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
——孔 子
【智海踏浪】
“女子与小人难养”语出《论语》,因出于圣人之口,后世之人便望文生义,认为那是圣人亦歧视女性的最好佐证。
人们误解这句话,是因为脱离了上下文的背景。孔子“述而不作”,他的很多说法都有特定的场合,并针对特定的对象。如果仅仅把孔子说过的一句话抽出来,望文生义地解释,未免会扭曲圣人的本意。
《论语"阳货》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断定孔子歧视女性。《说文》是这样解释“养”字的:“上声,音庠,育也,长也,又取,又姓。”“供养也,从食羊声”,可见,“难养”可引申为“难于共处”之意。因为,对于她们,太亲近,就会无礼;太疏远,就会怨恨。在这里,孔子充其量只是说了一个实情而已。春秋末期,学在四夷,孔子首开私人讲学风气,致力于教育事业,并主张有教无类。然而,由于妇女和下层庶人长期没有受教育的权力,文化素质低,所以,站在教育者角度来说,自然就困难一些。
孔子能想到这一点,本身就说明了他对女性的重视。他这么说的目的,亦在于强调社会重视女性和“小人”的教育工作,提高国民素质,进而达到社会安定“人和”的目的。
然而,后世儒者为了维护其男性中心的地位,不断制订出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一条条绳索套在女性的脖子上,扼杀了她们的创造力和智慧,然后再以"女子与小人难养"来确定她们的性别劣势,进而使之永世不得翻身。这便去孔子原意远矣!如果圣人地下有知,会也有所不宁吧?
【知心小语】
如果把孔子这句话翻译成现代语,就是说:天下小人和女人是最难相处的,离他们太远了,就会产生怨恨,离他们太近了,他们就不会尊重你。孔子在这里把“小人”和“女人”并列提及,并没有把“女人”和“小人”划上等号,天下女人何必愤愤不平呢?
“小人”很难相处,但这种人无处不在,尽管难处,但我们还是要与他们相处。因此,能与“小人”融洽地相处,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小人之所以很难相处,倒不是因为他们道德品质有问题,而是根本无法预料他们的行为。说他不理性,他比谁都现实,你说他理性,他却时有“惊人之举”。女人很难相处,是指女人天性感情细腻,心理很难揣摩。正如英国诗人拜伦所言:“可怕的是:既不能和女人一起生活,也不能过没有女人的生活。”雪莱也写过:“法律自命能统驭情欲地不规则的动作:它以为能令我们的意志抑制我们天性中不由自主的情感。然而,爱情必然跟踪着魅惑与美妙的感觉;它受着阻抑时便死灭了;爱情真正的元素只是自由。”
说到女人,就不能不说婚姻。肖伯纳在提起婚姻的问题时说:“如果结婚是女子所愿意的,男子却是勉强忍受的”,反之亦然。若为两厢情愿,婚后的情形也不乐观。肖伯纳说,我在婚后“应当喜欢她交往的人及其谈吐,直到我老死,而且对于别的女人都不得正眼觑视。”这一切都将使他感到“厌烦”,甚至“不堪忍受”,所以他说:“我亦不能担保我一星期后的情操,更不必说终生了。”最后只能凭着他“趋向女性的天然冲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