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朱梅馥的故事 傅雷和朱梅馥

傅雷和表妹朱梅馥订婚之后,曾去法国留学。留学期间,他和一位法国女郎产生过恋情。由于彼此的差异太大,这段恋情很快就结束了。此后,他一生没有再负过朱。朱梅馥比傅雷小五岁。1913年2月20日,她出生在上海南汇县城。当时正值阴历元月十五,腊梅盛开,取名梅福。与傅雷结婚时她嫌“福”字太俗,改为“馥”。梅馥,暗含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之意:“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订婚时,朱才14岁,且是由就家庭包办的,所以傅与他人相恋也属正常。
1908年4月7日傅雷出生于江苏望族,因出生时哭声洪亮,长辈们便以“雷”为名,以“怒安”为字,正是这雷霆般的性格决定了他一生的遭际和宁折不弯的结局。
傅雷、朱梅馥的故事 傅雷和朱梅馥
1927年傅雷赴法留学,艺术之都巴黎磨炼和提高了傅雷的艺术修养。1931年回国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职。
1932年傅雷与青梅竹马的表妹朱梅馥结婚,朱把一切献给了丈夫和孩子。按照他们的朋友杨绛女士的评价,朱梅馥是“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能干的主妇”,还是傅雷的“秘书”。傅的脾气比较暴躁,和朱结婚后,也常有矛盾,朱以无限的爱和宽容维持着自己的家庭。
1933年傅雷成为一名职业翻译家直至逝世。傅雷留给我们的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伏尔泰等名家的作品至今仍被视作难以超越的巅峰译本。
傅雷夫妇对长子傅聪的关爱和教育因风行于世的《傅雷家书》而广为人知。书中包含了傅雷夫妇1954年至1966年写给儿子的百余封书信,谈人生,谈艺术,谈生活,琐碎中包含着深切的期望。
1966年9月2日夜在经历了抄家和批斗的凌辱后,傅雷夫妇在卧室自缢身亡。傅聪收到父亲的最后赠言是:“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1966年9月3日凌晨,在经历了三天四夜惨无人道的批斗后,刚直孤傲的傅雷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想不到的是,温和善良宽容大度、一直充当“温柔的保护者”的梅馥竟也以身相殉自缢而死,也许正如她给儿子的信中所说:“我们现在是终身伴侣,缺一不可的。”对于梅馥的死,傅雷生前好友施蛰存在《纪念傅雷》一文中说,“……不过,朱梅馥的能同归于尽,这却是我想象不到的,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儿子傅聪也深知,根据父亲的性格,他的死是必然的结局,而这个结局不应属于妈妈,“我知道,其实妈妈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忍受得过去……”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就像那一枝梅,不琢雕饰,清淡美丽,迎冬傲放,暗香留存。她说,“我虽不智,天性懦弱,可是靠了我的耐性,对他无形中或大或小多少有些帮助,这是我觉得可以骄傲的,可以安慰的。”
  这,就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背后的妻子,一位众人眼中的活菩萨,善良,宽容,大慈大悲。
   她毕生的职业,就是一位家庭妇女。照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45450.html

更多阅读

汉成帝与赵飞燕、赵合德的传说 赵飞燕和赵合德谁更美

汉成帝与赵飞燕、赵合德的传说http://baike.baidu.com/view/53864.htm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西汉第12位皇帝,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死后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庙号统宗。在中国古代昏君的排行榜上,汉成帝是“赫赫

妻子、情人、红颜知己、蓝颜知己的关系 红颜知己和蓝颜知己

妻子,是一种约束,约束你不能随便和女人交往;情人,是一种补偿,补偿你想从妻子那里得到却又无法得到的激情;红颜,是一种点拨,点拨你心中的迷津。妻子,陪你过日子;情人,陪你花钞票;红颜,陪你聊聊天。妻子,不能代替情人,因为她没有情人有情调;情人,不能代

起篓子——捉鱼的故事 小企鹅和妈妈捉鱼故事

渔歌子: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张志和一、前言何谓“起篓子”?我得说明一下:此乃武汉人常说的一个土语,意为大丰收,运气好,赢了一笔或赚了不少。外地人莫名其妙,武汉人妇孺皆知。本文即是讲

瞎子阿炳的故事 阿炳和《二泉映月》 阿炳与二泉映月的资料

瞎子阿炳的故事阿炳和《二泉映月》2012-12-12 15:29:07 来源:(转自商都网)阿炳雕像头戴礼帽、佝偻着身子,左手握弦、右手持弓,低着头,全部注意力都倾注在搁于腰间的二胡上。整座塑像呈现一种夸张的动态,人们似乎能听到二胡里飘出的悲愤之

声明:《傅雷、朱梅馥的故事 傅雷和朱梅馥》为网友现实逼迫成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