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 杨茸茸
(课前播放蔡琴演唱的《再别康桥》)
师:水一般温柔的曲子把我们带进了康桥的柔波中,这首歌就是《再别康桥》,作者是徐志摩。
师:这首诗也刻在了这块石碑上,你知道这是在哪里吗?2008年7月2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后园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石碑,上面刻录了中国最著名的诗歌。它就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康桥就是今天的英国剑桥。
师:1920年徐志摩第一次来到康桥,他在榆阴下读书,在金柳边漫步,甚至和漫天的星辉一起,随着一叶小船,在康河的柔波里漫溯。可以说康桥是徐志摩的第二故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朗读中走近康桥。
师:朗读首要的要求是:1.读准字音,不读错字;2.读准诗句,不添字漏字。哪位同学能来读一读?
生1:朗读全诗。
师:哪位同学能来点评一下?说说他读得有什么优点,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生2:刚才这位同学声音响亮,而且没有读错的地方。但是我觉得读得快了一点。
生3:我感觉他读得还欠缺了一些感情。
师:说得好。朗读正确是第一步,我们还要试着读出其中的美感来。徐志摩对康桥的感情是不一般的,他曾经在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里说过“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让我们再联系题目来看,你认为此时诗人对康桥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4:从“再别”可以看出,这是诗人离开康桥的时候写的一首诗,诗人肯定是依依不舍的。
师:对,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就是这种眷恋之情。
师:诗人还说过“谁不爱听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连水波都好像是演奏着音乐一般,更何况诗歌呢?诗歌的也具有这音乐美,你认为要读出这种音乐美,在语速快慢和声音强弱上,应该如何处理?
生5:我认为语速要慢一些,声音不能太高,要低沉一点。
诗:那是不是沉重呢,为什么?
生6:也不是沉重,因为作者面对他十分喜爱的康桥,不会是沉重,是充满喜爱之情的,但由于要离别了,所以也不能太欢快。
师:对,所以应该是舒缓、轻柔、低沉的语速语调,大家先试着读一读。
师:哪位同学能勇敢地站起来读一读?
生7:朗读全诗。
师:哪位同学能点评一下?
生8:我觉得他语速是比较慢,但是停顿得太生硬了,不自然。
生9:对的,我也觉得感情没有读出来。
师:可能他太紧张了,所以显得生硬。是不是只有语音停止才是停顿?其实语音的延长也是一种停顿。停顿之处要能做到语音顿而意不停。老师来读一读第一小节,大家试着体会这种舒缓、轻柔的语调。
师:好,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
生10:朗读全诗
全班听后鼓掌。
师:这位同学读得就很不错了,带给我们音乐一般美的享受。
师:诗人为什么对康桥怀有如此不一般的情感呢?我们一起来了解徐志摩的经历。诗人曾经三次来到康桥,请看投影。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在康桥,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康桥优美的自然环境触发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让我们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师:提醒大家在赏析的时候,可以抓住关键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从景物、色彩、动作角度进行赏析。我们一起来看第二节,老师特别注意到“金柳”这个词,柳树一般是什么颜色的?
生齐:绿色的。
师,对,有句诗是这么写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为什么这里的柳树是金色的呢?
生11:因为是在夕阳中,阳光照射下,就变成金色的了。
师:一切都在阳光中,为什么就写柳树呢?
生11:柳树有留的意思,古人在分别时会折柳相送。
师:对,“柳”和“留”谐音,夕阳西下,康桥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片温暖的金色阳光下,婀娜多姿的柳树也披上了一层金纱,诗人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更加眷恋康桥,更加不舍离开了。
这样的例子在诗中还有很多,请你在诗中找一找还有哪些词语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并试着读出这种情感。小组讨论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看法?
生12:我们小组找的是第二节里的“艳影”这个词。我们认为金柳的影子就像新娘一样美,倒映在水里,连影子都是美丽的,可以看出作者对康桥的喜爱之情。
生13:我们找到“新娘”这个词。这里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金柳比成了新娘,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师:为什么要把金柳比成新娘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14:他们都很美丽。
师:这种美丽体现在哪里,想想色彩,形态的角度?
生15:金柳在夕阳下是金色的,很温暖。传统的中国新娘穿着红色的嫁衣,在烛光映衬下,也很温馨。
师:说得太好了,那么有没有同学注意过“荡漾”这个词呢?你觉得怎么读才能读出“荡漾”的感觉?
生16:荡漾这两个字声音要拖长一点。
师: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吗?
生16:读“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为什么荡漾要拖长一些?想象水波荡漾是什么情形?
生17:荡漾是一层层荡出去的。
师:还有一个特点,这种一层一层的,好像还不断的延续下去,就像这新娘的艳影永远留在了诗人的心中。哪个同学能读一读这一节?
生18:我们想全组来读。(朗读这一节)
师:很好,读出了艳影在心头荡漾的感觉。其他小组还有要发言的吗?
生19:我们小组找的是“水草”,作者宁愿做一条水草,也像要留在康河里,这也表现了对康桥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师:水草在自由自在的摇摆,康桥也是诗人思想最为自由的一段时间。
生20:我们还找了“招摇”这个词,这里招摇在这里有招手的意思,好像在和作者挥手告别。
师:在离别时,是挥手告别。在诗人刚来到时,也有可能是挥手打招呼,欢迎来到康桥。那么这里应该怎么读呢?
生21:我们想小组一起朗读这一节。(朗读本节)
师:这一节我们好像已经融进了康河的柔波里去了。其他小组还找到什么精彩的词语了吗?
生22:我们认为“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一句中,把梦比成彩虹。彩虹很美丽,有七种颜色,这是一个美丽的梦。
师:梦里有看到什么了,这么美丽?
生22:梦里看到了康桥的景物,很美丽。
师:是的,在康桥的生活是美丽的。想一想,彩虹除了美丽,还有什么特点?
生23:彩虹是雨后出现的。
师:对,仅在雨后出现,而且出现的时间还怎样?
生24:时间还很短暂。
师:对,彩虹既美丽又短暂,所以我们就更加珍惜这样的梦了。那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
生齐:珍惜的语气。
师:哪位同学能读一读呢?
生25:我们小组一起来读。
师:有同学点评一下他们的朗读吗?
生26:我觉得还可以再慢一点。因为这是一个梦,要有梦幻的感觉。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26:朗读这一节。
师:好的,读出了这种寻梦的珍爱之情。还有对诗歌的赏析吗?
生27:我们找的是“满载一船星辉”,这里感觉画面很美很梦幻,星星都在身边闪耀。
生28:我们认为“放歌”还能表现作者兴奋高兴的心情。
师:为什么此时这么高兴呢?
生29:因为这个时候作者完全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中了,心情十分的愉悦,忍不住想要放歌了。
师:很好,那这里读起来应该要情绪高昂一些。我们女生一起来试试看吧。
女生齐读
师:作者的心情是不是一直欢快下去呢?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30:我们组讨论了第六节。我们认为这里应该读得低沉一些,因为在康桥不能放歌,今天只能是沉默的。
师:为什么只能沉默呢?
生31:因为要离开康桥了。
师:其实这是徐志摩第三次来到康桥,但是可能因为事前没有和他的老朋友们联系,所以很遗憾,他们都不在,只有康河,还在一如既往地、沉默地守候在那。你现在能理解为什么此时的康桥只能是沉默的吗?
生32:因为诗人沉浸在离愁别绪中,对康桥的情感已经是尽在不言中了。
师:对,可以说此时是“无声胜有声”。
生33:这种情绪弥漫在康桥里,连夏虫也沉默了,更何况即将离开康桥的作者呢?
师:夏虫都感受到了了这种惆怅之情,杜甫有句诗和这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
生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是啊,康桥的一切都沉浸在这种情绪中,我们该怎么去读呢?男生一起来试试吧!
男生齐读
师:感觉怎么样?
生34:好像还是太快了。
师:是的,这里应该读出这种其实我不想走,其实我很想留的感情。男生们再试一次吧。
男生齐读。
师:通过我们的赏析,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由欣喜转为了惆怅。诗歌中还有哪里也表达了惆怅之感?
生齐:开头和结尾。
师:老师来读一读这两节,大家想想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生35:这两节结构很相似,意思也是一样的。
师:表达了什么意思?
生35:对康桥的眷恋之情。
师:有没有注意到作者告别的对象是什么?
生36:是在向云彩告别。
师:连一片云彩都不带走,没有丝毫惊动康桥,带走的只有什么?
生齐:对康桥的感情。
师:对正如《黄鹤楼》里一句诗所写的那样——“白云千载空悠悠”,此地只余“康河水”。那么这种相似的结构还有什么作用?
生37:还可以前后呼应。
师:对,构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使得诗歌余音绕梁,连绵不绝。使得诗歌有惆怅之情开始,虽然在回忆中有快乐温暖的时光,但是终究还是回到了惆怅的现实中来。
师:胡适曾经说过“徐志摩的人生观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美,一个是自由。”这三点都在我们这首诗里体现出来了。这首诗在我们心中投下了长长的身影。但是1931年11月19日,因林徽音要在北京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节演讲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欲前去捧场。然而,飞机在大雾中误触济南开山坠落,志摩罹难,时年36岁。虽然诗人早早地离我们而去,但是志摩的诗永远在我们心头荡漾。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在诗中再次走进徐志摩的精神家园!
生齐读。
关于《再别康桥》的意见
常州市教研室 张春
非常有幸参加这样一个活动,我觉得我们镇江市教研室和镇江市外国语学校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初中语文研讨的高端平台。首先,有一个确定的主题,在一个话语系统中进行教学思想的碰撞。而且从前三届的活动来看,我们是有丰厚的积淀的。
《再别康桥》不管是谁上,都是富有勇气的,不管是谁评,也都是很有压力的。这一课老师们都喜欢听,都喜欢上,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觉得我们今天听杨老师的课,应该又有了许多新的想法。我觉得杨老师的语文教学素养很好,她个人对文本的钻研是到位的。那么我们这个主题式的研讨是需要有想法的,这也正是活动的价值所在。杨老师在解决“教什么”的相关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她就是很有想法的。尤其是她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是很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和探讨的地方的。下面我就个人比较关注的几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是关于诵读。今天上午的课给我共同的强烈感觉就是,我们都非常地关注朗诵的引导,这方面是亮点纷呈的。我把这四节课看成是我们镇江语文阅读教学的特色。诵读教学有一个常见的毛病,就是老师们往往利用名家的朗诵做示范,然后有朗诵技巧的理论概括。但中间最常见的就是,把朗诵常见的原则一股脑地丢给学生。他们希望一步就能把文本的精髓全部抓住,把它读得很好。但杨老师今天是分三步走的。第一步只要读准,不要读错。第二步是要把里面的快慢、强弱读出来。然后才提出第三步的要求,就是在朗诵中体会意境美。第三步才强调把意境读出来。这就是一个正确的朗诵引导的层级。这中间就涉及到一个理念和科学安排时间的问题。这样的安排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对整首诗基调的确定,是重点强调的。第一小节,徐志摩给我们定了一个怎样的基调?这样一个总体安排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尤其是如果你比较常用朗诵一步到位法,那么你应该在这节课上学到一些,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学生文本还没有真正地进去,他怎么可能读得好?分三步指导,我认为这个步骤的数量也是比较恰当的。
但是在读的过程中,也有一个问题。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定得好,但是这首诗的情感脉络后面是怎么发展的,是如何跳荡起伏的,我觉得把握、引导得不是很理想。在赏析过程中,学生是被指定了解读哪一段,多少有点像老式文言文教学的串讲。这样一来,学生灵动的个性、互相之间的碰撞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第一小节表面上轻松,但是志摩的内心是很不平静的,那么后续怎样呢?有的老师喜欢重点上第五段,是情感的高潮。但是重点就讲第五段,又有问题。七段诗,就重点讲第五段,把高潮讲的很精彩,但没有半山腰的峰回路转,直接到高山之巅,想一览无余,这实际上和朗诵的一步到位法犯了同一个毛病。
我觉得铺垫在二三两段,这两段很关键的。这两段意象的分析,我觉得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点,杨老师讲了第二段的金柳,“柳”和“留”谐音,讲到了折柳相送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我们可以追溯到《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再往后找,这种相送的意境,柳永就不说了,最近的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些都是我们能想到的有柳有水的,最经典的画面,从《诗经》到现代散文家都是这样。所以虽然是深受欧美文学,尤其是英国诗歌影响的徐志摩,选取的还是中国经典诗歌的意象。这一点杨老师点到了,但是我觉得后续二三段的赏析还可以再追加一点内容,这样有利于情感脉络的理清。比如说第二段还有一个意象“新娘”。这里我想到了一首歌里唱的“最后一次想你,因为明天我就要做别人的新娘”,这里的新娘到底是谁的新娘?如果改成“再看你一眼,明天我就要远离我的新娘”呢?第三节讲“软泥上的青荇”,这样一种水草在“招摇”,就和“金柳”的飘动,那种挽留的,不舍的情怀,是不是共同的情感的抒发?而且由于这两次挽留,作者心软了,留了下来,就写到彩虹,这几个意象又是一组,然后才有放歌。最后离别之前,把这种情感很畅快地表达一番。这样二三段就是峰回路转的山腰,否则到不了四五段。
但这里我感觉到为什么杨老师没有把经典意象联系到位呢,一个就是我认为七年级的课和九下的课,是能够表现语文老师功底的。七年级的课老师不大敢举例,举中学的,学生没学过,举小学的,老师不知道,那么就干脆不举例。所以初一的课大量的都是孤立的点,上哪一课就讲哪一课,从不旁逸斜出。但不旁逸斜出的语文课,还是语文课吗?语文课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你要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要能够往文本之外拉一拉,这几个小段,是大有往外拓展余地的。这里杨老师提的问题是要关注诗里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我觉得这是相对比较表面的。意象背后的文化根基涉及的不太够,像后面“彩虹”都是可以再挖掘的,今天就感觉意犹未尽。情感脉络理得更清晰点,对读也会有帮助。
第三点就是在自由读的过程中,分小组活动,我们经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放得开,最后收不拢,今天老师就是用了指定回答某段的赏析,能收得拢了。但小组合作内部的碰撞呈现给听课老师的不是太充分。
第四点就是读诗不能太执着。执着一般是一个褒义词,读诗不能太执着就是不能像读科技说明文和议论文那样,去找所谓的标准的、唯一的答案,诗歌不能这样读。今天杨老师对徐志摩的几段材料有着非常精当的安排。第一个,材料出现的时机是很讲究的,没有作为知识一股脑地告诉学生,也没有集中在一处展示出来。这些材料在哪里出现,是有着特定的目的的,是很有心机的。还有选择什么告诉学生也是很有讲究的。这首诗提到了徐志摩,然后提到他的妻子张幼仪很正常吧,那么再提到林徽因也正常吧,那么我再提到陆小曼也不错吧,那再提到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再提到梁启超。再提到徐志摩陪同过的罗素、泰戈尔,再提到胡适。这样你看这节课讲什么?这些材料都堆给学生,学生去找他个人情感的冲突,联系陆小曼,联系林徽因,这些都是同这首诗有点关联的吧?但是对于初一学生而言,给这么复杂的材料,让他们怎么理解和把握?所以我觉得今天杨老师材料给的时机和分寸,是符合七下学生这个特定阶段的需要的。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是可圈可点的。在其他文本的教学中,也可以有所借鉴。
最后回到今天的主题上“对话式”教学,和谁对话?我觉得一般指三个,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还有一个生本对话。我觉得今天杨老师在师生对话上,预设比较充分,课堂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生生对话可以打一个良好,但是生本对话,我给的分就要稍微低一些。有一个对照的例子,就是第二节课张老师上的《黔之驴》,张老师在课堂上就发现了,怎么齐读的时候,就听出来毛病。一到一个人读就精彩纷呈。要让学生表现个性,就要多采用一个小组两三个学生对读的方式,展现个人情感的投入。跟着集体读的时候,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步子,大家就差不多,那么实际上就是在扼杀他们的个性。学生自己对徐志摩诗歌的把握,也就是生本对话,是我们比较难做的一条。
如果这一点稍微上纲上线一点,给小杨老师一个建议,就是总体上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在自己深入文本,挖掘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之外,一定要想,在课上,学生我要让他做什么、怎么做,如果出问题怎么办,在设计学的这一方面,稍微再多投入一点精力,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驾驭课堂。
不当之处也请各位老师指正。
转自王益民教育生活馆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df82c20101bjb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