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朱鹤亭 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

  立冬这一天传统习惯吃饺子,北方还有吃合饼(一张圆饼里包着素菜,在锅里烙,和饺子有些区别),立冬吃合饼最好,合饼可以放鸡蛋、香椿、绿豆芽(不要黄豆芽),因为绿豆是解毒的,绿豆芽是清热解毒的作用,冬天虽是寒冷的季节,人们都要烤火炉,但不要过热。鸡蛋是增强蛋白质、增强能量的作用;香椿芽是有生发作用的。有冬天里还可以吃山楂,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将山楂熬汤,它的作用:一、克食积;二、助消化;三、理气。因为冬天容易憋气,特别房间里门窗紧闭,就容易压气,山楂汤就可以缓解憋气。

  立冬是冬季到来的第一个节气,依据中国传统民俗习惯,立冬可以吃合饼或者喝一些山楂汤以达到养生的目的,立冬时节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禁忌呢?

  不能是的东西也有,有一种鸟叫“斑鸠”不可以吃。立冬这一天还可以吃一两个蚝,蚝有滋阴益血,清热除湿,对壮阳及美容,都有功效。立冬这一天切忌喝凉水,要喝一些温热水。过了立冬这天可以喝,因为中国的节气是非常有意义的。不是随便立的,立冬这天本就是阴寒,所以是不可以喝冷水的。冬天属肾,立冬这一天你也不要吃炒腰花和炖猪腰子,虽然肾是补精但立冬也不能是。立冬需要早晨板栗五粒,中午板栗三粒,晚上板栗五粒。板栗:一补脑;二固精;三补肾;四强健下肢。立冬这一天还要禁止吃瓜类,特别是冬瓜、方瓜、丝瓜、蛇瓜、西瓜。以上是饮食方面要注意的,还有保养要注意的。立冬这一天千万不要赤脚,洗澡时也不要赤脚。因为这时阴寒、阴湿可以攻心。这会给冬天种下病种,如:骨骼病、关节病、寒腿、腿痹都是由于立冬这一天吃着脚在水泥地上走的关系。因为土地是最湿、最阴的,有时你可以看到土地表面会有层雾气。就说明很多人的脚气、湿气、足温、足痹、腿痹都是由于赤脚造成的。在立冬这一天最好不要同房,这一天容易破阳,容易死精,这对于男性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从养生学角度最好不要同房。不

  立冬这一天,若能遵守饮食生活的禁忌,就可以避免冬季易发的疾病,除了饮食禁忌,在立冬这天,道家还有一些有益的功法,这些功法对养生有哪些帮助呢?

  说起功法,功法对身体只有好处没有害处。练功的作用:一舒展筋骨;二舒畅气血;三增强代谢;四调节关节;五加强跟腱。立冬这一天的功法,很简单,也节练三分钟。第一闭着眼睛,眼睛在里面转,先向左转三圈,再向右转,转五次。肝属木,冬天属水,水生木,眼睛又属肝。所以这是立冬这一天眼睛是很关键的;第二个是金,金是鼻子,金生水,冬天属阴,肾属水,金生水就是养水,鼻子吸气,两手捏住鼻翼,呼气时放开,要深长地吸深长地呼;最后一个,冬天属肾,冬天是阴的季节,寒的季节,水的季节,肾脏的季节,耳朵就是属肾的。两手心按住耳朵,同时手指敲打后脑勺,可以听见的声音很向,俗话叫做“敲天鼓”,“敲天鼓”在古代锻炼身体里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因为小脑有一种病是很难治的,叫小脑机能失调,而“敲天鼓”对小脑机能失调是有好处的。因为肾属耳,肾属精、肾属骨、肾属四肢,小脑机能失调证明你腿部不活了,肾主精,人的活动需要精力,所以按住耳朵“敲天鼓”。敲击15次,不能多。

  做功法有人主张做的时间越长越好,我个人认为,时间长了并没有益,因为人的身体热量和能量,体能是有限度的,你每天要工作要消耗体力,消耗脑力,消耗热量,消耗能量。练功再练很长时间,对你的热量能量就超负荷了。练功是起一个调节的作用,调节你的饮食营养,水的营养,吸的身体以后,产生了热量、能量;这个时候练功就要协调身体的能力和热量,起到促进热量和能量升华的作用。所以运动员有时会过度疲劳,就是超负荷铺疲劳就会被淘汰,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要低强度、中强度、大强度、超强度。超负荷了以后就产生了过度疲劳,综合性过度疲劳,就只有自己淘汰自己了,所以我们要想到练功是起到对身体起到调节作用的,而不是唯一靠练功生活的。

  立冬这天练习道家功法,能起到调节身体平衡的作用,除了功法,还有哪些日常保健的方法?这些方法和中国传统孝道紧密相连这又是为什么呢?

  立冬这一天,如果你是一个孝子的话,中国之所以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中国是礼仪之邦;二中国是积德行善的国家;三中国是以孝道治天下的。这三方面加上“中”“和”“正”“德”“善”这就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质和品德。那么到立冬这一天,如果你是一个孝子,这一天对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肩两侧有肩井穴,所以你只需用5分钟,给老人按摩一下肩井穴,两手抓着肩井穴,提肩井,不要太用力;提肩井穴的好处就是通达脏器,老年人腰酸背疼立冬这一天让孩子提肩井,提至发红了最好,才有效果。手掌靠小指的叫小鱼际,靠拇指的叫大鱼际,再用小鱼际的地方敲打,再提,之后从肩井往下一直捋到手掌。捋到手指后,抖一抖。尽一下孝道,只要做了确定能收到效果。

  为什么我们这一期要讲节气和节日?因为养生保健面非常广,既然非常广,我们生活在自然界,又离不开节日和节气的交替。所以人做事情,一要求知,二要求知其所以然。所以说,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世而制;有智慧的人跟随着客观事务的变化来制定自己的思路,制定自己的方法。所以明和智之间就这个差别。很多人把明就当成一切了,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只有用智来驾驭明,你才能够所向披靡。这是立冬问题下面还有节气,这一节我们先讲到这里,下次再见!

--------------------------------------------------------
冬季养生-第二讲冬雪雪冬话养生

  立冬之后节气是小雪、大雪和冬至,这三个节气分别具有什么特点?这些节气来临时,有哪些疾病需要预防?又有哪些方法?

  欢迎大家今年的到来,今天要先讲小雪,小雪是节气当中11月22日—23日之间。“雪”与“寒”两个字就象征着很寒冷的意思,从这以后就可以慢慢地冷了。“节气”是由我们劳动人民在生活当中积累的经验,从客观、现实、自然界中寻找出的一种规律性的东西。说如果小雪这一天晴天,一直到过年这一天一定会遇到下雨。中国之所以历史悠久,是因为我们的先人在与大自然斗争当中,摸索到了大自然的规律。至于会不会有雨呢?还有待于后人在生活中去验证。在小雪这一天里,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就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小雪这一天人的肌肤、肌肉和皮肤容易感觉到粗糙、不舒畅,有的感觉到痒,还会出现一些疹子。所以在小雪这一天要注意的事项:一、防止皮肤受损;二、防止肌肉损伤;防止酸、胀、疼的感觉。在北方一般人们的手保护不好的容易皴,容易裂,容易手疮;脸也是这样。小雪护肤方法一:用猪油、花椒(五粒)、姜(五片)放到锅里一起煎,练出的油冷却了之后搓手,是在晚上睡觉前,晚饭后搓在容易受损的皮肤上,可以防治皮肤皴裂。


 第二个方法,小雪的第一天有一种食品叫黄花(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的作用)、芫荽通常叫香菜(又名芫荽,性温,味甘,具有健胃消食,发汗透疹,祛风解毒等功效),把黄花上锅煮,不要煮得太老,大约煮个七八分钟就可以了,在将芫荽洗干净浸泡在黄花水里,大约温凉了,用这个水擦脸、擦容易受损的皮肤、容易产生神经性皮炎的地方。如果觉得不习惯,你可以在睡觉前用清水轻轻擦干。以上两种方法都是民间的偏方,大家可以试一试。

  在小雪这一天饮食方面还应该注意,不要吃绿辣椒。但在小雪这一天一定要吃猪肉。猪肉的功能:瘦肉可以增加蛋白质,肥肉是增加热量的,肉皮是增强筋腱韧带。猪肉对身体是综合性都有好处的。虽在冬天吃羊肉是很好,但小雪这一天还不是最冷的时候,所以只要吃猪肉为好。小雪节气禁吃的食物:绿辣椒、薤菜不要吃。

  小雪节气到来时,需要及时预防可能产生的肌肤问题,同时还要关注这一节气的饮食禁忌。那么大雪节气到来时,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小雪之后紧接着来的就是大雪了,大雪12月6日-7日,大雪和小雪相比当然是寒冷度比小雪大。大雪节气禁吃的食物:海螺、海蚌、甲鱼。因为大雪这一天寒冷度是很大的,在加上这几个又是寒的,又是湿的。甲鱼是大寒,螺、蚌不仅是寒、还有湿。在大雪这一天就怕寒上寒,寒中湿。湿中寒,这个情况会导致身体不平衡,因为我们的身体是阴阳一定要平衡的,阴阳不平衡对人身体健康就会有影响。所以生之本,阴阳之本,阴阳之和,生之本。阴阳的相和对生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中国的文化从哲学来讲阴阳两个字是很重要的,万物都是生于阴阳。也就是损于失调,生于阴阳。重视阴阳就可以对我们的生活、饮食各个方面都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这些在小雪、大雪应该重视的。

  大雪除了饮食,还需要注意保护脚趾。因为很多人无缘无故地脚的拇指疼痛,这个要提高警惕,脚的拇指疼痛就象征着可能会有类风湿。因为我们的脚是先接触地的,一般地先从拇指开始感觉疼痛,之后是手的拇指。是因为大拇指是足太阴脾经的原穴的地方,大拇指的太白就是足太阴脾经的原穴。手拇指就是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少商穴,这就是两个部位是一个肺、一个脾都是属阴的,而且是原阴,所以这两个拇指有感觉异常疼痛的时候,如果发生红肿就更要注意。大雪期间一旦发现脚趾、手指出现红肿情况,出现头疼情况尽快上医院检查一下。这里有一个方法:一艾蒿一根(性温,味苦辛,有小毒,能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大蒜的梗五颗(蒜头当中的梗,可治疮肿湿毒)、葱头、花椒一起煮水,用脚趾和手拇指熏洗。可以缓解手指、脚趾红肿疼痛。还有按摩也可以起到作用,当你发现大拇指,再发展到食指、小指、越过了中指,就得按摩。点着少商穴,不要用力,按摩少商穴,完了之后就推拇指。脚拇指有一个太白穴就是原穴,点着太白穴按摩,两个手拽,拇指推。这个也是很有效果的。疾病要早治疗、早预防,疾病不能延缓发现疾病压及早诊疗。及早治疗不能延缓,延缓以后结果就是久延成弊。所以对象对于大雪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提前预防,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要时时注意的健康,不说洞察秋毫,起码有一点不良的现象就要引起警惕,引起重视。

  在大雪节气,注意不吃海螺、河蚌、甲鱼等寒凉性食品,采用按摩特定穴位的方法,预防和治疗风湿类疾病。那么在冬至到来时,又该如何做呢?

  再一个节气是冬至,冬至是从12月21日-23日,象征着冬天真正到来了。所以冬至这一天是一个大节日,说冬至如年,庆祝的方式是比较隆重的。在民间要做的事就有很多:第一就是祭祖,对祖先要以尊敬的心敬祖,祭祖。祭祖时就要摆一些祭品,对于祭品每一家、每一个地方的要求都不同。从养生学角度来讲,从道家文化角度来讲,冬至的供果有五样:第一样鱼,象征富贵有余,年年有余;第二样豆腐,象征着幸福,福气;我们这个民族就是希望有福气,就是希望幸福;第三菠菜,象征着财源不断。菠是广泛的意思,波及的意思,就是像浪花一样一浪推一浪。菜是财富的意思。第四苹果,象征着平安,因为人一生祈求的就是平平安安,你的一生就可以顺利地、和畅地,和谐地度过,如若不平安,心事重重影响睡眠、影响健康,而且万一产生灾害,直接威胁威胁生命。我们中国喜欢祝福朋友、家人一路平安、岁岁平安说这些吉祥话。第五是黄米,象征着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是以食为天,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也离不开食。所以食是根本的,为什么是黄米呢?黄色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所以黄米是放在最当中的,两面各两个,用这五中供果里拜祭祖先。

  冬至这天吃饺子是北方的习惯,北方一般吃混沌。除吃这方面以外冬至这一天最好喝一种酒,中国人常喜欢的绍兴酒、女儿红、加饭酒、黄酒。年轻的女子或者刚结婚的最好喝女儿红;如果希望家庭兴旺发达,就喝绍兴酒;如果希望生活、工作步步高升就喝加饭酒,这就是中国的一些吉祥的话。还有一些地方冬至这一天要要吃米团,就是用糯米和大米混合字的一个饭团。冬至还要洗澡,要洗两次澡,一次日浴;一次夜浴。日浴是在冬至这一天要通达脉络,我们知道人身上有十四经脉,十二条经加上任督二脉,还有奇经八脉。所以白天要洗一次澡,疏通十四经脉,疏通脉络可以增强人的气血流注,气血流注越旺盛,身体就越健康。夜浴就是疏通腠理,一对于体表,肌肤要疏通它细微的纹路,外叫做卫表,里叫营里,卫表是气的意思,营里是血的意思。所以晚上疏通营里,就包括五脏六腑,把五脏六腑的纹路洗干净。这两浴对身体的健康,借助冬至这一天进行清洗,现在的理解就是从外要清洗的,整个脉络清洗,对内,五脏六腑的纹理也要清洗。这样身体就更加健康了。

  这一节我们就讲到这里,下次再见!  

第三讲  小寒大寒话保健
名家论坛

  冬季养生 第三讲

  大寒小寒话保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我们应该如何依循天人相应之道,顺乎自然而养生呢?国际著名养生学家朱鹤亭为您讲解冬季养生之法。敬请收看《名家论坛》推出的四季养生——冬季篇。

  

本讲导视:随着小寒、大寒节气到来,冬季气侯会产生变化。这两个节气中如何养生?具体有什么食方和药方呢?应该做哪些功法呢?敬请收看朱鹤亭《四季养生》之冬季篇。

朱鹤亭:今天讲小寒。冬至一过,小雪、大雪、冬至一过,就来了小寒、大寒了。小寒大寒就意味着,天气是真冷了。有一句话就是小寒、大寒水就冻成块了,一成块就结冰了。结冰以后,不是薄冰;薄冰是在水面上一层冰,一戳就破了。到结冰块的时候,凝结得成块了,那戳就戳不破了。也就是说明寒冷的程度,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说寒多久了以后,冰就要越冻越结实。到了大寒显然会出现这样情况;到了小寒逐渐形成这种情况。

  小寒肯定比小雪大雪时更寒冷了。那么更寒冷、接近年尾了。小寒当中要注意吃的东西,一、要吃鸭。小寒吃的除了吃鸭和鹅,没有提到吃鸡,这里提到吃鸭和鹅。鸭和鹅是肉类食物,菜类食物在我们北方,就是大白菜,最大的;南方白菜是洋白菜,是长的,北方是圆的。北方这种白菜有个好处。一个好处是清热的;第二是解毒的。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是北方的大白菜。大白菜的叶子很宽,山东的土话叫大白菜帮。大白菜帮就是指最外层的叶子。外层的叶子就具有刚才说的作用。可菜心作用不一样了,大白菜层层地剥,剥到最后,大白菜心是黄的,有些黄的菜叶才有作用。有什么作用呢?就是退热,有的小孩发热发得比较高。退热就用这个菜心,给他熬水。

  除去喝之外,用白菜的菜心的水,揉鼻孔、揉耳腔。揉耳腔时注意别把水滴到耳朵里那就坏了,揉的时候头可以侧着,侧着不要把白菜水滴进去,侧着揉耳夹腔。耳朵的构造,这是耳轮,里面这个叫对耳轮,对耳轮上面叫三角窝,三角窝下面叫耳夹庭、耳夹腔。那么你揉的时候,这个沟沟这里叫屏间切迹。那么你揉的时候,就先揉耳轮,再揉对耳轮。对耳轮、耳轮这里叫耳舟。耳轮、对耳轮、耳舟、屏间切迹,屏间切迹完了以后,用棉棒蘸着水揉动这个耳夹腔、耳夹庭和三角窝。那么耳穴也是很灵的。我们中国的针灸,出去正统的针灸以外,有真针、就头针,有手针,有几种针法。所以耳针的穴位也很多,在治疗疾病的也是相当有效的。我们说在冬天小孩发烧,蘸着白菜心的水,来揉(耳腔)有降温作用。这是一个,还具有预防感冒作用。冬天的时候容易感冒,特别是流黄鼻涕的情况,就是内热太盛。就用白菜心的水,这个时候要加点绿豆水,两种水同时喝。对于治感冒、退热、解热,有一定的好处。这就是遇到小寒时它的作用。

  饮食方面,在小寒当中可以做菜,做一种菜吃。什么菜呢?一、海带,海带的作用很大。它里面含碘很高。还有紫菜,叫紫菜海带汤。如果你有条件买点海米,不要大海米,大海米就是大虾似的海米,要小海米。海米、紫菜、海带这三种东西熬汤。作为中午的午餐吃。上边撒什么呢?撒上香菜末,撒在上面;再就是放点胡椒粉。胡椒,不是花椒。胡椒粉是黑的;花椒粉是红的。胡椒一点就够了个,不要多,一点就够了。这个汤预防小寒当中的寒气侵袭。这是饮食方面注意的。这就是小寒当中的这一个节气,我们将要重视的饮食法。

  

下节导视:在小寒的节气里,可以吃鸭肉,鹅肉,和白菜、海带等食物。白菜还有解毒、降热等多种功效。那么大寒节气中,有哪些具体的养生方法呢?

  

  朱鹤亭:大寒重视程度就麻烦了。大寒顾名思义就到了天气极度冷的时候了,极度冷了。极度冷的时候,那就比任何节气当中的冷寒度更高。要防止几种事情。一种事情就是大雨,下大雨的时候。第二就是大雾,下大雾的时候;第三是大风的时候;第四个就是大寒;第五个大热;还有大燥,燥气太盛,这几个方面。在遇到这几个情况,在大寒这一个节气的过程当中,我就要预防了。

  假如今天有大风,就在这一天,怎样防护身体呢?第一早晨起来之后,就在洗脸的时候,一定先用热水,不要烫着。敷后脑的风府和风池穴,这样用热手巾敷风府穴、风池穴,在这儿敷;敷完了以后再敷耳朵尖上,率谷穴骨,敷率谷穴骨;再往上是神庭穴,敷敷神庭穴;敷完这几个地方以后,就是耳夹腔的前边耳珠这里,再敷,完了以后敷承浆穴,再敷颈部叫大迎穴,再敷这里;在洗脸之前先用热水热手巾敷,停个几秒钟之后再洗脸。这是遇到大风的时候。

  遇到大雨的时候,上街淋湿了那就另讲了。就是没有淋湿,在大雨天的时候,也有办法。就用温以上的,又不太烫的热水,把两只脚放上,就是大雨天,放上;放上以后两只脚对着揉,对着搓脚心,这个脚搓这个,这个脚搓这个;搓完了脚心以后,再搓五个脚趾,一直搓到内踝和外踝以上。内踝外踝以上有几个穴位,一个是昆仑穴,一个是太溪穴,一个是解溪穴。解溪穴、昆仑穴、太溪穴,用热水开始浸泡两个脚。这是在大雨天的时候用的。

  第三个大雾,遇到大雾天的时候,在大寒当中如何防护身体?大雾的时候也是用热水,捂鼻子,不要烫着,用热手巾捂在晴明穴之下,在印堂穴之下;人中之上用手捂鼻子,这是大雾天。完了以后耳朵腔,揉耳朵。用湿手巾,热手巾不要放上,放上不可以。就是一敷拿起来,一敷拿起来。再就捂是鼻子,捂完鼻子以后。大雾天时用热手巾敷,就从后脖子到前脖子;再从后脖子到前脖子,颈部。在大雾天,这都是养生学的护理法。

  大寒大热的时候,预防感冒。就把这个大葱白,葱白不要葱叶,葱叶是绿的,葱白是白的。切一段葱白以后,把它剁碎了以后;就放开水中沏开它;沏开它以后,把手洗干净了,洗干净了就用两个手指头蘸着葱沏的水,就开始揉鼻子。这就可以了,就这么简单,这是大寒。

  大惹的时候用温水,不能用大热的水平,也不能用凉水。那么大热的时候用温水。用毛巾用温水擦哪里呢?擦腋下,腋下有个穴位叫做极泉穴,擦极泉穴;擦完极泉穴,这叫颈淋巴,擦颈淋巴;颈淋巴完了以后,擦腹股沟淋巴;再擦腘窝淋巴,擦这几个地方可以散热。

  大燥,大燥天的时候怎么办?就是今天特别闷,感到胸闷得厉害,憋气。大燥,人很烦燥的时候。这一天用的保健方法,就用药物了。用什么药物呢?就买冰片,到要点里有冰片,买一点就可以了。买一点冰片,再买草豆蔻和肉豆蔻,两种豆蔻。这两种豆蔻煎水,煎完了水之后,冰片放一点就可以了,搅动。搅动完了以后擦胸部,胸部的膻中穴,背部的身柱穴;擦完了以后擦上、中、下脘穴;上、中、下脘穴完了以后擦命门穴,(13:44)就用这个擦。擦完以后在大寒当中,遇到这个节气的变化,遇到这几种情况,采取自我保健的方法。

  

下节导视:大寒节气里,要及时预防大雨、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对身体的危害。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具体方法有益于养生呢?

  

  朱鹤亭:三、再讲饮食。大寒这一天最好家里有普洱茶的时候,还有红茶。一杯红茶、一杯普洱茶。为什么?因为红茶是热,是生热的、是热胃的,是暖身的,叫红茶。普洱茶是暖胃的,是健脾的,是和胃的。这两种茶,一种是热的调节内脏热的,一种是调节脾胃顺畅的,健脾和胃的。这两种茶是中午喝普洱,晚上喝红茶。晚上要睡眠了,需要加热,晚上喝红茶中午喝普洱。当然有饮茶习惯就另讲了,喜欢喝别的茶,愿意喝铁观音,这是习惯问题,我讲的是养生方法问题,两个不同的问题。习惯,如果身体很健康,还是按照习惯来吧。如果感觉想在养生学,探讨一些问题,不妨试试。试试以后看对于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对身体的情态是否有益。这个也是有益的方法。

  那么最后讲一个预防两雪两寒的一个饮食。大家知道这个猪肚吗?猪肚有的人是吃不惯的,味道很不好闻。要把它洗干净,洗干净怎么洗呢?一用盐洗。把猪肚买来以后,里面撒上盐,用盐搓;用盐搓完了以后,冲洗完了以后用白矾,用白矾洗;白矾洗完了以后,洗完了、搓完了以后,把白矾扔掉;最后买点花椒大料把花椒大料放到里面再搓。这三洗猪肚的方法,基本上味道就洗得差不多去掉了。现在开始在两雪两寒当中,经济情况允许,时间来得及和你谈做猪肚的问题了。猪肚两雪两寒都可以吃,都可以做着吃,一家人吃。

  猪肚用这三种方法洗完以后,往猪肚里面加东西。一个加胡萝卜丁;青萝卜丁一种,白萝卜丁一种;这三种萝卜丁加上了加上之后。北方的大白菜根是圆的,还一个把,不要这个把,要圆的这一块。这个圆的很大,用不了那么大,就把圆这一块,接近大白菜的这一片,把这一片切下来就可以。也切成块,放进去;然后加15粒红枣、3片姜、5个大蒜头;然后猪肚就要缝合了。缝合的时候最好用,一是红线,二是丝线,不要用黑线和白线把它缝合。缝合之后,就放在一个瓦罐瓷盘里边,加上水开始蒸,不要煮开始蒸。大约是急火烧开,急火烧开后,慢火烧50分钟。也就是武火开,文火蒸50分钟。50分钟之后,把这个丝线解开,把里面的汤倒出来,喝汤。再加水,再加水,加的水的量就比以前少,再上锅蒸,仍旧蒸50分钟。这是两个50分钟了。第二次吃的时候,就是连肚加里的东西一块吃。这是两雪两寒,可以吃的猪肚。这种菜功效:一、去寒解热,去邪平燥,就用这个方。这个方要是练功的人最好。喜欢练功的,特别是壮年多老年,如果是在两雪两寒当中,吃一个猪肚对身体是有益的。它是没有害,是有益的。这个方大家可以实验。

  

下节导视:大寒和小寒节气中,适宜的饮茶,合理的食方,对某些疾病会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作用。另外,日常生活方式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朱鹤亭:大寒小寒重点是在一个寒字,小雪大雪重点在一个雪字;一个雪字和一个寒字,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在哪里?雪是客观的,是外因。寒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既是外因也是内因。为什么这样讲呢?寒可以通过外,而渗于内。雪是外,我可以避它。寒避不了,所以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在保健养生问题上,是特别注意要协调的,要注意平衡的。如果说寒与热不平衡就要生病;阴与阳不平衡就要生病。所以小雪和大雪小寒和大寒虽然都是冬季的节气,可它的内涵不同,所以从哲学讲内涵外延。首先是内涵,内涵是根据,外延是条件。所以在这个寒的问题上特别注意。因为很多人是由于寒引起的病。我们知道民间有句俗话,叫寒腿症。寒腿症这个名是我们民间起的名,到底寒腿病怎么引起的,怎么寒法?不外乎就是受寒,所以受寒以后,可以造成很多病,特别是大寒在极冷的季节。在大寒这个季节里边,重视这六个大,是最好的防病方法。我们总结一下两雪两寒,怎么总结呢?两雪的时候,是外增加防范;两寒是内外增加防范,以内为主。外寒很容易,多穿点衣服就可以了,可内就不同了,内可以通过外侵袭到内。一旦因内造成疾病的根源,再治起来就麻烦了。所以寒热交搏,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更难医。这就是阴阳不和。

  因为在冬天这个季节,和春夏不一样,也跟秋天也不同,所以人到了冬天的时候,一般的生理状态,不是处于生发的阶段;是处于低下的阶段,是处于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面,你的身体健康、饮食都要格外的注意,格外地增强。我们知道中国有一种民风,当一个妇女临产之后,都要把头包起来。为什么呢?就由于头是人身上之本。既然是人身上之本,头有七窍,保护七窍就是五脏六腑,所以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到了冬天就怕头风症。冬天的睡眠,有的人好蒙头,这个习惯是很不好的习惯。不要蒙头,这是一个。最好是晚上睡觉前,不要太长时间,大约是有5分钟,开窗透一下气,完了再关窗再睡。5分钟就够了,这是冬天的时间。如果你的窗户不是面北的,面南的,这个可以开窗透气。面北的不行,面北的西北风很大,严寒也很大。晚上睡觉不管是小寒还是大寒,一定不要头靠北,靠南可以,靠东南可以,宁愿靠西北,也不要直北。因为北是极阴,北是极阴,冬天又是阴;两个寒又是阴,几个阴侵袭你的头是不可以的。所以说在冬天睡眠,头千万不要向北。从养生学来讲,春夏头可以向东南,秋冬切忌向西北。这就是养生学里边的禁忌。

  除去保护头之外,冬天还有很主要的问题,就是火炉的问题。煤气是不利的,但是晚上睡眠的时候,最好不要有,产生煤气泄漏的情况。特别冬天窗户都闭得很严实,如果室内的空气流动不好的话,对晚上睡觉之后,空气的流动,人的呼吸就很不利。还有一个,冬天睡眠一定要保护脚,不要冻足,脚不要冻了,这是冬天,冻脚很不好。再就是冻腰,腰部有很多人冬天用电褥子。电褥子是好,增加温度,但是缺点电褥子不如自然热好。自然热的话,如果你冬天用水,用水做的那种温瓶,热水瓶,用热水瓶把被褥弄热了,那比电褥子要好多了。水是寒的,水寒又变热了,水是主肾的,水主肾。用水加热造成的热度,对肾的有好处。电褥子不如这个自然的好。这是冬天睡眠应该注意的问题。

  现在就把节气问题,略微总结一下。记住两条,一条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但是有意义,在我们公众有意义。而且是我们劳动人民常年积累的经验。积累的经验流传这么悠久,一定是有它道理的,没有道理的问题是不能持久的。既然是有道理,你要相信它的道理,不等于让你相信它的实践效应。两个概念,你为了要验证它的实践效应,你不妨在生活当中实践一下,来证实一下。我们的前人,我们的祖先,所积累的经验,对我们的身体的保健,对我们的养生,到底有没有益处呢?这就是一个求实态度。这一节先讲到这儿,下边要讲节日了。这个节日就是我们国家,很重视的节日。好,大家再见。

第四讲  传统节日话养生
冬季养生-朱鹤亭 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
  

本讲导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我们应该如何依循天人相应之道,顺乎自然而养生呢?国际著名养生学家朱鹤亭为您讲解冬季养生之法。敬请收看《名家论坛》推出的四季养生——冬季篇。

  冬季后期,中国人要过民族特有的节日。如腊八、辞灶、除夕和元宵节等。在这些节日里,传统的民俗与养生都有哪些关系呢?敬请收看朱鹤汀四季养生——冬季篇。

  朱鹤亭老师:冬季在我们国家有许多的节日,许多的节气。今天我讲一个节日就叫腊八。这个腊八节就是喝腊八粥,腊八粥在民间流传很久,而且是家家户户到腊八这一天的前一天的夜间就开始煮粥了,一直煮到第二天早晨天刚亮,开始喝腊八粥。腊八粥顾名思义就要八中东西才可以,这八种东西加上米,再加上一些果仁等等。一共八种,这八种各有千秋,你喜欢什么的就用什么。固定有一种,第一、一定要有黄米;第二个要有糯米;第三个有白米,就是稻米。这三种是固定有的,除去这三种,你在发展可以加上红米、加上黑米,凑上五行(五种)就更好了。是根据每个家庭的习惯了。里面加的配料的东西,必须有的就是白果,白果也叫银杏,银杏的心是有毒的,吃的时候一定要把心拿出来,不要吃。第二个是板栗;第三个的是红枣;这三个是一定要加。除去这三个,有的人加瓜条,梅子,杏子,还有加莲子,加龙眼的,加桂圆的……这是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总而言之,凑足八样就可以了。腊八粥是在腊月节一天,也就是腊月初八这一天喝。腊月初八的历史比较悠久,最重要的一个历史就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在腊八这一天的成佛。

  下节提示:相传的释迦牟尼佛的在做王子的时候,就开始体会到生老病死是一种的痛苦的,于是他想通过修行中,寻求解脱之道。在修行中,他曾在全国各地游走,还曾在一个山洞里苦修了6年。当他下山的时候,因为长时间的营养不良,晕倒在一个小村子旁边。这时有一个好心的牧羊女救了他,给他煮了一些的牛奶,后世也有传说是五米粥,释迦牟尼吃过粥后,逐渐恢复了健康。终日在菩提树下静坐冥思,最后在农历腊月初八的时候悟道成佛。

  朱鹤亭老师:真正成佛之后,凡是佛祖徒就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在各大寺院到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定要熬佛粥。佛粥就是佛的腊八粥。就一定要在这一天做佛粥,也是八种,有的是五种。这一天整个寺院里,僧人都是喝这个粥,同时还施舍,还给善男信女和信仰佛教的信徒给他们送粥去喝。也有民间做好了粥送给佛寺里,就形成民间与佛祖间的交流。由于释迦牟尼的原因,所以善男信女的就逐渐增加,佛门和民间的往来也非常平凡。腊八粥就开始逐渐逐渐兴起了。

  兴起腊八粥之后,在腊八粥一天,皇帝、黄氏凡是冬至,凡是秋天的节日,春天的节日重要的节气,皇帝都是带着自己的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祀。比如秋天的时候就要迎秋,冬天就迎冬,春天就迎春,非常重视这个民间的节气。在这个日子当中,也要举行这样的一个盛大的仪式。在民间,腊八节这一天,也是要做腊八粥来招待客人,一般是自己家里人喝,这种传统形式就越来越盛兴。腊八节喝了腊八粥以后,年看来就很快到了,所以中国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话“喝了腊八粥,就天天把年数”。就开始数年了,还有几天就到了。“辞了灶就把年来到”这是民间的一种习惯的讲法。

  腊八粥有什么好处,就讲讲它的好处。既然它是的几种米煮成的,这几种米含的营养显然是不一样,一般的米含维生素是很普通的,像米类含维生素B1是很普通的,除了维生素B1,矿物质含的也多。所以“粥能养人”养生学有这么一句话。所以说每天喝粥,的确对身体有好处。但是粥要炖得恰到好处,中国最出名的就是潮州,潮州的粥好喝粥,粥做的到火候,我们做得粥往往不到火候。腊八粥不同了,它要前一天晚上夜间开始煮,煮到第二天天亮喝,所以一宿的时间,火候就到了。所以腊八粥喝起来是很稠的。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如果说有红枣,是补血、是健脾的;莲子是补锌的;板栗是补肾的,这些东西本身对身体有好好处的。所以腊八粥,养成的习惯,尊重传统。我觉得坚持喝腊八粥有益无害,益处是大的,害处是少的。

  下节提示:腊八是冬季重要的节日之一。熬腊八粥的风俗和礼仪更是源远流长。腊八之后的其他节日里,还有那些风俗习惯和传统礼仪呢?

  朱鹤亭老师:腊八粥的之后,紧接着就是辞灶。北方人大部分还有这些传统。“辞灶就把年来到”“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数”就说明离的年近。辞灶最近,辞灶从养生学的角度讲和信仰讲是截然不同的,从养生学讲的辞灶这一天,北方有一种糖叫糖瓜,这个糖瓜是大麦芽做的,糖瓜对身体营养的需求,对糖份的营养需求,大麦芽做要比甘蔗做的要好多了。这是辞灶一般都糖瓜,就是大麦芽做得的糖。从这个养生学角度讲,麦芽糖显然是更好一些,营养、矿物质含量更多一些。

  第二、辞灶这一天的要吃饺子,吃饺子也有益处,因为饺子有馅儿,有荤馅饺、素馅饺。荤饺一般的是肉类,三鲜饺比较好一些,海米、鸡蛋、木耳。一般的是白菜和肉也好。素饺用菜馅种类比较多,一般从养生学讲,素馅饺子有几种东西是必备的:第一个是黄花;第二个是木耳;第三个菠菜;第四个有胡萝卜,有太荤、有忌荤。像佛教对鸡蛋就不忌,佛教就可以吃鸡蛋,不在荤之列。可是纯素饺放上鸡蛋,总感觉还是有荤的意思。就改成豆腐,需要将豆腐油炸过,炒过做豆腐块。素馅饺具备这几种东西,是地道的素饺馅,素饺馅和荤馅在辞灶这一天,有的家庭就做两种,年轻人不喜欢的吃素的就吃荤。对于中老年人愿意吃素的就吃素的。辞灶这一天吃饺子也是一种风俗。现在讲的是养生学的角度,一、有的糖瓜;二、是饺子。

  从信仰角度讲,中国的民族信仰道教、儒教、佛教,而且佛教未传来中国之前,道教和儒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按照道教的习惯,辞灶这一天,就是在灶台上挂一张画,画就是灶王爷,下面还有一个纸马,画上永远是灶王爷骑着一匹马。到了辞灶这一天,腊月二十三就拜神就拜灶王爷,灶王爷号称一家之主,整个的家庭就靠着灶王爷来保佑。灶王爷是哪来的呢?是玉皇大帝派的,派来家里干什么呢?是为了帮助和监视这个家庭。帮助这个家庭求财、求福、求健康;监视是监督这个家庭多做善事多行德,不要做坏事。这就是灶王爷的职责。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要送灶王爷上天,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汇报这一年当中,看到这个家庭行了多少善,积了多少德,做了多少不利于社会的事,就原封不动得汇报。可是这个家庭怕灶王爷上天去讲一些不好的话,希望多说好话,就先煮饺子,有荤有素。叫做灶王爷吃饱,然后又祭奠“糖瓜”,用糖瓜(因为糖瓜是黏的),就把灶王爷的牙粘住了,就说不出话来了。叫灶王爷少说话,临走给你吃好东西,吃饺子,你就少说点话吧。怕他多说就给吃糖瓜。这就是吃糖瓜典故的来源。最后祷告完了就把灶王爷这张画就烧掉,灶王爷的画实际上叫做“灶马”,灶王爷下边一匹马,烧马的原因是希望灶王爷骑着马快点的上天,骑着马快点回来。这就是典故,在民间的风俗习惯来讲,都有典故。典故就是我们祖先一代代传下来的。我们既然要认识了解中国民族的文化,关于文化的来源就要了解,至于这个文化是神话还是真的,就看个人怎么去理解、分析问题了,但是这个典故的历史是这样。腊月二十三辞灶是这样一个节日。它不是节气,是节日。所以辞灶这一天过去,春节就快来了。显然这一年基本上(结束)就要迎接新的一年了。

下节提示:辞灶时节的各种民俗和饮食习惯是中华民族多年经验积累的结果。除了辞灶,除夕是中华民族最大的节日。除夕有哪些传统的民俗习惯呢?

  朱鹤亭老师:辞灶以后就是除夕,是年三十晚上(遇到小进以后是年二十九晚上),除夕在中华民族当中是非常重视的一个最大的节日。最大的节日就象征着这一年的结束,迎接新一年的到来,除夕夜的习俗,一种习俗是要吃年饭,就是现在我们的晚餐。吃年饭的时候一般就是吃饺子,通俗的是这样,在南方有吃汤圆、吃混沌,在北方大部分是吃饺子。一般年除夕晚上有吃素饺子,也有的吃荤的,大部分人吃素的。除夕晚上有几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要接祖先,接祖先回来过年,这是一种的理想,也是期望,实际祖先已经过世了。到这个时候晚上,要把祖先的照片,祖先的牌位摆上,之后祭奠的礼品和食品。礼品就是预备给祖先烧的冥纸和烧的香,送给祖先花的钱,就是一些冥纸,现在有的叠成元宝等等。食品就叫供果,供果就多了,就不是的五个供果了。一般的是8个、12个、24个……,根据家庭的情况来看。

  除夕晚上吃完了除夕除日饭,就是傍晚这顿饭,人们叫除夕晚上的除日饭。除夕晚上真正的时间是正晌子时12点整,开始接祖先回来,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放鞭炮。现在有的城市还是允许放,不过在一定范围,有的城市不允许的放。这个看每一个城市的情况。再一个日程叫“守夜”,小孩一般不用守夜,年轻人一般都睡着了。老年人就坐着,给祖先不停地上上香、烧烧纸,不停地祈祷一下,以表现诚意。一直守到天傍亮不能睡觉,就开始拜年。

  拜年的时候,亲朋在最高的礼节就是天不亮,太阳没出来,过了寅(三点到五点),寅时一个,卯时(五点到到七点)。这个时候最近的朋友亲戚就来拜年了。拜年一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第二句话“发财”这就是中国的传统。

  旁白:除夕作为中华民族最大的节日,风俗礼仪也是最隆重的。除夕过后是春节,春节如何形成的?春节过后还有那些节日呢?具体有什么意义呢?

  朱鹤亭老师:除夕之后的第二天,叫“大年初一”,又叫“正月初一”。现在我们叫“春节”,春节这个词按照中国传统是不叫春节,是叫大年初一,又叫新正月初一。什么时候形成的?形成的时间是在夏商周。夏代的时候就叫做正月初一。到了商把正月初一年就改成这个年改成十二月初一。到了周就改成了十一月的初一。逐渐往后退了,就不是按着正月初一过节了。到了汉武帝的元年就正式定下“正月初一”为中国春节的第一天。就定成正月初一,到了南北朝时间,基本上正式出现了“元旦”。

  导视:古代把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

     又称 元辰元日 元朔

  朱鹤亭老师:这就是中国的民族传统,一朝一代它有一个的延续过程。不管怎样,到今天来讲,基本上现在又开始纪念朝贺大年初一和年除夕。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有它的祖先和前人,在性苦的劳动当中,在漫长岁月里,就积累了一些(关于节气的)知识,形成了节气、节日。如果是承传继承的话,就应该尊重这个民族的节气和节日。这毕竟是民族的历史。

  过了除夕迎接初一,新的一年就开始了。新的一年开始第一个月到遇到的就是立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就是新的一年,特别是大的节日,中国就有三个最大、最隆重。第一个就是过了年的第一个正月元宵节,第二个就是五月端阳节;第三个八月中秋节。这三个大的节日在民族当中,是根深蒂固、代代相传的节日。当然还有很多重要节日,不过过年也可以说是的节日,也可以说的一年完了之后必然有这么一个日子,大家纪念这个日子。大家向往这个日子之后的第二天。除夕完,也叫“岁暮”,这一天是一岁的最后一天,这个一岁就马上完了。再迎来的就是下一年,开启新的一年的岁月。今天我们把节日节气,结合的四季大致就先讲到这里。

  旁白:腊八之后有很多的重要节日,养生的方法要和节日的特点相结合,因时制宜。除了节日期间的特殊方法之外,还有那些食方适合冬季使用呢?具有什么功效呢?

  朱鹤亭老师:进入冬天这个阶段,在粮食当中,有一种高粱米,高粱米是夏天吃,有解热的功效。还有一种米叫“稻米”,稻米是四季节皆可以吃的。还有一种小麦,小麦的麦粒,麦粒的作用和高粱、稻米的作用是不同的。高粱的作用是能够祛热的,麦粒是增强身体的,稻米是温和的,这三种米在冬天的熬粥喝。里面要加一些东西,大家都知道有一种蜜条,做成条装一根一根,一般清口吃的,颜色白的、有红的、有绿的、有黄的,叫蜜饯、蜜条。还有蜜枣,蜜枣和红枣不同,蜜枣很甜。蜜枣、蜜饯条和杏脯,这三种东西,放在刚才讲的三种米里面,在冬天吃这种粥,吃的时间最好中午吃。冬季来说,要想补充热量,增加能量,用板栗(就是栗子)板栗作用是增强肾功能,是补精、固精、补气、补脑这是板栗的功效。板栗和刚才讲几种东西合在一起,和这三种米做成粥喝,这个粥中午喝比晚上喝好,晚上也可以少喝一点。这是养生学的一种食疗,也是食养方法,这是在冬天吃的一种粥。把粥最好做的很黏,米和汤能混合一起。不要汤和米分开,这个做粥法,吃了以后好处不大。

  一节我们还有其他课程,大家再见。


第五讲  隆冬数九与官窍


旁白本讲导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我们应该如何依循天人相应之道,顺乎自然而养生呢?国际著名养生学家——朱鹤亭为您讲解冬季养生之法。敬请收看《名家论坛》推出的四季养生——冬季篇。

养生保健的方式应该依据季节而改变,冬季到来,尤其在北方天寒地冻,都有那些具体方法,养生保健的原理又是什么呢?敬请收看朱鹤亭《四季养生》之冬季篇。

  朱鹤亭老师:冬季有几种称呼,一个叫做冬天;一个叫做隆冬。冬天的时候,隆冬有个讲法,叫“早卧晚起,温养神志”。冬天的时候虽然是严寒季节,我们常讲“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所以在冬天锻炼,可以锻炼意志,可以强健体魄,可以舒展筋骨。这是冬天锻炼身体的要领。海洋性气侯的地方,有的老年人进入冬泳,在隆冬的时候冬泳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可以增强皮肤的抗寒能力。第二、可以调节大脑皮质。神经适应气侯的变化,这样锻炼习练已久后,预防感冒是个好的方法。预防感冒以外,也可以缓解、延缓、预防关节病。也可以预防肌肉疼痛。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作的,如果是练冬泳的话。一、血压要正常;二、没有心脏病病史;三没有关节疼痛的病史;四没有肌肉酸疼的病史。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练习冬泳,也不要盲目跟着别人学。练冬泳的时候应该先从秋天开始,逐渐逐渐习惯,度过了秋天三个月,习惯了能抗寒了,再进行冬泳。这就是隆冬数九有一部分人,为了增强身体健康实行冬泳。

还有一种“晨练”,在隆冬的时间,早晨穿着很薄的运动衣长跑,有的跑的得很长的路程,满身大汉。这个问题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人心脏病,长跑并不适宜;有的人气管炎长跑也不适宜,所以这些情况,有的人盲目的锻造身体,会得到反效果。什么人可以练长跑、早晨晨练呢?像神经衰弱的人,晚上失眠的,肠胃消化不好的人,易感到疲倦的人,记忆力衰退的人,这些人练长跑、晨跑是适宜的。

  第三,在公园里常见到打太极拳的人,太极拳是一门很好的锻造身体的武术,一种功法。它是柔中有刚,刚中带柔。既缓和又幽静,而且也有爆发。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功法,这个功法对于老年人适合,对于壮年人适合,对于儿童、少年、青年不一定太适合。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性子比较急,而且有英雄主义,这就是年轻人的特点,因此这种功法练,需要柔和的、缓慢的,耐心的,是动中求静,钢种求柔。那么这在年龄方面就不适合。

  还有一种运用就要剑术,剑术在隆冬数九的时候对女性,不管是老年、壮年、中年、还是青年练一套剑术。我决得隆冬数九的时候,在早晨、晚间练习这个功法,对身体有好处。练剑是叫剑魂,练魂就与神志有关系。一、是精神;二是意志;三是心态。所以剑术就是练剑魂,就是神志跟剑走,眼神随着剑的走动,既锻炼眼神,也锻炼思维活动的反应。而且它又柔和,柔和之中又带刚。所以老年人如果是早晨在公园里,晚间在庭院里习练剑术。对于缓解自己的个性和性情;修炼自己的心态;能够升华自己的神志是有好处的。

  旁白:冬季锻造要有讲究。冬泳、长跑、太极和剑术等项目也要因人制宜。对于老年人而言,也有专门的功法,那么在饮食方法,该如何配合功法练习呢?

  朱鹤亭老师:老年是55岁以后,进入60岁这个期间,这个时候的早晨锻炼就和一般人锻炼不同了,这个锻造最好的锻炼方法:一是练腿;二是练腰;三是练肩;四是练颈;五是练四肢。我练的慢一点,大家看它其中的要领在哪里。完了以后,还有治病的动作。一是肩周炎;二软组织损伤和陈旧性腰疼;第三两腿乏力。这是在做功法的同时,还有一些保健医疗的一个动作。

  (气功讲解) 这两个穴位是风市穴,解决腿部乏力的。

  (气功讲解) 这两个穴位是血海穴,增强心脏功能的。

  (气功讲解) 这两个穴是足三里穴,增强整个身体功能的。

  (气功讲解) 这两个穴是绝骨穴,缓解关节炎;腿疼、乏力。

  (气功讲解) 刚才两个动作解决肩周炎,解决腰背疼的。

  (气功讲解) 这两个动作是解决网球肘,网球肘是很难治的。

  (气功讲解) 这两个解决腕关节。

  (气功讲解) 解决消化系统。

  (气功讲解) 这是解决头疼和头昏的。

  现在收功(气功讲解)这是收功的方法。练的时候一般早晨、下午、晚上。如果下午没时间,就早晨、晚上。一天坚持一遍倒两遍。

  隆冬饮食方面,因为隆冬九九寒冷了,寒冷吃的东西就不要太清单,增加一点脂肪性,增加一些提高生理功能性的食物。冬天最常吃的肉类是羊肉,因为羊肉在肉当中,是提高热量一种肉类,单纯吃羊肉不行。羊肉最肥,热量最高的就是羊尾。炖羊尾吃起来,热量比较高。为了中和热量,那么吃羊肉的时候要加东西。加什么东西呢?加三样东西,冬天增加热量,热量在五行学说当中属火,火属心,心属火。所以吃羊肉的时候最好加莲子。莲子有两种,要加建莲,建莲是白的,相连是红的。白颜色在五行当中的属肺,红颜色在五行当中的属心。那么就是说肺和心,血和气是相应相合的关系,这是一加。二加,因为五行当中,五脏当中“肝数木,木生火,肾属水,水克火”这时候为了平衡的阴阳关系,加什么东西呢?加一种玉竹和女贞子。这两个是滋阴的,在壮阳的羊肉里面玉竹预、女贞子和建莲。这既可以增长了补养脏腑的功能,也可以起到调和冷热和阴阳关系。这就是在隆冬时间吃的食物。

  旁白:老年人的冬季保健,可进行简易的功法练习,并配合适当的饮食。还有那些方面方法适宜冬季养生保健呢?

  朱鹤亭老师:“冬九”大家都知道一共是九个九。九九,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月是30天。一个月有3个九(27天),最后九九加一九。所以九九过去以后,基本上冬天就过去了,可是最冷的是三九。三就这一天有一种保暖缓解三九寒冷的一个方法。既是食物又是药的东西很多,唯独这个很特别,叫做“猴头菇”。猴头菇在菇类当中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菇。这个菇有抗癌作用,再一个喉头菇是一个综合性提高身体功能,可以预防疾病的一种菇。那么说在隆冬数九天,吃喉头菇、黄精这两种东西,加肉皮(油炸的肉皮,店里有卖)。除了这三样以外,配上之红枣(七颗)煲汤。但是不要加肉,这是在隆冬期间最重要的一份全面补充的一种食品。

  吃这个食品的时候,有三个方面的注意事项。第一、早晨起来以后,你先不要忙着下地,盘膝坐,也不要单盘、双盘,要自然盘膝;自然盘膝的时候,两个手破配合。(功法讲解)肚皮旁边有两个学位叫天枢穴,两个拇指按着天枢穴,中指女的按着关元穴,男的按中极穴;按理说是男按关元女按中极,这是阴阳相互的关系,这是养生阴阳关系的问题。中指按着丹田,有的按着中极,拇指按着天枢。闭眼呼吸的时候,这三个穴位就往上提,往上按,往上按;按道什么部位,吸气吸到膻中穴的部位,就开始下放,越过天枢,放到中级和关元;一共做五次,就这样做五次。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做完了五次就要下地。下地的时候,冬天要切忌注意不要猛然低头。一般有高血压的人,有心脏病的人就怕早晨猛然低头非常危险。所以坐在床边的时候不要低头,身子前倾,用手够你的鞋。这是下地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下地之后的不要猛然站起,把鞋在床沿穿上以后缓缓地站起,之后一个手揉动丹田,一个手揉动命门,揉动之后慢慢地缓步走到厅里或者走到哪里坐下。刚才我讲的这个汤,开始饮用这个汤,这是饭前饮。饮多少呢,就随意了。根据你身体状况,身体虚的时候就饮个七八口;身体弱的时候就饮五口。为什么说身体弱的饮得少,身体强饮得多呢?这里面又涉及到养生学的问题了,因为五口也就是五行。根据五行的学说,饮五口就是这个道理。

  旁白:冬季里,养生保健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除了饮食和锻炼之外,要十分注意七窍的畅通,具体应该如何进行呢?原理又什么呢?

朱鹤亭老师:冬脏季节里面沟通七窍是最关键的,因为七窍代表五脏,沟通七窍的问题在冬天比别的季节更重要。现在教一个七窍的公法,首先第一个是鼻窍,为什么是鼻窍,因为冬天的呼吸和秋天的呼吸是很重要的。这两个鼻翼是迎香穴,(功法讲解)两个拇指点着迎香穴;不要同时点,先点一个,按住左边,用右边的呼吸,按住右边以后,就用左边呼吸(先不停吸完,使劲呼)再做一遍。一左一右完了以后开始推;两个拇指按住两鼻翼,推往上时吸气,往下推时呼气。多少遍男八女七。鼻腔完了以后是口腔,口腔太关键了,特别是老年人有偏瘫、瘫痪,子女需要注意这个穴位。如果你有吊线风,面神经瘫、嘴歪了很难看不说,预防继续发展成偏瘫。这三个学位是治疗偏瘫的,叫地仓穴、人中穴、承浆穴。人中尽量不用,人中穴是抢救穴位;(功法讲解)地仓穴按着,和鼻腔一样,吸气左边不动,右边拇指揉动,呼气;吸气,右边不动,左边拇指揉动,呼气。完了以后,向外推,吸气,呼气,向两边推。(男八女七)。人中穴和承浆穴,吸气,(功法讲解)右手食指推人中穴,呼气时不动;吸气,左手推承浆穴,呼气时不动;吸气呼气同时,一吸一呼。预防面神经谈,预防音喑哑,嗓子说不出话来。可能讲话多了,可能是伤感流感。这三个穴位确实在实践当应用应是有效的。“冬天肾经时间;秋天肺经时间;夏天心经时间;春天肝经时间”那么冬天肾经时间,耳腔就是冬天的时间,很重要。这个学位叫耳听穴,在耳珠这里叫耳听穴,拇指尖把耳听穴按住,就听不见了,别人说话就听不见了,有嗡嗡声响;第一个先按住左便耳朵,右手拇指揉动右边的耳听穴,同时嘴要发出“啊…啊”的声音。实验一下,觉得好一点,就坚持做。如果两个耳朵的都不行,两个耳朵一起做,双手按住耳听穴,继续“啊…啊”,看自己的听觉反应怎么样。

  每天要早晨做,早晨做最多5分钟做完七窍。鼻子第一,口腔第二,耳朵第三,眼睛。眼睛做时候要把手搓热,(功法讲解)手掌的内劳工就捂着的眼睛。吸气的时候两个手按眼睛,呼气的时候揉眼睛,这是第一个,眼睛最复杂。第二各做法,眼睛的学位,眼睛内测角叫睛明穴,两个指头按着睛明穴,闭着眼睛开始揉动。吸气按住,呼气揉动睛明穴。这叫瞳子髎穴、攒竹穴、鱼腰穴;(功法讲解)先按瞳子髎穴,这样按住吸气,呼气两个手又按,瞳子髎穴按完按攒竹穴,吸气、呼气,上下推;鱼腰穴,吸气先上下推,呼气左右推;这就是攒竹穴、鱼腰穴、瞳子髎穴几个穴位的按法。丝竹空要和瞳子髎穴要配合,一按丝竹空;二按瞳子髎。(功法讲解)睛明穴、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瞳子髎穴。还有阳白和四白,阳白和四白是眼眶上下两个穴位,(功法讲解)吸气时上下揉动,呼气时左右揉动。争取5分钟内做完,不影响上班和其他工作的时间。这就是冬季按摩,从七窍关乎到五脏,起到保健的功能的功的做法。早晨在空气新鲜的时候,在房间里就是把窗户敞开,对折东方和南方,或者东南方。不要对着北方做,因为冬天属北,寒气太盛。早晨做对综合提高身体健康的素质,还是有益的。

  这一节先讲到这里,再见。

  

第六讲  花酒茶药话养生


旁白本讲导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我们应该如何依循天人相应之道,顺乎自然而养生呢?国际著名养生学家——朱鹤亭为您讲解冬季养生之法。敬请收看《名家论坛》推出的四季养生——冬季篇。

日常生活常与花、酒、茶、药为伍,这些都与冬季养生息息相关。花、酒、茶、药是如何运用到养生当中的呢?具体有哪些方法呢?敬请收看朱鹤亭《四季养生》之冬季篇。

朱鹤亭老师:欢迎诸位再次光临《名家论坛》。我们今天讲一讲,冬季喜欢养的一种花,叫“水仙”。水仙花特别是在春节前后最容易开,所以养水仙花适宜在春节期间,在房间里养育的一种花。这花有以下几种好处:第一个好处,水仙花是治妇女病“五热”的。是哪五热呢?有双手手心发热;两只脚的脚心发热,热的很难受。冬天那么冷,睡觉的时候喜欢把脚伸到被子外面,在被子里面,燥热得很难受。这就是“四热”两个手心两个脚心。第五热,心热。就是心口窝,胸部这个地方热。这叫五热症。五热症在妇女中比较常见,特别是在冬天,寒冷的时候发热是很难受的,水仙花对于治女性五热有效果。水仙花的栽培特点,它喜欢水,浸在水里面,有一个水仙盆,把水仙栽上,两边放上石头子,加水;没有水不行。水仙花一喜欢潮湿;二喜欢水。所以在家庭里面,用个瓷盆养上水仙,水仙的颜色是白色,当中黄色,特别美。

水仙的味道是清香,特别到了夜间睡觉时,把水仙放在房间里面,不会感觉房间里有的污浊之气。还会感觉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冬天一般要为了增加热量,开空调也好,生煤炭炉也好,总是感觉到闷热,它总不如自然的环境里面舒畅。养上水仙可以调节室内闷热气氛。而且对身体也有益。所以北方人,家家户户在春节前想办法,弄几盆用水仙养着。一般水仙从栽养一直到凋谢,一般是过了正月十五以后可以存活。所以一般的存活期是的很长,水仙对调节生活这方面有好处,这是一。第二,水仙花败了,水仙花不要丢掉,绿叶子、绿根不要丢掉。晾干了以后,春天的时候是生发季节,肝病在春天容易复发,这个时候你把水仙花熬水,熏眼睛、熏鼻子。如果你再和其他药配合起来是有益的。在夏天如果有恶心,呕吐的症状,用水仙的水漱口,和一些药品配合起来,像草豆蔻和肉豆蔻。这两种豆蔻和水仙一块早晨的煮水漱口,或者熏鼻子、擦鼻子。有清新头目的功效。所以水仙在家庭里栽养有好处。

  旁白:家中养殖水仙花,既能调节室内空气,又能治疗多种疾病,花卉还能起到养神的作用。如何运用花卉养神呢?

  朱鹤亭老师:《皇帝内经》有这么一句话,“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果人精神内守的话,病怎么会来呢?这是一个意思,再一个意思就是,“至虚极,守静笃”,这既是老子的话,也是《皇帝内经》引用的话。这两句话用在冬季,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冬季是收藏的季度,是一个的藏季度。人就一需要静;二需要的安;三需要睡。叫静、安、睡。在冬季从养生学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谈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静坐,静坐的时候,两个手心按住膝盖,很自然的坐着。最好,你面前放一盆花。可以放菊花、也可以放水仙花或梅花。就看你的条件能养什么花了。守着以后,因为养花有三个境界,一个是香;一是形,花的形状;最高的境界是韵,就是声韵的韵。就是赏花当中,看到花的韵,就像念诗、念抒情散文、写文章、唱歌。听韵、看韵,静坐以后看这个花,就开始心情非常平静,这是冬养的方法,看花的时候,吸气的时候这种意念,就好象整个的花慢慢地向你袭来,花儿的香气、花的形态、花的韵调逐渐扩大。在这个思路里面逐渐扩大。时间不要长,也就是七八分钟就够了。我们知道有一个概念叫传神,练功、读书、写文章、听歌要进入传神的境界。那么传神的境界就是说明你精神集中了,就是一个养生一个最好的方法。冬天比较寒冷,但你也不要把房间搞得体热,搞得太热以后人就不清醒。家里温度上去就可以了,但要保持清凉。在冬天注意房间里面还要保持清凉,这是很重要。对于脑子的清醒有很大的作用。这是静坐的方法。

 之后是就是冬天饮茶的方法。饮茶从茶文化来讲,就是春要饮花茶;夏要饮用清茶,也就是龙井茶;秋要饮铁观音;冬要饮红茶或者普洱茶。一个人饮茶要求神,精神的神;两个人引茶求趣,兴趣的趣;三个人饮茶求味,品味的味。这个时候你是个人独饮一杯茶,就是求神。喝茶的时候求神,心要静。心静不下来,就达不到求神的境界。这是一种冬天静养的方法,时间也就是三五分钟、七八分钟,不要长。这就是冬天养神,求温顺的一种方法。第三,一杯酒,酒的好处是舒筋活血第一个好处;通脉络是第二个好处;第三疏散情志;第四开阔胸怀;第五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新陈代谢。这是喝酒的好处,但别喝多一杯就好。在冬天拿一杯酒要品味,品酒的味,不要一口而饮。因为冬天比较寒冷,这一杯酒下去,最好能够一直达到足部这样一个境界,不要喝下去只到胸部,这就是功夫不到。要一杯酒喝下去,你用意念引导酒直达到腿脚部,这个工夫就可以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一下子就学会的,这需要慢慢的修炼。养生的五追求:一要追求精气神的和谐;二追求五脏六腑的和谐;三追求筋骨肌肉四肢的和谐;四种追求心智的和谐;五追求精神统一的和谐。所以在冬天坐着的时间喝一杯茶一杯酒,求的就是养韵、修心、养身。这就是养生学的要求。

  旁白:“静坐”适当饮茶和饮酒都有利于养神。冬季里,人们常常需要养阴驱寒,都有那些做法呢?

  朱鹤亭老师:冬天养阴注意两个部位,一是脑;二是脚。脚要求温,脑要求冻。“冻头、温足”冬天戴帽子就谈不到冻,是保护头。这就看每个人的健康情况。到了非常寒冷的地方,还是得戴帽子。不是非常寒冷的地方和天气急剧变化,不待帽子为好。在冬天头部有个功法,头上有很多穴位,这里讲几个穴位叫上星穴、神庭穴、目窗穴、头维穴、率谷穴对护头很关键,还有太阳穴是常用的。(功法讲解)拇指按太阳穴,食指按率谷,中指按头维穴。三个穴位按住以后呼吸,吸气的时候身体往上提,呼气时一边揉动,一边身体放松;再吸再放松。这个做法做5--8遍。做完后你感觉一下有没有觉得头清醒,如果有头疼的症状,做完看有没有缓解头疼的症状;如果以前有头冷的感觉,做完以后感觉头还冷不冷。还有一个方法,有这么一句话“冬要养阴、戒怒;春夏要养颜、止笑”这是冬天,就要养阴止怒。季冬和前两个冬不同。季冬是深寒,深寒是侵入式的寒冷。季冬需要保护的关节:首先保护的是膝关节;第二个保护的就是肘关节,第三保护的腕关节,在季冬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在这三冬时,有几个词语要记住:第一个词语“驱寒”;第二个“祛邪”;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各都有邪气,不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讲的不正之风的邪气,它是自然界的一种邪气。在中医之来当中最重要的就是驱逐邪气,邪气就是不正的气息、气侯,给人身带来的危害。祛邪分三种:一、祛寒邪;二祛湿邪;三祛风邪。第三个词语是隆冬留下的“寒热”。什么叫寒热呢,冬天逐渐要冷,感冒了叫寒感,寒感发烧体温的升高就是寒热。由于受寒引起的热。还有一个叫“逐风”,冬天最冷的是西北风,就是说你要防备西北风,这就涉及到家里的风水。你家的风水面向西北,特别是你的窗户就在西北,就不仅是寒冷,而且西北风最容易侵袭。容易造成邪风,易得风症。很多的瘫痪病人、很多类风湿病人,很多的风湿性关节病人就怕西北风,也就是冬天的斜风。不

  旁白:冬季养生中,要做到“冻头”、“温足”、“止怒”、“养阴”、“祛寒”、“驱风”。那么,都有那些具体方法来保温驱寒呢?

朱鹤亭老师:这个时候为了要保温,有一个方法,有种药叫做铁砂,把铁砂炒热了以后,用一个篷布,不是一般的布。把铁砂装到篷布里,然后加入三种药:一种独活;一种叫牛膝;一种叫豨莶草。把这三种药打成粉,灌到里面。篷布很厚,垫着篷布把它捆在膝关节、肘关节或踝关节。这个方法一、是驱寒;二、是去邪热;三是去邪风。在冬天这个方法很实用,但是不要太热,太热容易烫伤,这冬天常用的方法。

再一个方法,我们北方用黑醋,黑醋炒麸子,麸皮喷上醋以后上锅反复炒,炒至醋渗透到麸皮里面了,这时候就装一个袋子,袋子是用我们平常用的棉布,棉布是很粗糙的一种布,把它放到棉布里面。冬天的时候,老年人总柔以腰酸背疼,壮年人也有。晚上躺在床上,把袋子放在腰部,不要烫伤,太热的话就活动一下,大约15分钟或8分钟。如果说肚子疼,叫“寒疼”。到了冬天的小腹发凉,但是检查也没有什么病,也可以放在小腹上热敷。这都是在冬天这三个月中,不管是孟冬、还是仲冬、或是季冬,这都是一些保健养生方法。

  还有一个功法,这个功就适合在这三个月用。大家知道身上最宝贵的地方就是肚脐,肚脐叫“神阙穴”。神阙穴就是小孩出生时的脐带的这个地方。神阙穴对人的生命是很关键的穴位。就在孟冬、仲冬、季冬的时候,就把神阙穴放上艾子。把艾子和姜、大葱须一起用醋喷,然后用篷布包起来。但不要直接神阙穴的上面,把绍兴酒烧开,等到绍兴酒不太烫的时候,围着神阙穴边缘揉、抹,注意不要抹到神阙穴内部。干了再抹一次,共抹三次。把刚才做的篷布就放在神宫阙穴上面,大约是15分钟。这个方法是治小腹寒疼。寒疼和疼痛不同,疼痛是没有道理的,寒疼感觉里面是寒冷。这个方法是治寒疼。在冬天三个月中重要的问题是驱除冬天寒冷的病和疼痛的病。这个方法在冬天用的是很有效,敷上以后就做功法。(功法讲解)你要闭着眼睛,呼吸的时候不要从丹田、神阙提气,从“曲骨”。有个穴位叫曲骨,在整个丹田最边缘的地方。从曲骨穴吸气,吸到膻中的时候放下来,这口气很难,不要呼要吸。放下就围着神阙穴顺时针转15圈。就看你的气力够不够,咱们试一下(功法讲解)开始吸。我15圈,只要求15次。如果坚持个两三天感到小腹发热,说明你有认真做,也说明有效果。这是针对冬季这三个月里我们常见的症状和一些现象用得方法。

  这一讲我们先讲到这里,好再见。

第七讲  冬季常见病症防治

旁白本讲导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我们应该如何依循天人之道,顺乎自然而养生呢?国际著名养生学家朱鹤亭为您讲解《冬季养生之法》,敬请收看《名家论坛》推出的四季养生——冬季篇。

在冬季气侯寒冷多变,多种疾病更易复发,冬季都有哪些易发疾病,又该如何防止呢?敬请收看朱鹤亭《四季养生》之冬季篇。

朱鹤亭老师:欢迎诸位再次光临《名家论坛》。我们今天这一节详细讲一讲,冬季在孟冬(农历十月)、仲冬(农历十一月)、季冬(农历十二月)这三个月当中,常见的一些疾病的防与治。这个防和治概念不同,防是还没有病的时候叫做预防。治在有病以后要积极治疗。只有积极的治疗和积极的预防才能够维护自己身体的健康。冬季的自然的节气、自然的环境就和春夏秋不一样,既然是不一样,就应该有不一样的对待方法。这样的话才能有的放矢,来看待任何问题。现在我们来研究冬天这三个月都常见有哪些病。第一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出现的症状有的是咳嗽;有的是喘息;有的是痰液分泌很多;有的是头疼;有的是浑身疼痛;有的是发烧感冒,而且烧的热度很高。这些现象对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怎么治疗,一种办法积极上医院,求医生诊断治疗。附近没有医院,或者是条件比较差没有办法使你到医院看。就得按照自己的方法预防和治疗。

自己预防的第一个预防方法,晚上睡觉前用小锅把醋烧开,烧开后醋的气息就会在房间里传播。“醋”一、是解毒;二、是治感冒;三、疏通呼吸。所以用醋在房间里烧是预防的一个方法。第二,已经感冒了用醋效果就不大了。已经感冒的方法,一是自己到药店里买防风、荆芥、板蓝根、连翘、菊花、金银、花生甘草。买来以后煎药,早晨一次完晚上一次。从养生学的角度,这个方用完之后的药渣不要到掉,药渣继续加热,之后用纱布把药渣包起来。一、头疼的话,就放在上星穴的部位;喘不动气的话,就放在天突穴和膻中穴之间。如果还是身体疼痛的话就放在腰部命门穴的旁边。如果是红身疼,就放在大包穴部位。这就药渣的药来进行药敷,这是第二个方法。第三个方法,除了吃药外,身体还是疼痛,头还有疼痛,自己按摩。自己按摩的学位。一,揉太阳穴;二,风池穴;三,背部叫风门穴;四、大杼穴;五、肝俞穴。这几个这是按摩的办法。还可以用烫脚的办法,烫脚的办法是把刚才这处方这(防风、荆棘、板蓝根、连翘、菊花、金银花、生甘草)煮水汤脚。因为任何病,风、寒、潮湿的病两个渠道感染。一个是呼吸道;一个是脚部。这两个地方容易受感染,这是冬天常见的病。

冬天常见的病症还有腹泻,腹泻以后慢慢地延缓到痢疾。肚子非常疼痛,用这个方:第一乌梅;第二石榴皮;第三白术;第四是薏苡仁;第五香附。这几种药煎出来,熏鼻腔、熏口腔,热敷头部、热敷头部、胸部、腹部,包括足三里,这是第二个方治这种情况。第三个方,如果说冬天还有喘咳症状,喘咳有两种,一个是吐白痰;一个是吐黄痰。先弄清楚哪一种,如果吐的黄痰,需要用几味药:黄芩、黄柏、麦冬、炒白术、炒谷芽、陈皮、佛手。这几味药煎起来饮用,这是药方。还有推拿方:第一个,推尺泽;第二个,郄门;第三个,推曲池;第四个推膈俞;第五个推脾俞;第六个肝俞,在背部推。这是在冬天自我保健方法,这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再一个常见的就是喘息喘的很严重,像打呼噜一样,胸疼,而且喘起来以后停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吃中药:一、瓜蒌;二、沉香;三、麦冬天冬;四、百合;五、葶苈子;六、五味子。这几味药买来煎水服用,还可以用药液擦鼻子,揉太阳穴,揉风门穴、风府穴、风池穴一块揉。这就是治这个病的方法。

  旁白:冬季常见疾病可防,也可治。方法各有不同,常用的有按摩和药物等。冬季都有那些易发的疾病?具体防止方法是怎样的呢?

朱鹤亭老师:冬天的时候最常见的病就是感冒,假如你最近身边有一个患了感冒的,而且咳嗽、流鼻涕。他又和你在一起,你又不能回避。预防的方法:你千万不要张嘴,尽量的用鼻子呼吸。要讲话的时候呢,不要面对面讲,侧面或者想办法回避地讲。这时候也可以做一个穴位,叫“合谷学”,你讲话的时候手按着合谷穴。还有一个穴位叫“列缺穴”,一个手点着合股穴,这个指头点这列缺穴,一边说话一边揉对合谷穴、揉动列缺穴就能起到一个防范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就治感冒、咳嗽、鼻腔不透气。列缺穴是治胸闷、咳嗽、感冒。只要做列缺穴一边说话一边揉动也可以。这些方法都是在冬季防止冬寒的一些保健的方法。

还要讲食疗的方法,冬天的食疗方法很多,当中有几个比较有效。第一个是防风;第二个板蓝根;第三个连翘;第四个菊花;第五个生甘草这五种药,可煎服汤水,装入小饼子里或自己用的茶杯里,有时间就含一口漱口,要仰着漱口,这种漱法漱口腔上面这个地方。连漱三口,确实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如果说你的家属、朋友、同事感冒几个,你还没有感冒你就要预防了。漱口是很好的方法,你感冒了就可以饮用,没有感冒就可以漱口预防。所以这是一个自我保健的养生方法。

薏苡仁的好处是,抗癌、防寒、祛湿、解毒的功效。冬天是寒,它有抗寒、抗癌、解毒的作用是很强。薏苡仁可以单独的来熬水,用薏苡仁的水搓手心,搓十个指头;蘸着棉棒揉鼻孔;可以同时进行。再一个就是揉印堂穴,用棉花蘸着揉印堂穴;还有揉风池穴。这几个穴位在冬天比较严寒的季节,有自我保护预防的作用。最后一个是生甘草,不要炙甘草,甘草加工炙的是起补养作用。生甘草是解毒作用。在早晨你刷牙之后,含一口生甘草水和刚才一样漱口,要仰着漱。把生甘草的水棉棒蘸着揉鼻腔,揉耳腔。这些都是具有预防感冒、伤风的传染的作用。甘草的作用有:解毒、调节各个药物的性味、治咳嗽。

旁白:冬季里感冒是最容易发生的,可用防风、板蓝根、连翘、菊花和生甘草进行防治。冬季还有那些疾病需要预防,又该如何适应冬季气侯呢?

  朱鹤亭老师:冬天还有常见的,就是膝关节疼痛,走路的时候几乎不能支撑。这是在这三个月冬季当中容易出现的病症。这个病症的治法:有独活、川芎、杜仲、苍术、孰地、薏苡仁。这几种药组合起来加热,加热之后装入纱袋里敷膝关节。敷完后再加热,敷到腘窝部位。将两腿的膝盖和腘窝都敷完后,就敷承筋,再敷伏兔,股四头肌的正中点是伏兔。这是冬天腿部疼痛常见的。再一个冬天常见光咳没有痰,是吐不出痰,而且咳得不能间歇,一口接一口的,是很痛苦的。这时要用的药是:五味子、秋李、香附、薤白、瓜蒌、枳实。这几个药加热以后,用来熏、洗、敷。熏完就洗、洗完就敷。冬天节气比较多,节气来之前有一个方法,就适应节气生理变化。鲜姜一个;大白菜根一个;冲葱须一个;苦菜一个。这四样东西,晚上睡觉的时候,把它点上火用热气熏房间,不要太长时间。因为葱的味道比较大,如果这四个没有也可以用艾条点着熏房间。这个方法是很有效的。再一个方是饮食方,有种鱼是红色的皮,在北方、南方都有,叫红皮鱼。这一条红头鱼,加上干鞭笋、竹笋、马蹄、再加菊花这几样东西放鱼里,可以蒸或煮,红烧不可以,最好白水煮。这个鱼的好处是治冬天感冒以后的发烧,这个鱼能够退烧。再一个发冷,容易发抖,用这个食方也可以消除身体发冷、发抖。不用喝鱼汤,吃鱼肉就可以了。这是冬天里的食疗方法。

 旁白:膝关节疼痛、感冒发抖也是冬季易发疾病,可通过适当的药房、食方进行防治。冬季易发病还有一些,具体是那些疾病,防止方法又是怎么的呢?

  朱鹤亭老师:冬季里还常见的病就是晚上睡觉时突然间惊醒,什么叫惊醒呢?睡着觉一哆嗦自己就醒了,好像害怕。如果有这个状态出现要尽快地缓和这个情况。在推拿的时候,一个叫郄门穴,郄门穴是在内关穴之上。一个是通里穴,通里穴是在神门穴之上;背部有膈俞穴;膈俞穴、郄门穴、通里穴加百会穴。这几个穴位按摩最好,但唯独百会穴不好按摩,因为百会穴是在当中,百会穴有四个穴位围着它,叫四聪穴。拜会在当中,四聪穴前后两个,左右两个。左手食指点着百会前面的穴位,中指点这左边的穴,右手点这下面的穴位,这个手指点这右边的穴位。点着不要揉动,点一分钟。点完以后用手心按住百会穴,刚才是百会周围的四聪穴,百会穴就用劳宫穴虚着点,虚着震动,之后在压下,再起来,压下……反复做。看看这个现象能不能缓解,如果没有缓解就点两个脚的涌泉穴,伸直两脚,两个手的拇指点着涌泉穴。涌泉穴是在脚掌的1/3的前方,“人”字形有窝的这个地方就是涌泉穴。足跟有个奇穴叫失眠穴,失眠穴是十四经的是奇穴,在足跟的正中点就是失眠穴。一个手点涌泉穴,要颤抖;一个手点失眠穴,要揉动。揉动完以后,有一个太溪穴,内踝是太溪穴,这时候点着内踝的太溪穴,向上推,然后在点往下推。这就是手法,点穴看手法,针灸看选穴。这就是在冬天这三个月当中常见的病症。

  现在想重点讲一个问题,嗝气、打嗝。打嗝的人很烦恼这个病,因为在公众场合下,你又不能抑制,可是在社交当中又很不礼貌。在这里提供大家一个方法,这个部位有一个紫宫穴,还有一个天突穴。拇指点着紫宫穴,食指点着天突穴往下压,压上呼吸,呼吸完揉动,再呼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膈俞穴,两个拇指点叫自己的膈俞穴开始呼吸,手揉。还有一个大包穴,两个手掌对着大包穴摁紧了,吸呼,揉按。再有一个大陵穴,两个手按着大陵穴揉,呼吸,揉大陵穴。还有通里穴、神门穴、阴溪穴、内关穴,按着通里穴在按着内关穴,两手按住,呼吸开始揉。几个穴位配合起来,然后买一个陈皮,就是橘皮,佛手、广木香、木瓜,木瓜不像吃的木瓜,就像佛手一样。这个几个东西加上枳实、枳壳熬成水,服用。按摩方法和药方同时进行。这个方法是临时提供给大家的,如果有这个情况可以参考使用,好再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49248.html

更多阅读

中老年人冬季养生攻略 中秋节中老年人养生

中老年人冬季养生攻略——简介今天回家看望爷爷,看到爷爷正在搜集冬季养生方面的方法,我特此整理,一方面帮助爷爷更好的度过这个冬三月;另一方面,也让广大的中老年们作为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中老年人冬季养生攻略——工具/原料

冬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冬季饮食养生小常识

冬季是一个寒冷的季节,南方的冬季不是那么太冷,如果你生活在北方的话会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做冬季的寒冷,冬季养生保健很重要,下面来看看冬季养生保健知识手册。冬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冬季养生保健的原则及方法冬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1、保

冬季养生茶 自制冬季养生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疗的养生功效逐渐被大家所熟知,选择一款保健茶进行冬季茶疗养生成了不少消费者的选择,那么如何选择冬季养生茶呢?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

盆花想要过好冬,你先知道这6条常识! 冬季养生小常识

盆花想要过好冬,你先知道这6条常识!入冬以来,天气渐冷,多数盆栽花卉都不能忍受室外的寒冷,相信小伙伴们早已将室外的盆栽花卉搬入室内了吧。刚刚进入室内的植物可能还有些不大适应,会发生黄叶落叶现象,这都是正常的,那么如何在冬天养护盆栽

声明:《冬季养生-朱鹤亭 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为网友花花裙子花花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