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共和国 (LVA)
Republic of Latvia
一 国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半部的太阳代表拉特格莱公国,左下方的红狮代表库兹拉姆公国,右下方的银色半狮半鹰怪兽代表韦德季姆公国。盾徽上端有三颗金色五角星,象征三个公国的再联合;两侧分别为扶着盾徽的红狮和怪兽,基部为象征和平、自由的绿色橡树枝。
二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2∶1。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的横宽条组成。早在13世纪时,居住在拉脱维亚的拉特加人就使用过红、白、红图案的旗帜。1918年这面民族旗帜得到了事实上的合法化,1922年确定国旗的颜色和比例。1940年拉脱维亚成为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当时的国旗为在原苏联国旗旗面的下部加白、蓝色的水波纹图案。1990年拉脱维亚宣布独立,象征拉脱维亚民族统一的红、白、红旗又被用来作为国旗。 这种红色其实是一种独特的暗红色,国际间习惯称之为“拉脱维亚红”。暗红色讴歌了拉脱维亚人为了祖国勇于披肝沥胆、抛洒热血的爱国情怀,白色抒发了拉脱维亚人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和渴望。
三 简介
位于东欧平原西部,西临波罗的海(海岸线长307公里),里加湾深入内陆。北邻爱沙尼亚,东界俄罗斯,南接立陶宛,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首都:里加。
18世纪时,俄国从瑞典和波兰获取了现拉脱维亚的所有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脱维亚于1918年11月18日获得独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再次兼并拉脱维亚,并将其纳为一个加盟共和国。苏联于1980年代时开始进行政治改革,这也促进了拉脱维亚独立运动的发展。1991年8月21日,拉脱维亚再次宣布独立。自独立以来,拉脱维亚积极培养和西方各国的关系,并已于2004年加入欧盟和北约。
四 货币
拉脱维亚曾于1922至1940年间发行该货币。后由于苏联并吞拉脱维亚,改用苏联卢布。拉脱维亚独立后,于1993年6月28日再次发行拉特作为自己国家的货币。是目前全球最值钱的货币之一。货币编号LVL。辅币为拉分(santīms)。1拉特等于100拉分。拉脱维亚自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但是尚未加入欧元区。原本预计2008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但是因为尚未完成经济暨货币联盟锁定的第三阶段,现在预计最早在2012年加入欧元区。发行的纸币面值有2、5、10、20、50、100、500拉特。
五 硬币
1922年拉脱维亚第一共和国期间一共发行流通9种面值的硬币,全部为流通币,没有发行纪念币。9种面值的硬币一共有12种不同的版别,发行的流通硬币面值有1、2、5、10、20、50拉分、1、2、5拉特。1937年的2生丁KM#11.1属于发行量很小,存世量也很小的稀缺币。非常难收集到。即使在拉脱维亚本国,这枚币也是一币难求。1993年后发行的流通硬币面值有1、2、5、10、20、50拉分、1、2拉特。
![拉脱维亚硬币 立陶宛硬币](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063928t01f115a2d30d491f57.jpg)
六 各时期发行的硬币
七 2010年世界最佳硬币
“2010年度世界最佳硬币”于1月30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39届国际钱币展上揭晓,拉脱维亚发行的“拉脱维亚之币”继获得2010年世界硬币大奖十大单项奖之一的“最佳金币”后,此次更荣膺“2010年度世界最佳硬币”桂冠。
“拉脱维亚之币”为普制纪念金币,直径20毫米,重量10克,面额20拉兹,成色99.99%。由拉脱维亚国家银行于2008年发行,由奥地利国家银行造币厂铸造。该币正面中央为一名头裹纱巾的妇女侧面图,左缘刊拉脱维亚国名,下方刊年号。这名妇女形象是由拉脱维亚雕塑家Teodors Zalkalns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的,其原型是库尔兰的难民。该妇女裹着的头巾在拉脱维亚是母亲的象征。该币背面上方刊面额,下方刊拉脱维亚货币拉兹开始流通年份1922;中央为一艘船,船上的小桌上放着寓意生育和富足的牛奶、苹果和面包,旁边为象征力量的刀。只有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家庭与国家才能完整。左下方为“Teodors Zalkalns”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