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传说 农村老人讲真实鬼故事

2011年7月25日

目录

赵云故里考

少年赵云

赵云的故事

民间诠释澄底村

赵云出世

大脑袋岭赵云聚义

桃园会赵云出山

白云山赵云投公孙瓒

白云洞赵云得兵书

赵云投军

卧牛山赵云追随刘备

鸭祁铁路为啥在侯韩村北拐弯

长坡赵云之墓

赵云墓的传说

赵云故里考

三国名将赵云,字子龙,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在跟随刘备创建蜀国中东战西杀,立下了汗马功劳。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赵云“长板坡单枪匹马救阿斗”更是留下了千古绝唱!有诗赞曰: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救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赵云一身虎胆和智能双全与关(羽)、张(飞)齐名,被誉为: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在刘备帐下,赵云被拜为“镇远将军。”建兴六年(公元208年)因病卒于成都,溢号“顺平侯”,敕葬于成都锦屏山。

赵云的故里在何处?史书对此没有记载。据陈寿《三国志》是 “常山真定人”,真定,即今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正定县。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多处提到赵云是 “常山”人。因此说:常山是赵云的故里,是有定论的!更确切地说:赵云是常山郡的哪县人,这就众说纷纭了。

据《汉书》记载: “常山是北方的诸候国,第一代诸候常山宪王刘舜是汉景帝的小儿子,景帝中元五年 (公元前145年)封为常山王,都于元氏(今河北省元氏县南故城南),辖:元氏、灵寿、南行唐、真定(今石家庄市效东古城)、石邑(今鹿泉市南故邑村北)、九门(今高城市九门)、房子 (今临城县)等18个县。”又有史书记载:“常山,汉郡名,设于汉高祖三年 (公元前204年),辖唐河以南,内丘以北地区。”

然而,确切地说赵云祖籍是哪州哪县?常山之大,无从确认。而在临城县民间一直流传着 “赵云是澄底村人”的说法。传说赵云儿时在泜河玩耍(注:澄底村紧傍泜河),不觉困倦睡去,突然,山洪暴发,情况十分危机,惊奇的是巨大的洪峰却从赵云身下遁去(注:这是临城一道自然景观,大洪水从澄底村南泜河下潜五里外流出),人们惊骇不己,后把村名由泜北庄改叫“澄底”村。现村西有一大土冢,人称“赵云墓。”村中赵姓也以系赵云后裔而自荣。

关于“临城”,古时称房子县:据清扬宽(字敬敷,号鹿田,江南武进人,由例监任临城知县),撰注《临城县志》载:“临城为《禹贡》(注《尚书》中的一篇)冀州之城,分野属昴毕之次。周春秋时,为晋临邑。哀公四年 (公元前491年)赵稷奔临即此。后属中山(今定州)。战国时为中山房子邑。安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77年),赵与中山战于房子。八年(周赦王八年,即公元前307年)武灵王北略中山至房子,因属赵。西汉置房子县,属常山郡 (真定)。东汉属常山国。魏属常山郡。晋置赵国,治房子,后属赵郡。北齐移高邑于房子东,县遂省。隋开皇中(公元581-600年)复置房子,属赵郡。唐天宝元年,改临城……”其中“魏属常山郡”说的就是三国中的魏国。因此,临城县古时属常山是真实的。又有成都武侯祠中有“赵云……房子人。”看来,赵云祖籍是临城澄底村人是可信的。

现在,更有力的佐证是:2005年4月,在临城县古鲁营村的一口枯井里发现一通石碑:碑高5.6尺,宽1.9尺,石灰岩质,上刻有 “汉顺平侯赵云故里”字样,碑文左为 “盐运史衔四川重庆府知府吴震敬镌。”右为“戊戌孟冬正定镇总兵蓝期明立石。”据查,此碑原立于古鲁营村东,古时这里为驿道,地处险要,立石于此,以示临城是可以确认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被红卫兵推落井中,至今已被浸泡淹没了近40年。时值农业开发,石碑方重见天日。

赵云故里碑的发现,解决了自古以来众说纷纭的疑题,时值盛世,修志之风盛起,或许旅游招商的因素催化和驱动,寻访求证历史名人的故里热发生一些误导和偏差是可以理解的。

可以断言:赵云确系临城县澄底人。“赵云故里碑”为赵云原籍的谜底破译又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有诗为证:

其一

锁连阡陌古莹堆,俱言长眠是赵云。

自古房子为祖籍,谁言不是汉将军。

其二

深井初现赵云碑,子龙故里疑云深。

史载常山五虎将,古传房子一英魂。

冲阵救主传千古,杀曹报国颂万春。

今言正定有故乡,偏信临城澄底村。

少年赵云

赵云,是蜀汉有名的五虎上将之一。官拜镇远将军,谥号“顺平侯“。在泜河、澄底一带,方圆百里,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此人足智多谋,威风凛凛,征战骁勇。

他浑身是胆,曾在长坂坡单枪匹马,百万曹兵中救出刘备之子——阿斗,留下了千古传奇。在民间还流传着很多很多的故事,让人们一代代的传颂着这位历史上的三国英雄。

澄底,位于临城县西面的一个村落。这里山明水秀,物阜民丰,一条清澈的泜河绕着澄底村南缓缓而流。这一条河水从始至终不知灌溉了多少田地,滋润、富庶了这一方的百姓黎民。

相传,澄底村很早以前住着一赵姓人家。因为赵氏老翁勤恳能干,忠厚诚实,计划周全,事无巨细,无一不显得精明强干,井井有条,又兼赵府夫人对人恭敬谦让,和睦乡里。

谁家若有大灾小难,都竭尽全力,热情帮忙,遇着荒年,也不断赈济粮食、施药等……,所以,方圆百里很有名望。

老俩膝下有一子,明眉大眼,很是讨人喜爱。赵夫人看见别人家有女儿,自己跟前没有,忖思等老了、病了,又找谁伺候?经两人商议后,准备再生一女儿。

一日,老两口正在园内闲步,忽闻门外嘈杂、热闹。赵翁从门口望去,只见一群人围着一老者,那老者银须齐胸,精神矍铄,打量有七十余岁,器宇不凡,原来是一卜卦老者。围着他的人群中不时传来“来,给咱家先卜一卦。”那个说“咳,算卜的,先到我家卜上一卦。”赵翁随转身唤家僮,说“财儿,去等人家算完,再将先生请到咱家来卜一卦,看看夫人是否命中有女,算好可有重赏 。”

家僮听后,应声而去。刚一走到门槛,那卜卦老者已进得门来,老者见到赵翁两口忙一揖,赵翁和夫人也还礼。正当夫人抬首之际,银须围绕着的那张嘴,惊得半晌合不拢。老者啧啧脱口说:“夫人好相!夫人好相!你真的好福气,看你的气色,黄中套红,红中有黄,真乃上上吉色,看你子女宫处,亮光直射,夫人你将生一贵子,横戈天下,名扬四海,光耀门楣。”老者随掐指,口中念念有词,言道:“据我卜来,应是天上武曲星下界,也是你前世功德造化,后辈儿孙将承蒙你的余荫。”又自言道:“哎呀,怪不得,怪不得。”便说便摇头,“我说来着,这数天总有一股特大的力量推着我的后背,耳边总响起一种奇妙的声音催促着我走,刚才那群人围着我的时候,这股力量还在推着我,使我不能有停脚步的时间。我心中纳闷犯疑,这到底是什么在推动我?又为什么急不可奈?及至我迈进你家大门,好像这股力量消失。我自己深感奇怪,直到现在我方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老者边说边捊着胡须,又说:“原来这府第…… ”话没说完,门外围着的人乱叫乱嚷起来,“俺们先算,你不给算,人家没出家门,你却跑到人家家里算,你有没有先来后到?”赵翁看门外喊声挺急,随唤家人:“拿重金赏赐这位老先生。”卜卦先生深感盛情难却,也只好接纳,谢过,老者就慌忙往外走,快走到门口,老者又扭头再望望赵夫人连声称道:“真是好相,好相。”遂出门去了。

老两口听卜卦老者说了以后,虽然是盼生一女儿,但能生一武曲星作儿子,心中也甜滋滋的,直高兴的两人一夜没睡着觉。

从老者卜卦之后,老两口对下人、乡邻更是谦让,作事总是自己吃亏。

一天深夜,赵翁忽然闹肚痛,正好窗外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赵翁实在不愿起来跑茅,无奈,后急又容不得时间,只好重穿衣服,还是去吧,原来是拉稀。解完手,刚一出茅厕,只见一道长长的霹雳,犹似一条火龙,嘎、嘎作响,震耳欲聋。电光刺的赵翁难以睁眼,霹雳过后,一片漆黑。此时,雨渐渐稍小些,当他走至院的中央,突然一道金光,就象一只大钵从天上射向他的房屋和宅院。金光刺目,他感到又害怕又稀罕,他眯着眼,从眼缝里看,只见射向屋顶的金光处有一圆形物,圆形物的中间好像有扇小门,从小门里走出一个金盔金甲之人。瞬间,在金光收走后的时间里,同时还有种很重很硬东西,重重的坠在房顶。

赵翁将这一切看在眼后,方回屋去。他此时哪还有睡意,和夫人学说了所见到的事。雨,终于停了下来,赵翁迫不及待提上灯笼,上房寻找,却什么也没寻见,手扶着额头连声说:“怪哉,怪哉。”就在当日夜里,赵夫人作了一梦,梦见一条白龙,从天上徐徐落下,落到她跟前,匍匐在地,鳞光四射,好象小白龙礼拜赵夫人,它连点几下头,只听龙口里发出一种声音,又好像喃喃有语……,仔细一听仿佛说:“我乃赵子龙是也。”然后那条龙围着她转了几圈,缠在她的膝上就不动了。只听赵夫人从梦中惊呼一声:“啊,蛇,蛇,”赵翁连将夫人唤醒,夫人的惊吓还没有缓过神来,一下坐起来,连连摸腿,赵翁问她何事?让你如此恐慌?赵夫人将梦中之事说与赵翁,两人把这两天见的和梦中的,还有卜卦老者卜的卦联系在一起,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转眼又是月余时日,勤快的赵夫人,忽然不愿动弹,稍微吃些东西就呕吐不止,而且挑食、厌食。赵翁看在眼里,知是夫人害喜,心中高兴万分,对妻子更是无微不至。正是有诗为云:赵府夫妻善良根,感神赐送金盔人。身怀六甲喜望外,武曲星宿降福门。

岁月似箭,日日穿梭,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家中的上上下下都为夫人忙活着,因为赵夫人平时对下人很好,大家都远远的躲到产房后面,为她担心。听到赵夫人一声声痛苦的呻吟,都在为夫人乞求、祷告。为她平安。

一会,从屋里传来“哇“的一声,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降生了,大家提着的心此时都放了下来。只听屋里接生婆喊了声:“老爷,又添了一个大壶。老爷,你说怪也不怪,我接了一辈子生,还从来没见过接这种孩子的事,我捉住孩子的头正往外扯,只听见屋里不知哪里在奏乐,我到处看也没有,还有一种奇香的气味,不信,老爷,你闻闻来,到现在那种香味还没有散去呢。”接生婆说。老爷盼子心切,急急闯将床前,抱起来就亲……

为了感恩上天的赐予,乳名姓赵名云,字子龙。

日月交错,光阴荏苒。转眼儿子已五、六岁,长的相貌堂堂,聪明伶俐,眉清目秀,智慧超群,煞是招人喜爱,而且爱玩棍棒刀枪一类玩具,整天屁股后面跟一大群同伴,赵翁和夫人看到了儿子的一举一动,心中明白了许多……,然而,只有意会,不能言传,对此事只字不提。

最让父母着急的是,他生性刚烈,小小年纪还时常打抱不平。所以,经常有人找到家中告状。今天把这个小孩子打哭,明天将那个孩子收拾一通,惹得老两口着实头痛。只好给人说好话道歉。一次,有一富家儿子哭哭啼啼找上门来,赵夫人训斥赵云,可他在一旁叉着腰,满脸的不服气,手指着那个告状的孩子辩道:“他吃油饼时,一小弟弟和他要点,都说小弟弟家穷,哼,他非但不给,故意将手中油饼扔至地下,让小弟弟拾,小弟弟弯腰去捡,他却用脚踩在油饼上,硬是踩烂,让小弟弟看着,你说我不打他打谁?如果他下次再让我见着这种事,我照打不误。”满嘴的是理。

还有一次,一个地主去刘老三家催租金,这刘家共有五口人,父母都八十余岁的高龄,整日哼哼咳咳,不能自理,媳妇有病,经常卧病在床,一个儿子害有癫痫,不知何时发病,病上来,躺在地上不省人事。就剩他到是身体没病,还是一条腿拄着个拐。地主毫不同情,喝斥催要,那柱拐的哭着哀求:“再宽限几日吧。”财主把琉璃球眼一瞪,狠狠的说:“你现在不交,到年尾给你加租金。”说罢扭头悻悻走了。赵云正好去这家找他儿子玩耍,他看到财主如此狠毒,攒劲想收拾那个老家伙。

过了一段时间,正好一个跑江湖卖艺的来到这里,准备在这里打场卖艺,赵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忙呼卖艺的:“哎,告诉你一个发财活,不知你敢挣不敢挣?”卖艺的满脸狐疑,说道“挣钱还有敢挣不敢挣的吗?”心想一个小孩家,话还是不小,“你说给我看。”赵云让卖艺的附耳过去低语了一会,把个卖艺的高兴的都直不起腰来。连忙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的心眼真好。如果事成了,咱们二一分成。”赵云说:“就这么着。”

第二天,村里来了一个看风水相面的,用劲吆喝着,他故意走到离财主家不远的地方喊呀喊,“唉,相面哩,看风水,人的吉凶祸福,命运前途,子孙儿孙,婚姻财路,一并能算。算不准不要钱。”财主听到后,就开门请他进来相面,听村里人说:“他家正好出了一件大不顺心的事。”

相面的一看财主,故作惊讶,这财主长的肉头肉脑,猪嘴獠牙,五短三粗之身躯,七竅板上的按置好象有点错位,财主乜斜着个三角眼也盯着相面先生,卖艺的说:“哎呀,先生怎么你的命相如此晦气,看你印堂和命门发青,额头灰黑,眼内含有白光凶气,不出10天,你定大难临头,有血光之灾啊。”把个财主说的连连哀求,看是否能化解,卖艺人故弄玄虚说:“要不你还是找别人看吧。”财主抓住他的衣服,硬是让相面的想办法化解,相面人又说:“相面不留情,留情不相面,你是让我说实话呢,还是光爱听美言?”财主连忙说“说实话,说实话。”“那我就不留情了,看你鼻梁歪斜,实属心底不善,眼珠黄白,为人狠毒,要想解你眼下大难,必须破大财,方能化解,作人要有慈悲心,善良是人的根本哪!”说得财主脸青一块,红一块的,还得点头称是:“你就好好的细算算吧。”后来又提到收租金的那一家,财主更是信服,心中想,怎么他个外地人居然知道这么多事。“收租金那一家的钱我免了,以后也给他免了,对别人我也不那么狠了。”卖艺人说:“就算到这吧,信不信由你,你若不照你的话作,你的祸事是免不了的,你攒那么多的财,还是尽量的舍给穷人,平时就应积德行善。”老财主为了显示自己听相面的话,赶快端来百金,来谢相面人。后来相面的和赵云分了分金子,高高兴兴的走了。赵云揣上所分得金子,去分给那些残疾人和穷人,还包括那个柱拐的一家。

果然,那财主以后象变了个人似的,说免的都免了,赵云听后,心中高兴非常。

话说赵云平时就很勤劳,闲时帮父母和别人干活,长到八、九岁,个子也高了,除了上学念书外,他背着筐爱和伙伴们去打猪草。

这天,他自己去西边的一座山上割草,这座山叫“白云山。”山势险峻,蜿蜒迤逦,荆棘遍布,林木森森。因山顶上总有一片白云笼罩,故名“白云山。”他寻找着在哪里割草,找着找着,只见前面的山坳里绿油油的一片,他拿起镰刀弯腰就割,割了几把草,突然,从草丛中间扑楞楞地飞出一只七彩鸟,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光。他蹑手蹑足的弯腰去捉那只小鸟,眼看小鸟就被捉住,鸟就飞走了,如此的反复了多次,他心中很生气,发誓一定要抓住可爱又可恨的鸟,抓不住不回去。

小鸟就象和他作对似的,飞飞停停,停停飞飞,他已经在后面撵得筋疲力尽。一看鸟儿飞到半山崖上,小心的注视着小鸟,他慢慢的攀着山石,只见小鸟往山崖的里面飞去。他见不着小鸟,心中着实生气,他一心看小鸟飞的地方,好找一个标记,只听头上一阵簌簌之响声,抬头一看,一条偌大的蛇张着大口,吐着毒信,口中发出咝咝的声音,正向他头上探伸。他惊了一下,随后镇静下来,蛇头几乎凑近了他的脸,正在这千钧一发危险的紧要关头,上空中飞来了一只老鹰,和那只早已飞走的七彩鸟,直冲着蛇的眼睛乱啄了起来,那条蛇被突如其来的袭击吓蒙了,身子一轱辘,翻到山下早已摔死。老鹰飞走了,只有那只七彩鸟叫唤了几声,他又攀山捉起鸟来。爬到了山的半腰,鸟不见了,原来有一山洞,山洞很深处有一石门,只听唿啦一声炸响,石门开了,只见金光四射,他慢慢的往里走,这里有石几、石凳、各种奇怪的钟乳石,荷塘瀑布,那边有鲜花异草,亭台楼榭,溪水琤淙,斜径阑干等,还有种香气,薄薄的一层淡雾,象仙纱般的缭绕在空间。

此时的他也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他看啊看,洞府中琳廊满目,目不瑕接……只听一声,“云儿,等你很久了。”声音好象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又象从山洞的顶空发出来的,他转着身子找那发出声音的地方,“我在这哪。”说话间,一位鹤发童颜,霜髯银须,身着素衣,手执拂尘的老翁站立在他面前。他赶快双手一揖,深深下拜,心中又惊又喜,言道:“不知仙翁从何而来。”老翁笑答:“吾自天外天,云外云处而来,哈……哈……哈……”然后又说:“我是特为你而来,从今以后咱们应以师徒相称,请你不要和任何人提及此事,包括你的父母,记住啦。”“孩儿记下啦。”“我念你天资聪颖,性情良善淳厚,以后必成大器,故收你为弟子。”赵云连连点头。

此后,早出晚归,吃苦耐劳,练功十分用心,他刀枪剑戟,数拾套武艺样样精通。这天,仙师提着一大钵,拿来一个酒杯,说道:“云儿,将这杯凉液喝下。”赵云端起酒杯一饮而进,顿觉身轻如燕,筋骨关节叭叭作响,浑身有股使不完的力气。仙师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又过了些许时日,一天,仙师将赵云叫到跟前:“云儿,你满身武艺,样样精通,下山去罢。”随取锦囊一个递与赵云,言道:“不在万不得已不得拆开,内有秘事相告,如有人问起老师名字,你可以说 ‘白云道人’。”

赵云听后,眼泪汪汪,匍匐在地,哽咽着说:“老师……我实舍不得离你而去。”老师吹口仙气,随手一指,只见一片白云落在了赵云跟前,师傅让赵云在云朵上,一会落在了平地,再看山崖,哪里还有什么山洞。

天上一天,地上十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转眼多少年都已过去。

赵云边走边找那以往自己所熟悉的一草一木。找一个村落又一个村落,苦苦的打探父母及哥哥的下落,然而,打听的结果是令他不能接受,“不是不知道,就是早就死了”,后来经一位高寿老人的叙述后,方知道自己出走后,二老到处寻找,后来不知和那里征战,官府将哥哥抓去作壮丁,父母哀求不行,和他们拉扯了一通,有一小头目,将父母推倒在地,从此卧床不起,再也没有站起来,思儿心切,后又忧伤悲愤成疾,不幸仙逝。

赵云听后,恨的牙根发痒,不尽泪水沱滂,忙问父母的墓地何在,随买些纸钱供品,祭祀二老,又在墓地搭一小房,披孝伴墓三年后,方离家寻哥哥去了。

后 记

在民间一直传说赵云是临城澄底村人,他小时爱和伙伴们到河里玩耍。一次他玩的乏困睡在那里,正遇山洪暴发,情势非常危急。当洪水将快淹着赵云时,却从他身旁潜流而过,人们都深感惊诧神奇,为了纪念赵云,所以,将原来的印底村改为澄底。

赵云的故事

相传三国时期,临城县澄底村有个赵娃子,赵娃子就是传说中的赵云,即常胜将军赵子龙。

赵娃子从小就喜爱武术,平时他经常拿着木棍当刀枪操练武术。有一年夏季,有一天夜里乌云涌现,雷雨交加,下了一夜暴雨,第二天雨过天晴。赵娃子带着八九个跟他年龄相当的孩子到沙滩上操练武术,然后他又把这几个孩子分成敌我两伙,由他指挥,进行所谓打仗,这几个孩子都称他为长官。这一群小孩子们玩耍的累了,就躺在沙滩上休息,不一会赵娃子和其他几个小孩子躺着躺着睡着了,但有一二个小孩没有睡着。没有睡着的这一二个小孩忽然听到澄底泜河的上游传来了轰隆隆的巨大流水声音,心想一定是山洪暴发了,于是就大声叫喊:“喂!同伙们!山洪暴发了,快退到岸上去吧! 被喊醒的几个孩子迅速退到岸上去了,唯有赵娃子眼也没有睁,摆摆手说:慌什么,洪水距离我们这里还远着呢,我困的很,让我再睡一会,才退到岸上去吧!急的赵娃子同伴都劝说让赵娃子退到岸上去,但是劝说无效。此时赵娃子同伴急中生智,飞跑到赵娃子家,把山洪暴发情况告诉了他父母亲……,让他父母亲把他领回家吧。

其他小孩子们走后,赵娃子在沙滩上继续睡觉,山洪由西向东流,越来距离赵娃子越近了,此时,有个蝼蛄钻到赵娃子裤腿里了,赵娃子腿上一发痒,醒了,脱下裤子一看,原来是个蝼蛄扰乱他的睡眠,气的赵娃子捉住蝼蛄把它脑袋拔下来了,蝼蛄丧了命。霎时间,洪水流到了距离赵娃子几十米的地方,此时赵娃子心想:蝼蛄怕洪水把我淹死,专门钻到我裤腿里把我弄醒,让我快退到岸上去,这是为了救我的命,我却恩将仇报,把它脑袋拔下来,结果了它的性命,这实在是对不住它。为了把蝼蛄救活,赵娃子从枣树上弄了一个枣垎针,顺手把蝼蛄的脑袋和脖子穿在一起,那个蝼蛄奇迹般地又活了,迅速跑到岸上去了。

洪水由西向东流,流到距离赵娃子几十米的地方忽然停住了,水深积了二三米,洪水发出巨大的轰隆隆的声音,好像说:赵娃子别在沙滩上睡眠了,快退到岸上去吧,别挡着俺的去路,让俺过去吧。此时赵娃子不慌不忙地带着微笑说:“让水从我身下过去吧,结果水头一低,潜入地下,从距离赵娃子几十米的地方澄入河底向东流去,从此这个村取名澄底。

以上这神奇的故事发生以后,澄底村里的群众都认为赵娃子不是凡人,可能是天上什么神下凡来到人间的神童。赵娃子母亲回想起生赵娃子头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里看见天上云彩五彩缤纷,一条巨龙从五彩缤纷里从天而降投入自己的怀里。赵娃子的母亲根据她做的这个梦,跟赵娃子取名为赵云,字是子龙。

群众们为了尊重这位传说中的神童,当赵娃子长大以后,就没有人喊他的奶名了,而尊称为赵云或赵子龙,由于赵云武术超群,由县把他推荐到省,由省把他推荐到三国之一的蜀汉。

由于赵云屡立战功,从无打过败仗,所以赵云成了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

民间诠释澄底村

(赵云治水、点河)

悠悠泜河,源于太行,自西向东纵贯临城,流经澄底村南,却变成暗河潜流,出了村界,冒出地来,又滚滚东流。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观,自古传说由少年赵云点化而成。

1800多年前即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割据,民不聊生。在泜河流经出谷的出口,南岸是山林,北岸是丘陵,丘陵角下有一庄户叫丘底,住有赵、高两家,后迁异性,人烟稀少,无奈,常受泜河欺凌。赵家有一子,唤名赵云,又叫子龙。虎头虎腰,浓眉大眼,长发披肩,着蓝衫短裤,常在泜河边悠走,仰望上游山峡,俯视下游庄田,不由叹乎,泜河何时驯服。

夏天,一个早上,赵云整装南山行,行至泜河,偏遇大雨,不禁一喜,何不逗雨洗身乎,遂仰天横卧河身一巨石,时仰时伏,辗转翻侧,任雨淋冲,时而吹个泡花,时而叹声乐乎:霎时,山洪咆哮。其兄沿岸寻找,茫茫无影踪,朦胧巨石一虎星,一团红火,吓的惊呼:“云弟在哪儿,大水来了”,兄长我在这儿洗澡,唱个小调给你听,“水大我大,我大水大。吆……嘻……比比谁大。”兄如在梦中。

山洪距他八步之地,翻腾不前,波涛回漩,溢涨两岸。顿时,有一洪峰压来,呜呜妖怪声,跳出一虾精:“唗!小小白虎星,下界何处,快通报姓名。“俺、赵云,丘底人也。”“原来个土娃子,吃了豹子胆,竟敢拦我洪水,快回家,喝两年河水吧。”“呸!休要胡言,你这孽虫瞎(虾)精,兴风作浪,借水作恶,淹我良田,毁我庄园,岂能饶你。”赵云说罢,猛击巨石一掌,一声霹雳,巨石一弹,突出个手掌,那手掌四方冒火,立时,照的满天通红,雨过天晴;烧的洪水沸腾,那虾精焦头烂额,抱头逃命。

有农夫岸上疾呼:“洪水要淹村了,快跑。”赵云一听淹村,气得两眼冒金星,伸手怒喝洪峰:“化暗河,快从身下流。”只听身下咕噜咕噜声,好远好远水才露头。

赵云起身回首,庄园完好,抖抖衣,捋捋发,冒烈日,继往南山行。

丘底农夫,敲锣打鼓,一片欢庆。为纪念赵云,根除水患,改丘底为澄底村,沿用至今;视巨石为神仙手掌,至今有痕迹。当今,村民自愿守护村西赵云古墓;赵氏家祖,自豪的和赵云排家谱;善男信女虔诚祈祷神仙手掌保佑。

赵云出世

东汉末年,在房子县(今临城县)一个小山村(今临城县澄底村)里有户赵姓人家,先祖原有些家业,但传到赵某时已家境贫寒。赵某之妻贤慧善良,有一子赵星。这年赵妻又身怀六甲,眼看临近分娩日期,她虽刚过三旬,但头上已添白发。因此时赵家上有翁婆,下有几岁的赵星,赵某又是老实庄稼人,家中本已无隔夜之粮,眼下又要添丁,怎能不叫赵妻愁上加愁呢,赵某也只是唉声叹气,但也无可奈何。

有一日,晚饭后,忽听有人敲门,赵某强打精神出来开门,看是何人。开门后一看是一陌生人,便问是不是问路的。这一陌生人一指身边一个独轮小车说:他是贩米商人,因推车走至他家门口,小车车轴坏了,不能再走,天又黑了,恳求把小车寄存到赵某家,赵某本是良善之人,就答应了。临走时贩米人说:车上之米家中尽可吃用。当夜赵妻梦一金甲神人,醒后只觉腹中疼痛,知道将要分娩,急忙唤醒身旁丈夫。天将拂昨时只听一声响亮哭声,一个男性婴儿呱呱坠地,随着婴儿的坠地屋内瞬间霞光一片。所生这一男婴,取名云,即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赵云(字子龙)。

天明后,赵妻正愁无米下炊,丈夫猛想起昨晚贩米人存放到家中的小米,对妻说明情况,也只好先用此米下锅了,等贩米人来后再给他补上。就这样赵家把贩米人一车米用完之后,谁知贩米之人永无再来。当时这桩奇事在村里就传开了,都说那个贩米人是菩萨化身,专门给赵家送米的,这孩子将来必有大贵。

赵云长到七、八岁时,因家贫无力读书,便常到村庄西面山坡拾柴。拾柴时正好路过一学堂,有几名村中富户为孩子聘请了当地一名先生教书。赵云因天天路过这里,便常在窗外听先生讲课,听的多了,也就学到了不少知识。有一次,先生未在,给学生留下一篇作文,这几个学生都做不上来,正好这时赵云路过这里,这几个学生便问赵云你在外面听先生讲课,你都学会了什么。赵云一口气背了几篇文章。这一下几个学生可高兴了,就说老师留下了一篇作文,问他会不会做。赵云家虽贫寒,但自幼聪慧,才思敏捷,略一思索,便把文章构思说了出来。这几个学生忙着请赵云给他们做文章,然后每人抄袭一份,等先生来后交了卷。先生看过文章后觉得这几个学生没有这样的文采,便问他们文章是谁代作的。起初学生不承认是别人代做的,但禁不住先生的戒尺,说了实话。平时先生也常见一个拾柴孩子常路过这里,有时在窗外听讲,他也未在意,没想到这孩子竟有如此文采。便叫这几个学生把赵云找来,并当场考问了他几个问题,都对答如流。先生很高兴,便对赵云说今后不要在窗外听讲了,可以到课堂听讲,费用由他负担。自此,赵云每天听讲,但拾柴不误,回到家中因买不起纸笔练字,便从泜水河边弄回一堆沙子,在院中平整地方,把沙子摊到平地上,折一小树枝当笔,以沙子为纸。这样练字不用花钱,有用不完的纸笔。几年后,这位先生被聘往外地(因教书出名)。这时赵云也十一、二岁了,仍是到西山打柴或在几亩薄田上学些农活。

且说这西山洼里有一水坑,多年积水,坑深无底。这年发大水村里盛传坑内出了一条大蛇,有人看见跃出水面有一丈多长。有一日几个好奇的孩子想看看这蛇究竟有多大,但他们胆小不敢去,知道赵云胆量过人,便去找赵云一块看蛇。赵云因拾柴没时间,这几个孩子还答应给赵云伙拾柴,赵云便答应了。当这几个孩子和赵云走到离水坑还有几十步时,这几个孩子便不敢走了,撺掇赵云到坑边看看动静。赵云生来浑身是胆,他那里怕一条蛇。当他刚走到坑边时,只见一条丈余长的大蛇从水中跃出向他窜来。说是迟,那时快,他一看躲闪不及,便伸手抓住大蛇用力一甩,等定眼看时,那里是蛇,分明是一条银枪。再说那几个孩子看见大蛇跃出水面,吓得掉头就跑,连头也不敢再回,认为赵云一定是被蛇吞吃了,便赶紧到家告诉赵云爹娘。赵云父母闻讯大哭,让这几个孩子领着他们赶快去找赵云。谁知他们刚走到村口,便看见赵云扛着一杆银枪回来了。他们便问赵云是怎么回事,当赵云讲明得枪经过后,大家听后惊讶万分。

赵云得枪的消息传到西山一老者耳中,这位老者青壮年时在西山一带跟随过山大王,后在乡种田,闲时也教过别人武艺,他觉得赵云得枪非凡,今后定会是栋梁之材,便主动和赵云父母商议要收他为徒,传授武艺,赵父母慨然应允,三、四年后赵云学成了一身武艺。

有一次赵云在西山顶上遇一鹤发童颜银髯老者坐在悬崖之上,下边是看不见底的深渊。这位老者坐着坐着一不小心两只新履掉了下去,老者往下一望,叹了口气说:可惜我那双履为道兄所赠,掉到了深渊再也拾不上来。赵云一见此景,急忙打拱对老者说:请你稍等我下去给你拾上来。老者说悬崖峭壁水流湍急,下去会有性命危险的。赵云说:粉身碎骨也要找到双履。说罢,便攀藤而下到谷底把双履拿上来。当赵云双手将履送给老者时,老者捋髯微笑对赵云说:日后你必为国之栋梁,我有一物相赠送,回去可看。便从怀中掏出一锦盒递给赵云,赵云欲推辞,老者说:此物对我已无用,你回家一看便知,不必推辞。说毕飘然而去。赵云回去打开一看,乃是一部兵书,真是喜出望外,自此读兵书、习武艺。后黄巾起义,先投公孙瓒,后扶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成为开国功臣,封五虎上将,谥顺平侯。

大脑袋岭赵云聚义

在临城县澄底、射兽、山南头、乱木一带流传着赵云大脑袋岭聚义的故事。

相传东汉末年,朝廷腐败无能,宦官干政、奸贼误国,禁锢善类,闭塞言路,朝政日非,各路诸侯纷纷自立为王,加上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民众不能聊生。

当时的河北有个常山郡,常山郡有个房子县(注:今临城县)。县治设在今天高邑县的古城村。当时的县域很大,包括现在的临城县、柏乡县、高邑县和赞皇县。房子县的县官复姓西门,山东兖州人,是个典型的赃官、浑官、糊涂官。他凭仗着自己的小舅子是权奸董卓的侄子董璜的管家,更是骄横不羁,视房子子民为草芥且酷刑相加。他动用了许多灭绝人性的刑法,除一般大家知道的刑具外还设置了削足、凿眼、割舌、大锅煮,一时间房子县民哀号震天。

这一年,房子县遭遇多种灾害,大雪、大雨、冰雹、虫祸,农田颗粒无收。许多百姓为了活命牵儿带女逃荒要饭,到处是一片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的凄惨景象。

正值秋后,西门县官乘坐大轿带领两班衙役下乡催收苛捐杂税。他在房子当县官几年来,都是这么层层加码地搜刮民脂民膏,因为他还要孝敬董璜以求升官。由于西门县官犹如蛇蝎一样狠毒,百姓们送他绰号:“西门扒皮”(俗语又叫成“西瓜皮”)、“荞麦皮榨油。”

西门县官带人来到澄底村,赵家是大户,在乡民中德望也高。几位老者拜请赵老汉出面向西门县官陈述乡民的苦处和难处。赵老汉欣然应允。谁知县官不听陈述反而羞恼成怒,对几位老者各打四十大板,还当作抗粮抗税带头闹事的刁民强行抓走。村民们都知道,这一抓人非同小可,轻者重罚,重者凿眼削足,恰巧,赵云带领打猎人打猎回来,一听村民们哭诉,顿时血顶脑门,少年气盛的赵云策马扬鞭直奔房子城而去,众猎人平时十分敬重赵云,那有不帮之理,也都策马尾随,驿道上立时荡起了一阵烟尘。

澄底村距房子县城有40多里,说时迟那时快,在驿道的一个交叉口赵云等人追上了西门县官和被打得遍身伤痕的赵老汉们,赵云见父亲被折磨成这等模样,顿时火冒三丈,一陈风卷残云地将衙役们打了个七零八落!西门县官也遭到一阵痛打。救出赵老汉的猎户随同赵云一口气跑到大脑袋岭。

话说这大脑袋岭在澄底村西的白云山上。此山山高林密,常有白云缭绕,中峰最高,平如鼓面,其余诸峰也险要异常,自古白云山一条路,真乃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早有兄弟二人在此山建寨,修砦,“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高高飘扬,他们抵抗官府,讨富济贫。兄弟二人叫李星、李斗,早先也是和赵云一块打猎的,都有一身好武艺。他们多次邀请赵云上山入伙,奈何赵云是个孝子,舍不得弃父而去,这回巧了,他冲撞了官府,官府岂肯善罢干休,赵云心里清楚,不得已,赵云心一横径直上了大脑袋岭。早有探马来报,李星李斗大喜,亲自迎下山来。从此,赵云成了农民赵义的领袖。

桃园会赵云出山

临城县有个桃花洞,桃花洞座落在太行山脚下。洞前有一片桃树林,每到春暖花开时,桃花红,杨柳绿,一片彩霞在青山绿水间,风景十分美丽。这桃花洞也是一座“庙”,洞内有三皇姑神像和多种佛像石雕泥塑。洞是随坡就势凿岩开洞。洞连洞,洞套洞,十分美妙可观。传说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在此削发为尼而出家。每年三月十五有个香烟庙会,三乡五里,周围各县几十里的香客都慕名而来焚香念佛朝拜三皇姑,做买卖的也在此出售自己的东西。那真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赶庙会的有红男绿女,也有白发翁妪,草民百姓,也有官宦人家,阔少贵妇人。车水马龙,欢欣鼓舞,非常热闹。

话说离这里十几里地有个白云山,有澄底村名叫赵昌盛的好汉,在山上聚集了十几个人,专打抱不平,劫富济贫,除暴安良,仗义疏财,为老百姓办实事。这赵昌盛有一身好武艺,刀枪棍棒样样精通,飞檐走壁无所不能。平时穿一身白衣服说是效仿小白龙,蹿房越脊一道白光闪过上到房顶,好像一条龙。这赵昌盛出生在泜水河边澄底村,小时候胆子特别大,上树掏鸟窝,下河捉鳖蟹,别人不敢去的地方他敢去,不敢做的事他敢作,所以叫他赵大胆。他胸有城府,满怀滔略。到十八九岁时想干一番事业报效国家。投靠无门,找不到机会,便拉拢几个穷哥们上了白云山。招兵买马打过几次土豪劣绅恶霸红棍,周济过难以度日的穷苫贫民。百姓感恩戴德,“请问英雄大名?日后也好报恩!”赵昌盛说:“在下赵昌盛,外号赵大胆,明人不做暗事,澄底村人氏,做好事并非图报,乃为天下太平,人皆平等之举。”自此之后,赵昌盛赵大胆这名字便在方圆几十里传将开来,赫赫有名。提起赵昌盛土豪劣绅恶霸阔少闻风丧胆,良民百姓如获救星,合掌称快。今天赵昌盛安排好山寨看家留守人员,带领几个弟兄前来桃花洞赶庙会。

大凡歹人做恶,多在集市庙会人多之处,那些游手好闲的恶少纨绔子弟常有欺男霸女,寻花问柳之举。见到那年轻美貌,有几分姿色的女子,不管是已出嫁的有夫之妇,还是闺房待字的大姑娘,凡是相中之人,便进行挑畔找事,逼人成婚,如果委屈从下还则罢了,要是不从,遇到刚烈之人反抗,那有权有势的恶少便强迫婚配,不分良莠,便被搅得家破人亡,不得安生。有的被逼迫自尽,弄出人命。俗话说:“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公有人管。”世间万物也是一物降一物。赵昌盛他们就是为保护一方平安,让良家妇女免遭迫害,打击恶势力,为平民百姓撑腰出气而来的。赵昌盛一行五六人来到桃花洞。只见庙前边燃香焚纸青烟绦绕,纸灰乱飞。一股燃烧物的熏香味扑鼻,善男信女顶礼膜拜,口中念念有词,大多是求神保佑或有什么乞求许愿一类的术语。再往前边平坦地点有师婆善友神汉们跳着扇鼓舞,大多是中老年妇女或信佛的男子。三五个或十余人排成一队转圆圈或走八字型。手摇扇鼓上下晃动,扇鼓上的铁环咣啷咣啷作响,唱着民间小调,也是求神祝福一类的言词,有板有眼煞是好听。众人围在周边观看,喜笑颜开,评首论足,津津乐道。到了桃园那边,卖干鲜果土特产的;手绢、毛巾、鞋袜等小百货的;香蜡、纸箔供品的;都摆了地推,人们争相购买,讨价还价,熙熙嚷嚷,一派升平景象。

再往远点的地方,有个石头垒砌的戏台,台上布篷遮顶,周边芦席挡墙,因庙会十五天,要演好几场戏,遇坏天气好遮风避雨。这时台上有二花脸,带领搂啰正在抢亲。老汉挡护着闺女,却被那强盗一脚踹倒在地,抢夺那女子。赵二愣看到这里,气愤填膺,高喊:“弟兄们,咱上去打他个狗娘养的,这么横行霸道不讲理!”赵昌盛说:“这是唱戏的戏文,不是真事,不能莽动。要是在这庙会上真有欺男霸女的,咱们再打不迟。”于是大家一笑而己。

三月艳阳高照,游人敞衣解怀,头上汉流津津的。赵昌盛他们转了半天,觉得场面倒也平静,想找个地方休息片刻。忽然有人喊道:“那边打起架来了!”人们哗一下都围过去看。

只见一个恶少手里拿一把崭新的遮阳伞,嬉皮笑脸地对卖伞的说:“这把伞我买下了,只是今天没带钱,改日到我府上来拿。府上离这儿十五里,本人姓巴名补廷,远近赫赫有名,少不了你一把伞钱!”那卖伞的说:“我们打远道涿州而来,这一把伞值不了几个钱,我若改日专程来取钱,这伞钱还不够路费盘缠……。”

巴补庭说:“我不管你路费盘缠多少,这伞我是要定了,识点抬举,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旁边立着一个黑脸大汉,怒视着那“买伞”的,两眼瞪得像纲铃,早已气炸了肺。心想今天遇见不讲理的孬种了,一场暴风雨定要来临,摩拳擦掌摇摇欲试准备动手,就像点了导火索的炸药包一触即发。

卖伞的说: “这伞不是我的,若是我的送你一把也就是了。我是卖鞋的。我二弟卖伞,他回山西去了,这伞是他托我代卖一下,二弟回来我无法交待。”

巴补庭说:“管你什么二弟鸡巴三弟,我相中的东西就的要,没人敢说个不字。今天遇到你这么难缠,非拿不可,走!”说罢拿上伞就走。

黑脸大汉一声吼如同雷震:“哪里狂徒狗娘养的孬种,如此无理,吃打!”拈起一条扁担轮将起来打去。巴补庭碎不及防,差点打到脊梁上,闪身一躲,扁担打空,但由于身体失重一个趔趄,哎哟一声倒在地,弄了个嘴啃泥。这黑大汉虽然粗鲁,也知身在异乡,打死人偿命,打伤人吃官司,拿起扁担只是虚仗声势,并未动真的。只是给他个下马威。那巴补庭半天才捂着腰站起来吐着口里的泥水喊:“伙计们给我上。”他的随从三、四个人一齐蜂拥而上,与黑脸大汉对打起来,怎奈寡不敌众,眼看黑脸大汉要吃亏败仗,这时赵昌盛他们几个赶了过来,看了真切。赵昌盛高喊:“住手,清清世界朗朗乾坤,还讲理不讲,欺负外乡人呢?”

巴补庭吐着嘴里的泥,斜着眼说:“吆嘿,谁脱了裤子露出你来了?你是老几?挡横是吗。”

赵昌盛说:“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公有人管,白云山赵昌盛是耶,专打抱不平而来!”说话间六七个人站到当场,挡住巴补庭的去路,双方对峙。

巴补庭看着势头不对,心有余悸,早怯了三分,便以攻为守,找台阶下驴:“好,骑驴看唱本,咱们走着瞧!撤!”手一甩,把伞扔下,带着家丁溜走了。

那卖伞的双手抱拳施礼打恭,多谢众位义士相助,我这里有礼了。”赵昌盛看那卖伞的:前庭饱满,底颌方圆,眉清目秀,沉着斯文,相貌非凡。接着又向赵昌盛报了姓名告知府县村址:在下刘备涿州人氏,有事请到涿洲来,一定热情招待,双手欢迎。赵昌盛说:“看来这位是三弟张飞了。你们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传得神乎其神,听说你们谁都想当大哥,怎么办?论上树吧,谁上的高为大,张飞上树最快最猛,三下五去二爬到树梢,要当大哥,刘备往树下一站说:“先有根后又梢,树根为大应当大哥,是这么回事吗?”张飞抢着说:“那是无稽之谈,我们是按年庚排的。”大家叙谈了一阵,眼看日已中天,到了午饭时候。赵昌盛说:“二位来到这里,有缘千里相会,实乃早有期盼,相见恨晚,今天我请客,略尽地主之谊,款待家常便饭,不成敬意,希望二位不要推辞。”刘、张二人推托不过,只好说:“恭敬不如从命,客随主便吧。”收拾货摊,众人一起来到一个卖饸烙面的饭摊前,各自寻小板凳坐下,每人要了一碗饸烙面,外加两个烧饼。张飞说:“一碗不够,再来一碗汤。”摊主说:“好来!一碗明月汤!”张飞不知何为明月汤,心中纳闷。待到端上汤来,却是饹烙汤中加了一点香油,圆圆的像云中之月。心说鸟的,起名怪好听的。

别人都吃完放下筷子了,只有张飞还在咀嚼。风卷残云大口喝汤。吃饱喝足,刘张依依不舍,众人送了一程又一程。刘备说:“千里相送,必有一别。义士们留步。今后有什么事请到涿州来,需要帮忙一定鼎立相助。后会有期吧!”恭手告别。

再说巴补廷受了一顿羞辱,憋了一肚子窝囊气。到家就病倒了。有人到西山告知他的父亲巴吉鲁回家看望儿子。这巴吉鲁在临城深山区将军巅当武官,把守通往太行山西边的要道关隘。这地方原叫驴脊岭,属太行山脉,海拔在一干米以上。南通邢州内丘,北连石家庄赞皇,有条大川蝎子沟,沟连岭,岭连川,方圆四百亩,原始次生林。树林中松柏参天,林外荆棘丛生,林中山羊野鹿出没,狐豹獾貂有行踪;野草丛中锦鸡乱叫,荆棘处百鸟争鸣;蓝天云高,鹰鹞盘树飞击长空。真个是风景秀丽,漫无边际的好去处,是个大自然天然公园。此处高山险峻,隘口狭窄,国家设立关口,驻有军队,派巴吉鲁将军在此镇守。并就地取材,用山上的石头筑起一丈高,数丈长一个平台,名曰点将台,遇有战事登台点将,指挥作战东杀西挡,得心应手。因此当地人把这里叫做将军岭。这里是通往秦晋的咽喉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朝廷派重兵把守。

巴吉鲁安排好代管人员,带领侍从骑马连夜赶回府第。巴补廷见到父亲,痛哭流涕,诉说遭遇之事,还添油加醋夸大其词,说出许多不合事实之理。为的是让父亲替他报仇。父亲虽然进行了安慰,但这祥一个娇生惯养之子哪受过这种窝囊气!气大伤身,一病不起,没过几天便呜呼哀哉见阎王去了。

巴吉鲁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本想让他长大成人后补个朝廷命官,因起名巴补廷。人是长大了,但不学无术,刁钻淘气古怪,名声不好。想花钱运动运动补个缺,但也没空缺让他补。因此在家游手好闲不正干,经常招灾惹祸,四邻不安。现在忽然死了,巴吉鲁悲痛欲绝,绞尽脑汁要为儿子报这个仇,出这口气。他朝思暮想想出了上书朝廷,剿灭白云山,捉拿赵昌盛斩首示众,并抄他满门家眷,株连九族。修书免不了要扩大事实,望风捕影,加些莫须有的罪名,曰:查临城白云山流寇聚众数百人,杀人越货,图谋不轨,骚扰一方百姓不安。匪首赵昌盛自称真龙天子,妖言惑众,罪该万死,如不铲除后患无穷,望皇上速下圣旨,剿灭流寇,捉拿赵昌盛割头示众剿斩全家,诛灭九族。赵昌盛闻讯连夜脱逃,白云山兄弟东走西散。赵昌盛想起了刘备,直望正北涿州而来。风餐露宿,住店宿庙,也不敢吐露真实姓名。不一日到了涿州,找到刘备住下。夜晚诉说冤屈。刘备说:“我有个亲戚在幽州公孙攒部下为幕僚,我给你写封信,你去投奔他,在公孙攒那里找碗饭吃,也好施展你的才能,将来报效国家。你就说是我姑表弟,正定人士。可千万不要说是临城赵昌盛!”赵昌盛千恩万谢,一夜未曾合眼,刚眯瞪一会儿鸡就叫了。赶紧起床,洗漱一毕,急忙上路一溜东北,晓行夜宿,像一个叫花子,也正好掩盖亡命之徒的身份,引不起路人注意,没有人查问。不多几日到了幽州都成。当时的幽州国在河北省的北部,辽宁的南部,也有好几百里地的路程,因长途跋涉饮食不周,身体劳顿疲乏,人也显得憔悴,但越发显得英俊精神,他又一身好武艺。公孙瓒是令支 (河北迁安)人,长期与袁绍作战,损伤人马不少,正需要强兵勇将,见到赵昌盛一表人才,武艺高强,又是河北老乡,心中喜悦,遂叫书吏登记造册。问及姓名时,他怀念临城白云山的兄弟们便说:“姓赵名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氏。”从不提说家乡临城。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以讹传讹,众口一声,都说赵云是真定人。史海沉冤,澄底村赵氏家族也羞于提说赵家被满门抄斩之事。千百年来大多不知赵云是临城澄底村人。这位叱咤风云的显赫人物出仕后的功绩、美德自有《三国演义》评说,妇孺皆知,这里不再赘述。公元229年,赵云年老有病,躺卧在病榻上。从窗孔里往外看着蓝天白云,白云悠悠向北飘去。他浮想联翩,院里有一棵梧树,己是秋末冬初季节,梧桐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地往下落,落到树根下,赵云想,我一生忠心为国,肝胆相照,立过不少功劳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父老乡亲。自古人生谁无死虽死无悔。孔圣人七十三岁死,盂子八十四归天。我己七十九岁了,能寿终正寝也是一种福气(长寿、富裕、康宁、好德、考终,为五福),只是有一件事挂在心里,落叶归根,要葬回故里临城。但这几天病情加重,说话无力,病榻前众人不离前后,百般照料,千方安慰。见老英雄张了张嘴要说话的样子,便间:“有什么话要说,你只管说吧,我们一定照办!”赵云说:“我-一生钟爱-蓝天白云,落叶归根,唯独对蓝天白云情有独钟,请将我-埋在-临城澄底村-西边的-白云山下,我-死也瞑目了。”这位一代英豪,三国名将,常胜将军说罢咽气归天,乘鹤西去,磕然于世长辞了。众人嚎陶恸哭,万分悲哀,遂将他的棺椁从陕南汉中运送到临城澄底村殡葬。城西十公里现有赵云之墓。

白云山赵云投公孙瓒

在临城一带,一直流传着赵云白云山投公孙瓒的故事。

赵云在大脑袋岭举义旗不久率家乡子弟兵投奔了袁绍。当时的东汉早已名存实亡,董卓专权,奸淫宫女,夜宿龙床,欺君害民,天下切齿。各路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袁绍时为祁乡侯渤海太守,然而,袁绍胸无大志,又对赵云以身价取人不得重用,兼各诸侯怀异心拔寨而归,赵云也返回白云山大脑袋岭。

话说袁绍因冀州富足,与公孙瓒相约共取冀州平分其地。而袁绍得冀州后不但不平分其地而杀死了公孙瓒之弟公孙越,公孙瓒引兵报仇杀奔冀州。两军摆开战场,袁绍手下大将文丑有万夫不当之勇,公孙瓒与文丑交锋不几回合抵挡不住,落荒而走。文丑追杀公孙瓒于白云山下,望山谷而逃。文丑骤马厉声大叫:“快下马受降!”公孙瓒丢盔卸甲弓箭尽落,披发纵马奔转山坡,因山路奇险马失前蹄,公孙瓒翻身落于马下。当文丑捻抢来刺之时,只听得一声梆子响,山坡上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得救了。

公孙瓒细看这个少年英雄,只见生得身高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赵云手提长枪直取文丑,文丑抵不过回马去了,赵云也不追赶,公孙瓒问其姓名,赵云答道“某乃常山房子赵子龙也,本袁绍部下,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麾下――不期今日得见。

公孙瓒有燕代之众,其锋不可为,又有刘备、关羽、张飞相助,今又有赵云来投,势力大增。

白云洞赵云得兵书

赵云崆山得马,喜不自胜。日日泜河滩跑马射箭,功夫不负有心人,赵云的骑术、箭术日臻娴熟,很快成了远村近寨闻名遐尔的好射手,招惹得澄底村及周边年轻后生心痒手馋。于是个个效法,他们几个、十几个、几十个团簇聚集到赵云身边,赵云呢,教他们骑马射箭,他们不论晴日阴天、寒冬酷暑,来无影去无踪地穿梭在泜河岸边。

毗邻澄底村东面不远有一村庄叫“十姓庄”,顾名思义,就是有十个姓氏居住的村庄。该村和澄底村一样也紧傍大河,村前是开阔的泜河流域小平原。古时的泜河水自西而下汹勇彭湃,常年累月地冲涮着河床,赵云儿时玩耍酣睡沙滩突遭山洪说了声:“水从我身下流去吧!”有多大的洪水也从这里潜入地下,又从几里外的泜北店泛溢出来,这就形成了平展展浩荡荡流水。河岸树木参天,遮天蔽日,形成了一道挡风避沙的天然屏障。土壤肥沃,草茂物丰,泜河岸边的百姓在这里繁衍生息。

十姓庄的背后是一道起伏的山脉,这是太行山的余脉,它像巨人的臂膀抱着这里的村庄。余脉林莽苍然,山峦逶迤,山崖峭石狰狞嵯岈,中峰最高,状如龙形自天而降,圆腹细颈,口大而顶平,人们称它叫大脑袋岭。由于山岩怪奇,纯石无土,又常有云雾缭绕,故唤“白云崖。”崖下有一石洞又叫白云洞。此洞近山之颠,洞口黝然深不可测,崖侧一线之路攀跻甚艰,幽邃太险常是毒蛇猛兽藏匿之所。山水交合,更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创造了独厚的条件。因此,野兽毁我庄稼伤我人畜的事情时有发生,形成一害。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置礼求赵云射杀除害,赵云欣然应诺。这便是十姓庄后改为射兽村的由来。

赵云日日猎杀野兽,被他猎杀的野兽有虎、豹、豺、狼、山猪、野羊,他还常把猎物分发乡邻,因此,深受乡邻们的爱戴,年轻后生也众星捧月般的拥戴他。在众百姓眼里,赵云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他的父亲赵老汉也常引为骄傲,一时间澄底村北头的赵家大院出了个少年英雄的事穿州越县不胫而走。

此时的赵云年方二八,生得膀阔腰圆,八尺身躯,浓眉大眼,面阔重颐且美如白玉,更显得英俊潇洒、威风彪烈。

这一天,赵云带着众猎人满载而归,日薄西山时分来到白云崖下,一天下来的奔波只觉得腹内饥肠漉漉,口中干渴难禁,忽然,一只白色的兔子从马蹄下蹝跳而起,一见猎物,赵云顿忘掉了饥渴,慌忙间拉弓搭箭,奈何,机灵的兔子穿没于艾蒿丛中,赵云凭着猎手锐利的眼睛注视着猎物的去向,突然,他的眼前一亮,只见白色的小精灵窜上了山崖,一刻功夫,钻进白云洞口。

大凡猎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秉性,那就是甭管一天下来多渴多累,只要撞见猎物,那就会忘掉一切地追杀。

猎兴难按的赵云攀跻而上,终于,他来到洞口。他下意识瞅了瞅黑乎乎的洞穴毅然跳下石阶,哪里有什么兔子?正迟疑间,只见一束绿光直向他的面门扑来,还夹杂着呼呼的风声和嗖嗖的冷气,“不好!”,赵云忙用雕弓挡过,另一只手用力抓向那个怪物。“啊!”赵云看得清清楚楚,那飞来的怪物竟是一条丈余长的大蟒蛇,连那蛇眼里冒出来的寒光和那吐着的信舌也历历在目。就在赵云抓住大蟒蛇的那一刻,只听得炸雷般的一声轰响,顿时,白云洞大亮,刺得赵云好一阵睁不开眼。待他把眼睛睁开时看到,自己奋力抓住的那条大蟒蛇竟是一条闪着光亮的长枪!亮光之下的洞穴很高,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石花、石笋、石钟乳。在硕大的石床上端坐着一位碧眼童颜银须、手执藜杖的老者。老者唤赵云近前,以半卷兵书授之曰:“此为安帮定国兵书,汝得之,将鹤立于乱群雄。几年后,将有一位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性情宽和、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之贵人相者将要成就一番事业。汝可扶佐他三分天下,今我赐你名曰‘子龙’。还说“得整部兵书者权可得天下,得半卷者只可得将相之位。”老者自称是“太上老君,是向他指点迷津的。”又指了指钟乳架上的一付盔甲:“这个,也一并赐之,汝要忠心事主”,说罢,化阵春风而去。赵云此时愰然大悟,原来那只白兔是老君派去引路的向导。

赵云收拾停当,走出洞外不远,又听得山崩地裂般一阵轰响,回头一看,白云洞早已关闭,原先的洞口无有一点痕迹,如今,那个洞口原在何处已成千古之谜。

赵云自此晓夜攻研,不但学会了摆兵布阵,还精通了十八般兵器,赵云善施枪骑白马,人们又称他“白马将军。”鉴于赵云所处的汉朝末年,皇帝昏庸,先有黄巾起义,后有董卓干政,天下群雄并起,中原逐鹿。而冀州袁绍树恩四世,门生故吏众多,四方豪杰以聚其众,赵云投军袁绍部下乃是后语。有诗为证:

白云洞奇赐兵书,文功武治赵云殊。

要问故里觅何处,临城澄底有根祖。

赵云投军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结果暴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波及全国,声势浩大,沉重的打击了东汉王朝的封建统治。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军阀豪强,乘机招兵买马,扩充实力。疯狂地争夺地盘,四处扩张。相互攻战,连年混战,把一个好端端的汉室江山弄得四分五裂,七零八落。

当时在幽州(今北京)一带,有一个军阀姓公孙名赞字伯珪,此人美姿颜,长须髯,仪表堂堂。骑一匹腾云驾雾的白龙马,使一柄追魂夺命的钩镰枪,手下能征惯战的将领数十名,雄兵二三十万。割据北方,颇有影响。

一天,公孙赞正与新近来投的、他的老同学、涿郡刘备刘玄德等一些将领,在大军帐内议论军情,突然营门外的卫兵来报告,说有一个年轻小伙子来投军。公孙赞不假思索地说:“那就叫他进来吧!”

小伙子进得帐来,朝着端坐在堂上的公孙赞深深施了一个礼,然后挺身站立在一厢。

公孙赞打量了一下小伙子,问道:“叫什么名字啊?”

“姓赵名云字子龙。”

“哪里人啊?”

“常山郡真定县。”

“家里还有什么人呀?”

“舅父、舅母都已去世,我是光棍儿一条。”

公孙赞听赵云所答非所问,有点儿不高兴了:“我问的是‘你家’还有什么人,谁问你老娘、妗子啦!”

“大帅有所不知。”赵云解释道:“我老家原在常山郡房子(今临城)县澄底村,现有我的哥哥姓赵名震字子麟,还有我老母亲,已五十多岁了。我舅父原是房子县澄底村人,常年在真定经商,做中草药生意。时间久了,在那里制了产业,就落户真定了。我舅父膝下无儿无女,在我十五岁那年,父亲把我送到真定,过继给舅父做儿子,从那时起舅父家也就是我的家了,我也就算真定人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公孙赞嘟哝着。然后又问:“听说你们常山郡的年轻人投军都到冀州袁绍老儿那里去,你怎么舍近求远,来到幽州投我公孙赞来啦?”

赵云答道:“方今天下汹汹,谁个好,谁个不好,我赵云也说不清楚。只是听人说你公孙大帅招揽人才,广施仁政,仁政在那里,我就投那里。道路远近我却不在乎。”

公孙赞打破沙锅问到底:“听人说:听谁说呀?”

“我们常山郡的群众都是这样反映啊!”

“真的吗?”

“那当然是真的啦!”

“哈哈哈,”赵云的几句话,说得公孙赞心里乐滋滋的,于是满口答应:“好好好,你赵云既然看得起我公孙赞,我公孙赞也错待不了你赵云,你这个兵,我收下了!”

赵云又向公孙赞深深施了一礼

“多谢大帅!”

公孙赞环视了一下大帐里的所有将领,然后目光落在了刘备身上:“老同学,就让这小伙子到你营中听命吧!”

刘备打从赵云进帐起,目光就一直注视着这个年轻人。见赵云身高八尺有余,面如傅粉,目若朗星,虎背熊腰,五大三粗,浑身象有用不完的力气。左看是个英雄,右看还是个英难,心中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个出类拔萃的年轻人。这时候听公孙赞说要分派赵云到他营中当兵,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于是大步走上前去,紧紧握住赵云的双手,激动地说:“子龙兄弟,欢迎你呀!刘备欢迎你呀”,关羽、张飞也走过来嘘寒问暖。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把个赵云弄得不知说什么好,连连道:“兄台多关照!兄台多关照!”

过了几天,公孙赞命刘备带上本部人马去做平原相。到了平原,刘备同关张赵云食则同桌,寝则同席,终日里谈古论今,比武操练,相处得异常亲密和谐。刘备见赵云谈起兵法韬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比起武来,与关羽、张飞不相上下,心里越发喜欢这个年轻人了。可是好景不长,一天刘备同关、张、赵云正在议事,突然赵云的老家、房子澄底捎来信息,说是赵云的哥哥赵震病故,叫他立刻回乡奔丧。赵云闻讯痛哭一场,经刘备再三安慰、劝说才止住。于是赵云草草收拾了行装,就匆匆上路了。刘备把自己的白龙马送给赵云当脚力,送了一程又一程,恋恋不舍,一遍又一遍地嘱咐,路上要小心,注意饮食,预防病疾;山湾僻静处要防御盗贼,要节哀,往开处想。说到动情处,不禁潸潸泪下。赵云被刘备这仁慈、长厚的情怀深深打动,一再表示:我们一定后会有期。数年后,两人又在邺城相遇,从那时候起,赵云跟定刘备,矢志不移,南征北战数十年,一直打到四川,建立了帝业,被封为“镇远将军”,死后谥“顺平侯。”此是后话,下回分解。

卧牛山赵云追随刘备

在临城县白鸽井一带,三国名将赵云卧牛山追随刘备的故事传了一代又一代,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临城县城西北二十里有两座山,南边的叫南牛山,北边的叫北牛山,因形状似卧牛,通称为卧牛山。别看这卧牛山不高,可有名啦!

相传,卧牛山下的白鸽井村,楚汉相争时发生过一件神奇有趣的故事。西楚霸王项羽引兵追汉高祖刘帮,刘帮避难井中,追兵到,对井中有疑,正要下井搜捕,忽有双鸽从井中飞出,一只向南飞落在南牛山,一只向北飞落在北牛山。追者见双鸽飞出,去掉了怀疑,刘帮因而得免。刘帮登基后,赐村名“白鸽井”,并建汉王高庙于井上。后人有诗曰:

堕马英雄偶落荒,草间井底胜池隍。

双栖白鸽传闻异,只此于今特立乡。

真龙潜伏意荒荒,恰似衔蕉鹿覆皇。

怀古重开白鸽井,忍教残碣卧穷乡。

西北人家最寂廖,汉王高庙倚云霄。

玉泉鹁鸽曾无井,竹壁蛤蟆独有桥。

又有《鹁鸽井诗》曰:

春命集有德,势力难久持。

孰云纷扰间,日监不在兹。

沛公本天授,去气恒相随。

谓将剪狂秦,讵意逢百罹!

仓皇入井中,得失未可期。

好鸟何处来,爰集井之湄。

见鸟不见人,始免敌者疑。

天意谅有在,亚父徒尔为。

乃知脱平城,实匪计之奇。

由来万乘贵,不受群雄欺。

大舜匿空出,兵刃那能施?

至今千载下,称述尚如斯。

我来适春暮,万物发华兹。

庙貌完犹存,岿然峙穹碑。

顾彼感中心,载拜题新诗。

由此可见,白鸽井名盛之极,汉王高庙更是香火兴旺。卧牛山因此也名噪一时。

相传三国初,有一个名叫袁绍的人在卧牛山占山为王,招兵买马,屯草积粮,讨富济贫,对抗官府。由于卧牛山地势险要,官军也奈何不得。

赵云带领家乡子弟兵投公孙瓒后,随公孙瓒东挡西杀,十分骁勇。然而,公孙瓒对赵云不知心腹,赵云多次献计都不被采纳,终于,公孙瓒兵败自焚。袁绍知赵云忠勇,多次派人前来招募,奈何赵云曾在袁绍麾下,深知其非用人之人,因此未往,四处飘零。这一天,赵云回到故乡――房子县,他打算回乡看望父亲后再作打算。当他路经卧牛山下,恰遇裴元绍下山,裴元绍一见赵云坐骑雄壮无比是个宝马,便起不良之心,想强夺豪取据为已有。他令喽罗上前夺马,被赵云打了个七零八落。裴元绍上前与赵云厮杀,只见赵云一个回合手提枪落把裴元绍刺死。喽罗见状,纷纷投降,赵云正愁无处安身,只好被簇拥当了卧牛山寨主。

传说刘备、关羽这天也取路卧牛山。周仓也想招降裴元绍的人马,也与赵云进行了一场兵刃之争,周仓那能抵得住赵云神枪,被刺伤三处。刘备、关羽听后,令周仓在山下叫骂,不多时,只见一小将全身披挂,白马银枪引众下山。刘备慧眼,一眼看出来者是谁。刘备出马大叫:“来将莫不是赵云赵子龙也?”。赵云一听耳熟,原来在此遇上皇叔刘备,滚鞍下马便拜,二人互诉公孙瓒处分别情景,别有一番感慨。自此,赵云跟随刘备开创西蜀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刘备帐下五虎将之一,还被封为镇远将军。

鸭祁铁路为啥在侯韩村北拐弯

常言说:“铁道直行,马路拐弯儿,直升飞机在空中转圈儿。”一般来讲,凡是铁路都是直线行驶,不会轻易拐弯,因为它车身太长,所以无论京广还是石太,大凡修铁路都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直线通行。但事实并非如此,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位于临城县侯家韩村村北的鸭祁铁路就是平地拐弯,弃直求弯,要问何物能挡住火车通行,硬让铁路搬家,列位不知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人听闻并流传百年的神话故事。要知详情且听我慢慢从头道来。

那是在1886年清政府外交大臣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比利时国签订了条约,要在我县祁村开采煤矿,为了把中国煤炭运回他国。在1902年出巨资200万两白银从鸭鸽营至祁村修筑铁路一条,当路基测到侯家韩村北时被一座坟墓和小庙挡住了去路。这座坟墓非同一般,时至三月清明,只见坟前人山人海,南来北往的人群好像过庙会一般,善男信女齐聚一堂,跑宫上香热闹非常,这些老外感到奇怪,既然是华人祭祖,但不知是何等官宦之茔地,能这么排场。近前询问方才知晓,原来是中国贰千年前的一座古墓,墓南面有一座小庙,墓主人是汉朝的一位名将,庙里供奉着墓主人的画像。一位横枪立马的白袍将军。负责修路的总指挥老外围着墓地转了一圈,站在庙前嘀咕了几句,翻译官马上驱赶人群,大声吼道:“所有人等赶快散开,贵国要修铁路,马上平坟拆庙。翻译官话音刚落,立即遭到了在场中国人的反对,喊声骂声一片。人群骚动起来,庙里的主持马上回村请来了祖长。这位祖长虽说八十开外,看上去也不过六十出头,走路一阵风,身强力壮,满面红光,饱读五经四书,还是个清末的秀才,年轻时当过地方官,村里的婚丧嫁娶都是他当总管。再难管的家务事只要他一插手问题就迎刃而解,并能出口成章。只见他上前单手施礼,舌战老外,阿弥佗费,叫声老外你是听,听我把话说分明,要修铁路你从别处过,平坟拆庙你万不能,只因有神家挡着路,得罪了神家罪不轻。老外一听两眼瞪,连忙摆手不答应。祖长一见心好恼,手指老外骂连声:“你老外就是不讲理,八国联军进北京,烧杀抢夺又奸淫,到处残害老百姓。今天你胆敢对神家大不敬,当下就给你报应,我要咒你三更死,恐你活不到天明。我说此话你不信,咱看神家灵不灵。”

说也奇怪,话音刚落,奇迹就出现了,听翻译官哎呀一声怪叫瘫在了地上,不象是装疯卖傻,好象是着了魔一样,面如土色两眼发直,神色恍惚言语不清,手指着庙里的神像浑身打颤说:“不好了,不好了,就是他,错不了,一模一样,和我昨天晚上梦见的那个人一样,骑马横枪挡住了我的去路,大声喝道:‘赵公在此,休得无理,若胆大枉为从我身上踏过,吾将让你们有灭顶之灾。’说完连人带马影无踪,都不见了,我现在不是又在作梦吧。”问的老外个个目瞪口呆。

祖长上前指着翻译官的鼻子说:“怎么样,应验了吧!“那是神家显了圣,昨晚托梦来提醒,你要胆敢不改正,恐怕你小命活不成。你别看庙小神圣大,谁不知常山赵子龙。想当年他跟着刘备打天下,志灭孙曹建奇功,取二川六出七摛摆八阵,功德盖世有威名,虽说他建功立业在蜀国地,可他的祖籍是临城。俺这里光赵云墓地就有八八六十四个,埋的是赵子龙。家乡的人们都崇拜修坟建庙来供奉。古往今来他保俺五福临门家兴旺,能保俺五谷丰登国太平。不管你大事小非来许愿,保管你举家老小寿康宁。他给你托梦是让你积德行善行方便,若不信举头三尺有神灵,惹恼神家必有灾,败财破财人命关天你们三思而后行。”祖长言罢,带领众乡亲跪满了一地,感谢子龙显圣,三叩九拜。

老外见此情景,早已吓的魂飞魄散,个个心有余悸,又不敢轻举妄动。只好退避三舍,敬而远之马上改变了路线,路基北移100米,拐了个135度的大弯,绕道而行。说也怪,刚才还阴阳怪气心神不定的翻译官,一下子如梦方醒,精神正常,不禁大吃一惊说:“中国的神秘文化太神奇太玄妙了。

说怪也不怪,此事好象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开,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玄,越传越神,都说:“贰千年前死诸葛亮害死了活司马懿,贰千年后赵子龙吓跑了老外。时间虽然过去了一个多世纪,时至今日赵子龙显圣的神话故事仍为街头巷尾妇幼皆知的美谈。自那以后,赵云墓的香火更加兴旺,长年不衰,赵云庙前石碑上的对联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上联是:人敬神一世无憾。下联是:神敬人万福无穷。横联是:有求必应。落款是雍正三年季春书,可惜石碑文革中被毁,已无处寻找。

如今时过境迁,赵云墓已不复存在,只有遗址,碑毁冢破,片石无存,铁路已变成了公路,省道变成了国道,公路几次加宽,但路基始终没变,照样绕道而行。
民间故事传说 农村老人讲真实鬼故事

长坡赵云之墓

在临城澄底村西有一个地方叫“长坡”,村民们也把它叫做“长坡嶺。”说它是嶺一点儿也不假,远远望去一溜儿斜坡逶迤,头坠泜河,尾倚白云山,从坡麓上去,崎岖小路直通嶺巅。嶺巅平坦,有土可耕田。传说在古时,这里林密葱郁,加上泜河河道清风宜人,造就了长坡嶺的景色优美。盛夏似秋,凉意袭来,又是一个清爽的去处。只见那白云山云雾缭绕,更为古城增添了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古人曾有诗云:

谁把云雾挂,盛日暑不收。

风行出作线,长坡一孤舟。

说的是:长坡嶺尤如一个停泊在云雾中的孤舟,又有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的意思。

在长坡嶺下,有一硕大的土塚,土层明显属堆垒而成,世代流传,都说它是赵云墓。该墓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赵云跟随刘备创立蜀国,一生征战雄魂还家,为感念乡情邻谊,常施舍村民婚丧嫁娶用的盆、碗、盘、碟等物。也就是说:只要你头天晚上坟前一柱香火,次日便有盘碟存放墓前,取走可用。后有贪心之人借而不还,也就失灵了。

史书记载:赵云死于四川成都,谥封顺平侯,葬于锦屏山。在临城又有了另一种传说:是后主刘禅因感恩赵云冲阵救主和创建蜀汉有功,旨谕从成都――临城一线建36个疑塚(也有防后人盗墓的意思)。于是,澄底村世代流传着“一年三百六十天,月月天天埋赵云”的故事。据不完全统计,在临城“临邑古城”和乱木水库一带,这种唤作赵云墓的大土塚就有20多处。“乱木”(原名“乱墓”),也就是为了扰人视线,建墓者故弄玄虚将土塚搞乱了,这也是乱木村名的由来。

赵云墓为何选择在长坡?

按照澄底村上年岁的人说:一是长坡嶺在澄底村,赵云是澄底村人,叶落归根,埋在家乡的黄土地是正理。二是借“长板坡”之名,寓赵云大战长板坡百万军中救刘禅之意。难怪在长坡嶺和泜水滨的交接处曾有一座小石桥也叫“当阳桥”呢。

赵云墓的传说

在临城县西竖镇东菅等村北的天桥坡下,有一个很大的土疙塔,人们都说:这就是赵云墓。提起赵云墓还有一段离奇曲折非常动人的故事。

传说赵云智勇双全,百战百胜,从没有打过败仗,被人们称为常胜将军。后来老死军中,临死的时候留下遗言:要家人把自己埋在澄底村的古山,并一再叮嘱家人,一定要看到三种情景才能下葬,哪三种情景呢?一是枯木开花,二是戴铁帽子的,三是驴骑人。这三种一出现,说明时辰一到,立刻下葬,切记,切记。家人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含着泪点头答应了。

到了埋葬那天,人们早早的吃了午饭,起了灵,抬着棺材,到了古山,因为没有看到赵云所说的三种情景,于是就在那里等着,等到了时辰,也就是出现了以上三种情景才埋。人们在那里一等也没有出现,二等也没有出现,三等还是没有出现,不要说三种情景就是一种情景也没有出现。从太阳偏东等到太阳正中,从太阳正中等到太阳偏西,又从太阳偏西等到太阳西下,人们等得不耐烦了,都焦急起来,纷纷议论说:赵云所说的三种情景没有一点道理,是不可思议的,不可能出现。就在人们议论的时候,明朗的天空忽然暗了起来,人们这才注意地抬起头来,看到明朗的天空起了乌云,那乌云开始是一小片,可是长得很快,很猛,越长越大,越长越高,不一会儿就布满了半个天空。“要下雨了”不知谁喊了一句,又有人说:“赶紧埋吧,不然要挨雨淋了”,大家都随声附和说:“对,埋了算了,三种情景是不会出现的。于是大家匆匆的把棺材下了葬,匆匆的埋了。刚埋完就电闪雷鸣,狂风大作,黄豆大的雨点就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于是人们都纷纷到附近无人居住的小屋里去避雨。小屋前有一条路,是人们到临城赶集、上庙的要路,这一天正是临城集,不时有人冒雨从临城赶集回家,从路上经过。忽然,人们看见了一个男人,扛着一根扁担,扁担上绑着几枝花,大概是为女儿买的吧,花儿一颤一翘的,从人们眼前走过去了,这时有人醒悟过来,说:“这大概就是赵云所说的枯木开花吧。”人们继续在屋里避雨,不一会,人们又看见一个青年人双手举着一个倒扒着的铁锅,罩在自己头上,用来避雨,“这就是戴铁帽子的吧,赵云说得还是挺准的”“那么驴骑人呢?驴骑人是怎么回事?”在人们的议论和疑问中,“铁帽子”一起一伏的走进雨幕里。人们仍然在屋里避雨。又过了一会,人们又看见一个中年人,脖子上驮着一头小驴,左手攥着驴的两条前腿,右手攥着驴的两条后腿和一条栓着大驴的缰绳,大概是半路上大驴下了小驴,又遇到大雨,路很滑,小驴走不动,于是中年人只好驮着小驴牵着大驴往前赶路,一摇一晃的逐渐从眼前消失了。看到这里人们不禁叹道:“三种情景都应验了,赵云真是个神人”可是为时已晚,早已入葬。大家都感叹惋惜不已。

埋葬赵云那天所发生的事传到曹军中,曹军头子惊叹道:“赵云乃神人也!”又想凡是武将大都战死沙场,身首异处,只有赵云死后落了个囫囵身子,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于是偷偷的派人在夜里把赵云的墓挖开,把赵云的脑袋割走。当人们发现赵云的墓被挖,头被割走后,马上报告给了汉军,汉军又上报给朝廷,于是朝廷派人给赵云按了一个金脑袋。赵云的女儿见后哭道:“金脑袋,银脑袋,不如俺爹那个肉脑袋。”为了防止赵云的墓再次被盗,于是有一个聪明人提议,打七十二个墓坑,做七十二口棺材,一个棺材里放上赵云的尸首,是真的,其它的不放,装上别的东西,是假的,然后让人们抬着赵云的棺材沿着赵云的墓坑串,到了入葬的日子,那个棺材抬到那个墓坑,就在那个墓抗入葬。让人分不出真假,大家都非常赞成,于是就按聪明人说的去做。墓坑挖好了,棺材做好了,装好了,大家分别抬着赵云的七十二口棺材,沿着赵云的七十二个墓坑依次挨着串,串了好几天,还没有到日期,人们有些烦了,后来下起了大雨,人们实在不愿意再串了,于是一声令下,都就此墓坑埋葬,至于那个是真,那个是假,就不得而知了。东菅等村北天桥坡下的土圪塔就是当时留下的赵云坟,也叫赵云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1675.html

更多阅读

一位善良新娘的真实离奇故事 离奇真实鬼故事

那是民国的时候,有一则真实的传奇性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山居人家,刚好办完喜事的第六天,全家人正在祭祀祖先之际,忽然从外面跑进来一只受惊的山鹿,原来这只山鹿是被一位猎人带着猎狗所追逐,一时山鹿逃生无路,便跑进该人家的祖先神桌下

民间故事集 民间故事大全

王翦讨赏 榆钱的来历 棒槌媳妇 赛神仙 乾隆题字送酒家 黄鼠狼的传说 五更和香莲 金口玉牙 狼崽儿 料事如神 蛇干娘 黄鼠狼认干亲 金牛店 老太太的厚嘴唇 遭雷击的儿媳 跳蚤兄弟进城闯世界 干活不敢弯腰 金条换饼子 歪和尚二访 子贡

什么是封建迷信 农村老人讲真实鬼故事

看客您好!单纯的“迷信”是泛指痴迷的相信。而“封建迷信”是中国特有的词语,由于“文革”时期过份的反对封建迷信,人们已习惯的把一切唯心的思想都当成是“封建迷信”。我访问过很多文化水平高的人,他们都不能概述什么是封建迷信。有人

连环画经典套书:《西湖民间故事》

杭州的西湖让人流连忘返,她的背后有许多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涉及康熙、乾隆、苏东坡、白居易、岳飞、秦桧、尉迟恭、方腊等实有其人的著名历史人物。虚拟的传说中如许仙和白娘子、济公和尚、鲁班造伞等又在民间代代相传,津津乐道。

声明:《民间故事传说 农村老人讲真实鬼故事》为网友丨汧心忄夬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