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
《秋天的怀念》这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短篇散文,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文章主要讲了“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气,在她重病缠身,肝病疼得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的情况下,坚持要推“我”去北海公园看菊花。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息,即将离别人世时,心里还挂念着“我”和未成年的妹妹。
文章三次提到看花,第一次是“我”暴怒无常突然摔砸东西的时候,母亲提出推“我”去北海看花,“我”拒绝了;第二次是“我”看着落叶黯然神伤的时候,母亲又一次乞求带“我”去看菊花,“我”勉强答应了,她却欣喜不已;第三次是母亲去世后,妹妹推我去看菊花,这时的我已经彻底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振作起来,树立乐观生活的信心。
课文以叙述为主,抓住一个个的细节,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坚韧、宽容、伟大、无私的母亲,为读者诠释了母爱的内涵。语言平实朴素含蓄,情感真挚细腻。
母爱是宽容,是理解。当“我”暴怒无常时,她会“悄悄地”躲出去,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躲出去的母亲担心“我”会做出傻事,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关注着“我”;自己却悄悄地躲在外边,强忍心中的悲痛,“偷偷地”抹眼泪,当一场暴雨归于沉寂之后,她又“悄悄地”进来,眼睛红红的。
母爱是呵护,是细腻。自从我瘫痪之后,她关心我的任何一个举动,小心地呵护着“我”脆弱的心。当“我”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时,细心的她怕“我”触景生情,用自己瘦弱的身体“挡住”窗外令“我”悲戚感伤的黄叶。‘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生怕因为自己的情绪或者措辞刺激到“我”,所以尽力地压抑自己的难过,而变得小心翼翼,变得敏感。
母爱是坚强,是鼓励。当我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她多次几近哀求地“央求我”去北海看菊,希望儿子也像菊一样不畏秋的寒冷与孤寂,生生不息,不要失去生活的信念。当“我”捶打着自己的腿,大喊“活着有什么意义”的时候,她“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好好儿活!”“好好儿活!”鼓励我“咱娘俩好好活。”而此时的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坚强地活着,不屈地和病魔抗争着,渴望看到儿子树立和病魔抗争的自信,鼓起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母爱是牵挂,是隐忍。她满心想的全是儿女,唯独忘了她自己。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弥留之际,她念念不忘的仍然只有她的儿女!儿子陷入生活与精神的双重困顿,牢牢地被自己的痛苦围裹不能脱身,他哪里还能够为母亲想?哪里还来得及为母亲想?哪里还想得起来母亲?这是一位身患肝癌,病入膏肓的母亲,她活得好苦啊!她隐忍了一切,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有多痛,还知道自己不久就要死去,可是,如此巨大的双重打击之下,她没有摔东西、砸墙壁,没有暴怒无常,没有大喊“我活着还有什么劲!”为什么?为了儿子!她在忍!
母亲爱菊花,不仅因为它开得热烈,更因为菊花代表美好的事物,母亲希望“我”去看花是为了转移“我”的痛苦,让“我”找到生活的勇气。然而,完全沉浸在自己不幸中的“我”却“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当母亲用生命付出代价之后,“我”终于彻悟了!懂得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和妹妹一起,好好地活。菊花依旧开,慈母却不在,睹物思亲,“我”无比伤怀,陷入无尽的怀念,怀念母亲,怀念母亲和他渡过的美好时光。怀念母亲的好好儿活……菊花中有母亲的音容笑貌,菊花中有母亲的殷切嘱托......结尾对于菊花的描写恰到好处地点出文题——秋天的怀念。怀念的秋天——作者唱出了沉淀在心的往事,唱出了深沉热烈的情感;秋天的怀念——积淀出内心的宁静,爱与生命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