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消失的西域古王国 西域三十六国怎么消失

第1节:楼兰:历史与传说中的神秘国度(1)

第一篇:西域苍茫

楼兰:历史与传说中的神秘国度

在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洼地的西北边缘,有一个风沙肆虐的沙漠地带。楼兰城的遗址就静静地躺在这个几乎完全被沙丘所淹没的、死寂的世界中。千年的烽燧、古怪的雅丹地貌、漫天的绝域风沙,还有时隐时现的罗布泊,交织构成了一个神秘莫测、充满异域风情的西部传奇。

历史总是轻易地抛弃她曾经的宠儿。楼兰,这个昔日绿草遍地、人流如织的繁荣故城,在公元4世纪以后,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城廓巍然,人物断绝"的不毛之地和待后人破解的千古之谜。可是,直到1000多年之后,楼兰才终于回到了人们的视线里!而这一次,它是以一种突然闯入的方式再次登场,让世人为之惊诧不已。

这是一个打着考古旗号行强盗之实的瑞典考察队伍的不经意发现,20世纪初的某一个阳春三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发现了消失了千余年的城市楼兰。100年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不断地破解楼兰之谜,但至今仍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建起了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后来又不知因何遗弃了它。

种种的猜测,无穷尽的假设,在显示了科学家探求未知的孜孜不倦的态度之余,却又勾起了人们探秘虚幻的猎奇心理。关于楼兰的谜团有许多,这些都是一个世纪以来悬而未决的疑点。楼兰古城,可谓一个活在历史与传说中的神秘国度。

1、 沙漠中的惊世发现

1895年2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一支庞大的驼队来中国的罗布泊地区考察,打破了罗布沙漠的沉寂。在考察过程中,队伍刚刚深入罗布泊不足10公里就遭风沙袭击,百十号人几乎丧失殆尽,亏得一只水鸟将他引至一小水潭边,他才幸免于难。从此赫定坚称:"这里不是生命所能涉足的地方,是可怕的'死亡之海'"。但是斯文·赫定并没有畏惧"死亡之海",不久,他再次率领探险队进入孔雀河下游的罗布泊荒原,这次他决意打通从中亚到西藏的道路。

斯文·赫定的第二次罗布泊荒原之行则充满了戏剧性:1899年9月,斯文·赫定在瑞典国王奥斯卡和百万富翁贝尔的资助下,开始了对塔克拉玛干的第二次探险。斯文·赫定一行驾小舟沿叶尔羌河进入塔里木河,抵达若羌绿洲。1900年2月,他又组织一班人马向罗布泊荒原进发,3月29日深入到罗布泊西北岸。在完成考察湖泊游移项目启程退出罗布泊的前一天,中国维吾尔族的探险队员奥尔迪克发现用来挖水的铁铲丢在前一夜的宿营地!茫茫沙漠,水是性命攸关的东西,而铲又是他们唯一的挖水工具。斯文·赫定不得不命令奥尔迪克回去寻找。奥尔迪克强忍饥渴立即出发,幸运地找到了这把铁铲。就在返回途中,突然狂风大作,飞沙打在脸上使他无法睁眼,他迷失了方向。当风暴停息之后,奥尔迪克面前出现了一些高大的泥塔和房址,起初他以为这是"海市蜃楼",但走近一看,才发现这是一座被风沙湮没的古城废墟。映入他眼帘的,不仅有残垣断壁、巨大的房梁,还有遍地的碎陶片和浮露于地表的佛珠、铜钱等。

第2节:楼兰:历史与传说中的神秘国度(2)

第二天,奥尔迪克找到了队伍。当斯文·赫定从奥尔迪克手中接过那几片木雕残片时,有多年探险经验的他立即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处使自己闻名于世的重大发现,斯文·赫定当场由于兴奋过度而惊叫起来。这位探险家用颤抖的手挥笔记录了这一心情:"这些精巧的蜗卷纹和草叶纹雕刻使我眼花缭乱了,这果然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历史将铭记这一伟大的日子:公元1900年的3月29日,这是一座充满传奇与智慧的人类文明宝库又一次回归历史舞台的日子。

尽管斯文·赫定当时尚不能完全断定这座荒废多年的古城究竟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又会湮没在滚滚沙尘之中,落得如此萧索的结局,但是职业的敏感使得他注定在历史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伟大的发现总是伴随一些小插曲。由于他们所剩余的水已十分有限,而匆忙前往发掘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了生存,他们将考察楼兰的计划留到第二年春天。1901年3月,斯文·赫定就迫不及待地重返沙漠中那座神秘的古城。但是事情并不那么顺利,他们面对的是一望无际、浩瀚如海的茫茫沙漠,上次因为机缘巧合而遇到的古城遗迹再一次神秘失踪!在苦苦寻找却毫无线索的情况下,斯文·赫定及其队友都打算放弃了。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斯文·赫定一行在疲惫不堪地穿越一片低矮的雅丹地貌区域时,发现了许多古代烽火台,这条烽隧线一直延伸到罗布泊西岸一座风沙湮没的古城,这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那片废墟!

由于这一次带有明确的目的,他们立即"在泥塔底下支搭帐篷",在古城内13个地点大肆盗挖起来。就这样挖掘了一个多星期,他们获取了大批汉魏古钱、一枚罗马钱币、一枚于阗钱币、各类精美的丝织品、颇具中亚希腊化艺术风格的雕花建筑构件。其中一件带有木雕小佛像的佛殿建筑饰件,十分精美,迄今仍是中国境内发现得最早的佛像艺术品。最重要的文物当属那些魏晋木简残纸。魏晋书法真迹流传至今者寥寥无几,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珍宝,而赫定在遗迹里一次发掘所获就达150余件。根据赫定带回的卢文和简牍上的"Kroraina"一词,德国语言学家研究后确认:这片废墟就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后又销声匿迹的楼兰!

消息一经传出,立即轰动世界。此后,楼兰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著名的考古圣地之一,楼兰古物成为欧美和日本探险队激烈争夺的对象。1906年和1914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两次到楼兰考察挖掘,发现了附近十几座城址、寺院、住宅遗址等。1909年3月,日本大谷考察队的桔瑞超进入楼兰,并发现距楼兰遗址40多公里处的海头古城,获得新的重要文物--前凉西域长史李柏的信稿。之后,美国的亨廷顿和瑞典的布格曼探险队先后到过楼兰,均有所发现。

第3节:楼兰:历史与传说中的神秘国度(3)

就这样,楼兰,这个被沙漠湮没千年的文化古城,竟然被外国的盗贼率先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伴随着出土文物的不断增多,古楼兰的轮廓也渐次清晰展现于世人面前。

2、 揭开楼兰古城的面纱

关于楼兰的资料,史书记载并不多。楼兰是中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小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它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是扼丝绸之路的要冲。

最早记载"楼兰"这一名称的是《史记》:"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根据《史记》的描述,楼兰人在公元前3世纪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当时的楼兰受月氏的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被匈奴所管辖。楼兰在西汉时有居民14000多人,士兵将近3000人。

在汉朝以前,中原人根本不知道存在这样一个神秘的古国。汉代伟大的探险者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将楼兰带入了中原人们的视线。张骞数年之后返回中原,他将在西域的所闻所见报告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听说大宛马品质优良后,异常欣喜,就迫不及待地多次派使节前往大宛、康居一带求购。楼兰处于运送这些马匹的必经之路,在汉武帝的威迫下,他们担负起了向这些汉使提供食宿以及粮草的繁重任务。楼兰王国是个小国,而且当时西域处于匈奴人的势力范围之中。因此,楼兰既不敢得罪汉人,也不敢得罪匈奴人,他们往往得把一个儿子送到长安做侍子(人质),一个送到匈奴,冒着儿子被杀掉的危险,在汉和匈奴两大势力之间,巧妙地维持着其政治生命。

汉使要出使西域各国必定要经过楼兰境内的白龙堆沙漠,楼兰王国也担负起了向汉使提供向导和饮用水的任务,因汉使多次虐待向导,楼兰开始拒绝服从西汉的命令,两者之间关系恶化。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楼兰王安归在匈奴唆使下,曾几次攻杀汉使,掠夺财物,使得西汉皇帝非常恼火。于是,汉朝大将军霍光就派属下傅介子去杀楼兰王,到了楼兰后,傅介子拿出许多金银锦帛,假意要送给安归。楼兰王安归大喜,应邀与傅介子一起饮酒,傅介子有意灌醉安归,将其扶到屏风后,命两名刺客杀了安归。傅介子对各王公大臣说:安归负汉,是大汉天子派我来杀他的,应该立他的弟弟尉屠耆为王,谁如不从,汉朝的大军马上就到!各王公大臣见安归已死,而且汉朝大兵压境,反抗只是徒丢性命,只得默认了这个事实。

安归死后,汉昭帝即诏立曾在汉朝做侍子的尉屠耆为新王,并改楼兰国名为鄯善,授予国印,赐宫女为妻及大批车马和辎重。尉屠耆归国后,为了摆脱匈奴人的控制,立即率领国人南迁,并改国名为鄯善。至此,曾经创造过辉煌文明的楼兰作为一个国家已经从历史上消失了,但作为一座城市,它仍然延续下来。

第4节:楼兰:历史与传说中的神秘国度(4)

随着汉军在与匈奴交战中的胜利,丝绸之路畅通无阻。楼兰古城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在楼兰古城内"使者相望于道",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贩夫走卒穿梭其间,喊着叫卖的调调;小孩的打闹声、夫妻的斗嘴声,晚饭时家家户户冒起的袅袅炊烟遍布古城……

繁荣的商业为楼兰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使楼兰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中原的商品和文化也借着丝绸之路传入楼兰,给楼兰带来了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楼兰此时已经成了西域的乐土,沙漠里的天堂。

但是,西汉王朝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中原群雄开始混战不休,无暇顾及西域,楼兰也渐渐与中原失去联系。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时,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楼兰--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楼兰衰亡?内力的损耗还是不可抵御的外力的侵袭?20世纪初斯文·赫定的发现并没有破解这一千古谜团,反而是打开了冰山一角,关于楼兰的考古谜团一个一个接踵而至。

3、 睡在沙漠中的楼兰美女

楼兰古城处于新疆地区的沙漠地带,异常干燥的气候,使得那些消逝于沙漠中的生命免于腐烂,从而得到完好的保存。随着考古发掘的逐步深入,楼兰古城也向我们展示了它创造的一件件惊人的奇迹。

1979年中日合拍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借此机缘,新中国的考古学家乘直升机第一次到达已经被沙漠吞噬了的楼兰。1979年12月22日,新疆考古学家王炳华带领的考古队在一个寸草不生的土埠顶上,发现了古人活动的遗迹。于是考古队员开始在此发掘。果然,他们发现了埋葬在底下的一座古代楼兰人的墓葬!考古队员在惊喜之余,加大了挖掘力度。在墓穴清理得差不多后,一具完整的古代楼兰女性的尸体出现在队员们面前,这不仅震惊了考古队员,也随后震惊了整个世界!

这具女性干尸盛放在由两块掏空的树干制成的棺木中,她头戴尖顶毡帽,身裹毛线毡毯,脚穿补过的皮靴。外露的面容可以看出死者年龄比较年轻,脸庞姣好,高高的鼻子,大大的双眼,长长的眼睫毛,浓密的金发卷曲在肩后。毡帽的尖顶两旁,插着色彩斑斓的翎羽,帽边饰红色彩绒,颈部围着毛茸茸的皮裘,既美观又保暖。好事的日本人在得到消息后,马上根据照片为她做了一件复制头像,一时间,"楼兰美女"的称谓响遍世界。

实际上,这具干尸在逝去时的年龄在35岁左右,离"楼兰美女"的称谓还有一定差距,"楼兰美女"的称谓之所以广泛流传,是因为还有一个更为神奇、美丽的干尸曾被发现。

第5节:楼兰:历史与传说中的神秘国度(5)

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同斯文·赫定一起,再次来到罗布泊,希望能有新的发现。奥尔迪克闻讯又主动赶来重归旗下。这时已72岁的奥尔迪克告诉斯文·赫定,他15年前,在罗布泊发现了一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地方"。斯文·赫定感到吃惊和怀疑。虽然如此,他还是决定去找一下这个"奥尔迪克的古墓群",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贝格曼去实施。

奥尔迪克和贝格曼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寻找这片神秘的墓地。在一次次尝试失败后,奥尔迪克也拿不准了。他开始讲故事为自己开脱,他说那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地方"已经消失在新形成的湖泊中了,那个地方是一个有魔鬼出没的地方,他不敢领别人到那里去。贝格曼开始怀疑是否真有这样一个地方。在灰心丧气中,考察队意外地拐向了一条库姆河的支流,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贝格曼随口把它叫做"小河"。他们谁也不会想到,随口叫出的"小河",以后会成为罗布泊探险考古史上的一个关键词。考古队沿着小河边测量绘图边前进。这时已是6月,沙漠里的天气变得特别热,所有人都汗流浃背。就在这时,大家发现奥尔迪克有些异样,他迷迷糊糊地张望着,聆听着。然后,他一个人久久地凝视着那个浑圆的小山包,一言不发。突然,奥尔迪克指着那个小山包,大声说:"那……就是它!"大家全愣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都面对小山包而立。

那是一个埋葬在细沙中的山包,贝格曼和他的助手们在此发现了大量的棺木,留给世人无限遐思的"楼兰美女"也静静躺在那里。贝格曼记载说:"一些木乃伊有黑色的长发和令人难以置信地保存完好的脸……一具女性木乃伊面部那神圣的表情永远无法令人忘怀!她有高贵的衣着,中间分缝的黑色长发上面冠以一顶具有红色帽带的黄色尖顶毡帽。双目微合,好似刚刚入睡一般。漂亮的鹰勾鼻,微张的嘴唇与微露的牙齿,为以后人留下了一个永恒的微笑。这位'神秘微笑的公主'已经傲视沙暴多少个春秋,聆听过多少次这'死亡殿堂'中回荡的风啸声!而又是在什么时候,她面对明月,燃烧的太阳,永远地合上了双眼?正是为了寻找这样一些问题的答案,我才来到此地探险。"贝格曼并没有找到答案,他再也没有回到过这片让他梦牵魂绕的土地,在贝格曼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再没有考古工作者或探险者能到过这片神秘的土地。"小河墓地"在罗布荒漠的无边沙海中,沉寂了66年。

4、 国宝彩棺神秘丢失

2000年3月的一个下午,新疆一支考察队来到著名的营盘遗址古墓群与小佛塔中间地带考察。考察队在一条干涸的小河道里,意外地发现了一具独木舟棺材。他们将这具奇特的棺木从河道里拉出来后,发现残棺仅剩85厘米长,50厘米宽,棺帮厚约2厘米,估计此棺原长约3米至4米,其余部分已断朽在地下。当时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具极为"普通"的残棺,竟是出自汉晋时代的稀世国宝--楼兰彩棺!这条干涸的小河道就是传说中"有一千口棺材的地方"!

第6节:楼兰:历史与传说中的神秘国度(6)

彩棺通体以黄、橘红、褐、绿等色彩彩绘,绘有铜钱、花卉纹样,并以斜线分格,整个彩棺图案,虽经近2000年的岁月,却如新的一般。彩棺两端绘有东方文明中代表日、月的"朱雀"、"玄武"。彩棺以具有古罗马艺术风格的绒毛毯覆盖,毯上的狮子形象夸张、色彩艳丽。极具考古价值的是,这具彩棺集中了东西方两大文明因素。由于考察队在进入楼兰遗址前就制订了纪律,不准带走任何文物,因此,考察队决定回到宿营地请示领导后再作决定,于是就把彩棺留在原地。

在请示上级部门征得同意后,考察队派出一辆车返回原地寻找彩棺,可寻找人员在营盘遗址周围转了很多圈,也没找到那具彩棺。由于楼兰古城遗址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免遭人为破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曾于1996年专门发布禁止到楼兰古城探险旅游的禁令,任何人员未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进入。因此文物队决定先考察完周围的几个文物点,返回时再接着寻找。

然而出人意料的事终于发生了,当考察队考察完预定地点返回到那条干涸的河道边时,几个人走到彩棺发现地寻找,不由大吃一惊,楼兰稀世彩棺已神秘失踪。不久,考察队再度返回原地寻找彩棺,而且在遗址周围数公里内展开拉网式大搜寻,仍一无所获。考察队向上级汇报后,主管部门断定这具彩棺已被人盗走!后经数月查寻,稀世国宝楼兰彩棺仍下落不明。

"楼兰美女"和"稀世彩棺"的发现在震惊世界之余,也使人们深深地思考:当年那片有着文明灵光的地方,如今为什么只是一片死寂的沙漠?昔日的熙来攘往之地,今日为何只有野骆驼在徘徊?曾经繁荣奢华的楼兰古都被埋进荒漠之中成为一片废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5、 谁为消失的楼兰买单?

对于楼兰城的消失,最盛行的说法是由丝绸之路的变迁造成。两晋之后,丝绸之路改走北道,中原在楼兰的驻兵和屯田事业也从此向北转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楼兰古城便慢慢被废弃,最终销声匿迹。

也有人认为是战争摧毁了楼兰城。作为重地,历史上匈奴、吐蕃、月氏等国都曾统治楼兰。在楼兰城周边的多处墓地可以看出,在同一区域同一时期的墓地葬有不同的人种。有可能是楼兰被占领后,占领者实行了屠城,然后撤离,楼兰因此慢慢被风沙湮没。

还有两种针锋相对的猜测,一为楼兰毁于干旱,一为楼兰毁于洪水。持前种观点的人认为,楼兰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汉、匈奴及其他游牧国家,经常在楼兰国土上挑起战争,使水利设施和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公元3世纪后,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断水了。水资源的缺乏使得人们的卫生状况恶化,抵抗力减弱,于是瘟疫爆发,楼兰古城居民为了生存只得弃城出走,留下死城一座。在肆虐的沙漠风暴中,楼兰终于被沙丘湮没了。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国内外探险者在楼兰古城的废墟中不仅找到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还有各种财物,看来楼兰古城是突然间被废弃的,但是这里却没有战争的痕迹。也许,只有瘟疫才能造成十室九空的景象,才能让人不顾一切地逃离。

与此相对的猜测是楼兰古城毁于洪水。有人认为,在1600年前罗布泊洼地及其周边有大面积的森林,种类繁多的植被,飞禽猛兽出没于此,生态环境与现在相差极大。这一时期,塔里木河、孔雀河等河流水源充足,孔雀河与楼兰古城平行且只有22公里左右,若是楼兰城缺水,完全可以引孔雀河水入城。楼兰古城消失的真正原因是,楼兰处于丝绸之路的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导致大片森林被砍伐,同时因地理位置优越,人口的增加使屯田开荒需要大量烧荒,手工作坊、民用炊火都要砍伐大量的林木。过度的采伐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致使水土流失淤积河道、湖泊,河床抬高、湖深淤浅。而楼兰古城建在高地平台上部,城外被水环绕。楼兰城的毁灭可能是当时某一段时期里罗布泊抬升湖水,导致水位上涨,向西蔓延楼兰城,同时楼兰城及周边地壳下沉,孔雀河与塔里木河等河流下游注入到楼兰城致使楼兰古城毁灭。

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繁华一时的楼兰古城成为沙漠中的废墟,不可逆转的现实是,辉煌的楼兰古城永远地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漫漫黄沙遮盖了昔日绿洲上的城市,人们只能从那残存的遗迹中,追忆那流传千古不绝于世的神奇传说,魂牵梦萦那沉睡千年的惊世容颜……

第7节:精绝:死亡之海中的"东方庞贝"(1)

精绝:死亡之海中的"东方庞贝"

在被人们称之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有大片古老王国的遗址,据史书记载,在西汉时期这里一共大大小小林立着36个王国,其中在尼雅地区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国家。《汉书·西域传》曾这样记载:这里离长安有八千八百二十里,住着四百八十户人家,养着士兵五百人,这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这个遥远的精绝,有官有民,有兵有将,俨然是丝绸之路上机构完整的要塞。但是到了公元4世纪左右这个国家突然神秘地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当中,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又为什么会神秘地消失,在西方世界人们为什么会把它称之为是东方的庞贝呢?

2000年来,精绝国掩埋在茫茫沙海中,它的辉煌和废弃一直是萦绕在人们心头的未解之谜。

1、 大漠掩盖的诸多谜团

1901年,被誉为伟大的考古学家、探险家,同时也是丝绸之路上的盗贼和魔鬼的匈牙利裔英国人斯坦因在英国政府的资助下,对新疆地区开始了全面的考察活动,在发现了深埋地下的于阗古国国都,并掠走大量文物后,他来到了小县城尼雅。本想做些必要的修整,然而就在回来的第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一位磨坊主人藏有带字的木板,具有深厚文字功底的他一眼就辨认出木板上的字是失传已久的印度孔雀王朝时代的古文字--佉卢文。

第8节:精绝:死亡之海中的"东方庞贝"(2)

佉卢文最早起源于古代犍陀罗,是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全称"佉卢虱底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一带使用,公元l-2世纪时在中亚地区广泛传播。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18世纪末佉卢文早已经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死文字,直至1837年才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探明了佉卢文的奥秘。

这种文字在新疆出现使得他非常吃惊,于是向磨房主重金求购了这些木板。在斯坦因的请求和丰厚报酬的引诱下,磨坊主欣然同意带领斯坦因到沙漠中自己发现木板的地方。

斯坦因一行沿着尼雅河向北进发,走了几天以后,顺利到达了发现木板的废墟里面,眼前的一切使得即使有着丰富考古经验的斯坦因也目瞪口呆:当年的文书还完好地封存在屋内,储藏室里厚积的谷子还有橙黄的颜色,房厅屋宇的门还是关着的……时间看似停止,人们仿佛刚刚离开这里。

走在这座沉睡了1600年的古城里,斯坦因有种"消失了时间观念的奇怪感觉",他相信自己正走过"某个古时的村庄,走在整整1600年以前的乡间小路上"。当风吹起地面上的枯叶,斯坦因甚至认为它们就是从一簇簇散立的枯树上落下,留有最后的居民踩过的足迹。

斯坦因发现尼雅遗址位于尼雅河末端已被黄沙埋没的一片古绿洲上。古遗址散处掩坦在古尼雅河谷的沙丘链之间,以佛塔为中心,呈带状南北延伸25公里,东西布展5~7公里。在这片狭长区域内,散布着规模不等、残存程度不一的众多房屋遗址、场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园、畜圈、渠系、池塘、陶窑和冶炼遗址等。

他用尼雅河的名字为这座古城命名为"Niyasite"。16天后,他把从古城中搜集到的764件佉卢文木牍、58件汉简及其他如汉代铜镜、铜钱、乐器、弓箭、玻璃器、水晶饰物、木雕、丝毛织物、地毯、漆器残片等珍贵的文物共装12大箱,运往伦敦。尼雅的劫难就此开始,斯坦因离开尼雅时说"此次再见,绝非永诀"!

早在新疆的时候,斯坦因就意识到自己将轰动世界、影响世界。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斯坦因回到伦敦后,他带回的文物首先震惊了英国,接着轰动了欧洲。

尼雅遗址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遗址,它同时向人们展示被斯坦因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所存在的一个悠久、古老、光辉灿烂的沙漠古代文明,尤其尼雅河三角洲的考古文化将会揭示大沙漠环境变迁和历史文化的诸多谜团。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了解它和研究它。人们不禁疑问:"东方庞贝"到底是谁建造的?

第9节:精绝:死亡之海中的"东方庞贝"(3)

2、 汉代残简隐藏的信息

斯坦因猜测尼雅遗址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王国维根据斯坦因的考察报告和尼雅遗址中发现的汉代残简,发表了论文《流沙坠简》,"在汉为精绝国地",肯定了斯坦因的推断。

1931年,斯坦因第四次来到尼雅,他背着监管人员不得动土的指令,让随从从废墟中挖掘出26枚汉代木简,木简用当时中原王朝通用的书写形式。就是在这样的木简中,他终于找到了让他期盼已久的记载,"汉精绝王承书从……"这7个字直接清楚地肯定了木简出土的废墟确实就是汉书精绝王的住地,尼雅就是《汉书·西域传》中的精绝国故址!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精绝国位于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接受汉王朝西域都护府统辖,国王属下有将军、都尉、驿长等。共480户,3360人,军队500人。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精绝国"只是一个人口仅与村落般多的国家。可是在2000多年以前,西域的许多小国家大多如此。"精绝国"这小小国家,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却是商旅的必经之地,因此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所。那精美的丝绸,犍陀罗艺术和佉卢文木牍,以及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民居和佛塔,都表明"精绝国"的经济文化有相当高的水准,学者们称之为"尼雅文明"。

从《汉书》首次记载了精绝国以来,此后的史籍对精绝国的记载都很少,精绝国人最后在历史上出现时,已经是改名为鄯善的楼兰国的子民了。作为一个袖珍国家,仅有500名士兵的精绝国在那个兼并战争如同家常便饭一样的时代是不可能长期独立存在的。楼兰国在改名鄯善之后,因为是西出阳关第一站,又得到了中原王朝的扶植,曾经盛极一时。大约在东汉王朝的末年,强大起来的鄯善兼并了包括精绝在内的邻近的几个绿洲城邦。从那时起,尼雅河流域被纳入鄯善王国的版图,变成了它的一个行政区,精绝国改名为精绝州。

鄯善王对精绝的治理比较高明。他起用当地的一些有势力的人物,委任官职,负责管理精绝州的人民。国王还保留了直接派遣官吏检查税收和监察地方官吏的权力。他还下令:全国的百姓如果在地方上遇到司法、行政、民事纠纷,都可以直接上诉国王,由国王本人裁决、处置。

那时正是西晋时期,精绝人虽然没有了自己的国家,但生活比以前更好了,也比以前更安定。后来精绝复国,在故土上仍然延续着自己的文明。

西晋以后,尼雅文明逐渐衰落下去,变为没有人烟、流沙肆虐的荒漠。到了唐朝,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道:"从媲摩川东进入沙海,走200多里,就是尼壤(尼雅)城了。尼壤城周长三四里,位于大沼泽地中。那里又热又湿,难以跋涉,芦草生长茂盛,没有可以通行的途径,唯有进入城中的道路可以通行,所以往来的人没有不经过这座城池的。而于阗则以此地作为其东境的关防。从尼壤继续往东走,就进入大流沙地带。那里沙流漫漫,聚散随风而定,人走过之后留不下痕迹。也正因为这样,有很多人在那里迷路了。在大流沙地带,放眼四顾,都是茫茫沙漠,分不清东南西北。因此,那些往来的行旅就把别人的遗骨聚集起来作为路标。不仅分不清方向,那里水草也很缺乏,热风肆虐,风起的时候人畜昏迷不清,很容易染上疾病。人们在那里时不时地还会听到歌和呼啸的声音,有时会听到哭泣之声。不知不觉间,人就会跟随声音,受到魅惑,不知道身在何处,这样一来就经常有走失的人。这都是鬼魂精灵所干的事……"

第10节:精绝:死亡之海中的"东方庞贝"(4)

这之后,再无精绝国的记载,精绝国神秘消失了。直到20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初探遗迹,从此掳走大量文物之后,这座在沙海里掩埋千年的古城才又重新为人所知。

3、 精绝国神秘消失之谜

在尼雅废墟的流沙中,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民居、畜舍,房盖虽然被风吹落,可高大的房柱却依然屹立在流沙之中。此情此景,不禁使人追问是什么导致了尼雅文明的兴衰。

有学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化,也有学者认为是战争。有些学者否定了这两种看法,却又无法解释精绝国的神秘消失。

环境恶化论的持有者认为,尼雅遗址在民丰县尼雅河流域北边,而尼雅河当时属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一条中型河流,在秦汉时期,尼雅河水充沛,可以到达尼雅废墟一带。于是尼雅在河水的滋润下,精绝国林木葱郁,灌草繁茂,成为一个良好的绿洲。尼雅文明在绿洲中终于出现。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尼雅河出现了河道退缩的现象。

虽然佉卢文书中没有见到精绝国的"水官",但精绝国从尼雅河通过人工渠引水入注,无论是农田灌溉,还是生活用水,都由官方统一调配,连接各村的主干渠道的放水口是固定的,不到规定放水时间或不经"水官"批准,不能随便开口放水,造成水资源浪费,是要受到惩罚的。而且,在出土的佉卢文木简中也发现了这样的条款:"砍伐活树,罚一匹马,砍伐树杈,罚母牛一头。"精绝国开始用法律手段保护水源和树木,可见环境已经恶化到必须通过法律强制保护的地步了。

即使如此,尼雅河最终还是断流了,原先"精绝国"的地方失去了水源,居民无法耕种与生活,最后只好离开这里,迁移到其他地方。于是尼雅的历史发展完全中断,成为没有人烟的废墟。水是生活之源,断绝了水源以后,胡杨林成片地死亡,飞禽、走兽也逃离了这里,于是尼雅逐渐成为没有生命的荒漠。

认为精绝国灭于战争的专家也做出了解释。从发掘到的佉卢文解读内容来看,精绝国王朝长期受到西南方向的强大部落"SUPIS"人的威胁和入侵,可以说,精绝国是在预感大难临头中,忧心忡忡地度过了最后的日子。木牍的文字表明SUPlS人对精绝国的威胁到入侵是一步步地加深,如"SUPIS人之威胁令人十分担忧,余等将对城内居民进行清查","现有人带来关于SUPIS人进攻之重要消息","现来自且末之消息说,有来自SUPIS人之危险……兵士必须开赴,不管有多少军队……"显然精绝国人无法抵御强大的SUPIS人的进攻,"SUPIS人从该处将马抢走","SUPIS人抢走彼之名菩达色罗之奴隶"。考古学家们在这个沉睡了1600年的废墟上,看到了宅院四周尸骨累累,内部各种遗物四处散落,房门敞开或半闭。用来存放佉卢文的陶瓮密封完好没有拆阅,储藏室里仍有大量的食物,甚至纺车上还有一缕丝线。这一切似乎告诉人们尼雅王国在面临长期的入侵威胁后,遭到了惨重的致命一击,甚至没有留下最后的文字记载。

第11节:精绝:死亡之海中的"东方庞贝"(5)

东汉末年,汉朝国力衰弱,中原处于分裂与战乱,西域出现政治真空,此时西域发生各小国和部族相互侵吞的战乱也随之而来,所以精绝被他国或更强悍的部落毁灭也是可能的。但导致精绝国灭绝的"SUPIS"人在历史上从无记载,让人们对既凶猛又好侵占掳掠他国的"SUPIS"人留下种种猜测和不解。

更有人认为精绝国既不是毁于环境恶化也不是毁于战争,精绝国消失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考证。他们认为考古学家并没有在尼雅遗址周围找到关于尼雅河大规模改道的证据,同时也并未在尼雅河上游发现任何人类聚居点的遗迹。另外,在尼雅遗址里,不少住宅周围都有巨树环绕,果园中林木整齐。住处附近从堆积的淤泥看,还有水塘的痕迹。在这样好的生存环境中,很难说尼雅河会突然断流,导致精绝王国覆灭。即便是由于环境恶化,精绝举国迁移。可是,为什么没有开封的各类文书还整齐地放置在屋内墙壁旁?如果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搬迁,精绝人就更没有理由丢弃下官方的文件落荒而逃了。

而且,在尼雅遗迹中,没有断戟残剑沉埋沙中,所有出土的古尸,都是平静而又安详的。所有的房屋遗址,都是完整的。如果说精绝是毁于战争,又该如何解释这一切呢?

斯坦因曾记载他发掘一批文件的经历:"从这批契约埋藏时得到的照顾以及对埋藏地点的标示来看,文书的主人明显是在紧迫中不得不离去,但却抱有重返的念头。鲁斯塔姆(发掘队员)一下就猜到那块标志的用意,因为现在农民被迫弃家而去时,他们仍然这样做。在掩埋时既没有遮盖,也没有用容器来保存这批极有价值的文件,这本身也清楚地表明离去之匆忙。"而且,考古学家在尼雅遗址的一所房子废墟中发现一只狗的遗骸。它的脖子上拴着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在柱子上。显然,主人离去时忘了解开绳子,这只狗活活饿死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精绝国的官员匆匆离去而又觉得自己能马上回来,让狗的主人在离去时连爱犬的绳子都忘了解?但他为何又一去不返?如果说精绝的居民真的集体迁徙了,他们究竟迁到了哪里?考古学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精绝国消失的真相到底在哪里,人们究竟能不能找到答案?也许,我们再也无法知道答案了。矗立在尼雅遗址上的古树亲眼目睹了当年商贾穿行的繁荣景象,也见证了精绝国的消失,它在沙漠的尽头,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

第12节:大宛:消失千年的"汗血宝马"故乡(1)

大宛:消失千年的"汗血宝马"故乡

2007年7月,在中国百姓视野中消失了千年的梦幻之马"汗血宝马"--阿赫达什(宝石之意),从它的故乡中亚土库曼斯坦,由空中穿越古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这匹马是土库曼斯坦总统作为中土和平友好的象征赠送给我国领导人的。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卡瑟莫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土库曼人将马视作亲人对待,并只送给最好的朋友"。他表示,送给中国的这匹马将成为"土中两国和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然而,就是这种象征着友谊和和平的千里马,在历史上却曾引起过汉朝与其产国大宛之间的战争。

大宛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它位于现在中亚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回到遥远的古代,来审视这段历史……

1、 若隐若现的天马之城

大宛,是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都城为贵山城。它西北邻康居,西南邻大月氏、大夏,东北临乌孙,东行经帕米尔的特洛克山口可达疏勒,在当时东西交通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大宛国的原始居民以塞种人为主,属于东伊朗人种。塞种人是公元前4~2世纪中叶生活在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沿岸地区的居民,是斯基泰人的一支。公元前8~前7世纪,斯基泰人西迁时,塞种人在咸海沿岸滞留下来。后来逐渐东移,公元前2世纪,他们受到大月氏西迁的冲击,其中一部从锡尔河南下,在费尔干纳地区建立了大宛国。

另外,在西域还有一个小宛国,国都为圩(xū)零城,距离长安7210里,全国仅有150户,人口只有1050人,兵力则只有200人,属于农耕民族。它的具体位置在今天的塔里木盆地东南处且末县正南,位于喀拉米兰河北岸一带,比较偏僻。他们与大宛人一样属于塞种人,但与大宛国的统治者和人民并没有直接关系。

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于公元前129~128年间抵达帕米尔以西,首先到达大宛。大宛国王听说汉朝物产丰盈,本想与汉朝交往,却因为中间被匈奴阻隔而未成功。他见到张骞后,非常高兴,便向张骞问道:"你想到哪儿去?"张骞说:"我为汉朝出使月氏,却被匈奴拦住去路。如今逃出匈奴,希望大王派人引导护送我们去月氏。若真能到达月氏,我们返回汉朝,汉朝赠送给大王的财物是用言语说不尽的。"大宛国王见张骞允诺报答,心中更为高兴,于是派人给张骞作向导和翻译,到达康居。康居又把他转送到大月氏。虽然大月氏没有答应与汉朝夹攻匈奴,但是张骞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为以后汉朝与西域的交往奠定了基础。

张骞回到汉朝后,向汉武帝描述大宛的情况说:"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朝正西面,离汉朝大约一万里。当地的风俗是定居一处,耕种田地,种稻子和麦子,出产葡萄酒。那里有很多好马,马出汗带血,它们的祖先是天马的儿子。那里有城郭房屋,归它管辖的大小城镇有七十多座,民众大约有几十万。大宛的兵器是弓和矛,人们骑马射箭。它的北边是康居,西边是大月氏,西南是大夏,东北是乌孙,东边是扜弥、于寘。于寘的西边,河水都西流,注入西海。于寘东边的河水都向东流,注入盐泽。盐泽的水在地下暗中流淌,它的南边就是黄河的源头,黄河水由此流出。那儿盛产玉石,黄河水流入中国。楼兰和姑师的城镇都有城郭,靠近盐泽。盐泽离长安大约五千里。匈奴的右边正处在盐泽以东,直到陇西长城,南边与羌人居住区相接,阻隔了通往汉朝的道路。"

第13节:大宛:消失千年的"汗血宝马"故乡(2)

汉武帝是一个崇尚武力的皇帝,在西汉时期,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和作战工具的马匹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当汉武帝听张骞说大宛盛产良马的消息时,非常高兴,他决定引进这种良马。没想到,他的想法却引起了一场战争。

2、 血腥的"汗血宝马"之战

据《汉书》记载,大宛国贰师城附近有一座高山,山上生有野马,奔跃如飞,无法捕捉。大宛国人春天晚上把五色母马放在山下。野马与母马交配了,生下来就是汗血宝马。汗血宝马肩上出汗时殷红如血,肋如插翅,日行千里。汉初白登之战时,汉高祖刘邦率30万大军被匈奴骑兵所困,凶悍勇猛的匈奴骑兵给汉高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当时,汗血宝马正是匈奴骑兵的重要坐骑。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秋,有个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在当地捕得一匹汗血宝马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得到此马后,欣喜若狂,称其为"天马",并作歌咏之,歌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当然,仅有一匹千里马不能改变国内马的品质,为夺取大量"汗血马",中国西汉政权与当时西域的大宛国发生过两次血腥战争。

最初,汉武帝派百余人,带着一具用纯金制作的马前去大宛国,希望以重礼换回大宛马的种马。使团来到大宛国首府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后,大宛国王也许是爱马心切,也许是从军事方面考虑(因为在西域用兵以骑兵为主,而良马是骑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肯以大宛马换汉朝的金马。汉使归国途中金马在大宛国境内被劫,汉使被杀害。汉武帝大怒,遂作出武力夺取汗血宝马的决定。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领6000羽林军,发各郡国囚徒恶少年共2万人开始了远征大宛的战争,由于出发前正值秋收,关东发生罕见的大蝗灾。集结到敦煌的大军没有充足的给养就踏上了征程。至于军粮,就沿途向西域各国筹集。有拒绝交粮的,一律视为大宛盟国,破其城,灭其族。李广利率兵到达大宛边界的时候,已经是初冬时节。由于水土不服,粮食缺乏,一路跋涉大漠荒滩,饿死,病死,被沙漠吞没的不计其数,2万大军损失了一大半,马匹也伤亡殆尽。第一次围困大宛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在大宛军队的反击下,汉军往东方溃败,大宛骑兵一路追杀,汉军尸横遍野。最后只余李广利等几百人逃回了敦煌。

汉武帝闻报后,大怒,他派出使者把守在玉门关,传令道:"军队有敢进入关的,斩首。"李广利闻令恐惧,不敢入玉门关,只得驻扎在敦煌。汉武帝令桑弘羊负责军需,调集20万军队出征西域,同时,调用10万匹军马,10万头牛和骆驼运输物资,还有50万只羊作为随军的肉食运往敦煌。这次出征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未走前次经楼兰的老路,而是绕道盐泽以北,抵达了轮台国。并将拒不供给军需的轮台国屠城,城内能够被带走的粮食细软,全为汉军所得,其余房屋财产被付之一炬。轮台从历史上消失了。

第14节:大宛:消失千年的"汗血宝马"故乡(3)

轮台被汉军夷平的消息在西域国家中不胫而走,沿途各个国家无不恐惧。对汉军需要的粮食和饮水,更是主动供给。在汉朝军队的威逼下,大宛的王公贵族们首先坚持不住,他们秘密派人联络李广利,表示愿意献出天马。李广利则明确要求:天马不仅要献出来,大宛国王和郁成国王也必须被处死。第二天,这两人就被叛变的大臣们绑缚到了汉营。汉军在大宛城下将两位国王斩首,向大宛索取了粮食,立亲近汉朝的昧蔡为大宛新国王,然后带上挑选出来的几千大宛马,踏上返乡的路途。但是,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玉门关时仅剩汗血马1000多匹。

这次战争使得汉朝的威望达到了新的至高点。西域诸国几十年中不敢妄动。后来班超出使西域,仅带几个人、几匹马就能降伏一个国家,甚至汉朝的使节可以随时废立其国君,调发几国军队攻打敌对国,没有一个国家敢不遵从。

汗血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曾兴盛上千年,但是到最后还是消失了。不过事隔几千年后,在中国百姓视野中消失了千年的"汗血宝马",却成为了与古代大宛所在国乌兹别克斯坦不远的另一个中亚国家土库曼斯坦与中国友谊的见证。

3、 大宛国的前世今生

东汉时,大宛一度臣服于莎车国。西晋太康六年,晋武帝封蓝庾为大宛王,蓝庾死后,其子即位,遣使向晋朝进贡。南北朝以后,大宛又被贵霜王朝的后裔昭武九姓统治。唐代,大宛被称为宁远国,或拔汗那。这一时期,宁远国频繁向唐王朝进贡,与唐王朝形成了密切的政治和军事联系。

1221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占领了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当然也包括宁远国。蒙古人征服中亚地区几百年后,当地操突厥语的居民慢慢与蒙古文化融合,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地区出现了一支叫做"月即别"的游牧族群,成为后来乌兹别克人的前身,其中就包括我们所说的大宛人。到16世纪时,经过金帐汗国等蒙古人建立政权统治时期,"月即别"人大量地南下、定居,并渐渐脱离了原来的游牧生活方式,在阿姆河和锡尔河流经的两河地区建立了许多水利灌溉工程,使费尔干纳盆地成为由一块块绿洲连成一片的农业王国。中亚学界普遍认为,进入河中地区后接受了定居的农业生活方式成为乌兹别克民族形成的标志。也就是说,中亚地区的绿洲经济将"月即别"人变成了乌兹别克人。

16世纪初,乌兹别克人在中亚南部地区确立起了统治地位。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这3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先后建立了希瓦、布哈拉和浩罕三个汗国。三个汗国之间为争夺疆土经常发生战争。北方的沙皇俄国也开始将触角伸入这一地区,对三个汗国多次发动进攻,最终于1876年基本完成了对乌兹别克诸汗国的军事征服,并对这一地区实行殖民统治,在占领区建立了军政合一的管理体制。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以后,沙皇政府在中亚的统治宣告瓦解。十月革命胜利后,该地区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1924年12月,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于第二年2月宣布加入苏联。

1991年苏联发生"8·19"事件后,解体的进程加快。8月31日,乌兹别克最高苏维埃举行非常会议,发布了《独立声明》,宣布从9月1日起正式脱离苏联,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改国名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现在的大宛地区,属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领土。费尔干纳盆地则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个国家交界处。在这里聚集了100多个民族。这里是连接欧亚的走廊,是东西方文化的撞击点,也是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等宗教文明的接合部。费尔干纳盆地的面积不大,居民总数却有1000万之多,养活了整个中亚地区20%的人口。而当初的大宛人也成了乌兹别克斯坦人的重要来源。

第15节:高昌:火焰山下深埋的辉煌王国(1)

高昌:火焰山下深埋的辉煌王国

这里是火焰山下一处寸草不生的荒漠,却埋葬着一个辉煌王国的全部秘密、全部尊严。在这里,出土过万余件文物,特别是大量古代文书。甚至还发现了1300年前一个12岁男孩的家庭作业。他恭录了汉代郑玄所注的论语全文,并认真写下自己所在的某县某乡某村,还写下了他的大名:卜天寿。顽皮的他还在作业之后,随便地写上一些儿歌似的句子。郭沫若曾为之欣喜若狂,不但因为郑玄所注的论语已经失传,更因为它透露出当年这个国家的建制、教育、文化等诸多珍贵的信息。这个荒漠中的古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会被荒漠埋葬……

1、 夕阳中的高昌古城

高昌,曾是车师前部的领地,史载汉武帝刘彻派大将军李广利率兵远征大宛以求汗血宝马,然军队疲惫不堪大败而退,汉武帝大怒,下令不许汉军东返,进玉门关者杀,于是这支队伍来到吐鲁番,他们见这里气候宜人,又有天山雪水,李广利当即决定将军中病弱疲惫的伤员们集中起来在这里屯田。从此,他们便在这里定居下来。此后,高昌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日益发展繁荣,由于"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高昌壁",汉人与汉文化随之涌入。 高昌古城,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即"王城"之意,因为此城为高昌回鹘王国的都城,故名。它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位于吐鲁番市东45公里处火焰山南麓的木头沟河三角洲,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门户。虽然经过2000多年的风吹日晒,故城轮廓清晰,城墙气势雄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昌古城规模宏大,城郭高耸,街衙纵横,护城河道的残迹犹存,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分内城、外城、宫城3部分。外墙基宽12米,墙高11.3米,全城有9个城门,其中南面有3个城门,东、西、北、面各有2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其中西南角的一所寺院,占地约1万平方米,由大门、庭院、讲经堂,藏经堂、大殿、僧房等组成,东南角的寺院尚存一座多边形塔和一个礼拜窟,是城内唯一保存壁画较好的地方;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小城堡,当地人称"可汗堡"。北部的宫城内仍存许多高大的殿基,从此可以验证当时有高达4层的宫殿建筑物。 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它既是经贸活动的集散地,又是世界宗教文化的荟萃地。当时波斯等地的商人,从他们国家带来苜蓿、葡萄、香料、胡椒、宝石和骏马来到高昌城,又从这里带走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和造纸、火药、印刷术。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高昌传入内地。当时的居民先后信奉佛教、景教和摩尼教,高昌成了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公元629年,为了提高佛教水平,27岁的玄奘,不畏杀身之祸,偷偷离开长安,出玉门,经高昌,沿丝绸中路到印度,遍游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诸国,历时17年。在高昌,玄奘诵经讲佛,与高昌王拜为兄弟,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高昌王国鼎盛时期,还孕育了丰富的高昌文化,成为高昌的珍贵遗产。麴氏高昌王国十任国王都是汉人,因此汉文化对高昌的影响显而易见。在高昌,汉魏儒家文化居主导地位。在当地汉族人叫三堡的地方出土的《尚书》、《诗经》、《孝经》以及大量壁画都反映出高昌的主流文化非汉文化莫属。 更为重要的是,汉字作为各种官私文书的书写文字被高昌充分予以吸收,令人注目的阿斯塔那墓中还出土了让世人惊叹的伏羲女娲图。伏羲女娲均为人首蛇身,伏羲左手执矩、女娲右手执规,二人相向而拥,下部为交缠状,周围饰以各种星相图。这与中原地区发现的伏羲女娲图是一致的。但高昌毕竟属于杂胡地带,车师、回鹘、突厥以至后来的吐蕃、蒙古等多民族杂居,因此当地人会数种语言,语种形态丰富而有趣。 此外,高昌人的服饰也十分讲究,据隋、宋史书记载,高昌人讲究服饰,男子穿胡服缦裆裤,"伏剑骑羊势猛烈";妇女短袄华裙珠玉链饰,多美艳。高昌人还善美食,擅制作各类面食和牛羊肉,吃法花样很多。驰名中外的高昌古乐,更是以浓烈的异域风情和丰富的艺术语汇在汉唐流行,被列入唐10部大乐之中。可以这样理解,高昌故城的魅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之成为代表西域历史的典范和标本。第16节:高昌:火焰山下深埋的辉煌王国(2)

2、 险成玄奘岳丈的高昌王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即汉武帝的军队筑成高昌故城后700年,27岁的玄奘为了探求佛法求取真经,"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违反了朝廷当时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规定,混在一伙四出逃荒的饥民之中离开长安,踏上西天取经之路。这之前,在贞观元年(627年),玄奘曾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朝廷批准。这就是说,后来名扬天下的大师,当时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偷渡犯。没有唐朝的通关文书、没有寺院的证明文件、也没有任何权贵阶层的支持与举荐。唐僧曾被唐凉州朝廷地方官员下令捉拿、曾被玉门关外五个烽火台的守边兵士张弓放箭险些射伤,常常是昼伏夜出,惶惶终日。 除了面对官府的层层盘查之外,玄奘还要面对关外漫漫黄沙。一路上为他做向导的胡人,后来也打了退堂鼓,临走时,他送给玄奘一匹识途的老马,并告诉他,如果在沙漠中走了四天后,能够看到一小片绿洲,就说明走对了方向。走进戈壁深处的玄奘在喝水时,又不慎把皮囊的水全部洒掉了,没有了水的玄奘只得凭借着自己的信念坚持行走,但是终于还是昏倒在老马身上,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凉风把他吹醒,他终于走到了那一小片绿洲,这就是富饶的高昌国。 高昌王笃信佛教,国都寺庙林立,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座寺庙。高昌国共有僧人数千,但高昌王仍感到缺少真正的高僧。高昌商人们在凉州听玄奘讲经后推崇备至,高昌王听到这个消息颇为振奋。3年前他到长安朝贡时目睹了宏伟寺院和博学的高僧。礼仪之邦的风土人情让他倾服,回国后他下令臣民都梳唐人发式。现在又来了一位大唐高僧,可以请他向国人弘佛讲法,这是一件多好的事啊!俗话说凡事可遇不可求,现在机遇到来了,高昌王亲自举着火把迎接他,并不顾玄奘路途劳累,兴高采烈地和他聊了一整夜,随后几天也是如此,高昌王每日在300弟子面前跪地当凳子,让法师踩着他的背,登上法座讲经。 但是玄奘并不想在高昌国长期逗留,他对高昌王的盛情深表感谢,但婉言谢绝。他一定要远赴印度寻求中国佛教经典里阙失的经文。大臣们为了挽留玄奘,也想出了一个计策:让玄奘成为国王的女婿。但玄奘却再次委婉地拒绝了高昌王。 高昌王见玄奘竟然置他的恳求于不顾,不由得怒火中烧。于是威胁玄奘说:法师面前有两条路,或者留下,或者回国,请法师三思。玄奘毫不犹豫地回答:"君王留下的只能是贫僧的尸骨,绝对留不住贫僧的心!"为了能被放行,玄奘开始绝食,到了第四天,他已极度虚弱,气息奄奄。高昌王极为震惊,于是请求玄奘进食,恢复身体,继续西行。不过他诚邀玄奘从印度回来的时,在高昌住上3年。玄奘深感与高昌王礼佛的虔诚和修业的诚意,答应他归来再访,并与高昌王结为兄弟。高昌王决定请玄奘升座讲法一个月,同时为他预备西行一切所需之物。临行前,高昌王为玄奘写了24封致西域各国的通关文书,还赠送了马匹和25名仆役。出发那天,全城夹道相送,高昌王麴文泰抱住法师失声恸哭,亲送至100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别。

第17节:高昌:火焰山下深埋的辉煌王国(3)

3、 破译"吉利"古钱密码

1928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哈密吐鲁番发现一枚"高昌吉利"古钱。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唐代古钱收藏者的窖藏中也有一枚"高昌吉利"古钱。这种钱币迄今只发现很少的几枚,重12克左右、隶书旋读、古朴苍劲。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也有实物。高昌吉利古钱以其质朴敦厚的钱貌让人感受到西域古国浓郁的少数民族气氛。扑朔迷离的历史与残存遗留的旧址引发人们陷入怀古幽思之遐想。 1973年前后,新疆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吐鲁番阿斯塔那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文物史料,其中除了古代官私文书、丝、麻、棉、刺绣、毛织品、绢画、壁画,各类彩色泥塑、陶制品、木器、漆器、铁器、石器、钱币,以及各种作物果品和面食点心外,还出土了一枚"高昌吉利"钱,特别引起钱币学家们的关注。该钱与黄文弼先生过去在吐鲁番收集到的那一枚相同。此钱在出土时,压于死者尸体之下,未经盗扰触动。与此同时,该墓还出土了一块唐代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的墓志,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该钱应铸于麴氏高昌王国时期,从而,为我们解决了"高昌吉利"钱长时期来的某些疑问,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对于钱币上的"吉利"二字,有人直观的认为是"大吉"、"大利",具有祈福、吉祥的意思。但是,这种推断是与高昌国当时的历史文化状况不符的。据专家研究,高昌"吉利"钱币中的"吉利"两字,应为突厥语ihk或ihg的汉语音译,意思为"王",我国古代文献上一般译做"颉利发"或"颉利"。因此"高昌吉利"应该是"高昌王"的意思。 麴文泰铸造钱币的目的,首先是加强王权的需要,是其在王国内彰显王权的最好方式。其次,高昌国是唐朝统治之下的附属国,在许多事情上都要听从唐朝的调遣。因此,在这一点上,高昌国王在心里是不服气的,但又不能表现出来。于是,麴文泰便想到了用铸造钱币的方法来显示自己的独立地位。 "高昌吉利"钱币,发现数量稀少,且绝大多数没有流通磨损痕迹,制作又极为精整,因此"高昌吉利"钱币在当时并不是在市场上流通的用来交换贸易的货币,而是类似于今天的纪念币性质的货币,用于赏赐或馈赠。 "高昌吉利"钱币是农耕的汉文化与游牧的突厥等文化相互间交汇、融合的结果。同时也向现代人反映出了高昌社会当时以汉胡交融为特色。透过一枚钱币,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民族、地域、文化、政治、语言、婚俗、丧俗、服饰等众多方面的特色。

4、 被战火毁掉的城市

高昌的一切终于消失,如同每一个被建立起又毁灭掉的城市。在被人们遗忘千年后,他终于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具有德俄混血统的雷格尔是最早向世界发布高昌古城消息的人,他在1775年后来到吐鲁番,带走了最初的有关高昌古城的资料。1902年,42岁的勒·柯克参加了第一次德国在吐鲁番一带的考察发掘,几年后,他又亲率探险队再次深入高昌地区,带走了大量的文物珍宝,成了取走最多中国古代文物的外国探险家。高昌古国是怎样灭亡的呢? 高昌壁建成后便成为戊己校尉的治所,引来了一批批的汉军驻扎。到了东汉时期,作为屯军驻地的高昌壁渐渐被高昌垒所代替。高昌无论是作为壁或是垒,都以驻军为主,所以整个建筑都保持了浓厚的军事色彩,在它的废墟上,还能看到城堡、壁垒和筑建的工事。东汉后期,高昌不再作为神秘换防的军事营地,已发展成一座拥有相对固定人口的城市。 公元448年,沮渠氏北凉流亡政权兼并了车师前国,在高昌立稳了脚跟,第一次统一了吐鲁番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王国。从此高昌从郡过渡到国,其建制也向国的建制转变。吐鲁番地区的历史,开始了改天换代的新纪元。公元640年唐统一高昌,在此置西州,下辖五县,高昌自此进入了繁华昌盛的最佳时期。9世纪中叶以后,回鹘人在此建立了回鹘高昌王国, 随着铁木真的崛起和蒙古国的建立,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发动了规模巨大的西征运动,征服了从蒙古高原直至中亚的广袤地区,高昌回鹘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见时机成熟,便于1209年谋杀了西辽王朝驻高昌的使者,正式脱离了西辽的监护,归顺于草原上新兴起的势力强大的蒙古帝国。《蒙古秘史》记载了亦都护归顺成吉思汗的过程:委吾种的主"亦都兀惕"差使臣阿惕乞剌黑等来成吉思处说:"俺听得皇帝的声名如云净见日,冰消见水一般,好生喜欢了!若得恩赐呵,愿做第五子出气力者。"成吉思说:"你来,女子也与你,第五子也教你做。"于是"亦都兀惕"将金银珠子段匹等物来拜见,成吉思遂将阿勒阿勒屯名的女子与了。 高昌都城虽然保住了,但高昌回鹘王国从此一蹶不振。从13世纪亦都护纽林的斤(公元1308年~1318年)时起,高昌回鹘一直忠于元朝皇室,与蒙古西北诸王笃哇之乱作战,为了躲避叛乱势力,元朝大汗忽必烈决定将高昌"亦都护"治所从高昌迁往哈密。可不久哈密城被攻下,高昌"亦都护"率部逃入嘉峪关内,高昌王国也已名存实亡。 察合台汗国建立后,首领秃黑鲁·铁木尔汗首先成了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汗王,他统治下的察合台汗国,也就成了伊斯兰汗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察合台汗国武力推行伊斯兰教,借力征战,终于征服了高昌回鹘王国。而落入"圣战"者手中的高昌城也在战火洗礼中变成了一座废城。 虽然一座城消失了,但气势和规模还在,在故城里徘徊,可以想象昔日鼎盛时的旗帜飘扬,战马嘶鸣的景象。一场场的战火结束了,那些远去的灵魂还在怀念昔时的繁华,可我们只见到这样的废墟。孤凉的楼台遗迹好像还有王家游宴之盛,模糊的壁画佛影似乎犹闻梵呗齐鸣,残损的高城厚壁仿佛还在藐视千军万马,蒙尘的里巷民宅犹自回荡百姓的喧嚷……

第18节:西夏:湮没在西域沙海的古老城池(1)

西夏:湮没在西域沙海的古老城池

1909年,沙俄上校、俄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科兹洛夫率领一支全副武装的"探险队",打着考察野生动物的旗号前往位于中国内蒙古的黑城,其目的是为了验证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传说中的宝物在沙俄强盗的疯狂发掘下最终现身,但也给中国考古史一个巨大的创伤,无数珍宝从此流落异邦。这批珍贵的文物用40头骆驼偷运到圣彼得堡,在俄国公开展出后,轰动了全世界。这一发现被公认为是继殷墟甲骨、敦煌遗书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考古文献发现……

1、 黑水城中的神秘宝藏

在内蒙古的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几百年前,在西夏国的军事重镇黑水城曾驻扎着一位"哈拉将军",他的名字叫哈日巴特尔(蒙古语,意为黑英雄),由于哈日巴特尔骁勇善战,深得皇帝欢心,皇帝于是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黑将军做哈敦(译意夫人)。 后来,黑将军羽翼渐丰,权势强盛,竟然觊觎皇权,企图一统天下。这一阴谋被公主得知,她便将黑将军阴谋篡权的消息报告了父皇。皇帝在盛怒之下派数万大军进攻黑城,悬赏捉拿哈日巴特尔。但是大军对黑城久攻不下,为不使黑将军逃脱,只好把黑城围困起来。为了攻克黑城,西夏皇帝请来巫师卜卦,巫师说:"黑城地高河低,围城官军在城外打井无水,而城内军民却不见饥渴之象,肯定有暗道通水,如果将这条水道堵截,则必胜无疑。" 于是,西夏士兵用头盔盛着沙土,在黑河上游筑起一道巨大的土坝,截断了城中水源。没过多长时间,城中储水耗尽,士兵饥渴难耐,只好在城的西北角打井求水,不料却滴水未见。黑将军看到城池危在旦夕,失败已成定局,决定与对手进行最后的决战。战前为防备万一,他把库内所存的80余车黄金连同其他难以计数的珍宝全部倒入这口枯井中,又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儿。一切处理停当之后,黑将军便在城西北侧破墙打洞,率领士兵倾城出战,身先士卒直冲敌营,经过殊死拼杀,终因众寡悬殊全军覆没,最后黑将军自刎而死…… 现今在黑城遗址西北角城墙上可以看到一个可容骑驼者进出的洞口,相传就是当年黑将军突围的洞口;在黑城内偏西北的那个大坑,相传就是当年不曾出水却用来埋藏了全城财宝的那口深井;而被当地人称为"宝格德波日格"的那座高大沙岭,相传就是当年大军截水所筑的大坝。 西夏皇帝的军队攻陷黑水城后,将城池破坏殆尽,黑城从此成为荒凉的废墟。此后,邻近城池的汉人和当地的蒙古人曾多次前往黑水城试图发现这些珍宝,但不是无功而返就是神秘失踪,据说是黑将军临死前留下了致命的咒语。当地人由于惧怕黑水城的鬼魂和咒语的魔力,尽量避免经过此地,这里也逐渐变成了一片废墟,被人称之为"死亡之城"。 2、 国际大盗的黑城之行

第19节:西夏:湮没在西域沙海的古老城池(2)

本书由《开封生活网》ekaifeng.com为您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只做预览、交流、学习使用!严禁将本书用作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

如果您喜欢,请支持购买正版书籍!支持正版才会提高更多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请自觉在下载的24小时内删除!更多好书请关注ekaifeng.com开封生活网!

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赖库布镇东南约35公里、纳林河东岸荒漠中,是现今已知唯一一座用党项人语言命名的城市。党项人叫黑水为"额济纳",黑水城就是额济纳城,而蒙语里称为"喀拉浩特"。过去这里曾经有相当大的水域,仅著名的古居延海,就有726平方公里。黑水城就在三面临水的绿洲之中。公元1226年2月,黑水城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的血战,如今黑城外满地都是碎骨,半埋在沙土里,也许就是当年屠城时留下的。远处眺望黑城外围高大的城墙,虽然历经了岁月的风蚀,却依稀可见当年整个城池的辉煌。

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34米,南北宽384米,周围约1600米,最高达10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约13米的覆钵式塔一座,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依稀可辨。城外西南角有伊斯兰教拱北一座,巍然耸立地表。 这个死一般沉寂的人类遗迹,在沙漠中沉睡了6个世纪之久。1907年,俄国地理学家,同时也是海军中校的科兹洛夫又组织了一次"死城之旅",这是他第六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本来,他将这次的探险目标定为蒙古、青海以及四川的西部和北部地区。但是在次年,当他穿越蒙古南部戈壁,忽然想起了14世纪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曾经提到过的充满传奇色彩的黑城。他立即决定前往这座传说中的"死亡之城"。为能使自己顺利进入黑城进行"考察",他事先找到了黑城当地的"管理者"达希,并送给达希一些"名贵的礼品"。在达希的帮助下,科兹洛夫和他的4名考察队员"轻装"向前,很顺利地进入了黑城,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挖掘。这一天是1908年3月19日。 他们在城内的街区和寺庙遗址上挖出了10多箱绢质佛画、钱币等文物。这些文物运到圣彼得堡,文物中那些无人认识的文字和造型独特的佛像令俄罗斯地理协会当即作出决定:科兹洛夫探险队放弃原来入川的计划,立即返回黑水城,不惜一切代价,对此展开大规模的挖掘。 "在哈拉浩特度过的几天时间里,考察队收获的东西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有书籍、信件、金属钱币、女性饰物、家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佛像以及其他物品,用数量来计算,我们这几天收获的是满满的,沉沉的10个邮箱的物品,后来,我们把这些东西寄给了俄国皇家地理学会和俄国科学院。"科兹洛夫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当我终于在一号废墟里发现一个佛像时的那种全身充满了惊喜的感觉。" 同年5月,科兹洛夫又从当地雇用了一批民工,开始了在黑城第二次挖掘,这是一次大规模的野蛮挖掘,"死亡之城复活了,一群人开始在这里活动,工具磕碰出响声,空气中尘土飞扬"。这次挖掘时间长达四周,当他们在距城西约400米处的干河床右岸打开一座大佛塔,赫然发现的是一个辉煌的"历史博物馆"。这是一个覆钵塔式建筑,里面秘藏着许多佛教塑像和成百上千的书籍、绘画、经卷等,这些重见天日的艺术珍品依然在废墟上闪耀着那个时代的夺目光彩。

第20节:西夏:湮没在西域沙海的古老城池(3)

科兹洛夫发现这座"伟大的塔"后,几乎是见塔就挖,在黑城周际一共挖掉了30多座塔,几乎毁了黑城80%的塔!历经9天地毯式的大肆挖掘后,他们几乎破坏了古城中所有的塔和古城,科兹洛夫也因为挖走的文物而在后来声名鹊起。他不仅挖走了抄本书籍2000多种,还挖走了300张佛画和大量木制的、青铜镀金的小佛像。

科兹洛夫在圣彼得堡展出了他从中国黑水城带回的文物文献,轰动一时。俄国著名汉学家伊凤阁在成堆的文献中发现了一册《番汉合时掌中珠》,原来这是西夏文、汉文的双解词典。科兹洛夫两次以驼背运来的,竟是中国中古时期西夏王朝190年的历史!这个公元1038年崛起的少数民族王朝,以弱小的势力先后与北宋、辽及南宋、金形成三足鼎立,并迅速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推向了顶峰。

3、 贺兰山下的西夏帝国 科兹洛夫走了,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伤痕累累的黑城。科兹洛夫在野蛮挖掘的同时,他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那么做意味着什么,但是贪欲还是占据了他心灵的上风,科兹洛夫让黑城伤痕累累!科兹洛夫因为他的野蛮行为,在离开黑城时似乎"良心"有所发现,他在自己的"考察记"中这样写道:"随着考察队与死亡之城距离的增加,不由自主的难过之情越来越强烈地控制了我。我仿佛觉得在这毫无生命的废墟中,还存留着为我所亲近、珍视以后将不断与我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东西,还有一些我舍不得与之别离的东西。我无数次地回望这座被尘土遮盖的城堡,在和自己'苍老的朋友'告别时,我带着某种可怕的感觉意识到,喀拉浩特城(黑城)现在只耸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塔了,这座塔的内容已经无可挽回地死亡了--被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精神给摧毁了……" 失色的黑城,成了今天那些仍然在关注着西夏文化的人们永远的心痛。此外,就要被大漠掩埋了的它向人们证实着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今天被湮没在沙海里的城池是西夏王国当年最漂亮而特别发达的城市,而这里的每一个沙丘都是牧人们当年的家!发白的牛骨、残存的瓦砾、考古专家刚刚发现的600年前的儿童干尸……都在阐述着黑城的过去。 西夏,是一个800年前在我国西北与宋、辽(金)鼎立189年历史的封建王朝,它的兴盛与衰变,也许留给我们大家更多的是"谜"。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党项族,最早居住在今天的西藏、青海、四川等省区的交界地区。在隋末唐初的时候,羌族中的党项族开始兴盛起来,他们以姓氏为部落的名称,过着原始游牧的生活,在党项族的许多部落中,尤以拓跋氏最为强大。 唐太宗时(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党项族酋长拓跋赤辞率所部归唐,以后其他各部酋长也先后率所部归唐,唐将其分为32州,并授拓跋赤辞都督,同时赐皇姓"李"姓。黄巢起义爆发后,唐僖宗逃往了四川,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纠集党项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数万军兵,参加了镇压黄巢农民起义的战争。唐僖宗以拓跋思恭镇压起义有功,于公元883年将其晋爵为夏国公,再一次赐皇姓"李"。从此以后,拓跋思恭逐渐形成一支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五代十国时期,他们乘乱扩张势力范围,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力量。 宋朝初年,拓跋思恭的后裔李继迁附辽抗宋,辽封李为西平王。由于受汉族封建政治、文化的影响,经过李继迁及其子李德明的继续发展,到李德明之子李元昊时,党项族已经基本完成了由氏族酋长向封建地主的转变,迫切要求建立自己的统一政权,以保障其自身的利益。公元1038年(夏大庆二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于都城兴庆府南筑台受册,即皇帝位,国号大夏。因其地处西北,又在黄河以西,所以史学家称之为"西夏"。 "西夏"地方割据政权建立以后,同宋朝时战时和。公元1115年,金灭辽。宋室南迁之后,西夏对南宋、金都采用和好政策,并广泛引进汉族生产经验和技术,为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当时,尽管形式上西夏必须向宋、辽称臣纳贡,实际上,它已经完全成为西北的一大军事强国。西夏当时的疆域达到"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形成了宋、辽、夏三国鼎立的局面。 4、 西夏王朝的辛酸背影

第21节:西夏:湮没在西域沙海的古老城池(4)

西夏与蒙古的接触是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前夕开始的。由于成吉思汗统一大漠草原的日益临近,他的地域也开始与西夏相邻。在两个利益集团的对峙中,战争是缺少不了的。因为西夏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当时极其重要的战略地带,是蒙、金必争的中间地带。所以就成为了众多强国必争之地。另外,蒙古若想攻金,必须首先扫除西夏这个后顾之忧。西夏可以作为蒙古军很好的物资配备和兵员补充之地。基于这些原因,成吉思汗是没有理由不让西夏称臣的。 公元1205年,成吉思汗统军首次进攻西夏,从此拉开了六战西夏的帷幕。当时的夏桓宗李纯佑见蒙古军强大而惧战,蒙古军纵兵掠瓜(治今甘肃安西东南锁阳城)、沙(治今甘肃敦煌)等州。4月,因盛暑将至,蒙古军撤退后,夏桓宗命修复被破的城堡,大赦境内,改都城兴庆府为中兴府。此次,可以归结为天时帮助了西夏。 成吉思汗于称汗的第二年,即公元1207年,他又亲自统军第二次进攻西夏。这次成吉思汗以西夏不纳贡为借口,破其边防要塞斡罗孩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境),遣兵四出攻掠。这次西夏军队顽强抵抗,成吉思汗不敢骤进,屯兵5个月后,因粮饷匮乏,于次年2月自引兵还。此次可以说是人和帮助西夏躲过一劫。 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率重兵第三次征讨西夏。蒙古军势如破竹,直抵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外围要隘克夷门(今内蒙古乌海西南),包围中兴府。西夏襄宗亲自登城督战,蒙古兵屡攻不下。9月连降大雨,黄河水暴涨,成吉思汗遣将筑堤,引水灌城,西夏兵民伤亡甚众。12月,中兴城因水淹浸,水势泛滥,蒙古军亦难驻足。夏襄宗登城隔水与成吉思汗相见,面约和好,献女察合给成吉思汗,蒙古退兵。上天又一次垂青了西夏。 公元1217年,蒙古西征花剌子模,再次向西夏征兵,西夏不堪征调,拒绝出兵。成吉思汗于是以西夏不应从征为由,率军四度攻夏。12月,蒙古军渡过黄河进入夏境,直抵夏都中兴府,夏神宗李遵顼仓皇出奔西京(即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一说西凉,今甘肃武威),留太子守中兴府。西夏马上遣使请降,由于成吉思汗忙于对花剌子模的征讨,于是命令退兵。但成吉思汗留下话说:"待西征胜利归来,却再理会之。" 成吉思汗于公元1226年春以西夏拒绝出兵助战和不纳质子为由,分兵两路,东西并进,再次攻击西夏。成吉思汗在清水县(今甘肃清水县)西江得重病,然而天要亡西夏,蒙古人封锁消息,而西夏国守城统帅却在连年抵御后终为恐惧压倒,恰恰在成吉思汗死后一天,献城投降,蒙古人于是发了疯似的倾泻为一代天骄复仇的决心,屠城、杀戮、掘墓、焚书,"白骨蔽野,数千里几成赤地"。西夏王陵也未能幸免,曾经红墙绿瓦、角楼飞檐、阙台高耸、碑亭肃穆,更有那瑰丽的陵台、献殿,但所有华丽堂皇都随着入侵者燃起的大火化为乌有,烧得毁的烧了,烧不毁的石碑都被砸断深埋。西夏就此灭亡。 当我们踏上西夏故地的时候,一切静默,留下的只有眼前被风雨蚀过的高大的黄土堆以及布满孔洞的断壁残垣,残留着党项民族的粗犷和曾有的帝王之相。黄昏的阳光洒在遗址间,投射着长长短短的斑驳阴影,那曾经的王朝基业、曾有的辉煌,一切都在金戈铁马、血雨腥风中随风而逝。

第22节:夜郎:笑谈面貌出现的"弹丸之地"(1)

第二篇:羌蛮秘境

夜郎:笑谈面貌出现的"弹丸之地"

在中国,流传着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夜郎国在汉朝时是一个小国,地处偏远,土地贫瘠,但是,夜郎国王却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的国家小而贫穷,相反,他还很骄傲地认为夜郎是一个又大又富裕的国家。有一次,汉朝的使节到夜郎国访问时,夜郎国国王竟然问汉使说:"汉朝和我的国家相比到底哪一个大呢?"汉使听了忍不住掩口而笑,不知该如何回答。

夜郎国因此得"夜郎自大"之名。从此"夜郎自大"就成了自以为是、骄傲自大者的代名词。夜郎国真是一个弹丸小国吗?夜郎的国都在哪儿?夜郎人创造了怎样的文化?

1、 彝族文献中的神秘国度

我们通常所说的夜郎是我国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西汉以前,夜郎国名无文献可考。夜郎之名第一次问世,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前262年)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今贵州福并县),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常琼《华阳国志·南中志》)。

这时,人们方知西南有一夜郎国。夜郎国被中原政权记述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夜郎王兴同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被汉使陈立所杀,夜郎也随之被灭,前后约300年。之后古夜郎国神秘消失。这个古老的文明在中原史籍记载中留下了一团迷雾。

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风俗,自己的文字。在他们的文献记载中,竟然有非常详细的关于夜郎国的记述。根据彝族的史料可知,夜郎兴起于夏朝时期,历经武米夜郎、洛举夜郎、撒骂夜郎、金竹夜郎4个朝代,于后汉时王朝终结,历时大概有2000余年。武米历史时期又分为夜郎、采默、多同、兴和苏阿纳4个历史阶段。夜郎时期,夜郎国只是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君长国。从国王采默即位开始,以夜郎为首,四周的小国建立起了联盟,并与周朝建立了联系。采默夜郎统治的联盟有5个成员国;多同夜郎统治的联盟有6个成员国;兴夜郎统治的联盟有10个成员国,其中有7个归其直接统治;苏阿纳夜郎统治的联盟有9个成员国;苏阿纳之后,夜郎盟长转移到佐洛举部落,是为洛举夜郎。洛举夜郎曾经统治了10个成员国。但这一代夜郎王朝在首领佐洛举死后就断了香火,来自于武部分支的撒骂继任盟主,建立撒骂夜郎。

撒骂夜郎曾经非常强大,但频繁的战争消耗了这个王朝的实力,它统治下的句町部的幕帕汝舍磨部逐渐强大起来,首领金竹于是掌握了夜郎的军政大权,成为夜郎盟主,建立金竹夜郎。

金竹夜郎统治时期是夜郎国有史以来最强盛的时期,也可能是夜郎国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可惜的是,金竹夜郎的最后一代国王不明智地惹怒了汉王朝,引来了国破家亡的大祸。

第23节:夜郎:笑谈面貌出现的"弹丸之地"(2)

夜郎奴隶制联盟有浓厚的军事性。为了共同的和各自的利益,各联盟国在夜郎国的指挥下作战;战事结束或夜郎国实力衰减时,一些盟国就可能脱离出去,各自为政。当时那里的战争非常频繁,其中有关夜郎的战争最多。

夜郎的最高统治集团由君、臣、师和匠组成。师有些像祭司,又有些像史官,负责讲解道理、规矩,记载历史事件和君的言行,君则按照规矩发号施令,臣和匠按君的命令行事。臣主要管理行政和领兵征战,匠则专管理经济事务,领导生产、建设。由此可见,夜郎有一整套严密的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制度。

2、 夜郎古都隐匿何处?

神秘消失的西域古王国 西域三十六国怎么消失
从史料记载来看,夜郎并不是一个弹丸小国,那么,在夜郎故地中,古夜郎国的"首邑"即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史学界已经争论了几百年。总括各家的说法,大体有三种。

贵州长顺县广顺镇说。据《后汉书》记载"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溪,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长夷狄,以竹为氏。"这是来自民间的传说,生动地反映了夜郎的建国经过。夜郎在西汉后期逐渐建立政权,而"竹崇拜"则成为夜郎的一种标志。"贵州长顺县广顺镇"为古夜郎文明中心的说法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广顺镇,坐落在天马山下,左有美女山,右有郎山、夜合山。当地人代代相传说,夜郎国时的金竹夜郎王府就坐落在这里。当地老百姓称那里的古城池为夜郎王府、竹王府等。"竹"字与"夜郎"的同时存在,也证明了夜郎国"竹崇拜"的猜测。现在,在那里仍可看到残垣断壁旧址。古城池面积为2平方公里,有4个出口,内有两道城墙,用土石筑成。近代,人们在郎山西侧山下垦荒时,还曾挖出金剑、方印、青铜匙等多种文物,也挖出过多处古夜郎的坟墓。

贵州毕节赫章可乐说,在近年发现、整理、翻译、出版的《夜郎史传》等彝文文献中,古夜郎的中心被指为可乐。建国后,考古学家还在可乐发现了大量的战国、西汉、东汉文物。可乐,彝文古籍称为"柯洛倮姆",意为"中央大城",史志记做"柯乐",后演变为"可乐"。今天杂居可乐的彝、苗、布依等少数民族中,彝族人最多。据彝文古文献记载,两汉时期,与贵州可乐齐名、能称"倮姆"的,有成都(勒姑倮姆)、重庆(储奇倮姆)、昆明(勒波倮姆)等西南地区的著名城市。可乐地区的建制沿革,前人缺乏考订,但将历史的发掘与文献对照研究推断,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很可能是属于夜郎国的重要"邑聚"或"旁小邑"的境地,也说明可乐在贵州古代历史上曾经占有重要地位。

第24节:夜郎:笑谈面貌出现的"弹丸之地"(3)

湖南沅陵说。2000年5月,考古学家在湖南怀化沅陵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巨型墓葬群,其年代在战国至汉代之间,大部分墓葬规模超过了长沙马王堆汉墓和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沅陵虎溪山1号汉墓。专家推断,墓主可能就是夜郎王。而沅陵有很长一段时间为夜郎古国文明中心。他们提出了自己的依据,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于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被贬为朗州(今常德),期间作《楚望赋》云:"武陵(西汉初年幼黔中郡改名)故郢(楚都,代指楚国)之裔邑,夜郎诸夷杂居。"指的是古黔中境内为夜郎各族杂居之地。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闻王昌龄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里的夜郎指的是今日沅陵。这首诗被收入明代万历年间的《辰州府志》和《沅陵县志》。《唐人七绝诗释》一书为这首诗注解时特别说明:"此夜郎在今湖南省沅陵县。"因沅陵战国时为夜郎都城(中心),故梁天监十年(公元511年)"辟沅陵县置夜郎县"(《沅陵县志》)。

沅澧流域是我国稻作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可考的历史近7000年。可想而知,战国时期沅陵农耕十分发达。《史记》与《汉书》均称夜郎"其人皆稚结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这也比较吻合。既然沅陵曾是夜郎古国的文明中心,而沅陵有夜郎王的陵墓也在情理之中。

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进展,一个奇怪现象出现在人们眼前。从发觉成果来看,夜郎国的国都好像到处都是,这些地方都发现了有关夜郎古国的文物,而且大多数地方的民间都有关于夜郎国的传说,证明该地曾是夜郎古都。有人因此认为,夜郎国时期战争频繁,疆域不断变动,其国都也不可能长久地固定于一地,应该是不断变迁,经常变化的。

3、 神秘的"套头葬"

墓葬文化在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伴随华夏文明诞生而同步发展的。华夏远古的先民们在创造华夏文明的同时,也在谱写着中国墓葬文化史。同时也给今人留下了很多不解之谜。在众多历史知名的墓葬文化中,发现与贵州省毕节地区夜郎国可乐遗址的套头葬文化,更因夜郎国这个充满各种历史谜团的历史古国而显得尤其神秘。

可乐地处乌蒙山腹地,平均海拔1990米,可乐河自西向东流过。可乐遗址(古墓群)幅员9.4平方公里,由3个遗址和15个墓群组成,约有古墓上万座。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该地进行过多次发掘。共发掘墓葬271座,出土文物近2000件。目前发掘的墓葬尚不足4%,有"贵州考古圣地、夜郎青铜文化殷墟"的美誉。属于古代夜郎时期"南夷"民族战国至西汉时期墓葬108座,在许多重要发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奇特的"套头葬"等特殊葬式。

第25节:夜郎:笑谈面貌出现的"弹丸之地"(4)

一具数千年以前的尸骨静静地躺在墓穴中,头顶套着一件铜釜,或是铁釜、铜鼓的大型金属器,有的足部也套一件铜釜或铁釜,或垫一件铜洗。这就是可乐最重要的考古现象--套头葬。可乐发现的套头葬,在国内其他地区从未发现过,国外也未见到相似报道。

专家们发现,使用套头葬的墓只占一小部分,这类墓中有较多随葬器物,有某种威严或神秘的气氛。由此,专家推断,死者的身份定与常人不同--他们是夜郎民族的中下层巫师,还是地位尊崇的氏族首领?除套头葬之外,可乐的出土文物,为复原夜郎文化提供着丰富的线索,比如,具有镂空卷云纹的铜柄铁剑显示出高超的铸造工艺,铜戈提供着夜郎文化在地域分布上的重要信息。一具"干栏"式陶屋模型,展现了中原建筑文化和夜郎建筑文化的融合……

有人推测:"套头葬"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有人则认为"套头葬"可能是夜郎民族某种原始崇拜,还有人提出"套头葬"应与夜郎的原始宗教有关。这些毕竟是推测,谁能为我们揭开古墓的"套头葬"之谜?

4、 谁是夜郎的主人?

谁是夜郎的主人?或者说,夜郎主体的族属是什么?在对夜郎之谜的探索中,这又是研究者必须回答而又最感棘手的问题之一。围绕"夜郎主体民族来源"这个难题,学术界也是聚讼纷纭,争论得十分激烈。

有人认为,夜郎的主体是来自徐淮夷的"谢人"。西周时,周王室把东夷集团的徐淮夷居住之地谢邑赐给了申侯作封地;谢人因难以忍受周人的压迫,逃亡黔中,成为后来夜郎人的先祖。

也有人认为现在的仡佬族是夜郎的主体民族。仡佬族是"濮人"的后裔,魏晋时称作"僚",隋唐后改称"仡佬",是本地历史最久远的土著。他们自称是贵州"本地人",民间也流传着"蛮夷仡佬,开荒辟草"的说法,而且,仡佬族至今还保留着一些竹崇拜的民俗,例如祭祀先祖时必须在神龛上放置一节竹筒,以表示自己是那个产自竹筒、"以竹为姓"的夜郎侯的后代。

还有人认为,夜郎人发展成了现在的布依族。布依族的先民"濮人",其族源可以向上推溯到古越人。布依族的"布"就是"濮"字的对音;夜郎的"夜"就是"越"字的对音,也就是布依的"依"字。"郎"是壮侗语"竹笋"一词的记音。所以"夜"、"郎"两个音节合起来,表示的是"以竹为祖先的越人";"布依"则是指"百越族系中的濮人"。此外,文献记载中夜郎境内的某些郡县名可以用布依语得到解释,这些郡县的疆域也与布依族在贵州的分布地大致吻合,所以,夜郎的主体民族应当是布依族。

最盛行的说法是夜郎人就是现在彝族人的先民羌人。在不少彝文文献中,夜郎史被直接等同于古彝族的某一部族史;在可乐汉墓发掘出的套头釜和铜戈上,有老虎的形象,一些死者颈部也发现有虎形饰物,而据彝族民间传说,彝人最早的祖先正是老虎;在出土的随葬品中,还有一个赤脚、围裙的人物形象,其头饰与今天彝族仍然流行的"英雄结"十分相似;另外,在彝族生活中,也保存着各式各样竹崇拜的民俗传统。根据这样一些理由,不少学者认为,夜郎的主体民族,应当是彝族的先民--羌人。

夜郎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至今的种种未解之谜团,也许会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和史料的进一步丰富会一一揭开,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第26节:南诏:百族居处的西南边陲政权(1)

南诏:百族居处的西南边陲政权

自古以来,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地区,各族聚居,名号繁杂,《新唐书·两爨蛮传》载"群蛮种类,多不可记"。汉族进入云南,设置若干居住点,开始传播先进的文化。战国时,楚将庄蹻率兵略地到滇池,建立滇国,子孙相继称王,并修建了苴兰城。秦朝时,常頞开辟了五尺宽的道路,从蜀通到滇。汉朝时,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灭滇国,置益州郡,东汉时增置永昌郡。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方,又增置兴古、云南二郡。此后各朝陆续增置州县,扩大统治权,对非汉族的居民,都是采取诸葛亮"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施政方针,也就是"因其故俗,羁縻勿绝",以求相安无事。

南诏各地长期落后,唐朝时设置都督府管羁縻三十六州。羁縻的意思是来去任便,彼此不相干涉,在这种羁縻状态,汉族统治阶级缓慢地伸展势力,各族豪酋开始膨胀,逐渐在各州县恢复了统治。唐天宝年间,南诏国成立,成为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奴隶制政权,国境包括今日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西藏、越南、缅甸的部分土地。南诏成立于738年,是以乌蛮蒙姓为国王,白蛮大姓为辅佐,集合境内各族包括汉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灭亡于937年。在近200年的统治之后,南诏留给后人的历史遗存却非常之少,人们对它知之甚少,这给南诏留下了神秘的面纱。

1、 藏匿着魔咒的金瓶

2001年的一个夏天,在云南大理州巍山县,一位彝族老汉进山采药。

夏天的时候暴雨说来就来,老农眼见乌云翻滚,赶紧找个地方暂避风雨。大山里有很多洞穴,老农发现一个小小的洞口后,急忙走了进去。洞口十分狭窄,走进去之后忽然开朗了很多,借着微弱的亮光,老农发现洞壁上有人刻凿过的痕迹,越往里走,洞里光线越黑,但老农禁不住好奇心的诱惑,继续向前走去。

一个炸雷打响,接着闪电瞬间闪亮,老汉吃惊地发现山洞深处显现出一些金灿灿的瓶子状的东西。老农惊恐万分,不顾洞外大雨滂沱,跌跌撞撞跑地落荒而逃。

也许是因为受了惊吓和淋了雨水,回家后便一病不起,在向家人和邻居们交代了自己的发现后,老农不久就去世了。

在当地一直流传着这个古老的说法,一个秘密的山洞里藏匿着许多国王的金瓶,但从没有人能够找到它们。老农看到的东西,就是那些从来没有被人发现过的金瓶。当地人相信,那些金瓶是属于很久以前的国王,里面存放的是他们的魂灵。

第27节:南诏:百族居处的西南边陲政权(2)

随着老汉的去世,刚刚被发现的山洞也悄然消失了。几年过去了,人们对金瓶的恐慌、好奇也渐渐变淡,但考古工作者们却始终关注着这些山洞中的金瓶,他们日益密切地关注着发现金瓶的大理市的苍山。

大理市原是南诏国的统治辖地,据史书记载,南诏王死后,会割下双耳,存放于金瓶里面,藏进密室,到时候适时将出祭祀。皇帝安葬完以后,派人将金瓶藏到密室里面,这个秘密只有继位的南诏王才知道,为了不让后人发现这个金瓶的所在地,首先派第一批人把金瓶储存收藏埋好,之后再派第二批人,把知道这个洞穴所在地的人杀掉,杀掉以后,藏洞的地点就永远是个谜了。这样的传说和记载顺理成章,但因为没有发现山洞,人们始终无法证实它的存在。

大理地区曾有过南诏和大理两个地方王朝,它们的都城就建在了苍山脚下。但有关这两个王朝的文字记载却寥寥无几。2004年的冬季,在苍山脚下的一条公路边,有处考古工地悄然开工了。

两个王朝先后存在了500多年,但灭亡已有近1000年的时间,明朝时,朱元璋派傅有德平云南后,把所有在官典籍都全部烧毁了,这样,只有地下还可能埋藏着两个王朝的废墟。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考古工地的现场有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坑被专门清理了出来。人们发现在每一个土坑中都埋放着一块大石头。土坑中的大石块呈现了一种古人特殊的建筑手段,那就是在坑中先放上石块,然后在石块上树起木柱。用这样的办法建筑房屋,正是南诏、大理时期建筑的特点。南诏共存在了263年,曾有十几代君王即位,王朝皇室的人数加起来应该是个不小的数字,但这些君王的陵墓不仅始终没有被找到,甚至连一点点的蛛丝马迹也从无发现。考古队员希望从这次发掘中找到些线索。

有人认为,由于南诏、大理只是两个地方王朝,国力无法和中原王朝相比,没有足够的实力为每一位国王修建大型的王陵。也有人认为,南诏大理远离中原内地,其丧葬习俗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他们信奉佛教,时兴火葬,所以无须为保存尸骨大兴土木。在考古发掘中,工作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火葬墓,墓穴中只有一个装着死者骨灰的火葬罐。随着死者身份的不同,火葬罐的材质也不同。普通百姓也就是一个陶土烧制的罐子,只有在贵族的墓葬中人们才能见到精致的火葬罐。照此推理下去,国王用金罐完全符合逻辑。

在考古现场,发掘依旧在进行着。考古工地所在的位置并不是记载中当年都城的中心地带,但人们在地下还是发现南诏大理时期留下来的建筑遗迹,证明这里的确有都城建筑存在。这便从考古发现的角度,找到了南诏大理国存在的证据。遗址里面发现了南诏的有字瓦、铺地砖、铺地绿釉砖等。这些构件组成了一个王陵探查的重点。各种迹象表明,南诏国的王陵是存在的,国王的金瓶也是存在的,随着考古发掘的进一步深入,国王们的黄金火葬罐必定会出现。

第28节:南诏:百族居处的西南边陲政权(3)

2、 避祸远走竟成就王业

在考古工作者继续寻找南诏国王们的黄金罐时,南诏的神秘面纱层层揭开。

隋唐时期,在今云南地区错杂散居着许多部落,名号繁多,难以胜计。就种族来说,主要有白蛮与乌蛮。乌蛮大体仍过着畜牧生活,男女都用牛羊皮制衣。从7世纪初叶开始,乌蛮征服了当地的白蛮,建立起六个诏。乌蛮称王为诏,六诏就是六个王国,他们分别是蒙舍诏(又称南诏)、蒙嶲诏、越析诏、邆赕诏、浪穹诏、施浪诏。

南诏国王姓蒙,始祖名舍龙。蒙舍龙原先祖居在哀牢,后来因为得罪了仇家,两家犯下不共戴天的仇恨,为了躲避灾难,蒙家举家迁到蒙舍川隐居。蒙家前来之后,仍是当地的大户,全家隐姓埋名,低调处世,又好乐善布施,很快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戴。

蒙舍龙有一个儿子名叫龙独逻,又名细奴逻。唐太宗时,白蛮大姓蒙舍酋长张乐进求让位给细奴逻,细奴逻成为当地的各族酋主。在争取当地各族百姓支持的同时,细奴逻特别注重发展和北方强大的唐王朝的关系,积极寻求唐朝的支持。653年,细奴逻遣子逻盛炎入唐朝为质,得到了唐朝中央政府的信任,唐高宗任命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对其在当地的统治予以支持。

为了躲避仇祸而被迫远走,没想到很快成为当地的首领,蒙家在云南地区上演了一幕咸鱼翻身的大戏。在细奴逻时期,这场戏远没有达到顶点,他的后人皮罗阁继续努力,一举创立了南诏国。

当时,西藏吐蕃势力强大,进入洱海湖区北部。南诏距离吐蕃最远,受威胁较小,因此仍依附于唐朝。唐朝为了抵御吐蕃,大力支持南诏进行统一战争。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区的白蛮诸部,取代了"白子国",并灭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统一的南诏国,定都太和城。南诏统一洱海地区,无疑是唐朝统一天下的一个重要步骤,既为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在云南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为白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嘉奖南诏皮罗阁统一洱海地区的功勋,唐玄宗于公元738年册封他为"南诏王"。

然而,南诏的野心没有就此终止。不久,皮罗阁利用滇东爨部的动乱,挥戈东进兼并爨部,与唐朝发生激烈冲突。南诏在吐蕃的支持下大败唐军。这时候,唐朝政府由于安史之乱,中央朝廷自身不能自保,势力被迫退出云南。南诏借此机会,迅速统一了云南。

此后,南诏与唐朝和吐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总的来看,唐朝的势力在南诏越来越强大,而吐蕃的影响日益减弱。在强大的唐朝的影响下,南诏迅速发展,参照唐制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政权组织,还实行了均田制度。南诏的纺织技术原来比较低,但自从成都的织工进入云南后,南诏的纺织技术就赶上了唐朝的水平。南诏的冶炼技术也相当进步,它所产的浪剑、郁刀、铎鞘等武器锋利无比,素负盛名。南诏的建筑大多模仿唐制,现存南诏时期的大理崇圣寺塔,巍峨壮观,就是由汉族工匠恭韬、微义设计建成的。

第29节:南诏:百族居处的西南边陲政权(4)

在南诏后期,大臣专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公元902年,汉族大臣郑买嗣推翻蒙氏南诏,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长和"。在经历了"大长和"、"大天兴"和"大义宁"之后,云南地区进入了大理国统治时期。

3、 南诏的都城变化之谜

皮罗阁统一六诏之后,将统治中心从巍山迁到苍洱地区,大体上相当于从今天的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迁到了苍山、洱海地区。从此以后,南诏国国都在大厘、太和城和羊苴咩城三地屡屡变动,时间长达160余年。

首都是一个国家之本,中国古代的历代王朝,除了殷商因为黄河水灾而曾多次迁都外,其他的很少有多次迁都的记录。迁都并不只是表示一个地理位置的变动,一个政权一旦有意识地迁移统治中心的地处,大多最终会选择一个比原来地处条件更好的地理位置,迁都如果是由天灾人祸所逼迫,就常常是一个政权开始风雨飘摇,走向衰亡的征兆。对南诏而言,都城从巍山迁到苍洱地区,是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选择,它的迁都,在自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是非常明智的。

很多年来,关于南诏频繁迁都的解释见仁见智,经过多年考证,史学家发现,南诏迁都的最主要原因,是因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南诏的发祥地巍山,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北端。唐代前期,那里土地肥沃,是种植禾稻的好地方。但是,巍山的气候干湿和季节变化分明,春季干旱非常严重。而且,周围峻峭的山岭阻碍了与外界的交通。更不利的是,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巍山一带瘴疠横行,恶性疟疾等传染病常常夺当地人性命于无形当中。而苍洱地区自然环境、交通和社会经济等发展状况远远优于巍山,在疾病的威胁下,迁都是一个明智之举。

南诏建国初期,皮罗阁雄心壮志,他并不满足于六诏之地,有着宏伟的目标。作为一个新兴的少数民族政权,发展自身,寻求扩展,壮大势力才是他们的理想。迁都苍洱地区10年后,南诏在唐朝与爨部的矛盾中插手并兼并爨部,而后又起兵叛唐,就是因为南诏原本就想扩张势力,迁都正是势力扩张的前提。定都于苍洱之间,进一步可以通好唐朝,退一步可以结交吐蕃,往东可以进占滇池地区,往西可以通过控制永昌,将更远的西方纳入南诏王的视线,迁都无疑提供了一条宽阔的政治扩张之路。

皮阁罗首先把都城定在太和城。太和城建在苍山佛顶峰和五指山之间的缓坡上。险峻的苍山在西面,宽阔的洱海水域在东面,城墙主要延南北两道修建,西面向苍山敞开,以山为墙,东面向洱海敞开,以水为池,这样,"以山为壁,以水为壕,内高外下,仰攻甚难"。史书中记载太和城的建筑极有特点,街区巷陌都是用石头垒砌而成,这种用石头作为建筑原材料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今天,在大理古城依然可以看到那些朴实无华的石头建筑。

第30节:南诏:百族居处的西南边陲政权(5)

南诏统一后的第二座都城是大厘城。大厘城又名史城、喜州城、喜洲等,位于大理坝子中最为平坦的地方。早在唐朝初年,它就是一个人烟繁聚、交通便利的处所。在南诏第6代国主异牟寻时,曾经在大厘城居住过两年,当时叫作史城。到第10代国主丰祜统治时期,又建喜洲土城,并且将王宫迁到那里。遗憾的是,关于丰禧在喜洲的情况没有更为详细的资料,甚至什么时候又回到羊苴咩城也不清楚。作为一座都城,无险可倚则是喜洲的致命弱点。所以,南诏以后,再也没有统治者将它作为政权中心的所在地。

羊苴咩城是南诏最终选择的都城。羊苴咩城和太和城一样,只有南、北两道城墙,西依苍山为屏障,东据洱海为天堑,形势十分险要。《蛮书》记载,羊苴咩城方圆有15里,城内建有南诏宫室和官吏的住宅。

4、 南诏文化的诸多悬疑

由于实现了长期的局部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对外交往频繁,南诏以主体民族白蛮的土著文化为基础,主动汲取外来文化,形成了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南诏文化。南诏文化具有汉文化、佛教文化和南亚、东南亚文化色彩,具有"兼容并蓄"与多元文化的特点。

南诏文化的渊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云南青铜文化。大约在商朝末年至西周初期,今天大理剑川一带率先进入青铜时代,开启了云南青铜文化的大门。洱海地区的青铜文化由西向东发展,到达滇池周围,发展成为"滇文化"。

以滇文化为代表的云南青铜文化,与中原商周青铜文化、四川广汉三星堆为代表的巴蜀青铜文化,并称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类型。江川李家山、昆明羊甫头两处滇文化遗址的发掘,成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98年,考古工作者对昆明羊甫头墓地进行了发掘,出土了青铜器、陶器、漆木器、铁器、玉石器等4000余件。滇文化墓葬的特点,仍然以"滇式器物"为主,地方文化色彩明显。南诏时期使用铜鼓,流行祭柱、跣足、文身,交通有舟无车,居住依山傍水,青铜冶铸业、纺织业发达,种植水稻等等,都与滇文化一脉相承。南诏羽仪军士所执兵器"铎鞘",与滇文化中的锯齿形器如出一辙。考古发现证实了"滇文化"、"南诏文化"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目前,由于《南诏图传》、巍山垅吁图山佛教石刻造像、凤仪北汤天古本佛教经卷、崇圣寺千寻塔与弘圣寺塔塔藏文物、火葬墓等一系列考古发现,加之对剑川石钟山石窟、佛教典籍、南诏太和城研究的深入,使南诏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南诏国几次迁都,几百年来苦心经营的城市体系,布局精巧,功能齐备。以川、滇、缅印国际大通道、茶马古道为代表的交通网络,表明南诏国具有相当发达的交通体系。南诏国几百年文明可谓根深叶茂,源远流长。然而,南诏国文化的"根"在哪里?"流"向何处?南诏国文明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仍是未解的难题。著名学者李霖灿曾预言:"南诏大理之学,他日必将继敦煌学之后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一语道破了南诏古国的辉煌。

第31节:大理:正史与小说之间的段氏家族(1)

大理:正史与小说之间的段氏家族

大理国是中国宋代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在今云南一带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位于现在的云南省中部偏西。大理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是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现在我国大理州的州府所在地大理市,就是唐代南诏和宋代大理国500年都邑所在地,素称"文献名邦",以"风、花、雪、月"闻名于世。

金庸先生曾在其武侠小说中描绘了大理段氏家族的恩恩怨怨,段氏家族真的是大理国的皇族吗?真实的大理国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1、 大理国的神秘由来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远在4000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秦汉之际,大理与内地的交往由于蜀身毒古道而极为密切。博望侯张骞西域归来后关于这条通道的报告,引发了汉武帝经营西南边疆的雄心。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l09年)汉朝在这里设置了隶属益州郡的叶榆、云南、邪龙、比苏、崔唐、不韦等县。隋及唐初,居住在洱海区域的原始居民从事狩猎、捕鱼,以及种植水稻和饲养家畜,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并在洱海西面建筑了太和、羊苴咩、大厘等较大的城邑,洱海的南岸建有石和、石桥等城,一度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唐朝兴盛时,洱海周围出现了蒙嶲、越析、浪穹、邆赕、施浪和蒙舍等六个"诏"(部落)。六诏中蒙舍诏居南,故称南诏。公元738年,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征服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迁都太和城。其后,南诏逐渐扩大势力范围,在强盛时期,其疆域北抵大渡河,南到越北,西接印、缅边境,东达贵州北部和广西西部。

南诏从第一世王细奴逻到末代王舜化贞共经历13个君主的统治,于公元897年被权臣郑买嗣所灭。段氏在云南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正是在南诏统治时期。在传说中,段氏家族在云南的第一位英雄名叫段赤城。他曾杀死巨蟒,被当地白族崇拜为"本主",也就是地方保护神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真实性不可考证。

在历史上,段家为南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唐书·南蛮传》记载,唐宣宗时,安南经略使贪暴,对那里的少数民族"棠魔蛮"族进行残酷剥削,一斗盐就要换他们的一头牛。少数民族不堪压迫,与南诏大将段迁攻陷安南都护府,取得了今红河州南部及文山州的地盘。可以说,段家为南诏创下了丰功伟绩。此后,段氏家族一直都在南诏政权中担任重要官职。

在大理国建立以前,"大理"一词没有出现在有关的史籍。据有关大理的史籍记载,"大理"一词源于南诏国第11世王世隆的国号"大礼国"。"礼"与"理"谐音,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的意思。

第32节:大理:正史与小说之间的段氏家族(2)

南诏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贵族豪强各自专政、擅权的情况。859年,南诏第11世王世隆改国号为"大礼国",想"以礼治国",力图来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902年,权臣郑买嗣杀了南诏第13世王舜化贞,灭亡了持续近200年的南诏国,建立了"大长和国"。927年,东节度使杨干贞杀了大长和国第3世王郑隆亶,灭了大长和国,拥立清平官赵善政为国王,国号"大天兴国"。10个月后,杨干贞又废赵善政而自立为王,国号"大义宁国"。

他们彼此混战,实行苛政重赋,百姓纷纷起义。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以"减尔税粮米,宽尔徭役三载"的诺言,联合滇东三十七部,灭了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占领了大理地区,建立了号称"大理国"的新政权。自此,"大理"开始以国名在史籍中出现。

从公元902年到公元937年南诏灭亡后的30年间,洱海地区3个短命王朝仓促更替、民不聊生。在分崩离析的历史背景下夺取政权的段思平建立政权后,"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实行新政,改革旧制,推行礼治,取国号为"大理",就是要大大调理各方面的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理"与"治"同义,"大理"即"大治"的意思。从此,"大理"一词便被沿袭成为以洱海为中心的白族地区的专有地名。

2、 真实的段氏皇族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一灯大师、段誉等段氏家族成员都是拥有绝世武功的高人,他们行侠仗义、爱民如子。历史中是否真有段正淳、段誉等人?他们的为人又是怎样的呢?其实,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也并不是完全虚构的。在大理国中,第16位国君名叫段和誉,小说中称为段誉,第18代国君名叫段兴智,小说中称为段智兴。

段思平建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政权逐步得到巩固,人民得到休养,使经济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几位皇帝的努力下,大理国的国力与日俱增。《桂海虞衡志》中的8个字可以充分的说明大理取得的成就,"地广人庶,器械精良"。经济的发展源于农业的发展,那时的统治者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再加上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先天的优势,使大理的农业与中原地区水平基本相当。

段思平传12世至段廉义时,权臣杨义贞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杀段廉义自立。4个月之后,善阐(昆明)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诛杀杨义贞,立段廉义之侄段寿辉为王。段寿辉传位给段正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高升泰废段正明,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中国。高升泰去世后,其子遵遗嘱还王位于段正明之弟段正淳,段氏复立,史家称之为后理国。后理国时期,高氏世为相国,称中国公,掌握实权。

第33节:大理:正史与小说之间的段氏家族(3)

大理国的宫廷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风气,就是出家。据历史记载,从公元937年大理建国开始,一直到公元1253年大理王朝灭亡的22位皇帝中,竟先后有10位出家做了和尚。这10位帝王中,除了第二代皇帝段思英是被迫逊位的,其他9位都是自愿放弃江山社稷出家的。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实在是我国帝王史上一抹独特的风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曾四次皈依佛门,都因群臣的苦谏仍然归座龙椅。清朝顺治皇帝也曾因爱情不得志而试图出家,却被其母后阻止。此外就别无帝王出家之事了。

为什么坐拥江山美人的帝王会甘愿放弃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位、财富去做整天吃斋打坐、念经诵佛的和尚呢?这与大理国"以佛立国"、"以佛治国",全民信佛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分不开的。佛教思想在大理的统治地位从南诏晚期隆舜把佛教遵为"国教"开始,代之而起的大理国一以贯之地承袭下来,直到元代还依然如故。元朝的行巡使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曾描述道:"此邦之人西近天竺,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国家的灾祥祸福,都与当朝的帝王有关,与他们前世今身所作所为有着因果关系。国家一旦出现某种灾祸的征兆,便是帝王孽障缠身,只有出家,才能消灾免难。不过这些帝王出家的原因又各不相同,具体原因分为在争权中失败政权不稳、被废为僧出家、人心向背被迫出家等等。

大理国9位出家的帝王各有各的故事,但都毫无例外地体现着上述的思想观念。当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段誉(段和誉)就是典型的一例。

段和誉是大理的第16代帝王。他并不像小说中塑造的那样是一位多情的风流才子,从政绩来看,他可以说是一位具有文韬武略的优秀帝王。段和誉自幼聪明好学,26岁时继位,年纪轻轻的就曾几次平定三十七部的叛乱。他还采取了缓和的外交政策,与周边的国家尤其是宋朝保持了十分友好的往来关系。在对内的政策上,段和誉勤政爱民,十分同情社会底层百姓,仁慈治国,减轻徭役赋税。因此,那时大理境内的人民都十分拥护他。

在段和誉长达39年的统治时期内,国家政治稳定,外无战事,经济繁荣。那么他又为什么会在自己生命中最辉煌的时期急流勇退,选择出家作为人生的最终归宿呢?这与他的儿子们有着重要的关系。段和誉的4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明争暗斗,每人都有自己的势力集团,把整个朝廷弄得乌烟瘴气,不得安宁。段和誉对这几个儿子的行为很是失望,萌生了退位的打算。后因彗星出现,他认为国有不祥之兆,于是便禅位出家无为寺,法号广弘,终年94岁,是大理国最高龄的王者。

第34节:大理:正史与小说之间的段氏家族(4)

当然,大理国的帝王出家,生活上的享受是不同寻常的。野史记载大理国民谣曰:"帝王出家,随臣一邦,嫔妃一串,素裹红妆。出家犹在家,举国敬菩萨,早晚拜大士,禅室如世家。"生动地描绘了帝王出家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也正因为大理国的统治者们秉承"以佛治国"的思想,以佛家的学说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包括权力之争,协调各种关系,因而在大理国延续316年间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战争、动乱或宫廷杀戮之类血腥的事件,成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

3、 大理王陵今何在?

埃及金字塔、秦始皇陵、明十三陵……无论中外,每一座帝王陵墓的发现,都为人们解开历史的密码,都会引起举世的轰动。然而云南大理地区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地方王朝大理国,却成了迄今为止没有发现王陵所在的古王朝。大理国究竟有没有王陵?如果有,又在哪里?这是神秘古国留下的千古悬案,吸引着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们为它殚精竭虑、苦苦追寻。

近期发现的明代野史《淮城夜语》一书残卷中,对南诏、大理国王陵之事有316字的记述,可供参考。南诏后期,大臣郑买嗣忘恩负义起兵谋反篡位,杀害了第13代国主舜化贞,推翻了南诏国,接着大开杀戒,残忍地灭绝蒙氏皇室家族800余口于首都五华楼下。不久,又大逆不道挖掘历代南诏王陵,取走地宫随葬物品,将遗体全部焚烧,再抛尸于滚滚波涛的沧澜江水之中。

元末明初,有人曾亲作考证。众人发现了深藏于山峦之中的数十座古墓遗坑,墓室皆已被掘盗过,只留下规模巨大的土洞深坑人工痕迹。推断当为历代南诏国王及嫔妃皇族陵寝之所,为郑买嗣及其党羽所为。天怒人怨,转眼间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三朝如走马灯般灰飞烟灭,段氏继承南诏疆土改国号大理。鉴于前朝王陵劫难,自此不再兴建王陵地宫。上至国王下至达官,死后一律仿效佛教之僧人涅槃,遗体火化,收骨殖保存于崇圣寺三塔地宫。

明朝初年,段氏后人不再受宠,由于担心其先祖遗骨再遭劫掠,将历代国王遗骸遗物从地宫取出,转移藏匿于观音山佛光寨山洞中安歇供奉。

《淮城夜语》是迄今为止唯一见到的明确记载大理王陵葬事的古籍。关于大理国王后事,遗体火化存放地宫,明初又移藏于山洞之中,一时难以证实。除《淮城夜语》外,现今云南大理州一带有关王陵事的民间传说亦不少,有的说葬于莽莽的苍山上,有的说秘葬在浩瀚的洱海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001年,政府曾组织文史、考古、地质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的王陵考古队。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以今天巍山县、剑川县、大理市、弥渡县为重点,在全市辖区属县内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发掘、调研、民访。历时半年的考察发掘中,考古队员们携带现代化探测仪器、陆续出土了一批批珍贵的青铜器、铁器、陶瓷、瓦当,但是,有关历代大理国王陵遗址的下落仍无蛛丝马迹,考古队整理上报的一期期工作简报上,王陵遗址之谜始终没有质的突破……

尽管如此,探究大理国王陵的脚步不会就此停歇,亘古的秘密终待人们去揭开。也许当这个千古之谜破解之时,也会像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发现秦始皇陵陪葬兵马俑一样轰动全世界。

第35节:庸国:江汉中西部的泱泱大国(1)

庸国:江汉中西部的泱泱大国

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地,长期以来,人们的认识集中于黄河流域。然而,随着近年来考古学的发展,人们在更广阔的领域发现了中华先民的活动足迹,这些足迹不但遍布黄河流域以外的土地,而且在某些地区达到了空前的文明高度,长江中上游地区发现的古国庸国,就是一个显例。

1、 中华文明的新源头?

早在春秋之前,庸国就是一个横跨江汉中西部地区的泱泱大国。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古庸国的领土分布在今重庆大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以及湖南西北部地区,面积可谓辽阔。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古庸国存在的时间应当在秦之前,或与巴、蜀同代。《诗经》曰:"江汉朝宗于海。"又曰:"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可以说,古庸国是与殷商一样的中华文明摇篮地。

考古学和历史文献学证明了古庸国境内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现今湖北省郧县,出土了著名的"郧阳人"古人类化石,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一环,据推测"郧阳人"和庸人存在着血缘上的延承关系。《太平寰宇纪》、《舆地纪胜》等记载的女娲炼石补天的取材之处"女娲山",位于陕西省平利县,属于古庸国范围之内;《帝王世纪》、《史记》中记载尧的长子丹朱生于房,舜出生在姚墟,都在古庸国的范围之内,据此而论,中华文明的早期著名人物,有很多和庸国有关。

由于庸国在战国之前就已经灭亡,史书上有关庸国的记载很有限,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以至于造成了人们对古庸国的淡化遗忘。而据三峡地区和陕西省最新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6000多年前,庸国地区的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文字,并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古庸国文化。这一文化,后来进一步融合演化,成为今日陕西"秦文化"、湖北"楚文化"、重庆"巴文化"的源头,成就了中华文明萌芽产生和发展丰富的重要源头。本书由《开封生活网》ekaifeng.com为您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只做预览、交流、学习使用!严禁将本书用作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

如果您喜欢,请支持购买正版书籍!支持正版才会提高更多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请自觉在下载的24小时内删除!更多好书请关注ekaifeng.com开封生活网!

在肯定古庸国文化对中华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一个疑问油然而生,古庸文化从何而来?

关于庸的起源,古往今来众说纷纭,目前较流行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容成氏"之说。对于容成氏的身份,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容成氏是"黄帝之臣",《博物志》载:"容成,黄帝之臣。"《后汉书》对此观点持肯定态度。另外一种看法认为,容成氏是古代诸皇之一。《庄子·胠箧》载:"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对于《庄子》的记载,有学者曾表示怀疑,但上海地区出土的简牍中,对容成氏进行了记载。上古时期,"容"与"庸"通用,因此有人说容成氏就是庸成氏,容成氏就是庸国的先君。

第36节:庸国:江汉中西部的泱泱大国(2)

二是"祝融"说。对于祝融的身份,也有多种说法。一是说祝融是上古三皇之一,《礼》中说:"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又说:"祝者,属也;融者,续也,言能延续三皇之道而行之,故祝融也。"《庄子》中记载,在神农之前祝融就已经存在。还有一种观点,祝融就是上古三皇中的燧人氏,因为他发明了钻木取火的办法,为人间带来了温暖,因此人们尊称其为祝融。也有人说,祝融是黄帝的大臣,《通典》称黄帝"得祝融而辨南方,得蚩尤而明元道,得太常而察地理,得苍龙而辨别东方,得风而辨西方,得后土而辨北方,谓之六相。"祝融是黄帝的六相之一。

还有人说,祝和融是为帝喾管理火正的两位大臣,即颛顼的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史记·楚世家》载:"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山海经》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祅,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又载:"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有学者研究认为,"融"与"庸"音近,"庸"即"融"演化而来,因此,庸人就是祝融氏的后代。

综合诸多文献来看,古庸人应该是颛顼苗裔的分支,但对于其国君的祖先到底是谁,就根本无从考证了。

对庸国国君祖先的争论虽然难以平息,但争论的人物却都在夏禹之前。夏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因此,庸国的起源应该比夏朝更早,这一点毋庸置疑。

庸国的都城名为"上庸",这一名字本身也表现出庸国的古老。"庸"有"城"的意思,上庸的意思既是上古之城,也可以理解为天子之城。《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载:"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意思就是说:"苍天啊,我要与君相知相守,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停止。"这里,"上"就是天的意思,"上庸"中的"上"字也就是"天"、"天子"的意思了。

从古人类学上来看,庸人活动的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早已有远古人类的足迹。至今为止发现的化石中,有距今约4500万年的古猿化石,距今200万年的"巫山人",50万年以前的"长阳人",5万年以前的"汉阳人"。

进一步缩小到古庸国的国境之内,在原古庸国属地的堵河入口处,发现了比北京猿人早150万年以上的古代原人头骨,10~6万年间的"郧西晚期智人"牙齿,而以霍山坡、黄土凸等为代表的堵河流域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表明庸国地区确实是人类的摇篮。有人就大胆推测,认为庸国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第37节:庸国:江汉中西部的泱泱大国(3)

2、 盛极一时的古王国

古庸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发祥地,与黄河流域的古殷商之地一样,同是中华文化之摇篮。在辉煌文明的推动下,古庸国曾经盛极一时。

夏商时期,庸国的科学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这一点,从"庸人"二字的变化上,就可以得出。古庸国人掌握着先进的青铜技术,国内又盛产金属,是铸钟大国,因此又被称为"镛人",夏商时期许多鼎器都是庸人的杰作;庸人掌握了先进的修造技术,善于筑城建房而被称为"墉人",周朝时周人就曾请庸人在洛邑建造都城,竹山县古庸方城遗址的城墙历经3000余年风雨侵蚀,仍然屹立不倒,这足以证明庸人的建筑艺术的高超;庸人生活水平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准,史书中记载"茶风源于巴山楚水间",庸人是最早饮茶的先民;庸人还追求生活的艺术,注重娱乐,史料记载庸人是围棋的发明者,堵河流域的上庸是尧统治时期尧长子丹朱的封地,丹朱在此发明了棋类博弈游戏,史称"尧时庸人善弈,性狂放狡黠"。庸人还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古代战事考》说"惟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

庸国的疆土,比早期的秦及周宗姬封侯国及巴国还大,与南方自己崛起的楚国不相上下。周武王在分封土地时,最大的宗姬国不过百里,小者仅五十里,秦在春秋周平王时只有一个赵城,周早期的巴国疆土限于四川的东、北部及重庆的东、西、北部,楚国疆土限于江汉平原至鄂东、南及湖南北部一带。而古庸国,则是一个横跨长江至汉水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

长期以来,人们对庸国不是很了解,以为庸国是楚国的附属国。实际上,庸国臣服了麇、儵、鱼、夔等附属小国,其东部含古麇属地,东南部含鄂西及湖南张家界市及慈利、桑植等县,今巴东、兴山、秭归、建始等县,是古代夔国的领地,也是庸国所属。历史上著名的屈原就是秭归人,其先祖就是庸国的一位国君伯庸。

史书记载中提供庸国疆土丰富的资料。《读史方舆纪要》载:"四川首州府,周庸国地。大宁、奉节、云阳、万县、开县、梁山皆其地也。"《华阳国志·汉中志》说:"(汉中)本附庸国,属蜀。"《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载"于周为庸国之地"。《魏书》记载:"皇兴四年置东上洛,永平四年改为上庸郡。辖商、丰阳二县。"上庸郡就是商洛东部丹凤、商南、山阳一带,名为庸郡,可能与曾经是庸国属地有直接的关系。

庸国疆土如此之大,在春秋前期少有。而疆域广大的庸国并非是徒有其表,其国力也非常强大。商朝时期,庸是群蛮之首,"百濮"都归集在庸国麾下。春秋时期,庸国称雄于楚、巴、秦之间,曾打败楚国几次入侵,以至于给楚国造成迁都的威胁。

第38节:庸国:江汉中西部的泱泱大国(4)

庸国的爵位也很高。《礼记·王制》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仪礼》说:"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庸国国君世代为侯伯,其他诸侯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周时分封制度是严格的,非伯者不能称其为诸侯,故楚子威逼周王室给其封号,"欲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庸既为伯,说明其地位很高,也充分证明庸国的强盛。

3、 独特的丧葬文化

在我国,自有文字记录以来,庸国是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其建国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的特点,长期以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如饮食文化、服装文化、婚姻文化、语言文化、娱乐文化、巫文化等,其中,最为独特的是其丧葬文化。

丧葬文化的特色之一是岩葬,一般称其为"悬棺文化"。我国长江三峡以及汉水流域、重庆、四川、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悬棺,一直是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些谜底长期无人揭开。有人认为是巴人祖先的一种丧葬文化,有人称其为"僰人棺",也有认为是楚人的风俗,还有人说这一丧葬文化源于福建,后传入长江、汉水流域。长期以来,莫衷一是。

其实,三峡地区的悬棺属于古庸国岩葬文化。古庸国人有岩葬文化的传统,有岩屋的地方直接把棺木放进岩屋内,没岩屋的地方将悬崖凿个洞穴放进去。在竹溪河流域,两岸悬崖上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洞穴,当地人称之为"老人洞",即为古人丧葬之用。

古庸人最初风行岩葬,后来变为人造洞穴,再后来逐渐演化为土葬。而岩葬的棺木、尸体大多年长月久风化湮灭。岩葬文化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甚至到现代其风俗仍未完全破灭。庸人有岩葬的风俗,就不难解庸国立国千年,为何未发现古庸人王室墓穴的疑团。

庸国丧葬文化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打夜锣鼓",又叫"唱孝歌"。打夜锣鼓一般有两人或三人,一人系鼓,一人提锣,围着棂柩迈着慢慢舞步,边走边唱,一应一对,或后随一人跟唱。发现于神农架林区的《黑暗传》,现被称之为汉民族第一部叙事史诗,实际上是流行于江汉中西部地区民间的打夜锣鼓歌词唱本。《黑暗传》不是出在某人某时某地,而是古庸国人世代文化延续的结晶。

4、 庸人的下落之谜

公元前611年,楚国遇上严重灾荒,楚国的邻国乘其危难,群起攻楚。庸国国君也起兵东进,率领南蛮附庸各国的军队会聚到选(今枝江),大举伐楚。

楚庄王火速派使者联合巴国、秦国从腹背攻打庸国。不久,楚与秦、巴三国联军大举破庸,庸都方城被敌人攻破,庸国灭亡。

第39节:庸国:江汉中西部的泱泱大国(5)

庸国占有逐鹿中原的最佳位置和最强实力,但伐楚未成反被楚国灭亡。庸国灭亡后,秦、楚两国疆域相连,在两大强国近400年的战乱中,故庸旧地朝秦而暮楚,昔日的古都方城不断地变换着两国战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早在灭国之时,庸人就开始了悲壮的迁徙,他们的迁徙路线没有更多的选择,只有沿着武陵山脉过峡江,进入到清江、酉水、澧水流域,而这些区域,正是现在土家族的主要分布地。

庸人在逃亡的迁徙中也从历史中消失踪迹。从流传于今的张家界、湘西的地名中可以看到,从遥远的庸国迁徙而来的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在与当地族群经过了最初的冲突后,他们融入了土家族的先民中,并为我们留下一系列地名:庸州、大庸溪、大庸滩、大庸坪、大庸口、庸水、武陵江……在鄂西、张家界、湘西更为广大的山林中。庸人与当地族群和谐共处,并将大庸开发成为避秦遗世的武陵仙境,隐逸文化成为这一时期大庸文化的特质。历朝历代,这一隐逸文化吸引着更多的人在此归隐。

第40节:西陵国:炎黄子孙的外亲?(1)

西陵国:炎黄子孙的外亲?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以传说中的黄帝、炎帝为中华文明的始祖,炎黄子孙的自谓,也从此而来。然而,长期以来,炎黄子孙在认祖认宗的同时,却"只认父辈不见母辈",忽略了炎黄子孙母系血缘的由来。其实,炎黄子孙在父系血统"根正苗红"的同时,母系血统也有证可考,同样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

1、 西陵国的三大谜团

西陵国是一个传说中古老的国度,许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在西陵国神秘的历史背后,更掩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真相:如同炎黄部落一样,它是华夏民族血脉的一个源头。

长期以来,犹如所有默默无闻的母亲一样,西陵国长期销声匿迹,不见其任何踪影。有史学家说西陵国只存在于史书记载和被遗忘的历史记忆中。

有关先秦及汉代早期的最权威的记载当属《史记》。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如果《史记》记载可信,此段记载则可以说明,黄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嫘祖则是与黄帝并列的华夏民族的始母。

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解释说:"西陵,国名也。"两处史料结合到一起,揭示出一段曾长期为人们不曾深度关注的史实:住在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的黄帝,娶了西陵国王之女为妻。也就是说,我们最尊敬的祖先黄帝的妻子嫘祖,原本是西陵国人。炎黄子孙都相信黄帝确有其人,也相信嫘祖确有其人,因此,嫘祖的娘家西陵国确实存在。

那么,西陵国在哪里呢?

据专家学者依据历史遗存和考古发掘推断,现在的四川绵阳市盐亭县就是古西陵国的所在。

长期以来,盐亭县因为与盛产盐的盐井相邻而得名。蒙文通先生著《汉潺亭考》称:"潺水在今盐亭境内,上古时称西陵河。"当地地方志记载:上古各小部落,沿西陵河建起了西陵诸侯国,他们先后发明了养蚕、抽丝、制衣,并选举发明人嫘祖为酋长。

近现代以来,学者们在考察盐亭的煮盐文化的同时,发现了大量的出土蚕桑文物、化石、嫘祖文化遗迹,还发现了唐代刻立的《嫘祖圣地》碑,以及许多关于嫘祖发现天虫、养蚕制丝传说的信物等。在民俗考古中,当地百姓称盐亭县城南60公里的一座山为嫘祖山,山上面还有个嫘祖穴,当地世世代代口头相传,洞穴就是当年嫘祖的出生地。一系列的迹象引发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兴趣,经过长期考证,上个世纪末,他们在当地祖家湾古墓群中发现两幅石刻,分别是《轩辕酋长礼天祈年图》和《蚩尤风后归墟扶桑值夜图》。如今,盐亭每个与丝织有关的地名都有一个嫘祖蚕桑织业的故事在流传,老百姓仍保留有每年祭祀嫘祖的民俗。专家们因此相信,盐亭县应该就是当年嫘祖的出生地,也是西陵国的所在。

古西陵国虽不存在了,但古西陵国至今尚存在着大量的民间传说。各处祭祀先蚕嫘祖的香火始终不灭,各地残存的遗址也大量存在。如盐亭三元笼子寨联姻地、黄甸镇嫘轩龙凤呈祥地、射洪嫘丝池电站的地名、南部的丝公(姑)山、中江的凤凰山等……原古西陵大量属地的山、地至今还保留着与嫘、凤、丝有关的名称。

西陵国的统治范围到底有多大?

考古学家们顺着已经发现的古物遗存和历史记载,进行了进一步推断。由于历史的久远和资料的缺失,详细的数据已经无从考证,专家们只能做一些大体范围猜测。盐亭境内有一条河叫做潺水,古代时称西陵河,当时生活在河流附近的上古各小部落,就是沿此建起了西陵诸侯国。在远古部落联盟时期,各部落之间实行军事民主制推行部落联盟首领,嫘祖诞生的部落的领袖被推选为酋长,其势力大约北达今天梓潼、剑阁、昭化、广元,西至三台、中江、广汉,南抵射洪、蓬溪,东至阆中、南部、仪陇、巴中,也就是在今天的四川省境内,而盐亭就是西陵国管辖境内的一个区域。

西陵国距今有多悠久?

考古人员在西陵国境内发掘出一个高60厘米的青铜跪俑,据科学方法测定,其年代比三星堆文化遗址更古远。除此之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一座上古界碑,上面刻有50多行类似文字的符号,与西安半坡彩陶刻划符号相似,是属于公元前四五千年前的文化遗存。就时间来计算,迄今世界上公认最早的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距今约6000年,西陵国古文字大体处于相同的时间,或者更古老一些。

第41节:西陵国:炎黄子孙的外亲?(2)

2、 养育华夏第一后

据《史记》记载,夏、商、周三代帝王,春秋十二诸侯以及战国七雄的祖先,均来源于于黄帝与嫘祖的血系,与他们一脉相承。

除了《史记》之外,黄帝迎娶嫘祖的故事,在《世本》、《大戴礼记》中也有记载,但都语焉不详,只是些只言片语。在民间传说,黄帝迎娶嫘祖则具体生动,并流传已久。

民间传说中,嫘祖又叫"蚕母娘娘"。她是黄帝的正妻,与黄帝生了玄嚣和昌意两个儿子,黄帝是华夏大地的共主,嫘祖便是华夏大地的第一夫人。

黄帝本是有熊国的君主,称轩辕氏,活动在今天的河南、山西一带,是炎帝之后的中国共主,嫘祖则是西陵国国王的女儿。传说,在水土丰茂的成都平原上,西陵国国王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儿,她每天不辞劳累,外出采摘野果,附近的野果采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摘。可没过多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姑娘一想到族中的老幼要挨饿,不由失声痛哭起来。

巡视到此的天帝正为天府之国的美景所动,忽然听到姑娘伤心的哭声,很受感动。他把天庭中的罪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蚕。蚕把桑树上的桑果送给姑娘,姑娘就采了许多带回去给族人吃。夏天,蚕吐丝做茧,姑娘便编成衣服给族人穿。后来姑娘又将蚕捉回家喂养,逐渐掌握了养蚕的技巧和缫丝织绸的技艺,并将这些技术教给族人,西陵国的子民从此不用再穿树皮、兽皮,而是穿上了美丽舒适的丝绸。从此之后,人们便称国王的女儿为"嫘祖"。

茹毛饮血的西陵人穿上了华丽的衣服,很快在临近的各国中传开。西陵国东边的夷人、南边的越人纷纷派使者到西陵国,向嫘祖求婚,但是嫘祖心境很高,全部婉拒了。

这时候,黄帝也来西陵国求婚。嫘祖早就听说黄帝的声望,西陵国国王也十分向往黄帝的强大势力,两人终于成亲,黄帝便成了西陵国国王的女婿。

黄帝和嫘祖完婚后并没有马上离开,他们在西陵国,也就是今天的成都平原地区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据《史记》记载,黄帝和嫘祖大儿子玄嚣生在"江水"边,也就是现在的青衣江(今乐山一带),二儿子昌意生在"若水"边,在今四川西部的雅垄江畔,由此可见,两个儿子均在西陵国所生,大概皇帝也很留恋蜀中美景吧。

华夏文明从远古就充满了智慧,而皇帝和嫘祖美满婚姻的背后,也隐藏着复杂的政治斗争。可以说,嫘祖与黄帝的结合,是一种强强联合的"政治婚姻",二人的婚礼实际上是西陵国与黄帝部落的联盟,两个大部落联盟从此逐渐走在了一起。中原地区的黄帝部落,原本是不知蚕桑的,嫘祖把成都平原先进的养蚕缫丝技术带到了中原。史学界已经证明,这个时间正是中原文明出现蚕桑的时间。此后,黄帝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并逐渐向东迁徙,走上了快速发展壮大的道路。

第42节:西陵国:炎黄子孙的外亲?(3)

这时的中原地区可谓战云密布,在黄帝部落不断强大的同时,南方的九黎部落联盟在首领蚩尤的带领下发展起来,并开始向中原进攻。九黎部落是一个由很多部落联合组成的大联盟,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其中,最强大的部落首领就是蚩尤,这就是蚩尤有81个兄弟传说的来历,实际上说明和蚩尤结盟的部落联盟之多。

九黎族强悍好斗,据说他们是最早使用铜器的部落。当时,山洪暴发,铜矿顺流而下,九黎族将这些铜矿收集起来,炼制青铜,制造锋利的兵器。其他部落的武器还是石刀、骨刀,所以九黎部落所向披靡,人们对九黎又恨又怕,以致后来把蚩尤描绘成一个可怕的怪物。九黎部落和炎帝部落在今天河北一带的涿鹿发生了"涿鹿之战",炎帝部落被打得大败,只好向黄帝求援。

这时候,黄帝已经和嫘祖带着两个儿子回到有熊国。通过这次西陵国之行,黄帝联系到了强大的同盟国,并联络了一些长期遭蚩尤压迫的部族。为了对付九黎部落的青铜兵器,他命人训练猛兽,还用弓箭装备了自己的军队。一切妥当之后,黄帝和蚩尤在涿鹿展开决战。为鼓舞士气,黄帝还令人将东海流波山上的怪兽"夔"捉回来,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又派人将森林中的雷兽捉来,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鼓槌。一敲这面鼓,方圆500里都听得到。响亮的鼓声不但可以鼓舞士气,还能联络远处的士兵,传递战争消息。为了能在大雾的天气中辨别方向,黄帝还发明了指南车。一番血战之后,黄帝终于在涿鹿大败蚩尤。

此战之后,黄帝取代了炎帝的地位,成为中原部落联盟的霸主。这个时候,皇帝的妻子嫘祖充当起了贤内助的角色。她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还把男人们猎获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做衣服,并劝诫自己的子民们说:"农桑才是国家的根本。"很快,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彻底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嫘祖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尊敬老人、爱护小孩,有一定的礼制,男女之间的婚嫁应该遵循一定的风俗,于是,她就制定出风俗礼制,社会秩序和人们的道德水平很快好转。

晚年的时候,嫘祖随黄帝到南方巡视,不幸途中辞世。临死前,她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一定要让自己的尸骨在故乡盐亭下葬,黄帝悲痛不已,将嫘祖安葬在盐亭青龙山。

嫘祖以发明丝帛而在西陵享有盛誉,与黄帝联盟联姻后,巡行天下,教人们养蚕,普及蚕桑丝绸文化,辅佐黄帝统一中原,奠立国基,更是功不可没。她是当之无愧的华夏第一后,炎黄第一母。

第43节:匈奴:大漠南北的"天之骄子"(1)

第三篇:漠北孤烟

匈奴:大漠南北的"天之骄子"

东胡的不思进取最终促进了另一支草原雄鹰的翱翔,他们能征善战,被称为"马背上的王者";他们是草原文明的缔造者和传承者;他们的铁骑不断踏入农业文明的领地,通过掠夺资源,来延续着自己的存在;他们一批批地从蒙古高原冲出去,征服了许多的亚洲帝国,并且一度成为了半个欧洲的统治者。这个民族有着一个让人敬畏的名字--匈奴!

匈奴人用自己的彪悍和勇武建立了当时亚洲大陆上最强大、幅员最辽阔的大帝国--匈奴帝国,并且与汉帝国连年征战。虽然汉帝国在与匈奴的征战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也损耗了巨大的国力,逐渐衰落。匈奴则在汉帝国的压力下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与汉族交往频繁,逐渐与汉族融为一体,北匈奴则西迁以后销声匿迹……

1、 崛起于北部的神秘力量

匈奴是公元前3世纪兴起于中国北方的一支古老民族,繁衍在河套地带(今内蒙、山西一带),游牧于大漠南北。相传是夏人的后代。匈奴一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逸周书·王会篇》、《山海经·海内南经》、《战国策·燕策三》。名称由来,据说是鬼方、混夷、獯鬻(xūnyù)、荤粥、猃狁(xiǎnyǔn)、胡等的异译。"匈奴"一词,汉语的意思直译为"人",意义为"天帝之子"。中国近代的大文学家王国维则认为"匈奴"二字快速连读,就发"胡"字的音,而"胡"这个字在匈奴人心目中即为"天之骄子也"。

匈奴的首领叫做单于(chányǘ),相当于中原的国王。在单于之下,则有左、右二贤王,各率领一大部落。《汉书》说,单于姓挛鞮(dī),其国民称之为"嶿(ru)黎孤涂单于"。而匈奴语把天叫做"嶿黎",把子叫做"孤涂",单于则是广大的意思。由此可见,单于就是天子的意思。

匈奴族早在公元前7、8世纪时就已生息和繁衍在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氏族和部落联盟了。匈奴人最初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及大青山一带,后始逐步移居漠北。所属各氏族和部落,彼此间并没有永久性的盟约关系,只是根据共同的利害关系随时聚合离散。据《史记》记载:"自淳维(传说为匈奴人始祖)以至于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概括反映。

匈奴人和他们的东西方邻居们,从一开始就进行着不间断的战争。但是,对匈奴人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与南方的汉人进行的长达数百年的征讨与杀伐……

公元前3世纪时,匈奴进入铁器时代,军事实力得到相应加强。匈奴的铁骑,经常驰驱于楼烦(今山西省宁武县一带)之下。不久,匈奴又逐步推进,将势力扩至战国七雄中的秦、赵、燕边境,并不时给燕、赵二国以威胁。公元前265年,匈奴骑兵被赵将李牧击败,但不久又卷土重来。直至前215年,秦始皇赢政派遣蒙恬出兵攻击匈奴,匈奴战败后,"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但是到了秦朝末年,匈奴却又乘机向南发展,逐渐傍近秦朝的边塞。

第44节:匈奴:大漠南北的"天之骄子"(2)

根据《汉书》的记载,在大约公元前215年的时候,匈奴部落的大本营,所在地不在外蒙古,而是在内蒙一带。匈奴的兴起,与匈奴国家的创立者头曼密不可分,头曼是匈奴首称领,单于者。公元前214年,蒙恬北伐,头曼败于秦,率部迁至漠北蒙古(就是现在的蒙古国),蒙恬收复了内蒙一带。秦灭亡之后,趁着中国内乱,头曼再次南下,又收复了内蒙,并将行营建在河套一带,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附近。

此时的匈奴,在头曼的带领下,已经逐渐地团结起来,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军事势力,但是,还没有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在当时匈奴的周围,南方有汉帝国,东边有东胡,西边有月氏和乌孙。这些国家时常威胁着匈奴帝国,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匈奴势力一直被局限在阴山至河套以北一带。

而头曼的儿子冒顿,在继承父亲的大业的同时,开始东征西讨,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就要由此出现在世界的东方,并在此后的几百年里,对世界的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 没有胜者的帝国战争

浩瀚的历史长河向来由人民创造,但是伟人的出现,毫无疑问地加快了历史的进程。在匈奴就曾经诞生过这么几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的出现改变了匈奴,也改变了世界。冒顿,这位战功赫赫、彪悍英武的单于,就是匈奴帝国最功不可没的第一统帅。

冒顿是匈奴单于头曼的长子,依例成为匈奴太子。但是,有一年,头曼一名爱妾为头曼生了一个小儿子,头曼单于爱屋及乌,竟然想让小儿子做单于太子,于是,头曼单于做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举动,那就是将冒顿送给了当时另一支强大的游牧部落月氏国充作人质。更不可思议的是,在冒顿充作月氏国人质后,头曼单于突然下令发动了对月氏国的进攻。冒顿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连夜偷了一匹月氏宝马,夺营而出,历尽各种艰险,成功地返回了匈奴部落。头曼单于觉得冒顿能干,于是就给了他一万控弦骑兵,让他在外训练征战。

胸怀壮志的冒顿深深愤怒于父亲的举动,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他率领他的骑兵日夜训练,并利用忠于他的部队将自己的父亲头曼射杀,并把他的后母及弟弟和不服从的大臣全部杀死。冒顿自立为单于,这就是冒顿单于。

冒顿杀父自立后,以优异的军事才能,指挥匈奴铁骑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南吞楼烦,并征服了北方诸国。冒顿单于作为全国最高首领,总揽军政及一切对外大权。下设各个机构,组织了一个完整的统治体系。此时的匈奴帝国,疆域东尽辽河,西逾葱岭,南达长城,北抵贝加尔湖一带。匈奴帝国达到了它的顶峰时期。

第45节:匈奴:大漠南北的"天之骄子"(3)

当两个强大的帝国比足而立时,或许,战争才是这两个巨人最好的交流方式!

汉初,匈奴贵族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汉朝北部边郡的人口、牲畜和财物。公元前201年,被汉朝封到了马邑的前韩国贵族韩王信在冒顿单于40万大军的围困压力下投降了匈奴,这直接导致汉帝国的门户大开,冒顿单于率匈奴主力越过句注山,直逼晋阳(今山西太原)。

在这种情况下,公元前200年冬,汉高祖刘邦率32万大军御驾亲征,寻找匈奴主力决战。此时,正遇上冬天严寒下雪的天气,战士冻掉手指的有十之二三。冒顿觉得如果正面冲突不一定胜利,于是用计假装失败逃跑,引诱汉军。刚刚打完胜仗的汉军斗志昂扬,毫无顾忌地追赶匈奴大军。冒顿看到汉军有机可乘,就把他的精锐军队隐藏起来,只出现了一些老弱残兵误导汉军。于是汉军出动全部军队,多半是步兵,共30余万,向北追击匈奴。当满怀希望的汉军到达平城时,冒顿立即指挥他的40万精锐骑兵,在白登山把刘邦包围起来。

7天之内,汉军内外不能相互救助,军粮短缺,人心浮动。冒顿单于的骑兵,在西方的全是白马,在东方的全是青马,在北方的全是黑马,在南方的全是赤马,威风无比。为了解围,汉高祖只得采纳大臣陈平的建议,向冒顿的一名爱妾行贿,生活在草原上的女子被眼前的金银珠宝深深吸引,于是她就对冒顿说:"两方的君王不能相互围困,如果得到汉朝的土地,单于终究是不能在那里居住的,而且汉王也有神的帮助,希望单于认真考虑这件事。"同时由于冒顿与韩王信的将军王黄和赵利约定的会师出了点问题,王黄与赵利的军队没按时到来,冒顿疑心他们同汉军有预谋,就采纳了阏氏的建议,解除了包围圈的一角。这样刘邦急忙率兵归还,同时派使者送给冒顿单于一位公主,并奉送给匈奴一定数量的棉絮、缯、酒、米和食物,相互结为兄弟,实行和亲。这便是历史上的"白登之围"。

"和亲"政策沿用六七十年,并不能解除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威胁,匈奴的铁骑仍然不时出现在汉朝边境。随着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效果的显现,西汉王朝逐渐强大起来。

即便如此,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即位后的12年间,为未来对匈奴的反击进行着各方面的准备也相当谨慎。公元前133年汉武帝下达了开战的决心。汉匈50多年的脆弱和平终于破裂,两大强国的全面战争开始了。之后,汉武帝一连对匈奴发动了3次大规模的战役。在西汉王朝厉兵秣马的时候,匈奴帝国却陷入了内乱之中,公元前126年,匈奴帝国最后一个伟大的单于--军臣单于,因病去世。军臣单于的弟弟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并且和军臣单于的儿子於单爆发了争夺大单于的战争。经过一系列的战争,伊稚斜获得了胜利,成为匈奴的大单于。但是,这次王位的争夺战,大大消耗了匈奴帝国的实力。伊稚斜和他以后的继承者,基本上没有为匈奴帝国再现辉煌,相反,他们多短命。从公元前141年到公元前87年,在汉武帝刘彻在位的时间里,匈奴换了7个单于,而汉王朝只有刘彻一人。

第46节:匈奴:大漠南北的"天之骄子"(4)

刘彻依靠军事天才卫青和霍去病发动的3次大战役使得匈奴元气大伤,逐渐衰弱下去。并最终分裂为南北匈奴。

3、 匈牙利人是匈奴的后裔?

公元89年至91年时,北匈奴在南匈奴与汉朝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接连大败,北匈奴主力后来不知去向。从此,北匈奴在中国的历史书上消失了。而在遥远的欧洲,一支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长年向西跋涉,一位杰出的部落领袖阿尔帕德大公把7个主要部落联合起来,公元896年大举进入欧洲中部的喀尔巴阡盆地(现匈牙利),公元1000年,阿尔帕德家族的后代圣·伊斯特万建立了匈牙利王国。为了纪念这一历史,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英雄广场上有一座气势宏伟的纪念碑,7位古代骑士组成了精美的青铜群像。7位骑士的装束与古代欧洲骑士的不同,有东方游牧民族"胡服骑射"的特点。

他们是从中国北部西迁的匈奴人吗?2005年,一些匈牙利人自称是"匈奴后裔",他们要求官方承认其少数民族地位。那么,他们的先祖是否真的是中国北方的匈奴人?

19世纪前,匈牙利史学界普遍认为自己的民族与匈奴人是亲戚。但到了奥匈帝国成立(1867年)前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支持的"芬兰--乌格尔"历史学派的观点被官方采纳。这一历史学派依据语言学研究成果认定匈牙利语属芬兰--乌格尔语系,由此确定匈牙利人的祖先同芬兰--乌格尔民族较亲近,与匈奴人没有关系。现在,由匈牙利科学院支持的官方历史结论也认为,匈牙利人的祖先最早来自欧亚大陆交界地带乌拉尔山麓附近的一支游牧民族,他们不是匈奴人,也不是匈奴人的亲戚。

对这种说法,一些史学家认为值得商榷。他们认为公元4世纪至5世纪时,匈奴铁骑一度占据过喀尔巴阡盆地,虽然匈奴王阿提拉去世后,曾强悍一时的匈奴人迅速溃败,但他们并非彻底从喀尔巴阡盆地消失,有一部分人留了下来。后来,阿尔帕德率领部落进入这个盆地定居时,所带队伍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匈奴后裔"。直到现在,许多匈牙利男子还使用被尊称为"上帝之鞭"的匈奴王阿提拉的名字。

"匈奴后裔"为了获得承认,曾征集了2500个签名,并得到匈牙利全国选举委员会的确认。他们的倡议合法地进入国会议程。虽然后来国会负责人权、少数民族事务的委员会拒绝了这项倡议,但"匈奴后裔"认为事情并未结束,他们将争取大约10万名"匈奴后裔"的利益。

4、 我们身边的匈奴后代

历史上的匈奴民族,曾经是如此的辉煌,匈奴人的足迹跨越欧亚大陆,纵横驰骋在广袤无边的大草原上。但是后来,在其他民族历朝历代持续的打击下,匈奴民族逐渐销声匿迹。匈奴作为一个民族,已经消失在历史的滚滚风尘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匈奴人,最后融入了其他民族中而不可寻。

第47节:匈奴:大漠南北的"天之骄子"(5)

就在北匈奴迁居欧洲之际,南匈奴的驻地向南迁移,他们一直居住在河套一带,三国时期曹操把匈奴分成5个部。到了3世纪,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刘渊在成都王颖手下当将军,当时西晋正在经历八王之乱。刘渊担任了匈奴族的大单于,占领了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自称汉王,史称汉赵.

匈奴的一支地位低下的族群称为羯人。汉赵的大将羯人石勒篡汉,建立赵国,史称石赵或后赵。后被氐人苻氏前秦所灭.

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后凉汉官段业为主,在现甘肃地区建立北凉。后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为北凉主。后被鲜卑人拓跋氏北魏所灭。

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刘勃勃被鲜卑拓跋氏击败后投奔羌人的后秦,后自认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连,在河套地区(现宁夏)创立夏国,史称胡夏。后被北魏所灭。

匈奴融入靠近高丽的鲜卑的宇文氏部落,进入朝鲜半岛。后来宇文氏在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权被汉族外戚杨坚所篡。杨坚经过南征北战后,创立隋朝,再次统一中原地区。

以上是五胡十六国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进行的最后一场演出。之后,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逐渐从中国历史中消失。匈奴后裔融入汉族以后,所改汉姓有刘、贺、丛、呼延、万俟等,很多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山东等地。也许,你的祖先就是曾经举着战刀,跨在马背上疾驰的匈奴人……

第48节:乌桓:威震中原的"天下名骑"(1)

乌桓:威震中原的"天下名骑"

1956年东北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辽宁省西丰县西岔沟发掘了63座墓葬。这些墓葬属于早、中期乌桓墓葬,考古工作者从中清理和发掘出数以万计的出土文物,从而使得这个古国的轮廓渐次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桓部落就曾出现于我国的科尔沁草原上。他们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是也留下了更多的谜团。他们的称谓从何而来?这是一个怎样的部落?他们与中原的汉族有交往吗?他们最终又怎样消失?让我们带着这种种疑问,来了解一下这个民族的历史……

1、 曾经野蛮的草原部落

乌桓,亦作"乌丸"、"古丸"、"乌延"等,为东胡系统的古代民族之一。语言与鲜卑同,属东胡语言的分支,无文字,刻木为信。东胡盛时,与鲜卑同为其重要成员。秦汉之际,活动于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一带。东邻挹娄、夫余、高句丽等,西连匈奴,南与幽州刺史所部相接,鲜卑居北,乌桓居南。

公元前206年,匈奴王冒顿单于消灭了东胡人联盟,东胡人中的一支向北败退,来到科尔沁草原的中心地带的乌桓山下定居,这就是乌桓。《后汉书·乌桓传》记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其实,早在东胡人来到乌桓山之前,乌桓已经存在,是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个部族。《史记·货殖列传》在记载战国时期燕国的位置时曾指出:"夫燕亦勃、碣之间二都会也……北邻乌桓、夫余,东缩秽貉、朝鲜、真番之利。"有的学者认为乌桓初为部落大人之名,后来引申为部落之名。另一种说法,认为乌桓、鲜卑不是因山得名,而是以族名转为山名,后又有乌丸川等。

1956年东北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辽宁省西丰县西岔沟发掘了63座墓葬。这些墓葬属于早、中期乌桓墓葬,考古工作者从中清理和发掘出数以万计的出土文物。其中有大量铁马衔及其他马上用具,许多饰牌都绘有双牛、双羊、双驼、犬马、犬鹿、鹰虎等图案,或用各种兽角、兽首、兽足构成的图案。在三面铜饰牌上并有一个"骑士出猎"的场面。墓葬中还发现许多零散的马牙和牛牙。反映出乌桓人的经济生活主要是从事畜牧业和狩猎业,畜群中既有供日常食用的牛羊,也有供骑乘、战阵、交通用的马和骆驼,还有供捕捉飞禽走兽用的猎鹰和猎犬等。

乌桓人还兼营农业,史称其"俗识鸟兽孕乳,时以四节,耕种常用布谷鸣为候。地宜青穄、东墙,东墙似蓬草,实如葵子,至十月熟。能作白酒,而不知作麴蘖。米常仰中国"。乌桓手工业也有一定发展,其中较为重要的有铸铜、冶铁、制陶、纺织等。大多控制在邑帅和部落大人手中。王沈《魏书》称乌桓"大人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能刺韦作文绣、织缕毡"。而范晔《后汉书·乌桓传》则云:"男子能作弓矢鞍勒、妇人能刺韦作文绣,织氀毷"。前者说明大人控制了军器等重要手工业的生产。后者说明在手工业生产中男女分工的情况。

乌桓还与汉族、匈奴进行商品交换。乌桓主要以牛马等牲畜求市,交易量相当大。而乌桓换回的除"精金良铁"外,还有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如粮食、布、帛、踩、缯等以及其他"珍货"。除此之外,乌桓与匈奴也存在着贸易关系。

在汉代,乌桓开始由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但还遗留不少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痕迹。他们实行收继婚和抱嫂婚,父亲和兄长死后,儿子和兄弟可以娶其继母和嫂子,伯叔母与侄子、叔父与侄媳之间甚至也可通婚。宋朝史家范晔在《后汉书》中这样记述乌桓人:"其俗是以年轻体壮者为贵,以年老体衰者为贱。可见他们还不懂得尊老爱幼。其性悍塞,凶暴残忍,怒则杀父兄"。他们可以随意杀自己的父兄,却从来不杀害自己的母亲。这不是因为他们尊敬母亲,而是因为怕母亲的娘家兄弟们来报仇。由于没有人给父亲和兄长们仇报,所以就敢杀他们,而且,这种做法在当时是不违反法律的。

随着财产的私有,贫富差距就在乌桓人中产生了,阶级分化也日益明显。并随着战争的发展,出现了特权的军事首领,掳获的奴隶和战利品,最有价值的部分归于自己,把次品分给战士。军事首领逐渐成为统治者,作为氏族部落的贵族和握有统治权力的各部大人因而出现。

乌桓内部的阶级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处于上层的大人、小帅,二是氏族部落成员(自由民)。乌桓蓄奴之风约始于公元1世纪初,由于王莽暴虐,乌桓豪帅往往背叛而投奔匈奴,从此他们不断在边缘地区进行战争,掠夺人口。乌桓大人还进行奴婢买卖。奴隶主要从事家务劳动,有的也从事拾粪草、牧幼畜等生产劳动。但乌桓在由原始社会末期转向阶级社会的过程,还来不及建立本民族的奴隶制国家政权,便为曹操征服。乌桓人虽没有建立国家,但部落大人拥有无上的权威,"违大人言者,罪至死"。

第49节:乌桓:威震中原的"天下名骑"(2)

匈奴消灭东胡政权以后,乌桓以及投靠乌桓的东胡其他部落臣服于匈奴。在匈奴被西汉击败后,乌桓脱离了匈奴的严密控制,附属于西汉,但也时常与匈奴有往来。东汉时期中原王朝与乌桓之间关系密切,光武帝以大量的钱和丝绸做代价,使乌桓彻底臣服,主动要求成为东汉的内属。东汉设立了乌桓校尉府,负责处理乌桓、鲜卑事务。这个机构使东汉与乌桓之间的和平关系保持了半个世纪。汉献帝时期,乌桓与袁绍勾结,共同对抗曹操。

为了排除乌桓侵扰的威胁,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远征乌桓。大军直捣乌桓的统治中心,杀掉了乌桓首领蹋顿,平服乌桓各郡。他把乌桓的一万余部众迁至内地,把乌桓的精兵编为骑兵部队。这支部队英勇善战,在曹操统一北方及与刘备、孙权角力的战争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迁入内地的乌桓人因为与中原联系加深,开始从事农业,并被逐渐编入中原王朝的户籍,逐渐与汉族融合。留居在塞外的乌桓人到两晋时期仍很活跃,并先后归附于前燕、前秦、后燕、鲜卑。魏晋以后,塞外乌桓与其他诸族错居杂处,民族成分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所谓的"杂胡"。久处中原的乌桓人逐渐被同化于汉族,乌桓姓氏相继有郝氏、刘氏、张氏、王氏、鲁氏等出现;而另一部分随着鲜卑的强大而加入其中,先同鲜卑融合,最终随鲜卑汉化而同化于汉族。

2、 威震中原的乌桓铁骑

乌桓人最初形成于科尔沁草原,势力弱小,受匃奴人控制。后来汉武帝打败匃奴后,将乌桓人南迁到辽西、辽东、右北平、上谷、渔阳塞外5郡,接受西汉王朝的庇护。乌桓人不断发展壮大,到东汉时已经发展成辽西、辽东、右北平、渔阳、上谷、广阳、代、雁门、太原、朔方边塞10郡,尤其是辽西、辽东、右北平3郡乌桓实力更强,他们被曹操打败后内迁中原,编入曹魏大军之中。他们骑马弯弓,驰骋在中原大地,创造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成为华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乌桓人是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支,具有东胡人的生活特征,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勇猛善战。最初的乌桓人生活的地方,史籍中称作"乌丸川",即西起西拉木伦河以东,乌力吉木仁河、新开河以南,洮儿河以西,西辽河以北的狭长草原地带。这时期的乌桓人作为匈奴人的奴隶,他们"岁输牛、马、羊皮,过时不具(不缴),辄没其妻子(为奴婢)",因此,乌桓人经常反抗匈奴人的奴役和压迫,但都被匈奴人残酷镇压下去了。西汉击败匈奴后,匈奴人败逃入漠北,才把乌桓人从匈奴人的压迫之下解放了出来。

乌桓人在西汉王朝的庇护下,部族逐渐强大起来,乌桓人因恃有强大的汉朝作后盾,为报灭族之仇(指袭灭东胡)挖了匈奴人的祖坟,匈奴单于大怒,遣兵2万骑进击乌桓,同时又动用3000余骑入侵汉塞,掳掠汉朝边民。西汉于是以中郎将范明友为渡辽将军,率领2万骑兵出辽东追击匈奴,匈奴人得到消息,抢先迅速撤离。汉兵遵照大将军霍光"兵不空出"的原则,转而对乌桓进行了攻击。乌桓刚受到匈奴重挫,部众疲弊,在范明友攻击下损失惨重,3位大人被杀,6000余人被斩首。乌桓无力与汉朝为敌,开始时而归附西汉,时而与匈奴联合,实行双重政治策略。汉朝则以军事征服为主要手段,不断打击乌桓人的势力。

第50节:乌桓:威震中原的"天下名骑"(3)

到了东汉初年,王莽执政时期对乌桓人采取歧视、压迫和奴役政策,强迫乌桓人参加反匈奴人的战争,还扣押参战人员的妻子、儿女为人质,逼迫乌桓人与匈奴人打仗。乌桓人不堪忍受,遂自亡叛,沿途抄盗汉地郡县,王莽令郡县杀光所有扣押的乌桓人质,由是乌桓人与王莽结下了仇怨。他们骑着快马,轻装简从,早晨从草原出发,傍晚即可抵达东汉边城。这一时期,不仅东汉军队屡屡被乌桓击败,就连匈奴人也被乌桓杀得北徙千里。因为乌桓铁骑不能战胜,光武帝刘秀就以财物贿赂乌桓,让乌桓归附。于是,乌桓部族中以势力最强大的辽西乌桓大人郝旦为首的各郡乌桓首领900余人归附东汉。

这次他们南迁更加深入中原地区,不仅外长城东段以北,而且外长城中段以北的乌桓人也都进入了长城以南。分布地区也愈向西扩展到内蒙河套一带。此后,乌桓部众与东汉王朝基本保持着"边塞无事"的平衡状态。

东汉中期入居塞内10郡的乌桓人,精骑善射,能征惯战。他们选出精良的乌桓骑兵,组成队伍,为东汉作战,被称为"乌桓突骑"。当时,乌桓突骑在作战中起着冲锋、突击和摧陷敌人阵地的作用,各郡"突骑"3至5千不等,人数虽然不多,战斗力却很强。当时幽州各郡都有突骑,其中的渔阳、上谷的突骑在国内最享有盛名。

黄巾起义爆发后,群雄并起,战乱频频。乌桓被曹操平复,他把乌桓人全部迁入中原,将所获的乌桓战士通过精选和整编,改编成精良的骑兵部队,仍由乌桓的王、侯、大人率领,随同曹操转战南北。后来,曹操屡征西羌,与马超开战。西羌人勇猛善战,曹操屡屡战败。最终还是靠无可匹敌的乌桓骑兵,才打败了同样以骑射闻名的西羌骑兵。自此,乌桓骑兵终在史书中留下了"由是三郡乌桓为天下名骑"的评价。这支来自蒙古草原的"天下名骑",帮助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后来与吴、蜀对峙时,吴蜀联军联合进攻曹操都不能成功,而曹操却屡屡在进攻中取得战果,乌桓铁骑在其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3、 完败于与曹操的决战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军。此后,袁绍一蹶不振。公元205年,袁绍之子袁尚、袁熙投奔北方的乌桓部落,曾经得到袁绍善待的乌桓人收留了两个人,并且出兵攻击曹操的部下鲜于辅,号称要为袁绍报仇。其实,早在曹操进攻困守南皮的袁绍长子袁谭时,乌桓就有攻击曹军的意图,曹操对此非常忌恨。这样,乌桓对袁绍之子的收容,成了曹操讨伐乌桓的导火索。

公元207年,曹操亲统大军,北征乌桓。五月,曹操大军到达了右北平的无终县。无终是通往辽西的要冲所在,得知消息的乌桓军队也到达了这里,但时值盛夏,正赶上雨季,由于地势低下,又靠近海,道路被滂沱大雨冲得泥泞不通,曹操大军一时无法前行,而乌桓的军队也暗守山中小路和险要之处,随时注意着曹军的动向。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七月,依然没有任何改善。

第51节:乌桓:威震中原的"天下名骑"(4)

这时,投靠曹操的田畴告诉曹操,曾经有过一条从卢龙塞出发途经平冈通往柳城的路,这条路断绝已经200年之久了,但从山中还能找到小路,他建议曹操假装退兵,使乌桓军队放松警觉,然后趁机进入徐无山,再向北出卢龙塞,经平岗,从敌人防备空虚的地方进军,直逼柳城。这个建议立即被曹操采纳。

在经过艰难的跋涉之后,曹操大军终于出现在辽西的大地上。直到他们行至距柳城200里的地方,乌桓才终于有所察觉,双方均急于抢占有利地形,公元207年8月,双方的军队在白狼山相遇。曹军一路上翻山越岭,兵士大都轻装简行,所以当时曹操"车重在后,被甲者少",而乌桓军队数量众多,以至于曹操左右皆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当众人惊恐之时,荡寇将军张辽力劝曹操,要求主动出击。曹操登上高处观察敌情,发现乌桓军队也是仓促应战,阵式并不齐整,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于是果断地命张辽、张郃为先锋,趁敌人立足未稳,冲杀敌阵。立足未隐的乌桓军顿时便陷入混乱。而此时曹军的第二波攻势又接踵而至,这一举击溃了乌桓的亲卫部队,乌桓军彻底崩溃。曹军一路追奔,直取柳城。这一战,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史书记载:"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至此,3郡遂平。

曹操的此次征伐,一举解决了3郡乌桓之患,稳定了河北局势,而且对其他乌桓、鲜卑部落和盘踞辽东的公孙康势力起到了极大的震撼作用。曹操在凯旋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52节:鲜卑:嘎仙洞穴走出的游猎部落(1)

鲜卑:嘎仙洞穴走出的游猎部落

在大鲜卑山的峭壁之上有一处天然形成的巨大洞穴--嘎仙洞。这里,曾经居住过一个传奇式的伟大民族--鲜卑部落。站在嘎仙洞口,面对着拓跋鲜卑先帝旧墟,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让我们好奇,这样一个茹毛饮血的部落群体,是如何在大鲜卑山的群峰密林之中繁衍生息的?是如何在历经上千年的游猎生活之后走出丛林的?又是如何经历千难万险辗转中原建立伟业的?

1、 东胡部落衍生的新族群

鲜卑族名的"鲜卑"一词,在秦汉文献中也常常被写作"师比"、"犀比"、"胥纰"。东胡被匈奴击败后,百姓四处逃散,分裂成大大小小不同的部落,流落到乌桓山的一支,就自称"乌桓(又叫乌丸)",而鲜卑山的这一支就成了鲜卑族。鲜卑山究竟在哪儿?现在已经无人能够回答了,但其大概的位置应该在今天内蒙古东部或东三省境内,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在小兴安岭一带。

鲜卑人在鲜卑山休养生息后,又逐渐强盛起来,他们极为凶悍,但文化极其落后,没有文字。他们的习俗是在结婚前把四周的头发剃光,只留头顶一撮,这可能是基于一种原始宗教信仰的结果。他们的婚配似乎也与他们日常接触的牛羊发情期有关,春天是动物的发情交配期,历史上的鲜卑人也有一个交配期,在暮春时节,平常四处游牧的鲜卑人这时候都陆续来到饶乐水畔(在辽宁营州北部),跳舞唱歌,饮酒作乐,在狂欢中寻找对眼的男人或女人交配完了,当夏季来临时,他们就又四处分散到草原深处,与羊群、白云为伴。

鲜卑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牧歌、思乡曲、叙事歌、战歌等体裁。其风格刚健清新,粗犷豪放,富又有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北魏统一蒙古高原后,太武帝从漠北迁来30余万帐落敕勒人(汉称丁零,亦称高车)。5世纪中叶,生活在阴山一带的敕勒人大都已鲜卑化,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草牧歌,其歌本为鲜卑语,易为齐言,已成为千古绝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东汉和帝时,汉大将窦宪击败匈奴,鲜卑乘虚占领匈奴旧地,10多万户匈奴人自号鲜卑,加入鲜卑族,同时也把匈奴的文化和原始崇拜带入鲜卑族,因此,鲜卑族又是东胡与匈奴的融合民族。

到东汉桓帝时,檀石槐统一了鲜卑各部,他在高柳建立王庭,联合诸部组成军事行政联合体,分为东、中、西3部,各置大人率领。这个联盟所控制的地域极为辽阔,东部管辖地包括今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科尔沁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由弥加、阙机、槐头等鲜卑大人统领,共20多个邑;中部包括今锡林郭勒草原,由慕容、柯最等鲜卑大人统领,共有10多邑;西部辖地包括今阴山以北的乌兰察布高原、巴彦淖尔高原、阿拉善盟境内的沙漠地区和额济纳河流域等地,由日律、推寅等鲜卑大人统领,共20多个邑。檀石槐还用汉人制定法律,从中原输入铁器,促进了鲜卑社会的发展。

但是在檀石槐死后,各部落的大人就各自为政,鲜卑族再次陷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中,再也没有统一过。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长期的合纵连横,有3个家族脱颖而出:东部的宇文氏,西部的拓跋氏和中部的慕容氏。这3个姓氏首先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是慕容氏,他们建立了前燕、西燕、后燕和南燕,紧跟着拓跋氏灭掉慕容氏,建立了北魏、东魏和西魏,最后宇文氏取而代之,建立了北周,之后就是隋唐盛世了。

2、 两个女人影响的三个朝代

在中国历史上,北魏是一个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朝代。而在北魏的历史上,一个拥有鲜卑血统的女人是北魏真正崛起的最大功臣。她就是北魏王朝的冯太后。

第53节:鲜卑:嘎仙洞穴走出的游猎部落(2)

冯太后本是汉族人,祖父冯宏是北燕最后一位皇帝。北燕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所灭后,冯宏跑到高丽,被高丽国王所杀。她的父亲冯朗归附北魏,被封为西域郡公,当过秦州和雍州刺史,后因牵连案件被杀。因为父亲犯了罪,冯太后5岁时就被掠入北魏宫中。

公元452年,文成帝即位后,封14岁的冯氏为贵人,18岁立为皇后。同年,立2岁的儿子拓跋弘为皇太子。北魏皇室有一条残忍的规定:皇子有被立为太子的,其生母必须被处死,以防太子年幼,生母与外戚干政、篡位。按照"立子杀母"的规矩,拓跋弘生母李贵人被赐死。冯皇后抚养拓跋弘,待太子如同亲生。

文成帝死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时,年仅12岁,尊冯皇后为皇太后,由丞相乙浑总揽朝政。乙浑图谋篡位,冯太后用计把他逮捕杀死。从此,朝政由冯太后一人裁决。随着献文帝慢慢长大,母子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公元471年,18岁的献文帝被迫禅位于5岁儿子拓跋宏(即孝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他仍统兵南征北伐,这本身就使冯太后感到威胁,而且他还杀了太后的男宠李奕,于是冯太后于公元476年,将年仅23岁的献文帝毒死。

献文帝死后,冯太后以太皇太后身份再次临朝听政。她重用一批有改革思想的人,进行一系列改革:颁行班禄制,整顿吏治,统一度量衡,推行了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冯太后的改革措施,改变了鲜卑族的落后局面,为后来孝文帝的改革打下了基础,也对孝文帝产生了影响。仅就这一点来说,冯太后就足以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女性之一。

不仅在鲜卑政权中存在着汉族皇后,在之后的汉族政权中,竟然也存在着鲜卑族的皇后。

公元581年,北周大丞相杨坚废掉周静帝,篡夺鲜卑北周王朝而建立隋朝,因此,隋朝实际上是建立在鲜卑国家的基础之上的。由于杨坚篡周建隋,所以鲜卑北周的统治集团也基本上被保留下来,隋朝朝廷充满鲜卑族官员,连隋文帝的独孤皇后都是鲜卑人。因此,从隋朝的国家政权的组成和民族的构成上说,鲜卑族的比重极大,从民族成分上讲,隋朝是鲜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朝代。

独孤皇后名字叫独孤伽罗,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女儿。独孤氏14岁嫁与杨坚之时,要杨坚保证此生不纳妾,杨坚立下誓言:"不和第二个女人生孩子。"独孤氏通晓书史,谦卑自守,恭孝,是杨坚的积极支持者。公元581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是为文帝,立独孤氏为皇后,长子杨勇为皇太子。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位统一中国的皇帝,在"影响世界100人"排行榜上位居前列,这与独孤氏有很大关系。早在杨坚在北周当官的时候,周宣帝几次要杀他,都是独孤氏帮他躲过劫难,后来的篡位又是独孤氏给出的主意。独孤皇后不仅不许自己的丈夫纳妾,也容不得别人纳妾。史书上说,她每"见朝士及诸王有妾孕者,必劝上斥之",不得重用。

第54节:鲜卑:嘎仙洞穴走出的游猎部落(3)

隋文帝上朝,独孤皇后同辇送行,退朝,她也一同乘辇回寝宫,紧紧地看着文帝,不许他接触其他的女人。独孤皇后崇尚节俭,不喜奢华。幽州总管阴寿曾献给皇后一匣珠宝,皇后却让将其换成金钱,分给边疆将士。独孤皇后对外戚要求尤为严格。她表弟崔长仁,奸淫妇女,被拿在案。文帝看在皇后面上,本要免去其罪,而皇后却不徇私情,把崔长仁处以死刑。宫中上下都十分敬重她,把她与文帝称为"二圣"。

中国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大唐朝,实际上也是鲜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一个伟大王朝。独孤皇后的家族连她自己在内,先后出过三位皇后和一位皇太后。她的姐姐是北周周明帝的皇后,她的大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她的从姐妹是唐朝唐高祖李渊的生母。她的鲜卑家族性格刚勇,势力强大,深刻影响了北周、大隋和大唐三个朝代。

3、 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共历17帝,171年。北魏诸帝,除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外,其余多奉佛。北魏政权与佛教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云冈石窟窥探出来。从山西大同西行16公里,便到了东西绵延1公里的云冈石窟。山西大同是辽代五京之一的西京,北魏也曾定都于此,并在此建造了云冈石窟。因其高处名云冈,故取名云冈石窟。

北魏拓跋氏王朝从道武帝建都平城,直到孝文帝迁都洛阳,曾经在大同盘踞了近100年。云冈石窟即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此间北魏国力强盛,先后在军事上打败了后秦、北凉等国家,掳掠吏民工巧及宗族僧徒数万名,随之也将佛教及石窟造像艺术引介进来,从而形成中国佛教传播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凿崖造寺之风几遍及全国。

道武帝是北魏的开国皇帝,鲜卑族本来对佛教不大了解,"与西域殊绝,莫能往来,故浮图之教,未之得闻,或闻而未信也"(《魏书·释老志》)。道武帝在征战过程中,接触到诸地的佛寺和僧侣,他本人好黄老,但也读过一些佛典,对于佛教,他还没有来得及兴建寺庙,延请僧侣,只听说过泰山僧朗的名声,他派人给僧朗送去一封信,以及一些礼品,称僧朗"德同海岳,神算遐长",希望他"助威谋",使他能够平定天下(见《北代魏天子拓跋书》,《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他下诏在京城建寺,使信众有所居止,于是,"始作五级浮图、耆崛山及须弥殿,加以缋饰,别构讲堂、禅堂及沙门座,莫不严具焉"(《魏书·释老志》)。皇始(公元396年~397年)年中,他诏沙门道果进京,令其担任僧官沙门统,绾摄僧徒。

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治时期,道教天师寇谦之辅佐太武帝,以道教、儒教实施统治,道教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司徒崔浩手握重权,也信奉道教,并多次在太武帝跟前抨击佛教。佛教此前在北魏十分盛行,教徒泛滥,使大量的劳动力流失。

第55节:鲜卑:嘎仙洞穴走出的游猎部落(4)

太武帝崇武强兵,大量征调青壮年入伍,但是,人力不够。泰延四年(公元438年),太武下诏征沙门50岁以下强壮者还俗服役。第二年,太武帝攻凉州,大量僧徒顽强抵抗,太武想杀尽抵抗的三千僧众,因寇谦之等请求,这才赦免。

太武帝倡导儒学,主张整饰风化。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太武帝颁布灭佛诏,限期所有师巫、沙门还俗,否则处死。沙门玄高、惠崇等违诏,太子晃和尚书韩万德庇护,但最后还是被处死。两年后,太武帝第二次大规模灭佛。佛教至此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文成帝所面对的,是太武帝毁佛的残局,他在太武帝的废佛之后大力兴佛,他下令,各州、郡、县都建造佛寺一所,凡是想出家的人,不论其年龄大小,一律听任出家。他想用佛教来化恶就善,于是,以往所毁的佛寺,又都恢复起来了,佛像经论,又得以流传,著名的云冈石窟,也在文成帝时开凿。

云冈石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可以产生梦想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规模宏大,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雕刻精美,而是因为它在武州山脚下巍然屹立了1500多年,目睹过一个个王朝的更替,经历了一个个民族的发达与灭亡。云冈石窟可以说是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北魏--一个鲜卑人的世界,就这样在历史的寒风里淡然消失了,而他创造的文明却永久地保留下来。以我们今天人的眼光看,云冈石窟是一部北魏王朝的断代史,馆藏着北魏王朝的历史;它更是一册鲜卑民族的文化史,浓缩着鲜卑民族的文化。

迁都洛阳后,公元500年,北魏开始开凿龙门石窟,但鲜卑贵族认为,那些基本上都汉化了的佛像已经不再属于鲜卑人了。于是,留在平城的鲜卑遗族们继续以己之力营造着鲜卑人自己的精神家园--云冈石窟。公元523年,北魏发生"六镇起义"。承平日久,再加上佛教祥和慈悲教义的耳濡目染,草原部落的血性沉寂了,鲜卑人曾经引以为骄傲的杀伐武功没落了,北魏政权风雨飘摇,云冈石窟停建。公元533年,鲜卑人政权北魏王朝灭亡。隋唐以后,作为民族的鲜卑不存在了。

4、 李世民是鲜卑后裔吗?

唐太宗李世民堪称一代明君贤主,然而他的身世之谜却永远被湮没在简略的正史记载之中。有考古学家根据《步辇图》留下来的唐太宗李世民最早画像推测,一代英明的君主李世民是鲜卑人的后裔。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人们的议论,李世民是鲜卑人吗?

李世民一家祖籍在今河北省赵县,而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西凉王李皓的后代。唐朝时候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界线划分不严格,唐朝之前,北方各民族大融合现象广泛存在,如在隋炀帝时,突厥人就曾强制改穿汉装,北魏孝文帝推行民族之间友好往来的政策,同一个等级的人可以被允许通婚。所以造成了有皇室是少数民族的情况,大臣中也有许多是少数民族。李世民是鲜卑族的后裔,这也是有可能的。然而这里边有几个疑点:一是李渊一门在此之前到底如何,无法从历史上考究得知;二是李渊自称为西凉王李皓后代,到底是事实如此还是自抬身价?

第56节:鲜卑:嘎仙洞穴走出的游猎部落(5)

根据可考证的历史资料证明,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的一名后妃的姐妹,属于非汉族,所以李世民和隋炀帝之间还有着姨表关系。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族人。而李渊一方的血统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证据进行论证。历史上有以下几种说法:赐姓大野部、河南破落李姓、老子李耳的后代等。其中最有可能性的说法是李世民是受胡人影响比较深的汉族人。现在一般的习惯说法是,唐太宗李世民是各民族的混血儿,民族大融合的产物。然而再进一步的研究却步履维艰,主要是由于唐太宗李世民乃一代明君,可以称为帝王的楷模,后世人们想尽可能模糊其民族的概念。因此许多学者对考证唐太宗李世民身世问题并不积极。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认为李世民为鲜卑族后裔的观点主要有以下论据:

第一,立武则天为后印证了唐朝的胡俗。唐朝人对肥硕丰腴的女子情有独钟。这与唐的民族融合大有关系,带有明显的少数民族倾向。在胡人的风俗中有父死子娶母为妻的习俗,也有一家的男人共用一妻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之间的关系近乎乱伦。杨贵妃本是唐玄宗之子寿王的妻子,却被身为公公的唐玄宗讨来做了妃子。这些为李唐王朝大臣们所不齿的关系是不是李氏家族身体里流淌的胡人的血液在作怪呢?

第二,从唐太宗的性格来判断他的血统。李世民性格凶残、野心勃勃,为李唐天下立下赫赫战功,晚年时,唐太宗战志犹存,亲征高句丽。唐太宗善骑射,一生过着不倦的戎马生涯。这些都可以作为质疑他的血统问题的证据。在他的一生中,最大的政治风波莫过于使他得以登上王位的"玄武门之变"。这一段历史为我们揭示出了一个性格凶残、充满野心的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中的李世民判若两人。

第三,李世民的唐昭陵独特的墓葬显示了少数民族习俗。昭陵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坟墓,有内外两城。外城遗址已难以考证,门内当年建有献殿,存放李世民生前服用器物。北门称为玄武门,又称司马门,原有14个"蕃酉"的石雕像,现在已不知何处,石雕像到底有些什么来历?现在已是无人知晓。但是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浮雕还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艺术陈列室里。

"昭陵六骏"的确是李世民留下的有一个疑点:中国所有帝陵中,为什么只有李世民的昭陵里有战马石刻?唐太宗独特的墓葬形式是否真的显示了鲜卑的习俗?李世民的坟墓昭陵至今未被打开,据称也未被盗过,所以里面的陪葬物品到底是些什么现在只是猜测,或许若干年以后,我们可以从昭陵里睡着的李世民自己那里得到最真实的答案。

第57节:契丹:马背上诞生的"镔铁"民族(1)

契丹:马背上诞生的"镔铁"民族

中华民族是神州大地上多个民族历经几千年融合而成的,在这几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曾有一个民族扶摇而起,又神秘消失,这就是契丹族。契丹的本意是"镔铁",即坚固之意。这个剽悍勇猛、好战威武的民族,在200多年的时间里曾经挥斥长城内外,饮马黄河。但令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民族,自明代以来就集体失踪了,人们再也听不到关于他们的消息。

1、 刻满怪异符号的石碑

1922年,一位比利时传教士,在中国内蒙古一座被盗掘一空的900多年前的契丹人古墓中,发现了一块刻满奇怪的类似文字符号的石碑。当时,没有人能识别这些犹如天书的符号。这些符号公诸于世后,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些符号会不会是契丹文字呢?据史书记载,契丹人建立辽国后确实曾经创造契丹字,然而,契丹文字早在700年前就失传,后人见都没有见过。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经过考证,认为"天书"就是早已被岁月掩埋的契丹文字。结论一出,举世期待,契丹这一消失的民族重新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关于契丹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位男子骑着一匹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一位女子则乘青牛自上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了八个儿子。后来,他们的8个儿子分别繁衍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契丹。这是一个神话传说,不过据《魏书》记载,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作为一个中国北方民族就已经出现。

契丹最早分为8个部落,部落首领每3年推举一名盟主作为头领。唐太宗时,契丹首领窟哥率领部族向唐朝称臣,唐朝在那里设置了松漠都督府,并把这一地区分为10州管辖,封窟哥为都督赐姓李。契丹定期向唐政府缴纳贡品,并从那里得到所需的日用品、兵器等。

后来,唐朝走向衰落,北方草原上突厥称雄,实力较弱的契丹只得臣服于突厥,并在之后的很长时间内在唐与突厥间徘徊。到了公元9世纪中期,契丹部落逐渐地发展壮大,开始称霸草原。他们兵强马壮,骁勇善战。部落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辽。

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北部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契丹王朝在中国延续存在了200多年,与宋朝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差一点就将宋朝灭亡而统一全国。家喻户晓的《杨家将》,讲的就是1000年前,宋朝军队在杨家将率领下与强大的契丹军队激战沙场的故事。在此期间,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被阻断,以至许多西方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契丹的统治之下。于是,契丹成了全中国的代称。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第一次向西方介绍东方时,就以契丹来命名中国,直到今天,在斯拉夫语国家中,仍然称中国为"契丹"。

第58节:契丹:马背上诞生的"镔铁"民族(2)

在以后,辽国多次易名。公元983年,改国号辽为大契丹。公元1066年,又恢复了大辽的国号。辽国共经历了9位帝王,统治时间长达210年。辽圣宗之后的几代帝王日益腐败,他们崇拜佛教,为此不惜大兴土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庙宇。国势因此而日渐衰落,民不聊生。与此同时,统治集团内部也因为争权夺利而互相残杀,造成各部落间互相倾轧,辽国的军事实力大为削弱。

辽朝皇帝的腐败使国力大大受损,而辽朝下属的女真族的一支却悄悄地发展起来。1124年,辽国在与女真国建立的金国的中京决战中失败,耶律大石率所属部下逃往西部,另一支契丹部族在八刺黑的率领下逃到伊朗。1125年,辽国灭亡。

八刺黑在伊朗建立了起儿漫王朝,并改信伊斯兰教,被当地人渐渐融合,不再具备契丹族的特征。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称帝,建年号延庆,哈剌契丹国正式建立,史称"西辽"或"西契丹"、"后契丹"。1218年,西辽被蒙古大军消灭,从此契丹正式灭亡。

2、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契丹"原意为镔铁。它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公元389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拉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此时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各部走向联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后建立辽朝。

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中国在英语中的名称为"China",来源于中国的瓷器名称,然而却有很多其他的外国语言并不这样称呼中国。在俄语、希腊语,以及中古英语中,整个中国均被称为"契丹"。如现在在俄语中中国的发音是"Kitay"。当代英语也有用"Cathay"来表示中国,如CathayPacific(国泰航空,"中国太平洋航空")。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称呼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这样的差异呢?"Kitay"、"Cathay"这两个词又是源自哪里,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其实,俄语中对中国的称呼来源于契丹。"Kitay"就是契丹的音译。"契丹"在古代还被翻译成Kita1a或Cathala、Cathay,是辽朝建立者的族名。法国人勒内·格鲁塞在《草原帝国》中说:"契丹(汉名),阿拉伯~波斯语(Khitai),蒙古语(Kital)。"《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在整个欧亚大陆成为中国的代称。在俄罗斯和整个斯拉夫语世界中,至今还用这个称呼来称中国。"现在俄罗斯等众多国家称呼中国直译过来是"契丹",俄国人到目前为止仍然称中国为"Kitan",称中国人为"Kitanyes"。在穆斯林文献中常把北中国称为"Khita"、"Khata",这都是从契丹演变而来。既然契丹是一个消逝了的少数民族,为什么会用它来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呢?

第59节:契丹:马背上诞生的"镔铁"民族(3)

公元916年,契丹国建立,947年改国号为大辽。辽自太宗耶律阿保机至九世帝耶律延禧历219年。耶律阿保机在位期间,任用汉人韩延徽等改革习俗,建立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农商,年号也仿中原,任用大量汉人官吏,管理国家。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诸多方面多有建树。辽文化即以根植本土的游牧文化为主体,吸收中原文化,构成了自己的契丹文化。契丹王朝在中国北部持续存在了200多年,与西夏和宋朝形成对峙的格局。在此期间,中国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被阻断(当然,民间意义上的丝绸之路从未中断),以至亚欧大陆中西部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契丹的统治之下。

契丹不仅在对外联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本身的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由于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也已经十分发达,它还把自身的文化等向外传输,影响着外界对中国的印象。外国甚至认为契丹就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于是,契丹成了全中国的代称。时至今日。

后来,虽然契丹衰落了,繁盛的文明也随着消失,但是那些已经形成习惯的欧洲国家仍然没有改变这种以契丹国名、族名代表中国的习惯。这种习惯在这些国家中一直延续到今天。尽管它的原意已经被人们遗忘,但是从这个词汇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契丹繁盛时是何等景象。

3、 契丹集体失踪之谜

契丹民族不但创造了强大的军事王国,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至今在黄河以北地区保存下来的古佛寺和佛塔,巍峨雄伟,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坚固挺拔。尤其山西省应县的释迦塔,是现今全世界保存的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式建筑,历经多次地震而不毁。从中不难看出,创造如此辉煌文明的民族,一定有着相当的经济基础和雄厚的工程技术力量。同时,也可以看出契丹王朝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除了大量吸收中原汉族人才以外,还通过与宋朝的交流获得先进的生产技术。契丹民族,确实在中国北方开创过一派繁华的时代。然而,如此一个强大的民族,为什么会这么迅速消失呢?契丹人究竟去了那里?他们还有没有后裔?寻找这个失踪的民族,成为一个诱人的历史之谜。

据《辽史》记载,辽灭亡后,至少还有两大部分契丹人留了下来。一部分是契丹末代皇帝的追随者,另一部分是聚居在辽国南部的契丹人,还有一些散居各地的契丹军民。黄河流域不断出土的文物说明有的契丹人被女真人降服,有的向北回迁到契丹的发祥地,也有人和北方其他民族逐渐融合为一体。事实上,在金朝统治时期,契丹人不断举行起义。当蒙古族兴起后,契丹人纷纷投靠,想借助成吉思汗恢复本民族的地位。这也从侧面证明,到元代初期,契丹人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

第60节:契丹:马背上诞生的"镔铁"民族(4)

那么,几百万契丹人到哪里去了呢?史学界推测大致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族源,与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第二种可能,西辽灭亡后,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迁移到了伊朗克尔曼地区,被完全伊斯兰化,演化为其他民族。第三种可能,金蒙战争爆发后,部分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在随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时,散落到了全国各地。这几种可能虽然不同,但是都承认契丹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已经被融合到了其他民族之中,永远地消失了。

当然也有几种版本传说契丹民族没有被融合,他们作为一个民族仍然存在。一种说法认为,生活在大兴安岭、嫩江和呼伦贝尔草原交汇处的达斡尔人,就是契丹人的后裔。达斡尔的意思是"原来的地方",也就是故乡。几百年来,达斡尔人就在这里游牧,但究竟哪里才是他们的故乡?达斡尔人自己不知道,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文字,只能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事就没有人知道了。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契丹族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历史等内容,找到了大量证据证明,达斡尔人是继承契丹人传统最多的民族。但这些只是间接的证据,具体定论尚待进一步地证明。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契丹部落最后流落到了云南地区。他们的根据是,在云南施甸县,发现了一个仍在自己祖先的坟墓上使用契丹文字的特殊族群,统称"本人"。在施甸县由旺乡的一座宗祠里,还发现了一块上面篆刻着"耶律"二字牌匾。据"本人"介绍,这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阿苏鲁,并表明他们的契丹后裔身份。历史上确有记载,阿苏鲁是投靠蒙古的契丹后裔,他的先祖曾参加西南平叛战争。但这并不能证明这些"本人"就是阿苏鲁的后代。毕竟漠北和云南相隔万里,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学术界始终未能给这个自称契丹后裔的族群正名。

最近,社科院的刘凤翥教授称利用DNA技术揭开了这千古之谜。他率领的专家们先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在云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样;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提取到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在完成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DNA可变区比较后,得出了如下结论:达斡尔族与契丹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云南"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很可能是蒙古军队中契丹官兵的后裔。

但是这项测验的最大的难题是要证明实验所获得并进行分析的是古代契丹的DNA的确是古DNA,而不是污染物。因为古生物遗存中的有机物经长期降解已保存无几。实验只能在有限的DNA中复制扩增并排除污染。虽然这次分子考古的实验每一步都进行了阴阳性对比,可还是没能严格按照国际上权威的分子考古--尼安德特人的分子考古法来执行实验。

这项测验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其实即使最终证明这项测验结果准确无误,也不能过于简单地来看民族源流问题,因为契丹族100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外婚制",所以纯粹意义上的契丹人已经不存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4962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神秘消失的古国之『楼兰古国』 楼兰古国一夜消失

前言楼兰,中国历史上神秘消失的古国之一,他的神秘、诡异让无数探险爱好者向往……楼兰古城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它在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公元630年消亡,有800多年历史。它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

导学案的编写与思考之三:如何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编写与思考之三:如何编写导学案原作者:李靖(广西省崇左市宁明县)来源:教师继续教育网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怎样编写出高效、实用的导学案,这是一线教师最为困惑的问题,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大唐秦王陵拍的电影《一个老汉三个贼》 大唐秦王

在大唐秦王陵拍的电影《一个老汉三个贼》央视六频道播出在《一个老汉三个贼》剧组,不少人都讲着一口流利的宝鸡方言,这支队伍号称“宝鸡军团”。电影制片人张旭辉是从宝鸡市走出去的电视人,他投拍的电影《杨文洲》、《国宝迷踪》、

瑞安的一些古地图_光明人家 浙江瑞安地图

瑞安市的一些古地图--《万历--乾隆温州府志--嘉靖、嘉庆、瑞安县志》收集:光明人家 2013-10-09--明《万历--温州府志》瑞安古地图--瑞安县镜图地图就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或其他

声明:《神秘消失的西域古王国 西域三十六国怎么消失》为网友演员从事欺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