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6、半截蜡烛

首案编写人:李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活动,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用心体会人物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活动等的习惯,感受人物镇定、机智、勇敢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3.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要求:

(l)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2)划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截止 诺言 熄灭厨房

  遭到 厄运 楼梯摇曳

  (2)指读、正音后齐读。

  (3)说说生字新词的意思。

3.指名读课文、正音。

4.通过读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对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解答。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

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提供句式:

当_________,(谁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

2.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l~2节):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第3节):写一名德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节):写大儿子杰克想借到柴房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节):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紧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词义。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1)指名朗读,齐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讨论交流:a.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b.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c.办法巧妙。

  6.齐读第一段。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表,注意每个生字的笔画与结构。

2.重点指导“截”,与“载”“栽”两字。

3.钢笔描红、临写。

4.反馈。学生习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读读、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装有绝密情报)

2.教师引入谈话:是呀,这是非同寻常的半截蜡烛。然而,一天晚上,敌人乘着夜色突然闯入伯诺德夫人的小屋,并顺手——引说:点燃了桌上的蜡烛,(板:点燃)伯诺德夫人巧妙地把它——引说:吹熄,(板:吹熄)可是敌人又——引说:重新点燃,(板:重新点燃)杰克借到柴房搬柴的机会想——引说:把蜡烛端走,(板:端走)敌人却一把——引说:夺回,(板:夺回)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最后时刻,杰奎琳终于成功地把蜡烛——引说:拿上楼。(板:拿上楼)

3.故事一波三折(画上连接线),扣人心弦。虽然没有炮火硝烟,却危机重重,险象环生。

二、深入学习课文

教师谈话过渡: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一)学习第二段,感受伯诺德夫人的努力。

1.他们究竟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先来看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相关内容?

2.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

3.伯诺德夫人只说了一句话,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呢?结合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

(1)“平静”:从哪里感觉她很平静?个别读,体会。

(2)她此时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读书,再次体会。

(3)内心这样的不平静,可她却表现得如此平静,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再读,加深体会。

(4)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通过两个孩子的神态“脸色苍白”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从而体会到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伯纳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表现得却是如此得镇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二)学习第三段,感受大儿子杰克的努力。

1.“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

  (没有,“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2.蜡烛还在燃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况越来越危急了,杰克与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5、6两小节,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3.我们一起来看看杰克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说说你的感受。

  (1)“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镇定、机智)读。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读句子。

  (2)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

  (3)“在斗争的最后时刻……默默地坐待着”(镇定)体会读书。

(4)“一把夺回烛台”你们能看出什么?

  既然端不走蜡烛,杰克为什么还要一定把柴搬回来生火呢?

  4.“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为什么说这半截蜡烛是最可怕的?

  这半截蜡烛简直就是——(炸弹……)

5.分析:“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我的心都快要窒息了!让我们一起来读!

(三)学习第三段,感受小女儿杰奎琳的努力。

1.就在这时,传来了小女儿杰奎琳娇弱的声音。这个小姑娘又是怎样与凶残的德军周旋的呢?

(1)“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体会,有感情朗读。

a.什么叫“娇声”?b.怎样“娇声”说的?c.为什么要这样“娇声”地说?(联系前两次,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一来,当她提出要求时才不会遭拒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小小年纪便懂事了,和妈妈哥哥一样机智、勇敢。)

(2)你们还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呢?“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教师点评)

(3)谁能当回杰奎琳,用娇声对德军说这句话。体会朗读。

2.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在妈妈和哥哥的办法都没能成功的紧急时刻,她最小,却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老师和你们一样,真的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小节。

3.接读第七节。再看看插图,她上楼了,你们体会一下(用手护着蜡烛,生怕蜡烛灭了,她真想……学生说,可她还是向军官道了晚安。)学生读

就在她……她在最后一刻拯救的是……

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引读两次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出示)

(1)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2)烛光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3)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三、总结全文

1.这半截蜡烛仅仅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吗?透过这半截蜡烛你还看到了什么?

2.再读课文,感受全文。

(板书:紧张 敬佩)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听写。反馈。

2.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二、续编故事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2.出现哪一种情况,被中尉发现;没有发现。辩论。

3.如果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如果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4.交流、补充、点拨。

5.总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三、课堂训练(两选一)

1.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2.同学们,这半截蜡烛熄灭了,但我们与伯纳德一家一同经历的这场无声的战斗却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二战结束以后,为了表彰伯纳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个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宣读这样一份颁奖词,你想象上面会写些什么呢?(写一段颁奖词,进行交流。)

四、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6课。

板书设计:

6、半截蜡烛

点燃吹熄 重新点燃 夺回 端走

     急忙 轻轻慢慢 从容 娇声 镇定   

镇定机智 勇敢 爱国

教学反思:

《半截蜡烛》这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突然闯入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全文以半支蜡烛的命运为线索,蜡烛的点燃和熄灭在伯诺德夫人、儿子、女儿三人的借口和手中一次一次发生逆转,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文中人物心理、行为和语言活动的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为文章注入了活的灵魂。

这篇文章值得好好品味的地方很多,教学点也很多,例如: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为什么要保护这半截蜡烛?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为什么把装有绝密情报的蜡烛放在显眼的桌子上?这半截蜡烛仅仅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吗?透过这半截蜡烛你还看到了什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的动作、神态、语言,尤其是紧张的心理活动,体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紧张战斗”中,他们面对敌人时所体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品格,非常适合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细读品悟,同时以此为基础,激情朗读,以读促悟,进一步加深人物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一、资料引入,巧妙铺垫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学生知之甚少,于是课前我便布置学生进行了一些搜集,课上和学生一起进行了简单回顾,并让学生说说由战争想到的词语,让学生在心中大致有了这样的一些认识:战争是残酷的,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巨大灾难,是爱好和平的人们所痛恨和厌恶的,以此引发学习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引向以思维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下文的学习做一个有效的铺垫。

二、细读品悟,以读促悟

在引导学生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敌人周旋时的“从容镇定、机智勇敢”这一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心里、语言、行为、神态的揣摩和品读去体会人物品质的。让学生抓住细节,字斟句酌进行阅读品悟,再通过个性朗读进一步加以体会,学生深深走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了人物的精神品格。

不足之处:

1.整节课我导得过多,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发挥得不够。

2.课堂前松后紧,人物评价这一环节匆匆而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49999.html

更多阅读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洪上寄宿制中心小学李育霞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

6.万年牢教学设计 6 7的认识教学设计

6.万年牢教学设计 说课稿《万年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的

声明:《6、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为网友甜了夏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