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版本的出炉,“土豪”一词也与时俱进地被补充了新的义项:“今也指富有钱财而缺少文化和正确价值观的人”。
这个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时尚符号终于得到了官方认可,从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开启群嘲模式:你们虽然有钱,但你们土鳖啊!
嘴上虽然这么说,身体里还是很诚实地有着一颗想做土豪的心。像电影《大腕》里总结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光是听起来就让人把持不住。仅仅“豪”就是一个值得趋之若鹜的理由,前面的“土”字?不要在意这些细节,毕竟什么是“文化”和“正确价值观”,也没人能给出个具体的标准以供对号入座。
当然,大部分人调侃的不是土豪,而是自己没能成为土豪。今天,壹读君就来聊一聊土豪的发展史,以供壹堆饭们参考,如果你们中哪一位以后成功发迹,还请对壹读君涌泉相报啊。
实习壹读君|董苏豪
以前的土豪,高端大气上档次
古代的“土豪”,指的是地方上有钱有势的家族或个人。《全刘宋文》中出现过最早的文字记载:自恃吴兴土豪,比门义故,胁说士庶,告索无已。
这些土豪大多来自从秦汉起传承下来的地方世族,经营了几百年,靠着积累的财富发家。后来,他们形成了乡绅阶层,在国家管理渗透不到乡村阶层的情况下,他们就充当着连接政府和乡民之间的中间角色。
按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吴理财的说法:“自隋朝中叶以降,直到清代,国家实行郡县制,政权仅止于州县。那时,乡绅阶层成为乡村社会的主导性力量,乡村公共事物主要由绅士出面组织。”
当然,和今天“每天都要在五万平米的床上醒来”的土豪一样,他们都很有钱,特别是有功名的乡绅,还可以免役免田赋。按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统计,清朝平均每个官员的年收入为5000多两银子,他们退职归乡时通常都不会空手而归,并购置大量田产坐收暴利。
古代乡绅作为地方权威,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是很高端的,所谓“绅为一邑之望”。他们会协助官府做一些与民同乐的事情,比如兴办书院,修桥铺路,维护治安,公断诉讼。
而乡绅要么是考取功名为官,退而为绅,要么本身就是诗书官宦之家,总而言之,基本上都得是读书人,他们在促进庙堂与乡村的人才、文化循环起着关键作用。
灾荒年代,乡绅的力量更是不可或缺,他们常常会组办一些育婴堂、栖流所、救生局之类的慈善机构。尤其到清代中后期,随着国家荒政的衰败,由乡绅倡率的民间社会救济活动达到一个高峰。
科举废除和城市化,让土豪取代了乡绅
那么乡绅是如何变成“土豪劣绅”的呢?在清朝末期,乡绅的权力扶摇直上到顶峰,历史记载实业家张骞在家乡筹办丝织厂,就受到当地乡绅的大力阻挠。
在近代中国的激变之下,乡绅被很多人看不过去,被定义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1909年的《申报》就发表了《论绅权》一文,认为绅权之害有三:一阻教育之发达,一碍实业之发达,一遏自治之前途。
这时候的乡绅,已经不是当初那批人了。晚清受城市化和西学的影响,传统乡绅纷纷离开农村,变成城市中的新兴职业者。当时的学堂教职、报刊的编辑、记者等职业,都是读书人充任,他们原本都可能成为乡村的绅士。
那么土豪之位的继承者们又是怎样的货色呢?按史学家吴晗在《皇权与神权》中的说法:“原来应该继承绅士地位的人纷纷离去,结果便只好听任滥竽者充数,绅士的人选品质自必随之降低,昔日的神圣威望乃日渐动摇。”
乡绅的文化水平就是在这一刻开始拉低的。到了1905年的废科举设学堂,土豪中“土”的比例急剧增长。“绅出为官,官退为绅”的制度彻底中断,传统乡绅中优秀的新式知识学子只能滞留城市,重新学习谋生存。城乡差距也迅速增加,在乡村,公众影响和财富成为判断身份的标准,仕进之路既然绝迹,那么大家就都向钱看好了。
结果就是中国的乡村越来越固步自封,成为不了达官贵人的乡绅就退化成了土豪劣绅,大量没有道义责任的土地兼并和反对变革,已经成为了清末民初的乡村常态。在江苏,素有“江北多土豪,江南多劣绅”的说法。
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北伐期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对农民宣言,号召农民打倒土豪劣绅。1932年,蒋介石任总司令的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也颁布了《剿匪区内惩治土豪劣绅条例》。再到后来的“打土豪,分田地”,几乎所有人都想将乡绅土豪除之而后快了。
现代中国正在土豪化?
当代语境下,土豪从一个很革命的政治符号变成了一个很有趣的娱乐符号。他可以指网游中放肆挥金的人民币玩家,可以指穿金戴银手提LV包的搭配风格,也可以指闲着无聊搭飞机去伦敦喂鸽子的生活方式。
《小时代》里男主对女主的告白:“我喜欢你,又不是因为你从小就有奔驰接送而喜欢你,也不是因为你有名牌包而喜欢你,更不是因为你送我昂贵的靴子我才喜欢你。”正是人民群众对土豪认知的经典银幕体现。
土豪是个调侃词,象征着繁荣社会之下的大肆消费。南京大学英文系但汉松教授将“土豪”译作贝弗利山庄土包子(BeverlyHillbillies)。贝弗利山庄正是好莱坞富翁云集之地。
其实在经济腾飞的社会里,这一现象很常见。《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背景,正是美国的“柯立芝繁荣”时期。那里面描绘的衣香鬓影的派对,纸醉金迷的生活,新贵富豪的奢华不输豪门望族,是在消费主义兴盛下美国的腾飞烙印。
按中国学者莫少群的说法,炫耀式消费、奢侈式消费是当代中国消费社会的一大特色,这种时髦大有蔓延之势。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初,我国奢侈品消费总额86亿美元,占全球25%,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二。这些消费者的原则是:花的不是钱,而是身份。
那么在当代社会,如何与土豪作朋友呢?按照2013年的胡润百富榜,他们爱住北上广,从事地产的比例最高。其实,这些人与我们日常社交中所谈的“土豪”并没有关系,即使只是拿着一部镶着金色边框的苹果手机,也可以被我们称作“土豪”。土豪不需要多有钱,只要比你有钱就行了。
如果你是媒体或者自媒体,喜欢我们的文章并希望转载,请联系我们并取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