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庐陵杨辂至吉水杨氏世系简表
(上接原武房三十世)
辂——锐—弘嗣——延安——时清——允济—承(见续篇)
—时澄 —允素(泰和始祖,另表)
—时江 —允接——钦—和贞(裔孙居湖北,见续篇)
—允齐 —铎
—克俭—镇
—延规——克用——允湜—居易(下略)
—克弼——允泽—沈—思立(裔孙居永丰,见续篇)
—允淮—邦义——振文—璿(见续)
—允丕—中谨——同——郁文——炎正
—允亨——景通—兴—潜—耀
—克宽——允哲—昭文—裾—恭父
—允协—蔚文——松
—允升—彝道—孺文—梦信
—森(续)
—尧道—思文—鼎
—惟圣—约(见续篇)
—惟贤——永麒—盛凯—国义……
—克类—允中—宣富(下略)—永麟—泰隐—国固……
—鋋—弘彻——延宗—克广——允绪—堪(转下表)
—锋—咸—允式—植
—钊—瑛—允遇—朴 —师旦—于潜—幼兴—夔叔
—耸—延邦——瓒—华—布——极 —师尹 (裔孙居永丰,见续)
(见二十一篇)—达 —卿 —祁—本 —杞——季高
—职—暹 —伦——郊——存——王休
—聪—靖—寓—王庭
—栋—戬——言—王烈—振祖—谟—彝—叔宪
—梁—王猷
—王训
堪——布甫 —敷道
—布方 —五十五郎
—布开——元助
—布问—四十郎—泰伯—绍詹—允中—明郎
—子美—藩—长孺——仪伯—绍文—宁孙
—元中———芾—万里——次公 —廉伯—绍介
—五十郎—蒲—幼舆
—布彦——时思——文英—念八郎——石璋
—十二郎——念九郎 —百璋(见续篇)
—时政—念十郎—小三郎—层九郎—万真(宁乡白石杨氏祖)
(二)泰和杨氏世系简表一
(上接前表允素)
允素—八宣教——千一—旻—仲文——强仲——尚真——德明——英才—如金—成林——
(二承事)—强信—德宽 —梅卿——
—千二(迁临湘杨震道桥)(东派祖)
—千三(迁华容县)—尚文——白清
(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南)—白海
—白湖
—白河
—千四——伯一—彦三—尚方——白源
—伯二——彦八—碧潭(下略)
—伯三——彦一—启千—宫—辉—
—伯四
——————————————————————————
———————————————————————————————
———————————————————————————————————
——宗述——志添—开德——奕宣
—升平—任宣
—腾宣
—衡宣—天通—启后(见续篇)
—寿翁—履坦—崇文—守吾——仲素——之望(居花园)
——德元——友兰(见文字叙述)—之纪(居淮安)
—怀玉(见文字叙述) —仲晦——之仪
—德献—叔玉——万一—聪隆—之佑(俱徙辽东)
—清—锦—华———聪鹑(见续篇)—纬—朝殿—一林—恺——缵震——
——霖—贵——勋——康—崇仁—敬———纶—嗣震
—斌—靖——崇义—敏——信—经—守震
—(共十子,余失记)
——————————————————————————————————————
——翰国—藻——大美——士瑗—杞—潮—芝茂——发堂
—翊国—大蕴 —士琦—朝邮——思—宗国——芝兰 —发盛 —应清
—大仟—士谨——楠—发贵 —应泰——
—大成—士琮—发显——应顺
—大受 —士璠
——————————————————————————————————————
——合德 —维森(1943年生,《弘农杨氏族史》编著者)
—合明——维林
—合序 —杨明
杨允素,克明次子,行十二郎,随父客居南昌府新建县云龙乡铁树观洪州土地,归居吉水上径,由上径徙泰和(泰和又名西昌)东门外清溪,为泰和支派始祖,葬泰和县北四十六都视岗后三里许,官路之东石人庵前,两夫人柎葬左右,三墓相并。子一:八宣教,名铨。
杨铨,允素之子,号八宣教,又号清溪老叟,娶张氏,生子一:千一(二承事)。继朱氏,生子三:千二、千三、千四。(附注:江西泰和谱仅记允素娶张氏,生一子二承事,而无继朱氏之三子,当叙谱时失记,据湖北各谱补。)
杨千一,铨长子,号三承事,娶萧氏,合葬泰和四十七都铁矶戴家步五马渡,有祭田与看坟人洪兰英耕,详文贞公(杨士奇)祠及安平寺钟铭。子一:旻。
杨千四,铨四子,字乾元,迁居临湘(今湖南长沙,宋时名临湘)大坤源杨亭,葬大坤源水碓。娶张氏,合葬大坤源。子二:伯一、伯二。继刘氏,葬杨亭,子二:伯三(燕宾)、伯四。
杨旻,二承事之子,大文学,娶康氏,继易氏,合葬铁矶载家步。子一:仲文。
杨燕宾,千四三子,字伯三,迁南京(省区名,亦称南直隶,辖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卢州府(治所在今合肥县)无为州(即今安庆)。娶赵氏,与夫合葬西门外金柜山。子一:彦一。
杨仲文,旻之子,七承事,娶康氏,合葬四十六都石人山。
杨万里,芾之子,字廷秀,吉水义塘人。建炎元年(1127)生,中绍兴二十四年(1154)张孝祥榜进士。时名臣张浚(1097-1164)勉以“正心诚意”四字,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开禧二年(1206)卒,年八十,赠光禄大夫。
杨强仲,七承事之子,字文胜。葬泰和六十四都梅塘杨家山,山前里许有安平寺,寺废,佃为强仲香火院。寺田四亩,付僧人耕种,以供春秋祭墓之用。其田段载文贞公祠及安平寺二钟铭,安平寺钟铸于宋绍兴十七年(1147),文贞公(杨士奇)祠钟铸于明景泰六年(1455)。娶袁氏,附葬铁矶载家步二承事坟左。子三:尚真、尚文、尚方。
杨尚真,强仲之子,字庭光,一字庭坚,号五居士,娶龙氏,合葬四十七都铁矶载家步二承事坟右。二子:德明、德宽。
杨德明,尚真长子,为泰和西派之祖,因德明居城西唐兴坊,后称秀溪坊。之后,子孙有居小塔后街船头巷,真如寺巷,花享前揽秀亭上原庙巷,藩臬司分司濠下桥上及散居各乡邑,皆出城西,故通称西派。德明登宋宣和庚子(1120)解事,授承事郎,行十五承事,一称小五贡士。由桃李改葬泰和四十八都龙门枫山。娶郭、刘、陈氏,七子:某、某、某、某、英才、某、梅卿。(附注:湖北谱载:德明七子:雄才、茂才、松才、柏才、英才、梅玉、梅卿。不确,因下叙世系有阙,如茂才之子记为杨士奇族父与良,误,今从泰和谱。泰和谱又载:德明长子传至杨辂二十六世止,次子传至二十世止,三、四子均不传,六子传至二十二世止。录以备考。)
杨梅卿,德明七子,字浚明,行十五贡士,登宋淳熙甲午(1174)解试。正统谱载:公甫冠得举,终五月十七日,葬龙泉县(今遂川县)第十都下涛铺前,娶王氏,葬下涛詹家坪,有祭田,看茔人郭石权、詹相、詹群。子二:德元、德献。
杨德元,梅卿长子,名时亨,以硕学仕宋宁宗朝(1195-1124)为著作佐郎,有雅操,丞相周必大遗以“清白”二字,后致政,故称五七致政。葬万安二十二都西圹徽笔湖大坪上,有祭田,赖僧人看守,后庵废。正统四年(1439),族孙文贞公士奇为其立墓石。娶刘氏,葬龙泉县(今遂川县)第六都城北桥田檀官后坳上。继赵氏,葬泰和县千秋乡六十四都石窝,有祭田。子二:友兰、怀玉,又号百二致政,百五贡元。
杨德献,梅卿二子,名时可,绍定戊子(1228)中漕试,己丑(1229)科授承务郎,茶陵县(今湖南茶陵县)令。娶肖、赵、张氏,俱合葬小溪廪港。子一:叔玉。时可从兄如玉,太学出身,为县尉。
杨友兰,德元长子,入太学官至县令,号百二致政。娶张氏,合葬泰和县浩溪驿后。继高氏,葬万安县十三都头狮潭。子二:希尹、万四郎。
杨怀玉,德元次子,名玠,宋庆元乙卯(1195)贡元,号百五贡元,中村、庙巷、温
坑之共祖。葬万安县二十二都西塘白沙坑江边,有祭田。娶郭氏,继郭氏,均葬万安。三娶张氏,葬泰和三十三都桃里石壁下官塘上。三子:万六登仕、万七提领、万八登仕。明崇祯之际,因登仕祠颓,修复玉如堂为公祠,岁以长至日修祀事。
杨叔玉,德献之子,与从兄怀玉皆解乡闱,宝庆乙酉(1225)贡元,号百三太学。子二:万一、华。
友兰——希尹——通叟—宁三郎—师鲁——子尚——彦素 —挺——俭
—子修 —彦威——拱—倜 —全
—(扌+为) —显质
—进叟———一清——师周 —子友——彦实——敏德—宗器——显爵
—师文—友直—仲温—敏恭
—寿四郎 —本心—师兖—子隆(徙吉安潋陆)—敏行
—正心—友亮—敏异
—济川—师孔——友仁—彦和(徙万安清水)
—寿五郎——宗胜
—履坦 —宗海
—宗会
—万四郎—述叟——宗伯——宪齐
—宪中
—宗哲—宪恭——从周 —子珩
—从晋——子珹
—宗秀—子珮
杨友兰,德元长子,入太学官至县令,号百二致政。娶张氏,合葬泰和县浩溪驿后。继高氏,葬万安县十三都头狮潭。子二:希尹、万四郎。
杨希尹,友兰长子,名国任,行万二,号率斋,举漕贡,授登仕郎,附葬泰和始祖杨允素坟左。娶彭氏,葬夫坟右五步许。子五:通叟、进叟、寿四郎、寿五郎、履坦。寿五郎生三子:宗胜、宗海、宗会。
杨万四郎,友兰次子,生子述叟,述叟生子:宗伯、宗哲、宗秀。宗伯生宪齐、宪中。宗哲生子宪恭,宪恭生二子:从周、从普。从周生子和(止)。从晋生三子:子珩、子珹、子珮。裔孙繁衍。
杨进叟,希尹次子,行寿二,号容斋,宣教郎,葬四十一都绿水桥。娶彭氏,葬三十七都江东。子五:宁三郎、一清、本心、正心、济川。一清生二子:师周、师文。师文生友直,友直生仲温,后裔居灌塘、杨梅、及会昌河迳。本心生师兖,师兖生子隆,徙吉安潋陆。济川生师孔,师孔生友亮、友仁,友仁生彦和,徙万安清水。
杨远峰,进叟长子,名宁三郎,娶徐氏,葬泰和彰法寺前杜林路左。子一:师鲁。
杨师鲁,远峰之子,泰和高陇派祖,行安四,任泰和州判,以武艺封万户侯。由城西揽秀亭迁葬云亭乡三十都黄牛寨。原娶严氏,继施氏,与夫合冢。其山东以山脚为界,南以河路为界,西与山脚及温氏,曾氏坟为界,北以山路为界,四围界内,俱属杨姓管业。三娶郭氏,葬龙泉县下涛铺。子三:子尚、子修、子友。子修传三世而止。
杨子尚,师鲁长子,早卒,娶严氏,子二:彦素、彦威。子尚后裔,迁湖北者,有55世杨显凤、杨显朝。56世杨淘、杨荣、杨粹,均徙郧阳。55世杨显和,徙沔阳。58世杨有芳、杨有成、杨有声、杨有年均徙沔阳,杨廷论徙仙桃镇。56世杨荣恩徙郧阳,杨荣淞徙北京。54世杨光烈,55世杨显虞、杨显均徙山西泽州。录以备考。
杨子友,师鲁三子,行定六,号友兰,葬泰和廿一都大石塔坡。娶龙氏,葬双凤山。子一:彦实。
杨彦威,子尚二子,卒于宣德丁未(1427)五月二十日,年五十四。娶郭氏,子三:挺、拱、(扌+为)。彦威卒后,族叔杨士奇作墓表如下:
杨彦威墓表
杨士奇
吾杨氏宋盛际自吉水杨庄徙泰和,又六世至尚真府君,二子皆承事郎,伯德明、仲德宽,始折二派,子孙日繁,丰腴一邑,而诗书礼义之传袭不衰益盛,奕然为邑之望。德明子英才、梅卿,皆举乡贡,梅卿曾孙率斋、岫云、益斋,皆举漕贡,授登仕郎,子孙益繁,乡称“三登仕家”。率斋子容斋,容斋子远峰,峰子师鲁,师鲁三子:子尚、子修、子友。子尚二子,彦威其仲也。讳德同,早丧父,事母严氏孝,事二叔及兄彦素,从兄彦实,咸致爱敬,与二兄同处,彦威一举动必禀二兄乃行,二兄亦亲爱彦威,
如彦威之于兄也。
彦威以恭俭持己,以忠信待物,邑尝推择为耆老,俾持平于乡,人服其公。闲居手不释卷,凡洪武至宣德所下诏敕令谕,率谨辑录为书用,时披阅服膺。尝曰:“此君上所以服下人者,敢忽忽乎?”笃于教子,恒励之曰:“不可坠尔先世。”宣德丁未(1427)五月二十日,以疾卒,年五十有四,娶郭氏,子男三:挺、拱、(扌+为)。挺今为都察检校,(扌+为号敬斋,后举明经,授广东东莞县学教谕)女五:高宁、萧桢、曾崇、胡永、严书,其婿也。孙男二:俭、校。女一。
彦威,吾族子也,吾官南京时,以运赋至过宿,谈论数夕,娓娓皆中理,盖吾甚重之,语云:“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彦威殆其人矣。”别数岁,闻其卒,为悼叹不已。至是挺求文表墓,故书其先所自,及其行之概以示其后,使图无忝云。
杨彦实,子友之子,名信,号乐志,明洪武辛亥(1371)十一月廿七日生,族叔杨士奇重其行,尝赞之曰:“赴义如勇士,畏事如处子。”为之撰《乐志堂记》。正统中(1442)助赈,敕旌为“义民”,邑志有传。正统癸亥(1443)六月初四日卒,葬祖师鲁坟左十步许,少师尚书王直铭其墓,大学士萧镃撰墓表。娶黄氏,继胡氏,四子:敏德,为花源房(清白堂)祖,居泰和高垅杨家村;敏恭,为绵溪房祖,居对河绵溪村;敏行,为老居房(直轩堂)祖,居高垅杨家村;敏异,为新居房祖(世义堂),居高垅杨家村。
杨挺,彦威长子,字敏达,正统三年(1438)卒。娶尹氏,子二:俭、倜。女一。俭字光本,举明经,授广东番禺县学教谕。倜字光迥,号西斋,授陕西通渭王府教授。杨挺卒后,其族祖士奇为之作墓志铭。
杨敏德,彦实长子,名振,号德堂,洪武壬申(1392)十一月十一日生,邑庠生,举贤良,擢南都察院检校,文行卓然。宣德己酉(1429)十二月廿九日为亲死难,柩葬北京,召魂偕鬓发指甲附葬泰和双凤山胡氏母坟后。族祖杨士奇为之撰记。娶肖氏,子一:宗器。
杨宗器,敏德之子,号蕴轩,永乐丙申(1416)七月十九日生,成化己亥(1479)三月廿九日卒,葬泰和本里村后段婆坑。国子祭酒罗琼铭其墓,少保大学士尹直赞其像。娶柴氏,永乐甲午(1414)四月初八日生,成化癸卯(1483)十月卅日卒,与夫合冢。子三:全、显质、显爵。
杨显爵,宗器二子,名介,号拙庵,正统己未(1439)闰二月生,明经,授当涂县(在安徽省)学教谕,弘治癸丑(1493)七月三十日卒,葬五十六都麂山,乾隆辛酉(1741),由麂山改葬泰和本里庵前,与杨存宾同坟。娶康氏,正统辛酉(1441)九月十九日生,附葬泰和本里朋家山萧氏祖妣坟右。六子:荣济、荣载、荣商、荣端、荣居、荣献。荣献次子盖,明选贡(明代选贡即清之拔贡),授成都府教授,以子材贵,屡封中顺大夫,兖州知府。其子材,名朱,号章源,举嘉靖乙卯(1555)乡试,登隆庆辛未(1571)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刑部员外郎中,兖州(治所在今山东兖州)知府,山东按察副使。杨材子尔名,选贡,官至南宁州(治所在今广西南宁)知州。荣献四子英,授江西铅山县学教谕。
杨荣端,显爵四子,名辕,号西陇生,成化辛卯(1471)六月初十日生,正德丁丑(1517)十一月初四日卒。娶罗氏,成化壬辰(1472)十月初五日生,嘉靖壬寅(1542)六月二十日卒,合葬泰和本里庵前。继梁氏,一子:枢。
杨枢,荣端之子,字应奎,号芙渠,正德丁丑(1517)六月初八日生,以子现贵,封奉直大夫、六安州知州,万历丁亥(1587)十二月卅日卒。兵部尚书郭子章铭其墓,翰林侍讲、学士肖良有撰墓表,族弟贵州按察杨寅秋撰行状。娶南溪曾氏,赠太宜人,子二:现、玩。继娶瀚溪肖氏,生二子:(王+犀)、瑫。
杨现,枢长子,字廷蕴,号龙河,嘉靖甲午(1534)十月十三日生,举隆庆庚午(1570)乡试,登万历庚辰(1580)进士,授直隶易州(治所在今河北易县)知州。丁艰居丧,起,复补六安州(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县)知州,迁定州(治所在今河北定县)知州。升刑部河南司员外郎、陕西司郎中、真定府(治所在今河北正定)知府、湖广按察副使,所至之处,有生祠,去思碑。万历辛丑(1601)四月初四日卒,葬泰和三十五都东岭。娶南察陈氏,赠宜人。继娶小西门肖氏,封宜人。子三:益昌、益杰、益谦。益昌为丫圹心龙公支派祖,
益杰为围背钟灵公支派祖,益谦为花源冲虚公支派祖。
杨益谦,现三子,又名端武,字冲虚。万历乙亥(1575)九月二十七日生,崇祯壬午(1642)五月初七日卒,葬仙槎十一都丹山。娶郭氏,四子:大壮、大有、大临、大复。一女,适蜀江阳思仲。
(三)泰和杨氏世系简表二
(东派世系,接前表)
德宽——南卿——克恭—叔球——复圭——会可—安吾—晦—岐—云—德华——渊
—师范—思斋—圣可—公安——天锡 —友德—千德 —浚
(裔孙居永新、安福等)—复亨—天胤——友善 —藕十 —清
(止)—友能—法 —润
—友福——传法
—彦初—继金—安法
—彦中 —伯威
—贤可——公望—子文——仲基(裔孙居萍乡)
—公辰——子肃——仲殷——种(止)
—子将—之贞
(出嗣公荣)—稷
—公荣——子超(止) —(禾+道)
—子将—士奇——秫
—公平—子实—麟(止)
—公武——子言——仲诩
—子郁 —仲郢
—献—仲询
—智宝 —庄
—道可——智潮——旭—子奎(下略)
—暹
—旦
—致卿—可平—斗祥——定国——元达——用霖————同予(止)
—元亨—仲升(止) —起予—畅(裔居珠林)
—治国——元长—万全—仲冈—之夔(裔居驿背及石山)
—上卿
杨德宽,尚真二子,行十六承事,登宋宣和癸卯(1123)解试,授承事郎,居泰和东城,为泰和东派祖。娶高氏,子三:南卿(名钦)、上卿、致卿。
杨士奇,子将之子,名寓,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生,仕至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卒于正统九年(1444)三月甲子。其在疾时,自作墓志铭《东里老人自志》,杨溥作神道碑。娶严氏,名琇,生于洪武戊午(1378),卒于洪熙改元(1425)三月十三日。继郭氏。子四:稷、种(早卒)、(禾+道)、秫,为学后三房。女四:梁楫、萧承恕、刘钧、蒋重,其婿也。孙男七人:昱、晟、暠、晅、晏、昕……孙女三人。今江西泰和杨士奇墓尚存,列为保护文物。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士奇年七十五矣,上奏乞致仕归乡,不许,英宗特赐玺书,俾归江西泰和故里,展扫先墓,士奇作《展墓录》,使至今庐陵杨辂以下部份裔孙墓地,五百五十四年之后,亦有址可考。
十九、续吉水、泰和杨氏
(一)湖北添福、添祐后裔至石首南杨杨氏
按湖北添福、添祐后裔,湖北旧谱所记上世世系,将有史可考的杨震长子杨牧后裔、中子杨秉后裔杨修、五子杨奉后裔杨绾、杨於陵、杨汝士、杨砺、杨时等不同支系的人物拉成一直线,足见此世系之不正确。维森多年查询,未果。1996年10月,赴太原市山西省社科院家谱资料中心查阅,乃于《宁邑白石杨氏四修族谱》(清杨业璠纂修,同治十年弘农堂刻本)中始获添福、添祐上世之正确世系,属吉水杨氏分支,其世系为:
辂——锐—延宗—克广——允绪—堪——布甫
—鋋—弘彻——延邦—允式—布方—念八郎
—允遇—布开—念九郎
—布问—文英——念十郎—
—布彦—时思——十二郎
—————————————————————————————————————
小三郎—层九郎—万真—祖一—仲荣—必富——寿孙——源泰——添祯—崇义 —志斌
(徙楚宁乡,为白石杨氏始祖)—德孙—添祺——崇玘——志隧
—潮七—添祉—志滔
—源善——添祥
—添礼
—添佑
—源智——添福—立——志庚
—添禄—志珍
—添祐——宣 —文清
—添寿 —正——文宪
—添裕—文升
—添礽—玉—敏—志学
—源政——添祜—觉——霭雯
—添瑞—明万
—添伟
—源芳——添树—永洪(徙永州)
—添初
—必贵——道孙 —源用——添仁
—庆孙——源祖
—继孙
—必达—福孙——源信
—源礼—添贵
—源海—添辉
(二)湖北竟陵诒环堂杨氏
允济—承——惟模—协一—英—佑贤——启哲—遵
—惟范—启智—后昌—人杰——文清—必先——达
—启昆——后裕—迪
—选
—进——
—暹
—文泌——镔先(居干一)
—钟先——
—————————————————————————————————————
—————————————————————————————————————
——仲仁——涟——积庭
—积众—憩
—浚—积魁—敏
—仲义—深—积谬—宗孔—明荟 —孙—光伟—世—算
—仲礼——滨—积义—宗孟—士贞——明蓁——渐
—仲智 —海—积庆—宗曾—明丝—恒—光参—世遥—贵业
—仲信——洪—积华—钺——宗思—明纶
—湣——积瑞—佐—士维 —明缙
—浩 —积显——佑—宗彦——士谦——明纲
—格—明纪
—上—明诰 —提
—濍—子—士辉 —明仁 —憬
—源—正—士秀——明启 —勇
—演—积才——延—宗阀——士瑞 —明弼——恤—光宾—世德—熹业
—明精 —於
——元字 —有才—应福—积茂—思谦——艮凯—南士——尧明—逢连——光麟
—郎禄——卓才—艮捷—舜明—光鳌—世举
—春才
杨文清,人杰长子,进士及第,值元末丧乱,弃官家居,于明洪武二年(1369)偕弟文泌及族弟文鸿、文江、文海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大栗树迁居湖广蒲圻县。未几,又偕弟文泌转徙竟陵之北,皂角之西荷花堰(今湖北天门市皂市镇红花堰村)落籍,是为竟陵始迁之祖。娶刘氏,合葬荷花堰西首大鲁家湾,乾山巽向。子一:必先。
文清迁竟陵以来,裔孙繁衍二十余世,支分派衍,后裔纂修族谱,名其堂号曰“诒环堂”,盖因史记汉时先祖杨宝义救黄雀,后黄雀衔四环相报,遂如环而有震、秉、赐、彪四世为三公,故名其堂曰“诒环”,隆美极而表世德,尤冀子孙以环相授且绵绵无替也。
杨选,必先四子,迁居淘溪潭(今横林镇)镜子堤,娶邓氏,一子:仲江。
杨进,必先五子,迁居转嘴茅草湾。洪武庚申(1380)七月十七日生,宣德辛亥(1431)卒,葬柏仁山,有碑。娶周氏,子五。
(三)湖北嘉鱼等地杨可道后裔
该支谱载杨可道为允素之弟允接后裔,允接居南昌新建县,生三子:钦、镇、铎。[考异:民国廿七年(1938)江西泰和所修《泰和东西两派杨氏族谱》注允济、允接、允齐三人“不传”,然湖北等地谱皆记有允济、允接后裔,泰和谱尝散佚,后世修谱,因族裔早迁徙,失记,误为“不传”者,往往有之,附记以为后人参考。]钦字荆国,娶欧阳氏,生一子:和贞。和贞娶吴氏,生一子:时(附记:该支谱将此杨时误为熙宁进士、北宋理学家龟山先生杨时,系同姓名相混),葬新建。娶邓氏,生五子:倬、价、仁、傑。价生一子:谦。谦生爱伯,爱伯生敬齐,敬齐生绵远,绵远生可道,居南昌朱市巷。(按:以时计之,疑上述世系有缺代,然力不可考。)
杨可道为杨章45世,字先义,洪武十五年(1382)六月初十日生,自江西南昌朱氏巷迁今湖北嘉鱼县高铁岭镇落业,正统十三年(1448)八月十三日卒。娶欧阳氏,洪武十五年(1382)生,宣德元年(1426)八月十六日卒,合葬杨公边。子二:存德、存亮。存德生二子:振祥、振林。振祥生二子:忠敏、忠恕。忠敏生一子:创。钊三子:思鸿、思鸾、思鹤,派衍三房,裔孙繁衍,不尽详录,仅录三大房各一支世系以示。
长房思鸿,字作宾,弘治三年(1490)五月初五日生,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二十五日卒,葬凤山。娶方氏,葬包家边白虎咀。一子:显贵。
二房思鸾,字鸣岐,弘治十一年(1498)十一月十八日生,嘉靖四十年(1561)九月二十日卒,葬畋那边金竹园。娶万氏,弘治九年(1496)十月初十日生,正德十六年(1521)九月十二日卒,葬凤山。另娶王氏、何氏,俱葬凤山。二子:显达、显芳。
三房思鹤,弘治十三年(1500)七月初二日生,嘉靖乙丑(1565)九月十四日卒。娶龙氏,弘治十五年(1502)七月十二日生,嘉靖四十二年(1563)正月十八日卒。继陈氏。子三:显魁、显璋、显清。
显贵—应春——日升—宏乾——璧光 —明勋
—日震—应对——宏升 —文光——明伦—正璧 —大龙—世身
—日旭—廷美——应学 —宏大—苍光 —明杰——正光——大鸾
—日昊—大凤
—日昃
显达——景春 —日升—廷训—应科—宏君—达光——明太——正大—世祥
—迎春—日炽——廷让—明宪 —正名 —大升——世华
—三春——日煌—廷咏—正兴——大勇—世赞
显魁—奇春—日崇——廷启—文光—正伦 —大勋
—廷誉—华光 —明聪 —正本——大相
—廷彦—祖光——明惠——正信 —大谋—世珍
—廷师—受光—正健 —大文
—廷庞—应标—宏撰——容光
—成光
振林—忠堂—金南—思凤—显义——春明——日美—廷凤——应坤——宏升 —龙光
—春圣 —日高——廷先—应魁 —宏赞——法光
—朝光
—襄光
(四)湖北孝感杨世雄后裔
该支谱载杨世雄为吉水杨氏湴塘杨万里长子长儒后裔,谱中所列世雄上世世系为:
延宗—克广——允绪—堪——布甫(长孺)—庆一——
—允式—布方—藩—伯子——希曾 —庆二
—允遇—布开—元中——芾—万里——仲文 —希鲁 —庆三
—布问—蒲(廷秀)—雅宾 —希吕——庆四
—布彦
——————————————————————————————————————
——省一—元一——福三—(金+伏)——浩
—省二——福六—应春——鉴——清 —淳
—福七(号世雄,孝感始祖)——文——泞 —澄
—元二——福二—铎——潹 —沧
—福四—潢 —洪
—元三——福一—淞—溥
—福五—(氵+昱)
—元四—(氵+昂)
考该支谱所列上世世系,万里以上,与其他各谱同,可确认无误。唯万里生三子:长孺、次公、幼舆,有史可据,与该谱所记之名不符。又有谱记,长孺生三子:泰伯、仪伯、廉伯。要之,该支谱所记万里子、孙之名,与他谱所记有异,故述于上,亦“疑者存疑”之意,以供后之博学稽考。 世雄名福七,世雄其号也,字君济,元一三子,至治三年癸亥(1323)四月二十日生,按谱系,为杨章47世。居家蕲水(今河北浠水县),至正十一年(1351),罗田(今湖北罗田县)徐寿辉以白莲教举兵反元,建都蕲水,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年号治平。世乱,世雄挈家避居兴国州(今江西兴国县)。后以军功与母彭太夫人总制龙州一十八寨,元授兵部尚书,封怀远将军。御敌于九江,以战失利,身截左臂,浮水渡江登岸,至黄陂(今湖北黄陂县)上青峰冬青墩,居有年,转迁孝感县陡山,遂为孝感始祖。卒于明洪武辛酉年(1381)十月二十三日,寿五十九。娶聂、李、廖、马、张、徐、罗氏。聂氏生子二:德善、德忠。德忠子四:希盛、希芳、希茂、希廷。同兄德善居兴国州(今江西兴国县)永福里芦花塘,裔孙与石角山福二公后裔合谱。罗氏封一品夫人,生子六:文、胜、聪、贯、项、完。 世雄为孝感一世祖,六世以“廷”字命名,六百余年来,世雄裔孙支分派衍,聚居于孝感杨店镇周边约五十余村镇,散居河南罗山、信阳、武汉、沔阳等地约二十余村镇,近现代,因生计、职业等因,迁居各省市户数,亦不少,总计约六万人。 |
—沔
—浴
—演
—淇
—景春——镇—淎
—铠——源
—淮
—潮
—钟——润
—济
—瀛
—潜
—钺
—胜—伯和——铢——浚
—洁
—铺—浓
—聪——伯魁——镛—通溟
—铚——泾
—渊
—澂
—池
—沼
—伯茂——钢—淋—洛
—鐤—法—渥
—(金+荣)——温
—镜—淓
—锷
—贯—伯威—钊——涭
—洝
—渼
—项—伯仁—钏——泽
—洧
—完—伯宏—锜
(五)湖南新化、安化等地杨惟圣、杨惟贤后裔
(上接庐陵杨辂至吉水杨氏世系简表三十六世)
中谨——沈—景道(徙四川)—天继——仁鉴 —忠诚 —志奇——文旺
—同—景远(徙陕西)—天绶 —仁铿——忠惠——志穟 —文清
—兴—景运(徙宁乡黄才)—天绋 —仁钟—忠敬 —志纲 —文芳
—惟圣—约——景达——晴—天绿—必聪——思明——文全
—文金
—文礼
—晖——槐——天(糸+鬼)——必祥—思恒——文益
—棘—文伦
—文节
—文政
—景通——鹏—必才 —思善——文清
—鹤—文员
—必隆 —思赞——文大
—惟贤——永麒—盛凯—国义……—文上
—永麟—泰隐—国固——通咸—光廊——昌定 —慎终——学杰
—通祥—昌槐——慎徽 —学俊——
—————————————————————————————————————
——宏泰——士新 —叔敞 —明钊——才德
—宏升—士奇——叔攸——明德 —才美
—士英 —叔传 —明禄—才俊
—明瑞 —才杰
—侧室余氏,生五子,迁楚
—叔俊——明信
—叔善 —明祖
—明敬
杨惟圣,字沉德,号师周。宋元祐六年(1091)正月十五日生,大观三年(1109)己丑科进士,官广西签判致仕,路经邵州(今湖南邵阳县),闻金人作乱,道阻不得归,还寓邵州,居东门外杨公荡。卒于淳熙十年(1183)正月二十三日,寿九十四。娶萧氏,绍圣四年(1097)十月初九日生,淳熙十一年(1184)九月二十八日卒,合葬杨公荡屋后。子一:约。
杨惟贤,字祖德,号师绳。任抚州(治所在今江西临川)学正。娶邱氏、郭氏。子二:永麒、永麟。永麟娶周氏,居吉水。
杨约,字守贞。绍兴二年(1132)二月十六日生,嘉定七年(1214)八月二十七日卒,葬新化高坪欧菜冲。娶喻氏,绍兴七年(1137)二月十九日生,嘉定十年(1217)十月初六日卒,葬同夫山。
杨景达,字淑远。隆兴元年(1163)四月初四日生,淳祐元年(1241)十一月十六卒,葬邵阳灵鸟庙杨公岭。子二:晴、晖。晴迁居黔阳,裔孙繁衍。
杨景通,字淑近。乾道三年(1167)三月初四日生,端平三年(1236)卒,葬张公脑。子二:鹏、鹤。鹏徙居邵阳太平古城岭,后裔有徙栗坪者。鹤徙邵阳热水井。
杨晖,字时畅。庆元五年(1199)三月初六生,至元十六年(1279)二月二十七日卒。娶卜氏,合葬新化槎溪卿家山。子二:槐、棘。棘徙安化,裔孙繁衍。
杨槐,字汝相,淳祐五年(1245)八月初八日生,至治三年(1323)十月初九日卒,葬卿家山。娶萧氏,继袁氏。子五:天继、天绶、天绋、天绿、天(糸+鬼)。天绶,字受卿,居新化槎溪,后裔有徙上渡村横溪茅埠者;天绋,字荣卿,居新化曲溪,后徙北渡村。
(六)湖南宜章等地杨强仲后裔
(上接泰和杨氏世系简表一中四十一世)
强仲——尚真——德明—必衍—潮芳——鉴
—钦
—德宽(东派祖)—洪铭——必澄—清芳——钧
—铎
—咨
—尚文——白清——善府—洪锦—必嵩——原宥——文芳—钺
—武芳——镇
—铣
—义府—原实—春芳——隆
—荣
—羲府—发澄——宗富——万成
—万祥
—万晓
—宗官—万潮
—宗文——万温
—万浦
—隆府—端禄—魁实——洪锡—必霖——发清——宗族——万家
—如槐 —宗胜 —万寨
—如松 —宗达—万宋
—白海——衍南—大端——继贤—廉霞—保诚——如桂
—继智—如柏
—如栟
—如梓
—如楠
—如榭—亮伏
—衍致—后可—家祥——乘定—称达—大霖—同起——敬硕
—白湖—?—?—?—永高—定邦——清一 —思学—万元——显通
—清玖——思澄——万胜—显遥
—清白 —思良 —万膳
—清正—万礼
—白河—襄—煦—琼——相绍——全敬—景福—必秀——法类
—法美
—全毓—景寿—必发—法雄——子兰
—相缨—?—思荣——景康—子惠
—景宁
—尚方——白源——科—道济——以荣——思铭——景通——政赞——逢春—太明
—以和 —思胜—景宗—遇春—太德
—以贵—思清—政雄——季春—太祯
—思诚—太兰
—志道—思安—胜春—太鹏
—甲—春——志通——缝—明春—太品
—绅—政铨——日春—太禹
—纺—太尧
—绳——孟泽——仲明—月春—太钦
—给 —孟宪—仲元—太锦
—孟臣
杨尚文祖籍江西泰和,系杨章四十一世杨强仲之子,民国时所修泰和东西两人派《杨氏族谱》,仅记强仲生子尚真一人,而宜章谱载强仲生子尚文、尚方,则强仲非仅生一子,盖叙谱时记上世祖仅记本支直系,且流寓远徙者失载之故。综观各地谱,杨辂裔孙散居四方,而吉水,泰和谱失载者多矣,应参考各地谱而补记之,以臻完善。
杨尚文为杨章四十二世,字彬如,娶陈氏,生四子:白清、白海、白湖、白河,居泰和学背里石板桥,裔孙散居各处。
杨白清,字会泉,号绍霞,以明经授湖广永州府(治所在今湖南零陵)二尹,后升广东惠州知府。由郴州(今湖南郴县)抵宜章城北折岭(今宜章沙坪乡折岭),值病笃,乃辞职。及病愈,见平和(今平和乡)山明水秀,景致宜人,遂卜居上洞墙里湾。
杨善府,开派新田房,为十五都五甲,裔孙散居郴州、宜章、资兴,广东乐昌县石镇之廊头岭等处,约1000人。
杨义府,开派平和之城头、马寸,郴县之道塘,为一甲,裔孙约3500人。
杨羲府,徙广东浮源县大坪,必字行一支居宜章长村乡大井头等地,约5000人。
杨隆府,生一子端禄,端禄生一子魁实,魁实生三子:洪铭、洪锦、洪锡。洪铭生二子:必衍、必澄,开派平和之墙里、资兴等地,为三甲,约4000人。洪锦开派宜章城北太平乡饶田村及附近乡村,为七甲,约5000人。洪锡生一子:必霖,字汉济,明洪武癸酉(1393)科举人,徙居资兴新宁。建文三年(1401),将赴南都(今南京),例得除授一官。闻靖难兵入,遂语人曰:“朝纲散矣,家事如此,国事可知。”乃杜门谢客。成祖即位,大府屡征不起,自构一精舍,日吟啸其中,额曰“彭泽如我”,如是者二十余年,宣德五年(1430)七月十八日卒。子二:发澄、发清。其后裔居永兴县油市大路边,约700人。
杨白海,字蕃宽,生二子:衍南、衍致。衍南字荣府,其五世孙保诚,生于元至正九年(1349)十月十六日,洪武十七年(1384)调任云南普弭镇台,解甲归里,宅居兴宁蓼江市两塘,为两塘肇基始祖。裔孙繁衍于郴州高山背、四普庄、下湄桥、石马洞、同心桥等地,近千人。衍致之六世孙同起,又名万受,元至正元年(1341)生,洪武间,任提督,奉诏巡视湖南,抵桂阳,见城北二十里之留乡山环水绕,土地肥美。后辞官携眷,卜迁此土,筑室而居焉,是为桂阳开基之祖,生子亮伏、敬硕。亮伏生五子:树衡(止)、树恭、树政、树韬、树库(止)。树恭居上留,树政居中留,树韬居庄溪,裔孙繁衍二十余世,近二千人。
杨白湖,字蕃明,由泰和徙居钱塘。四世孙永高,有武功,为二所屯军,明初奉调诣楚,卜居郴之西乡,名所居之宅曰“高门楼”。越五世,徙居梅江之洪恩楼,派分郴之梅风渡仙岭上、腊树下,许家洞乡之陈家谱,马头岭之茍炉冲、万田方、太和村等地,近千人。
杨白河,字德晏,生一子:襄,襄生煦,煦生琼。琼于洪武二年(1369)奉调赴楚,后辞官落业郴之风德乡中油山,宅名早禾田,生二子:相绍、相缨。后裔散居郴之华塘乡石山头、桐木桥,马头岭之太和、五里牌之苏元、槎园。桂阳县正和圩之石塘、三家寨等地,约1100人。
尚文之弟尚方生子白源,白源生二子:科、甲。科生道济。道济幼好武功,及冠,应募,官至总营。洪武初,领兵出镇郴、桂,年老,引退正和乡,居杨家井,传五世,派分三房。长房政赞,后裔居桂阳县正和乡杨家等地;次房政雄,后裔居郴州同和乡曹家田,荷叶乡泷下,马头岭乡茍炉冲,安和乡蛮头岭。三房政铨,后裔居郴州燕泉路及同和乡曹家田等地。
源之二子杨甲,由泰和迁居郴州,卜宅木坝,生子春,春生三子:志道、志通、志暹。志道为千户长,调镇偏桥卫所。志暹派衍郴州华塘乡腊下、寒溪冲、同和乡之鲁塘、保和乡畔河里。三房裔孙达700余人。
(七)湖南会同杨洪后裔
(上接庐陵杨辂至吉水杨氏世系简表四十一世)
森——石文——崇叟—元芳——浩 —万朝——华一—政英——通俊——光福
—荣叟—汉 —都朝—华二—光禄
—洪——进朝—华三—光聪
—淮—华四—通顺——光受——昌兴
—介仲—弥高——鹏——伯恭—华五—昌福
—?—仲恭—华七—光敏——昌文
—华九——光喜 —昌寅
—华六—政琮——通鉴——光亮
—华八—光恺
—华十—通叙——光材 —昌潮
—华十一—光富——昌瀚
—华十二—政富(居天柱新州)—光乾
—华十三—光绅
—晚朝——秀缙—再高—光日
—秀绅—再德—政开——通基——光月
—秀土—再文—通本 —光阴
—光阳
—?—华先——昌近—虎顺——俊吉
—昌远—俊宏
—俊三
—俊晚
杨洪系杨元芳三子,元芳生四子:浩、汉、洪、淮。邵阳谱记洪生二子:自弘、自引。然会同谱记洪生四子:万朝、都朝、进朝、晚朝。疑自弘、自引为其中二子之异名,或另祖妣所生之子,力不可考。会同谱记洪生于明洪武初,且将《明史》镇守宣府之杨洪(见本书《北宋杨家将及其后裔》篇)行事附会之。证之史料,考其世系,洪裔孙已繁衍至二十七世,洪绝非生于明初,应为元时人。家谱传袭,互有岐义,且多错讹者,而史料缺如,实难断定,故简述于上,以俟后之博学稽考。
杨洪娶吴氏,生四子:万朝、都朝(居杨溪)、进朝(居天柱江东)、晚朝(居东城)。万朝,娶田氏,生七子:华一(居天柱渡马)、华二(居天柱纹溪)、华三(徙陕西)、华四(徙中节)、华五(居漠滨)、华七(居黔阳深度)、华九(居漠滨江边)。另娶白氏,生四子:华六(居黔阳卧龙)、华八(止)、华十(居天柱新州)、华十一(失考)。又娶吴氏,生二子:华十二、华十三,均失考。
今居会同漠滨等地为华九后裔,该支在漠滨建有宗祠,裔孙支分派衍,人丁上万。华九名再品,娶蒋氏,生三子:政瑛、政琮、政富(迁天柱新丹陡坡)。
杨洪四子晚朝裔孙迁天柱邀营溪口,万历年间再迁渡马江东寨,分居于渡马江东、白市兴隆阳山、田冲、三穗观音塘、寨里、新线,天柱高硠球、槐寨、黎平等处,裔孙繁衍。
贵州镇远有旧谱记,杨洪四子晚朝之孙华先,明永乐二年(1404)迁贵州天柱兰田地锁竹园坪,传四世,支分四房,裔孙繁衍,徙居各处。
(八)湖南溆浦小横垅杨仕贞后裔
仕贞——镰—永安——迂——泰伦—文书——达贤——兴可—世伦——渊春
—泰俊—选贤—兴爵—海春
—泰儒—近贤—兴禄—润春 —维道
—暹——泰圣—遇贤—淮春——维宣——
—述—泰贤—濂春
—铭——富安——逊 —泰兴——文居——富贤—兴洪 —世茂 —茂春
—迎——泰宾 —文爽—贵贤——兴奇 —世裕——仲春—
—泰宏—文宏—兴桥 —世开 —首春
—迪—泰武—兴辂——世轩
—通——泰育—兴柱
—泰松
—有安—信 —泰忠
—钊——昭安—英——泰龙
—泰虎
—泰器
—泰运
—宁安—虎—天财
—鹤安
—远安
—————————————————————————————————————
—————————————————————————————————————
——国榆 —正照
—国桐 —正炯——朝灿——纲培
—国枢——正福 —朝美 —纲升
—正燧—纲猛—永高—定文—大雄—昌幸
—正烛—永淮—昌义
—正煌—朝典—永汉—吉高——昌杰
——维龙 —国武——正有—朝谟 —廷发—永济—大群 —吉春—昌松
—维麟——国聪—正松——朝冕——廷癹——永泗—大发——吉安—昌骏
—维凤—国文—永汪—定求——大巧
—维虎—国进—永海
—永河
—正尧——朝瑚—廷厚——永盛——定荣——大成—吉享——昌炽
—朝赞—永寿 —定芳—大谟—昌耀
—朝早—定祥 —大庆—吉相 —昌坚
—朝望—昌煜
杨仕贞,原名士贞,字荣籍,号静斋,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为泰和杨士奇之族兄,系杨章51世,其上世世系待查。仕贞生于元延祐元年(1314),为江西都指挥使司,调镇贵州五开卫(明初置,今贵州黎平县治)。致仕后,偕夫人居溆浦之小横垅。卒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九月十二日卯时,寿八十五。娶沈氏,生三子:镰、铭、钊。
杨镰,字伯常,号廉泉,元后至元三年(1337)正月初八日生,年十五,事戎行,佐父征战。父致仕,镰承父官,握兵符,与弟铭分镇黔地,苗民悦服。母、父相继卒,乃偕其弟铭及僚属张贺二李移屯小横,于宣德九年(1434)九月初三日,葬皇恩村古稠木树坎上,龙形。娶马氏,生一子:永安。
杨昌耀,字飏,仕贞二十世孙,1961年天津大学毕业,原在铝镁设计院(由辽宁迁入贵阳)工作,后调上海宝山钢铁厂设计研究院,为总设计师,曾赴北欧考察。发表过科技论文数十篇,其著作曾获科技大会奖。
(九)湖南祁阳杨甲后裔
该支清同治四年(1865)修有关西堂《祁邑杨氏家乘》,该谱载允素十七世孙景,生子二:二郎、三郎。二郎名甲,号慎斋,出守永州,后屯祁邑,居家岩头,为岩头开基祖。其弟三朗居归阳,为归阳初祖,生子宗,宗生九清。杨甲娶谢氏,生子五:以文、以武、以鹏、正四、行七。继娶雷氏,生二子:伯四、伯五。以武随姑杨寅娘出继唐氏,为唐姓。以文生子六:德精、德忠、德广、德全、德亮、德贵。以鹏子二:舟升(回江西)、舟华,居归阳。正四、行七外徙失记。伯四无传,伯五子二:千一、千二。
杨甲裔孙,现仍繁衍于祁阳等地,由第十六代“廷”字辈起,合拟五言字派为:“廷芳祈发秀,祖泽毓才良,敦本延宏祚(注:“毓才良”原作“应余香”,“敦本延宏祚”原作“箕绪昭悠久”),贻谋庆吉祥。”新增字派为“修业遵庭训,衡人重席珍,光前多俊杰,功立志能伸。”该支已传至二十五世“良”字辈。
(十)湖南中湘(今湘潭)堂湾杨克胜后裔
杨克胜原名浒,字裕昌,系江西泰和杨允素后裔。允素下传十一世有杨荣养者,徙居丰城圳上。荣养五世孙(钅+荣),生子七,浒为次子,字裕昌,明洪武初(1368)任零陵县(今湖南零陵县)主簿,同母弟(氵+虢)、瀗偕至零陵。时当元明鼎革之际,政事纷更,山贼多扰,乃解职徜徉山水,歌啸自若,更名克胜(二弟亦更名克刚、克柔,其裔失记),因家于湘潭县北三十里沙塘,卒葬城北莲花坡。其后裔孙繁衍,沙塘因名为“杨家湾”。自克胜徙居沙塘之后,与泰和宗人亦尝相往来,惜明末屡遭兵燹,谱牒仅存残篇剩简,其后虽修,克胜以上世系莫明。民国十五年(1926)杨显偣等又重修有清白堂《中湘棠湾杨氏族谱》二十卷二十一册,以克胜为一世祖。其字派为:“克贤家辉,瑞文之宪。传世大灿,垂名显彰。芳声远振,厚泽永昌。懋昭在德,笃庆锡光。”至今已繁衍二十余世。其前五世世系如下:
克胜——贤志——家华——辉——瑞和
—瑞复
—家开——盛——瑞盈
(1447-1534)—乔
—明
—贤弼——家典——高——瑞勋
—瑞烈
—家原—瑞中
—家广——美——瑞生
(1455年生) —瑞营
—家声
—贤则——家祥
(十一)江西萍西杨氏
(上接泰和杨氏世系简表二东派世系仲基)
杨肇——相——崇规——节用——敷远——永光 —用贤—汝教—子元
—藏用—秀远 —永灿 —用良—汝毅—开炫—仲文—子享—
—特用 —宁远—永兴——用菊——汝资—子利
—仁用—旷远—子真
—宠用—子吉
—崇矩—开烨——仲祐
—旅—仲育
—弼—仲亮
—鵷—仲高
—良—仲章—子吉
———————————————————————————————————————
——巨位 —定华——秉玬——培慧—钟昱—承天 —启章(止)
—巨禄——定清—秉琛—培惪——钟晨—承渊 —启康
—秉瑢 —培念 —钟昇——兆祉——承正——启国——治中
—秉瑜—钟昂 —兆祺 —承芝—启萍 (1963年生)
—钟暹—承芙 —启赣 —治雄
—巨名——定荣——秉馨——培心—钟湘 —兆经
—巨寿 —定远—秉贵 —培嗣——钟訚——兆丁 —承鸾
—定煌 —秉膏 —培炯—钟悦 —兆众——承凤——启(亻+毛)
—定耀—培桂—钟怡 —兆兰 —承畅(抚子)
—定纯—培操—钟滂—承鸣
杨肇,字仲基,号思贻,元至元己丑(1349)正月十六日生,为杨士奇之再从兄。幼出嗣从父彦中,孤贫,然能自立,负直气,非其道不肯茍屈下。习诗书,以学未至,不仕。永乐中(1414)其弟及子皆官翰林,尝三至京师(北京),父子兄弟相见极欢而后归,归则必曰:“勉自效,以称国恩,且光我后人,我老死丘园,瞑目焉。”卒于宣德癸丑(1433)三月十三日,年八十五。娶康氏。
杨相,字之宜,号静轩,洪武戊午(1378)六月初九日生,举江西洪武丙子(1396)乡试,永乐甲申(1404)登曾桀榜进士,廷试二甲第一,授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永乐壬辰(1412)九月二十四日卒,葬四十七都盘古山,崇祀乡贤祠,邑志有传,族父士奇作墓铭,翰林侍讲邹公撰墓表。娶曾氏,洪武己未(1379)正月十一日生,永乐丁亥(1407)八月二十一日卒,葬龙州上外祖坟旁。子二:崇规、崇矩。女一,适陈。
崇规,名奕,号竹兰,娶王氏,系馆陶县训导王子宁之女。
节用,号遂,号东坪,娶王氏。
敷远,名宏,号竹坡,娶张氏,子三:永光、永灿、永兴,世居潋塘。
永兴,字克才,明嘉靖十四年(1535)十二月初四日生,徙宣化石塘城,娶英灵。
汝毅,娶萧氏,二子:开炫、烨。因土族逞强,难守旧舍,遂决计远徙他乡。适明末世乱,开炫昆仲乃携眷徙萍东大安里。时萍东地荒人稀,艰于生计。清承明祚,天下复归太平,康熙初,昆仲再迁萍西柳源老屋场立业。开炫生子仲文,仲文生五子:子元、子享、子利、子真、子吉。开烨生五子:仲祐、仲育、仲亮、仲高、仲章。仲章生子吉。其后生齿日繁,后裔遂建祠于葡萄岭。延至今日,裔孙散居青山镇柳源、葡萄等七村及三田、萍城、高坑、巨源,亦有徙居各省及海外者,人丁四千二百余人,为一方望族。新编字派为:“兆承启治为家宝,志学洪联式润熙,仁义信传经纶范,振兴中华耀伟晖。”
(十二)江西永丰杨洵仁、杨夔叔后裔
(上接庐陵杨辂至吉水杨氏世系简表三十六世)
中谨——沈—思立——?—庆元—安邦—尚贤——元佑——光远—可珍——
—同—?—光达—可玟—
—兴—?—元佐—光通—可琅—
—?—寅京——庆享—安国—尚宾—元位—光透—可珣—
—洵仁——?—庆利
—庆贞
————————————————————————————————————
————————————————————————————————————
————————————————————————————————————
————————————————————————————————————
—文衍—天禄—德宗——长洪—习富—元通—丕敕—日峻(湖家坝房)
—长淳—林富—继穆—崇简—武南(下枥房)
—长深—宇富—君泰—昌祉—朝遂(龙上房) —际所(新田房)
—文卿—天祥—绍宗—长(王+兹)—旋瓒—宏远—鼎元—汝青—思南—井初(桥坑村前房)
—文从—天贞—承宗—长青—厚也—时郎—企道——懋编(茶山房)
—懋缉(纂溪房)
—文发—天笃—继宗—长溶—郁辉—七政—东寿—载道—俨伯——盛林—子继—毓信
—茂林—子安—毓清
杨洵仁,系吉水杨氏后裔。杨章三十七世孙中谨娶曾氏,生三子:沈、同、兴。长子沈生思立。思立生五子,其幼子即洵仁。宋景祐年间(1034-1038),杨洵仁偕堂弟二十一郎自吉水杨庄徙居永丰十八都木陂(又名睦陂,遗址尚存),为永丰木陂开基之祖。
杨安邦,字平万,元祐二年(1087),由木陂徙居恩水之南麻洲,因号溪南,是为溪南房开基祖。
杨继穆,字历举,明景泰间(1450-1456)由溪南徙居本邑龙云乡下枥,是为下枥房开基祖,裔孙繁衍。
杨懋编,讳山隆,邑庠生。嘉靖元年(1522)由溪南徙居本邑云龙乡一都茶山,地名水东桥,是为茶山房开基祖。创有支祠,额其堂曰“和乐堂”。
杨懋缉,守良才。其长子贵绂,讳之实,嘉靖间(1522-1562)由溪南徙居本邑十九都富溪,建室曰“叙敬堂”。其幼子希盛,守乐美,复自富溪徙居本邑二十一都纂溪,地名杨家岭,筑室曰“绍庆堂”,懋缉为纂溪房开基祖,裔孙繁衍。
安邦十六世孙茂宾,清顺治年间(1641-1658)由溪南徙居本邑龙云乡五都,地名新田,是为新田房开基祖,裔孙繁衍。
安邦十八世孙桂发,雍正年间(1723-1735)自溪南徙居本邑九都鹿岗,是为鹿岗房开基祖,裔孙繁衍。
近代恩江浙至淤塞,河床日高,溪南(麻洲)地势偏低,夏秋山洪暴发,河水上涨,常遭淹没,不宜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为麻洲居民安全计,动员并资助居民搬迁。
安邦从弟安国,因从兄安邦徙居溪南,遂徙居本邑龙云乡五都长湖,取名杨家坊,盖本于吉水杨家庄,故名,不忘其祖居之地故也,是为杨家坊开基祖,裔孙繁衍。
永丰杨氏六修族谱时,有罕洞房、城南房合修。罕洞房谱载,杨邦义九世孙希政(仲恭之孙,九龄之子,见前篇四十四世世系表),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自南华泉陂云岗徙居木陂。希政六世孙复自木陂徙居本邑迁莺乡十八都罕洞,是为罕洞房开基祖。
永丰城南房谱载,该支为延邦长子咸(字永兴)后裔,由吉水湴塘徙居永丰城南,地名藕塘,是为城南房开基祖。
(上接庐陵杨辂至吉水杨氏世系简表)
夔叔—周关——十二郎—明原(止)—国祥——天惠——汉昌——祖一郎
—嫩二郎——明极—留芳—仁甫——敬仔(居袁州)
—明宗(止)—小一郎
—汉辅(佐房派房祖)
—汉杰——清一郎
—清二郎
—汉英—祖六郎
—汉清——子温(长房祖)
—子良(二房祖)
—子恭
—子俭(三房祖)
—子让(四房祖)
—子旭(五房祖)
—子魁(六房祖)
—天珍—汉广(为能溪房祖)
—仕祥—天逸——汉彬(为唐溪房祖)
—汉宗(居茶源,为德房祖)
—汉文——俊学
—俊哲
—汉诚——俊广
—俊迪
—汉忠——俊伏
—俊轼
—明佛—传芳——祥甫—保一郎—胜一郎—中一郎——恭生
—吉甫(园背房祖)—冲生
—温生——
———————————————————————————————————————
—修勉—豹——守仁——德声—大贞—端正—隆茂——少全——舜六——道一
—惟声—舜七 —道二—处恭
—舜九——贵卿
—近三 —瑞卿
—竹全——近五 —正卿
—近六 —瑞明
—守义——新——国人—荣榆—廷升——教二——志意——前吾
—奇—华叔—瑞贵
—端 —良叔—观可—裕庆—以简—绍先—叙世
—瑞——和叔—近可—德庆——以钦
—右叔—以仁
—以吾
—以诚 —文先
—守礼—琮——兰喜—茂宇——习亭——梓松——文生 —义惠
—习书—礼惠
—兰桂——凤宇——振羡——梓柏—士友——信惠
—广宇 —可羡 —梓春—士连—廷惠
—守智—奉茂——辛二—和宇——舜二—标十—则三——约一
—本六—舜四—约二
—舜五—约三
—约四—茂生—仲岐
永丰杨氏尚有五石杨夔叔后裔,杨辂十三世孙夔叔,宋绍兴二年(1132)由吉水湴塘徙居永丰五石浮潭,为五石开基祖。
杨子旭,洪武十四年(1381)三月二十四日生,景泰二年(1451)卒。
(十三)广东连县大路边镇杨百璋后裔
辂—鋋—弘彻——延宗—克广——允绪—布甫
—延邦—允式—布方
—允遇—堪——布开
—布问
—布彦——时思——文英—念八郎——
—时政 —十二郎——念九郎
—念十郎
———————————————————————————————————————
——万璋 —千一
—百璋——千二
—千三
—千四—思贤(后裔失记)—代文—吉友
—千五—思孟—仕清——万奇——代武—吉自—从义—瑞—献邦—德润———
—万德——代赋
—代长
———————————————————————————————————————
—国珠—本政——希元——镇通—朝文——廷茂——安邦——恩琳——荣玺——
—廷儒 —安鹏——恩显 —荣堃—
—镇还—守一——朝章——廷汲 —安科—恩达 ————
—镇逵—廷壮—恩倍 ——奕腾
—希立—镇王——守韬—廷伟—恩高 —奕达
—守贤—朝仁(徙四川龙安)
—朝仪(徙四川龙安)
—朝忠(徙四川龙安)
—朝进(徙四川龙安)
———————————————————————————————————————
——奕云——世元——昌化——承善
—奕连——世亨—昌全—承训—佑松
—世习 —昌芬 —承字—宣教 —佑铭
—承申——宣奴——佑根—积阳(1992年生)
—奕华——世利——昌贤——承秋—宣树 —佑活——积建(1973年生)
—世泰 —昌阳—承育——伍金——佑转 —积红
—世清——昌新 —承章—顺朝 —佑财 —积富
—昌登—佑四(1964年生)
—昌福
万璋、百璋为杨章42世,昆仲世居江西吉安府。百璋娶李氏,徙居桂阳州(今湖南桂阳),子五:千一、千二、千三、千四、千五。千一、千二、千三居桂阳,千四、千五迁居广东连县星子大路边。千四娶李氏、黄氏,生一子:思贤,后裔失记。千五娶李氏、胡氏,生一子:思孟,至今裔孙繁衍,尊百璋为始祖,传二十七世左右。
(十四)广东阳春县庙龙杨仕秋后裔
(上接泰和杨氏世系简表二中五十一世)
德华——渊——宗福——聪 —永宣—廷禹——仕金—赓泰——御天————
—浚 —宗志 —逊—永赞 —廷辉—仕春—赓明 —仪天——
—清 —宗广 —真—永金 —廷赞—仕秋—文魁——赓良 —瑞天—
—润—琼 —永廷——廷福 —仕周
—浩——永胜
————————————————————————————————————
————————————————————————
—————————————
——伟章——有全——伟勋——有仕——伟度——有忠
—有常—有仁—有恒
—有信—伟元——有振—有辉
—有成—有璇—伟器——有生
—有辅—伟文——有仲—有立
—有仁—有猷—有奇
—有(亻+于)—有杰—有锦
—有义—有守—有乔
—伟翰——有誉—伟祥——有良—有皆
—有驯—伟芬——有南—有元
—有荣—有聪—有操
—有顺—有章—伟猷
—伟奇——有霖—伟荣——孟通—伟鹏——有作
—有政—孟达—有维
—有穆—伟华——有敬—有尚
—有展—有凌—有绚
—伟赞——有焕—有广—有信
—有端—有纲—伟宾——亚元
—伟君——有著—有昭—伟俊——有新
—有庄—伟藩——有万—有能
—有惠—有和—有堂
—有萃—有朝—有经
—伟英——有魁—有典—伟卿——有采
—有行—有宰—有齐
—伟明——有达—伟楷——有绍—伟相——有通
—有宏—有隆
—有开
—伟标——有仓
—有谋
—有云
—有喜
杨仕秋为杨章58世,上世居乳源鉴泉,生一子:文魁。文魁少失怙恃,赋性灵敏、精堪舆,喜观山览水,因云游广东云浮县(现属阳春县)庙龙乡,遂入籍居家焉。返乳源负父骸安葬该地,尊为庙龙始祖,迄今五百余年,繁衍十七世,计两万余人。
(十五)广西桂平杨启后后裔
(上接泰和杨氏世系简表一)
启后——蒲——仕化(裔孙居大洋和屋村等屯)
杨志添生开德,居广东南雄府(今南雄县)珠玑港。开德生四子:弈宣、任宣、腾宣、衡宣。宋末,元兵南下,兵钺交加,兄弟分手,逃难异乡。弈宣、任宣、腾宣联袂南徙至窦江,潜踪信宜县石垌村开基立业。衡宣只身至韶关,顺流北江而下,复溯西江而上,船抵广西布山立业。娶蒙氏,生一子:天通。复遭天灾人祸,天通乃徙居桂平油麻亭子陈冲落业。娶李氏,生一子:启后。 |
—增安(裔孙居大洋什学、天堂、石步、双罗)
—增养 —硕德
—明相——大少——罗养(裔孙居大沙、新城等地)
—二少——杨登(裔孙居白沙、新城、厚禄平<土+冈>)
—积余(裔孙居下湾杨村、白马、竹根塘)
—积德
—永昌——德钦——秀风(裔孙居蕉村、十字、景乐、新城)
—慧济(裔孙居大湾、金塘)
—秀朝(裔孙居白沙、景乐)
—如简——金枝(裔孙居中沙、平盖、梧树)
—廷月(裔孙居罗布、凤镇、梁村)
—荣钰(裔孙居麻垌、梁村)
—文寿——秀清(裔孙居景乐、沙坡)
—秀元(裔孙居景乐、桂枝山)
—秀金
—秀养(裔孙居景乐、蕉树、尾塘)
—永源—?—?—?—添盛—文光—定兴(裔孙居蕉村)
—永兴—逍记—宗真(裔孙居厚禄双井村)
—永盛——平(裔孙居陈冲、思培、良村)
—青(裔孙居下湾杨林、西庄)
—福——丕振——宗珍——风华(裔孙居麻<土+冈>思教村)
—茂华(裔孙居社步北流村)
—泰华(裔孙居石咀各村,马皮西河等地)
—安华(裔孙居石咀、马皮西河)
—宗养——锡奂(裔孙居油麻石罗村)
—锡亮(裔孙居社步良村)
—锡三——显正(裔孙居油麻麻<土+冈>深桥)
—显远(裔孙居罗兰,对冲,桂平南木)
—显宗(裔孙居麻<土+冈>相脚村)
—锡祥(裔孙居麻<土+冈>长蛇岭)
—宗合—政宽(裔孙居油麻陈冲村)
—宗明(迁广东里水杨村)
—宗威(从油麻罗村迁白沙景东)
—定举—志全—积(裔孙居油麻陈冲、连山)
—文本——英信(裔孙居油麻亭子村)
—英堂(裔孙居湴山、白石)
—英庄(裔孙居西山等地)
—英谒
—文生—英贤—柏枝——化凤(裔孙居社步大河坪)
—穆凤(裔孙居社步津石河)
—麟凤(裔孙居教剪塘、丰村)
—细凤(裔孙居福山、罗岁、新<山+于>、西北、兆均)
—永发—德寿—锡堂——仕广——法序
—士传 —法安(裔孙居罗秀乡各村)
—法广
—法镇
—法锦(裔孙居罗秀、平南、中沙、中和各地)
—法照
—万瑚——孟仲(裔孙居平角大安连珎村上社冲)
—孟威(裔孙居平角大州供月村龙潭)
—孟信(失记)
—孟桥(裔孙居予县覃村等地)
—孟穗(裔孙居桂平)
—佛护—仲雨(裔孙居木乐松林等地)
—仙佛—季雪—又和(裔孙居木乐山口,平乐大安湴口)
(十六)贵州遵义松林杨海文、杨通胤后裔
杨海文原籍江西泰和,系泰和杨允素后裔,允素至海文,世系失考。明万历二十三年,播州杨应龙反。二十八年,朝庭命李化龙驻重庆调各省兵合土兵二十四万分八路征讨。海文从军至四川,又由川南进征杨应龙,驻遵义校场坝。及乱平,行“改土归流”,朝庭命平播官军永镇播州,“领照为业”。杨海文先至西乡柏登坝,再到西乡太平场,其后裔散居大石丁、香炉岩、荒土、乐窑等地,至今三百九十余年,传十六代左右,300余户,1500余人。
又,道光庚子(1840),海文八代孙廷彩中武魁,出镇高坪板桥等地。米粮坝杨氏有始祖杨通胤者,亦祖籍泰和,且同为平播时来遵义,后领照落业响水坝,裔孙繁衍。海文与通胤后八代均为“廷”字,二族皆祖籍泰和,同时入黔,相处融洽,经廷彩与通胤后裔相议,自“廷”字以后联宗。两族合修族谱,分别列海文与通胤为一世祖,特并记之。
(十七)贵州黎平钟灵新司杨华后裔
(上接泰和杨氏世系简表一)
(史“钟灵”作“中林”,民国三十年,即1941年锦屏县长李繁苍改“中林乡”为钟灵乡)—廷贵—铭(止)
叔玉——万一—盛贤……—达万—秀高(止) —愍聪——廷富—钊——承祖
—华——聪隆——参万——秀通—恕——愍传—廷秀—承宗
—聪鹑—秀廷—廷海—承福
—廷芳(止)—承寿
—达万—秀通—廷宽—泮芳
—象贤——参万——秀庭——品—愍芳——廷畴—春—承相—幼苏
—科—应芳—廷沛 —综纲
—廷瀛 —综守
—盛科——融万—秀哲—清——愍忠—廷寿—经柱——综良
—相万(传四世止)—愍传—廷章
—盛德—富万—秀容—实——愍惠(止) —名先—华 —辅朝
—愍悟—廷立——名显——贵——辅德
杨叔玉,字余珍,号璞岩,嘉泰元年(1201)生,宝庆乙酉(1225)贡元。奉诏率兵往武陵山区(今湘西与黔东交界处)征叛蛮,以功授承直郎,后镇武陵蛮疆要隘,为钟灵新司杨氏始祖,卒归葬泰和允素墓侧。娶赵氏,子一:华。(附注:民国时五修之泰和谱记叔玉生子万一,下传五代而止,另子华,当为叙谱时失记。)
杨华,字焕章,号荣亭,生于江西泰和,随父征叛蛮于武陵山区,父卒,扶柩归葬。后以功袭承直郎,镇要隘。至元十八年(1281),平秋、石引诸处苗叛,杨华率兵征讨。乱平,至元二十六年(1289),颁印卜居验溪(今彦洞乡),卒葬该地。娶王氏。
杨聪隆,字达四,号恩堂,至和元年(1328)袭承直郎,授中林彦洞长官司长官(辖官舟、验洞、平金等二十四寨),至正十三年(1353)卒。娶朱氏。
杨聪鹑,字炳南,号伟堂,生子盛华,为老二房,至今裔孙繁衍。
杨盛贤,字希圣,号恒举,袭承直郎。洪武五年(1372),明师南征,盛贤随江阴侯吴良征铜鼓(在贵州锦屏)、五开(在贵州黎平县),收潭溪(潭溪长官司在黎平县西三十里),有功,袭中林彦洞(史作验洞)长官司正长官。洪武十八年(1385)五月病卒。无嗣,以弟象贤长子达万之长子秀高袭职。而以象贤次子参万长子秀通入嗣为孙。据《清史稿·土司传·黎平府》载:“中林长官司,在府西北一百里,明洪武五年(1372),以杨盛贤为中林长官司,传至杨应诏,清顺治十五年(1658)归附,仍准世袭。”传至杨之英,咸丰五年(1855)承袭,后因“改土归流”,停袭。
杨象贤,字念祖,号卿坡,葬八洋后龙山。子二:达万、参万。参万长子秀通出嗣盛贤为孙,承袭中林长官司正长官职。秀庭迁居八洋,裔孙繁衍。
杨盛科,字兆甲,号崇坡,娶王氏,子二:融万、相万。相万传四世而止。
杨盛德,字维馨,号修坡,娶龙氏,子一:富万。
(十八)贵州清镇杨发后裔
(上接泰和杨氏世系简表一)
怀玉——希高——以节——清一——通金—丁富—胆—发——成举——志顺
—以敬 —清二—通玉—正全——丁贵—成学 —志移
—通满—丁山—成温 —志真
—通堂—成金 —志意
—成玉
—仲敬—成完 —思郊
—仲实—成睽 —思孝
—仲宣—成常 —思诩
—清三——与良——仲穆——德崇—资习——朝用——思溥
—清四—仲哲—德纯—舜用
—德修—廷用 —钦举
—德渊—启俊 —钦实
—德敷—启耀——钦彝
—清六 —与芳——友仲—德刚——资震—启宗 —钦静
—谦齐——如山—晋仲—资巽——启昭 —钦望
—震五—资鼎 —启昌 —钦宣
—震六—?—涣 —资泰 —启民—钦耿
—益斋——一震 —尚友——景云——复环——浩—资豫——启贵 —钦勉
—一部——?—?—延—资颐 —启重
杨希高,字岫云,号万六登仕,宋淳祐(1241-1252)年间举朝贡,授登仕郎。其间,从兄率斋(希尹)、弟益斋(万八登仕)皆举朝贡,授登仕郎,乡称“三登仕家”。兄弟分居泰和县城西,自庙巷以至秀溪坊,皆其故址。希高卒葬五十六都怡塘杨家山,看坟人戴仲贵、曾继祖,租醮祭塘三口。娶钟氏,明宣德戊申(1428)自五十七都楮原改葬四十四都泉水岭,看坟人肖普惠。子二:以节、以敬。以敬承嗣弟万八登仕为后。成化丁未(1487),孙杨启贵捐基同孙大参杨琚[《四库全书》中《江西通志》载:“杨琚,字朝用,泰和人,景泰进士,兵部主事转郎中。纪功陕西,奏改延绥城堡,悉陈军民利病,多见采纳,寻升参议。奉命抚治荆襄,筑老龙堤,疏竹简河,开创郧阳(今湖北郧县),厥功尤多”。]建登仕祠,岁以长至日修祀事。及至明崇祯时,因倾颓而复修,改为“如玉堂”公祠。
泰和西派杨氏,至“三登仕”时益盛,岫云从弟谦斋与昆仲寿翁、坦轩、复斋及侄茂卿、如心、通叟、进叟、述叟等为提领、司计、司书、县尹、宪翰、主簿、宣教等职。岫云、益斋兄弟夹濠连巷而居,其门阀甲第之雄,池苑亭榭之胜,冠乡邑。其田跨数县,皆沃壤,常检阅家藏。大德十年(1306),杨崇文诉本州“税契状”,其略曰“祖率斋登仕,生子五人,父景平为仲子,祖登仕,以父过房与从弟三司计为嗣,承受到三司计田产六百硕。及祖登仕,自己受分田六百硕,通行营运,共增置到早晚种田九千二百余硕。大德元年(1297),祖登仕(率斋)始置关立约,将早晚种田一千七百余硕及山林、池塘、庄屋、园土、地基、耕牛等物,分拨与崇文收掌。”
由此观之,“三登仕”中,杨率斋一房,田产至九千二百余硕,合岫云、益斋诸房计之,当有数万计,当时有“杨半州”之称。衣食足而后知礼义,而后兴教育,故杨士奇诗曰:“盛时杨氏三登仕,文献西昌第一家。”
当时,率斋孙杨如心献地,创“真如寺”,以为往来僧人,行客留宿,施田二顷二十八亩,税粮九石七斗,供“真如寺”费用,后庵称为院,后改称为寺。
杨谦齐,任提领之职,又号万七提领,子三:如山、震五、震六。
杨益斋,举漕贡,授登仕郎,号万八登仕,系庙巷分支祖,子二:一震、一部。
杨以节,名铄,行震一,号雪航,子五:清一、清二、清三、清四、清六。清二出嗣弟以敬为后。
杨一部,号菊泉,子二:尚友。次子失记。
杨清一,字尚清,生四子:通金、通玉、通满、通堂。
杨浚,行清三,字尚明,号睛川,元季避兵,居二十一都大石,葬村头刘家屋后。娶王氏,葬三十四都河埠。子二:与良、与芳。女一,适大石刘本心。(附注:湖北洪湖汊河镇有谱记与良、与芳为德明次子茂才之子,时间、代次完全不合,误,今据江西泰和谱,杨士奇为与良之子仲穆所作墓表及洪
湖另谱订正。)
杨尚友,菊泉长子,子三:景云,长子三子失记。
杨与良,字梓,号良心,中村上房祖,由泰和城西庙巷徙居。至治辛酉(1321)十二月八日生,洪武癸亥(1383)十二月十八日卒,葬三十六都桑树坛,元孙四川参政杨琚撰述传。娶龙氏,子二:仲敬、仲实。继娶王氏,三子:仲宣、仲穆、仲哲。
杨与芳,字桂,号秀溪,行昭四,亦由城西庙巷徙中村,中村下房祖。泰定甲子(1324)七月二十九日生。泰和杨氏族谱尝刻石延真观,元季毁于兵,与芳笃志修辑,参稽互订,录其可知而阙其不可知者,绵历岁月之久,会萃为图。族侄士奇据以作谱,实得与芳之助为多。士奇尝书其墓碣云:“微公,杨氏之谱几不作。”岂一时有激之论,而因以风来裔欤。永乐庚寅(1410)六月十一日卒。葬三十五都上枫塘。行履详见御史宋宗所撰墓铭及族侄少师、大学士士奇所撰墓碣,珠林陈士瞻所撰像赞。娶倪顺成女,合葬。继娶赵氏,子二:友仲、晋仲(倪出),三女赵出,长适万安白土郭原英,次适庐陵清湖罗宜中,季适高坪郭承埙。明万历辛卯年(1591)重建“清白堂”以岁时修祀事。
杨景云,尚友二子,为族父文可后,娶程氏,子二:复环、延。女一。
杨仲穆,名伏生,永乐十四年(1416)八月十九日卒,年四十九。娶陈氏,封孺人。
杨友仲,号爱轩,行礼三,元至正癸未(1343)十二月二十三日生,明洪武戊申(1368)十二月初八卒,年方二十五岁,与弟晋仲合葬三十五都上枫塘父坟之左,兴宁县和县彭震撰合葬墓铭。
杨复环,永乐己丑(1409)八月二日卒,年三十九,娶陈氏,子二:涣、浩。
杨德崇,名墙,号崇山,洪武戊辰(1388)三月初八日生,天顺戊寅(1458)七月初六卒,葬张凤塘尾。娶黄氏,子一:资习。
杨德刚,名钧,号汶源。元至正丙午(1366)十一月二十五日生,能诗,尝自题其像,南州杨子恭、庐陵罗志、同里肖复心俱为其作像,卒于正统己未(1439)八月十八日,娶龙陂肖氏,继娶万安潋源郭大观女,三娶罗氏。六子:资震、资巽、资鼎、资泰、资豫、资颐。杨启耀,名珩,永乐庚子(1420)二月六日生,正统五年(1440)由泰和徙居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
杨发,系泰和杨清一元孙。清一字尚清,生四子:通金、通玉、通满、通堂。通玉生子正全,正全生三子:丁富、丁贵、丁山。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丁富昆仲三人从军随傅友德、蓝玉、沐英征南入黔(今贵州尚流传有十八姓入黔谚语曰:“李杜许冯郭范张,牟杨左右伍周王,支明姜蒋与黄马,十八指挥进黔江。”相传此十八姓皆任指使云。),大军直取云南,破乌撒(今云南镇雄及贵州威宁县治),克七星关(在贵州毕节县西七星山上)。丁贵阵亡于云南,丁山留守永宁(今四川西昌县地)安宁桥。
丁富镇守七星关十二年,调镇威清卫(今贵州清镇县治)八年,后任云南金仓府道台,以老致仕归,居家贵筑县(今贵州市,明初置贵筑长官司于此,后改置新贵县,清初置贵筑县)马蓬街膳台坝(今贵阳喷水池附近)。娶吴氏,俱葬后花园(在今喷水池)。一子:胆。胆娶林氏,生一子:发。
杨发为杨章五十四世,生于马蓬街膳台坝,娶朱氏。景泰二年(1451),杨发率诸子迁黑泥哨,数年后,再迁波朵河大水田,复徙居清镇阳雀小岩杨家山,葬杨家山。今杨家山尚有昔日杨家屋基(已住他姓)及洗衣塘。
杨发八子,三房成温,生三女一男,无传。七房成常,八房成睽,因从军外出,失记。其余六房,至今五百余年,裔孙繁衍,散居各处,人丁上万。
长房杨成举,字楒,徙居小马寨,葬大园头,其墓尚存。(今小马寨有杨姓几十户,二十余代均世居该地)娶彭氏,生四子:志顺、志移、志真、志意。其后支分派衍,裔孙散居马寨,纳雍县杨家营、核桃园,织金青山羊场脚等地。
二房杨成学,字学,居杨家院,葬杨家院杨家坟山,其墓尚存,立有碑,系清咸丰时立。娶张、尹、秦氏,子四:志温、志林、志勒、志兰。其后支分派衍,裔孙散居今清镇杨家院,雷神坡,黔西县江龙、官寨,大方县六塘后曹等地。
四房杨成金,居庄子上天平寨(该地尚有一支后裔二十余代未曾迁居),娶秦氏,生四子:志伸、志坤、志登、志福。其后支分派衍,裔孙散居今清镇流长、茶山、大岩上、大园寨、王家坝,织金瓦厂、白泥田、贵阳三桥改茶寨等地。
五房杨成玉,居贵阳林东,葬狗场坝。娶姜氏,生五子:志堂、志良、志方、志武、志论。其后支分派衍,裔孙散居贵阳市林东、织金以那多吉、郎岱青菜塘等地。
六房杨成完,居杨家山,娶李氏,生二子:志伦、志富。其后支分派衍,裔孙散居水城比德、织金铜厂坡、鹅孔、普定县马场坡背冲等地。
二十、江苏鸿山房
(一)鸿山房世系简表
(上接吉水杨氏三十九世)
璿—泽——(火+羽)—文焕—诜—约 —瑢
—燧——宗善—文炳—(王+献)——誫——勉仁——璜
—宗达——震发——文烨—(讠+黾) —瑛
—济良—文熙—詠—子哲
—文炜—谕—子震—伯琰—
瑾—潜—燿——宗圣—文爚—登 —子旭
—宗贤—文灼—诩——青——仲升—世德—
—谊—典勋
(盐城始祖)—平疆
—————————————————————————————————————
————————————————————————————————————
——时顺—辕—黻—铎——淮 —茂林——燿—绍雍——铭敦
—源——茂植 —炳 —余音—铭朱
—茂枝 —煐——绍震
—茂桓 —熠
—茂桢
—稷 —澄—明和—耀—学清—文瑞
——宁——俊——珊 —(禾+存)
—宝 —信—琇——秱—克俭—絅
—仁 —玱—穗——克忠—绩
—伦—椿 —克贤 —深——振藻——绎
—克良——济 —振芹—纪—景奎
杨振文,忠襄公杨邦义长子,又名璿,字伯璿,号杖庵。邦义殉难后,绍兴四年(1134)五月,军府上其事于朝廷,宋高宗愍悼,加赠邦义直秘阁,官其二子,授振文成忠郎,居钱塘(今杭州),因父茔在建康,岁时祭扫,念去墓道之远,遂为别墅于鸿山(今江苏无锡鸿山)下,以为中道憩息之所,是鸿山建宅之始。娶吴氏,太学博士师仁公之女,合葬凤凰岭之原。子一:泽。
杨郁文,邦义二子,幼名瑾,字仲瑾,以父荫,官华亭县(治所在今上海市松江县)尹,居家钱塘,娶陶氏,子一:潜。(附注:璿、瑾为邦义之子,此据《鸿山杨氏宗谱》,特附志之。)
杨泽,字时泽,随父居钱塘,为杭州两派分居之始。娶钱氏,子二:(火+羽)、燧。
杨潜,字时潜,娶沈氏,子一:燿。
杨(火+羽),一名炫,字日明,居钱塘,子一:宗义。宗义行第庆一,是为杭州庆一支,未集。
杨燧,字日晖,宋嘉定间(1208-1223),挟才游艺都下,荐授忠义郎,致仕归,始自钱塘徙居无锡,立祠置祭田,是为鸿山庆二庆三支始祖。娶黄氏,合葬东潴村。子二:宗善、宗达。宗善行第庆二,是为鸿山庆二支,未集。
杨燿,字日光,始自钱塘徙居天台,娶赵氏,子二:宗圣、宗贤。宗圣后裔未集,宗贤裔孙繁衍于天台。
杨宗达,字子通,行第庆三,是为鸿山庆三支祖。宗达生于嘉定壬午(1222)六月十三日,幼倜傥不凡,学问深邃,识量超群,素具慷慨侠烈之性。时当宋理宗朝,金人为寇,其家输钱帛以助军饷。端平元年(1234),金灭,论助饷功,授将仕郎。其后,宗达益以节义自许,谓“食人之禄者,宜忠人之事,若偷生惜死,千秋万岁后,何以逃青史之讥?”至德祐元年(1275),元人大举兵,分道直入临安,遣降将吕文焕先驱入,常州守臣赵与鉴亡匿,温人王良臣迎降。三月,知州姚讪、通判陈炤、统制王安节合谋起兵收复常州。元兵攻围,不能下,元丞相伯颜亲督兵二十万,旦暮且至。宗达语二子曰:“常州,临安门户,若失守,临安不日可破,时势危急甚矣。吾家世为宋臣,宜捐躯以御国难。”遂使长子仲发诣平江(今江苏吴县)信国公文天祥乞师驰援,而与仲子济良募集乡民,星夜望常州进发,欲图救援。会统制张全奉命来援,与宗达约为犄角。时元人会伯颜兵,势益猖,张全望风遁逃,宗达率乡民死战,杀伤相当。伯颜以数万兵围合,宗达率众博战,矢尽力穷,遂遇害,年五十四。仲子济良年仅十九,亦伤流矢而殁。及信国公文天祥遣尹玉,麻士龙率救兵至,而宗达父子已死五日矣,其事迹亦载邑志《忠节传》。娶台墩黄氏,合葬彭祖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