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 夹竹桃课文

设计理念: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部分提出“第三学段侧重考察队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努力实现努力实现由“教课文”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美丽转身。在课堂中探索师生之间的协商合作,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材分析:

《夹竹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状物散文,作者季羡林以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语言,描绘了夹竹桃的可贵的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全文流淌着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文章恰当运用了对比手法,灵活运用了双重否定、反问等句式,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

学情分析:

夹竹桃是平日学生常见的一种植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但这种十分常见,甚至平凡的夹竹桃,为什么却成为作者最为喜爱的花呢?这是孩子的情感激发点,也是疑问点。

纵观文本,篇幅短,语言质朴,学生理解并不难。尤其文章结构,结尾点题的中心句,学生初读课文就能发现和基本把握。但是作者是怎样写出夹竹桃“韧性可贵”“引发幻想”这两个典型特点的呢?在表达上,学生还需要教师的提炼和引导,尤其是“韧性可贵”部分,关于两个双重否定句的理解以及运用有难度。

其二,分析学情,学生对背诵4.5自然段,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这是由于,平日教学中我们老师忽视对背诵方法指导的结果,所以所以要给予学生背诵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体会到背诵积累并不是一件难事。

第三,从方法上讲,学生通过3—5年级的训练,对“对比反衬”的写作方法,以及“抓住关键词句谈出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阅读方法掌握较为熟练,课堂可以充分放手给孩子,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会的,我们坚决不浪费时间教。

最后,反思我们平日的教学,与学生协商,鼓励学生学会质疑,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一方面的训练还是不够的,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由不会提问,等着老师来教,转变为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主动学习,需要我们在课堂中运用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鼓励、引导、落实。争取在40分钟内,让学生在学习的状态上有所变化。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凄”。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

2.在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的基础上,运用同学们协商出的方法或者老师推荐的关注句式的方法自主背诵第四自然段。

3.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并能与同伴自主合作解决协商后确定的有价值问题。

4.欣赏作者运用“双重否定、对比、想象、整齐句式”等方式表达对夹竹桃喜爱之情的写作方法。并能尝试着运用双重否定的方法说话。

教学过程:

一、自主交流,汇报学习。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夹竹桃》,课前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相信每个人都有了很多收获。现在结合你的预习卡,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提醒,互相促进,一会我们来汇报一下大家的预习内容。

(二)小组合作学习

(三)小组汇报

以下充分预设,说到哪个讲哪个。(结合预习卡,小组汇报展示)

你们小组最想与同学们交流的内容是什么?其他同学也请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汇报,如果对你有启发,也请把它记下来。

1.字词方面

(1)音:叶影参差、模糊、荇藻、夹竹桃、居然

(2)形:榆、藻、凄(如果学生没有说的,进行提醒,怎么把这个字写正确?怎么写美观?按照同学们所说,我们来写两个,注意要既正确又美观,一个要比一个好。)

(3)义:(这里可以鼓励学生与大家分享学习方法)

百花科普类:荇藻、榆叶梅等(如果学生没有谈到,老师可以提醒图片学习也是好方法)

四字词语类: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满院生辉、迎风吐艳、叶影参差等

难理解词语类:嘟噜、袭了下来等

中心词语类:韧性、幻想等

2.内容方面(表述不一定唯一,说到哪个都可以)

预设(1)作者喜欢夹竹桃的原因,比如:有韧性,能引发幻想。

预设(2)课文围绕夹竹桃写的内容,比如:花色有趣,花期长有韧性,花影能引发幻想等。

预设(3)针对文中具体语句子自己独特的感受。

师:结合学生汇报内容,梳理板书内容。

3.相关资料。关于作者季羡林的资料,关于夹竹桃的资料等

4、如果学生没能关注到文章的结构,教师引导:再来看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你又读懂了什么?(首尾呼应、总分总结构)

总结:通过初读,我们不仅理解了文章内容,表达情感,还知道了作者用“总起——分述——总结”的结构,写出了对夹竹桃的喜爱。

【设计意图:接受沈老师、贺成金老师、徐慧颖老师,商校长的意见与鼓励,更重要的是方法的指导,我再一次明确,在第三学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生字词语,内容理解等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应充分放手,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但教师的作用应体现在预习卡的设计,以及日常思维的训练。】

二、协商任务,筛选问题。

(一)提出问题:此时此刻,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预设:

1.文章第三自然段,写了很多花,却没有写夹竹桃,为什么?

2.为什么夹竹桃能够引发作者幻想?

3.为什么作者觉得“火上有雪,雪上有火”?

4.为什么作者把夹竹桃想象成地图、荇藻、墨竹等?

5.为什么夹竹桃的花期有三季,而其他的花却很短?

6.……(关注课堂生成)

(二)协商筛选:

1.师:同学们的提问,有些是有关科学知识,有待于我们课后探究,有些对我们的语文学习还真有探究的价值,我们来商量商量,你们最想解决哪个什么?举手表决吧!

2.梳理问题。

结合前测,预计保留(第三自然段,写其他花的用意,为什么夹竹桃能引发幻想?等)

【设计意图:在商校长得引领下,群组苏婷老师、闫龙老师、龚梅老师的协助下,进行了前测,并梳理出了前测数据,前测帮助我做到了心中有数,所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梳理有价值的问题,这里筛选问题,协商任务的方法是提醒学生问题要与语文学科相关,在举手表决以及阐述理由的基础上梳理出共性问题。能在这个环节中渗透问题价值的意识,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继续进行学习,但此阶段不易费时过多。】

三、解决问题,关注表达

(一)解决生生问题(顺序和问题,尊重上课生成)

1.问题一:文章第三自然段,写了很多花,却没有写夹竹桃,为什么?

(1)同学能帮助解答吗?对比烘托

(2)总结:就是运用对比,写出作者对夹竹桃韧性的喜爱。

2.问题二:为什么夹竹桃能够引发作者幻想?

(1)生回答

(2)生补充

(3)师总结:把景物融入情感,展开想象来写,写的美,写得好,写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

(二)解决师生问题

看来,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在表达上真是很有特点啊,这篇文章中还有哪些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呢?请同学们聚焦第四自然段,默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夹竹桃韧性,表达自己喜爱之情的,划下句子,做好批注。

(出现的顺序,尊重课堂生成)

预设1.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排比)

预设2.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反问)

预设3.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学生不一定能说出双重否定,但是会关注到无…不…或者无日不,教师随机作下面的点拨:

(1)明确定义

提问:“无”什么意思?不呢?(也是没有)

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语,这样的句子叫双重否定句。

板书:双重否定句 (请同学们也在语文书上记下来,当我们在读书时,发现这样有特点的表达方法,就可以把它记录下来。)

(2)知晓意思

“无日不”的意思?(每天都)双重否定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

(3)感受作用

①联系前文看,“无日不”是指哪些日子?

再联系前文看,“无日不”又是指什么样的日子?

②创境想象、体验感悟

当和煦的阳光沐浴着园子里的夹竹桃时,你仿佛看到了……

当暴风骤雨猛烈地撕扯着园子里的夹竹桃时,你仿佛看到了……

当炎炎烈日灼烧着园子里的夹竹桃时,你仿佛看到了……

③创境引读、对比感悟

春天,当院子里的花朵争奇斗艳的时候,夹竹桃——请你读(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夏天,当院子里的花朵五彩缤纷的时候,夹竹桃——请你读(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秋天,当院子里的花朵逐渐凋零的时候,夹竹桃仍旧——请你读(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老师小结:你看作者运用了双重否定的句式,就有力的写出了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4)拓展巩固

在这一段中还有这样一个句式,谁也能朗读表达出你的理解和感悟!

(5)创境运用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三个季节中,无日不迎风吐艳的夹竹桃!

此情此景,相信你们也喜欢上了夹竹桃。你看,这双重否定句俨然就是一首赞美夹竹桃的诗歌

在和煦的春风里,

在盛夏的暴雨里,

在深秋的清冷里,

看不出

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

也看不出

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

无日不迎风吐艳。

此刻,面对着夹竹桃,你能否也用上“无……不……或者“无不”写一句话,表达你的心情!

【设计意图:沈老师在第一稿设计后指出,要让孩子感受季老语言的美感,由此我们设计了把双重否定句变成诗歌的形式,这样既是对情感的再激发,也是对语言表达的再积累。对双重否定作用的再认识,顺势,我们引入“你也用双重否定来表达此时心情”,似乎这个表达训练点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此时的读写结合是学生由衷而发的,并给予学生表达的空间自由,相较于第一稿,更为有效!】

预设4.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出示句子:……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

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好好读读,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①字数相等②意思一样③发现近义词④两个“又”(句式整齐)

①败—黄 ②一朵—一嘟噜(又富有变化)

这也是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

【设计意图:沈老师不断提醒我们,不要让学生与季老的语言表达失之交臂,而这句话中量词,动词的使用,以及句式整齐却富有变化的语言韵律美,值得学生发现与积累,这里通过句式的整齐排列,引导学生发现,从而感受作家遣词造句的功力!】

(三)解决背诵问题

1.协商背诵方法:学到这里,这段话真的很值得我们积累,商量一下,你有什么好方法进行背诵?

预设:生:多读

抓关键词

记住双重否定句

……

2.教师提醒:记住句式,也是一种背诵的好方法。

3.练习背诵: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背诵。

4.全部背诵,总结:背诵有方法,也能事半功倍。

四、协商作业,继续学习

学习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你还想继续学点什么呢?我们商量一下作业吧?

预设:1.背熟第四自然段。

2.背过第五自然段。

3.学习今天的写作方法,写自己喜欢的植物

4.多读季老的文章

教师提议,也看看2006年感动中国视频,更了解作者。

【设计意图:接受纪海燕主任的意见,在课堂最后,与学生协商作业,以及下节课的学习任务,充分尊重学生,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不再认为作业是个负担,当然,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作用不可丢,比如,用所学写作方法,进行练笔,背诵四五自然段,如果没有提到,教师也要做出适当引导。除此以外,拓展性阅读,以及了解作者可以基于学生学习兴趣,更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优生吃好,其他学生也能吃饱吃好!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正是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

板书设计:

夹竹桃

季羡林学生提问区

花色奇妙

花期 韧性双重否定句式整齐富有变化

花影 幻想想象 对比

评价说明

磨课评价表 - 群组自荐评价

评论列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48195.html

更多阅读

国画颜料绘制夹竹桃的过程 国画颜料品牌

国画颜料绘制夹竹桃的过程——简介国画颜料的色泽比较沉着,在这里我用了三种色,分别是素白色,绯红色和墨色。起线用的是自动铅笔。勾线用的是小狼毫。国画颜料绘制夹竹桃的过程——工具/原料国画颜料,墨汁自动

夹竹桃科愉悦飘香藤Mandevilla×amabilis'AliceduPont'

近年来花市的新宠,花色丰富,常见的粉色,还有深红、粉白及白色品种。我很中意,可惜是热带东东!细查之下,发现粉红飘香藤极有可能是园艺杂交品种,拉丁很可能是Mandevilla ×amabilis‘Alice duPont’或Mandevilla×amabilis(Mandevilla am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

  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原文  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

对小学课文《落花生》的吹求 落花生课文原文

对小学课文《落花生》的吹求陈林森外孙今天放学回来,告诉我今天上了《落花生》这篇课文,他指着课文中的句子:“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对我说:“为什么课文说‘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他说晚上父亲回

《第一朵杏花》的题目 第一朵杏花课文

2011-2-24周四天气阴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今天上课我给同学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目?”结果只有一名同学站起来回答我的提问。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第二课课后题第五

声明:《夹竹桃 夹竹桃课文》为网友酒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