和质量难度,同时将会提高作文批改尺度,不再泛放作文分数。

记录人:黄月娥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三

活动时间

第10周

活动形式

命题

课题

期中卷

全体老师

出席人员

全体备课组成员

缺席人员

活动内容、效果记录:

1分块出卷:游建平负责语文基础知识积累部分

周鹂负责文学类作品

黄月娥负责非连续性文本

陈碧华负责课外古诗和课外文言文

马斌负责课内文言we

陈媛负责作文

2交换审题

3六人组卷

4审卷定稿

记录人:黄月娥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四

活动时间

第13周

活动形式

复习课

课题

语言运用

执教者

陈碧华

出席人员

全体成员

缺席人员

活动内容、效果记录:

一、导入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在有针对性的几次考试中,老师明显发现同学们的欠缺之处,首当其冲就表现在语言的运用上,为了取得中考的最终胜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找如何做好这类题的方法。

二、分析写推荐语失误的原因并找出对策

1、试题再现

限行限牌令出台后,各方“排外”、“治标不治本”的质疑声四起。假如你是杭州市交通局局长,请结合上述材料,对此作出诚恳的回应和充分的阐述。

请同学们齐读,请一生谈谈题目要求。面对这样的题目我们应注意哪些字眼呢?

教师问:动笔前,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审题,抓题干。请你圈出题干。

由此得出,我们应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在动笔。现在我们看看你们的答案,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评分。

出示评分细则

未能与“排外”、“治标不治本”形成回应关联,不具备思维含量。(0-1分)

对“排外”“治标不治本”作出回应,但未能结合材料具体阐述,字数不足。(3-4分)

只对“排外”或“治标不治本”一方面作出回应,阐述涉及政策出台的原因、政策带来的实际效用、公共交通设施等其中的某两个方面。(5分)

对“排外”“治标不治本”两方面作出较有力回应,阐述涉及政策出台的原因、政策带来的实际效用、公共交通设施等其中的某两个方面。(6-7分)

对“排外”“治标不治本”能做出有力的回应,阐述充分,涉及政策出台的原因、政策带来的实际效用、公共交通设施的健全等方面。语言顺畅有条理,语气诚恳。(8分)

2、现在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答案。

出示答案一:

限行限牌令并不是排外的措施,而是有浙A牌照的人一般在杭州市有稳定的工作。他们长期在此工作,我们需要提供他们方便。而没有浙A牌照的人一般不会在杭州久留,所以为了大部分人,我们也只能委屈少部分人,在此向各位说声抱歉。

至于有人质疑这样的举措治标不治本,那我声明一下,杭州的交通日益拥堵,这样的措施,能在短时间内起效,缓解交通拥堵的情况,这段时间内我们会努力发展公共交通。

这个答案是徐永琪的,我们先请他来说说为什么这么答,这样答能得满分吗?那毛病出在哪儿呢?(答非所问)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结合材料。

出示答案二:尊敬的各位市民们,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下一剂“猛药”,是希望我们的城市交通能够有所好转,让那些拥堵路段的行程车速能够有所提高。我们有限的道路资源也无法适应这么多的机动车,而堵车、车流量大也会给我们城市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本城交通都治理不好的话,那我们怎么能接纳好那些外来旅游的车辆,谁还愿意来呢?所以我们也在完善公共交通,增加公交车,设立了更多的交通站。希望各位也能谅解我们的做法,谢谢。

那么这个答案又如何呢?请一位同学来谈谈。

出示答案三:作为杭州交通局长,我对限行限牌令的不足表示深刻的歉意。如今杭城拥堵严重,雾霾天数与拥堵指数剧增,也正如网友所说,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对于杭州这等著名旅游城市而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交通问题严峻,我们只得暂时缓解其压力,而后我们也为治本的措施努力着,像已经公布了十大缓解交通措施等,为了人民与自然的更好协调与生活安定,我们更尽最大的力付出了贡献,对于诸多弊端,我们将尽快改善。

那么这个答案又如何呢?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能结合材料,但哪些方面可以完善呢?

总结,综合以上的答案,我们发现最大的毛病还是出在没有审清题意,没有结合材料,那么如何能够得满分呢?

3、出示满分答案,请学生谈谈

杭州的机动车保有量居全国第7,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对于“排外”问题,我们首先给出抱歉,但“限牌限行”双管齐下能给杭州交通下一剂“猛药”,应能在短时间内起效。对外来车辆来说,你们的不方便可以换来更多人的生命健康,减少事故的发生。而且,为了你们的方便,我们也公布了新举措,新300余辆天然气公交车,增加关键区域的公交线路运力。同时也为了城市的空气质量,鼓励人们少开机动车。对于“治标不治本”,我们的措施虽然直接目的是为了交通现状,但根本上想唤醒人们对城市交通、城市环境的关心。

总结:首先解释政策出台的背景、原因,其次回应排外、治标不治本,在语言表达上清晰、有条理。那么有条理是如何做到的呢?注意用上连接词,以及要符合交通局长的身份,要有思维含量。

三、运用以上的方法当场拓展延伸

实用写作三:因为梅雨潭以朱自清的散文《绿》而闻名,仙岩景区管理部门准备在梅雨潭前的崖壁上刻一个全国最大的“绿”字,以彰显仙岩景区的“绿”文化,争创4A级风景区。对此,班级举行了一次辩论赛。以下是正方的发言,请你站在反方的角度,就正方的言论进行反驳。150字左右。

正方:我方的观点是,支持景区管理部门在梅雨潭前崖壁上刻“绿”字。刻“绿”之举,不仅可以吸引游客去梅雨潭观摩,感叹和领略与朱自清笔下的《绿》不同的心境。更重要的是,还能彰显仙岩景区的绿文化,使之与名篇《绿》联系更紧密直接,文与景相得益彰,摩崖石刻将成为一种人文印迹而永留。景区管理部门利用景区资源,扩大景区知名度,这种积极的作为值得肯定

反方:我方不同意对方辩友的观点。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人:黄月娥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五

活动时间

第13周

活动形式

公开课

课题

学写推荐语

执教者

黄月娥

出席人员

全体成员

缺席人员

活动内容、效果记录:

写好推荐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很高兴在毕业前夕伙同我们可敬的校长和可人的老师们一起漫步在语文的课堂中。为了展示我们风采,让我们夸夸九年三班。

老师先来一句:“九三”是让男生更豪迈的集体。学生交流

九三”是让女生更秀美的家园

九三”是让心灵更纯洁的净地

九三”是让灵性更舒张的天堂

九三”是让斗志更高昂的战场

你们太有才了,其实我们刚才是毛遂自荐。讲到推荐,我们不得不学一学,这是必须掌握的一种应用能力。

今天我们的课题是《学写推荐语,真心赞一曲》

二、明确推荐语

教师说:推荐语顾名思义就是向有关部门或个人推荐的语言,也就是我们要向他们展示我们要推荐的对象的优点,希望对方能够采纳我们的推荐。

三、分析写推荐语失误的原因并找出对策

1、试题回放

实用写作(10分)

温州大学外教伊凡,是“2012年感动温州的十大人物”之一。每逢周日,他都要去大罗山上捡垃圾,一捡就是三小时,他整整坚持了三年。后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居民,也参与到他的环保队伍中。2014年3月,当地街道决定,在山道建立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伊凡亭”。可是,在亭子修葺的过程中,又遇到了甜蜜的烦恼。原来,不少市民知道修葺后的“伊凡亭”石柱上要挂一副对联,都热心地提笔撰写。这些对联各有特色,选择不下。

请结合他的事迹,从【备选对联】中推荐一副,并说明推荐理由。(100字左右)

【备选对联】

对联一:伊心至诚善行流播瓯越凡音有爱义举传唱罗山

对联二:一步一登拾步步登拾一处一美景处处美景

对联三:一枝一叶些小事三冬三夏总关情

教师问:动笔前,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审题,抓题干。

请你圈出题干。

预设:结合他的事迹推荐一副说明理由

提问:

现在我们看看你们的答案,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评分。

评分细则(一)

(5分)

字形

1

错别字满三个扣1分,不满三个不扣分,重复错误不扣分,1分扣完为止。

标点

1

标点使用错三处扣1分,不满三处不扣分,1分扣完为止。

词语

1

能正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得1分,使用常用词语出现三处以上错误的不给分。

句子

2

语句表达正确无语病的得2分,语句表达较正确的得1分,语句表达出现四处以上语病的不给分。

2、学生打分,问理由。

得出结论:低分的原因是审题不清

对策:审题清楚

3、出示第二种答案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教师:再来看第二位的答案是否会好一些:

出示答案:

我推荐对联一。温州大学外教伊凡,每周日都会在大罗山捡垃圾,他的行为感动了温州的人,并加入他的队伍。对联一的上下联开头为“伊凡”,上下联十分工整,并有弘扬伊凡美德之意,交代了地点和影响力,同时呼吁人们要跟随伊凡的脚步,为城市做贡献。

学生评分,给理由。

得出结论:割裂分离,组合自然

过渡语:

看来不犯这错,犯那错。让人不省心啊!

4、出示第三种答案并分析原因找对策

教师:再看第三位是否会让人心满足:

出示答案三:我选择对联一。对联一的上下联第一个字巧妙地点出被赞颂者伊凡,紧扣“伊凡亭”,同时“罗山”点明了伊凡的行善地点。内容上高度赞扬了伊凡的义举,他的名声远扬瓯越大地,也表达出了我们瓯越人民对伊凡的崇敬与赞美。-----倪宗源

学生分析病因:语言不简洁,对联内容关注了,忽略了伊凡的事迹,赏析不透彻

预设:

学生给出对策:语言简洁表述流畅赏析透彻思路清晰

追问:如何改?

5、学生动笔改推荐语

①学生改写

②交流答案

③学生评议

④出示好的范例

出示范例:

我推荐对联一。此联上下联首字为“伊”和“凡”,巧妙地将人名“伊凡”嵌入对联中,明确了歌颂对象,歌颂了伊凡三年如一日地始终坚持着捡垃圾的善行义举,他的至诚至善在当地影响颇广。同时巧用谐音来歌颂,谐音“一”,表“一心”不二意:凡音指平凡的传播声音,却存在着爱心。他的捡垃圾的举止是在大罗山,他的善行流行传播广泛至瓯越各个角落,要一直传递下去,凡音有爱义。

⑤评论:

我们同学很默契,很多都钟情于对联一,现在我们尝试着用这种方法推荐对联二或者对联三。

四、运用以上的方法当场练兵

选择对联二或三进行强化训练,学生交流。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昆阳二中政教处举行一次“优秀毕业班”的评选活动,请你向政教处推荐当选的班级,并写明推荐的理由。字数不少于180字,符合推荐信的格式。

记录人:黄月娥

记录人:黄月娥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六

活动时间

第14周

活动形式

讲座

课题

讲座人

陈媛

出席人员

全体成员

缺席人员

活动内容、效果记录: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

陈媛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语文教师所公认的事情。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的欣赏、评价自然美、艺术美及其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节操,激起学生的爱心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及创造美的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基于语文情感美育的特点,在实施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一个感悟的程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是使学生不光从作品中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读出自己美的感受。具体地说,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体会文章的语言使学生感受美  

通过体会文章的语言使学生感受美,就是指教师充分利用文章中的语言美来培养学生审美的感受力,即通过语言艺术让学生感受到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在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或朴素或华丽,或婉约或豪放,或准确或生动,都体现出语言的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文的独特语言艺术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到课文美好的情思中去,从而更好的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例如,教授《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章时,教师必须仔细讲解、分析作品的美好语言和优美词章,使学生从中领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实现文道统一,即文章的语言和学生的心灵美得到很好的结合,最终使得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滋润了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的美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作品中语言形式的变幻、语言节奏的强弱、遣词造句的色彩等方面,获得自身语感的提高,使得他们对文章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有更为直观的感知,从而发现和认识到祖国语言的美。  

二、通过探索文章的意境使学生感悟美  

通过探索文章的意境来感悟美,就是指教师充分利用文章的意境美来培养学生审美的想象力,即通过具体的情景引发学生美的想象力。教师应在学生具有感受文章语言美的能力和语感基础上,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美、理解美,真正了解美的本质,使得作品的“此情此景”内化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把作者的创作过程与自身的认知过程有机融合起来,从而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陶冶,获得美感。实践证明,通过探索文章的意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想象力。例如,在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一文中,作者深情的给我们描绘了春天,赞颂了春天,表现出了春的绚丽多姿。我们从中可以概括出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迎春图等等美的图景。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带领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探索春的美景,并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通过细读、细品以及想象认识到春的美,得到美的陶冶,获得丰富的美感,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  

三、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所学文章的背景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通过创设合理的引导来促进学生审美理解力的提高。好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对人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养成健全的人格,陶冶情操。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都溶于作品之中,学生可以通过作品实现与作者思想的沟通。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分析所学作品的时代和背景,摸索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产生思想共鸣。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是一篇优美的作品。由于当时遵义会议刚刚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在下过一场大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的塬上视察地形,过后写下了《沁园春·雪》。在这个作品中,祖国山河纵横千里的景色得到展示,同时也表现了大气磅礴的广阔意境。教师在教学这篇作品的时候,应通过深入分析词中的意境和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品中的景色以及隐藏在作品之中的深层内涵,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进而提高学生审美的理解力。  

四、通过作文教学体现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即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作文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语文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⑴在大自然中观赏美。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让学生走出课本,到真正的大自然中,观察身边的事物和景色,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⑵在生活中寻找美。例如,学生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记录学校中的环境美、教师育人美、学生行为美和心灵美等等。⑶让学生自己创造美。学生可以自己设置墙报或手抄报,自办校刊校报。这样既能美化学校和班级的环境,又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教育和创造美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培养、锻炼、巩固。  

记录人:黄月娥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七

活动时间

第14周

活动形式

讲座

课题

讲做人

马斌

出席人员

全体成员

缺席人员

活动内容、效果记录:

记录人:黄月娥

备课组活动记录表八

活动时间

第14周

活动形式

讲座

课题

讲做人

陈碧华

出席人员

全体成员

缺席人员

活动内容、效果记录:

经过多年的教学,我深深地觉得教语文是一种悲哀。因为懂得不懂得都可以对语文教学加以指指点点,认为可以这么教那么教;我们语文老师也觉得语文教与不教没多大区别,特别是作文,但经这几年的实践,特别是在关注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一书之后,让我改变了作文教学的方式。

作文教学有一个主导思想,那就是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会写作文,创造性地写作文,享受作文。我个人感觉这句话每个语文老师都知道。作为语文老师,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写作文无非关涉三种人:一种是教作文的人,即老师;一种是写作文的人,即学生;一种是作文里的人。这三种人,“写作文的那个人”是关键,是核心人物,“教作文的那个人”是为了“写作文的那个人”服务的,即使“作文里的那些人”也往往是“写作文的那个人”。学生既然是作文教学中的核心人物,那么作文教学就应当是他们自己的事。反之,不以“写作文的那个人”为主体、为核心展开的教学不应视为好的作文教学,甚至不是真正的作文教学。其次,我们得清楚,写作是为了什么?它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如果学生不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他们就不会知道写作的方向在哪里,他们的写作只是受命于老师的作业,他们就永远享受不到真正的写作的快乐和荣耀。

我想,通过对作文教学的探究,我收获了六大重要理念。

理念一、写作的第一能力是写作兴趣。多年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是一条走不通的路。绝大多数的老师不知道,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作文能力,并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我们的作文教学总喜欢在“写什么”和“怎么写”里做文章,而把“写作动机”看成可有可无的“附件”。其实,“写作动机”、“写什么”和“怎么写”,三者应该并列起来,并且,“写作动机”应该放在“并列”中的首席。没有写作动机,不想写,就不会主动地去寻找“写什么”,更不会主动地思考“怎么写”。没有解决内在动力、内在兴趣的作文教学,你越“负责”,学生写得越多,越感到压力、压迫,越害怕作文。只要来自老师、来自学习、来自考试的压力一停止,便与作文“拜拜”。作文教学,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其实,学生对“写”本身是有兴趣的。人学会了某个技能,大都有用的欲望,比如刚学会骑自行车,巴不得每天都能骑着出去逛几圈。我家的刚读一年级上学期的小家伙,字也还没学会多少,可是每回画画,常喜欢用上一些文字,会写的便写上,不会写的会请我写给他看。不可否认,学生一开始并不排斥写作。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写的兴趣消失的呢?学生说的不是自己的话,不是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不是用自己习惯的说话方式来说话。学生说的,必须是老师认同的话,成人认同的话,试卷认同的话。老师不认同,试卷不认同,你说得再起劲,也白搭。当说话成为一种迎合,一种曲意附和,那就累了。人生最大的“累”,是心累。有人说,陪领导吃饭是一项工作,很累的工作。另一人不解,有那么多不花钱的好酒好菜,有什么累的?那人说你一边陪领导吃饭,一边得无话找话,你明明没什么话说,偏偏要找话,偏偏不能让饭桌冷场。说了话,得看领导的反应,及时调整,顺领导的口味,博领导的欢喜。这饭,确实比工作累。很多学生的写作状态,跟陪领导吃饭,无话找话的境况差不多。他得看作文要求,他得看老师的喜好,他得考虑这要求,那要求,哪顾得上说自己内心里沸腾的话。这时,学生的真话、学生的童言无忌必然会隐藏起来,进而痛苦地、搜肠刮肚地寻找迎合老师的“假话”“套话”“空话”。我就发现我们班有的同学老喜欢在结尾这么写“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或者写“从中,我知道了。。。。”。

片段1:天哪!才五点多,谁这么没公德心啊!边想边从窗户往下看,是一位清洁工阿姨正在扫地,只见她手拿扫帚,把树叶、垃圾扫成一堆,又用两把扫帚把垃圾夹住,然后扔进垃圾车里。看着看着,我的脸红子,羞愧不已。清洁工阿姨在为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美容,我怎么可以不尊敬她们呢?我顾不上寒冷了,拿着扫帚顶着大风来到了马路上。看着遍地的树叶和垃圾,我呆住了,一个人得到什么时候才能扫完呀。我也干了起来。清洁工阿姨看见我也来扫,激动地说:“谢谢你,同学,你可真有爱心哪。”

片段2:记得有一次,在我们社区,出现一桩夫妻吵架事件。当时,夫妻两吵得特别僵,在这种场合大家都束手无策。爷爷说:“……”顷刻间,全场掌声雷动,村民们向爷爷表示由衷的敬意。

“虚构”滑入“虚假”的深渊,绝不止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中国学生作文的“造假”已经成为大问题。那年高考作文“战胜脆弱”,把“虚假”推向了极致。为了拿高分,无数学子不惜“杀父弑母”。某省的统计资料表明,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学生在作文中说,父母亡故,“我”战胜脆弱,面带微笑走进考场。百分之二十哪!初中、小学,学生作文的“虚假”也很突出。一个外教给中国学生布置作文题《母亲》。外教惊呼“不可思议”,中国学生作文里的母亲,怎么都一个样!

看来,当前作文教学有一点必须要思考的,就是怎样让学生写真话?靠谱的一“招”是:让学生写老师的缺点,作为一项特殊的、必须的作业来写。一方面,强化学生写真话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考虑写“不好听的真话”的措词和语气。难点是,老师要有勇气和胸怀,老师要有真正的平等意识。没有真正的平等,学生就没有真正的话语权,作文也就只能看老师的脸色说话。你想让学生不觉得作文累,不觉得作文可恶,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说真心话。说真话比说假话轻松;写真话的作文,比写假话的作文轻松。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要让学生一天到晚琢磨你喜欢听什么,这不叫作文,这叫作孽。真话写作是“正”情感,假话写作是“负”情感。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学生的写作热情来自真诚的回应。你想,一个人正儿八经地拿起笔来说的话,等于一个作业,打个等级,最后本子写完了,扔进纸箱里,卖给收废品的,谁会喜欢?只有当学生明白,拿起笔来说话的别样性,他的写作才会发生“质”的飞跃。糟糕的事实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被当作一次又一次的作业,一个又一个的练习,为的是交一个作业的差,为的是试卷上的一个阿拉伯数字。我们把学生自己想说的话,愿说的话,藏在心里的话,说那些不宜用嘴巴来说的话,特意用笔来说的话,当作“练习”,居然被挑几个错别字、干巴巴地来几句批语、一个数字了事。将心比心,当你满怀真情地说了心里话,听的人却打瞌睡,你还有说的兴趣吗?学生用写作的方式发出声音,发出真诚的、自我的声音,得到重视,得到真诚的回应了吗?没有,一次,两次,三次……之后,学生还会怀着喜悦的心来写作、来表达吗?但是如果学生的作文不这么打个等级,改几个错别字,写几句评语,那怎样让学生的文章得到回应呢?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读,有的老师把好的文章张贴在墙上,有的老师办“班级作文博客”‘还可以办“班级作文周报”,让学生拥有固定的显性的读者和潜在的隐性的读者,这些读者会以口头交流或文字交流的方式,回应作者。用“班级作文周报”取代常规的作文教学,学生不再写传统意义上的“大作文”“小作文”,而是写“每日简评“和“每周一稿”,本着作文的内在动力源自于表达与交流的热望这样的想法,我们可以一步步解决了作文兴趣、作文意志、作文能力、作文评价等问题,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作文操作系统。这样每一篇文章都是学生写作生命中最鲜活的一个,最亮丽的一个。

我们还可以通过发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愿意写、有话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正式报刊上发表文章太难了,却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编辑的班级报纸上发表。办报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几次之后,学生的劲头会下降。可以在“班级作文周报”上发表文章的学生一张“刊用纪念卡”,卡收集到三张就授予“作文新苗”称号;再有三张,升级为“作文能手”;再有三张,升级为“班级作家”。“班级作家”能出“专栏”,评“班级诺贝尔文学奖”。还可以运用“积分活动”、“等级评奖”、“稿费活动”,等等。

理念二,学生的生活就是写作的“金矿”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写作金矿,每个人的金矿的位置,各不相同。军旅作家的写作金矿一般是军旅题材,教师作家的写作金矿一般是教育生活,市政府秘书的写作金矿一般是政府内幕。每个孩子的“写作金矿”都是不一样的。男孩和女孩的“写作金矿”是不一样的,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的“写作金矿”是不一样的,文静的学生和调皮的学生的“写作金矿”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写作金矿,往往在他的敏感点、兴奋点、痛点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爱自由作文远胜于命题作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命题作文,无法切中每个学生的敏感点、兴奋点、痛点。语文老师的一大作用正在于,帮助学生发现他的独特的“写作金矿”,帮助学生发现他的写作上的敏感点、兴奋点、痛点。曾经一个农村学生,他的作文很糟糕,不只是错别字连篇。但一次,他写去湖里“偷鱼”,他家住湖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们“靠湖吃湖”。湖,都承包给渔民了,你去“捕”,那叫“偷”。错别字依然多,却写了四百来字。他的“写作金矿”在“捉鱼”、“养狗”、“打鸟”,干无聊的“坏”事上。你如果非要他去写‘一个敬佩的人’,他跑到自己的生活库里一看,翻了个底朝天,没有,只能咬着铅笔头,痛苦地强迫自己去去编去造。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金矿”,继而让学生走进自己的“写作金矿”,让学生发现自己一直是“写作”上的大富翁,那是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继调动学生写作兴趣后的最要紧的事。

理念三、“生成”写作内容的作文教学,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溺爱”。

作家尚爱兰说过:“发现题材,是最最重要的写作才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等于文字的高位截瘫者,他的文学生活不能自理,要靠别人才可以存活。”学生的身边明明到处是可“写”的东西,却被老师“娇惯”成一个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解决学生作文上的“温饱”,老师最不需要做的,是给学生做“饭”。即使真的没有“饭”,也要让学生自己去找“饭”吃,而不是老师去找“饭”来给学生吃。毫不夸张地说,“生成”写作内容的作文教学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溺爱”!“生成”的写作内容,是一种变相的“施舍”。“写什么”,本质上依然是老师给的,不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好比乞丐的饭,不是自己挣钱买的,靠别人施舍的;别人不施舍,他照旧没饭吃,过的还是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理念四、“留心观察”,重要的不是“观察”,而是“留心”

很长时间里,人们信奉“写作是事物客观规律的反映”。客观的事物需要客观的观察,作文教学由此陷进“观察”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认为只要学会观察,有了观察方法,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写作材料、写作内容。如果说观察最重要的手段是眼睛和耳朵,你如何解释,那个又盲又聋的叫海伦·凯勒的人,居然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写作内容的获得真的靠你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得来的吗?对作家来说,他闭上眼睛,也会有无穷的写作内容和写作灵感。灵感靠什么?靠内在的心灵的发现。对写作而言,重要的不是进入你大脑的是什么,而是进入大脑后的那个东西,在你心灵的湖泊上激起的浪花。写作最要紧的,要写出“不同”。一样的东西写来干嘛呢?你看到、听到的东西,可能和别人一样,内在的反应肯定不一样,人的情感、态度、价值和喜好各有不同。写作,重要的不是你看到了什么,重要的是你看到的那些东西,引发你内在的情感的冲突,心灵的起伏。写作文要“留心观察”,重要的不是“观察”,而是“留心”。作文教学要从外在的“观察”的泥潭里拔出来,着眼于、着力于内在的“心灵的发现”。

理念五、“讲评”重于“指导”

“作前指导”应该像肿瘤一样将它割掉。在他看来,百分之九十九的“指导”都是好心办坏事。老师想帮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结果呢,帮的往往是“倒忙”。你想,每一个学生的长相打扮不一样,每一个学生说话的语气与方式不一样,每一个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不一样,每个学生处理事物的能力与方法不一样,偏偏,老师“指导”出来的学生的文,都是一个样。罪魁祸首,就是老师那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的“指导”。语文老师是评判学生作文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评委。你的每一句话,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份量的;你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学生写作上的有形、无形的束缚。老师的“指导”一次又一次地“好心办坏事”。一次又一次的“指导”,捆住了学生的手脚和大脑,禁锢了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富有创造性的“人”的言语活动。对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师,“作前指导”的祸害,已经严重到了可以毫不心疼的、割掉肿瘤一样地将它抛弃!即便是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作文上,又有多少人敢说,我有正确的帮助的技巧和艺术呢?套用林语堂的说法,学生作文前,老师的话应该“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

丢了“作前指导”,重视“作后讲评”吧,因为它“绿色无公害”,它顺应学生的写作步伐,学生需要什么帮助,就给予什么帮助。以小孩学说话为例,你见过哪个年轻的爸爸妈妈,先教小孩子“主语谓语宾语”的?有的话,准是书呆子。孩子听得多了,咿咿呀呀得多了,自然会说。孩子会说了,再提醒,哪个字要发准一点,哪句话不该这么讲,要这么讲。小孩子学走路,学说话,都是先实践、后评点。没有学之前“指导”来“指导”去的。“讲评”就是最好的“指导”,是基于孩子实际情况的切实有用的“指导”。学生写好了作文,老师用心研读学生的作文,“指”出哪句写得好,句子就该这么写;那段写得好,段落就该这么写;那篇的结构好,结构就该这么处理,作文就该这么写。“指”出哪里有问题,什么问题,那就是实在实在在在的“指导”。由学生的作文现状,引出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就是实实在在的“指导”。

以上是我作文教学探究方面一些小小的收获,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

记录人:黄月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2946.html

更多阅读

201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浅析之二 山东省春季高考试题

201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浅析之二关于诗歌鉴赏题首先我把近三年来的诗歌鉴赏题置于一处:2011年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

2014年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中考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语文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6页,四大题,19小题。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另设附加题5分,全卷得分上限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声明:《2014年九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 九年级英语备课组记录》为网友我姓空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