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 茵陈

栀子豉汤 附加减诸汤

治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烦躁,心中愦愦,怵惕懊恼,目疼鼻干,不得卧者。

【组成】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棉裹 以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若少气者,加甘草二两,若呕者,加生姜三两。若下后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者,去香豉加厚朴四两,枳实四枚。若医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心中结痛,去香豉加干姜二两。若身热发黄者,去香豉加甘草一两,黄蘖二两。

【集注】柯琴曰:太阳以心腹为里,阳明以心腹为表,盖阳明之里是胃实,不特发热恶热,目痛鼻干,汗出身重,谓之表,一切虚烦虚热,咽燥口苦舌胎,腹满烦躁不得卧,消渴而小便不利,凡在胃之外者,悉是阳明之表也。仲景制汗剂是开太阳表邪之出路,制吐剂是引阳明表邪之出路,所以太阳之表宜汗不宜吐,阳明之表当吐不当汗,太阳当汗而反吐之,便见自汗出不恶寒,饥不能食,朝食暮吐,欲食冷食,不欲近衣等证,此太阳转属阳明之表法,当栀子豉汤吐之。阳明当吐而不吐,反行汗下温缄等法,以致心中愦愦,怵惕懊恼,烦躁舌胎等证,然仍在阳明之表,仍当栀子豉汤主之。栀子苦能涌泄,寒能胜热,其形象心,又赤色通心,故主治心中上下一切证。豆形象肾,又黑色入肾,制而为豉,轻浮上行,能使心腹之浊邪上出于口,一吐而心腹得舒,表里之烦热悉解矣。所以然者,急除胃外之热,不致胃家之实,即此栀子豉汤为阳明解表之圣剂矣,热伤气者少气,加甘草以益气,虚热相搏者多呕,加生姜以散邪,若下后而心腹满起卧不安,是热已入胃,便不当吐,故去香豉,屎未燥硬,不宜复下,故只用栀子以除烦,佐枳朴以泄满,此两解心腹之妙,又小承气之轻剂也,若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如表未解也,心中结痛,如寒留于中也,表热里寒,故任栀子之苦以除热,倍干姜之辛以逐寒,而表热自解里寒自除,然非吐不能达表,故用此以探吐之,此又寒热并用,为和中解表之剂矣,内外热炽,肌肉发黄,必须苦甘之剂以调之,黄蘖甘草色黄而润,助栀子以除内烦而解外热,形色之病仍假形色以通之,此皆用栀豉加减以御阳明表证之变幻也,夫栀子之性能屈曲下行,不是上涌之剂,惟豉之腐气上蒸心肺,能令人吐耳,观瓜蒂散必用豉汁和服,是吐在豉而不在栀也,栀子干姜汤去豉用姜,是取其横开,栀子厚朴汤以枳朴易豉,是取其下泄,似皆不欲上越之义,虽苦亦能作涌,然非探吐不能吐也,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则栀子之性自明矣

同名方约有2首,现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方。组成: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方名:栀子豉汤

总结:除虚烦

编号:003

组成:栀子﹑淡豉

出自:伤寒论221条。

编辑本段主治

1.治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下懊?。

2.及大下后身热不退,心下结痛,或痰在膈中。

归经:此足太阳阳明药。

编辑本段方义

(1)烦为热盛,栀子苦寒,色赤入心,故以为君。淡豉苦能发热,腐能胜焦,助栀子以吐虚烦,故以为臣。

(2)酸苦涌泄为阴也,此吐无形之虚烦,若膈有实邪,当用瓜蒂散。

变化方:

(1)本方加甘草,名栀子甘草豉汤治前证兼少气者。

(2)本方加生姜,名栀子生姜豉汤,治前证兼呕者。

(3)本方除淡豉,加干姜,名栀子干姜汤,治伤寒误下,身热不去,微烦者。

(4)本方除淡豉,加厚朴﹑枳实,名栀子厚朴汤,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

(5)本方加大黄﹑枳实,名栀子大黄汤,治酒疸发黄,心中懊侬或热痛;亦治伤寒食复。

(6)本方加枳实,名枳实栀子汤,治伤寒劳复。

(7)本方加薤白,名豉薤汤,治伤寒下利如烂肉汁,赤滞下,伏气腹痛诸热证。

(8)本方加犀角﹑大青,名犀角大青汤,治斑毒热甚头痛。

煎服法:服令微吐。

编辑本段其他

栀子豉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栀子9克(擘) 香豉4克(绵裹)

【用法】以水400毫升,先煮栀子,得250毫升,纳鼓煮取150毫升,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

【功用】清热除烦。

【主治】发汗吐下后,余热郁于胸膈,身热懊憹,虚烦不得眠,胸脘痞闷,按之软而不痛,嘈杂似饥,但不欲食,舌质红,苔微黄,脉数。

【方论】方中栀子味苦性寒,泄热除烦,降中有宣;香豉体轻气寒,升散调中,宜中有降。二药相合,共奏清热除烦之功。

一、栀子鼓汤证。

伤寒论(1张)

出于伤寒论221条。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讝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228条。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恼,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注〕: 此承前条互发其义,以明其治也。前条表证居多,戒不可误下;此条表裏混淆,脉证错杂,不但不可误下,亦不可误汗也。若以脉浮而紧,误发其汗,则夺液伤阴。或加烧针,必益助阳邪,故讝语烦躁,怵惕愦乱不眠也。或以证之腹满、恶热而误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邪热扰动胸膈,心中懊憹,舌上生胎,是皆误下之过,宜以栀子豉汤一涌而可安也。 若脉浮不紧,证无懊憹,惟发热,渴欲饮水,口乾舌燥者,为太阳表邪已衰,阳明燥热正甚,宜白虎加人参汤,滋液以生津。若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是阳明饮、热并盛,宜猪苓汤,利水以滋乾。然阳明病,法当多汗,因汗出多致小便少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盖以汗多胃燥,无水不能下行,乃水涸之小便少,非水蓄之小便不利也。恐猪苓汤更利其小便,则益竭津液而助燥矣。 〔按〕: 太阳病,烦热无汗而渴,小便利者,大青龙汤证也;小便不利者,小青龙汤去半夏加花粉、茯苓证也。太阳病,烦热有汗而渴,小便利者,桂枝合白虎汤证也;小便不利者,五苓散证。 阳明病,烦热无汗而渴,小便利者,宜葛根汤加石膏主之;小便不利者,以五苓散加石膏、寒水石、滑石主之。阳明病,烦热有汗而渴,小便利者,宜白虎汤;小便不利者,以猪苓汤。 少阳病,寒热无汗而渴,小便利者,当以小柴胡汤去半夏加花粉;小便不利者,当以小柴胡汤加茯苓。 太阴无渴。 少阴阳邪,烦呕、小便赤而渴者,以猪苓汤。少阴阴邪,下利、下便白而渴者,以真武汤。 厥阴阳邪,消渴者,白虎加人参汤。厥阴阴邪,转属阳明,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则愈。证既不同,法亦各异,当详审而明办之。
栀子 茵陈

〔集注〕: 喻昌曰:发热以上与前条同,而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四者,皆阳明之见证,所以汗、下、烧针俱不可用。舌上胎,则膈热甚,故涌以栀子豉,而彻去其膈热,斯治太阳而无碍阳明矣。若前证更加口乾舌燥,则宜用白虎汤以解热生津。更加小便不利,则宜以猪苓汤以导热滋乾也。其汗多而渴,不可与猪苓汤者,以热邪传入阳明,必先耗其津液,加以汗多复夺之於外,又利小便更夺之於下,则津液有立亡之患,故示戒也。

程应旄曰:热在上焦,故用栀子豉汤;热在中焦,故用白虎加人参汤;热在下焦,故用猪苓汤。

栀子干姜汤

误下阴阳两受伤,干姜栀子合成汤;

苦能泄热解烦满,辛以驱寒并复阳。

组成:栀子、干姜。

功效:清宣郁热,温中散寒。

主治:胃热脾寒轻证。症见胃脘灼热,或呕吐,心烦,身热,腹部畏寒,腹痛肠鸣下利,舌淡或红,脉数或沉。

临床运用:本方现代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胃肠炎、食道炎、心肌炎、肋间神经痛、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胆道蛔虫症感染等属上述证机者。有报道用本方合泻心汤治疗湿热或寒热夹杂的肠胃病,如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肝炎、胃炎、胆囊炎等,随症加减均取得良好效果。

提示: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利胆、解毒抑菌、保护胃黏膜、促进消化等作用。

方药歌诀】 栀子干姜汤二味,上焦有热下焦寒,

心胸烦热大便溏,清上温下功效安。

【学用导读】 因栀子干姜汤方药组成少,若病重者,最好与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或黄连汤合方应用。

【中医辨证】 胃热脾寒轻证:胃脘灼热,或呕吐,心烦,口干,或身热,腹部畏寒,大便溏,舌淡或红,脉数或沉。

用方思路:正确使用栀子干姜汤,既是主治胃热脾寒轻证的基础方,又是主治胸热脾寒证的基础方。

病变证机:郁热蕴结上扰,寒气凝结下注,以此而演变为上热下寒病理病证。

审证要点:根据胃脘灼热,心烦,腹部畏寒,舌质淡或红,脉数或沉为用方审证要点。

【西医辨病】 急、慢性肠胃炎,食道炎,慢性痢疾,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胆道蛔虫症感染等。

【衷中参西】 合理运用栀子干姜汤指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无论是治疗消化疾病,还是治疗神经及心血管疾病等,都必须符合栀子干姜汤主治病变证机与审证要点,以此才能取得治疗效果。临证选用栀子干姜汤治疗西医疾病还可用于:心肌炎,肋间神经痛,心肌缺血等。

【中医治法】 清上温下,调和脾胃。

【方药西用】 具有抗炎、利胆、保护胃黏膜、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消化等作用。

【处方用药】 栀子擘,十四枚(14g) 干姜二两(6g)

随证加减用药:若脾寒明显者,加干姜、桂枝,以温脾散寒;若胃热明显者,加黄连、石膏,以清泻胃热;若呕吐者,加半夏、陈皮、竹茹,以降逆止呕等。

【煎服方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方证研究】 热郁胃脘,灼腐脉络,则胃脘灼热;胃热上逆,则呕吐;胃热扰心,则心烦;胃热伤津,则口干;郁热外攻,则身热;脾寒充斥于下,则腹部畏寒;脾寒不能运化水湿,则大便溏;舌淡或红,脉数或沉均为脾寒胃热之征。其治当清上温下,调和脾胃。

方中栀子清泻郁热。干姜温阳散寒,暖脾阳,一温一寒,温以散下寒,寒以清上热。

【使用禁忌】 脾胃阴虚证,慎用本方。

栀子厚朴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栀子9个(劈) 厚朴12克(炙,去皮) 枳实9克(水浸,炙令黄)

【用法】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主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栀子生姜豉汤方第三十五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根据前法。得吐。止后服。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阳受气于胸中。发汗若下。使阳气不足。邪热客于胸中。结而不散。故烦热而胸中窒塞。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邪。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邪气在里之时。若大下后。身热去。心胸空者。为欲解。若大下后。身热去而心结痛者。结胸也。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虚烦也。结胸。为热结胸中为实。是热气已收敛于内。则外身热去。虚烦。为热客胸中。未结为实散漫为烦。是以身热不去。

六七日。为欲解之时。以热为虚烦。故云未欲解也。与栀子豉汤以吐除之。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主之。

下后。但腹满而不心烦。即邪气入里。为里实。但心烦而不腹满。即邪气在胸中。

为虚烦。既烦且满。则邪气壅于胸腹之间也。满则不能坐。烦则不能卧。故卧起不安。与栀子浓朴汤。吐烦泄满。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栀子浓朴汤方第三十六

栀子(十四枚擘味苦寒)浓朴(四两姜炙苦温)枳实(四两水浸去穣炒味苦寒)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酸苦涌泄。栀子之苦。以涌虚烦。浓朴枳实之苦。以泄腹满。

伤寒。医以九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丸药不能除热。但损正气。邪气乘虚。留于胸中。而未入深者。则身热不去而微烦。

与栀子干姜汤。吐烦正气。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栀子干姜汤方第三十七

栀子(十四枚擘味苦寒)干姜(二两味辛热)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苦以涌之。栀子之苦。以吐烦。辛以润之。干姜之辛。以益气。

凡用栀子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病患旧微溏者。里虚而寒在下也。虽烦。则非蕴热。故不可与栀子汤。内经曰。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后乃治其他病。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发汗不解。仍发热。邪气未解也。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汗出亡阳也。里虚为悸。上虚为眩。经虚为身振振摇。与真武汤主之。温经复阳。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津液不足也。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膀胱里热则淋。反以汤药发汗。亡耗津液。增益客热。膀胱虚。必小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表虚聚热则生疮。疮家身疼。如伤寒。不可发汗。发汗则表气愈虚。热势愈甚。生风。故变也。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不得眠。

衄者。上焦亡血也。若发汗。则上焦津液枯竭。经络干涩。故额上陷。脉急紧。诸脉者。皆属于目。筋脉紧急。则牵引其目。故直视。不能。瞬合目也。针经曰。阴气虚。则目不瞑。亡血为阴虚。是以不得眠也。韩氏云。此人素有衄血证。非伤寒后。如前条之衄也。故不可发汗。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针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发汗。则阴阳俱虚。故寒栗而振摇。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缺。

汗者心之液。汗家重发汗则心虚。恍惚心乱。夺汗则无水。故小便已。阴中疼。

王三阳云。血家汗家。俱指本人平时旧病言之也。

病患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病患有寒。则当温散。反发汗。损阳气。胃中冷。必吐蛔也。

王三阳云。温散者。理中汤之类是也。

活人云。先服理中丸。次服乌梅丸。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后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

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病在表者。汗之为宜。下之为逆。病在里者。下之为宜。汗之为逆。经曰。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娄氏云。阳盛。则阳并于阴。故宜下。阴盛。则阴并于阳。故宜汗。阳并于阴。沉而实也。阴并于阳。浮而实也。

又云。阳盛阴虚。是病在里。阳虚阴盛。是病在表。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数表。数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伤寒。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数里者。以里气不足。必先救之。

急与四逆汤。得清便自调。知里气已和。然后急与桂枝汤。以救表。身疼者。表邪也。内经曰。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此以寒为本也。

王三阳云。此证当照顾协热利。须审其利之色何如。与势之急缓。不可轻投四逆桂枝也。

沈亮宸云。此大关键。不可不知。若两感者。亦可类推矣。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阳病见阴脉。里虚甚矣。若不瘥三字紧甚。言此时当急投四逆救里不可缓也。缓则无及矣。

发热头痛。表病也。脉反沉者。里脉也。经曰。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见表病而得里脉。则当瘥。若不瘥。为内虚寒甚也。与四逆汤救其里。

王宇泰云。此为阳病得阴脉。若以发热体痛。证在太阳。迟投四逆。则病生他变矣。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冒者、郁也。下之则里虚而亡血。汗之则表虚而亡阳。表里俱虚。寒气怫郁。其人因致冒。金匮要略曰。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汗出则怫郁之邪得解。则冒愈。金匮要略曰。冒家欲解。必大汗出。汗出表和。而里未和者。然后复下之。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

细观经文言阴阳俱利。则自然汗出而解。此振栗作汗。不必发汗明矣。但阳脉微则先自汗而解。阴脉微尚须下之而解。先汗出与下之自有分别。

脉阴阳俱停。无偏胜者。阴阳气和也。经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今阴阳既和。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

阳不足而阴有余也。经曰。阳虚阴盛。汗之则愈。阴脉微者。阴不足而阳有余也。经曰。

阳盛阴虚。下之则愈。

王三阳云。阴阳俱停者。三部相等。皆微脉也。既见微脉。不必更用汗下法。彼必自汗出。自便利而愈。不必如成先生阳盛阴虚之说也。盖观经文用调胃与若字可知矣。非必当下之下也。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太阳中风。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荣虚。荣者、阴也。卫者、阳也。发热汗出阴弱阳强也。内经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与桂枝汤。解散风邪。调和荣卫。

伤寒。中风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

与小柴胡汤主之。

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有在表里之间者。此邪气在表里之间。谓之半表半里证。

五六日。邪气自表传里之时。中风者。或伤寒。至五六日也。玉函曰。中风五六日。伤寒。往来寒热。即是。或中风。或伤寒。非是伤寒再中风。中风复伤寒也。经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者。正是谓或中风或伤寒也。邪在表则寒。邪在里则热。今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定处。是以寒热往来也。邪在表。则心腹不满。

邪在里。则心腹胀满。今止言胸胁苦满。知邪气在表里之间。未至于心腹满。言胸胁苦满。

知邪气在表里也。默默、静也。邪在表。则呻吟不安。邪在里。则烦闷乱。内经曰。阳入之阴则静。默默者。邪方自表之里。在表里之间也。邪在表则能食。邪在里则不能食。不欲食者。邪在表里之间。未至于必不能食也。邪在表。则不烦不呕。邪在里。则烦满而呕烦。喜呕者。邪在表方传里也。邪初入里。未有定处。则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

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即是此或为之证。

栀子厚朴汤 一、烦满(神经宫能症) 刘渡舟医案,曹某某,女,72岁,l995年10月26日初诊,心烦持续2年,近有逐渐加重之势。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给服镇定安神药,末见好转,转请中医治 疗。刻下心烦,苦不堪言 ...

栀子厚朴汤

一、烦满(神经宫能症)

刘渡舟医案,曹某某,女,72岁,l995年10月26日初诊,心烦持续2年,近有逐渐加重之势。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给服镇定安神药,末见好转,转请中医治 疗。刻下心烦,苦不堪言,家人体恤其情,谨慎扶持,亦不能称其心,反遭斥呵。烦躁不宁,焦急不安,烦急时欲用棍棒捶打胸腹方略觉愉快。脐部筑动上冲于心. 筑则心烦愈重,并有皖腹胀满如物阻塞之感。伴失眠,惊惕不安,呕恶纳呆,大便不调,溺黄。舌尖红,苔腻,脉弦滑。辨证:火郁胸膈,下迫胃肠。立法:宣郁清 热,下气除满。处方:

栀子14克,枳实10克,厚朴15克。

7剂药后,心烦减半,心胸霍然畅通,性情渐趋平稳安静,夜能寐,食渐增,获此殊效,病家称奇,又自进7剂。复诊时仍有睡眠多梦,口舌干燥,口苦太息,小便黄赤等热末全解之症。转方用柴芩温胆汤合栀子厚朴场,清化痰热,治疗月余而病除。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47)

按语:本案以心烦懊依,脘腹胀满为主要表现,为热郁胸膈,下及脘腹。虽腹满,但无疼痛拒按,大便不通等实证,犹为无形邪热之郁结,非阳明可下之证。故治以栀子厚朴汤清热除烦,宽中消满。

二、狂证(精神分裂症)

www.cyl114.com

萧 美珍医案:萧某,男,17岁,1987年3月19日初诊。思者于1983年因受刺激致精神失常,狂言奔走。1986年病情加重,某精相病院诊为“精神分裂 症”,经用镇定剂等治疗可暂时缓解,近1月又因情志不遂而复发。现脘腹痞满,卧起不安,甚则彻夜不眠,稍不遂愿即怒不可遏,詈骂不休,心烦口渴溲黄便干,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辨为热郁胸膈,痰蒙心窍,腑气不通,神明逆乱。治以清热除烦镇心涤痰。方药:

栀子20克,枳实12克,厚朴15克,生铁落30克(先煎)。日1剂,水煎早晚顿服。

3剂后便泻如风泡,日3―5次,臭秽异常,狂躁遂减,诊其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效不更方,仍宗上方加麦冬15克养心安神继进7剂。药后精神状态明显好 转,安然入睡,仍心烦、寐差、腹满脉舌同前,以上方稍事出入,继进20剂,诸症若失,病告痊愈。十年后信访未复发,现在某院校读书,成绩优良。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2)

三、郁证(挠病)

萧 美珍医案:任某,女,26岁,1982年4月5日初诊。2年前因情志不遂致精神失常。发病前先觉胸中烦乱异常,脘腹胀满,坐卧不安,时常悲伤啼哭不能自 控,继而两目不睁,呼之不应,移时症消如常人。一周或半月发作1次,通精神刺激则发作更趋频繁。某医院诊为“癔病”,经暗示治疗稍有好转。近月来诸症加 重,精神恍惚,终日烦闷不安,哭笑无常,口渴纳差腹满,尿黄便于。经色黑量少,经期正常。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诊为郁证,证属肝郁化火,上忧心神。方 药:

www.cyl114.com

山栀15克,厚朴12克,炒枳实10克,日1剂,水煎服。

lo剂后自感腹内恬静,情志愉快,食欲增进,舌红、苔黄,脉数。继以上方合甘麦大枣汤,进20剂后,症消病除,追访已结婚生子,至今末复发。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42);95)

四、黄疸(传染性肝炎)

萧美珍医案:李某,男,27岁,1986年2月27日初诊。近1月来院腹胀满,右胁下隐痛,心烦失眠,卧起不安,常常自服安眠药才能入睡。一星期前恶心呕 吐,口苦口渴,厌油腻,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昨在某肝功能检查异常,诊为“急性黄疸肝炎”,查眼白睛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诊 为黄疸阳黄,湿

热薰蒸,热重于湿。治宜清热利湿除烦,行气宽中消满。方药:

生山栀15克,枳实10克,厚朴lo克,茵陈蒿30克。水煎,日服1剂。

服药7剂后,口苦及腹满减轻,纳可,心情愉快,安卧如常。继以原方及甘露消毒丹加减交替服用2月余而愈。一年后迫访,曾在某医院多次复查肝功能正常,至今体健。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2):95)

按语:以,亡三案均为胸脯之热证,皆有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等见证,乃热邪扰于胸膈,下及脘腹所致,施以栀子豉汤为主方,随证加减治疗获效。足见仲景之方,药少而精,灵活化裁,可治百病。

------------

栀子厚朴汤: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厚朴汤是一张小方,小得很不起眼,也没有大多少人重视。我对此方却情有独衷。《伤寒论》说“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此 方虽小,主治却很明了。栀子除心烦,厚朴消胸腹胀满,枳实除心下痞闷。此方与小承气汤仅一味之差,虽都治腹满,然小承气汤所治偏下,本方所主则病位偏上。 “卧起不安”点出了病情的严峻程度,也暗含了失眠之义。临床上碰到神经官能症、焦急症、失眠症,我常以此方配合半夏厚朴汤或四逆散治之,往往腹胀消除,睡 眠改善,则患者的精神状态随之好转。 admin@cyl114.com

本方的运用除了抓主证外,舌象也是重要的参考。临床所见其舌象多为舌质红而舌苔粘腻较厚。《伤寒论》 221条提及“舌上苔”,厚朴所主,舌苔也多厚腻。另外,栀子、黄连、连翘均可治烦,但烦的性质和部位都不同。黄连之烦是烦悸,栀子之烦是烦闷、连翘之烦 是烦而汗;黄连烦悸而心下痞,栀子烦闷而胸中窒,连翘烦汗而咽中痛,此为鉴别要点。但临床烦热而胸中窒者,多易患咽痛、目赤、鼻衄、小便短赤涩痛、舌红 等证,因此三者又常常合用。

黄煌教授调神治痹证案2例

临床上颈肩腰腿痛等大多属于中医“痹证”范围,中医外治法有针灸推拿、刮痧等。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通过中医调神治疗痹证,视角独特,疗效显著。

临床上颈肩腰腿痛等大多属于中医“痹证”范围,中医外治法有针灸推拿、刮痧等,中药常规治疗不外独活寄生汤、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桃核承气汤等,针对痹证常见病因风、寒、湿,及瘀血所致“不通则痛”,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通过中医调神治疗痹证,视角独特,疗效显著。

案1 八味除烦汤治疗顽固性背痛

患者,女,28岁,2010年3月8日来诊。

背部疼痛间断性发作两年。患者正常体型,面色红,唇红,双目有神。性格外向,比较敏感,易上火,心烦。疼痛部位不固定,入夜甚,影响睡眠,无明显活动受限。自服美洛昔康片,可缓解,旋即复发。前医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当日见效,次日复发。背部肝俞有压痛,无脊柱叩击痛,舌尖红,苔薄微腻,脉滑。处方:姜半夏15克,茯苓15克,苏梗15克,厚朴15克,栀子15克,枳壳15克,黄芩10克,连翘20克。7剂,水煎服。一周后复诊,背部疼痛渐愈,睡眠改善。

案2 黄连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右肩疼痛

患者,男,40岁,2010年3月2日初诊。

右肩疼痛2月。患者体格偏胖,面青暗,性格敏感,易心烦,恐高,夜寐不安,无外伤史,无明显活动受限,右肩部X线片未见异常。既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炎病史。未行系统治疗。右肩部无明显按压痛,舌尖红,苔微腻,脉滑。处方:姜半夏20克,茯苓20克,陈皮20克,生甘草5克,枳壳20克,竹茹10克,厚朴15克,黄连5克,栀子15克,干姜6克,红枣15克。7剂,水煎服。一周后复诊,右肩疼痛明显缓解。

按:上述两例患者均属“半夏”体质。黄煌教授对“半夏”体质的患者描述为:营养状况较好,肤色滋润或油腻,或黄黯,或有浮肿貌,但缺乏正常的光泽;形体并不羸瘦,肥胖者居多,所谓“肥人多痰”;主诉较多而怪异,多疑多虑,易于精神紧张,情感丰富而变化起伏大,易于出现恶心感、咽喉异物感、黏痰等。脉象大多正常,或滑利,舌象多数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干腻,或滑苔黏腻,或舌边有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或有齿痕舌。

临床中此类患者因对痛觉敏感而痛阈减低,当出现躯体疼痛症状时,宜用半夏类方治疗。案1所用八味除烦汤系黄煌教授所创,运用于“半夏”体质病人兼有心烦、易上火、舌红等症状,案2患者属于“温胆汤”体质,此类患者在“半夏”体质基础上常有“恐高、怕狗”等特征性表现,若兼有舌尖红,心烦,胃肠道疾患,常加黄连、栀子、厚朴等。黄煌教授认为心情不畅可导致肌肉紧张痉挛,使肌肉附近的骨骼关节偏离原来的位置而压迫附近的神经产生疼痛。通过对患者情志的调整使患者局部肌肉的紧张度缓解,进而消除疼痛,是黄煌教授治疗痹证患者的重要出发点。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出自仲景《伤寒论》,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其方为: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药虽两味,却为历代医家所习用,故不可因其小而忽之。今论药析方并转引相关数文如下:

栀 子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本草备要》云: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①《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②《本草经集注》:解踯躅毒。

③《别录》: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④《药性论》: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⑤《食疗本草》:主瘖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

⑥《医学启源》: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

⑦《药类法象》:治心烦懊憹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

⑧朱震亨: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⑨《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药论选录】

“山栀仁,苦寒,清心肺脾胃,治胸中懊憹而安眠卧。疏脐下血滞而利小便。泻三焦之火,使屈曲下行。”(《本草害利》)

“栀子,清少阴之热,则五内邪气自去,胃中热气亦除。面赤酒疱皶鼻者,肺热之候也,肺主清肃,酒热客之,即见是证,于开窍之所延及于面也,肺得苦寒之气,则酒热自除而面鼻赤色皆退矣。其主赤白癞疮疡者,即诸痛疮疡皆属心火之谓。疗目赤热痛及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者, 总除心、肺二经之火热也。此药味苦气寒,泻一切有余之火,故能主如上诸证。”(《本草经疏》)

“栀子,主心烦懊憹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利五淋,通小便。除胸中之热甚,止胃脘之热痛。留皮去热于肌表,去皮劫热于心胸。酒炒上行,盐浸下降。”“加生姜陈皮,治呕哕不止。加厚朴枳实,除腹满而烦。加茵陈,治湿热发黄。加甘草,治心气虚满。倘除烦躁于心内,须加香豉而建功,盖烦者,气也。躁者,血也。气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治肺烦,用香豉治肾躁也。若加生姜汁,尤治心腹久疼。上焦客热善驱,五肿黄病竟解。去目赤作障,止霍乱转筋。赤白癞疮,酒疱皶鼻,五内邪气,悉能除之。又能解热郁,行结气,其性屈曲下行,驱诸火邪从小便中出,解毒汤用此,取其引诸药从膀胱中出也.研末吸鼻,能止衄血。炒黑入药,能止吐血。”(《药鉴》)

“栀子虽寒无毒,治胃中热气,既亡血、亡津液,腑脏无润养,内生虚热,非此物不可去。又治心经留热,小便赤涩,用去皮山栀子、火煨大黄、连翘、甘草(炙),等份,末之,水煎三钱服,无不利也。”(《本草衍义》)

“栀子,若用佐使,治有不同:加茵陈除湿热疸黄,加豆豉除心火烦躁,加厚朴、枳实可除烦满,加生姜、陈皮可除呕哕,同元胡破热滞淤血腹痛。”(《本草正义》)

“山栀,得滑石治血淋溺闭,得良姜治寒热腹痛,得柏皮治身热发黄,配连翘治心经留热(心热则赤淋),佐柴胡、白芍治肝胆郁火,使生地、丹皮治吐衄不止。”(《得配本草》)

“栀子……治上宜生,治下宜炒宜黑。虽其上下皆入,而究则由自肺达下,故能旁及而皆治者也。此惟实邪实热则宜,若使并非实热,概为通用,恐不免有损食泄泻之虞矣。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本草求真》)

附注:

1、栀子,通常以个小、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红者为佳,故常用小山栀之名。山栀产地较广,一般以江西所产者为通用正品,称江山栀。本品生用清热泻火力强,善治气分之火。临床应用《伤寒论》栀子豉汤、《疫疹一得》清瘟败毒散及崔氏黄连解毒汤时,均可用生山栀配方。

2、因炮制方法不同,临床应用本品时又有炒山栀、姜山栀、焦山栀、山栀炭之分。山栀子碾碎用文火炒至金黄色为度入药者称为炒山栀。其中用姜汁拌匀炒干者称为姜山栀;用武火炒至焦黄色为度者称为焦山栀.古代医家认为,生山栀性大寒,治热病时服之有呕吐之虑,故主张炒用以缓其寒性以免涌吐之弊。姜炒者尤能和胃止逆,加强除烦止呕之功。至于焦山栀,大多认为偏入血分,善于清泻血分郁热。

栀子碾碎用武火炒至呈黑褐色存性入药者,称为山栀炭,亦称黑山栀。本品擅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临床常用于因热毒实火,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及妇科崩漏等证。《丹溪心法》咳血方中即伍用黑山栀,以治疗肝火上逆、灼伤肺络所致之咳嗽痰血。

有谓栀子炒后入药,既能入于血分,以清血分之热,又能出于气分,以清气分之热,可谓气血两清兼擅。而余见栀子凉心肝时不可炒用,以栀子豉汤清宣胸膈郁热时宜用生者,虑其致吐勿过剂可也。

淡豆豉

功效:解表,除烦。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虚烦,失眠。

①《纲目》: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署,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

②《本草经疏》:豉,惟江右谈者治病。《经》云,味苦寒无毒,然详其用,气应微温。盖黑豆性本寒,得蒸晒之气必温,非苦温则不能发汗、开腠理、治伤寒头痛、寒热及瘴气恶毒也。苦以涌吐,故能治烦躁满闷,以热郁胸中,非宣剂无以除之,如伤寒短气烦躁,胸中懊憹,饿不欲食,虚烦不得眠者,用栀子豉汤吐之是也。又能下气调中辟寒,故主虚劳、喘吸,两脚疼冷。

③《本草汇言》:淡豆豉,治天行时疾,疫疠瘟瘴之药也。王绍隆曰:此药乃宣郁之上剂也。凡病一切有形无形,壅胀满闷,停结不化,不能发越致疾者,无不宣之,故统治阴阳互结,寒热选侵,暑湿交感,食饮不运,以致伤寒寒热头痛,或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甚至反复颠倒,心中澳憹,一切时灾瘟瘴,疟痢斑毒,伏痧恶气,及杂病科痰饮,寒热,头痛,呕逆,胸结,腹胀,逆气,喘吸,脚气,黄疸,黄汗,一切沉滞浊气搏聚胸胃者,咸能治之。倘非关气化寒热时瘴,而转届形藏实热,致成痞满燥实坚者,此当却而谢之也。

④《本经疏证》:豆豉治烦躁满闷,非特由于伤寒头痛寒热者可用,即由于瘴气恶毒者亦可用也。盖烦者阳盛,躁者阴逆,阳盛而不得下交,阴逆而不能上济,是以神不安于内,形不安于外,最是仲景形容之妙,曰反复颠倒,心中澳憹。惟其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正可以见上以热盛,不受阴之滋,下因阴逆,不受阳之降,治之不以他药,止以豆豉栀子成汤,以栀子能泄热下行,即可知豆豉能散阴上逆矣。

⑤《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

⑥《药性论》: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

⑦《日华子本草》:治中毒药,疟疾,骨蒸;并治犬咬。

⑧《珍珠囊》:去心中懊憹,伤寒头痛,烦躁。

⑨《纲目》: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癍,呕逆。

⑩《本经逢原》:以水浸绞汁,治误食鸟兽肝中毒。

⑾《会约医镜》:安胎孕。

关于淡豆豉之功,历来存在争议,有谓“发汗”者,有谓“涌吐”者,有谓“升散、宣散”者,如张镜人先生家几代人最为推崇豆豉透表之功,临证邪在卫表,配葱白;外邪入里,配栀子;邪入营血,配生地。认为伤寒热病,“过卫入气的阶段”必用豆豉,以清泄膈热,透达解肌。不论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之发热者,均宜施用,尤其用于治疗外感初热,凡以银翘散或荆防之类热不退,而心下郁烦不适者,投之应手取效。裘吉生先生对银翘散中豆豉一味十分赞赏,谓其“微辛微温,发汗而不伤阴,辛凉剂中参此,又无凉遏之弊,诚为佳品。” 而李老孔定师独具卓识,指出豆豉仅有滋阴之功,而无发汗、催吐之用,于《李孔定论医集》中论曰:“豆豉甘凉,功能滋肾宁心,开胃消食。虽其滋阴之力不及地黄、麦冬,但无麦、地呆滞碍胃之副作用。用于内热尚盛,阴未大虚者与栀子配合应用,颇为合拍;外热尚盛,微见阴虚者,与葱白、银翘等配合应用,亦甚相宜。”从梓潼走进京城的国医状元、著名中医学者何绍奇先生对此甚为赞叹。

附沙丘沙博文:

经方药辨——香豉

《伤寒论》疗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恼有栀子豉汤。《外台》、《千金》多用香豉治伤寒、中毒、房多短气,因知香豉应用甚广。唯制作方法各书不统一,《中药大辞典》淡豆豉制法:“取桑叶、青蒿加水煎汤,过滤,取药汤与洗净之黑大豆伴匀,俟汤吸尽,置笼内蒸透,取出略凉,再置容器内上盖煎过之桑叶、青蒿渣,闷至发酵生黄衣为度,取出晒干即得”。此即《本草纲目》豆黄的制法。

《本草纲目》豆豉的制法:“用黑大豆二三斗,六月内淘净,水浸一宿,沥干蒸熟,取出摊席上,侯微温,蒿覆。每三日一看,侯黄衣上遍,不可太过,取出晒簸净,以水拌干湿得所,以汁出指间为准,安瓮中,筑实。桑叶盖后三寸,密封泥,于日中晒七日,取出嚗一时,又以水拌入瓮,如此七次,再蒸过,摊去弧火气,瓮收筑封即成”。

以《中药大辞典》的制法,所得之豉,其味清淡。以时珍之治法,所得之豉,其味臭烈。仲景称香豉,初疑时珍的制法有悖经旨。及读丹波元坚《伤寒论述义》有说:“本草豉条,陶隐居曰,好者出襄阳钱塘,香美而浓。然古者臭香互称,以臭为香,训义反覆用之,见郭璞方言注”,茅塞顿开。知仲景所谓香豉,即臭豉,时珍的制法可取。

另汪琥《伤寒辨注》:“用豉法,须陈腐极臭者,能使人吐,方中云香豉,恐医工用豉,反取新制而气不臭者,无怪不使人吐也,今验之,极臭者能使人吐”。

汪氏认为香豉即臭豉,与丹波氏同。只是其:“极臭者能使人吐”,不敢苟同。我临床一直用臭豉,从未遇到服药后呕吐者。

既然诸家皆以香豉为臭者,不可嫌其制法繁琐而以豆黄代之。

栀子豉汤

【临床应用】

1、伤寒懊憹:江应宿治都事靳相庄患伤寒十余日,身热无汗,怫郁不得,卧非躁非烦,非寒非痛,时发一声,如叹息之状。医者不知何证,迎予诊视曰:懊憹怫郁证也。投以本汤一剂,十减二三,再以大柴胡汤下燥屎,怫郁除而安卧,调理数日而起。

2、神经衰弱《河北中医》(1985;2:14):用栀子豉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106例,结果痊愈55例,显效33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3%。辨证加减:肝阳上亢,灼伤心神型,加龙胆草,生地黄;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型,加甘草、人参、茯苓、白术;心肾不交,虚火妄动型,加生地黄、何首乌、丹皮。

3、鼻衄;余某,女,73岁。近十日每日上午10-11时自觉心烦、胸中如窒,随即鼻出鲜血,半小时后缓解。诊之血色鲜红,舌红、苔薄黄,脉弦稍数。用炒栀子、淡豆豉各15g,白茅根10g,服二剂即止。

【方论选录】

1、《伤寒来苏集》:栀子苦能泄热,寒能胜热,其形象心又赤色通心,故除心烦愦愦,懊憹结痛等症;豆形象肾,制而为豉,轻浮上行,能使心腹之邪上出于口,一吐而心腹得舒,表里之烦热悉除矣。

2、《成方便读》:栀子色赤入心,苦寒能降,善引上焦心肺之烦热屈曲下行,以之先煎,取其性之和缓;豆豉用黑豆窨而成,其气香而化腐,其性浮而成热,其味甘而变苦,故其治能除热化腐,宣发上焦之邪,用之作吐,似亦宜然,且以之后入者,欲其猛悍,恐久煎则力过耳。

3、《医理真传》:栀豉汤一方,乃坎、离交济之方,非涌吐之方也。夫栀子色赤、味苦、性寒,能泻心中邪热,又能导火热之气下交于肾,而肾脏温。豆形象肾,制造为豉轻浮,能引水液之气上交于心,而心脏凉。一升一降,往来不乖,则心、肾交而此症可立瘳矣。仲景以此方治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者,是取其有既济之功。前贤以此凡列于涌吐条,未免不当。独不思仲景既列于汗、吐、下有虚烦之症,犹有复吐之理哉。

【变化方】

(1)本方加甘草,名栀子甘草豉汤,治前证兼少气者。

(2)本方加生姜,名栀子生姜豉汤,治前证兼呕者。

(3)本方除淡豉,加干姜,名栀子干姜汤,治伤寒误下,身热不去,微烦者。

(4)本方除淡豉,加厚朴、枳实,名栀子厚朴汤,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

(5)本方加大黄、枳实,名栀子大黄汤,治酒疸发黄,心中懊侬或热痛;亦治伤寒食复。

(6)本方加枳实,名枳实栀子汤,治伤寒劳复。

(7)本方加薤白,名豉薤汤,治伤寒下利如烂肉汁,赤滞下,伏气腹痛诸热证。

(8)本方加犀角、大青,名犀角大青汤,治斑毒热甚头痛。

附袁胜博文:

李孔定主任医师运用栀子豉汤经验

业师李孔定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医、教、研50余年,为全国第一批继承名医经验导师之一,博极医源,精研典籍,深究药理,精于临床,颇多发挥。

栀子豉汤,出自《伤寒论》,本用治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及“瘥后劳复”等虚实互见证,由栀子、淡豆豉组成,千百年来,医界多以此方为涌吐膈热之剂而不敢轻用,即或试用于当吐之时,亦因未有明显催吐作用,终被弃置于无用,致千古良方,为之湮没。业师因淡豆豉以富含蛋白质之大豆发酵制成,《本经别录》单用以治“虚劳喘吸”,《药性论》以之熬末“止盗汗,除烦”;《世医得效方》用以治“血尿”,《日华子本草》用以“治骨蒸”,对《伤寒论》及临床颇有研究的孙思邈亦用栀子豉汤治“少年房多短气”,而本仲景之旨,参历代论述,证以数十年临床实践,认为淡豆豉不是涌散之品,栀子豉汤亦非涌吐之剂,而具补虚祛邪,清心滋肾之用,常将栀子豉汤加减用于虚实错杂的临床多种疾病,而获得显著疗效。此简介其应用此方心得,以供诸临床同道参考。

1、失眠

栀子豉汤功能清心滋肾,作用本与黄连阿胶汤相似,业师于临床常加淫羊藿,以益肾中真阳,而兼制栀子之苦寒,相须为用,能引火归元,交通心肾,则更兼有交泰丸之功;加丹参以活血和血——丹参,《本经》称其能除心腹邪气及烦满,增强了本方除烦安神作用。诸药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交通心肾,燮理阴阳,气血同治,药虽仅数味,而配伍严谨,切中病机,常用于单纯性失眠患者;若烦热不甚,则栀子减量;兼气虚者,加党参或合四君子汤;阴血虚,可酌加制首乌、女贞子、旱莲草或合四物汤;兼脾胃虚弱,则加薏苡仁、法半夏、白蔻仁或神曲、麦芽、山楂等品;兼见神疲心悸、健忘诸症,则加党参、麦冬、五味子并酌加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茯神、石菖蒲等;兼痰火实邪,热象较著,则可减去淫羊藿,酌加知母、胆南星、鲜竹沥之类。至若其他外感内伤诸病过程中因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出现失眠之症,亦可用此方配伍相应药物,或于对证方药中合以此方,亦可获显效。

例:赖某,女,70岁,1997年5月28日诊。夜间失眠,难以入睡,寐亦易醒;咽中干热,头昏心烦,手足心烧,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沉弦。证属阴虚火炎,心肾不交。治以益阴清热,交通心肾:栀子12克,淡豆豉30克,丹参20克,淫羊藿12克,牡蛎30克,青蒿30克,知母30克,白薇15克,桑叶15克,甘草3克,三剂,水煎分服,二日一剂。二诊,睡眠改善,头不昏,心不烦,咽中和,小便清,以知柏地黄丸善后,巩固疗效。

2、郁证

如《景岳全书·郁证》说:“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乃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引起,久则化火,或耗伤心气营血,而致心神不安,脏腑阴阳失调;病因虽异,病机表现却与仲景本旨用栀子豉汤主治汗吐下后及“瘥后劳复”之“虚烦不眠”、“心中懊憹”颇似,李师因之常酌情以此方加香附、苍术、丹参、郁金、远志、石菖蒲、百合、五味子、茯神等品,实则酌情合以越鞠丸、四逆散、小柴胡汤等,虚则酌情合以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以治之,疗效显著。

例:秦某,女,25岁,1997年4月10日,其母陪送来诊。十余日前,因事不遂,致心胸抑郁烦闷,情绪低落,万念俱灰,时欲悲哭,不能自抑;咽中如梗,口淡乏味,疲乏身痛,虚烦难眠;舌淡齿痕,苔白,脉沉弦缓。乃情志所伤,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滞湿阻,脏腑阴阳气血失和而成郁证。治宜清心除烦,行气解郁,佐以益气除湿。以栀子豉汤合越鞠丸加味治疗:栀子12克,淡豆豉30克,苍术30克,香附30克,川芎30克,苡仁30克,珍珠母30克,淫羊藿15克,甘草10克,南沙参50克,秦艽30克,水煎三次,分6服,日服4次。4月13日诊,自述精神情绪大好,眠纳俱佳,关节微痛,咽微不适;头不昏,胸不闷,生活始较有自信;前方去南沙参,易秦艽为独活、寄生,酌加知母、百合、远志、五味子调治十余日而痊愈。

3、绝经前后诸症

绝经年龄妇女,常因体质、生活环境、社会适应等生理心理因素,难以适应这个阶段的生理过渡而出现阴阳失衡、气血失调,并在肾虚(或偏阴虚或偏阳虚,或阴阳两虚)基础上出现心、肝、脾功能紊乱的复杂证候。若因肾阴亏虚而虚火上炎、心肾不交或肝阳上亢者,常见头昏晕、耳鸣、烘热汗出、阵作潮热或身痒、烦燥易怒、心悸失眠,或月经紊乱、情绪不宁等表现;亦可因脾肾之阳气不足而兼见疲乏短气、纳呆便溏、面目浮肿夜放尿频多、足肿等症。师常以栀子豉汤加味治之。若阴虚者,常合二至丸,或酌加熟地、首乌、石斛、百合、寄生、鸡血藤等品;若火炎于上者,常酌加知母、黄柏、青蒿、白微、黄芩、桑叶之类;阳浮阳亢者,常加龙骨、牡蛎、生石决、钩藤、寄生、淮牛膝等;兼湿热,常合二妙丸,或加薏苡仁、连翘等品;恶风汗出,体虚易感冒者,常加黄芪、白术、防风;肾脾阳虚者,每加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枸杞子、肉苁蓉之类;经乱者,酌加香附、益母草;经量过多者,加仙鹤草。

例:孙某,女,52岁,1997年6月25日诊。近半年来常于下午五时许自觉面部烘热,伴头昏耳鸣、神烦易怒、夜间易惊、疲乏眠差、时觉身痒;近1年来月经常衍期而至,自2月前经行一次(量少)后未复至。舌尖红苔白,脉沉细。证属气阴两虚,火炎阳浮。治宜益气养阴,降火潜阳,用栀子豉汤合二至丸加减。栀子12克,淡豆豉30克,青蒿30克,紫草30克,桑叶15克,枳壳15克,制女贞子15克,旱莲草30克,知母30克,川芎15克,甘草10克,泡参50克,石决明30克,三剂,水煎分服,2日一剂。6月3日复诊,诸症悉除,仅唇周有蚁行痒感,胃脘似有不适,大便2日一行。栀子15克,淡豆豉30克,桑叶30克,白术30克,枳实15克,夜交藤30克,益母草30克,青蒿30克,神曲30克,女贞子30克,珍珠母30克,枸杞子30克,三剂而诸证尽失。

4、复发性口疮

是一种以口腔粘膜反复发生小而疼痛的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病因不明的非感染性疾病。多因饮食不节、疲劳、睡眠不足、情志不畅及便秘诱发,常见溃面灼痛,妨碍进食,苦不堪言,可于十日左右自愈,但常反复发作,乃至二、三十年缠绵不愈者。师于临床常以栀子豉汤加桑叶或桑白皮、苍术、连翘、草豆蔻、枳壳、甘草、神曲、麦芽、山楂、锦鸡儿主治之,名其方为四三饮(药共四组,三清、三燥、三消、三补故名),主治口疮以湿热为主者;若以阴虚火盛为主,则减去澡湿药,酌加知母、黄柏、生地、玄参、女贞子、旱莲草、当归、胡黄连之类;若素体脾胃不足,中气虚弱,火不安位之“阴火”所致,证见疲乏多寐、自汗纳差、大便溏或先干后溏,舌淡边有齿痕、脉沉弱,溃疡凹陷,色淡红灰白,长年难愈,每于疲劳、熬夜而复发者,则以栀子、淡豆豉、桑白皮或桑叶合补中益气汤加减以治之。

例:何某,女,21岁,1997年5月31日诊。自幼即病口疮,反复发作十余年,近半年尤甚,每数日或一周一发,常迁延一周许乃渐愈,此起彼伏,甚则口内多处发作,痛甚难耐,多方求治并自服玄麦甘桔、口炎冲剂等不效。伴心烦纳差,舌红苔腻而黄,脉弦缓。证属湿热内盛,循经上炎,发为口疮。治以清热燥湿,消补同施。方用四三饮:栀子12克,淡豆豉30克,桑叶15克,桑白皮30克,枳壳15克,连翘30克,草蔻12克,苍术15克,甘草6克,神曲30克,麦芽30克,山楂30克,二剂,水煎分服,二日一剂。7月7日复诊,诉服完前方二剂,口疮尽愈,一月许未复发。近三天前因劳累复发,但溃点仅一处,现已近愈,觉疗效颇佳,特来求“根治”之。泡参30克,白术12克,黄芪30克,当归12克,陈皮12克,银花12克,女贞子15克,黄柏12克,桑叶15克,栀子12克,淡豆豉30克,甘草10克,三剂,服法同前。半年后介绍他人来诊,诉十余年之宿疾已然痊愈,未复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45515.html

更多阅读

疝气是什么病 疝气手术需要多少钱

  疝气由于久坐或久居寒湿之地,形成湿热下注,或因情智抑郁,气滞肝郁,气胀流窜而致睾丸肿痛,或体素弱,劳倦气秏致使少腹睾丸坠痛等所形成的一种疾病。处方1:小茴香、橘核仁、川楝子各15克,肉桂、沉香各6克,茯苓、乌药、吴萸子各9克。水煎

脾胃不好吃什么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脾胃不好吃什么——简介很多人都有脾胃不好的毛病,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去调理脾胃,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可以调理脾胃的药膳,如果你是脾胃不好的人,那就马上跟着小编去看看吧!脾胃不好吃什么——方法/步骤脾胃不好吃什么 1、

祛湿剂之清热祛湿篇 清热祛湿的食物

二、清热祛湿茵陈蒿汤 《伤寒论》方歌: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栀子柏皮加甘草,茵陈四逆治阴黄。组成:茵陈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功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阳黄),其证属湿热并重,乃湿热黄疸第一方。辨证要点:一身面

转载 补晓岚治疗胃病经验 治疗胃病最好的药

原文地址:补晓岚治疗胃病经验作者:补晓岚老中医治疗胃病,辨证分三类证候处理:一、胃寒痛(1)毕澄茄散《扁鹊心书》中治胃寒有积滞。药物:毕澄茄24g良姜24g肉桂6g厚朴15g陈皮15g丁香9g桔梗9g三棱6g香附15g甘草9g。加减:属阴黄者加茵陈60;便秘加

茵陈五苓散 茵陈五苓散和五苓散

茵陈五苓散主要成份:赤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白术(炒)。有温阳化气,利湿行水之功能。用于膀胱化气不利,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1] ,渴不思饮。1说明【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声明:《栀子 茵陈》为网友好好过生活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