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中随时随地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给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几次重要的选择,它成了我生命中每一个阶段的转折点,改变着我的命运。
我的第一次选择——走出油灯的世界
湖南五夷山下一个宁静的山村,一根田垄望不到头儿。放学回家时,我常常在田垄上边跑边翻着跟头。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家园。
我5岁上小学,因学习成绩好,连跳两级。中学时数学、物理、外语竞赛常得第一。农村孩子放学后要干农活儿,看书只能在晚上和下雨天。我喜欢读书,那时的书少,不论谁到城里办事,我都托他们给我带书。
晚上,母亲在忽明忽暗的油灯旁一针一线地缝着;我在油灯下一页一页地看着。就是在这盏油灯下,我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原来,电灯已经问世了一个世纪,而我的家乡还是油灯世界。从那时起,我被自然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革所吸引。也就在这时,我竟然产生了当科学家的念头,想在自然科学上干一番事业。
我高中毕业才14岁。当时国 家还没有恢复高考 制 度。一边在家自修数理化课程,一边犁地挣工分,以分担9口之家的生活负担。因年龄小,我犁地时常被绊倒,但倔犟的我爬起来继续干。一次,村里的五保户奶奶看到我干活心疼地说:“你爸爸把钱都贴给了我们,让这么小的孩子干这活儿,可苦了你了……”后来,我才知道,当区委 书 记的父亲挣的工资本可以使家里的日子过得挺不错,但他把自己一部分的工资给了村里的五保户。我们家的生活来源大部分还要靠种田。也许因为父亲的名字叫“欧宽厚”,宽厚待人是他的本性。我母亲的勤劳在村子里也是出了名的。
我秉承了父母宽厚和勤劳的天性,被一个电站招为电工。在电站工作的一年中,我很勤奋刻苦。作为工人,我不仅能把输电配电图画出来,而且能够对整个系统检修、维修,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一次事故检修中,我解决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得到了“文”前大学毕业的技术人员的称赞。当时我16岁,被推荐到湘潭大学学习。走出——那个童年的油灯世界,到城里上大学,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选择,也是我踏上求学之路和教学科研之路的起点。
我的第二次选择——一咬牙,读了两个硕士
一个人想取得成就,勤奋和信念都缺一不可在我成长的道路中,如果说,我的第一次选择是人生的一个起点,那么第二次选择则是在这个起点上的一次飞跃。这个飞跃的基点就是坚定的信念和勤奋。
1979年,我考入武汉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读硕士学位。一入学,我就给自己规定:一定用最少量的时间,学到最多的东西。于是我拼命地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尽管周末的露天电影那么吸引我,可是我还是克制了自己的欲望。因研究生宿舍不限制熄灯时间,所以我每天都学到很晚。早晨又早早起来去教室看书。当时我还给自己总结一套调解自己的方法:早晨精力最好,用来读书,背外语。看书疲倦了就抄笔记。南方的热天是漫长的。每当困倦和疲乏袭来时,我就用冲冷水浴和抹风油精的办法刺激自己,强制自己保持兴奋。由于我早晚轮番与书搏斗,终于有一天,我支持不住了,很想大睡一觉,但却怎么也睡不着了。我得了神经衰弱,在学完基础课时,我休学回家养病。
我带回去很多书和资料,在家休息个月,读了《概率论》和《泛涵论》数学领域比较深的教课书,并做了大量的习题。这期间,我对“结构动力可靠性分析”这个结构工程理论前沿课题很感兴趣。这个课题是结构动力学的重要研究课50年代在我国刚刚起步研究,“文”中又中断了。封闭题10年之后,到70年代后期,国内仍无人研究。当时我很了有“野心”,想一步跨到前沿课题上。于是,我摸清了这个课题的状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做好了研究这个课题的一切准备。
返校后,我向导师汇报了我选择这个课题的想法。导师坚决不同意,认为我异想天开。他说“:这个课题难度很大,涉及的领域广。有多少学者都不敢涉足。如果你选择这个课题不但身体会垮,而且成功的希望等于零。”当时导师给我选了“钢筋混凝土带肋板的实验与理论分析”这个课题。怎么办?我实在不想放弃那个让我迷恋并已着手研究的课题,但又不好违背导师的意愿。这真太让我为难了。想来想去,我一咬牙,干脆脚踩两只船,两个课题都做!自信是成功的秘诀。我坚定了两个课题都要做成功的信念,开始大量艰苦的研究工作,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毕业时,果然两个课题都成功了。我把导师给我的课题研究得很深,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上;我自己选择的课题也写出了8篇论文,使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有了重要的进展,为结构的动力可靠性分析和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1982年,我带着这些研究成果,参加了国内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结构抗震理论新发展会议。会上,我报告了这个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专家们对我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很高评价。当时我23岁,是我国最年轻的、也是最早从事结构动力可靠性分析研究的带头人之一。从此,我在这个领域开始了更高、更广、更深的研究。
当时,有人跟我开玩笑:“欧进萍,你是不是有分身术呵,怎么同时读了两个硕士?”现在想起来,我当初坚定自己的选择,为我今后的研究打下了一个坚定的基础,对我国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和我今后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的第三次选择——立足国内读博士和博士后
1985 年,我考入哈尔滨建筑大学 读博士,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结构力学专家王光远教授。我仍然以读硕士时的拼劲,去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也就在这时,人生中的又一次选择摆在我的面前。1986年,中欧地震工程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我26岁,是会议年龄最小的特邀代表。在这次会上,我宣读了论文《地震地面运动的模糊随机模型》。这篇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在随机地震模型的基础上合理考虑地震强度和场地类别的模糊性的观点。
对这个新观点,国外专家们很感兴趣。会议间歇,日本丰桥大学土木系主任林栗荣一教授来到我身边,热情地拉着我的手说“:好!欧先生这样年轻,很有前途。我对您的论文非常感兴趣!”接着他向我提出了一些有关论文的学术问题,我一一回答了他。林栗荣一透过镜片的眼睛仔细地打量了我一番。日本人不失时机网罗人才的敏感,使他不愿意与我失之交臂。他恳切地邀请我到日本去读书,到他的实验室去工作。临别时他一再叮嘱“:欧先生,您一定考虑考虑,我们会给你优厚待遇的……”
不久,我接到了林栗荣一从日本的来信。信中他热情而迫切地为我赴日设计了三个具体方案:第一,到日本读博士;第二,到日本读第二博士;第三,到日本做博士后。三个方案可任选其一。
“洋博士”“、洋博士后”“、优厚待遇”天赐良机,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一些好朋友劝我千万别错过这个机会。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在国内读博士。因为当时我正忙于一个国际前沿课题的研究。我已经下了决心要完成这个课题,填补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空白。如果我走了,研究课题就要中断,这样国家会受到损失。
我的导师王光远教授很支持我的选择。他对我说“:我可是没有吃过洋面包啊!”是啊,三十多年来,王光远教授在结构力学领域不断开拓,不断创新,始终走在这个学科的世界前列。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骨干人才。他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对祖国的贡献上,就是在“文革”受到挫折时,他也没离开祖国。导师的人生道路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我想,国内本来有能力培养国际水平的博士,为什么要放弃国内的研究非到国外去不可呢?
我留下来,继续在国内读博士。我选择了“模糊随机振动”这一崭新课题。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出色地探索了这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领域。创立了模糊随机振动的基本理论和抗震结构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提出了动态模糊集的函数生成集的定义及模糊微分方程的基本解法。并把静态模糊集合理论发展为动态模糊过程理论,解决了结构工程、结构动力学和模糊数学方面的一些具有开创性的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
后来,我仍立足于在国内做博士后,又建立了“动态模糊”和“模糊随机响应分析”两项基本理论。这些具有开创性的理论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在力学和数学两个方面创立了新的分支学科。这些理论都已得到应用。
科学研究的成果给我带来欢乐,但品尝欢乐的同时,我也在承受痛苦。我和妻子从初恋到结婚有女儿,南北六年天各一方。每当节假日的晚上,各家各户团聚的时候,我一个单身汉走在街上真有一种说不出的凄凉。读博士的第一个春节我没有回家,妻子已经半年没接到我的信,便生气地给我寄来一张明信片,上面写道:“欧先生,你是否失踪了?要不要我在报上登一个寻人启事”?
后来,我和妻子谈起在国 内读博士,做博士后这段经历时,妻子说,尽管国 内条件不 比 国 外,但能为国家做出贡献,这选择是值得的。
我的第四次选择——人生定位在祖国
所说的人各有志,我体会就是指人各自不同的选择。选课题、选事业、选伴侣,有机会还要选国籍,总之是在选择机遇,选择人生道路。我的第四次选择就是在国 内和国 外定居的选择。
1989 年,我在美国旧金山的第五届国际结构安全度与可靠性会议上,宣读了论文《抗震结构的模糊随机动力可靠性分析》,受到来自4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专家的瞩目。那热烈的掌声和“开辟了结构力学的新领域,对完善结构和抗震设计有很大推动作用”的赞语让我很兴奋和自豪,我不是为自己自豪,而是为中 国 人登上国际结构力学的最高讲台而扬眉吐气。
之后,我被邀请在 美 国密苏里罗拉大学讲学和短期合作。在美三个月,5 篇论文,在 美国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高效率地写出了这时国际原子能结构力学协会主席、东京大学柴田碧教授高兴地邀请我去 日 本工作。在美国,他不断地打听和跟踪我的去向;美国地震中心主任、纽约巴发拉大学T.Soong教授找我谈话,极力地挽留我;还有人要帮我到加拿大定居。
世界著名结构力学专家、密苏里罗拉大学美籍华人郑毅教授在这期间与我长谈了十几次。他从美国给我的导师王光远教授打电话,并急切地恳求说:“欧进萍能否在美国工作两年,我们非常希望与他合作。”王光远教授说“:这完全取决于他自己。”
望他乡明月,而临两种选择,何去何从呢?当时我在美国的护照是年,每月的薪金非常优厚。在美国,我可以有依山傍水的别墅,先进的实验环境,自己的事业也可以得到很快。但我明白,当时我正从事霍英东教育基金的资助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如果我选择美国,中断这些研究,必然影响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速度……我怎么能忘记自己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到博士后都是国家在经济最困难时期拨专款培养的。说真的,在科学研究上,若无国家的多方资助,自己将一事无成。
饮水思源,缘木思本,跪乳羔羊知有母啊……我在黑土地上发展起来,怎么能不深情地眷恋曾经养育我的 祖国呢?我给国内打电话,告诉我的导师:“我不能拿国家奖励我的钱买出国飞机票,我国内的事还没有做完,我的事业在祖国。”话筒里传来导师激动得发颤的声音“:进萍,我支持你的选择……”我谢绝了郑毅教授的再三挽留。“六·”事件后,我按期返回祖国。十多年来,我在国内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评价。我到波兰、俄罗斯、日本等国讲学,反响热烈。尤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讲学时,再一次引起轰动。当时门票价格昂贵到100美元一张,仍吸引着众多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
我选择了祖国的事业,国家也给了我许多荣誉。我曾两次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理学部、信息学部、材料与工程学部等跨学科的资助。1989年我还是中国力学学会仅有的4 名优秀力学工作者之一。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称号。29岁时被破格提拔为研究员。现在我带的博士生已有两名是正教授了。
实践证明,我的每一次慎重的选择都是正确的。因为我对祖国有一种责任感,现在这种责任感越来越强烈。
我的几次选择欧进萍 欧进萍 唐秀云
更多阅读
我的第一次刷机经历 我的第一次作文400字
我的第一次刷机经历手机和电脑是我们现在必不可少的日常工具,对于电脑来说,人们已经习惯电脑系统的升级换代,比如从以前的Windows95升级到WindowsXP,再到现在的 Windows7。但是对于手机来说,人们还不太关注其内置操作系统的升级换代。
新入改装车行列西国贸汽配基地夺走了我的第一次 我的第一次作文200字
最近刚入手的爱车想把它的氙灯换一换,原装的不够霸气!因为是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总怕被坑,这个想法一直都还是想法。后来经朋友介绍知道了西国贸汽配城朗友店的老汪,这个人在在民间改灯这个领域小有名气。利用做皮椅的间隙我去找了他,没想
转载 我的两次上山下乡经历 翼龙贷 上山下乡政策
原文地址:我的两次上山下乡经历作者:gslxclp第一次上山下乡。1969年,我刚刚十岁,妹妹七岁,二弟四岁,三弟还未出生。我在大西滩农场子弟小学读三年级。我们家原在市区,因父亲在国有农场工作,全家也就迁到了农场,作为干部家属享受着城市户口才
转载 我的几个关系 立法 几个关系
原文地址:我的几个关系作者:秋波媚媚十年前,中国的主要矛盾就是缺钱,所以那时的故事就一条主线:喋血美元。今天,中国在新的高度了,局面不一样了,故事主线多了好几条。世界每天都发生着许多事,要想都说清楚还准确,谁都没这脑力与体力。但是,又有
我的几位私塾先生 普明私塾位置
小时候,我在私塾里混了不少光阴,那时虽然觉得非常难受,但今天看起来却是受益匪浅。我在私塾里学到许多洋学堂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它的规矩比洋学堂大,天亮到校,天黑回家。每日只许小便3次、大便1次。因为怕学生纠结到外面皮闹,全校只有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