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理念

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是:1、适应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适应中国加入WTO、参与经济和金融国际竞争的需要;3、注重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基础扎实,能具体操作、会经营管理、具有协作、创新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4、优化以“订单培养”为主要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新路径。5、确立“做学生欢迎之师、创社会满意专业、育时代有用之才”的价值理念,按照“立足大金融,面向大市场”的办学思路,大力弘扬“尚德、精业、爱生”的教风和“诚信、明理、笃行”的学风;努力探索“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和质量管理。

二、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一)市场分析

1、金融行业环境分析

金融业是由银行、证券机构、投资和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组成、涵盖各种金融业务的统一整体。但从目前情况看,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1)传统银行业

随着金融业务科技化、电子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银行业务正在逐步收缩,需要的人员越来越少。如全美最大银行—美洲银行负责全国近1900家分支行,每天负责几百亿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仅有200人。有人预言,本世纪,银行将融入小小电脑之中,真正的银行已成为无形的市场,银行提供的是一种不见面的服务。另外,银行分支机构设置过多过细,很多没有存在的必要,现在正在撤并,大力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吸收毕业生的能力将大大下降。

(2)投资银行业

与传统银行业形成鲜明的对比,投资银行业却蓬勃发展。以北京市为例,全市共有金融从业人员6万余人,而证券业从业人员只有4000余人,与国外相比差距甚远。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证券业的发展。从1990年证券交易所开业,中国证券业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速度却相当快。证券业的纵深发展,需要吸收大量的从业人员。二是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产品多元化、银行服务全能化,是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这些新的业务领域亟需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上,新兴的金融专业人才十分缺乏,而目前高校培养出来的金融、财经类毕业生大多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金融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如熟悉各种经济金融法规,熟练操作电脑和运用先进的通讯传输手段、思维敏捷,善于策划,富有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

为了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展资本市场的九条意见,其中重点提出,要健全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证券投资品种,要把证券、期货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基金管理公司要进入资本市场。《意见》的发布对于未来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3)保险业

中国保险业市场快速发展,保险业务品种日益丰富,保险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保费收入较快增长,居民保险消费与住房、汽车消费一起,将成为21世纪初中国人的“三大件”。1989年末全国保费收入142.4亿元,2001年为2109.4亿元,年均增长25.2%,2005年则达到了4890多亿元。可以预见,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将有利于保险业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目前的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都很低,从而为保险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为保险业市场规模的扩大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然而,我国当前保险普及率不高,仅有4.5%的居民购买了商业保险,但据预测在未来3年里49.9%的城市居民将考虑购买保险产品。

综合来看,保险公司需要三大类人才,第一类是面向市场的营销人才,这里并不是指单纯的保险代理人,而是参与企业管理组织,帮助建立营销渠道的经理层人才;第二类是负责公司内部管理运营的人才,如分公司经理、公司内部主管等;第三类是专业人才,即适于保险业专业需求的专才,如精算师,核保、核赔师、专业投资人才等。这些人在国际保险行业内有通行的考核标准和统一的资格要求。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令世界侧目,而保险业的“军师”—精算师人才的严重匮乏,将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

娄底地处湘中腹地,是全省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近年来娄底经济高速发展,实施“后发赶超”战略,人们收入快速增长,收入差距拉大,给娄底金融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银行分支机构增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

2、竞争环境分析

竞争环境分析主要是指竞争者分析。对于我院金融专业来讲,竞争环境分析就是对开办金融学专业的其他高校的分析。金融专业的竞争环境概括来讲有以下几个特点:

(1)竞争激烈。目前开办金融学专业的院校较多,已经出现毕业生就业困难,因此,金融专业已被列为教育部控制布点专业。

(2)竞争者在师资、办学经验和学科建设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3)竞争者一般在金融专业下设银行、投资经济、保险、理财等方向,但特色不明显,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4)由于宏观金融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下降,以及公司企业对金融理财人才的大量需求,一些院校开始注意在金融专业下设公司金融方向,以培养面向公司企业的微观金融理财人才。

所以,高职应用金融专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职业分析

1、职业能力分析

(1)金融专业人才应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管理、金融理论知识。金融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金融领域的实际工作,而且大都要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因此知识的应用构成了金融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是,金融领域知识宽泛,工作岗位繁多,金融毕业生进入社会从事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在学习期间全部解决。因此,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教学,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从事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就成为金融教育的直接目的。也就是说,我院金融专业教育要实施在宽口径、厚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2)金融专业人才应具有很强的从事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在强调理论基础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具有较强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都迫切需要既懂得经济理论与业务,又懂得国际经济惯例,并有较强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21世纪的金融人才应该有较深的外语水平,这一点毋庸置疑。计算机是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工具,适应工作的要求,金融专业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所培养的金融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这些市场经济意识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从事经济工作的人要有充分的竞争意识。加入WTO后的中国经济环境,竞争将更趋激烈,中国的金融市场将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的竞争意识,应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二,创新意识。金融业务的创新与金融体制、金融工具的创新是分不开的。在市场经济中,金融体制不断地适应社会需求而发生变化,而新的金融工具会层出不穷。没有创新和超前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的境地。因此,培养金融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很重要的。

第三,开放意识。在转型经济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中国与世界经济将日益融为一体。熟悉国际经济,特别是国际金融惯例,对于造就金融人才是必须的。而培养具有开放意识以及深远的战略眼光的金融人才,是在今后激烈竞争的国际金融领域中获得成功的保证。

第四,法制意识。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应该懂得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并熟悉和遵守金融法律法规。近几年,我国的金融犯罪案件很多。因此,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其遵纪守法的意识应该是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风险意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民经济中存在的诸多风险最终都会体现为金融风险。风险意识将成为金融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5)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今知识经济已经来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变革风起云涌、各种新理论、新知识热浪滚滚,使得变化成为了世界唯一不变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必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使自己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并永不停止前进的脚步,这样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所谓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与时俱进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学习力。因为只有学习力才能使一个人不断的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才能及时接受一切新生事物,才能不被社会前进的列车所抛弃。

2、与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

由于金融业外延的扩展,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多元化的就业岗位群。主要范围有:

(1)银行的工作岗位。主要有:银行货币发行员、收付员、复核员、会计员、出纳员、清算员、信贷员、储蓄员、银行国库业务员、银行国外业务员、银行信用卡业务员、金融业计算机操作员、保管员等。

(2)保险工作岗位。主要有:保险业务员、保险业务推销员、保险理赔员、精算员、保险计算机操作员、公证员等。

(3)证券工作岗位。主要有:证券岗位临柜员、收付员、复核员、清算员、出纳员、清算交割过户员、会计员、核算员、保管员、咨询员、发行员、交易员、报单员、证券计算机操作员、证券交易监督员、证券投资咨询员等。

(4)信托工作岗位。主要有:信托业务咨询员、接待员、租赁业务员、代理业务员、信托业务员、调查业务员、公证员、收付员、商务员、保管员、鉴定估价员、公关员等。

(5)涉及财经类的岗位群。主要有: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员、统计员、财政与税务人员,以及和银行、保险、证券打交道的资金融通工作人员,如房地产贷款、消费贷款、水电气交费、投资咨询、保险代理、税务代理等具体工作的代理。目前刚起步的电子商务的服务系统电子货币的操作等等事务。

(三)教学分析

1、教学资源

现有一支数量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18名,其中研究生10名,占66.67%;本科生8名占33.33%。副教授11名,讲师6名。双师素质教师17名,占94.44%,专业带头人2名,另有外聘兼职教师6名。

我院开办与金融专业相近的会计专业20年,建设了一支实力较雄厚的会计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可胜任金融专业公司理财方向的教学,形成自己的优势。

本专业有完善的实训条件,能够满足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院内建有商务实训中心,中心的三间ERP实验室、一间ERP沙盘模拟实验室共投资200余万元,其装备水平在同类院校中居于领先地位,安装了保险业务模拟软件、期货、外汇交易软件、银行业务模拟软件、金融教学软件;中心所属的财会模拟实训室和电算会计实训室共计投资近60万元,可供金融专业使用。在院外,建立了双峰县农业银行支行、中国建设银行娄底中心支行、华融证券有限公司娄底服务部、德盛期货公司、湘财证券有限公司娄底服务部、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娄底支公司;我院投资的产学合一的弘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能够为学生提供实战演练机会。

我院十分重视图书建设,图书馆现有图书总计371262册,设有电子阅览室。其中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专业期刊41种,专业图书30173册,生均457册。图书流量大,图书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图书馆坚持全天开放,保证了每周开放时间≥70小时,基本满足了师生借阅的需要。

为了加强案例教学,我们自编了《货币银行学案例》和《证券投资分析案例》。

2、课程设置

为了达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目标,本着“立足大市场,面向大金融,跳出银行办教育,增强社会服务性;拓宽专业口径,改革教学模式,加强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按素质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三大体系设置课程,努力构建一个三大体系相融相通、相辅相成又相互独立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课内分散实践教学、集中设置的实践课程、针对某一就业方向设置的专业能力培养课程、面向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核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课程体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了从入学到毕业三年不断线,并与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步推进。课程设置具体原则有:(1)实践、实际、实用”原则,突出金融职业教育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交叉性和应用性,实践教学强调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2)强化基础,淡化专业原则。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占到一半以上课时,为学生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可能;淡化各类金融类专业限制,开拓学生思维,使之触类旁通,更易适应变化中的经济金融形势。(3)主观能动性原则。根据市场和就业的需要,进一步打破专业设置界限,培养复合型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力度,提高学生自修能力。(4)提高单位学时效率原则。将逐步大力推广使用多媒体、投影仪等手段教学,以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紧密结合《金融专业技能培养标准》,加强专业技能实训,为学生取得多种技能等级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学生可获得下列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保险代理人和经纪人资格证。努力形成全方位、网络化的素质教育格局,通过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及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开设文化素质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科技、艺术修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开设校园专业网页,开辟素质教育新渠道,引导学生辨析社会生活中的是与非、美与丑。

三大体系课程设置见下表:

素质教育课程

理论教学课程

实践教学课程

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知识

会计基础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货币银行学

银行信贷管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学原理

网上金融与电子支付

大学语文

财政与税收

信托与租赁

英语

保险学

银行储蓄和出纳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统计学原理

金融企业会计

数据库管理

金融营销学

财务会计

体育

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经济数学

经济法与金融法规

证券投资分析

专业英语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计算技术与点钞知识

就业指导

证券投资基金

认识实习

演讲与口才

证券发行与承销

模拟实习

财经应用文写作

金融发展动态

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

(三)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商业银行业务处理能力、金融会计核算能力、金融业务营销能力、证券投资分析能力,熟练掌握银行业务、证券业务操作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商业银行、信用社、邮政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相关中介机构从事一线岗位的业务操作和管理工作。

2、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外语、数学、计算机等工具;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和方法;熟悉金融证券方面的法规政策;具有较强的证券投资分析能力、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操作能力。

3、人才培养职业岗位

根据我院职业教育的特征,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将在各金融企业处于“第一线”位置,能够正确理解本行业特色,扎实地做好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够胜任出纳、会计、信贷、证券投资与分析等工作。结合本专业培养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特色,学生就业岗位有如下几类:

(1)证券交易前台服务工作;(2)证券大户室管理工作;(3)证券经纪员;(4)证券分析与投资人员;(5)证券会计工作;(6)银行出纳与储蓄工作;(7)银行对公业务工作;(8)银行信贷工作;(9)保险经纪人;(10)保险代理人;(11)银行客户经理。(12)基层单位的会计、出纳、统计工作。

4、知识结构

(1)掌握面向经济金融一线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应必备的外语、数学及文化知识;

(2)掌握金融经济基础理论知识;

(3)了解国内外金融发展的新理论、新动向、新成就;

(4)熟悉并掌握与金融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行业法规、监管规章及金融机构内部规章;

(5)掌握每个专业岗位如信贷、会计、储蓄、出纳、综合柜员、客户经理、金融监管、证券投资与分析等所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

(6)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储蓄、会计、财务、金融统计等金融业务操作软件,并懂得简单的维护常识。

5、能力结构

(1)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业务如银行会计、出纳、储蓄、客户经理、信贷、金融监管、保险、证券投资、投资理财、资金调度等岗位工作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

(2)具备查阅、翻译中英文专业资料和日常的语言交际能力;

(3)具有独立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具备较扎实的经济金融管理方面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公文处理能力;

(5)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6)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7)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6、素质结构

基本素质:

(1)政治素质: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

(2)道德素质: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自尊、自爱、自强,勤奋、严谨、热情、坦诚、执着、向上,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克己奉公。

(3)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丰富的形象思维。

(4)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国防军事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达到体育锻炼的基本要求,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

职业素质:

(1)责任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2)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探索改革精神:有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精神。

(4)遵守职业道德:在金钱、利益面前不动摇,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3、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1)理论教学体系设计

理论课程设置应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以解决课程体系的完善问题。理论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知识结构的合理性,避免给学生带来学习负担和产生负面效应,以解决课程的量和度的问题。3、理论课教学应与专业技能培养目标相一致,以解决理论课与专业课的衔接问题。理论课教学应本着“实际、实用”的要求,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解决课程的效果问题。

1)调整教学计划,体现“学以致用”。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打破高等院校金融本科专业 “三段式”模式(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按照双线齐进的新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双线齐进是指应用技能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两条主线齐头并进,三年持续不断。应用技能教学主要包括经济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教学,按照课程的难易程度,层次高低及行业需要,安排教学计划;专业技能教学主要包括货币银行学,银行信贷实务,银行储蓄与出纳,证券投资分析,金融企业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实务等课程,按照课程的内在联系逐次安排教学进度与计划,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突出高职高专的应用型特色。

2)采取多样化的理论课教学方法.在讲清经济金融概念的基础上,强化应用,课堂提问、讨论、辩论等形式应占理论课教学课时的1/3,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3)改变单纯以闭卷笔试为主的理论课考试方式,适当增加口试、答辩、现场测试、操作演示等多种考试形式,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以培养“岗位群”为出发点,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教师队伍以“双师型”建设为重点,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教材建设充分体现专用性和操作性。教学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线。

1)在课程设置上,加大银行业务操作流程,保险公司业务操作流程,证券公司业务操作流程以及银行会计,企业会计等实务方面的比重.实践教学环节在总学分中约占40%。

2)在教学手段上,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如电子图书馆、电子教材、电子资料室。在银行会计教学中,可使用模拟商业银行软件;银行信贷教学可使用案例教学软件;证券投资与外汇交易教学可使用多媒体。

3)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建立模拟商业银行、模拟证券公司、模拟保险公司等校内实践基地,使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初步了解掌握金融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

(3)素质教育体系的设计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终身学习型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应该全方位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门显性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都有素质教育目标,并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积极创设隐性课程,科学安排课外教学活动,结合投身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校期间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工作、学习、生活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主要有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劳动课、军训课、活动课(体育活动、文化活动、大学生读书活动等)、讲座(科技讲座、人文化科类讲座、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等)、心理咨询、假期社会实践、专业技能竞赛等。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配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特殊作用。在年度教学计划中,在课堂教学以外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自愿参加,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各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生动、活泼、自由的学习环境;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在知识的海洋里驰骋,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样接受两个课堂教育和锻炼的学生才能很好地找到自身与社会对接的切点,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步入社会经济生活,并且充分自信地发挥作用。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三创”教育(创造、创新、创业教育)、成功学教育(包括积极心态、明确的目标、正确的思考方法、高度的自制力、培养领导才能、建立自信心、迷人的个性、创新制胜、充满热忱、专心致志、富有合作精神、正确对待失败、永葆进取心、合理安排时间和金钱、保持身心健康和养成良好的习惯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可以为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才智搭建一座桥梁。

4、专业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与组织计划

(1)组织计划

系主任作为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工作,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聘任具有高职称和高学历的教师担任专兼职督导员。按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制订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善督导团、教务处、系、教研室四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每学期组织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检查各教研室教学活动执行情况和教师课堂授课、实验授课等情况。利用新的教学管理软件全面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与教师考核相结合。

(2)制定科学的专业教学环节质量评分标准

1)备课项中的教案一项涉及的环节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突出技能训练及教学后记。教案环节全,内容详细,书写规范,评定为5分;环节全,内容详细;书写欠规范,评定为4分;环节全,内容详细,书写欠规范,评定为3分,环节全;内容简单;书写潦草,环节不全;内容简单;书写潦草,评定为1分。

2)教学手段: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践环节体现明显,评定为5分;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有实践环节,教学辅助材料充分,评定为4分;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实践环节欠佳,有教学辅助材料,评定为3分;符合教学目标,大部分是理论传授,评定为2分;不符合教学目标,全部理论传授,评定为1分。

3)课堂设计:教学方法灵活新颖,所用教法与该节课内容协调,课堂调控能力强,评定为5分;教学方法灵活新颖,所用教法与该节课内容比较协调,课堂调控能力好,评定为4分;教学方法灵活新颖,所用教法与该节课内容欠协调,课堂调控能力一般,评定为3分;教学方法不适用该节课内容,课堂调控能力一般,评定为1分。

4)知识内容:所授知识系统、丰富、正确,符合该专业要求的知识标准,评定为5分;所授知识系统、丰富、正确,与该专业要求的知识标准基本符合,评定为4分;所授知识系统、欠丰富、正确,与该专业要求的知识标准太深或太浅,评定为3分;所授知识系统、欠丰富、无知识错误,与该专业要求的知识标准太深或太浅,评定为2分;所授知识系统、欠丰富、有知识错误,与该专业要求的知识标准太深或太浅,评定为1分。

5)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明显,达到预期效果,教学主体性体现明显,评定为15分;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明显,达到预期效果,体现教学主体性,评定为13分;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明显,效果不明显,教学主体性体现一般,评定为11分;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明显,效果一般,评定为9分;教师与学生有互动环节,有一定效果,评定为6分。

6)师德:授课中有明显德育渗透,学生领会,评定为5分;授课中有明显德育渗透,学生基本领会,评定为4分;授课中有明显德育渗透,学生领会一般,评定为3分;授课中有明显德育渗透,学生不领会,评定为2分;授课中无德育渗透,评定为1分;

7)教学效果:95%的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评定为10分;85%的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评定为8分;70%的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评定为6分;60%的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评定为4分;40%的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评定为2分。

8)书面作业量:8次以上评定为5分,6-7次评定为4分,4-5次评定为3分,4次评定为2分,3次以下评定为1分。

9)书面作业批改:批改认真,有详细评语,并有批改记录,评定为5分;批改认真,无评语,有批改记录,评定为4分;批改认真,无评语,有记录,评定为3分;有批改,无记录,评定为2分;无批改,评定为1分。

10)社会实践:实践内容切合实际,有报告,次数在三次以上者,评定为5分;实践内容切合实际,有调查报告,次数在两次者,评定为4分;实践内容基本切合实际,有报告,次数仅一次,评定为3分;实践内容不切合实际,有报告,评定为2分;实践内容不切合实际,无报告,评定为1分。

11)考试结果:优秀率20%以上、及格率90%以上,评定为15分;优秀率15%以上、及格率85%以上,评定为13分;优秀率70%以上、及格率80%以上,评定为11分;优秀率60%以上、及格率80%以上,评定为分9分;及格率80%以上,评定为7分。

12)证书:所带班级有85%学生取得该专业应取得的从业资格证书并全部毕业取得学历,评定为10分;所带班级有70%的学生取得该专业应取得的从业资格证书并全部毕业取得学历,评定为8分;所带班级有60%的学生取得该专业应取得的从业资格证书并全部毕业取得学历,评定为6分;所带班级有的学生有30%取得该专业应取得的从业资格证书并全部毕业取得学历,评定为4分;所带班级的学生仅取得学历证书,评定为2分。

13)创新:备课、授课、作业及考核各环节尝试最新手段,能成为同行学习的榜样,善于探索并有总结,评定为5分;备课、授课、作业及考核在任一环节有创新,成为同行学习的榜样,善于探索并有总结,评定为4分;备课、授课、作业及考核在任一环节有创新,善于探索有总结,评定为3分;备课、授课、作业及考核在任一环节有创新,无总结,评定为2分;备课、授课、作业及考核在无一环节创新,评定为1分。

14)善于探索研究总结教学经验,有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评定为5分;善于探索研究总结教学经验,有论文发表,评定为4分;善于探索研究总结教学经验,有论文,评定为3分;善于探索研究,有教学总结,评定为分2;仅有教学经验总结,评定为1分。

15)岗前实习:学生有参加岗前实习有80%合格,评定为15分;学生参加岗前实习有70%合格,评定为13分;学生参加岗前实习有60%合格,评定为9分;学生参加岗前实习有40%合格,评定为6分;学生参加岗前实习有30%合格,评定为3分。

5、专业教学进程(见专业教学计划)

6、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在实现办学目标与特色方面具有直接的作用,为了突出我校金融专业办学特色,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或措施:

(1)开放教学法

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学生坐在教室里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各学期修完若干课程考试合格以后,就可以拿到毕业文凭,最后的结果是“教师课上满堂灌,学生课下不知怎么办”。所以,要打破这种“师生面对面,课堂满堂灌”的封闭式、注入式的教育方式,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

1)请大学相关专业的知名学者做兼职教授,定期到学校传播各种新思想、新理论和学术动态,开阔学生视野,及时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

2)请企业家走上讲坛,介绍成功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现身说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利用寒暑两个假期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与金融企业某项具体的业务或管理工作,以此检验所学理论的科学性,汲取新的营养。这样学生可以从感性上了解、认识金融企业的经营规律,掌握一些操作方法和手段,同时在实践中学生不断磨练意志,坚定信念,逐步走向成熟。

(2)模拟教学法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使我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院金融专业必须向市场输送一大批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一定实践经验与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而模拟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金融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加强基本技巧的训练,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感性认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是学习这些课程的关键所在。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亲自操作,大大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案例教学法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使理论进一步升华。对现时经济生活中典型案例的分析,一方面可以检验所学书本知识的正确与否,增强鉴别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从中学到新东西,使原有理论得以修正、完善和发展。案例教学是启发式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其理论基础是实践出真知。案例教学的精华在于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案例教学法改过去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掉了死读书、读死书的毛病,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所学的理论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参与者可以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案例并非黑白两色的单纯世界,现实纷繁复杂,办法多多益善,通过了解他人的间接经验,可以启迪心智,增长才干。在案例教学中,要求每个参与者1)认真阅读,彻底搞懂老师提供的案例;2)进入角色,进行详细地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并以简短语句概括;3)提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4)拟出决策标准,做出决策,提出建议。

(4)探究式教学法

近几十年来,在教学方法上,创造性的探究式教学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主流,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强调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中心,并辅以阅读教材,参看录像等直观手段,教师设疑提问,最后通过实验、讨论而得出结论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整堂课以发展学生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的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主动学习的过程。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

在金融学科以及其他的经济、管理等学科中,存在着大量的实践或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探究式教学,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征求专家意见,最后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

(5)多媒体演示教学法

在教学手段上,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如电子图书馆、电子教材、电子资料室。教学中,可使用模拟商业银行软件;银行业务教学可使用案例教学软件;证券投资、国际金融、金融企业会计等教学可使用多媒体。

7、专业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

(1)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修订并形成一系列包括教学质量监控、专业建设与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兼职教师规范化管理、就业与创业指导、“双证书”实施等教学管理制度,覆盖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深化学分制改革,完善转专业制度,创造条件积极实施弹性学制,并形成一整套规章制度。

(2)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三结合、四要求”完善教学督导评价体系。实行院、系两级督导制度,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校内专家与校外专家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督导组织体系,运用“周报、月评、季析、年结”的质量监控模式,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3)以专业化、复合型为目标,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通过培训、进修等途径,不断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学历层次、业务素质,优化职称和年龄结构,增加教学管理人员的数量,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4)加强“双证书”考核管理工作。系设立实训考证服务办公室,配合专业考证培训,将“双证书”获取率作为专业教学工作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5)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更新教学管理软件与设施,建立共享型教学管理平台,开展教学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四)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银行一线柜员操作与服务营销的高素质专门型人才。

第一,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年级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教育,二年级根据学生毕业以后从事商业银行一线柜员业务和客户经理的岗位面向,进行真实环境、真实情景的全真化教学,聘请商业银行一线业务骨干和专家作为行业兼职教师从事全真化实践教学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三年级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及顶岗实习。

第二,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实行开放式办学。聘请职业教育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通过走访调研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聘请来自不同商业银行不同岗位业务一线的业务骨干,在职业教育专家的指导下,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一同开发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专业教学标准。根据学生毕业以后的岗位面向和商业银行业务实际,通过调查研究和上述人员的现场分析,对商业银行业务进行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金融管理与实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并进行相应的项目课程与教材建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教育。

第三,全面实施“工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和水平。根据金融行业的实际情况,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以学生的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和课程教学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专业教学中,我们在第三学期安排学生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进行了解、接触,完成专业认知实习;第五学期以统一安排与自行联系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学生进入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财务资金部门进行岗位接触与业务操作,完成专业实习;第六学期依据金融行业订单班与学生就业意向,安排学生进行银行一线个人储蓄、现金出纳、会计核算、银行卡、客户经理等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工学结合”。在课程教学方面,我们根据每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安排,将适合于在金融企业进行的教学内容,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在金融企业或校内全真型实训室内完成,同时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进入相关单位部门进行专业课程对应的业务岗位操作练习,实现专业课程教学的“工学交替”。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学校教师将只负责基础课教学、学生管理、诚信与思想品德教育,负责专业体系结构的整体设计,专业课程和实践指导部分的教学内容由银行业务一线专家与操作能手等金融行业兼职教师完成,实现“工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和水平。

第四,改革学生能力考核与评价体系。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采取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及行业打分相结合的多样化学生能力考核与评价方式。

2、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订单式”人才培养力度,实行校企共同育人。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根据金融单位需求,与金融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与金融企业人力资源和业务部门在教学、师资、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教学,共同对毕业生进行跟踪。根据教学的内容性质和金融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及工作任务的不同要求,教学工作在学校和用人单位两个教学地点交替进行,校企共同教书育人。同时,在“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中,由于校企之间签订有订单协议,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最后一个学期因寻找工作而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3、在以银行一线柜员操作与服务营销岗位的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为特色,进行岗位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方面以银行职业能力为任务导向,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在教材建设方面,打破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建设体现项目教学改革特点的高职教材体系,使教材内容与组织形式能真正反映岗位工作与社会实践的需要。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完成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和《证券投资分析》全部建设工作,制定全部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考试大纲,制定专周实习实训指导书,完成核心课程的教学课件、习题集、教辅资料、案例集、试题库、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方法等建设工作。

4、以银行业务工作项目为轴心、以银行柜员上岗资格考试为主线,对专业课程进行“课证融合”教学内容改革。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组织高职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对商业银行业务进行工作项目分析,首先,将商业银行业务划分为临柜交易、服务营销、业务管理三个工作项目;其次,对每一个工作项目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最后对每一个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解。根据上述工作流程和内容安排设定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2006年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调整现有教学计划,实现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证内容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现代金融概论》、《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网络金融》、《银行产品》等课程内容均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将要推出的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基础科目的考核内容相一致。《个人理财》课程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考证科目相对应。《反假货币技术》课程与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书考核要求相对应。使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获得一本行业资格证书。实现理论教学与岗位要求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持有双证书的毕业生比率不低于85%。

(五)完善人才培养条件

1、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与银行一线业务专家、操作能手为核心构建“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以“双师结构”教师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支由2名专业带头人领衔,行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比不低于1∶1,高素质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聘请10名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进行专业课程、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学与指导工作,实现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通过选派专业带头人到国外培训,参加学术研讨会,参加各类培训班等途径,加大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力度。选派双师素质教师到金融单位挂职锻炼10人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各类短期培训12人次,参加国内学术研讨5人次。全面提高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专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2.加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构建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的校内外实践教学网络体系

(1)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

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室。基于商业银行一线临柜人员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立全真性的现代银行柜员实训中心,提供银行业务生产性实训操作平台,用于满足金融专业学生的商业银行柜员现金出纳、储蓄、支付结算、个人贷款、公司贷款、代理、银行卡等业务的实训教学任务,承担银行从业人员岗前业务培训项目的实训教学。同时以仿真的点钞券代替纸币,根据商业银行业务的操作流程,实现全真化教学,对学生金融职业素养、金融文化礼仪、金融业务流程、金融业务技能等方面进行职业能力教育。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与省内多家金融单位签订产学合作协议,建设完成6个校外实习基地,用于满足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工学交替项目内容的实施。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安排学生开展专业课程工学结合教学组织形式,进行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实训及顶岗实习等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

3、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大批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将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文本教案、文献资料、案例、常见问题解答、课件、试题库、习题上网,以实现资源共享。

(六)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1、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双线齐进的新模式制定教学计划,促进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相互融合,广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保证,实现高素质的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2、利用社会资源,校银联合,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金融企业签订校企联合协议,构建校外实习基地。聘请金融企业管理人员作为专业管理委员会委员和兼职教师,与学校共同制定和调整培养目标及实习计划,并定期到学校与师生进行交流,举办学术讲座。作为实习教学基地,金融企业提供就业市场和实习场所,提供学生技能训练的真实社会环境。学生在基地实习期间,由金融企业内部提供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学生进入金融企业实习基地后,按所制定的培训计划和实习教学任务进行实习及由金融企业给予指导。作为学校,我们每年派出教师,针对企业存在问题,与企业共同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供企业参考,同时我们优先向基地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基地企业就业,提高它们的人力资源素质。

3、对专业课程进行“课证融合”教学内容改革,将考证课程融入专业教学计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1795.html

更多阅读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市场营销培养方案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职业与岗位分析(一)行业现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营销热潮正在全国各地迅速蔓延,都在昭示着营销市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争夺消费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市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 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

一、学制(一)招生对象:高中应届毕业生 职业中学和中专毕业生(二)学习年限:全日制3年二、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精神,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中所确定的“面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后备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职业与岗位分析(一)行业现状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子类产品已经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大到高精尖的卫星火箭,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都离不开这个行业。由于电子产业的普及,作为该产业直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培养层次:高职、专科学 制:三年制、学年学分制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汽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一定的使用、维修、检测、诊断技术;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并具备汽车技术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

2007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我国信息产业的制造、服务类企业、以及与社会信息化有关的领域的一线岗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声明:《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为网友携手游人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