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矿产资源 甘肃三支一扶工资

青海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建国以来,用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费,青海省取得了探明矿产资源储量保有潜在总价值居全国前列。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钾、锂矿产资源供给基地,钾肥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以上。柴达木盆地北缘的锡铁山铅锌矿是我国重要有色金属基地。青海未探明的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有全国著名的五大成矿带:①祁连山成矿带,蕴藏着巨大的有色金属资源,是我国重要的镍、铜等资源产地,并且东西两端已有数处有色金属矿物原料基地;②东昆仑成矿带,不仅是铁、铅锌矿的重要富集区,而且是钴金铜资源的重要产区;③三江成矿带深入青海境内,有色金属资源有望超过西南三江而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矿产原料基地之一;④巴颜喀拉成矿带是金矿的重要富集区,近期在北部已相继发现大型—特大型金矿;⑤柴达木盆地成矿区,深部钾盐卤水资源巨大,展示出良好的找钾前景。
截至2004年底,青海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25种,其中54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列全国前10位,23种排前3位。钾、镁、芒硝、石棉、石英岩等11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已发现的各类矿床、矿点和矿化点2600余处,保有储量潜在价值约17.4万亿元。
据预测,青海的铜、钴、金、铅锌、煤炭等重要矿产未探明的资源量超过已探明资源量的4倍以上。青海有10多个超大型矿床成矿区段,找矿潜力巨大。铜、钴、贵金属、能源、富铁、铬、铂、铀、镍等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后备基地,并成为构建国家资源安全体系的重要选区。
2003年,全省共有各类矿山企业752家,从业人员4.7万人,开发利用矿产52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石油、天然气、煤),黑色金属矿产3种(铁、锰、铬),有色金属矿产6种(铜、铅、锌、镍、钨、锑),贵金属矿产1种(金),稀有金属矿产2种(锂、锶),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3种(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等),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芒硝、石盐、镁盐、钾盐、硼矿等),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24种(石棉、云母、石膏、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建筑用花岗石等),水气矿产3种(矿泉水、地热、地下水),在这些矿产中,盐湖化工、稀有金属、有色金属及石油、天然气、建材非金属矿产品的开采规模及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2003年以来,一批大型矿山先后投产,如察尔汗100万t钾肥、赛什塘50万t铜矿、大风山30万t天青石矿、德令哈3万t碳酸锶等一些大型厂矿即将建成。
1.矿产资源的特点
(1)矿种较齐全、储量较丰富。在全国四大类矿产中,青海已上储量表的矿种分别占全国和西北5省(区)的53.7%和61.1%。青海上储量表的76种矿产,保有储量在全国名列前10位的有5O种,其具体名次占全国保有总储量(%)如下;①第1位。有锂矿、锶矿、冶金用石英岩、硭硝、盐矿、钾盐、铁盐、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石棉、玻璃用石英岩11种。②第2位。有硼矿、溴、压电、水晶、铸石用玄武岩5种。③第3位。有铷矿、铟矿、自然硫、天然碱、硅灰石、长石、石膏7种。④第4位。有硒矿、泥炭、碘、滑石、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用黄土、岩棉用玄武岩8种。⑤第5位。有钴矿、伴生硫、制碱用灰岩、云母4种。⑥第6位。有天然气、铬矿、汞矿、轻稀土、熔炼水晶5种。⑦第7位。有水泥配料用泥岩1种。⑧第8位。有铅矿、镍矿、锡矿、镉矿4种。⑨第9位。有铂族金属、砷矿、磷矿、菱镁矿4种。⑩第10位。有石油1种。
(2)多组分综合矿床多。青海省内探明的各类矿产中,形成综合性矿床的矿产地占有一定比例,尤以金属类比较突出,其次是非金属矿产、燃料矿产。金属矿床。在78个矿区中,只有铁、铬、铝、砂金等少数矿床探明单一矿种储量,由两种主矿和共生或伴生多种有益组分构成的综合性矿床区占58%。其中,以铁为主矿区中有8个共生、伴生有2种以上矿产,如肯德可克、尕林格、赵卡隆等中型矿床,共、伴生有铅锌、铜、银、硫及镉等,小卧龙矿床共生中型锡矿等。有色金属矿床(区)中,绝大部分都探明有数种矿产储量和具有相应矿床规模。非金属矿床。上储量表110个矿床区中,由2种以上矿产形成综合性矿床区约占半数,尤其盐湖矿床在勘查钾盐、硼矿或锂矿的同时,综合评价了盐矿、镁盐、芒硝、碘、溴、铷等矿产多达7种以上。
(3)中小型矿床居多。探明储量矿产地中,中小型矿床占大多数,一般小而富或符合工业指标要求。
2.矿产资源的分布
青海省矿产资源的分布明显受区域地质构造控制,即成带或成群相对集中,又具星散分布的特点,结合成矿区划,对省辖8个州、地、市区探明矿产及产地情况概述如下。
(1)海西州。地域面积占全省45%以上,包括柴达木成矿区,祁连成矿区中南部,唐古拉成矿区、小唐古拉山成矿带。其中,柴达木盆地蕴藏各种盐湖矿产和较丰富的油气资源,周边柴北缘、阿尔金、东昆仑等成矿带分布着有色、黑色金属和石棉、煤等重要矿产。该区是青海省已知各类矿产及产地最多和矿业发展最重要的地区。
(2)西宁市。辖区面积为3,35Okm2,占全省总面积的0.46%。地处中祁连东段湟水流域中新代河谷盆地区,蕴藏有丰富的石膏、硭硝矿和煤、水泥用灰岩、硅石等矿产资源,是青海省发展建材矿业重要地区。
(3)海东地区、海北州。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2.37%、4.48%,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其中,海东地区,地处中祁连东段和拉脊山成矿带,冶金用和建材用非金属矿产在该区占有突出地位,以镍为主的有色、贵金属和硫、磷等矿产也在省内有一定优势。海北州,除横亘省境北部祁连成矿带外,南跨中祁连西段北部。这一地区不仅是全省石棉、铬矿的成矿区之一,铁和有色、贵金属、煤等矿产分布也广,探明矿种及产地较多,是省内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
(4)海南州、黄南州。分别占全省面积的5.81%、2.50%。两州在成矿区划上主要处于省境西秦岭成矿区,海南州还跨巴颜喀拉成矿区西端。已知铜、铅锌、钨锡、汞、砷、金等矿产,在省内均占有比较优势的地位,将是青海省有色金属的重要开发基地。
青海省矿产资源 甘肃三支一扶工资
(5)玉树州、果洛州。地处青海南部,辖区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27.6%、5.81%。其中:玉树州包括巴颜喀拉成矿区中西段和唐古拉成矿区,有色和贵金属、煤、盐类等矿产有较好成矿远景;果洛,主要处在巴颜喀拉成矿区东段,已知铜、钴、金等矿产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两州探明有较丰富的砂金矿产资源,已达到一定规模。
3.主要矿产资源总量与特征
(1)黑色金属矿产。包括铁、锰、铬、钛、钒等。已探明上储量表的有铁、铬矿2种,锰、钒矿探明储量很少,钛矿只发现成矿线索。
①铁矿。青海省内发现铁矿产地43O余处。其中已上储量表的产地23处,包括中型矿床8处,其余为小型。共探明表内C+D级矿石储量2.47亿t。主要分布在野马泉一都兰成矿带的格尔木市、都兰县境内,计有中、小型矿床15个(其中中型6个),探明储量占全省88%。其次,北祁连成矿带西段祁连县地区,上储量表的中型矿床1处和小型2处。储量占全省8%。其余产地分散在玉树、湟中、兴海等县的有关成矿带中。小唐古拉成矿带已发现品位高、规模较大的矿床(点),是一个铁矿资源潜在远景区。
②铬矿。虽已知与成矿有关的超基性岩较发育,见矿线索较多,但由于找矿难度大,地质工作程度不高,目前探明产地和储量不多。
(2)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铜、铅、锌、铝、镁、镍、钴、锡、钼、汞、锑13种矿产。省内除铝、铋矿尚无成型产地外,其余均有探明储量。
①铜矿。共发现共、伴生铜矿产地39O多处,其中矿化点占7O%以上。已上储量表的矿区有17处(其中,大、中、小型矿床依次为2处、3处、12处)。成矿类型主要有海相火山岩热液-沉积改造型、岩浆期后热液型;矽卡岩型;所占全省探明储量依次43%、30%、23%。矿床成分组合,以铜为主的有8处矿床,占全省探明的90%,其余以铅锌、镍、锡、铜等矿产为主共生小型铜矿床。探明矿床矿石类型以硫化铜矿石为主,占全省总储量的99%,氧化和混合铜矿石占有量甚微。矿石以含铜品位大于1%的富矿为主,约占全省总量的89%。在开采方式上,属于地下开采的矿区6个,占探明储量的58%,其次为露天、地下联合开采。
②铅、锌矿。铅、锌矿是省内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已发现产地约120处,铅、锌单矿种产地225处。目前探有储量的产地4O处。其中,已上储量表的矿区有24处,包括铅+锌大型矿床1处、中型6处,其余为小型矿床。成矿类型以海相火山喷发有关类型为主,铅、锌储量分别占全省的84%、75%;矽卡岩型分别占全省铅、锌储量的5%、15%。其次有陆相火山岩型、热液充填型等。矿石类型以硫化铅、锌矿石为主,占全省总储量的9O%左右,其次为氧化矿石和少量混合矿石。按开采方式,多数矿床属地下开采,占总储量的9O%以上,其余为露天或露天-地下开采方式。
③镍、钴矿。青海省内的镍、钴矿与基-超基性岩有密切成矿关系。已发现22处产地,其中探有储量的矿区(点)1O处,上储量表的镍、钴矿产地分别有4处和3处。其中,镍矿中型矿床1处和小型3处,钻矿大、中小型矿床各1处。
④镁矿。青海省内发现可供炼镁用菱镁矿、白云岩产地较少,勘查程度也比较低。目前仅勘探评价小型矿床1处,属海相沉积变质型矿床,矿石含氧化镁平均品位为21.O7%,目前尚未利用。
⑤钨、锡、钼、汞、锑矿。这些矿产在青海省内不同程度地分布,尤以西秦岭各矿带多见,东昆仑成矿带也有较好的成矿条件。钨矿,已知产地有1O余处。锡矿,已知产地有8处。钼矿,已知产地有1O多处。汞矿,已知产地有27处,现探明上储量表矿区4处。成矿类型有沉积改造、热液充填型等,矿石为原砂矿石,汞锑矿石,品位一般较高。目前,除穆黑矿区曾开采外,其余均未开采刊用。锑矿,已知产地有15处,往往与汞矿、金矿共伴。
(3)贵金属矿产
①金矿。有砂金、岩金两大类型,青海省内皆有广泛分布。有资料可查产地140处,上储量表矿区17处。砂金,分布遍及全省各水系流域,开采历史悠久。除未上储量表的群采点外,有产地77处。岩金,省内各主要金属矿成带岩有不同程度的发现,但由于金矿地质工作在省内起步晚,至今探明岩金储量主要为伴生金,以金为主产地探明储量尚少。
②银矿。已知24处产地,类似伴生金一样赋存于一些以铜、铅锌或多金属硫化矿床中。其中,大型矿体1处,中型5处,小型3处,伴生银品位一般在3O~5Og/t,具有较高综合开采利用价值。
(4)稀有、稀土金属和稀散元素矿产。这三类金属矿产资源,用途广泛和各有特色,是现代工业和尖端工业以及延伸领域的重要矿物原料。
①稀有金属矿产。青海省内已知有锂、铷、铌、钼、铍、锶、铯、锆8种。锂、铷矿在省内现代盐湖中均有赋存。探明储量的锂、铷矿区分别为1O处、1处。锶矿(天青石)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第三系膏盐层中有广泛分布,属湖泊化学沉积成矿。
②稀土金属矿产。稀土金属矿产有矿点4处,经评价,均未形成矿床。
③稀散元素矿产。有锗、镓、铟、镉、硒、碲等,均呈伴生元素,赋存于硫化金属矿床中,除碲矿探明储量很少和锗仅探有E级储量外,其余4种矿产探明D级储量均在国内有定的地位。这些矿产可随主矿开采综合回收利用。
(5)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已知冶金辅助原料矿产10种,计有矿产地约百处。其中,耐火粘土、型砂、红柱石、蓝晶石、耐火铝土质页岩尚无探明正式成型矿床或正在进行勘查评价。现仅对5种矿产概述如下。
①萤石。在大通、化隆、尖扎、兴海、都兰、杂多等县发现产地12处。现仅勘查评价大通县花石掌热液充填型小型矿床1处,探明储量(氧化钙)19.7万t。
②白云岩。在中、北祁连和柴北缘等成矿带前寒武系和早古生代海相沉积碳酸岩层中广泛分布。已知产地40余处,探有E及其以上级别储量的产地10处,5亿t以上,均达耐火或熔剂用工业原料要求。现探明上储量表的矿区有互助南门峡、湟中门旦峡、德令哈市黄石梁3处中、小型矿床,合计C+D级储量2,982万t,暂未开发利用。
③石英岩(硅石)。在省内寒武-前武系海相沉积变质岩层中广泛分布。目前,仅在10余处产地探明储量达20亿t以上,主要分布在西宁及海东地区,有“硅石走廊”之称。按用途可分为冶金用、玻璃用2个亚种。
冶金用石英岩8处产地探明C+D级储量3.9亿t,其中C级占31%。主要矿区有大通县斜沟大型矿床和乐都县李家昂、湟中县李家山金跃、化隆县尕磨滩、互助县扎板山等中型矿床。矿石质量一般较优,是耐火用、铁合金用和工业硅用良好原料。目前尕磨滩、李家昂等矿区已开发利用,斜沟特大型矿床区正拟(筹)建开发利用。玻璃用石英岩11处产地,5个矿区中探明储量为17亿t以上。其中除斜沟共生0.33亿t外,大通县卧牛掌特大型矿床区达15.9亿t,另有勘查程度低未上储量表的大通县窑沟,西宁市恰罗,湟源县塞尔等中、上型矿区,目前基本未开发利用。
④石灰石。青海省内石灰石资源在侏罗纪以前各时代地层几乎都有分布,尤其在晚元古界和古生界海相沉积碳酸盐层系中成矿普遍。预测省内仅青藏路沿线及周围地区石灰石资源量达5,000亿t以上。有资料可查的产地96处(含水泥用大理岩),其中34处探有E级以上储量百亿t以上。
熔剂用灰岩。在已知8处产地中,探明格尔木市雪水河、门源县大梁2处中、小型矿床,合计探明C+D级储量0.32亿t,加上大梁矿区E级储量1亿t,占预测储量的10%左右。目前均未开发利用。
化工用灰岩。有电石用、制减用2种。已知产地分别有12处、4处。其中:电石用灰岩探明有天竣县天青山、互助县柏木峡光山2处大型矿床,合计储量13.7亿t;制碱用灰岩探明德令哈市大型矿床1.8亿t。目前这些矿床均未对口开采利用,部分被用于水泥原料。
水泥用灰岩。在已知70余处产地中探有E级以上储量的产地34处,计有储量约4O亿t。其中探明上储量表产地13处,共计储量9.9亿t,其中B+C级占44%。主要分布在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北州、海西州,依次有产地3处、5处、2处、3处,依次占上储量表总储量的8%、21%、31%、40%。这些矿区目前多已被省或州、县不同程度开采利用。
⑤菱镁矿。省内与超基性岩有关滑石菱镁岩广泛发育,但勘查程度很低。最近勘探评价的祁连县草大坂矿区,审批C+D级矿石储量82万t,菱镁矿和滑石含量基本相等。初选试验表明除可生产特级滑石粉外,菱镁矿还可以作优质耐火原料。现拟进行提炼金属镁半工业试验。
(6)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化。化工原料非金属矿是青海省发现、探明矿种多和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类矿产,尤其以盐化工为主的一些盐湖矿产资源在全国得天独厚。
盐湖矿产。盐湖矿产是青海省主要优势资源。除上述锂、铷、锶等稀有金属矿产外,主要还有盐矿、钾盐、镁盐、硭硝、天然碱、硼、碘、溴8种。这些矿产是工业乃至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矿物原料。
柴达木盆地面积12万km2,是中国大型内陆盆地之一,存在着各种地表卤水湖、半干涸及干涸盐湖,其中地表水湖33个(含2个半咸水湖),面积为1,266km2。各种盐湖区含盐类,第四系沉积广布,总面积为3.2万km2,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现代盐湖矿产资源。已勘查评价产地32个,具有分布广、规模大、品位高、矿种多、类型较全和固、液并存成矿等特点。按单矿种划分产地有96个,其中固、液并存矿床33个,包括大或特大型矿产41个、中型21个、小型34个。累计探明各种可溶盐储量3,430亿t.,其中表内储量3,415亿t。
按主矿种勘探对象分,以锂为主的有一里坪和东、西台吉乃尔湖3个矿区;以钾镁盐为主的有察尔汗矿田(含3个矿区)、大浪滩矿田(含6个矿区)、昆特依矿田(含5个矿区)、马海矿区等;以硭硝为主的有察汗斯拉图矿区;以盐矿为主的有茶卡、柯柯矿区;以硼矿为主的有大、小柴旦湖等矿区;以天然碱为主的有宗家-巴隆矿区。这些矿区(田)多数共、伴生有数种有价值的矿产组成大型综合性矿床(田),有着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
盐矿。探明产地25处,以固体石盐为主,次为卤水盐。共探明氧化钠储量2,363亿t(其中B+C级占3%)。百亿t以上储量的和大型矿床有5处,最大者为大浪滩梁中矿床1,4O6亿t,次为昆特依大盐滩、马海、察尔汗和别勒滩矿床,分别为769、3O5、105、323亿t;30亿t~90亿t的矿床区有察汗斯拉图、西台吉乃尔湖、一里坪;其余矿区,如大浪滩黄瓜梁和双泉、昆特依北部盐带和俄博滩、东台吉乃尔湖、尕斯库勒湖、茶卡、柯柯等均具大、中型矿床规模。这些矿区,97%的储量为石盐,矿层分布稳定、厚度大、埋藏浅,易采易选,矿石含氧化钠品位一般大于7O%,其中柯柯等达83%。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的一个巨大盐库。但目前开采利用程度较低,已被省内正规开采利用的主要有荼卡、柯柯,是省内盐业重点生产基地,其他少数矿区也有小规模开采。
钾盐。是中国短缺资源之一,目前探明储量绝大部分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计有产地22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5处,小型13处。累计探明氧化钾储量为4.5亿t(其中B+C级占33%),低品位储量为2.5亿t。除少数固体石盐钾矿外,95%的储量为第四系晶间或孔隙卤水钾盐矿,以湖泊硫酸镁亚型钾镁盐矿床为主。主要有察尔汗、昆特依、大浪滩、马海4处大型矿区(田),探明储量依次为1.54、1.21、0.61、0.64亿t,合计储量占全区表内总储量的89%。其次是一里坪和东、西台吉乃尔湖及大、小柴旦湖、察汗斯拉图、尕斯库勒湖等矿区也共生有中、小型钾盐矿。这些矿区(田)中,以察尔汗盐湖3个矿区规模最大、勘探程度最高,已成为中国和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察尔汗矿区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运行,二期工程于别勒滩区正进行筹建。
硭硝。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和西宁盆地。探有储量矿区20多处,上储量表矿区11处,硫酸钠储量为87.1亿t。柴达木盆地有矿区9处,共探明储量66.9亿t,占全省77%。这些矿区中,大浪滩梁中矿床51.7亿t,次为察汗斯拉图的7亿t,储量大于亿t以上的矿区还有大柴旦大浪滩、双泉、昆特依大盐滩等矿区。各矿区硭硝矿层分布稳定、厚度较大、埋藏浅、易采易选,矿石含硫酸钠品位一般大于50%。察汗斯拉图,一里沟硭硝矿体多裸露地表,硫酸钠平均品位大于80%,且巳脱水成无水硫酸钠,开采加工方便。西宁盆地以钙硭硝为主的资源丰富,在白垩系、第三系膏盐岩层中广泛分布,预测资源总量在400亿t以上。西宁北山一泮子山、互助县硝沟、硝沟外围、平安县三十里铺4个大、中型矿床探明B+C+D级硫酸钠储量为20.0亿t。各矿区矿体层分布稳定、厚度大,含硫酸钠品位一般在3O%左右。
硼矿。柴达木盆地盐湖硼矿在中国占有较重要地位。在已勘查12处产地中、共探明三氧化二硼平均品位大于2%,最高达10%以上,主要有大、小柴旦湖以固体矿为主2处大型矿床区,合计储量522万t,占总储量的44%。其余主要为与钾盐共、伴生液体硼矿。
天然碱。在都兰县宗家一巴隆、紫达木河北岸、哈鲁乌苏河探明3处小型矿床,计有碳酸钠储量48万t,已由地方开采利用。
碘、溴矿。分别在察尔汗盐湖和大柴旦湖探明产地,碘2处,溴3处,均为大型矿规模,分别探明碘、溴储量为0.8、18.9万t。
硫矿。硫矿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青海省硫矿资源主要有自然硫、硫铁矿2种。自然硫。天峻县硫磺山自然硫矿田曾以规模大、品位富而闻名全国。该矿位于疏勒河南岸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地带,由5个矿床、3个矿点组成,共探明硫储量63万t。20多年来青、甘两省分别建矿开采,硫铁矿。在各有色金属成矿带中皆有分布,包括共、伴生产地50处。其中以硫铁矿为主矿区(点)有30余处。矿区有互助县罗藏沟、上加克(含南、北2个矿区)、祁连县香子沟、大柴旦青龙滩。除罗藏沟为小型矿床外,其余均达中型矿床规模,合计矿石储量为1,880万t。矿床类型以火山岩型、矽卡岩型为主,矿石品级除上加克以I级品为主和被开采利用外,其余矿区多为Ⅱ、Ⅲ级品。
磷矿。发现产地大约有10余处沉积变质型矿点,多为品位低、难选度大。其中湟中县上庄大型磷灰石型矿,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该矿生成于黑云母单斜辉石岩体中,为晚期岩浆分异型矿床。矿石为磷灰石型,含五氧化二磷平均品位大于3%,为等外品级。探明矿石储量为5.1亿t。矿石除伴生稀土矿外,共生大量蛭石化黑云母、磁铁矿、透辉石,具有较高综合开发利用价值,被列为近期开发利用对象。
砷矿。青海省内多见,主要发现于黄南、海南州有关成矿带。往往与汞、锑、金等矿产共生,仅有7处产地探明储量在18万t以上。经审批上储量表的有泽库县夺确壳、多郎尕日赛、老藏沟和兴海县赛什塘4处共、伴生中型砷矿,合计储量7万t,目前尚未利用。
重晶石。已知各产地13处,探有储量矿区(点)4处。锡铁山和祁连县油葫芦2处小型矿床,合计D级储量105万t,尚未开采利用。
(7)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是矿种多、用途广的一类矿产资源。青海省初步发现有37种,产地400多处。其中;石墨、脉石英、透辉石、透闪石、蛭石、冰洲石、刚玉、宝石、玉石、彩石10种,因勘查程度低,只探有E级或少量D级储量,尚欠开采利用依据;高岭土、膨润土、辉缘岩、叶腊石、沸石、珍珠岩、石榴子石、建筑石料8种仅发现产地,尚未勘查评价。现探明上储量表矿产19种,除在“冶金辅助原料矿产”中已顺便对水泥用灰岩和大理岩、玻璃用石英岩作了介绍外,另有下列16种矿产。
水晶。有压电水晶、熔炼水晶2种。在唐古拉山区见矿线索较多,现探明有关曼通洞压电、熔炼水晶相共生大型矽卡岩型矿床。该矿于7O年代曾边探边采,具有较大潜在远景。
硅灰石、长石。①硅灰石。在都兰县发现海寺、哲格日有大中型矿床2处,系产于石灰系层控式热度质一矽卡岩型矿床。其中,海寺矿区经探明矿石储量有1,315万t(其中C级占54%)。硅灰石含量平均为60.84%,为建筑陶瓷级原料。②长石。乌兰县沙柳泉普查探明储量为5,632万t,为大型伟晶岩型矿床,矿石以斜一微斜长石为主,氧化钾平均含量为10.28%,二氧化硅含量为70.35%,二氧化铝含量为14.85%,为制作钾肥和优质瓷用长石。矿体裸露地表,易采。尚未利用。
石棉、滑石。①石棉。是青海省优势矿产之一。主要分布于阿尔金、北祁连超基性岩带中,属超基性岩型石棉。已勘探详查矿区(田)4处,共探明石棉储量5,957万t(其中B+C级占34%),现保有储量占探明总储量的97%。其中,茫崖特大型石棉矿田(含东、西两矿区),探明储量的75%(其中B+C级占全省67%),其余25%的储量探明于祁连县黑刺沟、小八宝、双岔沟3处大、中、小矿床(田)。省内石棉以含棉率高或较高、质优而享誉海内外,开采利用亦早。其中,茫崖东矿区探明储量2074万t,1959年由国家建材部建矿山,现正进行再次扩建,是中国重点矿山企业之一。②滑石。己知产地均在超基性岩中,勘查程度普遍很低,除前已介绍祁连县草大坂滑石菱镁矿共生小型滑石矿外,茫崖石棉矿两矿区经对用超基性岩体中菱镁滑石片岩综合评价探明矿石储量4035万t,为大型矿床,滑石平均含量为43.78%,滑石精矿产率为43.84%,目前尚未利用。
石膏。青海省内发现近百处产地,其中49处探有E级以上储量达470亿t,主要探明于西宁-民和盆地区。共探明石膏矿石D级储量26.8亿t。其次有互助县硝沟共生大型矿床4.2亿t,以及平安县韭菜沟、民和县新庄、乐都县药水沟、湟中县谢家中型矿床和平安县三十里铺共生小型矿床。
粘土类矿产。有砖瓦用粘土和水泥用粘土、黄土、泥岩4种。全省境内皆比较丰富,但勘查探明储量的产地不多、现探明上储量表的产地主要集中于海东地区。其中,西宁市沈家寨砖瓦用粘土、大通县毛家沟水泥黄土、德令哈市柏树山水泥粘土、湟中县拉拉山口泥岩等矿区分别被开采利用。
(8)煤矿。青海省煤矿具有多时代、成煤环境和型相复杂、煤种比较齐全、分布不均衡等特点。迄今,发现产地200余处,概查D+E级储量数万t到千万t以上产地约30处,储量共3亿t。正式勘查探明储量的矿区(井田)有62处,其中包括大、中、小型矿床依次为3处、9处、50处,累计探明储量44亿t。成煤时代以中侏罗纪为主,占青海省探明总储量的92%,次为石炭纪占7.6%。非炼用煤(包括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贫煤、无烟煤)占总储量的9%。在分布上,按成煤地质条件可划分祁连、柴北缘、东昆仑、巴颜喀拉北坡、唐古拉五大煤区。
4.主要矿产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前景
青海省是一个以资源开发为导向的省份,其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资源的开发。其中,对加强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勘查与开发利用更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依据青海省探明矿产资源的分布、资源的潜在远景,以及已产生和预测今后的影响,进行综合性、配套性区域划分,将该省划成以下5个矿产资源经济区。
(1)青海北部区。青海北部区包括祁连成矿区的中西部以及“环湖牧业区”西北部的中北祁连山区两部分。其行政区以海北州为主体,南跨海西州天峻县、乌兰县、大柴旦行委一部分,面积约占全省的1/4。该区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成矿地质条件比较有利,发现各类矿产50余种,已探明煤矿、石棉、电石用和水泥用石灰石,硫、蛇纹岩储量丰富,铁、铬和铜、铅、锌、金、重晶石、粘土、建筑用砂等探明有一定的储量。白云岩、滑石菱镁矿、硅石、玄武岩等亦有广泛分布。该区是全省矿产资源开发主要区之一。按矿产资源环境又可划分北祁连、大通河两个小区。
北祁连小区。主要指祁连、门源县区。以上发现和探明各种矿产多较集中分布于该区,该小区石棉、水泥原料丰富,铬矿在省内有一定优势,以中小型为主的煤、铜、铅锌、金等产地较多,并且有潜在找矿远景。同时,该区有一定规模的河谷农业及较发达的牧业和有小片森林分布,水能资源也较丰富;北毗邻甘肃河西走廊,交通基本方便。该区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一定的矿业基础和经济优势,拥有如祁连山铜矿,祁连石棉矿、铬矿、铅锌矿,门源水泥厂和州、县一些煤矿等骨干矿山企业,以及一批乡镇集体及个体小煤矿、小有色金属、小砂金等矿山。目前该地区在州、县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下,已把矿山建设开发纳入经济支柱性产业,并向多层次联合型、高层次和原料加工延伸方向发展。矿业将在该区经济发展中起更大作用。
大通河小区。地处于中祁连山中西段,以天峻、刚察县为主,该小区石灰石丰富,是省内最主要的聚煤区和焦煤基地。该区以牧业为主体经济,青藏铁路经刚察有支线抵达热水煤矿,是省内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现正进行扩建,保有储量按建矿规模可基本保证20年以上。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对煤炭的增长需求,今后除对热水煤矿进一步勘探新增储量、扩大生产能力外,还将开辟新基地。其中位于热水煤矿以西70km的江仓煤矿区,探明储量在18亿t以上,勘探程度较高,曾是60年代该省主要矿山之一,2000年以后仍将是拟选中的理想煤炭基地。
(2)青海东部区。青海东部区包括西宁市、海东地区、黄南州。是省境黄河流域东出口,地势最低,自然地理环境较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工农业发达。该区包括祁连成矿区东段和西秦岭成矿区主体部分。其中,海东地区(含西宁市)白云岩、石英岩、硭硝、石膏、水泥原料等非金属矿产丰富,煤、镍、金、硫铁矿、磷矿等也探明有一定储量。矿业发展有一定的基础,拥有民和镁厂、大通煤矿、青海水泥厂等重点企业以及一批县矿山企业,如化隆拉水峡镍矿、西宁沈家寨砖瓦厂。一些水泥厂、硅铁厂等亦具一定规模。目前正进行上庄磷矿、云石山镍矿、硝沟硭硝矿、大通斜沟石英岩和黑沟屏石灰石等大型矿床区的试验论证或勘探。
西秦岭黄南州地区,汞、砷矿产资源丰富,铜、铅、锌、钨、锑、泥炭等矿产有一定分布和资源潜在远景,是发展小有色矿业的理想地区。
(3)柴达木盆地及周边地区。该范围与青海省综合区划的“柴达木新兴工矿区”和成矿区划的柴达木成矿区基本一致,包括以格尔木市为中心的海西州大部分地区。该区不但蕴藏有极为丰富的盐湖等矿产,而且石油、天然气、铅锌、石棉、煤、水泥用原料,以及岩金等都比较丰富。目前,已兴建起青海油田、青海钾肥厂、锡铁山铅锌矿、茫崖石棉矿等国家重点矿山企业及茶卡、柯柯盐厂省属主要矿山企业,还发展起一大批州、市、县办矿山企业,主要开发利用煤、盐、钾、钾盐、镁盐、硭硝、硼矿、石灰石和铅、锰、锶(天青石)等矿产。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该区矿业发展又呈现出新的局面,正在建设的青海钾肥厂二期工程和扩建茫崖石棉矿,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将大规模开发利用,格尔木市拟(筹)建20多项综合开发利用盐湖矿产项目。通过对该区矿产资源加速开发和配套综合发展,将逐步建成青海省最具有实力的经济区。
(4)东昆仑区。该区北跨柴达木成矿区南部野马泉-都兰和东昆仑北坡、昆南、阿尼玛卿山等成矿带,包括格尔木市南部、都兰县和海南州及果洛州玛多、玛沁等县,是全省已探明铁、铜、钴、锡和伴生金、银储量最多的地区,铅、锌、钨、锑、金等矿产也发现有良好成矿条件。该区是最有希望的铜、金找矿远景区。
(5)青海南部地区。该区包括玉树州、果洛州大部和格尔木市管辖的唐古拉乡,占青海省国土面积的1/3;包括唐古拉成矿区及巴颜喀拉成矿区南部。该区砂金资源丰富,煤、有色金属、盐类矿产均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潜在远景。该区自然地理、交通条件较差,地质工作程度低,目前探明矿产资源不多。该区将加速开发区内投资少、见效快、高效益的砂金优势资源,改变经济落后状况,脱贫致富,由此带动牧业和其他资源综合开发与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49352.html

更多阅读

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 东非大裂谷范围

非洲十四种主要矿产资源,其储量在世界上占有特别重要地位。其中,金、铬、铂族、锰、钴、铝土矿、磷等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占居首位,分别约占世界总储量的40%、87%、89%、56%、50%、30%和62%;金刚石、铀等矿产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等

张咸、张浚、张栻三代与刘韐、刘子羽、刘珙三代共扶宋廷 刘韐

张咸、张浚、张栻三代与刘韐、刘子羽、刘珙三代共扶宋廷一、张咸、刘韐共扶北宋政权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张咸(1048-1100,字君悦,号汉源,南宋二任宰相张浚之父)举进士,官除蜀州新津簿,继迁仁寿县令,再迁雅州百丈令。元丰八年(1085),神宗去

中国矿产资源现状2011 中国能源现状

2013-01-29 22:48:30|分类:两岸四地经济|字号订阅——总量丰富,矿种齐全,人均不足。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59种,包括石油、天然气、煤、铀、地热等能源矿产10种,铁、锰、铜、铝、铅、锌、金等金属矿产54

西藏城投(投资西藏矿产资源开发)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一支投资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的个股西藏城投(600773)公司2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准备在西藏阿里地区的色卡执盐湖群(目前已经设立和受理申请了四个矿权)这片面积3221.24 km2的土地上进行联合科考。公告称,公司于2012年6月25日签订了《出资

声明:《青海省矿产资源 甘肃三支一扶工资》为网友假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