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世群《诲人不倦》课堂实录及点评
诲人不倦
执教人:滕世群(金华一中教研组长省坛新秀)
授课班级:永嘉十一中某班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论语》里的第十一课《诲人不倦》。大家已经作了预习,下面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大家把学案里的难读的字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不错,都读准了。这篇课文大家已经看了,字词上应该已经理解了。我们请两位同学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一下。
1、女与回也孰愈。
2、《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师:翻译的时候,注意:第一个句子要分析它的虚词,加人名“回”,“与”这个实词要翻译成赞成的意思。虚词有的要译,有的可以不译,这个“也”是一个句间停顿,可以不翻译。第二个句子要注意它把引文中的意思要苦读,要注意一下“其师之谓欤”中的“之谓”。下面请同学译文。
生翻译句子:你和颜回相比谁比较厉害?第二句:《诗》里面像反复地切磋琢磨,大概说的就是颜回吧
师:如切如磋这个意思要苦读,像什么?像加工牛角玉石一样反复切磋,“之谓”这个结构译得很好,应该翻译成什么?“大概”是相对于哪个词,是“其”,不是代词,而是表示猜测的语气词,相当于“大概”。“斯”是这,“之谓”呢,就要译成“说”“就是说”“说的就是”,这个含有固定的翻译的格式。我们换一个内容译一下,“滕老师之谓也”怎么讲?
生齐声:就是说的滕老师或说的就是滕老师。
师:语文课代表之谓也。
生齐声:说的就是语文课代表。
师:第二句我们要把这篇课文梳理一下。这篇课文“诲人不倦”,一个“诲”字就可以贯穿全文。我们按照第二个思路,诲,为何诲,诲谁,怎么诲,这样一个思路,梳理一上课文,请一位同学。
师:看看谁来?这个课文的序号可以标一标,第一章标1,第二章就标2。
生:因为人的天性是很干净的,但是后天学习的话人就形成差距,所以要诲。诲谁,就是诲那些虚心学习上进的人。诲那些教人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能力的技能。怎么诲,就是要与人之间要细心地教导,要不断地交流沟通。
师:我们根据他说的内容在课文是哪几章。为何诲,应该是第一第二章,也可以说是讲教育的作用,教育可以提升素养。诲谁,就是第3章,讲的是教育的对象。孔子提这个是伟大的思想,有教无类。第4-7章是教育的内容,这内容很广,但也只是就孔整个教育内容而言,也只能是以一斑见全豹。教育的内容,这四章主要是讲德行文理。第8-10章其实可以概括为教育的方法,孔子这里从这些章节里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教育的方法、原则,14、15既可讲教育的方法,也可以讲教育者的素养。这是我们这篇文章大体的内容。读《论语》我们不要带着畏慎的心理,以为这是2000多年前的人说的话,很深奥难懂。《论语》是可以亲近的,它是朴素的。像这个标题,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切磋琢磨,巧笑倩兮,述而不作,我们平时就在不知不觉地运用这些词语。虽然我们没有看过《论语》,但《论语》的生命力就根植于我们的身上,所以论语与我们有着天然的文化血缘关系。比如看到诲人不倦这句话,我的心情就感到非常复杂。你们说呢?一方面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常常是感到诲人有倦。你看我们老师,很多都是面有菜色,这个就是心理和生理疲倦。是不是啊?
生笑。
实”乃“效”之源
——评滕世群老师执教《诲人不倦》一课
听过许许多多的公开课,看过各式各样的精彩表演,也感受过极其热闹的课堂氛围,却从没有一堂课能像滕世群老师执教的《诲人不倦》这样,让我感觉如此亲切,如此朴实,如此极具实效性。我们一直都在追求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可那么多的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都极具表演色彩,热闹过后却什么也没有留下。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滕老师的课堂告诉我们,“实”乃“效”之源,即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教学的源头。一、朴实:课堂教学模式的常态化滕老师在《诲人不倦》一课的教学中,采用的是教师串讲课模式,这是目前《<论语>选读》课堂教学模式中应用最常见的一种课型,也是当今文言文教学的普遍应用课型。在这种大型的公开课教学中,放弃缤纷五彩的“漂亮”模式,而选择朴实的串讲模式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底气。但这种朴实的串讲模式,并不等同于“字字翻译逐句落实”的灌疏式教学,而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且能在串讲的过程中对目标的达成做到水到渠成。滕老师本课教学的目标定位非常清晰而且准确,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对“言”的把握上,比如“习”“愤”“悱”以及对有争议的词“与”等重要实词的理解,掌握对固定结构的翻译。比如腾老师讲到“其斯之谓与”句式的特点时,在学生翻译完之后适时追问,“之谓”应翻译成什么,在学生回答后,又通过“滕老师之谓也”“语文课代表之谓也”这几个贴近学生实际的句子翻译,使之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知识点加以巩固。二是体现在对文的理解上,重难点为领悟孔子“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比如在提到“诲人不倦”时,滕老师以拿自己做“反面教材”,说自己常常“诲人有倦”,又引出对平常老师往往“面有菜色”的描述,如聊家常,却让学生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中进一步感受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二、扎实:课堂教学环节的层递性《论语》教学,最难的就是要做到“文”“言”并行。而很多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更加注重“言”的教学,而在公开课教学中又往往要顾及到课堂所谓的“新度”和“深度”而把重点落在“文”上。但滕老师的这堂课,的的确确是做到了“文”“言”皆顾,“文”“言”并行,这一点在他的课堂教学环节的层递性设计上有明显的体现。一是通过朗读检查学生是否在预习过程解决了生难字词的读音问题;二是检查学案中的两个句子翻译,其目的在于教给学生文言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掌握重点的实词与虚词;三是教学生通过“诲谁”“诲什么”“怎么诲”的思路来梳理课文,归纳章节;四是通过串讲以及对话的方式让《论语》中那些格言、警句、成语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并以孔子的人格、孔子的精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滕老师在讲到“启发诱导”这一教学原则时有这样一个片断:师:我们看第8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你们看“愤”和“悱”的偏旁都是竖心旁,这表明它是人的心灵一块,学习的过程就是心灵接受的过程,所以做老师的要有尊重学生的心。这是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我们不可能象《天龙八部》中逍遥派的掌门人,叫什么啦?生(齐声回答):无崖子师:无崖子怎么把内功传给虚竹的?直接地把它灌下去,电视里是怎么拍的,就是按住他的头顶,倒立,然后“嘘嘘嘘”……生笑。师:经常是这样拍的,但实际上能不能做到?生:做不到。师:我很多年前读《天龙八部》,就很希望自己能够遇到一个无崖子,结果二十几年过去了,有没有遇到呢?没有。这是金大侠的想象。我也不可能把我身上的语文,按住他的头顶,灌注到他身上,灌不灌注得下去啊?灌注法,恰恰是我们许多经常老师采用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孔子这里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呢?不是灌注,而是诱导,启导。他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请同学说说看,这个“不复”有什么好处啊?生:老师不再三重复的话,是有利于同学自己的思考,开动脑筋,有最好的理解和记忆。看来,滕老师的串讲没有变成个人的“演讲”,从这一个片断我们就可以看出从“言”到“文”的层递性设计,而且学生对这一教学原则的理解就是在教师的有趣的串讲和对话中完成的。三、厚实:课堂教学内容的延展化串讲的课堂很容易流于表面,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这也是串讲教学模式受人诟病最多的地方。但腾老师却有非常深厚的功底,因为他的讲能和学生产生共鸣,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思维。补充材料的运用信手拈来,且将文本内容“古今结合”“古为今用”的原则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指导朗读时适时引入2008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帮助学生读好“子曰”,拉近了学生和作品的距离。滕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给学生的问题并不多,归纳起来只有三个,可这三个问题却在师生对话中引经据典,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更有深度与厚度,可以说使课堂教学由“文言”上升到了“文化”的层次。一是讲第9章时,师问:“弗如也;吾与女也”是不是太打击这个同学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很自然地地引出孔子师生被围困的事例,告诉学生孔子与颜回师生相互崇拜,成就了伟大的教育。二是讲到“因材施教”原则,第12章的“闻斯行诸”时,师问: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教而无类”时,更是列举了孔子的很多著名弟子的介绍,既填补了学生知识的空白,又恰到好处地阐释了“无类”的内涵,并且能适时地引用孟子的话对文意进行拓展。三是讲到13章时,师问:无言有什么好处?教师投影《论语·阳货》中孺悲见孔子时的情景,加深学生对孔子“身教重于言教”这一教育理念的理解。一堂串讲模式课下来,不仅没有给人拖沓冗长、枯燥乏味之感,反而给人以行云流水、内容厚重之感。在貌似并不热闹的课堂中,学生对对孔子伟大教育思想解读却有了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这让我想起刘京海教授所说的,思维可以分为显性思维和隐性思维两类,而在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生便是以隐性思维为主的。苏霍姆林斯也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认真倾听,集中思考,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我想,这样常见又常受人质疑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能产生如此不凡的效果,其根源在于教师并没有为了公开课而“作秀”,而是以一种踏实的治学态度,朴实的教学模式,厚实的教学内容为我们展现了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常态。“实”而不“华”,这才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温州二十三中 周芳)结合《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一书给我的启示以及教学实践,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想法:一、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教学方式,并根据课型有选择地加以应用。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最经典的莫过于“串讲式”教学模式,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真正的的串讲模式,并不等同于“字字翻译逐句落实”的灌疏式教学,而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使“文”与“言”在教学过程中水乳交融,并使目标的达成在串讲,在师生的对话中中水到渠成。请看滕世群老师教学《诲人不倦》中的一个片断:师:先看第8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注意一下,“愤”和“悱”都是竖心旁,它是人的心灵一块,学习的过程就是心灵的过程,所以做老师的要有尊重学生的心。这是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我们不可能象《天龙八部》中逍遥派的掌门人,叫谁啦?无崖子(生)。无崖子怎么把内功传给虚竹的?直接地把它灌下去,电视里是怎么拍的,就是按住他的头顶,倒立,然后“嘘嘘嘘”……生笑。师:经常是这样拍的,但实际上做得做不到?生:做不到。师:我很多年前读《天龙八部》,就很希望自己能够遇到一个无崖子,结果二十几年过去了,有没有遇到呢?没有。这是金大侠的想象。我也不可能把我身上的语文,按住他的头顶,灌注到他身上,灌不灌注得下去啊?灌注法,恰恰是我们许多经常老师采用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孔子这里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呢?不是灌注,而是诱导,启导。他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请同学说说看,这个不复有什么好处啊?生:老师不再三重复的话,是有利于同学自己的思考,开动脑筋,有最好的理解和记忆。滕老师的串讲没有变成个人的“演讲”,也没有成为僵硬的“讲解—接受的填空模式”,“言”与“文”巧妙结合,学生对这一教学原则的理解就是在教师的有趣的串讲和对话中完成的。看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并非一无是处,但我们要做的是要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加以选择性的运用。只要是合适的,便是正确的。二、要准确地理解“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不可使其流于形式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固然是考虑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在教学中留出时间让学生开展具有一定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这是必需的。但我以为,并非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也并非“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就一定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中显然会有架构性问题的设计,这些问题当然是有疑而问。但如果教师无论问题的难易,无论问题是否有值得探究的意义,都要在小组里进行形式化的讨论,而且成为每节课必需的一个环节,这势必会导致探究性学习的形式化、浅层化、无效化。二是合作探究的时机选择与时间分配。探究性问题的出现应该是在授课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出现的,这固然和教师的预设紧密相关,但同时又要结合教学实际。如果教师在没有达成前一目标的前提下,硬生生地将预设的探究题拿出来给学生探究,显然是无意义的。而且既然是到了需要学生合作探究的阶段,那么这个探究的内容应该是深层次的,或者说是通过有争议的内容,使学生在争论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加深对文本深层解读。这便意味着在此环节之前应该会有铺垫出现,也就是说必须体现现教学的由浅入深的原则。但在有些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最基础的部分草草了事,而将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所谓的探究,造成讨论时间的分配也极不合理。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而造成的结果是使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三、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也可在教学中结合得“天衣无缝”。其实,任何事物都并非是十全十美的,传统教学方式当然也有其存在的合性性。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理念需要更新,教学方式同样也需要改革。但是继承与改革之间并不矛盾,只要是处理得当,便能相得益彰,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同样摘录滕世群老师教学《诲人不倦》一课中的一个片断:师:我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就是学会做人。这个可以对应为哪两个字,“忠信”;学会做事,对应的是“行”;学会学习,对应“文”。联系你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我想大家对这句话做点评价。生思考。生①:我觉得孔子的教学内容非常全面,它包括人的个人修养,也有些待人接物的方面,还有些社会实践动手和动脑的,是发展人的全面。师:还有哪位?生②:孔子教学内容比较全面,不过有些方面也有些欠缺。内容上好象只学习历史文献,没有科学的东西。师:这的确可能是孔子教学内容上的一些局限。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同样,对孔子的崇拜,并不是盲目的崇拜,古为今用也同样要辩证地看待。滕老师在设问时并没有要求学生行进小组讨论,而是留给学生独立冷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而从学生②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再加上教师恰当的肯定,无需进行热闹的讨论,但效果已经达成。因此,“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并不一定是小组讨论,而学生在独立思考形成的看法在各自的陈述中相结合,逐步完善起来,这应该是另一种形式的“合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