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讲述自己与英语的故事 老演员胡敏英的故事

记者:如果不学英语,你的人生会怎样?
胡敏:英语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出生在湖南省华容县,4岁多的时候还没学会说话,所以当时大人们对我的评价好像是智商不高,脑子太大,眼睛太小。5岁的时候父亲下放到了乡下,做小学语文老师的母亲没有时间照顾我,决定让我上学。
记得面试题目是让我数100个数字,但是我数不了,老师说那数一数你身上的扣子有多少个,我就边用手点边数“一个、三个、五个、八个”。在场的人们都哈哈大笑。后来因为母亲是老师的关系才被照顾进了学校。
但英语改变了一切。从高中入学时英文用中文注释发音到高考时全县英语第一名,从15岁考进湘潭大学到19岁登上大学讲坛,从24岁上海师大研究生毕业到当上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我唯有在课堂上用英语发言或者讲课的时候才敢“口若悬河”。
记得到国际关系学面试的题目是试讲一节课,当时我对自己满嘴的湖南腔不知如何是好。急中生智,试讲当天,从“say hello”到“说bye bye”,自始至终我没说一句汉语。结果首战告捷。
除了表达与沟通的乐趣,英语还带给我一次又一次创造事业的机会,一个又一个更大的舞台。
记者:英语成就了您。那学英语对你是件快乐的事情吗?
胡敏:学英语在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痛苦的,但在痛苦过后一定是快乐。
我最初的英语学习开始于一本语法手册,那是1978年11月份,父亲出差到长沙带回来的。那个年代书店里几乎看不到英语读物。为了随时读背手册,我长期穿着父亲的大外套,黑色的、厚厚的,衣兜里正好可以搁下这本书。1979年高考前夕,南方的天气很热,某天我惊异地发现许多同学都离我远远的,因为这件从不离身的衣服散发着一种异常的气味。
当年我的考分超过重点分数线47分。我们班上48个同学,我把这个书放在桌子上,转过身去,让他们随便翻页让我来猜,几乎都没有错。这么多年来,我再也不用翻看语法书籍,因为那时的基础已经足够了。
背下语法书的过程尽管是痛苦的,但之后就是无比的快乐。
后来到英国学习,是南部的一个小城市。我经常去寻找有人说话的地方练口语,比如小商店、书店,跟他们讨价还价,观察他们的表情,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过了一段时间那些店里的人都认识我了。坐车的时候我一般会把眼睛闭上,听旁边的人用英语交流。看到任何东西都是英语的,我兴奋、激动,如果能带走,我就带回家,比如推介会上的产品说明,这样就不用买书了。这时我感觉到学英语的过程其实非常快乐。
记者:看到你的简历:19岁从湘潭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据说那时28岁的你是全国社会科学类最年轻的副教授。有这样的光环、这样的成就。为什么还要离开,来北京?
胡敏:那个时候,我最大的冲动就是希望趁着自己年轻能干一些大的事情,自己也有很多想法,比如可以把湘潭大学外语系变成一流的英语系,谁知竞选系主任时,由于种种人事缠绕的原因,与这个“官位”失之交臂。
走出去的想法越来越迫切。要去一个机会更多的地方,到更大的世界、更大的舞台寻求发展。这时,北京的国际关系学院伸来了橄榄枝。
这一年,本有可能被湘潭大学提为正教授,妻子那年也准备提副教授。职称考试的那天,30岁的我带着妻儿,在北京火车站取托运的行李,车站人员看我这个土得掉渣连普通话也不大会说的男人很不耐烦,“要找你们家的行李,自己上车上找去,从溜边的缝找你家的箱子,完了抬走……”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盛夏的中午,从中午12点到1点半,我们没有喝一滴水、吃一口饭,毒辣的太阳似乎要把我们吃掉,我的儿子才刚刚4岁,一声不吭地站在烈日炎炎的月台上,几根被汗水浸湿稀疏的头发搭拉在脸上,看起来是那样单薄瘦小。我当时心里那种难受的心情真是无与言表,我觉得作为家中的男子汉让妻儿受这般罪,真是觉得愧对家人,我当时就在心里默默地发誓,我要挺起腰杆在北京做人,一定要在北京走上“发达之路”。
记者:可以谈一谈你在新东方的奋斗吗?为什么40岁了还要离开新东方自己去创业?
胡敏:1995年,我开始去新东方“客串”,讲的是最枯燥最不讨好的英语阅读理解,但学生的反应似乎不错。于是开始了在“庙堂英语”和“江湖英语”两边忙碌穿行的创业生涯。
从1995年到1999年,我创立了四六级和考研培训等热门项目,从基层教师做到了中间层、高层,拥有了自己的部门,培训教材更是推陈出新、层出不穷。
1999年,我开始筹备全新的雅思考试项目。根本没有现成的教材,只能边编边教,从无到有,异常艰难。
就在那年冬天,妻子在309医院住院,我在国际关系学院上着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同时,还在新东方承担着四六级、考研、托福、雅思等项目的开发和授课。不巧我的岳母也重病在身,每天要送她老人家去西苑医院换药检查,家里的小孩接送上学等等全凑一块了。有天去医院给妻子送饭,心里想着好多事情,把饭搁下刚要走,突然听到身后一位我妻子的朋友说:“陈老师(我爱人姓陈),你还真会安排生活啊,还请了个民工给你送饭……”
听到她们的议论,当时我心里真是一阵酸楚般的绞痛,一头冲出了医院的大门。凛冽的寒风象刀一样刮在我的脸上,也无情地抽打着我的灵魂,我骑着那辆除了车铃不响哪儿都响几乎要散架的自行车象疯了一样狂奔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在颤抖,我的心在流血……我,一个读书人,一个堂堂的大学老师,到了北京居然有人把我当成了盲流民。,在那个漆黑的夜晚,我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对着那无边的旷野,歇斯底里地狂吼道:“我是民工我怕谁!”我记得那几年我那架可怜的自行车换了11个轮胎,在冬来暑往的岁月里,我骑着它走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从那时起,我才真正看清了这个讥笑我是民工、同时也是我既陌生又为之向往的北京城……
为了雅思项目,我到英国走了一趟,访问了英国文化委员会雅思总裁肖恩?海德和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走访了英国伦敦几乎所有相关书店,购买了大量雅思考试书籍。回国后,在全国作了数十场演讲,以此来推广雅思考试和培训。2001年、2002年,相继推出第二代、第三代雅思教材,同时雅思成绩得到更多国家认可,那段时间,每次参加网上举办的对话活动,短短几个小时就有成千上万个问题涌入聊天室,数以万计的青年朋友在网上与我互动。当时媒体和同学们送给了我一个特别的雅号“胡雅思”。
在新东方,我组织编写策划出版了新东方75%以上的书籍,带头到外地去办学校。当新东方出现危机的时候,比如2001年,所有的股东要求退出。我作为新东方的支持者用自己的行动挽救了一个即将分崩离析团队。我深知,新东方的崩溃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倒闭,而是整个社会的损失。第二次又有两名董事要求退出新东方,我再一次用旗帜鲜明的态度拯救新东方于危难之中。这一切在《东方马车》里有详细的记载。
至于为什么还要离开新东方一直是众多人比较关注的话题。在离开新东方两年后的今天,我静心而论,新东方是成就了我,也确实给我提供了事业发展的空间。同时,我也尽自己的所能为新东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理说,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赢得了一份在新东方我下半生衣食无忧的生活,应该知足了。但,冥名之中,总觉得自己还想要再干点什麽?还想在自己现有的生活状态中有一种更高的追求与向往……当然,离开新东方的前提是新东方已经很成熟,不会因为我的离开而受伤,如果我的离开会给它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我一定不会离开。而且新东方现在已经是民办教育培训里取得了成功的企业,它上市的那天,我在新浪网上第一个发表了“我为新东方高兴。”的贺信。
同样的道理,我对新航道的梦想与期望也是:新航道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胡敏跟新航道,胡敏带领新航道;第二个阶段,新航道和胡敏,新航道和胡敏一同拼搏成长;第三阶段,新航道的品牌完全成熟,胡敏还在不在新航道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新航道已经归属于社会财富的一部分。
记者:作为英语教育专家,你认为现在中国的英语教育市场,学英语的人群,他们存在着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中国未来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根本趋势是什么?
胡敏:现在中国的英语教育正在经历着根本性的变革。退回10年或20年前,学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考试,因为除了在考场上做题之外,很少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接触到英语、听到英语、更别说有机会说英语。
而现在,流行一句话——世界是平的,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障碍越来越少,英语已经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英语是属于世界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英语的教育变革在进行实质性的转变——从应试教育转向应用教育,要真正地掌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
从考试来说,也在应对时代的变化,加强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比如在四级、六级和考研的英语考试里,就加入了口语考试的部分,加入了应用文写作的成分,加大了主观表达能力的题型。而新托福和雅思这两种留学语言考试,都要考听说读写。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或者英语学习者来说,我们应该深刻地意识到,需要反思我们原来的英语教育,端正我们的学习态度,要真真实实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技能。

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欠缺,使他们只有不到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我深有感触,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生花这么多年时间也学不好英语?
首先是一些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不明确,为什么要学英语?学英语到底有什么用?对这些问题很迷茫。有的人仅仅把目标定在过四级上,以为过了四级就大功告成。现在很多学校四级和学位不再挂钩,有些人就觉得可以不考四级了,甚至都可以不用学英语了。
这种想法很不对,如今英语已经成为国际间交流的一种工具,是国际化青年必须具备的特征之一,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将来无论是求职还是工作,都会遇到很大阻碍。很多大学生向往外企,但实际情况是,有的人一打电话,听到对方说的是英语,就不敢回答,立马把电话挂断了。要进外企,英语是第一块敲门砖,不好不行。
有的同学说,自己在偏远地方的大学读书,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英语,没必要学英语。这样的想法是荒唐和没有道理的。如今是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途径已经不仅仅是报纸和电视,而网上的信息,英语的要占大部分。英语是国际化的语言,不再单属于英国或是美国,它已经没有了国界。
很多大学生希望学好英语,但学习的方法不太对路。比如没有规划:往往是今天背单词,明天看语法,后天练听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系统性,就更别提整个大学四年的英语学习规划了。当然,问题也不全在学生身上,学校的英语教育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没有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告诉学生,大学阶段英语到底应该怎么学。尽管国家教育部有教学大纲,但是很少有学校从一开始就制定具体学习的总体规划。由于没有计划性,所以一到考试,就容易病急乱投医。最后形成的一个顽固的症状是,一些人步入社会,每次遇到挫折,觉得不会英语不行,于是从头学。举个例子,很多学生毕业工作了很多年,一旦学起英语,不管以前是什么水平,都还是从新概念第二册开始,以上现象,我把它称为“补丁英语”或是“补吧英语”(patchyEnglish)。
胡敏讲述自己与英语的故事 老演员胡敏英的故事
有的学生即便明确了自己要去外企,但学到的英语并不够用。换句话说,他们学到的英语不是实用的英语(practicalEnglish),而是教科书英语(textbookEnglish),求职说英语很生硬,仿佛没有现在大家正在说的语言那么鲜活,也没有职场英语那么规范。
大学生学英语,不是要成为英语专家。我比较反感同学刨根问底地问一些用法上的问题,尤其是语法。要记住:看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写的优秀句子或用法,你就可以搬过来写;听到以英语为母语的一些有修养的人这样说,你也可以照搬,而不必去问为什么。用多了用惯了之后,这些东西就都是你自己的了。
不敢开口说英语,往往是担心自己的语音语调不标准,想把语音语调先在家练“纯正”后再和别人对话交流,其实这完全没必要。就跟每个人说普通话都会带自己的家乡腔一样,中国人说英语也可以带有自己的口音,不必觉得放不开或者不敢说。我在英国学习的时候遇到的英国教授或者讲师,是印度人就讲印度腔英语,是中国人就讲中国腔英语,不要以为在英国就人人都讲BBC式的英语。所以想要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前提是一定要抛弃自卑心理,勇敢开口,现在就开口。
学习效率低是学不好英语的又一个原因。很多人觉得自己每天都在学英语,但实际效果却和预想大相径庭,这和学习习惯也有关系:不够坚持。学语言需要很长时间的浸润,最关键的一点也就在于坚持。如果一个人急功近利,一两个月看不到学习成效,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也就犯了学习语言的大忌。如果他连续半年不学英语,肯定就把学到的仅有一点东西也忘得差不多了。更有甚者,在大二考完四级后,两年时间不再学习英语,等到考研的时候再捡起来学,到那时候肯定又是重头来过,学习效率肯定也就低了。
这就是没有毅力和耐心学英语的典型例子。
学习效率低不能完全怪学生,部分原因是教材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一打开书本,话题很枯燥。所以我说,学习教材需要有及时性,现时性或是鲜活的特征。比如开奥运会的时候,想就奥运项目谈谈感想,开口的时候却不会;再比如,如果要去谈判,面对谈判对手时却频频词穷,空有满脑子想法难以开口,这些都是一种什么样的窘境。而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我们教材中语料的时效性比较差,缺乏最及时的英语语料和相应的表达方式。如果大学每个月开设新闻英语、报刊选读之类的选修课,就可以让大家接触到一些贴近时代和当今生活的主题,也就可以很好帮助学生把课本和现实热点结合起来。
外企中一般会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我把这种英语叫做国际英语。国际英语不同于大学英语的地方在于,这种英语的使用者之间是一种工作关系。所以在学英语的时候应当首先明确学习目标,不要误入歧途。有的同学喜欢学俚语俗语,觉得很时髦,但是只有很熟的朋友之间才可以很随便地说话,一般的工作关系是很不合适的,在礼仪上也是不合时宜的。实际上,国际英语指的是在各种场面交往时,可以合理使用的共同的一部分、核心的一部分。
国际英语中很庄严肃穆的场景很少见,很至交很随便的说法也不多,多的是在职场环境中都可以使用的英语。国际英语是属于中性的,介于正式和非正式两者之间的。比方说,offspring是正式用词;children是中性词;kids是非正式的用词,都是指孩子或后代。如果在正式场合或是非正式场合都说children,这是可以的;但如果在正式场合说kids,或是非正式场合说offspring,都是不可以的。
无论是在校园里接受系统教学,还是在辅导班接受培训课程,最后都要离开课堂走上社会。对于国际英语的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要noticepatterns,要注意观察,重视规律。如果三个人在开会,忽然第四个人进来,他会怎么说话?这不仅取决于会议的性质,还取决于这三个人与他的关系。如果是陌生的,或者是很好的朋友,那么语言风格也会不一样。一定要注意培养这样的观察能力,否则英语是很难学好的。
要适应外企,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必备的,但说和写必须更加突出。我们的教学比较强调听力和阅读,而一般会忽略说和写。对于大多英语学习者来说,他们会考试会做阅读理解,但是不会表达。要实现从理解到表达的飞跃,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积累过程。大量的说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听的基础上。还有写作,这里主要是指应用文的写作。对于学生来说,应用文的写作能力一定要加强。现在四级和研究生考试都增加了应用文写作,这也说明了考试也在向应用能力方面发展。我比较反对英语速成的说法,因为英语是不能在一夜之间学好的,它不是一个overnightmiracle。英语正在走向应用,要use your English,这和实用英语(practical English)也是不同的,前者是动态的,而后者是静态的。现在所谓的一流的英语能力,不是光在考试中拿高分,还需要实际应用的能力。

李:胡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您是一位著名的英语教学专家,有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经验。现在有许多同学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却收效甚微。对此,您能提供一些建议吗?
  胡:可以。我通过研究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总结出了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六大策略,我想会对这些遇到困难的同学有所帮助。
  李:那您能具体谈一下是哪六大策略吗?
  胡:好的。首先,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树立自信。
为什么要把“树立自信”作为第一个策略呢?因为我发现许多中国学生从初一到大学学了那么多年英语,但是实际上却根本不敢开口讲英语。这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一些接触过中国留学生的英国专家指出,中国留学生的语音、语调可以说是“perfect”,只是表达能力很糟糕。事实上,中国的高中毕业生所具备的词汇量就足以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了。
有这样两个数据,相信可以令同学们增强信心:英国的BBC曾经公布过这样一个数字,说一个英国农民一辈子常用词汇不到1000个,但是他日常生活中所要表达的东西和一个感情丰富的伟大诗人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如果你觉得这个说服力还不够,就再给你一个数据:美国之音有一个特别英语节目,叫做《Voiceof America Special Englishprogram》。这个节目的一大特点就是它仅用1500基本词汇来表达国际舞台上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而且非常准确、及时。而我们普通的中国学生在高中毕业的时候词汇量就已经达到1800个左右了,所以说只要对自己充满自信,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根本不成问题。
我在2000年10月的《大学生》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叫做《你开口,就成功》,是讲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大学生毕业求职时的重要性的。我由此联想到了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事实往往就是如此:“你开口,就成功”。因此,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对自己充满自信。
  李:确实是这样。那么除了对自己充满信心之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胡: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和第三点:“思维差异”和“文化概念”。所谓“思维差异”,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思维方式上与我们中国人的差异。
比如说,许多同学在读《中国日报》(China Daily)和《21世纪报》(The 21stCentury)的时候感觉很轻松。而在看外刊的时候,即使是对中文报刊里也有的同一件事的报道,读起来都会觉得很吃力,这是由思维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由浅入深,到最后再说重点。
有一位美国汉学家把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称为“画龙点睛”。而外国尤其是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是比较直接的。这就是中国学生在读《中国日报》和《21世纪报》时感到很轻松的原因:尽管它们也是用英文写的,但是阅读时经常能让人感觉到思维方式是中国式的,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血和肉是英语,但是骨架子是中文”。这种“思维差异”需要在平时的阅读中不断地感受、体会,积累英语中对各类事件的描绘和阐述方式,才能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自如。
  李:“思维方式”很好理解,那么什么是“文化概念”呢?
  胡:我来解释一下。中国学生一般认为,学英语就要学好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所以有很多同学曾经问我:“胡老师,我的语音、语调perfect(完美的),我的语法accurate(精确的),我的词汇量huge(巨大的)。我的英语可以算是优秀了吗?”
事实上,即使是词汇量非常大,语音、语调、语法都没有问题,也并不能表明这个人的英语水平高。英语学习还要加上一个元素一一文化。所以有一些同学在课堂上表现很优秀,但是到了真和老外沟通的时候,却“quiteat a loss”(不知所措),这是由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
下面我举两个例子。比如说我给同学们讲了两个半小时的课,就会有同学说:“胡老师,您辛苦了!”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会认为这个学生很懂事,很体贴人。而作为老师也会感到很欣慰,因为自己的付出有来自学生的问候和关心作为回报。但是,如果讲课的是一位美国教授,下课后有学生对他说:“老师,您辛苦了!”他会认为这是对他智商的一种侮辱(aninsult of hisintelligence)。他会想:“难道我一个堂堂的教授连两个半小时的课都讲不了吗?”他会觉得你是在怀疑他的能力.是在讽刺他、侮辱他、打击他。那么在英语中这种问候应该怎么表达呢?应该说“Didyou enjoy your class?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再举一个例子: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翻译,陪同老板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businessman,你的老板对客人说:“您一路上辛苦了!”如果你是一个合格、称职的翻译,你就应该说“Didyou have a good night?”或“Did you have a goodflight?”这样,中文与英文从文化概念上来讲才是对等的。如果你说“You must be very tired”或“Youmust beexhausted”(你一定辛苦了;你一定精疲力尽了),客人会觉得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很差、很虚弱,人家才这样问自己,这会使他对自己失去信心。
所以说,这种文化上的错误比语言上的错误还要厉害,语言上的错误只要不影响表达,是可以忍受的,但是文化是一种载体,是一种情感,文化上的错误会给对方造成伤害,对说话者来说也是一种损失。所以说,要学习一种语言,首先意味着要学习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李:您前面从学生自己的心态和对思维、文化的整体把握上谈了学习英语的策略,那么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可以遵循的具体策略呢?
  胡:当然有。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几点:对照对比、文体意识和词伙关系。我先说一下对照对比。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英语和小孩子学习英语有本质的不同。小孩子学习语言靠模仿,有什么就学什么,接触到什么就说什么。而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能够进行逻辑思辨,能够进行对照和对比。能够在对照和对比中学习一种外语,是我们成年人最大的优势。我们本身已经有了汉语基础,那么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就可以在对照对比中进行:英语中跟我们汉语相同的地方,停下来思考一下;跟我们汉语不同的地方,更要停下来仔细琢磨一下。
  很多同学学英语只停留在理解的阶段,到了表达的时候一一说和写的时候就不行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四级作文要求100个单词,六级作文要求120个单词,而考研作文也是2001年刚增加到200个单词的。那么为什么这么简单的要求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却显得那么艰难呢?按理说,如果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正确的话,即便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完成四、六级和考研作文应该都不成问题。
  李:对照对比对于大学生来说,确实是学习英语的一个非常好的策略。您刚才讲的是中、英两种语言在词汇运用方面的对比,那么从句子和语法的角度来讲,这两种语言应该怎样进行对照、对比呢?
  胡:从句子和语法方面来讲,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各个概念之间是靠意义连接起来的;而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每一句话都强调语言形式的标志和标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依靠对照对比来了解这两种语言的差异,从而达到真正掌握英语的目的。如果能够始终在对照对比中学习,英语水平的提高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
  李:您刚才还讲了文体意识和词伙关系这两种策略,它们分别是指什么呢?
  胡:我在前面说过,学习一门语言就意味着学习一种文化,你学这门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是为了能使用它,而不仅仅是应付考试。所以学语言不能只学语言规则,还要学交际的规则,说话的规则,也就是speakingrules,还要有文体意识。什么是文体意识?用我们中国的一句俗话来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要根据不同对象来确定自己的表达方式。
比如说,我对于学生来说是老师,对于妻子来说是丈夫,对于孩子来说是父亲,对于父母来说是儿子,而对于学校里的老师们来说又是同事。在这些不同的人面前,我有不同的身份,也就应该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与他们交流。我们在说汉语时为了适应不同的说话对象都会自然地调整自己,学习英语也要注意这种文体意识,否则,即使你说话没有语言上的错误,人家也会觉得你的话不得体。英语的句子是永远讲不完的.只有自己不断地去观察和体会,看看自己所接触的听力和阅读材料中,人物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场合中,他是怎样说话的,并且把它记住。这样,你在表达的时候才能做到既准确,又得体。
  李:那么,词伙关系又是什么意思呢?
  胡:所谓词伙关系(wordpartnership),是指一种记忆词汇的技巧。很多同学背单词时只是背词汇表,背的时候很熟练,往往看了上一个就知道下一个是什么了。但是到了需要表达的时候,这些词汇却往往用不上,写出来的文章词汇贫乏,缺乏感染力。那么词伙关系就是教你如何记住并学会使用单词的技巧。
在背单词的时候,不要孤立地背一个词,而是要把它放在句子中,看它与其他词之间的伙伴关系。在读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形容词和名词相搭配,哪些动词和副词相搭配,哪些动词和介词相搭配。有些中国学生背了无数个形容词,但是在写作的时候就只会用important、great、good和bad这么几个,在强调的时候也只会用very。像extremely、 completely、 totally、dramatically这些词,却不会用。原因就是在学英语的时候没有细心观察这些词应该用在什么地方。
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词伙关系,也就是一个词和食周围的词的关系,就好像观察周围哪个人和哪个人经常在一起一样,只有这样你的文章写出来才会漂亮。有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说过一句话:你说的英语必须是听人家这样说过的东西,你写的英语必须是自己读到过的东西。这样,你的英语才是地道的。否则你的英语始终是中国味很浓。
  刚才我们谈到了英语学习中的六大策略:树立自信、思维差异、文化概念、对照对比、文体意识和词伙关系。把这六大策略有效地运用到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无论学习什么,只有策略和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刻苦学习的恒心和毅力。最后,祝愿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求索的同学们终有所成。

一个人要想取得点成绩,你所从事的领域要么是别人做过的,你应想方设法比别人做得更好,要么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你必须重新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Ifyouwishtoachieveacertaindegreeofsuccess,youmuststrivetoexcelotherswhoareworkinginthefieldyouhavedevotedyourselfto.Ifnobodyisworkinginthatfield,youmustmakeanextraefforttoopenupnewterritory.

2.在机会面前有五种人,第一种人创造机会,第二种人寻找机会,第三种人等待机会,第四种人错过机会,第五种人漠视机会。我们如果做不了第一种人,至少也要主动去寻找机会。
Whenitcomestoopportunity,therearefivetypesofpeople.Onetypecreatesopportunity.Thesecondseeksopportunity.Thethirdwaitsforopportunitytocome.Thefourthfumblesopportunity.Thefifthignoresopportunity.Ifyoucan?tbethefirsttypeofperson,thenatleasttrytobelikethesecondtype,andactivelyseekopportunity.

3.在任何时候,我都要求自己不要作无原则的攀比。如果比的话,一个前提,学别人的优点和长项,而不是跟人比具体的财富和智慧。多数时候,我只跟自己作纵向的比较,自己的今天和昨天相比是否有所进步,而明天是否会超越今天,永远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IalwaysmakesurethatIdonotheedlesslycomparemyselfwithsomethingbeyondmyreach.IfIdomakesuchacomparison,ImakesurethatIstudythatperson?sadvantagesandstrongpoints,andnotcomparemysituationwiththatperson?soveralltalentsandwisdom.Mostofthetime,Isimplycomparemyowncourseofdevelopment:HaveImadeprogresstodaycomparedwithyesterday,andwillIdobettertomorrowthantoday?Inthisway,Icontinuallychallengemyselfandsurpassmyself.

4.凭真诚与勤奋赢得尊重
用激情与理性打造未来
Relyonsincerityanddiligencetowinrespect.
Usepassionandrationalitytoforgethefuture.

5.成功的人生如同登高,一步一步地拾级而上,这中间会有一个个关键的转折点。每当我们走了一段路碰壁了,这一个个转折点又把我们带上了一段段崭新的道路。有时候,转折点就存在于不经意的瞬间,而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人生轨迹才会出现转折。
十策略?

Successinlifeislikeclimbingaheight:Ithastobedonestepbystep.Inthecourseofthistherearecertaincrucialturningpoints.Everytimeweencounterawallwhilewalkingalongastretchofroad,weturnintoabrand?newstretchofroad.Sometimes,aturningpointcanappearoutofnowhere,butmostofthetimeinourlivesturningpointsareonlyreachedastheresultofagreatdealofhardwork.

6.只要不因为失败而从此消沉,失败并不可怕。相反,年轻时的失败和挫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了它,我们会深刻地体会到成功之路的崎岖坎坷,真正地考验自己持之以恒的毅力,更重要的是从中汲取继续奋斗的巨大动力。忍受失败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
Solongaswearenotdiscouragedbysetbacks,setbacksarenottobefeared.Onthecontrary,setbacksandfailuresinone?syoungdaysarevaluabletreasures.Wecanunderstandhowfulloftwistsandturnstheroadtosuccessis,andtrulytestourperseveranceanddetermination.Butevenmoreimportantisthatyouwillbeabletodrawonagiganticdrivingforceenablingyoutostrugglecontinuously.Beingabletobearupunderdefeatisthesourceoftherenewalofvigorandstrength.

7.猴子原则:猴子喜欢吃香蕉。第一个人走过来,扛了两袋世界上最好的苹果和桔子,猴子大怒,喝道:“你给我滚!”第二个人过来了,带了两袋世界上最好的苹果,最好的桔子以及最好的香蕉,猴子在袋子里翻了半天,看到的都是苹果和桔子,正准备发火,终于在袋子底下看到了香蕉,也就不发怒了,但是它对第二个人没有任何感激之情。第三个人来了,一边唱,一边跳,两只手里各拿着一支还没有熟透的小香蕉,猴子一看,特别高兴,扑过去迎接他的到来。猴子需要什么,你就给它什么。
TheMonkeyPrinciple:Therewasamonkeywholikedtoeatbananas.Thefirstpersonwhopassedbywascarryingabagofthebestapplesintheworldandabagofthebestorangesintheworld.Enraged,themonkeyscreamed,“Getoutofhere!”Thesecondpersonwhopassedbywasalsocarryingabagofthebestapplesintheworldandabagofthebestorangesintheworld.Butthebagsalsocontainedthebestbananasintheworld.Themonkeysearchedthebags,andwhenhecouldfindnothingbutapplesandoranges,wasabouttolosehistemper,whenhesuddenlydiscoveredthebananasatthebottomofthebags.Sohedidn?tgetangry,buthedidnotregardthesecondmanwithanyfriendliness.Athirdmanpassedby,singingandcavorting.Ineachhandheheldasmall,unripebanana.Whenthemonkeysawthebananashewasdelighted,andrangleefullytowelcomethethirdman.Don?tgivethemonkeywhathedoesn'tlike.

8.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我们千万不能用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而应该拿放大镜看别人的优点。
Eachoneofushasshortcomingsandmerits.Weshouldneveruseamagnifyingglasstolookatotherpeople?sfaults;insteadweshoulduseamagnifyingglasstoviewtheirstrongpoints.

9.只有有危机意识的人才能生存、发展和壮大。
Onlyapersonwithasenseofcrisiscansurvive,developandgrowsturdy.

10.改进学习方法,提高综合技能,强化英语实力,升华事业人生。
Improveyourmethodofstudy,betteryourcompositeskills,enhanceyourEnglishcapabilityandraisethelevelofyourprofessionallife.

11.学英语成功的人经验都是一样的,不成功的人会各找各的借口。学外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复习、复习、再复习你曾经学习的材料。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放弃英语学习。
PeoplewhoaresuccessfulintheirEnglishstudiesallhavethesameexperience;theunsuccessfuloneshaveavarietyofexcuses.Themosteffectivewaytolearnaforeignlanguageistorevise,reviseandreviseagainthematerialyouhavelearned.Nomatterthetimeortheplace,therecanbenoreasonforlayingasideyourEnglishstudies.

12.事情做好了,钱就赚到了。英语学好了,分数就上去了。
Doyourworkwell,andthemoneywillearnitself.GenuinelylearnEnglish,andyourscoreswillgoup.
13.踏踏实实做事做人,勤勤恳恳写书教书。
Besteadfastinworkandlife,andbediligentinwritingandteaching.

14.有许多人总是把双眼盯着远方的风景,往往却忽略了身边的精彩。
Therearemanypeoplewho,withtheirgazefixedonthesceneryinthedistance,oftenfailtoseethesplendorthatisrightbesidethem.

15.我实干,故我在。
Iwork,thereforeIam.

16.永远保持18岁的心态,因为18岁有天真、淳朴、阳光的心灵,同时享有成年人的一切权利,还有对知识充满饥渴的大脑以及对生活、对未来的如火激情。
Alwayspreservethementalityofan18?year?old.Becauseat18youhaveaninnocent,pristineandsunnyspirit,andatthesametimeyouenjoyalltherightsofanadult.Besides,youhaveabrainwithanoverwhelminghungerandthirstforknowledge,andyouhaveaburningenthusiasmforlifeandthefuture.

17.如果世界上仅有一种东西让你感动,那一定是真诚;如果世界上仅有一种方式能获得成功,那一定是用心。
Ifthereisonlyonethingintheworldthatstirsyouremotions,letthatbesincerity.Ifthereisonlyonewayintheworldthatwillenableyoutoachievesuccess,letthatbediligence.

18.做人要做到:真诚、真实、真干。
Trytobeapersonwhoissincere,honestandhardworking.

19.开放的心态,快乐的心情,进取的精神,丰富的收获。
Anopenmind,acheerfuldisposition,anenterprisingspiritandabountifulharvest.

2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
Everyonehasahiddentalentandweareallgoodatsomething.

21.假如明天早晨醒来,突然发现我失去了一切,变得一无所有,但我坚信用我的智慧和双手一定能创造一切。
IfIwakeuptomorrowmorningtofindthatIhavelosteverything,IwillhavetheutmostconfidencethatIwillbeabletore?createeverythingrelyingjustonmywisdomandmytwohands.

22.放下架子,永远虚心地向周围的人学习,得到实惠的是你自己。
Discardallconceit,andalwaysbepreparedtolearnhumblyfromthepeoplearoundyou—youwillbetheonetobenefit!

23.把自己放得越低,你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越高。
Theloweryouputyourself,thehigherwillyourpositionbeinotherpeople?sesteem.

24.要学会放弃,要知道放弃的背后意味着什么。每一次放弃,一定是进一步地超越自我。
Learntoletgo.Learnthemeaningoflettinggo.Eachtimeyouletgo,youaresuretocomeclosertoself-fulfilment.

25.不要指望人生道路或事业的选择能一锤定音。也许你第一次选择时以为是那样,而选择后你发觉并非那样,这时你得果断地进行再次选择。“选择”本身不是惟一,目标才是惟一的。
Don?texpectthechoicesyoumakeinyourcareerorprofessiontobeexactlyrightthefirsttime.Youmightthinkyou?vemadetherightchoicethefirsttime,butlaterfindoutthatitisn?tso.Inthatcase,youmustreviseyourchoicewithouthesitation.Therecanbemorethanone“choice”,

butonlyonegoal!

26.与其固守包围圈内被世俗与庸碌舒服地蚕食,不如奋力一搏突围而出,去更新人生价值、提升事业品位。
Ratherthancomfortablynibbledawaybyconventionsandcommonplacesinafamiliarenvironment,itisfarbettertostruggletobreakoutofit,bringnewvaluetoyourlife,andraiseyourprofessionalstanding.

27.选定方向,永不回头。
Chooseyourgoalandneverturnback.

28.在人生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一样,想要别人倾听你的声音,就得凭实干取得业绩,凭实力引起注意。
Inanywalkoflife,ifyouwantotherpeopletotakenoticeofyou,youcanonlydoitbyrelyingonsolidachievementsandsoundabililty.

29.人生的道路是无限的,成功的定义是无限的,每个人的潜能也是无限的,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坚持自己,不断地创造和寻找机会,极限将被突破,卓越就在眼前,人生终将辉煌。
Theroadoflifeisendless.Thedefinitionofambitionisboundless.Eachindividual?spotentialislimitless.Solongaswebelieveinourselves,makeourselvesfirm,arecontinuouslycreativeandareconstantlyonthelookoutforopportunities,limitswillbebrokenthrough,remarkableachievementswillbemadeandlifewillbecomesplendi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1597.html

更多阅读

胡适与他的《兰花草》 兰花草的养殖方法

胡适与他的《兰花草》黄土层 关注诗歌的人,不能不关注歌曲。诗歌与歌曲虽然写法上不同,却有相同的灵魂和音律。正如熊大和熊二,本质上都是熊。比如我一直喜欢听歌曲《兰花草》。旋律

汉武帝与西王母的故事 西王母和汉武帝

参照《山海经》、《汉武故事》、《汉武内传》、《赵飞燕外传》等典籍稗史和民间传说以及部分出土文物写出来的,本来想写成民间故事的格局口气,可是总找不到那种土得掉渣的感觉,结果写来改去就成了这个样子。汉武帝与西王母的故事泰山

我和英语的故事

我和英语的故事话说成功的经验都类同,此乃英雄所见略同;而失败与挫折,却如同基因一般,全世界都找不到一个克隆。我的英语并不完美,我与英语的故事也充满曲折,现在拿出来晒晒,顺便测试一下前面的理论。我与英语第一次我是14岁那年才开始

声明:《胡敏讲述自己与英语的故事 老演员胡敏英的故事》为网友花心少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