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功课 爱的功课pdf

1第一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部分

这些年,见到形形色色的人,似乎都在追求心灵成长,但层次却不一样。有些人只是浅浅地玩一玩,找些小感应,随着得失兴趣自生自灭,有些人是在学问中打转,消遣于名词术语中。而思坤是那种将生命投入其中的人。生命包括所思所想所做,时间空间以及金钱,很少有人倾囊学法。但是,我确信多次去印度的思坤有这个经验,当中国经济腾飞,很多人都想尽办法赚大钱的时候,她将自己的聪明和生命用在了求道上。

第1节:序

一个爱自己的人,

是一个爱世界的人,也是被世界所爱的人。



这些年,见到形形色色的人,似乎都在追求心灵成长,但层次却不一样。有些人只是浅浅地玩一玩,找些小感应,随着得失兴趣自生自灭,有些人是在学问中打转,消遣于名词术语中。而思坤是那种将生命投入其中的人。生命包括所思所想所做,时间空间以及金钱,很少有人倾囊学法。但是,我确信多次去印度的思坤有这个经验,当中国经济腾飞,很多人都想尽办法赚大钱的时候,她将自己的聪明和生命用在了求道上。

人为什么要求道?因为俗人道太窄了,遭遇到挫折,经历过戏弄才知道凡夫道的有限。为了能够自由奔跑、跳跃撒欢儿飞腾就需要光明大道,为了求得这个究竟解脱的光明大道“思”——“坤”开始思考“坤道”——那个柔美丰盛的爱,并回归与之合一。这本书就是她求道﹑修道﹑悟道的心灵展现,也是一位现代瑜伽女的率真表白。

因为本身是用生命来求道的人,思坤非常理解道友们面临的各类境况。2009年喜乐能量营之后,在去五台山的途中我与她探究,如何去帮助更多的人心灵成长,其中包括设立“新世纪基金会”去帮助一些修道人走出经济困境。记得当时她的表情和眼神,是一种诚挚的关切和牵挂。在以市场经济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中,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对人性本善的真知真爱。记得上师姥姥益西措姆经常重复的一句话:“颠颠倒,颠倒颠,不颠不倒不涅槃”。我不知道思坤经历了多少颠颠倒倒的考验和将来会经历什么样的考验。在此请允许我为她祝福,还是那句老话:好吃好睡,不要太累……

同时,也为这本书的读者们祝福:

请用真爱去经验爱的课程!

源淼

2009年10月18日

美国北加州自序

第2节:自序(1)

自序

找到自由,找到爱

2002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去参加一个管理培训的课程,四天的课程,我突然发现,这不是关于什么管理的,而是关于心理学的。说实话,它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因为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就读了很多哲学及心理学的书,记得大学一年级读弗洛伊德厚厚的《梦的解析》,很快,我发现晚上做梦的时候经常会经验到两个意识,一个意识在做着梦,而梦里还有一个清醒的意识在分析着自己的梦。 话说回来,只是当时我感觉自己接触到的这个学问和我理解的传统心理学很不相同。当然,回想起来,NLP还是偏于头脑的,而它在这么多年之后,也终于在中国广为人知并大面积地流行了起来。而那时候这个学问对于我来说,有如天外来客,一下子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借由NLP,我开始走上了内在成长的道路。一开始在上一些心理学的课程,也让老师做个案治疗。很快的,我发现,心理学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我内在对真理与实相的渴求了。我开始接触很多灵修的课程与技巧,而在灵修的路上走得越久,我也就越来越明白,正是这份对真理的渴求让我在这条路上一路飞跑,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阻止我而让我停下来,没有什么困难可以让我却步。我在多年的自我困惑之后终于找到了一条走向自由的道路。

从小到大,我都算是一个一帆风顺的人。成绩很好,总是名列前茅,文娱活动也很好,在学校里一直都是受到老师和校长青睐的品学兼优的学生。 现在回想起来,我是我们那个年代里少有的“自由孩子”,父母亲从来不干涉我的事,我自己安排自己的一切,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家长也很少会像现在的家长那样紧张我将来要做什么。很多次,当人们问起我的父母给我的教育时,我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一个词“民主”。是的,我是在一个给我充分自由和民主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记得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凡是跟我有关的事情,我的父亲都要跟我商量,让我自己做决定。

上大学之前,我都是一个让家长和老师省心的孩子,十分的积极向上,永远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因此,我的青春叛逆期来得比一般孩子要晚,一直到我上大一的时候,一个月的军训,一下子让我对“自由”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我骨子里的叛逆也开始萌芽,以至于以后的我对于任何形式的钳制、制约与束缚都变得极度敏感,而寻找自由也一直成为我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议题。

大学的日子仍然是过得很滋润的,不像中学时代,我不再过多地参与到社团的活动中,而是更多地活在自己内心的世界里,更多地经验性格中沉静的一面。少年时候较少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与布尔乔亚式的甜美的感伤,让我在我心爱的大学——那家以自由浪漫而著称的学校里得以尽情地发挥。我常常喜欢用“做白日梦”来描绘自己当年的大学生活。

好运总是一如既往地降临在我的身上,我这个天天做梦嗜睡逃课的人,居然又被系里保送上了研究生 。读研的日子大部分是在混,三年的时间大多用来挥霍了。毕业分配,我又十分幸运地分到了一个人人羡慕的新闻机构。

接下来,我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我不是指外在,外在的一切都不错,我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工作上也总是得到欣赏,很好的收入,不错的社会地位,一个为我着迷的男人,如果我愿意像其他很多人一样甘于生活的平凡,我会是过得最舒服的那一个。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在的不满与困惑却越来越强烈。

第3节:自序(2)

我学的是新闻专业,曾经一度,我的理想就是要做一个“为民请命”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而我确实去了一个这样的媒体,它以敢讲真话而出名。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这其中的荒谬性。 一方面,我发现记者所能做的改变实在是太有限了,几篇文章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力量是微乎其微的;另一方面,我发现很多新闻界的同仁们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是个救世主。对不起,我在这里这样说没有私毫批判损毁的意味,这是整个新闻界但凡讲点社会良知的人都很容易出现的错觉。而我的感觉却正好相反,我觉得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我们的职业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饭碗而已,没有理由从这份职业中获得任何高人一等的感觉;另一方面,工作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社会的精英分子。但是,当我面对面地跟他们谈话的时候,我总是从中发现虚妄,他们中有很多人被这个社会称为“成功人士”,可是,我却总是发现他们成功背后心灵的匮乏。

我承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变成了一个愤世嫉俗、甚至是相当尖酸挑剔的人,总是从很多现象的背后看见荒谬,总是看到人性的丑恶,我变得比较消极负面,这让我很痛苦。而那个时候,可想而知的,我的人际关系也处理得不好。有两三年的时间,我的脑子里一直反复出现的一个词就是“逃离”,我不知道自己要逃向哪里,我只是觉得眼下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总感觉自己生活在别处。我想,如果我的生命就是去等待一个安排好的结局,还不如死了算了。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苦,其实是精神灵性上的苦,我一直想追寻终极的真理,我想弄清楚人生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而对自己与他人内在真实性的要求几近严苛,对精神的渴求强烈到无以复加,可是,我却无人诉说,无门可入。可以说,那几年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不关乎外在,只关乎我的内在。我的身心都处在无边的暗夜之中。内分泌严重失调,情绪失控,我想我当初一定是得了某种程度的躁郁症。

我是一个很喜欢放弃的人,可能一来是因为我太顺利了,我所得到的一切,爱与认同,包括外在的物质,对我来说,都来得太轻易 。而同时,也因为这份轻易,让我在三十岁之前,并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珍惜,在亲密关系里,也总是表现得骄横任性。

我放弃了那份人人羡慕的工作,离开了自己的小家庭,觉得自己要寻找一种新的生活,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它是什么样的,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我曾经在一小段时间里以为,也许我赚到更多的钱就自由了。可是,很快我就发现,那不是我想要的。我对于自己的工作也得出了结论,它是实现创造的一种方式,如果在工作中已经不能够创造了,那就应该停止。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平均一年半就要换一次工作,一旦我已经学会了一样新的东西,而感觉又在重复的时候,我就会想方设法地离开它。当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对工作的选择开始变得简单了。好在,内在的成长,是一条永不重复也永无止境的路,所以,它变成了我的工作,也是我灵魂的最佳选择。

第4节:自序(3)

而亲密关系,也是我最最重要的人生功课。30岁那年,我离婚了,其实这是我一直想要的结果,甚至在结婚的那一天,我就清楚地听到了内在的声音说,我是要离婚的。可是,当它真正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却发现,如同两棵长在一起很久的植物,一下子连根拔起,自己仍然是很痛的。这个痛让我停下来反思,到底自己做错了什么。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焦点是放在外面的,是社会的错,那时,是别人的错,是他的错,可是我呢,我有没有错啊?我的目光开始转向自己的内在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看向自己的内在,所以,现在回想起那段经历,我是感恩的。

当然,我接下来又开始了一段又一段的关系,我是个典型的“爱情上瘾症”患者,我曾经自嘲说,年轻时的我,不是在恋爱,就是在幻想恋爱的路上。以前,我谈了很多场的恋爱,甚至从来没有失恋过。直到我遇见生命中真正爱着的那个男人,那段关系是让我真正成长的关系,在书中我有描述。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都是灵魂给我安排的奇特功课,那些匪夷所思的发生,一次又一次就是为了让我去看,在爱情的背后我到底追寻的是什么?

当然是爱!这是每个生命最终极的选择与追求。而这些年的成长过程让我一路挖下去,通过各种的课程、通过静心、通过瑜伽,通过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与道路,以及生命中的种种关系,在自己的身体、心理以及心灵上下工夫,不断地挖向自己的内心,并最终在那里找到了爱。是的,这就是我要找的!我曾经多么的傻,一直向外找。而今,终于找到它了,它就在我的里面,它一直都在!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发现啊!而我人生当中的两个重要议题——爱与自由,都在心里面了。爱就是自由,当你找到了爱,就找到了自由,而爱就是宇宙至高无上的真理,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这本书,我称之为《爱的功课》,因为它记录的是我这么多年来成长的点点滴滴,是我在寻找爱的道路上的一次次的功课总结。请不要把它当成任何的教导,它来自于我个人生命的分享,因为我知道,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来做同样的功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找到内在的爱。假如,我的个人经验对于你来说,是有参考价值的,那就是我的荣幸,因为,爱最美好的品质之一,就是分享。

所以,我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觉得它对你有一点点的帮助,那么,也请你,把它分享给你生命当中至爱着的那些人。

四年多以前,我离开了我熟悉的传媒行业,开始了身心灵成长的培训工作,一路走来,有了今天的“合一瑜伽?合一觉醒中心”。对我来说,这四年的旅程,是一个巨大的生命礼物、一场持续而深刻的蜕变,它源自于我想要跟更多的人去分享的爱与勇气,而它所带给我的磨炼,让我对真理的追求,由飘在空中而变得最终落到了地上。今天,它已经变成了一份踏实而坚定的感觉。

感恩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感恩那些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们,感恩宇宙上师,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你们都让我一次次地在找到爱、找到真理,找到自由的路上一步步地深入。今天,找寻者已经不见了,可是,成长的旅程却永不停止。

感恩!感恩!再感恩!

李思坤

2009年9月9日

北京

第5节:每天爱你多一点—接纳自我(1)

每天爱你多一点——接纳自我

【导读】

在身心灵成长的过程中,人们首先要遇到的问题就是——不接纳自我。我们的内在总是会对自己挑三拣四,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美,不够成功,等等。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的,自己永远不够好,永远都需要不断地“改进”。我要说的是,这种深刻的嵌入到我们集体无意识当中的自我否定,正是人类痛苦的根源之一,一个不接纳自己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地接纳他人的,所以,成长的第一步就是从接纳自我开始,从爱自己开始。

另一方面,根据我的观察,有些人一旦开始走上内在之路,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了更多的自我批判。我想要提醒大家的是,不是你的“问题”越来越多,而是你的觉醒程度比以前提高了,“视力”比以前好了,所以,看到的“问题”仿佛就越来越“多”了。事实上,情况往往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成长的路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路,它需要很多的宽容与耐心,对自己,也对别人。

爱无能综合征

当内在缺乏爱的时候,便不可能在对方的眼里找到爱,爱不需要别人的印证,你所有外向的努力都将变得徒劳无功。当内在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告诉你,你是不值得爱的时候,就没有人会真正爱上你,就像你不可能真正爱上别人一样。

亲爱的,你爱我吗?

我爱你。

你有多爱我?

我好爱好爱你。

好爱好爱是多爱?

好爱好爱是……

这是你和另一半的经典对白吗?嗯,你笑了。这样的对白在你们的生活当中反复不断地上演。有时候你很确信对方是爱你的,有时候你又不那么肯定,想要从对方身上得到更多的爱,于是,你发问,想让自己放心。

没有人能让我们更放心,除非我们自己让自己放心。

我的心理学老师告诉我,心理学其实很简单,反反复复地就是围绕一个字:爱。在我们最初的三角关系里,父亲、母亲和自己,父母是孩子的天。我们从一生下来就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和肯定,如果我们那时候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感觉被忽略,我们的一生就会像一个空心人一样,在这个世界上如孤魂野鬼般,不断地去寻求。我们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地表现自己,我们做得很成功,赚很多钱,其实也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爱和肯定。可是,任由我们在外面多么成功,我们的内心仍是空的,我们还是没有爱。内心没有爱的人是不懂得快乐的。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数字带给我们的只是表面的虚荣和瞬间的快感,短暂如烟花。不幸的是,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做得那么成功,那么优秀,情况就变得糟糕,我们自贬,自责,抑郁,甚至自我毁灭。每个人的生命仿佛一部车,注定了要跑完七八十年的旅程,可是,我们的油箱里却只有小半箱油,没跑到一半,就跑不动了。于是,就会觉得人生无力,处处是障碍。没有爱的能量,谁也不可能幸福愉快地走完人生旅途。

第6节:每天爱你多一点—接纳自我(2)

长大了,怀揣着那颗空的心,我们渴望得到异性的爱。可是,总是有太多的失望。这个世界空心人太多,而往往,空心人总是遇到空心人,彼此都渴望从对方身上找到爱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于是,以爱的名义,两个人的关系变成了索取、占有、控制、怨责和伤害。这就是爱无能。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患上了“爱无能综合征”。

有些人在爱情里不断地伤害或者被伤害,抛弃或者被抛弃;有些人看上去花心,不停地换男朋友或女朋友,和很多的人上床;有些人开始带上他们自制的“滤镜”,只要看到异性对他们眨一下眼睛,就认为别人爱上了他/她,想方设法地把对方搞上床;有些人分不清楚友情与爱情的界限,搞不清性爱与好感的关系;有些人在爱情里面求一个“生生死死”,他们渴望的感情很浓烈;有些人浅尝辄止,他们只求数量的多……爱情或者性,变成了这些饥渴心灵的救命稻草,抓住了就不想撒手。这一切,只为证明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爱的。可是,他们的心只要一打开,便满是伤痛。

当内在缺乏爱的时候,便不可能在对方的眼里找到爱,爱不需要别人的印证,你所有外向的努力都将变得徒劳无功。当内在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告诉你,你是不值得爱的时候,没有人会真正爱上你,就像你不可能真正爱上别人一样。我常常听到有人说,有很多人喜欢他们、爱他们,可是,我却从他们的脸上读不到一丝快乐或自信,我听到的是他们想要被很多人爱的渴望,我了解这是他们自制的“滤镜”在起作用。他们所谓的“爱情”都是因为过度渴望爱而产生的幻觉而已。

奥修说,“爱是一种品质,是自然的溢出。”我非常喜欢“溢出”这个词,它说明爱有一种势能,是一个流动的关系。就像泉水源源不断地往外涌动。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爱是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平静的喜悦,它没有要求,没有怨责,只有包容和接纳,它是一份巨大的力量,萦绕着你,时刻与你同在。

救赎的路只有一条:接纳自己、爱自己。爱的清泉,源自你的内心。我们不可能强求父母以我们想要的方式来爱我们,长大后的我们可以做的是,放下对父母的期待,接纳父母更接纳自己,学着去了解自己,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爱自己。不要以为这是自私,恰恰相反,与世界的和谐是从与自己的和谐开始的。

我喜欢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关于《我是我自己》的一段话,不妨把它当做接纳自己的一个宣言: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完全像我。

从我身上出来的每一点、每一滴,都那么真实地代表我自己,因为是我自己选择的。

第7节:每天爱你多一点—接纳自我(3)

我拥有我的一切——我的身体、我的感受、我的嘴巴、我的声音,我所有的行动,不论是对别人或是对自己的。我拥有我的幻想、梦想、希望和害怕。我拥有我所有的胜利与成功、所有的失败与错误。

因为我拥有全部的我,因此我能和自己更熟悉、更亲密。由于我能如此,所以我能爱我自己,并友善地对待自己的每一部分。

我知道那些困惑我的部分,和一些我不了解的部分。但是,我要友善地爱我自己,我就可以鼓励我自己。并且有希望地寻求途径来解决这些困惑,并发现更多的自己。然而,任何时刻,我能看、听、感受、思考、说和做。我有方法使自己活得有意义、亲近别人、使自己丰富和有创意,并且明白这世上其他的人类和我身外的事务。我拥有我自己,因此我能驾驭我自己。

我是我自己,而且我是好的。

经常宣读这个宣言,读给自己听。与自己修和的那一刻,爱的能量便会在你的身上流动起来。

爱自己

在去除了外在所有的名声、地位、金钱、相貌等等之后,每个人内在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具有众生平等的佛性,由此而生出的自爱,其实是一个了悟,一个知道(knowing),即:你知道自己的内在有一个佛。而同时你也知道,别人的内在和你一样也有一个佛。

常常被朋友问到“什么是爱自己”或“怎样爱自己?”我总是反问:“你爱自己吗?”“嗯……爱吧。”或者:“爱啊。”我又问:“那你怎么爱你自己?”他们就开始罗列了:给自己买新衣服,做SPA,吃好吃的,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好好的,不用父母亲人为自己操心……

是的,这些可能都是爱自己的“行为”,但是,它们却并不代表完全的“爱自己”。依我的理解,爱自己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是一种内在的品质;爱自己的人内在对自己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接纳与欣赏;他/她无论成功失败都和自己站在一起;爱自己的人从来不需要借助表现或表演来获得他人的认可;爱自己的人没有自责,没有罪恶感,爱自己的人觉得自己不亏欠任何人;爱自己的人不骄傲不浮夸,不贬低他人;爱自己的人觉得全世界都是可爱的;爱自己的人也许不给自己买新衣服,不去做按摩SPA,但他/她的内在却有一种新鲜活泼的品质,一种爱的品质,一种美的品质,让所有经过他/她的人都能感觉到,都想亲近他/她。

这个世界真正爱自己的人太少了。社会一直教育说我们不够好,于是,我们永不停歇地想要改造自己,并由此而衍生出在关系中的改造他人及改造世界。所有改造的努力都源自于不接纳,源自于觉得自己有“问题”。什么时候你停止改造自己的努力,并怀着深深的对自己的欣赏与感激之后,你也许可以说,你是爱自己的。爱自己的人是一个不再“有问题”的人。

第8节:每天爱你多一点—接纳自我(4)

当然,有些人很自大,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这样的人是不是爱自己呢?不是的,恰恰相反,一个过分自大的人在内心都有强烈的自卑。因为,自大正是自我玩的一个游戏,用一些外在的假象(这样的假象如名声、地位、成就、智力等等)来遮掩内在的自我否定,并以此自我安慰:我是好的,我是值得被爱的。

佛教一直在教我们要去除“我执”,但是,很多人以讹传讹地认为就是要否定自己,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我执”是对自我的执著,自我是不存在的,是一个假象,你执著于它当然有害无益。但是还有一个自己(self)是不同的,为了防止被误解,现在的人把它翻译成真我。我们要爱的当然不是那个自我(ego),而是我们的真我——我们内在那个闪闪发亮的钻石般的本质。在去除了外在所有的名声、地位、金钱、相貌等等之后,每个人内在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具有众生平等的佛性,由此而生出的自爱,其实是一个了悟,一个知道(knowing),即:你知道自己内在有一个佛,而同时你也知道,别人的内在和你一样也有一个佛。所以,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是爱别人也爱世界的。他/她也不再需要证明给谁看他/她是值得被爱的,因为,他/她的内在就是爱本身,他/她的浑身都充满了爱,散发着爱的光芒,而这样的一个人,全世界都会来爱他/她。此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因此,一个爱自己的人,是一个爱世界的人,也是被世界所爱的人。

三位一体的身心灵

身、心、灵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对于大多数的人们来说,会有疑问,它到底在说什么呢?

我想,它来自于西方的概念:body(身体物质),mind(头脑心智),spirit(灵性精神)。西方人是很熟悉这三个词的,比如基督教文化讲圣父、圣灵和圣子,现代的心理学在说潜意识、意识与超意识。其实说的都是一个东西。我们也讲三,佛教里面有西方三圣,传统文化里讲天、地、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三者的结合,它们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从能量的层次上来看,精神灵性的层次最高,它可以决定和显化心智(包括情绪)状态,同样也可以外显为物质。我们很多人都熟悉的那句话——你的外在实相就是你内心的投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从三者的相互作用来看,又没有孰高孰低之分。灵魂是看不见的身体,而身体是可以看得见的灵魂,也是我们灵魂的庙宇,它是我们成长的基础,要好好地对待我们的身体。

个人内在的成长,同样必须是三者的结合。无论从哪一方面入手,都是可以的,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身心灵的合一。瑜伽是一个从身体入手的方法,由于历代的瑜伽大师们对人类身体的精妙探索,已经使得瑜伽变成了一门精深的科学,对于身体,对于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等的相互关系与转化已经有了超乎想象的了解。比如昆达里尼瑜伽,一个简单的体位法,却能实现身体的健康、心理情绪的释放(包括非常多的前世记忆及细胞记忆),以及意识灵性的提升。听起来似乎很神秘,但是,瑜伽说到底就是一个神秘的科学。头脑所能够得到满足的一点点解释其实是不足以说明其中的奥秘的,而最终是效果决定了一切!

第9节:每天爱你多一点—接纳自我(5)

有些人可能会从心理情绪的层面入手,比如很多心理治疗,心理学的方法就是如此。它们能够起到释放情绪能量,让人轻松,并带动一定的意识转化的作用。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是,心理学所能做的还只是阶段性的,也是有限的。因为,无论是思想也好,还是情绪也好,它们没有超越头脑的范围。从根本上来说,头脑仍然是表面的,它并不是我们的真我,不是我们的本质,因此,一直在心理学里打转的人最终会发现他们会陷入一个瓶颈。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西方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会最终走向奥修,走向静心灵修的原因。因为只有在静心里,我们才能够找到真我的本质,才能够真正地成长与自由。

灵性,也就是说意识的转化是成长的最终目标。意识的提升并不是眼前所看到的这几个字而已,它一点儿也不玄妙。它最终会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关系当中,最终会体现在我们为大众服务,为存在服务的精神上。如果我们能够内心宁静地活在每一天,平静友善地与周围人相处,这样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灵性的人。我所知道的一些人,被人称为“有灵性”的人,或者自认为是很有灵性的人,有些神通,但是,他与周围人的关系却搞不好。所以,没有最基本的感恩之心,没有慈悲之心,其实是一点儿也不“灵性”的。我记得合一大学的其中一个教导就是,你如果能与神对话,却不能与你的邻居对话,那你就是一个没有灵性的人。而说到底,灵性成长的道路是一条静心的路,或者通过生命中的关系进入,或者通过纯然的单独而进入,最终要到达的就是静心状态,如如不动,自在圆满。

身心灵三者的平衡结合,就是合一。而身、心、灵三个不同的面向又具有共通的特性,就是能量。万事万物最本质的形态就是能量。物质粒子是能量的振动、情绪及念头也是能量的振动,而意识也是能量。能量的振动频率决定了你的身、心、灵三个层面的水平。所以,从能量入手进行治疗与转化,也就是从最根本处着手的方法,因为能量可以同时到达身、心、灵的三个层面。昆达里尼是能量,瑜伽是能量,deeksha是能量,灵气是能量,能量治疗当然也是用的能量。

一些朋友会问我,“合一瑜伽?合一觉醒中心”有这么多的课程,那到底要上哪一个课程。这当然需要你去觉察一下,你当下最突出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它是身体的,是情绪的,还是灵性上的?一般来说,身体上的痛苦我们比较容易知道,心理情绪上的苦就是关乎我们的关系了,与家人的,与同事之间的等等,而灵性上的苦则可能表现为对自身的不了解,对人生的价值及意义,对于终极问题的无法了解的苦。巴关说,痛苦对于人类来说,就如一个常数,只是它分布在身、心、灵各个层面的比例不同而已。所以,你可以去反观一下自己的人生,你现在是处在哪一种痛苦里?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大部分的课程都是身心灵三个层面共同作用的课程,当然,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课程就是不同的入口,比如:

第10节:每天爱你多一点—接纳自我(6)

昆达里尼瑜伽和喜乐瑜伽是典型的从身体入手的方法,但是它却是经由身体而到达意识的转化与提升,这个过程一直都伴随着能量的转化与提升。可以说,我们的意识状态与我们的能量状态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爱与亲密”、“觉醒的火焰”等,主要是从心理情绪入手进入意识的转化与提升。所以它结合很多的情绪释放与清理,并最终导向静心,得到灵性的提升。

“灵气”、“爱的力量”等,是典型的能量类课程,它们的切入点就是以能量清理为主,同时作用于身心灵的三个层面。前者更温柔,适用于家庭成员及身心的治疗,而后者更强烈,直接针对能量体工作,会带来巨大的清理与转化。

当然,还有工具类的课程。说白了,所有的课程都可能成为你成长道路上的工具,但是有些工具更明显一点儿,比如灵气,用于爱自己,爱家人,是一个非常简便的工具;比如生命灵数,用于爱自己,接纳自己,了解别人,与人联结等等,都非常好。而能量阅读也是一种非常深入地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工具,它可以将你带入深刻的静心状态。

我想,经过这样的说明,对于那些不知道该上什么课程的朋友来讲,相当于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地图,可以看看自己现在的位置在哪里,就从当下这里开始!

接纳自我的三字经

对自我的不接纳是人类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当我们小时候感觉不到父母的爱,或者被拒绝被批评的经验都会让我们产生出深深的“我不够好”的自我否定感。这种感觉甚至可以追溯到在婴儿时期得不到及时拥抱或者母亲没有及时地喂奶,可以早在婴儿的“前语言期”就产生出这种内在否定的意识。

我们很多人从小就被种下这种内在的无价值感,但是,为了求得生存,自我又会发展出一套心理防御机制来对抗这种让自己“不舒服、不自在”的感觉。西方心理学将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大致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投射。自己内在认为自己不够好的东西就“扔”到外面去,认为是他人或外在环境造成了问题,而不是自己有问题。这些人常常喜欢说:都是你的错,都是你不好!这类人喜欢指责别人,挑别人的错。

还有一种投射的方式是向内的,外在环境的不适总是会在自己的内在引起内疚感,觉得都是自己的错,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类人常常容易经验到抑郁,以及过度的情绪化。

二、否认。不承认眼前的事实,或者假装没有看见。这类人要么很容易愤怒,要么就很容易抽离现实。

三、逃避。与否认类似,不面对眼前的事实,以各种理由或方式回避。这类人喜欢打岔或者泛娱乐化,或者容易患上各类上瘾症。

第11节:每天爱你多一点—接纳自我(7)

四、合理化。对于问题的出现,不是从自身出发找原因,而是总喜欢给事物一个借口,或者引经据典,或者以类比、相关等方式来开脱自己。这类人往往跟自己的身体感受及内心感觉分离,容易上脑,变得过度理智。

事实上,对于一个不能接纳自我的人来说,他/她在压力下常常无法如实地看到事物的本来样子,而是自动化地进入了上面所说的某种心理防御机制当中,害怕承担责任。

当一个所谓的“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去面对它。这个“问题”可能是外在环境引起的问题,也可能是内在的情绪波动。但是,所有“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它们在我们的内在引起了某些情绪的反应。

当我们内在的情绪升起时,我们不应先急着自动化地跃入到前面讲的投射、否认、逃避或者合理化的机制中,而应先静下来,先接纳自己的情绪。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将它总结成三个句子,我称之为“三字经”:

第一,“我可以”

第二,“我承认”

第三,“我接受”

举个例子,如果你经常会发脾气,那么,你需要做的不是急着告诉自己不要发脾气,而是,当你再次发脾气的时候,不妨先重复上面三个句子:

“我可以发脾气”,“我承认我在发脾气”,“我接受我发脾气的事实”。通常的情况下,当你重复两三次的时候,火气也就基本上消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在我们从小的教养过程中,有些情绪常常是不被允许的,比如愤怒,比如悲伤,比如恐惧,经常被认为是不好的。可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正常的人,我们又常常不可能没有情绪,于是,我们对自己的情绪要么感到羞愧,要么感到愤怒。于是,我们就更加变本加厉地发展出上述三类心理防御机制,以求得生存。而一旦陷入到心理防御之中,我们就很难如实地去面对问题本身了。

有人又会担心说,如果像你上面所说的去接纳自己的情绪或问题,那会不会造成自我放纵呢?我的回答是:不用担心。 当我们无法处理好自己内在的情绪时,是无法面对外在实相的。而如果我们不接纳当下所产生的情绪,也就是不接受当下这个如是的实相,我们便无法看清事情的本来面目。因此,“攘外必先安内”,我们首先要处理好自己内在的情绪才行。而接纳一旦发生,我们便可以开始下一步的工作,也就产生了第四句话:

我去看我的(情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往往,我们会发现,每一种负面情绪的背后都隐藏着某些观点或某种期待。而我们最终要处理的其实也就是这些观点与期待。

第12节:每天爱你多一点—接纳自我(8)

接纳自己的情绪

接纳自我,需要接纳自我的很多面向,它包括:自己的思想、念头、情绪以及感受等等。但成长的经历让我们比较容易接纳自己正面的思想情绪,非常抵触那些所谓负面的思想与情绪。但实际上,那些所谓负面的情绪思想才是我们真正需要下工夫去接纳的。

我大致总结了一些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的方法,比如说,在很早以前,当愤怒上来的时候,我完全成为了愤怒的奴隶,火冒三丈而不顾后果,其后果往往也可想而知了。后来,学了一些成长及心理学的课程,愤怒的时候,内在就开始出来一个指责的声音:你怎么学了课程以后还有愤怒呢!于是,愤怒的背后又多了一份自责,产生新的抵抗及自我否定。

我发现这种指责与评判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就试图改变自己对它的态度。当愤怒出现的时候,第一步,我就对内在的自己说,“我是可以愤怒的,愤怒是可以的。”一旦这样一说,我的内心就变得平静下来,完全接纳自己的情绪。

第二步,我会去观察,愤怒的背后是什么?是失望吗?(往往愤怒的背后就是一份失望,有时候也可能伴随着一些悲伤)好,我看到了。

第三步,我会问自己,我的期待是什么?我的期待是对别人的,还是对自己的?基本上,走到这一步,大部分的问题就消失了,我也就平静了。

如果需要的话,我还可能走到第四步,收回对他人的期待,对自己负责。这样,我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逐渐变得越来越少了,而一旦出现,我也可以用越来越短的时间来实现转化。有时候,一个在别人看来是非常大的事情(当然是说不太好的事情)发生时,我甚至可以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就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一个很好的状态,轻松面对。

一旦对自己内在情绪的起伏有了一份超然的觉察之后,我就越来越能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了,甚至可以毫不愤怒地生气,当我真正需要运用生气的工具时;也可以毫无顾虑地悲伤,当我觉得有必要悲伤时。

做个坏人

每一个个体都有超出他人所能想象的复杂,他们都有各自要去经验的人生。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对他人慈悲。

最近,我的一个好朋友跟太太的关系出了很大的状况,他们分居了。在他们分居之前,他在自己的博客里公开承认,他有了外遇,并且,也有了新的恋爱对象。他说,在此之前,他也不止一次地想象着和其他女人做爱的情景,也尝试过和其他的女人做爱,包括叫小姐。

此前几天,他的太太直接在他的博客上求救,她想找回自己从前温暖的家庭生活,而他呢,一直想寻求自由,现在,已经想要以结束婚姻的方式来结束让他备感束缚的生活。其实,他在几年前已经开始走上了内在成长的道路,但妻子并不理解他,看着不停上课的他,她感到孤独、无助。

第13节:每天爱你多一点—接纳自我(9)

几天之内,他博客的点击率直线上升了,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关心着这个事件。老实讲,他们两口子都是我的朋友,甚至包括他新的恋爱对象我也一样认识。但我并没有落入到对任何一方的评判当中,我想,我是理解他们每个人的不同角度的。此外,对于这位朋友,我仍然有一份欣赏,不为别的,而是欣赏他真实面对的勇气。有几个人敢于公开地讲自己的外遇、招妓或一夜情的事情呢?尽管可能有调查说80%的三四十岁的男士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可是,大多数人选择了在惶恐、负疚与谎言中度日。走到今天,他面对真实的自己,承认自己并不那么“好”,这是需要惊人的勇气的。

想当初,促使他走上内在成长这条道路,正是因为一段刚刚结束的婚外情,因为巨大的内疚,这段持续两年的地下情,使得他的身体莫名其妙地长出了肿块。而因为无力承受这份自责,已经结束了那段关系的他,居然忍不住向太太和盘托出。这使得太太一下子陷入到巨大的不安感当中。而今天,他再次把问题抛出来,但是,这一次,他不是为了推卸情感的重担,而是愿意去直面内在的痛苦,并为此负责,这是质的不同。

博客的留言里,有理解的、支持的、困惑的、旁观的,也有一些批判的。面对那些批判,我的这位朋友给出了非常有力量的答复。在谈到如何面对他的孩子时,他说:

“孩子需要的是爱,和对爱的信任,而不是假象。爸爸违心地过着自己不愿意过的生活,她可以学习到什么?那是表里如一的爸爸吗?孩子,我答应你,你爸爸可能会是一个 ‘坏爸爸’ ,但是,起码是一个‘真爸爸’ 。我对你的爱,即使只有1分,也是真的。”

对于一个长期习惯了做“好人”的人来说,要做个“坏人”,并且,承认自己的“坏”是非常不容易的,不是吗?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文化里。可是,如果我们不经验那些所谓的“坏”,又如何能够知道自己的“好”呢?就像不经历分裂,如何知道什么是合一呢?这是每一个生命成长的需要,好的与坏的,光明与黑暗,都是需要我们去经历的,只是,我们都忘了这一点。

有一天,有个修行了二三十年的出家人找到印度的灵性大师巴关,他对巴关说,我非常苦恼,因为我发现自己修行了这么多年,居然还有那么多的坏念头,有很多自私的想法,我觉得自己没救了,巴关,请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

巴关笑了笑说:做个坏人吧(Be bad)!

巴关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从小所受到的教育给我们造成的制约就是,只接受那些所谓“好”的、积极的、正向的东西,而排斥和抗拒所谓“坏”的、负面的、消极的东西。而事实上,所有的这些负面的想法、“坏”的想法都产生于我们的头脑,而“坏”,憎恨、嫉妒等就是头脑的本质。巴关说,对分裂的头脑的抗拒正是让人类受苦的原因,是那些想要免于头脑,免于思想的想法把我们关进了监狱。他说,当我们不再努力去除憎恨等等“不好”的想法时,我们就自由了。

第14节:每天爱你多一点—接纳自我(10)

阿南达吉瑞(Ananda giri)是巴关的大弟子,他分享了少年时代在巴关的“生命道场”学校读书时候的一次经验。有一阵子他发现自己内心非常地嫉妒,嫉妒那些比他优秀的孩子,他为此很苦恼,觉得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坏毛病。终于有一天,他鼓足勇气走进巴关的办公室,巴关竟然对他说,很好啊,你现在出去,去为你的嫉妒大声地唱一首歌吧。

这就是对人性的充分了解!这就是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慈悲!事实上,我们完全无从给一个人下判断,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希特勒是个素食主义者,也从来不抽烟不喝酒,我们是否可以由此判断他就是一个好人、一个善人呢?而我的这位朋友,对朋友总是充满着爱、信任与感恩,慷慨大方,我们又怎能仅凭着他对性的态度就评判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每一个个体都有超出他人所能想象的复杂,都有各自要去经验的人生。了解这一点,我们就是对他人慈悲。

而最最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对他人慈悲,更要对自己慈悲。想要爱别人,首先要从爱自己开始。在真正的爱里,是没有对与错、好与坏的,只有了解,只有接纳,只有宽容。

印度的另一位灵性大师也说,除非你变得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否则的话,你不可能无私。而只有当你经验过你生命中的那些小小的“坏”之后,它才有可能从你的身上脱落,无私与无我才可能出现。

是的,你只有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关心自己,探索自己,并且永不停止这份对自己的兴趣,才能最终在自己的心里找到爱,而这个爱才是真正可以拿出去分享的。很不幸的是,我们的教育正好相反。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无私,要去爱别人,可是有99.9%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我们有的只是一堆责任、义务与标准,那就是如何做一个好人,如何做一个可以帮助别人的人,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如何做一个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人……

很多人内在的那个渴望被别人爱与关注的部分,或者纯粹是对生命的好奇却完全被忽略了。欲望没有被满足,它会时不时地冒出来。可是,我们的教育又告诉我们那些是不应该的,是不对的,是坏的。天长日久,它就被压抑了、扭曲了,变成了真正具有破坏性的力量。有些人因此变成了伪君子,每天活在面具与谎言中,有些人发展出心理疾病,有些人则发展成罪犯。

爱自己,从接纳自己的那些“坏”开始吧,嫉妒、愤怒、小气、性幻想、抑郁、想不开、计较、挑毛病……等等,不要总是企图让自己变得“好”起来,因为在你的每一个企图里,都藏着一份不接纳。看到那些“坏”,享受你的“坏”,并且,为它们唱一首歌吧。没什么,你只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人而已。

第15节:每天爱你多一点—接纳自我(11)

我不知道我的那位朋友最终会走向哪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会越来越真实,越来越了解他自己,越来越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且,越来越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而这样的一个人,是会得到祝福的。

请不要退而求其次

外面根本就没有他们要找的安全感,你如果不能了悟生命就是不安全,就是无常,就无法真正地活着。你就会没完没了地活在担忧和算计里,你就会为了那些所谓的有“安全”退而求其次。而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活得无奈,活得退而求其次更令人伤感的了。

一个尚末谋面的朋友跟我讲起一个我们共同认识的很好的朋友的境况,他结婚了,是经历了好些年的挣扎终于结了婚。这期间他和女朋友分分合合很多次,还有断断续续地跟另一个女子好了不短的时间,但最终选择了前面那个“可靠的、单纯的”女孩子结婚了,放下了所有的纠缠,面对现实。

说句心理话,我很为他难过,今天恍恍惚惚地为他忧伤了一天。因为,他从来没有说过他爱这个单纯的女孩,而他选择这个女孩,一则,因为他们在一起有年头,二则,他想要家要婚姻,他说她能给他安全感。而另外一个女子呢,他也未必真正的爱过,一个没有在自己的内在找到过爱的人,哪里有爱?所谓“爱情”,只是内心投射的幻想而已。

呵,又是“安全感”!许多人不停地向外寻求着他们的安全感:房子、车子、金钱、地位、婚姻,还有对长生不老的渴求。可是,外面根本就没有他们要找的安全感。你如果不能了悟生命就是不安全就是无常,你就无法真正地活着。你就会没完没了地活在担忧和算计里,你就会为了那些所谓有“安全”退而求其次。而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活得无奈,活得退而求其次更令人伤感的了。一朵花,来到这个世界,是要怒放的,是要活出宇宙赋予它的所有精彩的。可是,因为害怕凋零,它却选择不绽放,而选择半死不活地活着。其实,你心中就有那钻石般闪亮的品质,你心中就有爱啊,存在邀请你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让你活出活泼如婴儿般的生命的,它不是想让你活得“退而求其次”的呀!

我们的文化一直在教育我们要活得“现实”,可“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要我们浑浑噩噩,委屈求全,压抑隐忍吗?就为了那些不可能给你带来任何安全感的所谓的安全吗?你的灵魂呢?你灵魂的自由呢?每一朵花来到这个世界都有权力绽放,哪怕这中间要经历风雨的摧折,可能会中途夭亡。但是,你有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我能对我的朋友说些什么呢?好多次了,身边的朋友都在跟我抱怨,说他们不快乐,过着自己不想过的生活,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他们会问我,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我不假思索地说,现在的我不会做哪怕一丁点儿欺骗自己的事情,我完全尊重我的内心。因为我了解,自己身心的合一与灵魂的自由是那么的可贵。

记得在合一大学的时候,指导老师跟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有灵性的人,就是在过着他们想过的生活的人。我非常感动,铭记在心。是的,你如果喜欢唱歌,那就去唱歌,你如果喜欢种田,那就去种田,不要为了所谓的“现实”而退而求其次。如果你们相爱,完全可以不结婚,但是如果你们不相爱,就一定不要结婚。人生苦短,你值得为自己而活。那些外在的“现实”也许可以给你带来短暂的利益,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欺骗自己的内心,骗子是最遭人恨的,你如果骗自己,就会恨自己,在临死的那一刻,你会充满遗憾!

第16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1)

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

【导读】

来自印度的圣者巴关(Bhagavan)说过:生命就是关系。而每一个生命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渴求,那就是爱与被爱。身心灵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地寻找内在真爱的过程。但是,当我们说到“爱”的时候,却存在很多的误解,常常容易把关系中的依赖、紧抓与操控,以及要死要活理解成爱,实际上它们与真爱的本意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是正好相反。

既然,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来寻找爱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关系才是真正爱的关系?在所有的关系中,我们首先要处理好的是与自己的关系,其次才是与他人的关系。在你之外,没有别人,所有的关系都基于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关系中如果没有觉知与静心,那将会给自己带来深深的无意识的灾难。同时,在两个人的关系中,如果没有一份由觉知带来的自由,是无法称之为“爱”的,因为爱的本质之一就是——自由。

本章将着重探讨关系的真义与爱的真义,将深入地剖析男女之间“爱情”的实质,以及亲密关系的真实内涵。

在关系中成长

生命就是关系,没有一个个体可以离开它而独立存在。内在成长的路无非就是两条,一条是单独与静心,另一条就是关系,在关系中静心。而最终,它们会相遇在静心里。

对于大多数的出家人来讲,他们走的是单独的路,世俗生活中的关系很大程度上被他们剪断了,而选择一条独自面对自己的道路。好不好,当然好,没有了人世间的牵绊,烦恼自然就少了很多。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山洞里修行了十多年,他看上去已经完全超凡入圣了,他甚至可以不吃东西,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已经成道成仙了。有一天,一位村民发现了他,惊为天人,立即把他请到村里去,邀请他开坛作法。很多的村民都涌来看这位仙人,因为人太多,挤来挤去的,一个村民不小心就踩到了这位“仙人”的脚了,这位“仙人”内在腾的一下愤怒就起第17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2)

是的,出家是一条简单的路,虽然在此之前,要做这个决定一定不简单,但是,一旦出家,他们所面对的情境相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讲,是相对容易的,他们所需要面对的,就是自己而已。当然,这种成果仍然需要在关系中得到检验,比如,他去了一家嘈杂的寺庙,那里面也还是有一些关系需要去面对的。然而,对于我们这些在家人来说,修行似乎就只有“关系”这一条路了。

关系,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分成好几个层面,每个层面都相互影响与作用。

首先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这其实是关于单独的,应该如何与自己相处?我记得阿南达吉瑞说过一句非常美的话:所谓觉醒,就是我对自己感到自在(feel at ease with myself)。我们中国的语言非常美,很有境界,自在——就是和自己在一起,觉得很舒服。是的,当我们能够接受自己一切如是的样子,不想在别人面前有任何的掩饰时,那我们就是醒过来了。而每个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成为自己,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目的。

然后,当然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这是我们这个世界最老的关系,也是我们的第一份关系。父亲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男性,母亲则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女性,我们与他们的互动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与其他的男性或女性的互动模式。而纠缠在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当中的,有爱、有恨、有期待、有失望、有痛苦……人生的酸甜苦辣,基本上都反映在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当中,并写进了我们早期的人生剧本。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我们要理清不少的问题,首先是要将所有的负面情绪的能量转化成真正的爱意,然后还要区分自己想要的人生与父母对我们的期待;同时,也要放下我们对父母的期待,放下我们内在那个执拗的要求,要求他们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来爱自己;中国人更要区分爱与责任的不同,爱与照顾的不同,担心与关心的差异;以及对每一个生命,哪怕他们是我们的父母的接受与尊重,等等。可以说,与父母之间的功课,是最复杂也是最不可逃避的,它直接关系到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

接下来,当然是我们的亲密关系了。很多人在父母身边感受不到爱与接纳,就转而去亲密关系中寻找。所以,两个人的爱情,常常成了我们以爱的名义而进行的情感交易:我爱你,是因为我想要你爱我。我们在另一半的身上投射了很多的希望和幻想,那些我们自己无法达成的或是感觉自己无法拥有的,就转而投射到爱人的身上,希望他们来满足我们。而对方往往也跟我们一样,也想在我们的身上寻找到他们认为缺失的东西——爱,于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两个乞丐的关系,大家都在托着讨饭钵向对方索爱。因此,在这样的关系里,双方很容易累积失望与抱怨。刚刚恋爱时的各自的伪装会很快现形,而陌生的真实感则会很快显现。很多的亲密关系都是在上演这样的模式,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能看清楚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心理游戏,并且开始真正地面对自己的内在进行探索,开始走向静心。那么,两个人的关系就开始真的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了,亲密关系就真的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助力。之后,我们就不会一味地苛责、要求和依赖了,亲密关系会开始朝着类似于友谊的方向发展了,真正的友谊就是全然的接纳,接纳对方成为他自己,也自在做自己,像两棵树一样,既彼此相系,又各自独立,这样的关系会变成美好的祝福。

来了,三字经脱口而出。第18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3)

再者,就轮到我们与邻居、工作伙伴及其他一些人的关系了。当我们处理好了前面的三种关系,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就相对简单了。如果我们能把所有的关系都看做是内在成长的助力,那么,关系之旅就会是一场静心之旅。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行为,为什么会在我们的内在引起反应,原因很简单,那一定是我们的内在还有一些待处理的情绪负荷及过往记忆。我喜欢那句话,亲爱的,在你之外,没有别人。其实,所有关系的功课,都是自己个人的功课,看似与他人有关,其实它是完全单独的。

最后,就是我们与这个自然与世界的关系了。我们越是向自己的内在走,就越是会发现,我们与这个世界是一体相联的,并没有一个所谓外在与我们的世界。我们外在的实相只是我们内心的投射而已,我们就是那个创造自己命运的主人。所以,推己及人,爱人如己,不应该成为一个头脑的高调,它必须是你向内挖掘到深处时一个自然的了悟,而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恩典会降临,你会瞥见万物合一的神性。

在关系中成长,这是我几年来探索出来的经验,当“麻烦”来的时候,我学会了去欢迎它,因为我知道,又一个让我看向自己内在的机会来了。迎向它们,迎向你生命中所有的关系,因为每一个关系的背后,都藏着一份礼物,你如果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的话,就会越来越接近自己的心,而那些走近你的人们,也会越来越为你所打动,因为一个处在自己内心的人,有着一种独特的芳香,无论他们知不知道,他们的心都会了解。

做着爱情梦的傻孩子

普通人所说的爱情,都只不过是不断地将自己内在对爱的渴望与期待投射到对方身上而已,而一旦发现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冲突就产生了。两性关系由此发展成互相操控与互相改造的权力斗争。

昨天见到一个女子,虽是第一次见面,却很自然。我们一直在说话。有时候她在听,有时候我在听,但是都很宁静地在听着对方,没有一点的生分。她刚刚从一段感情里出来。虽说是放下了,可是看得出来,她还需要时间。她还有一些怅惘。

这是个灵秀的女子,在她身上,我可以看见自己的一些影子,比如纤细敏感,比如共同的美感,而这些影子正是被某人所爱着的。她倒不像我,经历了那么多的爱情,终于把它看破。她还怀旧,还时不时地会对着心中的那个他自言自语。一个超凡一点儿的女子,终归是容易放下很多的现实,追逐心中的理想,这个理想有时候是“爱情”,有时候也可以是别的什么,如自由,如真理。大多数的女孩子家,走到“爱情”这一步,就过不去了,错把梦境当成理想。

这位“仙人”才明白,自己的修行还远远没有到达他所认为的境界。

第19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4)

但终究看到她的努力,她努力想要了解,要了解除了爱情以外的生命会是怎样。而我的存在,对于她来说,也许是一种鼓励。

是的,没有一个男人值得我们为他凭吊。一个在自己内心都不曾找到爱的人,哪里还有爱给别人。那些口口声声说着爱我们的男人,他们到底懂得什么是“爱”?

爱是自由,你如果爱一个人,就会给她自由。爱是勇气,是你愿意为对方放下一切的勇气;爱是分享与欣赏,只要对方快乐你就快乐;爱是恐惧的消亡,如果你真的爱了,你就不会想着占有对方,你就不会去管明天她是否离开你;如果你真的爱了,就不会算计她是否可以给你带来安全感。爱是属于心的,它是头脑的敌人。头脑一旦介入,爱就不见了。只有头脑想要承诺,想要永恒,而头脑就是分裂,就是怀疑,就是恐惧,就是小我存活的基础。虚假不实的小我自然会要虚假不实的食物来喂养。真的爱是心与心的相印,当真爱在的时候,小我就不见了,只有那个温柔的能量振动在。

而他居然对你说,你会为我而离家出走吗?你会为我而自杀吗?如果不会,那就说明你不够爱我。听听!小我多么自私,多么幼稚。他把操控当做爱了。一个要借助各种手段来争取对方“爱情”的人其实是可耻的,也是可怜的,他既要操控别人,还要主动地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别人去操控。他从来没有品尝过自由的滋味,也从没有品尝过真爱的滋味,他以为这就是爱了。所有的爱情歌曲都在唱着,“离开了你我就没法活了”,两个人弄得要死要活,姑且不说有爱与否,一点美感也没有。但是,不幸的是,这就是我们这个文化所能教给我们的最伟大的爱情。

奥修说,如果没有静心,任何的关系都将是一场灾难。是的,你如果不能向内看,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是无法经验爱的。只有通过静心,你才能找到真正的爱,因为那本来就是你的本质。普通人所说的爱情,都只不过是不断地将自己内在对爱的渴望与期待投射到对方身上而已,而一旦发现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冲突就产生了。两性关系由此发展成互相操控与互相改造的权力斗争。

而真爱没有一点点操控,真爱是尊重,是允许对方做他自己,而不想他为自己做一点点的改变。真爱是信任,既信任对方,也信任自己。一个有爱的人,是一个归于自己中心的人,他不会被对方的话语和行为所“伤害”;一个有爱的人,是一个慷慨的人,因为他一定能发现,他的心里就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当然,一个有爱的人,更是一个可以超越物质利益的人。

所以,姑娘,别傻了。你如果还在想他,那就想自己,并把你在他身上投射出去的能量收回来爱自己吧。爱在你的里面,一直等着你去发现。它是如此丰盛,多得让你那颗小小的心,都盛不下,不信你就试试看!

第20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5)

每一个当下都是神性的

承诺是什么?承诺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已。一个觉察的人是不会去承诺未来的,因为生命太无常,我们不可能为自己的下一分钟做出任何承诺。我们所拥有的,只是当下的这一个片刻。

“当下”是英文的here and now,它有两个不同的向度:空间的和时间的。因此,活在当下的意思也包含两个向度:空间的在场和时间的在场。但是,我们却常常不“在场”:我们不是在回忆过去,就是在幻想未来,我们从来不曾真正地活在当下的这一片刻。我们的头脑一刻不停地跑个没完,一会儿为过去的事情费心劳神,一会儿又为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心焦虑,却很少真正地感受现在的每一秒钟。很多时候,我们的人在这里,心却飞到别的地方去了;男人们跟自己的老婆在一起,心里却想着今天在街上看见的美女;女人们跟自己的男人在一起,心里却在想着什么时候去买刚看上的一双漂亮鞋子……我们总想要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可我们总是不在场。因为这样的不在场,所以,我们总是在错过生活的真义,欲望总是得不到满足,我们为过去所做的懊悔,或者,总是想着下一次的一定会比这一次的更好,于是,我们要去为未来不停地奋斗。于是,生命就变成了一只不停拉磨的驴子,食物总挂在眼前,却永远够不到。

必须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现状,否则,我们永远都在错过。每一位圣者无一例外地教我们要活在当下,他们也教了我们很多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觉察”。觉察从哪儿开始呢?呼吸!

我们每一秒钟都在活着,同时,每一秒钟都在死去,经由呼吸,我们的生命得以延续,而当你关注呼吸的时候,就会发现你的脑子不再跑个不停,它终于有机会停下来,歇一歇了。而从觉察你的呼吸开始,去觉察你的感受,并不断地觉察身体的各个部分的不同感受,你的心就变得越来越敏锐,越来越精微,你便可以开始做自己的主人了。因为觉察才是我们意识或者说心性的本质。反观回来,我发现自己的觉察力明显提高了,我开始时常关注自己的念头、话语以及心境,而这份觉察带给我的是更大的平静与宽容,我也记得时不时地提醒自己要活在当下,活在每一个片刻。

以前跟男友在一起的时候,因为没有觉察,常常错过。虽然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很浪漫的人,可事实上我还是不停地错过那些美好的片刻。当遇到一个可爱的人时,我想跟他在一起,但是,我们却总是时好时坏,有时和谐有时吵架,所以,每一次相处的时光,空气里总会有些紧张,有些担心,有时想抓住,有时又想放弃,既想投入又想逃离……脑子永远转个不停,而忘记了在一起的当下感受。

第21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6)

这一次的感情跟以往有些不同,彼此非常喜欢对方,可是因为很多的原因,这份感情可能是没有未来的,也正因为这一点,双方都有一点儿小心不想让彼此陷入得太深。而这么多年的成长,我也学会了不再去抓住什么,当惯有的忧伤升起的时候,我便去看那份忧伤,直看到它自然地消失。现在的我们不太敢对对方说“爱”这个字。现代人的感情太脆弱,男女之爱,对于我们都经过一些事的人来说,有点儿承诺的味道,太沉重。但仔细想想,承诺是什么?承诺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已。一个觉察的人是不会去承诺未来的,因为生命太无常。我们不可能为自己的下一分钟做任何承诺。我们所拥有的,只是当下的这一个片刻。

那天,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我突然做了一个决定,在那个当下,我要真正的用我的心去感受对方。我把脑子里所有的想法都清空,只带着我的心和他在一起。我打开我的心以及我的身体,全然地投入那个片刻,也全然地感受那个片刻。我忽然有一种全新的感受,而对方也明显地感受到很大的不同,我们都体会到巨大的亲密感,我甚至经验到两个人的能量的交相融合,两个身体的微细的能量振动,而有一些微妙的化学反应在我的体内升起,那是一份深深的感动。我忽然意识到,在过去这几年来,我的心一直是关闭的。我没有对任何一个男人真正地敞开过。而这种无法言传的内心体验也是我从来未曾经历的,我知道,在那个片刻,我拿到了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礼物:它跟性无关,跟高潮无关,跟男女之爱无关,跟承诺无关,它只跟当下有关。为此,我的内心充满了深刻的感激,我感激他,感激我自己,更感激生命。我终于知道,每一个当下,都是那么地充满神性,只要你经历过它,你就品尝到了神性的滋味。是的,这是我又一次的经历那“神性的一瞥”,第一次“神性的一瞥”让我做了我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离开我熟悉的行业而做心灵成长培训工作。此后,对我而言,我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一次次地去接近神性,去了解真理的过程。我享受它的每一分钟,每一次的成功或者困难。而在经验了那个神圣的当下之后,我想,我终于知道了,每一个片刻里都有神性的芳香,而我所需要做的,就只是去啜饮它,享受它。

我真的准备好了吗

很多时候,女人嫁了自己,不是因为她们真的想嫁,只是因为她们害怕孤独而已。所以,有时候,女友问我,我到底该不该离婚,我就问她,你准备好面对一个人的孤独了吗?

下午三点,我从午觉的梦魇中挣扎着起来。

又是一天没有出门,也没跟人说话了。

第22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7)

想起今天是平安夜,我还没有要跟任何人一起过的计划。我给老友J打电话,他说他昨天刚回北京,八点以后还有一个约会。此前朋友C约我一块去吃饭,于是给C打电话,原来是C的朋友约C,C顺便捎上了J,C说她要再跟那位朋友说一声……

我有点儿犹豫我是否真的想去了。我只是想见见老友J而已,我并不想见那么多不相干的人,也不太想变成谁的跟班,去那个知名的意大利餐厅混一顿烛光晚餐。这时候,有一点儿孤独感泛上来。这么多年来,我想我基本上已成功地将孤独变成了“单独”了。在孤独中,人有点儿自恋,也有点儿自怜,基本上是病态的边缘性人格。当我学会了和自己很好地相处之后,发现大多数时候我只是内心充实地“单独”着。想一想,这么多年来,自己为什么一直没有发展出一段稳定的两性关系,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常常遇不上可心的人,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我的内心里害怕失去这宝贵的“单独”。一想到将来面临的关系可能意味着空间和时间的丧失,我就心有余悸。这两三年来,更害怕我所遇到的对方,不跟我在灵修的道路上一起前进(这当然是典型的对未来的投射,不活在当下啊)。所以,很多短暂的关系当中,我都只是蜻蜓点水。

将近六年的时间,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我都一个人度过,我想很少有人真正做得到。虽然有人说母系社会将再度来临,我身边确实也聚集过一大帮的单身大龄女子,可是,大部分的她们还是怀着一颗渴望得到一个好男人的心的,尽管表面上她们可以做得好像很洒脱,形式上也可以真的不在乎婚姻。早几年,我不是没有渴望过,但现在,这样的渴望真的是越来越少了。我学会了不再投射未来,也不再把自己的快乐投射给另一个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男人。

可是,这个片刻,我突然觉得孤独了,我想,是否该下决心找个男友,开始一段真正的关系了,以后,也许还要再有个家?是否应该到一些交友网站上去认识一些人,还是……我蜷在沙发里,深呼吸,想听听自己内在的声音,我真的准备好了吗?

我没有得到答案。我所想到的是,今天并不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日子,其实是跟我完全不相干的一个日子,我对它投射了一些意义,并针对这些意义再投射关于自己生存状态的另一些意义,这只是一个双重投射而已。而一个人面对一个空荡荡的房间,我也并没有什么损失啊。但是,我允许自己可以表现自己的脆弱,我甚至问自己,你想哭吗?如果想哭那就哭吧。可是,没有。我并不想哭。我觉得还算轻松。我想,我现在所能做的决定就是,不要在自己脆弱的时候做决定,顺其自然。很多时候,女人嫁了自己,不是因为她们真的想嫁,只是因为她们害怕孤独而已。所以,有时候,女友问我,自己到底该不该离婚,我就问她,你准备好面对一个人的孤独了吗?往往,绝大多数的人就被这个问题给阻吓了。其实,我没有告诉她们后面一句话,孤独有时候正是让女人成长的动力。

第23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8)

C打电话来,声音清脆,说她的朋友很欢迎我一起去,我们可以从某某处一起出发。我也声音清亮地回答她,好!

爱与自由

你如果真正能够做到全然地,不夹杂任何陈见和权力感地和对方相处,打开你的心,真正地听到对方、看到对方,哪怕只是那么一小会儿,你都会发现,你和他的互动之间会有一种全新的品质,很微妙很动人,而那个滋味就是爱,是一个活生生的,发生在当下的爱。而当你可以这样地去爱一个人时,甚至根本不需要对方是不是知道以同样的方式来爱你,你就自由了。

有不少朋友都很关心我的“个人问题”,其中既有好奇也有担心。好奇的是,一个像我这样还算美丽的女子,为什么就会一直没有男朋友?担心的是,我们一直这样成长下去,是不是也会像思坤一样,就不再需要爱情了(潜台词是可能也不需要性了)?这样的问题听得多了,我就“交代”一下吧。

首先,从我重新单身以来,我不是一直没有男朋友,其实,我时不时地谈谈恋爱,只是,大多数的爱情都没能坚持太长的时间,这几年里,最长的恋爱可能也就维持了半年或一年吧,最短的可能就十几天。但是,我不认为是谁的问题,因为很多的情感都是在不合适的时间遇上不太合适的人,而回首一下过往的几段关系,对大多数的他们我都是心存感激的,对其中的某些人,我还仍然是爱着的,只是,我知道我并不想跟他们生活在一起。

我想,我成长的最大功课就是来自于我过往的几段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和DJ 。我曾经是一个把爱情当饭吃的女子,天生的敏感多情,从小就被身边很多的大大小小的男孩子喜欢和暗恋。16岁开始正式谈恋爱,往后的日子也是离了爱情就没法活,终日做着跟爱情有关的白日梦。我想了想,在过往的20多年时间里,我可能只花了10%的精力用于工作和学习,而其余的90%都用来想跟爱情有关的事情了,用胡因梦的话来说,有“爱情上瘾症”。

在过往的关系当中,我大抵是很受宠的,只有跟DJ的关系当中,让我学着去妥协和忍让,这也让我极端的痛苦,所以,在最后的决定当中,我选择继续在心里爱着他却不能忍受和他一起生活。但是,从这段关系开始,我真正开始一点点去看清“爱情”背后的真相。事实是,女人常常高估了爱情,更高估了自己对爱情渴望背后的意义。女人对爱情的依赖并不是因为她有多浪漫或者多纯洁、多善良,而是因为她内在有一个对自己不满足的小女孩,从小在父母身上感受到的爱不足够,就拼命地向外去找寻男人来爱自己,一个对爱情有过度渴求的女人一定是不爱自己的人。“爱情”只是在给她内在那个缺少爱的黑洞填补食物而已,而黑洞其实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当一个“可爱的”人出现的时候,我们把我们内在的需求投射出去,“情人眼里出西施”,以为这个人一定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三个月以后,热度一过,才发现对方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个人,各种问题随之就出现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那么多所谓“相爱”的人在一起会制造出那么多的痛苦,双方都只是以爱情的名义在索取着对方的爱。因此,爱情常常就是互相的占有、怨恨、控制等等,而很多人也借着爱的名义进行情感敲诈。第24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9)

的确,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想真正走入一段关系。我对人们所谓的“爱情”很失望,对失去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很恐惧。随着自己的成长,我内在的爱也一点点地成长了,我变得越来越爱自己了。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对爱情的渴望也消失了。因为我已足够好,并不需要用另一个人的爱来证明什么或满足什么。而以前把自己的注意力锁定在某个特定的人身上的“爱情”,开始变得越来越泛化和模糊了。是的,我爱我的朋友,我爱很多的人,而这份爱比私我的爱情来得博大得多和纯粹得多。

随着内在真爱的增长,对性的渴求也降低了,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以前看奥修的书,说一个人内在的真爱开始增长,性的能量就自动地转化,它被升华成爱了,而这的的确确地发生在了我的身上。这个爱不同于我们前面所说的“爱情”,它是一种单向度的流动,是一个不求别人回应的付出,就像是一朵花开了,自然散发出芳香,而不在乎有没有人能闻到。而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谓的爱情,有多少不是荷尔蒙作用下的一个伪装呢?我从来都不反对性,而且,还算得上是一个对性很开放的人,也从来都享受性的喜悦。只是,随着体内能量的升起和转化,我发现,性欲变得越来越少了,而身体在经历那个能量的振动时所经验到的喜悦和空灵,是任何的性高潮都无法比拟的。我们每一个人的能量都来自于性能量,因为那也是我们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原因,但是,性的能量是可以转化和升华而成为爱、慈悲以及智慧与灵性的。奥修说,一个不再执著于性的人就真正开始成熟了,当然,永远不要性压抑,压抑的结果只会让你更执著。去发展内在的真爱,性就会自然掉落。女人们也不用担心,你们以为自己渴求的性高潮就是梦想中的钻石吗?其实,跟那个接近真理时的能量高潮比起来,那些只是一些石头而已。

不过,如果你没有或少有体验过性的美好,我劝你可以从普通的性爱去体验,尽管性只是我们内在想要去与上天融合为一体的一个替代品。但是,对于大多数还执著在想要体会更多性高潮的女人们来说,那就去体验吧,否则你会总是处在那个无法满足的渴望当中。但是,女人们要记住,不是男人让女人有性高潮的,那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敏感与对自己身体的经验。它取决于有多接受你的身体,有多接受你自己,你和对方在一起的时候有多投入和全然,而不是带着满脑子的幻想。如果你总是在想让对方觉得你很好,很美很可爱或很性感很圣洁,你有着种种“预谋”和伪装,你就错过了。高潮来自于你完完全全地接受自己,也完完全全地接受对方(至少在那一刻是如此),是没有罪恶感,没有羞耻感,没有表现欲,没有征服欲地全然敞开和自然流动,是两个人爱意的深入,是彼此忘记自己也忘记对方的合二为一。而那个瞬间,你经历的也是神性,可惜的是,普通肉体的高潮持续得太短暂,并且,如果你一辈子都执著于此,就没有办法接触到一些更高层次的生命体验,比如爱和智慧。

第25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10)

那么,我还会对爱情有期待吗?从根本上来讲,没有期待。因为期待本身就是一个将自己的需求向外投射的事情,我已经学会了不再对别人期待,更不对未来期待。但是,我对高品质的爱却是全然敞开的。为什么说是高品质的呢?我理解的爱是:平等,自由,不占有,不紧抓,可以白头偕老,但不对对方产生权力感(即你是我的老公,你就应该对我如何如何的感觉)。高品质的爱是心与心的相遇,全然的信赖却不托付,全然的融合却不失单独……没有妥协。我们的生命不应该有妥协,既然我们不可能寄望男人来养女人,我们为什么要妥协?我要的是全然的爱,哪怕只有一晚在一起,也应该是全然的。不要让你的种种标准、思想观念和幻想夹在你和爱人中间,而错过了双方真正的相遇。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爱,才会让我心动。否则,爱自己和爱周围无边无尽的朋友就已足够好了。

也许,女人们会觉得担心,这么高的标准,怎么可能?事实上,可能恰恰相反,这是一件很切合实际也很简单的事情。不信你可以试一试,跟男友或者老公的关系,如果真正能够做到全然地,不夹杂任何陈见和权力感地和对方相处,打开你的心,真正地听到对方看到对方,哪怕只是那么一小会儿,你都会发现,你和他的互动之间会有一种全新的品质,很微妙很动人,而那个滋味就是爱,是一个活生生的,发生在当下的爱。而当你可以这样地去爱一个人时,甚至根本不需要对方是不是知道以同样的方式来爱你,你就自由了。你就可以充分地享受在一起的每一片刻的美好,而一旦分手,也不可能会有任何的伤害,你甚至完全可以做到带着全部的爱意而分手。

我想,假如再有爱情来临,我已经知道该怎么样去爱了,而这,正是我能给自己也给对方的最好的礼物。

女人与小孩

孩子是一个珍贵而独立的生命,在你决定了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来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孩子不应该成为你生命或爱情的赌注,他应该是一个祝福。因爱而来,因爱而成长。

我不知道这个小孩怎样凭空而来

他可能让我告别长久以来的摇摆

带他回来给他一个温暖的家

每天晚上散一个小小的步

慢慢有人说那个小孩长得像我

跟我一样需要爱一样的脆弱

跟我一样害怕孤单和寂寞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人 以及这样的一个小孩

活在世界上小小一个角落

彼此愈来愈相像

愈来愈不能割舍

……

这是齐豫唱过的一首歌,《女人与小孩》,我没有小孩,但是,这是一首最令我理解有了小孩的女人的歌曲。

第26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11)

有一句陈词滥调是说“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在你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体认,对所谓“安排”有了更深的了悟之后,就会知道,一个孩子,来得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他带着父母双方的爱而来,那是他的幸运,但是,一个生命并不是一个叫做“爱情”的东西的副产品,哪怕你叫它“结晶”。一个孩子是主动选择通过你们两个的生命通道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你,一个母亲,所能做的唯一选择只是,要还是不要这个小小的生命。他不是为了你们俩的爱情而来,而你,也可能不是因为爱情而选择了他。

说得有点儿玄了。关于孩子的自主选择我们姑且不论,因为大多数的我们确实“不知道这个小孩怎么凭空而来”,我们能够讨论的只是自己的选择。

很多人选择结婚或要孩子,是因为“应该”——在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中,脑子里接受了非常多的规则——别人告诉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所以,很多人是因为“应该”就要了孩子。我把这个看做一种被动的选择,年轻的夫妻,没有带着一份清醒的意识去选择要还是不要孩子,活在别人告诉他们的“应该”里。所以,稀里糊涂地要了小孩,稀里糊涂地做起了父母。

据我的观察,孩子,常常容易成为一个女人选择“抓住”爱情或婚姻的砝码。两个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当初的激情过去了,生活一成不变,平淡无奇。所谓爱情,变成了一份日渐遥远的记忆。更有甚者,感情变质,分手的想法开始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出现。这个时候,女人常常会想,要个孩子吧,有了孩子,以后一切就好了。是的,孩子是一个天使,当他如此无助地来到你身边的那一刻,你身上的母性强烈到无以复加,自此,你便可以“告别长久以来的摇摆”了。

有的人可能要表示反对说,一个女人有了爱情时,才会想给一个男人生孩子。想想,冒着身材走形,容颜变老的危险去生孩子,不是因为爱情是因为什么?我只能说,如果把孩子作为自己爱情的筹码,或者哪怕是一种对爱的表达,就有点儿太自私了,至少是太盲目了。

我知道一位朋友,生了三个孩子。第一个孩子是跟前夫生的,第二个是跟她的情人生的,第三个是跟现在的丈夫生的。第一个孩子判给了前夫,她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见这个孩子,生第二个孩子时,当时的情人还是人夫,她以为可以用生孩子来表达自己对爱的决心,但事实是,这并没有使这个男人离开自己的妻子而投入她的怀抱。她是个坚强的女人,一个人带着这个孩子生活了几年。如今,她嫁给了另外一个男人,并且很快又生了第三个孩子。她被朋友称为勇敢的、敢爱敢恨的女人,可是,我却不敢苟同。你可以投入地去爱,但是,不要轻易地把孩子作为对爱的表达。因为,你也许真的还不知道能够带给孩子些什么,那不在于你有多大的决心,和有多么坚强。

第27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12)

一个孩子需要父母双方的爱才可能心理健康地成长,他/她从母亲身上学会柔软,学会如何尊重男人,从父亲身上学会坚强以及如何尊重女性。少了任何一方都可能会有问题。但是,现在离婚的夫妻越来越多,未婚妈妈甚至也成为一种时尚。社会的宽容度已经越来越高,给这些家庭的孩子带来一个相对好一点儿的环境,但是,这并不是说不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影响。所以,在我们做出选择之前,一定要先在自己的心理上做好准备。要想好,如何将坏的影响降到最低。

很多夫妻在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要了孩子,我说的准备是指心理上的准备。从小到大,没有一门课教我们怎么做父母,我们为人父母的一点儿知识只是从父母那儿学来的,而这些指示未必是恰当的。回想一下自己成长的经历就知道我们有过多少对于得到父母的爱与认同而未实现的渴望,而这些未实现的渴望,又会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你知道吗?

是的,每一个孩子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来寻找爱的,就像我们自己一样。你说,放心,我有足够的爱给我的孩子。我不怀疑你有爱孩子的心,可是,我想先问一句,你爱自己吗?你有多爱你自己?因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哪怕这个别人是你自己的孩子,因为你会有心无力。有的女人对我说,孩子就是我的天,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是她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情绪常常失控,甚至有莫名的抑郁或烦躁,她认为她为孩子所做的牺牲就是爱。但是,很可能事实正相反。心态不健康的父母给孩子的爱是不可能健全的。因为,这种“爱”要么以牺牲为前提,要么以对孩子的控制为归依。前者会让孩子觉得压抑和负疚,后者会让孩子有压力甚至反叛。

说了这么多,不要以为我是主张大家不要孩子。不是,我只是想说,孩子是一个珍贵而独立的生命,在你决定了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来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在你还没有学会为自己负责任的时候,是不可能真正为孩子负责任的。孩子不应该成为生命或爱情的赌注,他应该是一个祝福。因爱而来,因爱而成长。

来,一起听完齐豫的《女人与小孩》:

我不知道这个小孩是不是一个礼物

但我知道我的生活不再原地踏步

陪他长大给他很多很多的爱

让他拥有自己的灵魂和梦

因为一个小孩是一个神秘的存在

跟星星一样奇异一样发着光

跟水果一样新鲜花一样芳香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人以及这样的一个小孩

活在世界上小小一个角落

彼此愈来愈相爱

第28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13)

愈来愈互相依赖

愈来愈相信安排

就只是爱

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爱恨关系”。我们常常觉得在爱一个人,可是转眼之间,我们也对他怀着深深的恨。

我的生命中常常碰到叫J字母的男人。那一年我遇到一个有着两个J字母的人,我就姑且叫他double J(简称DJ好了)。这个DJ几乎如一个谶语一样,注定要给我带来双倍的磨练。我们双方都觉得彼此太相像了,像是一个人,几乎都是第一眼就爱上了对方。实际上,心理学上有内在男人和内在女人一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爱的是自己的内在男人或内在女人,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想要去和自己内在的另一半会合。

我们因为相像而相爱,彼此都觉得刻骨铭心。但是,我们最后还是分手了。当时的他面临太多的内在矛盾,而我那时候虽然已经在开始向内走了,但是“功力不够”,情绪也常常失控,多年来被别人宠坏的自己,那时候虽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学着去妥协,可是,仍然无力面对那份折磨。两个人思想的锋芒如两把锐利的刀子,碰到一起就会受伤害。

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两个月,可是,我却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来走出那份纠结,这当中有我们彼此的牵挂,有分分合合,我也因为无法面对那份伤痛而选择了离开上海。但是,我没有离开心灵成长的路,实际上,我用了两年的时间来医治我内心爱情的幻象。我对待自己的内心就如同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不停地去看清其中的期待、欲念、幻想、失望、矛盾、自责、怨恨、妒忌等等,在他决定要和另一个女人结婚的时候,我仍然泪流满面地为自己做了一次内心的对话和治疗。后来,我们终于真正地把对对方的深爱放在心里了,并发展这个男女之爱成为更大的爱——友谊。对于一个浪漫如我的女人来说,这实在是一个蜕变。

这一次我去S市办事。已经好多次了,我去S市,都是因为他忙着出差而没能见上一面。这次我们说好,周五一起吃晚餐,见一见,我们都很想念对方。在和他的关系当中,我一点点学会不再对别人有期待,这是他今生给我的最大教训。

在九型人格中,他是一个三号,工作和做事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这一点,是我后来学了九型人格以后才理解的。以前,在工作和约会之间,他常常会因为工作而忘了约会或者推迟约会,这实在让我这个把爱情当饭吃的四号觉得不可思议。

好,话说回来,周五的中午他告诉我,他不可能和我见面了,因为老婆的妈妈病了,他必须和老婆一起去看丈母娘,而他又实在是太忙了,星期六星期天也经常要工作,找不出时间来见我。虽然我已不再对他有任何期待,可是,我仍然觉得非常不舒服:怨恨、悲伤、失望……在几秒钟之内迅速地跑出来。我觉察到这些情绪,于是,我告诉自己,允许自己有所有的这些情绪,给自己一点时间。是的,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在想他所面临的现实,虽然那个老太婆一定是他不想见的人,可是,他生活在他自己的现实世界中,那些人,我们可以不爱他们,不想见他们,但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关系很重要。我在想,在他的list上,我是否真的如他所说的那么重要……三分钟,我让自己平复下来,给他发短信,说没事,希望总有一天我们能见上面,并祝他周末愉快。他回短信说,希望有一天能去北京看我,我没当真,我对他的话从不当真。因为这样的话他说过N次了。可是,他就是他,永远生活在一个没完没了的工作状态中,我常常因此而怀疑他是否弄丢了自己。可是,突然间,我对他的爱意又冒上来了,我说的爱是那种大爱,我想给他发短信告诉他我很爱他。可是,我怕他误解,最后就什么也没有写。

第29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14)

第二天,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爱恨关系”。我们常常觉得在爱一个人,可是转眼之间,我们也怀着对他的深深的恨。记得有一次上课时,老师让我们说“我恨你”的时候,我当时还想,我现在不恨谁了,可是喊着喊着,我意识到了,我恨他,恨这个DJ ,我当时不由自主喊的竟然是“我恨你,我那么爱你!”这一次,我再次意识到这个爱恨关系。 爱与恨是同一个通道,就像一个钟摆的两头,我们有多少的爱就会有多少的恨,这也就是普通人所说的爱。

但是,大爱却有着不一样的品质,有人把它叫做慈悲。它是完全单向度的,从心里流出,不求回报。随着我一点点地清洗自己,越来越多地接纳自己,内心的爱的能力也开始增长了。我开始懂得了什么叫“我爱你,我可以随时离开你,也可以随时让你离开我”了。以前的我,活在深深的“爱恨关系”当中而完全不自知,很多时候,爱情只是自己的幻想,总以为会有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等在那里,而我要的幸福就会发生在某个不可知的未来……这些年,我渐渐学会了不再幻想 。而那一天,在我警觉地意识到我那个片刻的爱恨转换之后,经验到一些不同的东西,恨意全然地消失了,心里面就只是爱了,单向度的爱。

我们的教育总是在教导我们不要去恨,要去爱。但是,当整个社会都不允许我们去恨的时候,我们的爱也是不可能出来的。实际上,只有允许自己恨,并且把内在的恨意完全倒干净之后,真正的爱才能如泉水般涌出。

这两天,走在街上,看着不同的陌生人,我的内心也时时涌动起一股暖流,那是爱,只是爱,无论男女,老幼,美丑,我觉得我爱他们,尽管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可是,我知道,我在爱着。我在爱着,而它没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我只是纯然地在爱着,我的内心因此而充满了甜蜜的芬芳。

爱哪有什么真谛

我们常常会听到人们在对他们的男女朋友、妻子、丈夫说着:“我爱你!”那些人几乎全都是骗子,当然,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在骗人,他们以为真的在爱着对方。

有人问我,什么叫爱的真谛。我有点发蒙了,我真的不知道。这是属于头脑层面的问题,比如说,真谛、要义、主义、中心思想等等,都是头脑总结出来的东西,是它所虚构出来的真理。头脑总是在忙着做总结、下定义、贴标签。如同一朵花,一旦给它贴上一个标签,告诉它说,这叫“玫瑰花”,它就在那里终结了。它以为它知道了什么是玫瑰花,它满足于这个新的概念、新的知识,然而却错过了这朵花的芬芳。我们的头脑常常就是以这种方式来切断我们对世界的经验的。

第30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15)

爱是属于心的,它是一种经验,它是无法被头脑所了解的,而心从来不会问问题。爱是一种特殊的能量振动,只有当你经验了,你才会知道。不过,小心!你的头脑又在开始想象到底什么是“能量振动”了,而过了一会儿,它就会说,“噢,我知道了。”而你,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被你的头脑所欺骗,并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你的爱与生命。是的,当你还在问问题的时候,就是没有真正的经验过爱。但是,在这里,我还是不妨试着用语言来描述那不可被描述的。

爱其实是每一个人的本质。但是,只有当你经验到自己的本体(本质)之后,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就是爱,而在那个状态的你,并没有一个“我”在说:“看,我就是爱,我是多么有爱心,我在爱着谁谁谁。”因为,只有在你的自我消失的刹那,在你完全空掉的时候,你才会经验到那个特殊的微细的能量振动——我们姑且叫它 “爱”吧,那时候,没有一个主体在那里感觉到有另外的一个被称做爱的客体,因为主客体已经合一了,而那个合一,就是爱。

你不知道什么是爱,那是因为你的自我(ego)还很强大,而自我就是爱的天敌。自我是头脑幻想出来的一个假的我,它通过给你一个身份、一些角色、一些不同面向的人格特质、一些想法念头来给你制造一种虚假的实存感,让你能够认同于这些东西,而障蔽住你去经验本体真我。

自我是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爱的,因为自我得以存活的基础就是分裂、恐惧、竞争、比较、怀疑、伤痛等等。而这个虚假的自我,因为满身贴满着一堆的冒牌货,随时都可能掉落一地的鸡毛,所以,它就不断地需要更多的上述种种的冒牌货来贴满自己的全身。所以,有了一个文凭是不够的,还要弄更多的文凭;有了一点儿钱是不够的,还要有更多的钱;或者有了一个女人是不行的,还要有更多的女人;更或者,有过一次两次失恋的痛苦是不够的,还要更多的失恋;跟老公老婆要不停地吵架和好再吵架再和好……你的自我总是要寻找更多的伤痛来戳自己,以证明自己是存在的,如此的循环往复,就创造出心理学中所谓的“模式” (pattern),一旦进入模式化,你的生命就剩下自动化的习性反应了,你也根本错失了对爱的敏感。

但是,我们常常会听到人们在对他们的男女朋友、妻子、丈夫说着:“我爱你!”那些人几乎全都是骗子,当然,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在骗人,他们以为他们真的在爱着对方。我要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并没有经验过本体之爱,是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爱的,也不可能有能力去真正地爱一个人。他们所说的“我爱你”的背后都有一句话,那就是“请你爱我。”他们可能会给对方买玫瑰花、买车、买房、做家务或者生小孩来证明自己是爱对方的,但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不外乎是想要企求对方来爱自己。自我所做的一切所谓爱的行为,都是出于想让对方来填补自己内在缺乏爱的黑洞,它就是一个托着讨饭钵的可怜人,到处向人乞讨爱。

第31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16)

爱的功课 爱的功课pdf
你的自我永远都在阻止你去经验真爱,因为,真爱就意味着自我的死亡——这是它多么恐惧的事情啊!而对治自我是不容易的,这也正是所有修行人的核心议题。你需要极大的勇气,像个勇敢的战士一样不停地向内走,向内寻找心性的光明,找到内在的真爱。

在那里,你会发现,你从来就是具足无缺的,你就是爱,而此前你一直不停地向外找,以为做得更乖巧一点儿、更成功一点儿、更漂亮一点儿或更如何一点儿,就可以赢得心目中重要的那些个人的爱,可是你却错失了。在这里,在你的核心,你再也不需要谁来爱你,因为你就是那个爱,而它多得如宇宙虚空一般,无限无垠,多得你不得不满溢出去,不得不和全世界分享……

就是这样。

在关系花园里种下的一颗种子

人生就是一个课堂,对于我们没有学成的功课,总是要一学再学,其实无处可逃。

生命的礼物,一个接一个,在你准备好的时候,满脸是笑等着你去拿。

我一直是个喜欢单独的人,但是我有很多朋友,他们爱我,我也爱他们。我对朋友的期望非常少,不外乎是一起聊聊天,讨论一些精神灵性的话题而已。我不喜欢八卦,也不太喜欢太热闹的场合,我和很多朋友的关系只保持着单纯的真实感。我没有要与他人融合的需求,这并不表示我不欢迎别人来找我玩,我很敞开,但是,是那种被动的敞开。

我一直喜欢朋友之间淡淡的君子之交,喜欢内在的彼此联结,以及超越语言的默契。我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热情的人,而我也因此常常被一些人误解,但我知道自己内在真实的温度。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想,这就是我对于“朋友”或说友谊的定义:彼此在内心记着对方,未必常联系,未必常相守,在一起的时候真诚真实,离开的时候,也只是挥挥衣袖。真正的朋友,就如天上两朵浮云,相遇的时候彼此融合,分开的时候,各自散去,无迹无痕。

在我看来,没有比友谊更简单的事情了。而我,也是这样简单化地处理我身边的友谊的,说实话,我很享受(不知道我的朋友们是否也享受?)。

但是,所谓的“关系”似乎有所不同。无论这个“关系”是指工作伙伴的关系,还是两个人的亲密关系,还是其他在任何情境或社会结构中所形成的“关系”,就相对变得比较复杂。比如说同事关系,因为会牵涉到一些权、责、名、利的事情,就很容易让这份关系变得有些紧张,甚至充满了政治斗争的味道。再比如说两性的亲密关系,也容易因为彼此内在的黑洞而造成相互的期待与斗争。在我过去的人生经验当中,面对稍稍复杂的关系,我惯常的模式是要么逃避要么切断。实际上,在内心我是有点儿害怕面对关系的,包括我前些年很害怕真正地进入“亲密关系”,我觉得那对我的修行会是一种“打扰”,每次真的要面对一份关系的时候,总是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在脑子里想着今后要如何逃开。

第32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17)

这两年自己做了公司,我的感觉是:太好了!终于不需要面对这些复杂的人事关系了。但是,正如我曾经把我的“硬”扫到地毯下一样,也把我对关系复杂的恐惧扫到了地毯下,不敢真正面对。人生就是一个课堂,对于我们没有学成的功课,总是要一学再学,其实无处可逃。现在,它再次把关系这盘菜端上了桌子,是时候面对了。我和我的工作伙伴相约,我们要在今后的合作关系中,充分地去经验这份关系,适时地分享与核对彼此的内在,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我把这当做一颗新种下的种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开出芳香的花儿来……

内在的“故事”

内在故事如果不去正面沟通,再加上又没有觉察,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演越烈。如果双方内在都各自上演着各自的故事,那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原本很美好的关系,也会失去联结。

所有的关系,最最要警惕的就是我们内在的“故事”。巴关以及很多的灵性师父都曾说过:痛苦不来自于事实本身,而来自于对事实的解释。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在路上遇见A,主动向他打招呼,而他却面无表情,毫无反应。于是,你的内心开始对这个事实做出一连串的解释:“他瞧不起我。”或者,“是不是我做了或说了什么,让他对我有意见了?”于是,你就变得很生气或者很沮丧、很疑惑、很烦恼、很受伤,不停地去想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事实上有可能A是个近视眼,那天他正好没有戴隐形眼镜,并没有认出你来。但是,你内在的解释却让你在受苦,而这可能跟A毫无关系。

每一天,我们内在都会有很多这样的对事实的解释,而在关系当中,这样的解释不断地堆积就会形成一连串的内在“故事”,最后,就为关系埋下许多的地雷。清除关系地雷的方式不外乎两种,第一,及时看到自己内在“故事”的上演,当知觉在的时候,你内在的“故事”就很难上演,因为“故事”实际上正是头脑的小我所创造出来的。当你看到,不妨说一句:“AHA(啊哈)!我看到了”,巴关说,看见就是自由。你不需要做更多的一点什么,只是去看到就好了。

第二,正面沟通与核对。内在“故事”如果不去正面沟通,再加上又没有觉察,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演越烈。如果双方内在都各自上演着各自的故事,那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原本很美好的关系,也会失去联结。一对刚刚坠入爱河的恋人,一开始的时候总是只看到对方的优点,看到彼此的共通点,而忽略了各自的差异,但相处时间一长,差异性就开始显现。不同的价值观、处事方式以及行为习惯都会导致“问题”的出现。如果看见了问题,不去正面沟通与核对,而是在内在不断地让自己的故事上演,最后就会失去信任与联结。

第33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18)

我听说一个艺术家朋友,看见他身在另一个城市的女友住处的墙上挂了一幅另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以及平日谈吐时她对另一位艺术家的了解,从而推断说,女朋友一定是和那一位艺术家有染。但是,他并没有当面询问女友为什么要挂那人的作品。而是相信了自己的判断,并成为他最终选择分手的其中一个理由。该女友后来是从另一个朋友处听说此事,觉得啼笑皆非,她说,我只是喜欢那幅作品而已。所以,不沟通的结果就是会让内在的“故事”不断变本加厉,而最终长出毒瘤来。

工作伙伴的关系有时也很像恋爱关系,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对方什么都好,日子久了,就发现对方跟自己的差异,而当这种差异性的容忍度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又不正面与对方沟通,就会导致内在“故事”的上演。前段时间,我和我的工作伙伴也一定程度地上演着各自的故事。而我惯常的关系模式是,不愿意沟通,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应该了解我的动机及出发点(想当然,也是关系中很大的一个致命伤)。积累了一段时间以后,以至于我明显地感觉双方失去了对彼此全然的信任,而这个时候我的旧模式又再次地跑出来:逃避。我找了一些理由想逃离这段关系,我以我要出去做讲师为由,决定不再一起合作了。但是,任何的关系,如果你不能做到真正的“淡然处之”,也就是说在这个关系中你的内在没有任何的“故事”上演,你就一定会受苦。比如说,这次我们的合作就遭到了很多人的非议,有不少人在我背后还泼了很多的脏水,我听到了虽然觉得莫名其妙但也并不在乎,我的内在没有任何的故事。我也并不恨那些说我坏话的人,因为我全然信任我自己,只有我自己明白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什么。

但是,如果你对一段关系还有期待,或者说觉得重要,而你无力化解那些误会或积怨时就会因此而受苦。我是个对内在的痛苦很敏感的人,在压抑了自己很多天以后,也借着一个难得的机缘,将自己内在的故事和盘托出。令人欣喜的是,她仿佛一直在等着这一刻。于是,我们双方都开始了真诚的交流,我们把过往这两三个月以来,所有内在的故事都一点点端出来,说出各自当时对对方的期待,以及对某些事情的不同解释,就这样,我们一下子谈了五六个小时,一直谈到凌晨三点。里面有眼泪,有欢笑,有狂喜……我们一直在惊叹:太美了!很多的答案也因为这次的沟通而呈现出来。我们约定,今后,要把这样的沟通一直进行下去,我们要共同建造一座关系花园。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到正面沟通呢?我想,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找一个合适的环境。要保证在这个环境中,你们是不被打扰的,是相对安静且独立的。如果有手机的话,也最好是关机或静音,要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她的重视,以及对这次沟通的重视。

第34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19)

第二,要尽量看着对方的眼睛,说出你的困惑或者正在关心的问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我们正视对方眼睛的时候,表示我们的心是向对方敞开的。

第三,尽量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上来就说出你的评判。感受是指你内心的真实体会,包括一些情绪体会,比如说,你觉得心里难受啊,悲伤啊,愤怒啊,或者其他。注意不要落入对对方的评判与指责中去。

具体的步骤可以是这样的:

1.我听到(或看到)某某事情或情况……(指关于你与对方之间的事件)

2. 我对此的感受是……(关注点在自身,而不是在对方,否则很容易变成评判或指责)

3.我对此的解释是……(指你自己的内在故事,关注点仍然是自身,而不是对方,并以此区分个人的解释与事实真相之间的不同,给事实真相留有余地)

4.我想要与你核对一下你的真实想法……(给对方发言留出空间)

第四,可以告诉对方,你很在乎或者说很重视与对方的关系,说出对方在你心中的重要地位,这样做永远是加分的。

第五,良好的沟通模式不是在一天之内建立的,不要因为一次不成功,就否定自己的正向的努力。多多练习,就会发现,生活与工作中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顺利了。

一个人的亲密

亲密是一份带着静心品质的觉知,是一种自我意识消失的融合感,是一份没有主体与客体之分的完全的合一状态。它不一定需要因为某一个特定对象而产生,你可以在独处的时候,在完全进入自己的内在之后经验到它。

很多人以为“亲密”是两个人的事情,儿女情长、卿卿我我、你侬我侬,以为这就是亲密的最高境界。其实,亲密,与他人无关,只与自己有关。

为什么?很简单,一个无法与自己亲密的人,是不可能与他人真正亲密的。

先让我们看看亲密的几重含义。中国人喜欢说“亲密无间”。所以,亲密首先指的就是一种融合感。而人类最初的融合感来自于在子宫里与母亲融合为一的感觉,这种感觉一般要持续到婴儿出生后的15个月左右,在小孩子的眼里,他与周围的一切都是融合的,他的“自我”感还没有出现,他与周遭的界分意识也尚未形成。

随着孩子的长大,分离感日渐增长,有些研究甚至表明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产生了分离感,而现代的所谓“文明”的在医院出生的方式也是造成很多出生创伤的最大原因,有些创伤甚至跟随孩子的一生。总之,与母亲的分离是孩子的最大恐惧,也是人类最原始的恐惧之一。所以,很多人想要“亲密”的渴望,实际上来源于对分离恐惧的逃离,是一种想要回到母亲子宫里的渴望。健康良好的子宫对于一个胎儿来说,是一个圆满而知足的天堂,在那里,婴儿往往能够经验到安全与满足。

第35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20)

长大后,再回到母亲的子宫里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就会想尽办法从外在的对象那里获得那份融合感。在刚刚坠入爱河的时期,我们是容易经验到融合感的,也就是自我感的消失,但是,很快,融合感会不见,自我感会再度回来。于是,内在的不满就会再度出现。其实,在性高潮里,人们也会短暂地经验自我消失的融合感,这也是有些人一再地迷恋性爱的深层潜意识的原因,这恐怕也是一说到“亲密”,人们就会想到性的原因。性爱可能带来亲密感(有时候性爱也可能带来仇恨厌恶等等情绪),但真正的亲密未必一定需要性爱。

亲密的第二个面向是接纳。我们在关系当中经验到的亲密,以及我们因此而对亲密所生起的向往与执著,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在亲密感里面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完全被接纳与被认可的。在两个人的关系当中,如果没有完全的接纳彼此,亲密就无从产生。婴儿为什么会在母亲那里经验到亲密,就是因为母亲对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往往是无条件接纳的,而随着孩子的长大,母亲的要求也出来了,接纳变得不是那么全然了。于是,孩子内心会经验到挫败感甚至是痛苦。成人关系一样如此,一旦要求出现,亲密就不再单纯了。

亲密的第三个面向是真实。如果我们总是企图掩藏某些方面不想让对方看到,完全的亲密也将变得不可能。完全的坦诚,不做作、不伪装、不掩藏,愿意在对方面前做自己,也允许对方在自己面前做他/她自己。

亲密的第四个面向是信任。很显然,没有信任是无从谈起亲密的。在亲密感产生的同时,会有一份无条件的信任随之产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感觉只有在早年与母亲在一起时才会有。长大之后,太多的怀疑、算计早已让人心与人心之间筑起了厚厚的樊篱。

亲密的第五个面向是放松。这其实是亲密的前提条件,是前面四个面向的基调。亲密的状态是不焦虑不紧缩的。亲密是完全地敞开自己,任何的恐惧与不安全感都会阻止它的开展。

好,再回头看看亲密的这五个面向,有哪一个不是只和自己有关而与他人无关的?

首先阻止我们经验亲密的是融合感的不可实现,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最大原因就是强大的自我感。与宇宙万物合一是每个人的本体天性,但是,虚假的自我感让我们见不到自己的本体,内在往往产生出隔绝感、空虚感与匮乏感,带着这种感觉的人总是试图逃开这种感觉而拼命向外寻求救命稻草。我们不敢跟自己相处,无法与自己亲密。这样的人一旦抓住了某个他认为合适的对象,就会有一种想要占有对方或强烈倚靠对方的需求。因为,他还没有经验过自己内在的自足,他不能算是真正的长大成年,在他的内在还只是一个想回到子宫的婴儿。哪怕他可能经验片刻的亲密,但那个经验也是不长久不可靠的,因为,没有一个他人会真的变成他的子宫。

第36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21)

第二个面向,关于接纳。我们都知道,一个不接纳自己的人是不可能接纳别人的。在我们的外面,没有别人。我们眼里所看到的世界都只是我们内在心象的投影罢了,所以,一个不接纳自己的人眼中的世界总是不完美的,总是这儿不对或那儿不对。评判是接纳的敌人,而不接纳的人总是有很多的评判。他总像是揣着无数的小刀,一不小心就飞出去一把,不是伤自己就是伤别人,这样的人怎能了解亲密?而一个接纳的人,他可以看到自己或他人的缺点,但是却不在头脑中升起评判,他如实地接纳眼前的实相。

第三个面向,关于真实。一个对自己不真实的人,当然是不可能对别人真实的。而一个能够做到对自己百分百真实的人,也绝对不惮于对别人敞开。虚伪与掩藏是亲密的毒药,一个不敢真实面对自己内心的人,无法与自己亲密。一个对自己真实的人,是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在最隐秘的想法而不怕将之揭露出来的人。这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觉知。

第四个面向,关于信任。一个不能百分百信任自己的人总是不可能百分百信任别人的。怀疑与算计是因为头脑还在,当我们带着头脑的时候,就很难进入亲密。

第五个面向,关于放松。显然,一个内在不放松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正外在的放松的。焦虑和紧缩感可以变得很细微,但只要它在,就会影响我们真正的亲密。放松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宁静的背景,它是一种“没什么大不了”的放下的态度,它使得一切的发生都变得自然轻松,它是静心。

我说,亲密与他人无关,而只与自己有关。当你学会了怎样与自己亲密的时候,与他人的亲密就会变得水到渠成,再自然不过了。

亲密是一份带着静心品质的觉知,是一种自我意识消失的融合感,是一份没有主体与客体之分的完全的合一状态。它不一定需要因为某一个特定对象而产生,你可以在独处的时候,完全进入自己的内在之后而经验到它。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当你很深很深地进入自己的内在时,你会发现自己不见了,会化作周围世界的一切,甚至和世界的界分也消失了。你与存在产生了最大的融合与亲密,你就是它,它就是你,而这样的亲密感是最深刻的滋养,你再次回到了子宫——宇宙的子宫,不,更确切地说,你的内在本来就携带着这个宇宙的子宫,无需外求。你,就是子宫,就是融合,就是亲密。

请不要以爱的名义

请不要以爱的名义,因为“爱”这个字眼,太高贵,而它,确实被滥用了。很多人在说“爱”的时候,他们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有人说,他/她爱我,因为他/她离不开我。我们经常听到恋人间这样对话:离开你,我就没法活了。我们以为,这就是爱的宣言,以为这就是最高境界的爱。可是,对不起,我要说的是,这是很低层次的情感,它根本不是爱。说这些话的人,根本还不懂得什么叫做“爱”,所以,请不要事事都以爱的名义,不要让“爱”变得那么的不值钱。

第37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22)

我们常常误把依赖和托付当成了爱。对不起,亲爱的,依赖不是爱。依赖源自于恐惧,源自于内在缺乏爱的黑洞,源自于缺乏安全感地紧抓,源自于不向内看而总是向外求的习性模式。爱是什么?爱是恐惧的不在,一个有真爱的人是没有恐惧的,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一个有很多恐惧的人一定是缺乏真爱的。

一个过度依赖的人,就像是一个托着讨饭钵的乞丐,处处向人乞讨爱,有时候他们的乞讨对象可能是很多人,父母、老师、上级、爱人、朋友;有时候,他们的乞讨对象可能只限定在一两个人身上,比如说,恋人或丈夫妻子,但这都不妨碍他们的乞讨心态,请你爱我吧,你不爱我,我就没法活了。很多人对我们说着爱,只是为了换取自己的安全感。有些人可能要反驳我说,不,他/她为我做很多事情,照顾我的生活,他/她是很爱我的。对不起,这只是他/她要乞讨的策略而已,当然,他/她的意识并不知道自己是在用策略,但他/她的潜意识是知道的。因为他们内在缺乏爱,知道自己是给不了你爱的,只能通过这些方法与策略,来给你一个看起来像“爱”的替代品——照顾,有时候,这个替代品也会是另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叫做“责任”或者“道德”。

责任是什么?道德是什么?它们都是用来满足社会功能的,源自于头脑的另一种恐惧,害怕被抛弃,害怕乱套,害怕无序,不相信自己或他人可以做得到,不相信自己或他人有自律的能力,等等。所以,强加给你一些所谓的责任与道德来约束你的行为。不要去相信这些头脑的把戏,如果你心里是有爱的,就一定会为你的爱负责任。如果你的内心没有爱,那些责任与道德就只会变成你的枷锁,变成让你人格分裂的毒药。

当社会给人们套上了道德的枷锁,当你身边的亲朋好友以“爱”的名义来照顾你关心你的时候,你以为你就是得到爱了,你以为你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了。可是,亲爱的,我怎么看不见你发自内心的微笑?是的,被人需要是幸福的,可是,有多少人在用他们所谓的“爱”来剥夺你内心的自由啊,你只是一个有意识会呼吸的物品,被他们占有了而已。你被那些绳索给捆住,你同时也捆住了别人。这就是很多人的生活,让人透不过气来的生活。所以,请不要以爱的名义,因为“爱”这个字眼,太高贵,而它,确实被滥用了。很多人在说“爱”的时候,他们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爱是什么?爱是内在的开花。爱是当你经历过所有的风雨之后,内在那颗灵性的种子终于开出的芬芳的花朵。爱是了解,了解自己就是那最美的花朵,也了解他人与自己一样,都怀揣着那颗即将开花的种子。爱是接受,接受这个完美世界里一切的不完美。

第38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23)

爱是什么?爱是自由,而不是占有。当你真正的经历过你内在的本体之爱的时候,就会深深的知道,爱就是自由,如空气一般的轻盈,如宇宙一般的浩瀚,爱就是那样的无疆界,爱就是胸口一份无限扩大的感觉。一个人是有爱的,当他了解了爱的秘密之后,他就会是博大的,他一定不会想占有,因为不需要。我们会想占有空气吗?不会,因为,它太多了,弥散在我们的周围,我们无需去占有。

爱是什么?爱就是给予,而不是索取。爱是无条件地付出,是不求回报地给予。它不会一只手伸出去说给你,另一只手却暗藏着说,请你也回报给我爱。它不会玩花招,不会使手段,它只知道付出。因为,这就是爱的品质。当一个人充满爱的时候,他就不得不满溢出去。这种满溢甚至是无方向的,它不会说,我只流向东边,我只流向这个人或这些人,而不流向西边,不流向那些人。不,爱就是全方位的流溢。

爱是什么?爱是尊重,而不是强迫。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爱是尊重自己的选择,也尊重他人的选择。在爱着的人,一定会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不同,会宽容会接纳,会允许每一个生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成长,去探索,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使命,去呈现他们各自的生命之美。

爱是什么?爱是信任,而不是怀疑。是的,信任,它其实是爱的另一个面向,是爱的代名词。当你有爱的时候,你一定是信任的。既信任别人,更信任自己。哪怕你的信任被另一个还没有找到内在之爱的人滥用了,你也觉得OK。因为,一个有爱的人总是看得到其他人内在最良善的一面,总是为他人着想。而一个有爱的人,也一定是一个输得起的人,他相信自己再大的逆境也能闯得过去。

爱是什么?爱是负责,而不是逃避。有爱的人一定是一个负责的人,这个负责任不是社会或他人强加给他的,而是他发自内心的承担。有爱的人一定是为自己的情绪及行为负责的人,他不可能逃避,不可能推给他人。道德家们常常会担心说,这个社会如果真的给每个人自由,那就会造成一片混乱。错了。其实,一个内心真正自由的人恰恰会变成一个高度负责的人,他会很自律。因为没有人没有条条框框再来压制他,他不需要通过变“坏”来触碰自己及他人的底线。是的,生命就是一场不断触碰底线的游戏,直到底线完全消失,因为真爱就是彻底的良善而没有底线。

爱是什么?爱是单独,而不是孤独。一个有爱的人,是完全可以和自己在一起的,是享受和自己在一起的。他有着一份单独的品质,而不会觉得孤独。有一句歌词叫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是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也是可怜的,因为他还没有找到他自己,所以,哪怕身边人山人海,他的内心仍然是一片失去联结的荒岛。

第39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24)

爱是什么?爱是融合,而不是纠缠。找到真爱的人,会发现自己和世界是一体相连的,他与他人之间也是有着深刻联结的,当然,与恋人之间也是如此。但是,这份联结不是纠缠,是融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感。纠缠让人紧抓,想占有,而融合却不是,即使对方远在天涯海角,心还是在一起的,还是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的。一个有爱的人,是可以享受分离的,因为他知道,离开并不意味着爱的缺席。是啊,有谁能够斩断空气呢?身体离开了,爱还在啊。

爱是什么?爱是关心,而不是担心。是的,有爱的人是关心的,他会关心他身边的人,亲人、爱人、朋友,他也会关心这个世界上其他角角落落的人。有爱的人从来不用担心,因为担心是源自恐惧的。一个有爱的人,是一个了悟了生命奥秘的人,他会了解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一个有爱的人,是一个超越了生死的人。所以,他不会担心,他没有恐惧,他更不会将自己的恐惧投射出去而变成担心,送给他至爱的人……

所以,亲爱的,请你告诉我,爱是什么?

在爱中静心

如果渴望来得强烈,我就会去看,渴望的背后是什么?是自己不能和自己在一起了吗?会去问自己,真的有一个外面的人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圆满吗?真的有一个外面的人可以让自己不孤单吗?

奥修说:如果没有静心,所有的关系都将是一场灾难。

是的,我们曾经多少次的制造了这样的灾难?!我们的亲密关系中充满了占有与被占有、操控与被操控、渴望、期待、比较、嫉妒、以及相互间的企图改造……

这一次,我想重新建构一份关系,一份充满温情的,充满静心品质的关系。

依然会思念。只是,以前,直接就落入了思念的漩涡当中而不能自拔,现在不了。总是能从那些念头当中回来,回到自己的中心,回到当下,回到宁静与喜乐当中。

有时候会想打电话或者发短信,以前就毫无节制地任性而为了,现在不了。会停一停,再让自己回到自己的中心,去看看真的有那个必要吗?

依然会想,他在干什么?以前就开始在脑子里编长篇的故事了,现在不了。会停下来,回到自己的呼吸里,将注意力拉回到自己的身上。

以前会不停地问对方,你爱不爱我?现在不了。因为不需要对方的证明,只要自己在爱中,那就是爱了。爱并不是双向的,爱其实是单向的。

以前会急着向对方诉说,仿佛要让对方迅速地了解自己,尤其是了解自己所有美好的一面。现在不了,常常喜欢静静地和对方待着,全然地做着真实的自己,不再关心自己过去的历史,也并不想关心对方的历史,因为做一个全然的活在当下的人,是那么的幸福,也是那么的鲜活。第40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25)

以前会不自觉地挑对方的毛病,觉得他应该这样或那样,想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现在不了,全然地接受他现在的样子,愿意对方只做他自己。

我依然会渴望,渴望他来电话或者发短信。以前的渴望充满了激情与非如此不可的执著,现在不了。让渴望来了又去,我只是去看,我只是变成了一个观察者,观察着自己的渴望如何升起,如何落下,观看那些想法如何地来了又去,不去评判,对于任何的想法,都不迎不拒。如果渴望来得强烈,我就会去看,渴望的背后是什么?是自己不能和自己在一起了吗?会去问自己,真的有一个外面的人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圆满吗?真的有一个外面的人可以让自己不孤单吗?当然不是。于是,又回来,深深地呼吸几下,回到自己的中心,将内在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心或者丹田……

就是这样,这些分别的时刻变成了我静心的时刻。

曾经一度,我在纳闷,为什么让我等了这么久,到现在还要设计分离。几天下来,我知道了这个设计的巧妙。是的,以前所有的修炼在这一刻全都变成了考验,看看平日里可以轻易做到的事情,在爱情来临的时刻我是否还可以做得到。要知道,我以前可是个真正的“爱情上瘾症患者”,有了爱情就可以喝空气过日子。现在不了。爱依然很美,但是更温暖,更真实,也更平淡,更加的变成了静心,就是这样。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这个爱,不是你以及很多人所以为的罗曼蒂克的爱情——那些其实都是幻象,这个爱是真正的爱,它来自于心轮的震动,甚至你可以说它来自于你的存在,跟你的存在一样的古老而久远,它与我们的本源紧密相联。

这些天老想起这句话:你问我爱你有多深?它来自那首挺老的情歌,但在今天的我看来,它已不再是一首情歌了。

亲爱的,我对你的爱,深不见底,那是灵魂最深处的震动。穿过所有表面的角色、身份、年龄、人格特质,等等。是的,仿佛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你。不过,这个你,不是你以为的你。因为你还只是认为你就是你的思想、你的人格特质、你的行为模式、你的情绪以及你的不同的身份及角色。不,我爱的那个你是真正的你—— 最本质也最真实的你。因为,在那里我也同样看到了我自己。

其实,我爱你就像是爱着我自己,是的,我就是在爱着我自己,从你那里,我看到了我自己。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是爱着自己的,我醒了,我知道自己是那个最值得珍惜的,我已经找到了内在的钻石。当我遇见你,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变得更完整了。因为你是我的一部分,而我也是你的一部分,我们是同一个生命体的阴阳两面。

第41节:生命就是关系—爱与自由(26)

你现在还无法理解我的爱,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在你的内在找到属于自己的爱。只有当你找到了它,才会了解,这个爱,不是你以及很多人所以为的罗曼蒂克的爱情 ——那些其实都是幻象,这个爱是真正的爱,它来自于心轮的震动,甚至你可以说它来自于你的存在,跟你的存在一样的古老而久远,它与我们的本源紧密相联。在那里,没有紧抓,没有操控,没有任何的放不下,它如此的自由。在那里,爱也不再会是一种“关系”,因为,爱其实就是合一,是最深刻的融合,再也没有了你与我的界分。

是的,亲爱的,我想邀请你,邀请你一起去寻找那个自由,寻找那份爱,其实它就是你,它就是最真实的你。只是你忘了,你忘了你从哪里来,你忘了你一直在寻找的其实就是它,你像大多数人一样,被那些梦幻蒙住了眼睛,而误把梦幻当成了现实。

我无法再试着用语言跟你解释我所经验到的世界,我算是一个擅于语言表达的人。但在那些经验面前,语言仍然显得如此苍白!我只是请你试着去看着我的眼睛,深入它们,你就会发现,在那里有些东西是超越语言的,它们在告诉你什么是真相。我不想再对你说些什么,亲爱的,语言是属于头脑的,而我想传达给你的,是属于心的,心的语言是头脑所不能了解的。

只是,请你记住,无论多么远或多么近,我都是爱你的,就像爱着我自己一样,因为你就是我,而我就是你。

第42节:痛是化了妆的礼物—成长的勇气(1)

痛是化了妆的礼物——成长的勇气

【导读】

前面说过,身心灵成长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接纳自我”,但是,在这个没有回头路的成长过程中,再往前走,我们就会发现,成长最大的障碍与困难将会来自于“自我”(ego)。

自我就是“头脑”(mind),它是一些由各种并不真实存在的思想、概念、情感模式、身份认同等所虚构而成的个体感。 它并不是实际的存在,但是却被大多数人误认为真实的自己。身心灵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破除自我的幻象,而接近真我的过程。自我习惯于带着各种各样的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它努力想要逃避的就是真性的显现,因为一旦真我露面,它这个冒牌的假我就得消亡,那是它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自我会使出种种伎俩来逃避或攻击任何成长的可能。人类的心灵痛苦不来自于事实本身,恰恰来自于自我对事实的解释。

本章将着重探讨自我(头脑)的真实本质,戳穿自我的种种把戏,并指出内在成长的路是一条需要巨大勇气与决心的道路。

人人都有精神病吗?

细数下来还真让人有点儿不寒而栗,难道美国的中产阶级已经到了人人都有神经病的地步?

这些天我在看《绝望的主妇》,显然,“主妇”剧的创作诞生来源于对《欲望都市》成功的模仿,但是,两剧之间的差异仍然是巨大的。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她们婚姻状态的差异,最大的差异在于《欲望都市》比较散文化,而《绝望的主妇》有点儿过于戏剧化。散文是更接近生活真实的,虽然说有时候生活比小说还像小说,可那也仅仅是针对某些特定的人与事而言的。说句老实话,自己早已过了过分追求情节的年龄,对于这群主妇被安排得如此戏剧化的人生,我是有点儿不太敢苟同的。想想,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的自杀他杀全凑到一条街上的事儿?更何况,故事还发生在美国的中产阶级聚集区,据说他们可是一群生活得无比规律和循规蹈距到几近boring的人,这又不是在布鲁克林区,哪有那么多的刑事案件发生?

但是,《绝望的主妇》仍然不失为一部值得一看的连续剧,它虽然和《欲望都市》的真实性甚至都市化的时尚没法比,但有一点儿它是非常好的,那就是它的精神分析做得非常到位,某种程度上,它是一部心理剧。我感觉编剧和导演是熟知心理学的人,以至于整部剧呈现出某种“泛精神分析”的倾向。

看看片中的角色,无不是某种特定神经症的典型:苏珊的“被卡住的小女孩”情结,从小父爱的缺失,造成她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没有主见,有依赖心理;布丽的强迫症,过度的洁癖和完美主义心态,以及完全切断内心感受的左脑式思维方式;模特出身的加布里奥是个极度空虚的物质女郎,从小成长环境中缺乏安全感导致她极度地以自我为中心;丽娜特算是相对正常的,理性聪明能干,但她本人就是一个极喜欢精神分析的人,自我分析也分析他人,有轻度的自我价值不足;放荡的依迪就更不用说了,征服男人是她用来满足她极低的自我价值的惯用方式……

男人们也没有几个正常的:苏珊的前夫极度的不负责任,布丽的老公极度的性压抑,索里斯极度的占有欲和自私(当然在第二季中他开始被感化而成为基督徒),汤姆还算正常,但也有点儿自我价值不足;帅气的麦克是个过失杀人者和复仇者,一直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不能自拔;药剂师乔治就更不用说,是个变态狂和杀人犯;还有小哲克和他的父母,长期生活在谋杀的惊恐和谎言中……

这样细数下来还真让人有点儿不寒而栗,难道美国的中产阶级已经到了人人都有神经病的地步?当然不至于那么恐怖,生活也不可能如此的戏剧化,但是,该剧确实某种程度地表现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心理状态,虽然有点儿夸张,而且,某种程度上,它体现的也只是普遍的人性。

第43节:痛是化了妆的礼物—成长的勇气(2)

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得出一个结论,中产阶级(或有钱人)比穷人的心态更不健康。情况也许正好相反。对于穷人来说,吃饱肚子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他们不可能有闲心去关心自己的精神或心理状态。人们只有在吃饱喝足了以后才有心思顾及自己的精神需求,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这也是马斯洛说过的不同需求层次的问题,精神需求是最高级的需求。而精神需求的开始来源于对精神空虚的觉察和反思。在我看来,美国人已经开始了这种觉察与反思。这也体现在他们的电影电视作品中。相较于那些仍然沉浸在追求物质的社会中而浑然不觉的人们(比如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中国人),一些美国人已经开始了精神世界的发现之旅。虽然向内的省思一开始会让我们看到脓疮,但它却是一个更高层次的问题。

现代心理学从弗洛伊德开始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而美国是目前全世界心理科学最发达的国家。看一个国家民众对心理学常识的认知度只要看看他们对孩子和对教育的态度就知道了。美国人是比较讲究“爱的教育”的,他们也懂得表扬、认可以及以开放的态度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一点儿从苏珊与他女儿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来。而丽娜特也是一个很懂得爱孩子的妈妈,知道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当她不得不丢下孩子去上班,而儿子因为她的突然离开而幻想出一个打着雨伞的老太太终日陪在他的身边时,她悲痛万分,并极力补救。

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成果之一就是,不再把心理上有点儿问题当成多么大不了的问题。在今天,大多数的心理工作者也不再简单地把一个求助者叫做“病人”,他们被称作“客户”、“当事人”或“来访者”。不像早年的心理学,立论的基础是,所有的人都有精神病(因为当年弗洛伊德的研究对象大部分是精神病患者),现代心理学的前提是所有的人都是正常人,人们只不过是存在某种程度的精神困扰而已。如果我觉得自己心里不太舒服或者有点儿情绪,就应该去找心理医生,这就像我们生病了要去打针吃药一样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目前的国人已经能接受生理的生病——“亚健康”一说,却并不能接受心理亚健康的说法。也就是说,不是说咱们中国人的心理状态比人家美国人好,而是,我们大多数人正讳疾忌医着呢。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看心理医生是个奢侈品,不仅是精神上的奢侈,物质上也是如此。我们在好莱坞电影里面看到的是,有钱的人(当然起码得是中产阶级)才有能力消费得起心理治疗。一个星期一次两次地去看心理医生,一看就是一年两年甚至五年十年,不是口袋丰厚的主儿,哪里承受得起?!而传统的心理医生对“患者”的帮助到底又有多大呢?说实在的,我认为没有太大的帮助,那种“话疗”法的效果就是,让来访者说一些话,把心理的垃圾一下倒了出来,那一刻觉得舒服了一点儿,但是,过几天他的问题还是没法解决,又得再回来。国外的很多心理医生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就是这样做他们的工作的。传统的治疗方法过于保守和被动,主张让来访者“倒垃圾”,但却在帮助他们改变和建立更积极有效的生活态度的方向上,没有建树。就像主妇布丽,整天去看她的心理医生,可是丝毫没见她的问题有所改进。更糟糕的是,一些心理医生常年地让病人向自己倾倒情绪垃圾,而自己却精神崩溃的人大有人在,电影《沉默的羔羊》里面那个心理医生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第44节:痛是化了妆的礼物—成长的勇气(3)

但是,心理治疗并不因此就成为一个比其他行业更危险的行业,所谓自度度人,一个心理工作者在成为一个专业人士之前,是必须花一段时间来清理自身的情绪垃圾和创伤记忆的,否则的话,他的工作将变得十分危险。有人说,这个清理自身的过程需要至少一年,有人甚至认为长至他的一生。世界著名的催眠大师心理学博士史蒂夫?纪立勤(Stephen Gilligan)就曾说过,他每一次治疗别人的过程其实都是在治疗自己。提高自我觉察力和自我负责的能力是现代心理学努力追求的一个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已经十分接近于佛学的境界了。因此,不再有从前“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在心灵健康的路上,有的只是谁比谁走得快几步而已。一个心理工作者要帮助一个求助者发掘出他内在的力量,而不是让求助者变得过分的依赖。“我只见我的来访者三到四次,超过四次,我就让他另请高明了。”玛丽亚?葛莫瑞这样说。这位年近九十的老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大师之一,她坚信,只有当事人自己决定改变,才有可能改变,每个人都具备一切可以让他自己活得更快乐更成功的资源,而一个治疗师最重要的是带领当事人去发掘曾经被忽略的这些资源。因此,在她看来,无休止地看心理医生是近乎不道德的“骗钱”行为。有效的治疗完全不在乎当事人看医生的次数,事实上,很可能正好相反。

玛丽亚不是唯一持此见解的人。目前,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工作者相信,真正有效的治疗是不和探访时间或次数成正比的,而“简快疗法”(brief therapy)在近四十年来也为越来越多的心理治疗大师们所推崇。“简快疗法”避免传统心理治疗中所必须经过的冗长复杂的性格或功能失调的审视过程,而是单刀直入地引导当事人注意到改变的可能性,并注意调动当事人本身的资源去实现改变。它的中心信念是:问题是被制造出来的和被坚持下去的,因此,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只要当事人不再坚持他陈旧和无效果的信念。

因此,夸张一点儿说,只要一个人总是不停地重复着同样无效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他就是有点儿精神病,就像《绝望的主妇》里那些绝望的主妇们一样,不停地重复着他们各自的性格造成的各自的命运,也像《老友记》里的那班老友们几年如一日地犯同样的毛病。从这个角度看,人人都有精神病的说法是成立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为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成见,由这种成见导致的怪异离奇的行为方式就成为我们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的注解。但是,正因为“精神病”是如此普遍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谁也不会比谁更“正常”一点 ,因此,半斤八两,彼此彼此,在还没有成佛之前,我们都有点儿精神病。

第45节:痛是化了妆的礼物—成长的勇气(4)

不要虚假的解决方案

现代心理学的一些方法在处理头脑层面和心理情绪层面上的一些方法还是相当快速有效的,但是,它只是清除了成长道路上的障碍,它离你真正要达到的,还差得很远,它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心理治疗或心理学的某些工作方式常常会流于表面,这其实也是它所无能为力的。

现代心理学所对治的人类问题最多无外乎两个层面:头脑(信念/观念/认知)以及心理(情感/情绪),这两者合起来就是心智(mind),有些人会把 mind 专指头脑或思想,而把心理的情绪称作emotion,是指比较大的激烈的情绪如愤怒、悲伤、恐惧等,而一些小的细腻的心理活动被称为情感(feeling),如甜蜜的感觉、伤感等等。但是,不管怎样,心理学最多只能做一些头脑层面的改变和心理情绪的清理,再想往深处走,就做不到了。

心理学解决不了人类根本的痛苦:灵性之苦。而实际上,人类所有的苦难就来自于这个灵性之苦,也就是人们失去了和自己的本体(真我)的联结,在潜意识的最深处,埋藏着灵魂没有归所的痛苦与恐惧,而它才是所有问题的肇始。心理学不可能把人们带到这么深。有时候,让当事人哭一哭,头脑转换一下,换换框,换换位,看起来是起了一些作用,但是,这个作用是不长久的,也是根基不牢的。它会为你的问题带来一些暂时的虚假的解决方案,但是,如果你不再深入你的内在,那些问题会以其他的形式照样存在。

当然,我并没有贬低心理学或心理治疗的意思。以我的个人的经验来看,我从中受益颇多。现代心理学的一些方法在处理头脑层面和心理情绪层面上的一些方法还是相当快速有效的,但是,它只是清除了成长道路上的障碍,离你真正要达到的,还差得很远。它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而灵性的成长所要解决的是你的终极问题,是要直接导入生命的核心。因为,唯有如此,你才可以永久的解脱。所以,当我听人们说起,我不想要什么灵性成长,我不想超凡入圣,我只要好好地过我的生活,我就会告诉他/她,你如果没有解决生命深处最根本的问题,根本不可能真正好好地活着。我们都知道要真正的活着就要“活在当下”,这其实是一切灵性教导的关键,但是,你的头脑不可能让你活在当下,你的情绪也不可能带给你活在当下的感觉,只有你的觉知和你的意识才能让你体会什么叫“活在当下”,而灵性的成长,就是要发展你的觉知,提升你的意识。

觉知是你的天空,而头脑与情绪只是天空中的云朵。不要以为抓住了几朵白云(其实抓不住)或驱散了几朵乌云你就到家了,你所要到达的,是那片广阔无垠的天空。当然,用“到达”这个词是不准确的,因为你本来就是那个天空,只是你忘了。所以,灵性的成长,是为了让你忆起它,让你知道,你所能够经验的幸福与快乐是现在的你所无法想象的,它带给你的,不是虚假的塑料花,而是真正的鲜活欲滴芳香四溢的花朵。

第46节:痛是化了妆的礼物—成长的勇气(5)

认清自我

如果你不从自我里面脱身,是不可能遇见你的真我本性的,你的灵魂也永远不可能安宁,你也永远无法体验你生命本质中的巨大的狂喜的高潮。

当内在的花开了,它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狂喜,我曾经执著的那个小小的自我,是无法想象也无力承受一个如此大的狂喜的,它无需任何的原因,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如此。那是一种不饮自醉的感觉,那是一个内心的歌唱,那是一个内在的微笑持续地在展开,展开到你会觉得面部的肌肉都有点儿隐隐作痛。

这个没来由的狂喜,其实来自于再次和存在相联结的感觉。而存在的浩瀚、如一、完美、无边无尽的爱,以及完满的富足感,是我那曾经执著且分裂的小我所无法想象的。而我们一旦和那个存在的大爱联结上了,就会知道,我们是如此地被这个存在所深爱着,上天从来就没有抛弃过我们,是我们遗忘了自己的本性,我们一直在昏睡,错把眼前一切的梦幻泡影当成了真实。

从听完Rahasya的课,接受完他们的合一祝福回来,我的心就常常处在这样的狂喜当中,而我和那个巨大的存在之间,也有了一份紧密的联结感,我时时能够感觉到那个祝福的存在,它经常光临,给我很多的光、能量与爱。而我也越来越熟悉它的方式了,我知道无论它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我都只是观看,带着一个纯然的觉知去观看。而我所能做的,除了臣服,还是臣服,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交托出去,信任它,感激它,并时时忆起它与我的同在。

每天的生活虽然还是很具体的,我也还没有从现实的窘境中脱身出来,可是,这些对我来说都已经不成问题了。因为,只有当我们执著于肉身的时候,误把自己认为只是一具肉身躯壳的时候,我们就会时时觉得匮乏和担忧。当我们真的认清楚自己不是一具躯壳的时候,当我们不再执著于那个并不真正存在的自我的时候,就有可能和那个存在的本源再次联接,无论你叫它神也好,上帝也好,佛陀也好,基督也好,这时候的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回家”,回到我们心灵的家园。

回家的过程,和你是否“出家”没有关系,和你做出多大的所谓“牺牲”也没有关系,它和你的“认出”有关,和你的觉知有关。很多伟大的教导无不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以及我们所知道的所谓前生后世,无外乎一场梦,我们都只是在昏睡中的梦中人而已。可是,对于梦境中的人们来说,这个梦境看起来显得过于真实了,太少的人能够接受这个说法。佛陀教我们“觉知”,因为佛性的本质就是觉知,耶稣教我们修“宽恕”,因为宽恕的背后就是爱,但他们的目的都是让我们看清自我的真相,而让我们的真我自性显露光芒。其实,我们的真我一直都在,只是我们从前没有“认出”它来。我们身陷小我(自我)当中而无力自拔,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做的种种努力与挣扎,一直都是在喂养那个并不存在的自我。

第47节:痛是化了妆的礼物—成长的勇气(6)

奥修在谈到自我时,曾经谈起过进入自我的七个门,这里我想沿用他的说法。

其中第一道门就是对自己身体的认同,能够区分出自己里面与外面的不同,这大概是在15个月左右完成的。

第二道门就是所谓自我认同,就是对自我的存在产生一种连续不变的感觉,这个大概在三四岁左右就完成了,并一直持续下去。

第三道门是自我延伸,就是有一个“我的”概念出现,我的衣服,我的玩具,我的房子等等,在我看来,被现代文明所推崇的一些礼貌和界限问题也是过多地执著于此了,这是我的,那是你的,连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场都被研究出来了,真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第四道门是指自尊或自我价值,就是关于“我是好的”,“我是有成就的”。在这个层次上卡住的往往是很多小时候受挫的情绪,举例来说,有的人从小被家长或其他人贬,很容易因此形成一个强烈的要出人头地的欲望,以“争口气”,而且很多人的面子问题也常常是由于过去的挫折经历造成的。一旦情绪受挫而没有得到合适的释放,他的内在就容易形成“黑洞”,成人后他所有的努力都会是试图去填补这些黑洞。这些黑洞可能是“我不够漂亮”,“我不优秀”,“我没有资格”,“我不值得”等等,总之是“我不够好”,心理学中把这种心理形容为updog,即一只向上咬的狗,它的任务就是让你产生负疚感,而大多数心理学所试图解决的也正是这个层面的问题,按照完型治疗的说法是,让这些“内在的恐慌儿童”成长;内在恐慌儿童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就是将“我不够好”投射出去而成为“你不够好”,并以此来消解自己内心的负疚感。

第五道门是自我形象,就是所谓的道德感,在这里亦包括了使命感,它常常来自于父母或社会的教导。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种种信念与规条就来自于此,它常常以“应该如何”或“不该如何”的形式出现,并时常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唠叨个没完,像个妈妈似的,所以,有人把它叫做“内化的母亲”(inner mother),一旦有些地方做得不对,它就会变成一只downdog,一只向下咬的狗,不停地对你进行内在的监督,很多所谓的圣人就卡在这里了。

第六道门是理智的自我,它是透过教育、经验、或听讲而来的,积累概念,然后从那些前后一致的完整概念和哲学创造出各种系统。这就是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知识分子和唯理主义者所停留的地方,但是这个“自己”变得越来越老练:从第一个开始,第六个是非常老练的。这个自我总是在强调自己理性的力量,强调知识的有用,强调它的博学多闻。

第48节:痛是化了妆的礼物—成长的勇气(7)

第七道门,就是个人独特的努力,艺术家、神秘家、乌托邦理想家、梦想家——他们停留在那里,总是试着要在世界上创造一个乌托邦。记住,“想要成为什么”是第七个自我的关键字,第七个是自我的最后一个,最成熟的自我来到那里,所以你会觉得,当你看到一个诗人,他或许什么都没有,甚至是一个乞丐,但是在他的眼睛里,在他的鼻子上,你会看到很大的自我。而神秘家或许已经抛弃了整个世界,而且可能坐在一个喜马拉雅山的山洞里,你去那里注意看他,他或许还光着身子坐在那里,但是他有一个那么微妙的自我,那么精练的自我,他或许甚至会向你顶礼,但他是在显示:“看我是多么谦恭!”所以,想要成道,其实往往也是第七个自我在作怪,但它如此的隐蔽,有时,让人很难认出来。

这样看来,自我如此复杂也如此狡猾,因此,它也是不太容易被认出的。但是,如果你不从自我里面脱身,是不可能遇见你的真我自性的,你的灵魂也永远不可能安宁,你也永远无法体验你生命本质中的巨大的狂喜的高潮,与之相比,自我喂养给你的那点儿所谓的快乐,比如功成名就,比如赚了很多钱之类的,简直就像是打了个喷嚏而已。当然,当你真的开始挑战自我的时候,自我会本能地进行抵抗,而它最大的抗拒方式就是让你“恐惧”,而人类所有的恐惧都来自一个最原始的恐惧——怕死。认出它,这就是自我最大的狡猾,因为我们的真我是永远不死的,只有我们的肉身会死。而自我让你执著于自己的肉身,也是为了让你相信,离开了肉身,你就没法活了。事实是,你只有抛下了自我,才能永生。

抛弃自我吧,带着爱与觉知,开始行走在真理的路途上。

个性就是制约

我们每个人身上就像是达利的“抽屉人”一样,身上带着很多的小抽屉,每一个抽屉里都装着一大堆的对某一类情境反应的不同历史。这些历史的抽屉就形成我们今天说的个性或人格。

个性或人格(personality)其实是个很难被定义的东西。我想,它是指某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模式的总和,包括我们的信念系统、情感表达模式及行为模式,它就像是一个大的集装箱,而箱子里面装着的都是自我(ego)的不同面向。

个性是我们区别于他人的一个标志,是一个个体存在于社会的一种自我表达,虽然它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描述,但是,它却是容易被感知的。我们常常会说,这个人很有个性!其实就是说,某人的思想、情感表达及行为方式比较有特点,跟大多数人不一样。这个社会上的人形形色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质,比如说有的人易怒、有的人多疑、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个性很像我们一般人说的性格(character),其实,很大程度上,这两者是指同样的东西。但从严格的学术意义上来说,有人会将二者区分开来。在我看来,这样的区分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第49节:痛是化了妆的礼物—成长的勇气(8)

那么,一个人的个性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一方面来自于我们童年的早期决定,一方面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来自于前世的经验。

先说说早期决定,也就是我们的人生剧本大部分都是在我们的人生早期就被决定了的。它来自于童年的一些事件,孩子根据某些事件而做出了一些早期的“非理性” 的人生决定,并由此而形成一种固定的反应模式。举个例子,父母经常吵架不和,很可能导致孩子做出这样的非理性决定:婚姻是一种折磨,是不幸的,长大了我也不可能拥有幸福的婚姻。这样的信念一旦种下,这个孩子在自己今后的人生中,潜意识就会不断地为自己的两性关系制造出种种不和,以印证他早期的非理性决定。那么反映在他的情感模式中,就是要么就是像父母当年一样和自己的伴侣不断地吵架,情绪容易冲动而失控;要么就是“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而在自己的两性关系中竭尽所能地避免吵架与冲突,压抑自己的愤怒而委曲求全。而这样的模式一旦形成,它就会在人生中不停地重复,并因此而形成一种不被觉知的自动化反应模式。每一种信念后面都会带出一连串的情感表达及行为反应的模式。我们每个人身上就像是达利的“抽屉人”一样,身上带着很多的小抽屉,每一个抽屉里都装着一大堆的对某一类情境反应的不同历史。这些历史的抽屉就形成我们今天所说的个性或人格。

而某一种人格特质的形成,其最终的目的都是——求生存。有些人喜欢抱打不平,喜欢进攻,因为在他的早期决定中,他会认为只有主动进攻才有可能活下去;而另一些人可能喜欢隐忍退让,因为在他们的逻辑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活下去。一个人形成什么样的个性特质与他生长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但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可能来自于前世的经验。

葛吉夫是将九型人格的古老学问纳入现代研究的第一人,他后来的学生发现,很多的人格特质都是累世相同的,也就是说,很多人的性格号码实际上是重复了很多世的。我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因为如果我们相信有轮回,那么让我们不断轮回下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我们的思想、情绪与行为模式的无意识,这其实就是佛学中所说的无明,无明是指意识(觉知)的缺席。而“模式”的本身就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它既然可以在人的一生中重复,它就可以在生生世世中重复。

很多西方成道者在谈到他们的成道体验时就说过,所谓成道就是你的人格被融化。是的,人格就是制约,它像是被固定在某些特殊容器里的冰一样,已经完全失去了水本来的柔软、变化无定的特质,只能让人看到它某一种特定的形态。而实际上,我们的本体真我却是广阔无垠的,就像水一样,它既可以化作水蒸气充满整个天空,也可以变作河流,一路欢唱奔向大海,也可以变成湖、变成冰,变成任何的形态,而水一旦固定成某个特定的形状,它便失去了它的选择性和可能性。我们对人格的认同就是这样,我们常常认为我们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我们只能做这个,而不能做那个。“瞧,这就是我的风格!这就是我的原则!”我们对人格自我的认同往往还振振有词。

第50节:痛是化了妆的礼物—成长的勇气(9)

我们为什么会执著于自己的人格特质呢?因为这样会让我们的自我觉得安全。自我只对已知感兴趣,对未知,它就会产生无助及恐惧。因此,它喜欢对任何事情的发生都能够迅速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并由这个解释系统而产生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当A事件发生,自我(也就是头脑),会迅速地在自己的那些抽屉里翻寻旧有的历史档案,并迅速拿出A方案。相同的,如果B类事件发生,它又会很习惯性地去翻寻B方案,这样,自我就觉得自己是安全的,一切尽在掌握。如果它不能找到相对应的模式,就会害怕和恐惧。因此,自我就是一个档案收集者。成道就意味着,完全丢开那些抽屉和历史档案,变成活在当下的,所有的反应都不再是带着固有的模式的,而是自发性的,不可预知的。对于自我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

因此,认清你的人格模式,并试着去做一些与你的人格相反的事情,如果你是个害羞的人,不妨试试变得大胆奔放会是怎样;如果你是一个冲动易怒的人,不妨去体验一下变成温柔和善的……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去挑战你自己的底线,变成那个未知的。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未知的,而你来到这个世界,也只不过是一个未知的偶然罢了。变成它,变成那个未知,你会发现真正的自由。

你为什么要对治自我

所谓对治“自我”,就是借力打力,将计就计。既然,你认为自我是那么实在的,那我们就来看清楚“自我”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显得那么真实,我们一点点地往内去探索它是否真的如我们以为的那样实在。

有人在说,自我是空(性)的,因此不需要对治。

如果说此话的人是已经开悟之人,我对他/她表示一半的同意;如果,说此话的人根本还没有证悟空性,那我就要对他/她说,好好回去做自己的功课,不要人云亦云。 事实上,说自我是空的或假的,这个表述比较接近于真实,而说自我是空性的,此人还根本不理解空性的含义。当然,这不是本书要探讨的重点,我们姑且把这个命题定义为: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对治自我?

我为什么要同意那位开悟的先生或女士一半而不是全部呢?因为,当他觉醒了,可能才会发现自我是假的,不是实存的,否则的话,他就会受自我之苦,因为那些别人(可能是佛陀、奥修、克里希那穆提之类的开悟之人)所说的不存在的“自我”对他来讲,感觉会是那么的实在。而他如果已经醒过来了,说,原来自我并不存在,这样的说法,对于还在梦中的人未必是有用的,因为,就像他曾经把那个虚假的梦如此当真一样,大多数人也把这个虚假的自我如此当真,他轻描淡写地说自我并不存在,是不太可能帮助那些还在做梦的人看清楚实相的。所以,要想负责任一点儿的话,就不要只告诉人家一个结果,而不说过程。那样的话,人家去读佛经圣经就好了,干吗要来看你写的东西?因此,要说话,就要说点儿有建设性的话,不要光顾着自我陶醉,那样有时候会误导在路上的人。

第51节:痛是化了妆的礼物—成长的勇气(10)

所谓对治“自我”,就是借力打力,将计就计。既然,你认为自我是那么实在的,那我们就来看清楚“自我”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显得那么真实,我们一点点地往内去探索它是否真的如我们以为的那样实在。头脑是喜欢目标的,设立一个目标,一探究竟,好过你说去做一点儿虚头八脑的事儿,它会觉得茫然不知所措。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你当然需要去“对治”你的自我。而要对治自我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就好像你对一个臆想狂说,你整天觉得你的家里有一只老虎,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有没有老虎。对于你来说,这只老虎是不存在的,没什么可怕的,可是对于那位病人来说,那只老虎却是非常“真实”的存在的,你要他跟你一起回去看看,那可能会要了他的命,没有足够的勇气与信任,他是不可能往前挪一步的。

我也曾经误把自我当成真的我,也曾经误以为家里蹲着一只会吃掉自己的老虎,可是,在我带着极大的勇气一步步向内走的过程中,我发现,那些幻象一个个地被戳穿了,那些曾经以为要对治的敌人,其实只是一个个假想敌。但是,我珍视这个探索的过程。而有时,我甚至觉得有些过程对于我来说都来得太快了,以至于我无法忆起所有的细节。因为,我希望有机会分享给那些还在摸索中的朋友,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我总希望能够给出一个符合他们现况的答案和相对的指引。就像自己曾经迷失在一座原始森林里,虽然很快就找到了出口,但不忘一路留下些记号,希望为那些后来的伙伴们留下些线索。我想,这是一个分享者应有的态度和该做的事情。

在自己身上下工夫

大多数人有一种天生的自欺欺人的倾向,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盲点,只选择性地去看自己的优势,所以,他们常常做出来的事和说出来的话都是无意识的,这也就是佛教里头说的“无明”和“愚痴”。

那一刻,她在台上流泪,我也在旁边流泪。她并没有讲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她分享的只是这几年来自己的心路历程,尤其是成长的历程。其实讲得很“专业”,如何自我觉察,如何内省,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以及第四步该如何去做,如何穿越羞耻感等等。我佩服她的清晰,但我更感动于她的勇气与坚持,虽然我们各自面对的性格结构是不同的,在我们各自内在工作的方向也就不同。但是,我能够体会到那份执著的坚持,跟她一样,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道路虽然不同,但过程却是相似的。所以,我的眼泪既是为她的,也是为自己的,而眼泪里有很多的欣赏,对她,也对自己。

这是我们第二次参加九型人格专业认证课程了。我们在它的基础班上无比兴奋地去找各自的号码,听他人的分享,笑声不断,发现原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竟然是那么的不同,那么的新奇。同时,我们也开始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优势及盲点。虽然过程中也有一些人变得更糊涂,但一段时间后当他们终于找到自己的号码时,那份喜悦是惊人的。

第52节:痛是化了妆的礼物—成长的勇气(11)

记得当我第一次上完基础班的课程以后,有一份高兴,高兴于原来自己其实“很正常”。我是个四号,也被称为“悲情的浪漫主义者”,四号有一份不同于常人的忧郁,总是对现实世界感到不满,觉得有什么缺失了,对内在的真实有一份极度的渴求,他们总是倾向于去看那缺失的部分,非常情绪化,一天到晚在各种情绪的大海里飘荡,他们追求不平凡及特别,并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特别,害怕过普通人的生活,有着天生的艺术美感,喜欢一切艺术和美的东西,因此,四号常常也有另一个名称叫艺术家,等等。第一次上完课,我明白了原来世界上的确存在我这样一种人,以前我总觉得自己与周遭格格不入,没有真正快乐的能力,好,这次终于找到依据了!也终于发现世界上至少还有八种跟我不同的人们,这是个新的视角!

后来,我有机会多次参加九型的课程,期间我得以见到各个类型的不同的助教人版,而我的辨别力也一点点地提高,我开始着迷于这个学问了。显而易见,九型用来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以及日常的沟通管理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它用在个人成长上的深度却是我始料未及的。2005年,海伦?帕尔玛(Helen Palmer )来讲课,我记得那两天的课程带给我最大的礼物就是,我真正学会了自我觉察。每种类型的人都有他们习惯性的思维模式、情绪特性以及性格结构,问题是,当情况出现时,我们的这些模式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化反应。但是,当我们有能力了解自己的性格和特性,而同时在内在升起另一个我——一个观察者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在习性反应升起的时候观察到它。然后,我们可以怀着一份友好的态度对自己说:“哦,你又来了,我看到了。”听起来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你一旦将它运用到每一天的现实生活中,它的威力却是强大的。比如说,对于我来说,我习惯于看到事情缺失的部分,失去的或者没有得到的才是最美好的,因此,我常常会陷入到忧郁或悲伤的情绪漩涡当中而无力自拔。那次课后,我开始试着用这种自我觉察的方式去看,我发现我变得越来越有能力从负面的情绪当中跳出来了。

现在市面上关于九型的教导有不少,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大多数的教导都太过表面化了,它过多地用于商业化,而非真正的个人探索及成长了,我觉得这是一个遗憾。更何况有些导师本身对于如何辨识不同学员的号码的经验不足,容易给学员一个错误的概念,那就更是误人不浅。而事实上,九型人格作为一个有着超过2500多年传统的灵修的学问,它来自于中亚细亚的苏菲族,是苏菲的师父带门徒的一个方法。现代的九型人格经过海伦?帕尔玛等心理学家的发展,把它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非常深的揭示出不同型号的个性特质、内在动机、防御机制,理想状态等等,而且加之系统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它是一套非常好用的个人成长工具。值得一提的是,九型人格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应该在人群中学习的,不是光看看书就能明白的。如果你们对它有兴趣,不妨找到合适的老师,跟着他们学习一阵子。

第53节:痛是化了妆的礼物—成长的勇气(12)

而事实上,就我个人的经验,当我越深入地了解九型,我就可能借由它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特质,并最终借由它而穿越自己的性格结构。个人的成长就是这样,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需要持续地在自己身上下工夫,来不得半点虚假。

这些年来,我就是这样在自己身上工作的,几乎每天都不“放过”自己。这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尤其是你要借此来穿越你的性格结构时,就更加得不容易。大多数人有一种天生的自欺欺人的倾向,不愿意去看到自己的盲点,只选择性地去看自己的优势。所以,他们常常做出来的事和说出来的话都是无意识的,这也就是佛教里头说的“无明”和“愚痴”。敢于去直面自己的弱点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那是一个人赤裸裸地面对自己,是一个人的战争。突破了所有的性格结构及习性反应之后,你才真的有机会去遇见你自己,那个最本真的自己。推荐书目:《九型人格》,海伦?帕尔玛著,华夏出版社。

你为什么会幸灾乐祸

奇怪,别人的悲惨怎么会跟你的幸福有关,它为何能够具有励志的效果,它励的是谁的志?

有网友在问:“我(的)感情观点跟普通人的很不相同,而且往往是相反的。举个例子来说,别人有了灾难,我内心深处会有不知从何而来的快乐,如果说这是幸灾乐祸的话,但是,当别人遇见快乐的事情时,对于同样一件事,我却可能感到难过。我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经历才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的回答是:少有人不是幸灾乐祸的。只是,你比他们更敏感,也更勇敢,你发现了自己内在的幸灾乐祸,并敢于说出来。自我就是幸灾乐祸的,它不可能是富有同情心的或是无私分享的。自我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比较,而比较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要告诉别人说,“看,我比你强!”所以,它总是在寻找机会证明自己是更好的,更强的,而他人是更差的,更糟糕的。自我永远不希望自己输,它永远想胜人一筹,一旦找到一丁点机会,它都不会放过。这也是为什么名人的丑闻会那么受欢迎的原因,它迎合了整个社会的幸灾乐祸。

整个社会都在教导某种幸灾乐祸,当然,不是明面上的。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在排名次,就被要求考高分,这种过度竞争的意识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幸灾乐祸,除了这个,还能有别的什么吗?我们现在的社会如此的崇尚“成功”,它所引发的后遗症就是让所有成功者或不成功者都幸灾乐祸,难道不是吗?甚至在我们的道德教育里都不乏幸灾乐祸。比如说,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教:“你这么不珍惜,要想想边远山区的那些穷孩子们。”“想想那些比你更惨的”——就是典型的幸灾乐祸。奇怪,别人的悲惨怎么会跟你的幸福有关,它为何能够具有励志的效果,它励的是谁的志?当然是自我的志。自我只有在看到自己比别人高明和优越的时候才会有片刻的满足,“是啊,我该知足了,还有比我惨的。不幸的是,我们的教育大多数都是用来填满我们的自我的,甚至我们的同情心,也被自我利用了。因为当我们有能力“同情”别人的时候,在别人的悲惨故事的衬托下,“我”的形象就变得高大起来了。

同样的道理,自我当然不想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否则的话,它就会很难过。你看,他们过得都比我好,比我有钱,比我快乐,就属我最惨。自我游走在自高自大或自贬自抑的两极,它无法安处中间,它不是幸灾乐祸就是郁郁不乐,因为自我就是分裂。

当我在说“自我”的时候,我就是在说我们的“头脑”(mind),头脑就是这样的分裂的,你希望它能够不分裂,不幸灾乐祸,那就像希望婴儿不要尿床,小偷不要行窃一样,是不可能的。你无法改变你的自我,因为假如自我可以被改变的话,那天下所有的人早就开悟觉醒了。你所能做的,就只是去看,去观照。但不要评判,不要说这样是不好的,那样又是不对的,因为评判还是属于头脑的。你不可能让头脑去观察头脑,就像你不能让小偷去抓小偷一样。你是用你的觉知在看,没有评判,只是纯然地看,你会发现,当你的觉知越来越成长的时候,你的自我就会越来越坍塌了。那时候的你,不再会幸灾乐祸,也不会自贬自抑自惭形秽,你会变得更加的客观,客观得如一面空的镜子。外在的影像可能来来去去,别人的悲欢离合还在不断地上演,但你的内在是空的,如如不动的,那时候的你,就自由了。

本书精华已为您连载完毕,谢谢阅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44898.html

更多阅读

舒适自然粘贴双眼皮胶带的方法 pdf粘贴胶带

舒适自然粘贴双眼皮胶带的方法——简介重点提示:1、 双眼皮胶带适合内双眼,需要自己修剪形状,但较容易藏起来,化淡妆也可以。2、 眼睛不肿的人可以剪短一点,越肿得人胶带长度要越长。舒适自然粘贴双眼皮胶带的方法——工具/原料1、3m双

里程碑式管理 管理中的里程碑 pdf

里程碑定义:里程碑是目标导向模式软件开发项目生命周期中有三个与时间相关的重要概念:检查点、里程碑、基线。检查点是在规定时间间隔内对项目进行检查,比较实际进度与估算计划的差异,并根据差异进行调整。里程碑是一个具有特定重要性的

食指的诗《相信未来》 食指的诗 pdf

《相信未来》 食指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

集合论是有漏洞的? 集合论 pdf

 1903年,一个震惊数学界的消息传出:集合论是有漏洞的!这就是英国数学家罗素提出的著名的罗素论。  罗素构造了一个集合S:S由一切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所组成。然后罗素问:S是否属于S呢?根据排中律,一个元素或者属于某个集合,或者不属于某个

转载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 曾仕强 人性的弱点pdf

原文地址:《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作者:雪梦@曾仕强教授-台湾昨天到的书,今天花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读完后感觉物超所值。《人性的弱点》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持经达变。表面上看这是一本介绍人际关系的书,但实际上应该归纳于哲学这一

声明:《爱的功课 爱的功课pdf》为网友小恋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