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大菱鲆养殖技术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

牙鲆、大菱鲆养殖技术                ① ② ③

(一)牙鲆鱼生物学特征: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俗称牙片、偏口、比目鱼等,属鲽形目,鲆科,牙鲆属。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岸东北亚的广阔海域,曾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牙鲆为冷水性底栖鱼类,一般栖息于沿岸大陆架内的泥沙质水域,具有潜沙习性,两眼位于身体左侧,在人工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成鱼潜伏于池底,喜聚群,很少运动,幼鱼则喜贴附在池壁上。牙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低氧。适温范围广,短期可在低至1℃、高达32℃的水温条件下存活,其仔鱼培育最适温度在17-20℃之间,成鱼生长的适温为13-24℃、最适水温为21℃。最适盐度在18‰-30‰之间。

(二)室内工厂化养殖:

室内工厂化养殖的着眼点在于控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即理想的养鱼用水及结构合理的鱼池,以满足鱼类生长发育的需求。

1、场址的选择:

较好的牙鲆陆地养殖场场址应具备以下条件:

(1) 选择沙质滩涂,有丰富的地下海水,其海水各项理化因子适宜鱼类生长(尤其是海水中亚铁的含量不宜太高,否则暴气时水中的亚铁会氧化成三价铁。三价铁不宜溶于水,在水中成红色絮状沉淀,从而影响鱼类呼吸)。以山东半岛为例,地下海水水温常年保持在14-17℃之间,非常适合鲆鲽鱼类冬夏室内养殖。

(2) 交通条件便利,电力、淡水供应充足。

(3) 海区水质常年较为清新,有机物较少,不易发生赤潮,水温适宜,盐度相对稳定,无河流流入,不易受台风影响,夏季海区超过28℃的最高水温期不得超过1个月。

(4) 离海水水源较近,场区海拔较低,提水扬程最好小于10米。此外,附近如果有可利用的电厂余热水,可大大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如果热水量较大,适合于建设大型的鱼类苗种培育场或越冬场,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池形的选择:

经实验比较,最适合鱼类养殖的水池为周边多处进水、中间排水的、底面积大并且向中央坡降的圆形水池。这种设施不仅可以借助进水及中央池底的坡降形成环流,使水流均匀分布,水交换充分,减少寄生虫的滞留侵害,还可以及时随水流带走粪便和残饵,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因人工操作而引起的养殖鱼损伤和惊扰,提高了养殖鱼成活率。

2、车间建设:

车间建筑要求保温、透气、采光、美观、造价低,车间墙体一般高度在2-3米之间,采用厚24公分的红砖或空心砖,屋顶多采用拱形梁,过去屋顶常采用保温性较强的地膜或玻璃钢瓦覆盖,透光率在5-20%,近几年采用蓝色、白色相间的红泥浪瓦,经济美观,造价低(每平方米15元)。

3、水处理:

室内工厂化养殖应有较大的水处理能力,要求每昼夜处理为养殖水体的8倍左右。养殖用水的处理方法因采用海水种类不同而变化(主要有自然海水、地下海水、电厂余热水等),水处理又包括养鱼前期处理和排放后期处理两方面,前期处理主要是清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及致病菌等。目前采用的水处理方式有过滤、曝气、杀菌、消毒等。

(1) 过滤: 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它较大颗粒。目前多采用有数个每小时滤水能力达200-400m3的重力式无阀沙滤池组成。

(2) 杀菌消毒: 有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等方法。迄今,二氧化氯氧化性强,杀菌力高,且仪器连续生产能力好,产气量大,是许多公司采用的主要杀菌消毒方式。

(3) 地下海水处理:

其一,地下海水用于养鱼前要先进行化验,水中各种理化因子及无机盐组成首先要接近于自然海水,尤其是水中的亚Fe含量不能太高,否则在曝气时,亚铁易氧化成三价铁形成絮状沉淀。影响鱼类的呼吸。其二,地下海水进入鱼池前,必须进行“加氧处理”,即进行曝气。其三,若海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较多,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除去多余的重金属离子。

4、日常管理

(1) 水质管理及换水量

养成期间除定时测水温之外,若有分析化验条件的,最好每天化验检测饲育水的溶解氧、盐度、PH值、硫化物含量、氨氮浓度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溶解氧和氨氮浓度的测定。饲育水的水质可通过调节换水量来调节(保持在5-10个循环/天),并要根据养殖密度及供水情况等综合考虑,以制定适宜的换水量。总之,水温超过20℃时需要加大换水量,当水温长期处于27℃以上时,要注意采取降温措施。每天投饵完毕,要拔掉排污管,迅速降低水位,并使池水快速旋转,以此彻底改良池内水质,并带走池底当天的污物和残饵。

(2) 苗种的选择

牙鲆、大菱鲆养殖技术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
养殖的成败与生长的快慢,与苗种的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因此,购入苗种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① 体色: 选择体色正常、花纹清楚、近似天然鱼体色的苗种。白化和黑化、体色不一致的个体不要。

② 形状: 选择鱼体呈长椭圆形、长宽比为2.4:1的个体。

③要了解苗种生产情况: 选择育苗过程中卵质好、孵化率高、育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较快、体质健壮的苗种。

④ 大小: 有育苗经验的厂家可购入全长40mm左右的苗种,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力量培育出全长10cm以上的大规格苗种,一般厂家可购入全长70mm以上的苗种。采购同一批苗种要尽量做到大小规格整齐。

(3) 分选

幼鱼全长6cm以下互残现象严重,养殖过程中必须进行大小分选。幼鱼大小分选不仅可以防止互残,而且便于进行管理,幼鱼生长快,分选和不分选,幼鱼的生长和死亡率相差很大。分选作业应于夏季水温达到20℃以前进行,水温过高,耗氧多,且易受伤感染,因此,高水温期不易进行分选和倒池等操作。

分选一次要进行一次药浴,方法是使用5-10ppm呋喃西林和80-100ppm的福尔马林药浴1-2小时,主要目的是防止滑走细菌或弧菌的感染。另外,在鱼全长达到10cm左右及体重100g(全长20-23cm)左右时,尽量不进行分选,因这两个时期是鱼的生理变化期,此时饲育条件的好坏对幼鱼以后的生长有着很大影响。

(4) 放养密度

鱼的放养密度与饲育条件、水质、换水量等有密切关系,以单位养殖面积放养鱼体重量来表示,一般体重10g以下的鱼放养密度在2Kg/m2以下,10-50g的2-5Kg/m2, 50-100g的5-7Kg/m2, 600-800g的10-20Kg/m2。实际放养密度还要根据水质、水交换量确定。

(5) 饵料及投喂(详见第11页三)

(6) 注意观察并及时捞除死鱼和病鱼

每天要多次仔细观察水池中鱼的状态,检查有无体色黑化、外伤及游泳、摄食异常等情况。若发现鱼群集中于池底某处或几处,则说明状态良好,若鱼在水池全面散开或四处游动,则一般状态不好;鱼鳍周边透明者正常,不透明不好。若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进一步检查有无鱼病,以便采取防止措施。每天应暂停水流和充气2次,以便仔细观察鱼的情况并检查池中有无病鱼、死鱼或不正常个体。发现有病鱼、死鱼时要马上捞出,这是防止鱼病蔓延的一个重要措施。

(三)池塘养殖

1、池塘选择

池塘面积以30-100亩、水深2m以上为宜,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泥沙底或沙底均可。夏季最高水温30℃时期小于15天,盐度在20-32‰。暴雨季节盐度保持在8‰以上,交通便利。放养前需干池清淤,平整护坡,每公顷用生石灰750-1059Kg,保持水深10-20cm,浸浆泼池消毒,选择春季海水里小杂鱼虾丰富时纳水并施肥,以培养基础饵料。

2、鱼苗放养

4月中旬至5月上旬当水温上升至15℃以上时,即可以向池塘内放养牙鲆苗种,考虑到必须当年养成,放养牙鲆苗规格要在10cm以上的优质苗种,放养密度为每1亩水面3000尾左右。

池塘养殖牙鲆在山东、辽宁、河北均有成功的报道,其中以山东烟台市牟平区和威海市环翠区北海养殖面积最大,池塘养殖牙鲆,除对池塘本身要求比较苛刻外,还必须有相应的工厂化陆地储养基地作配套。否则,秋季集中收获,集中上市影响经济效益。

(四)地下海水的处理

利用地下海水养殖的场址选择、车间建设及养殖技术等均与室内工厂化养殖相似,也是室内工厂化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不同的是要求养殖场附近必须要有丰富的地下海水,海水的各项理化因子要基本符合养殖鱼用水的标准。另外,由于深井海水溶氧小,在进入养鱼池前,必须进行曝气充氧,溶氧至少要达到6mg/L以上。

大菱鲆的养殖技术

(一) 大菱鲆生物学特征 :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属鲽形目,鲆科,菱鲆属,是原产于欧洲的特有种,自然分布于大西洋的北部海域、波罗的海和地中海。大菱鲆身体扁平,略呈菱形,是欧洲的著名养殖品种。大菱鲆营底栖生活,是深海底层鱼类,以小鱼虾、贝类、甲壳类为食。养殖的大菱鲆性格温顺,无互残现象。大菱鲆属冷水性鱼类,适应于低水温生活和繁殖,其极端耐受温度为0-30℃,1龄鱼的生活水温为2-23℃,2龄以上对高温的耐受性略有下降,生长适温在7-18℃。近年,我国的大菱鲆养殖实践证明10-15cm以上的大菱鲆大规格苗种,在5℃的水温条件下仍能积极摄食配合饵料,集群游动和摄食行为均表现活跃。适宜盐度在15-30‰之间。

(二)大菱鲆的工厂化养成

1、 养殖场址选择

大菱鲆养殖场的选择非常重要,是大菱鲆养殖成功的关键。养殖场应选在无污染、交换水含氧量较高、夏季水温不超过24℃的地区。最好能打出地下海水的地方。

建池条件:池子形状与结构,与育苗场的池子差不多,一般为正方形,池子的四角为圆弧形;大小为40-60m2左右,池水深度为0.8m左右。

2、饵料投喂

12cm之前一般以投喂干配合饵料为主,每天投喂4-6次,鱼体重100g前后,以冰鲜配合饲料或干配合饲料为主,每天投喂3-4次,400g以后每天两次。加工湿颗粒饲料使用的冷冻鱼主要是玉筋鱼、鲐鱼及其他杂鱼等,要求鲜度好,并在饲料中添加粉末配合饲料及复合维生素。日投饵量一般为2%-3%左右。

3、水质管理

除定时测定水温之外,有分析化验条件的养殖场,要每天化验检测饲育水的溶解氧、PH、氨氮等,通过调节换水量维持饲育水的水质。每天的换水量根据水温、鱼苗的放养密度而定,一般为4-12个循环/天。

4、放养密度

池中大菱鲆的放养密度根据换水条件而定,一般情况下为1平方米养殖5-15kg。

生长速度:大菱鲆在山东沿海的生长速度很快,尤其是威海表现出来的长势最佳,1龄鱼平均年增长速度达850g,最大个体可超过1kg,1龄鱼体长生长速度较快,而2龄鱼则体重生长加速。

5、疾病防治

爱德华氏菌病:从仔鱼期到稚鱼、成鱼期,均有患此病的可能性,病鱼腹部膨胀,解剖时有大量腹液,肝脏出血或肾脏肥大,预防措施是加大换水量,药物治疗用土霉素、尼富酸钠等。

链球菌病:此病原菌为β溶血链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感染鱼病症为眼球充血、突出,鳃皮骨间膜充血、发红,上下颌充血。解剖腹部发现肠道发红,肝充血,腹部积水。可以用土霉素、四环素治疗。

滑走细菌病: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病鱼尾鳍和其他鳍糜烂,缺损。发病后应加大换水量,及时捞出死鱼、病鱼,可以用福尔马林、土霉素、尼富酸钠进行治疗。

弧菌病:该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多在高水温期发病。治疗方法同滑走细菌病相同。

车轮虫病:是由车轮虫大量寄生于皮肤或鳃部引起的,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离群独游,行动缓慢,体色变黑。治疗方法:用200ppm福尔马林药浴2-3小时。

(三) 大菱鲆塑料大棚工厂化养殖

1、养殖模式和设施

大菱鲆养殖可利用发电厂的余热进行工厂化高密度精养。这种场子投资大、成本高,夏季水温为22-26℃,对大菱鲆生长不很适合。容积为46-50立方米的水泥池子,每池可放养体重10克的鱼苗24000尾,100g左右放养密度为9000尾,400g放养密度为3000尾,700g放养密度为2000尾,一般养殖12个月体重可增至400g,养殖两年后体重可达1-1.5kg。大菱鲆的网箱养殖,现在英国也处于试验阶段,最高单位产量为75kg/立方米。

牙鲆、大菱鲆养殖技术                ① ② ③

我省莱州市科技人员和渔民群众创造了大菱鲆塑料大棚地下海水养殖模式,我们认为这是北方沿海养殖大菱鲆的最佳选择。这种模式投资少、成本低,经济实用。一个面积500平方米的大棚投资6-8万元左右,水温常年保持在14-19℃度,养殖密度比工厂化精养要低一些,经过7-9个月的生长,大菱鲆体重可达500g以上,建场当年就能获利。

选择场址以前必须先打出适宜的海水井。每个大棚配备直径80cm的海水井2口,井水的水温、盐度、氨氮、PH值、化学耗氧量、重金属离子、无机氮、无机磷等水质理化指标不但要符合养殖标准,而且变化幅度不能过大。如果含二价铁量较多(加漂白粉后水发红),氧化后变成胶絮状的三价铁,水质浑浊容易糊鳃。因为地下水严重缺氧,必须设立曝气装置,使溶解氧达到6mg/l以上,否则鱼生长减慢,容易发病。井水比较浑浊则增设砂滤池。如果还要养殖其他种类,应当有自然海水资源,以调节水温和盐度。考虑到电费消耗,只要地下水水层允许,尽量选用轴流泵,其次是离心泵。潜水泵耗电易损,是最后选择。其次,养鱼大棚最好建在虾池边,这样大棚可以与虾池进行配套生产,便于今后开展大棚海水的综合利用。

塑料大棚的构造与冬暖式蔬菜大棚相似。红砖水泥砌墙,弧形钢梁,渔用大棚膜覆顶,上盖草帘。养鱼池为方形抹角、圆形2种。池子的大小和水深要考虑操作管理的方便和池子的综合利用问题,同时也要与海水供应设施相配套。通常面积为30-50平方米,池子深度为60-100cm,每池设气石6-10个,进水管2处,中心排水。

2、苗种选购

随着鱼种规格的降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小,存活率也降低。大规格鱼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活动能力也大,因而养殖的存活率高、病害少。大菱鲆苗种购入规格至少5cm以上,规格要整齐,养殖池子较大时尤其要注意。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购入全长40mm左右的苗种,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力量培育出全长10cm以上的大规格苗种。

苗种质量不好是造成养殖期间病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尽量选择育苗场的第一批苗进行养殖,从而提高养殖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营养不全造成的白化苗种养成后不能出口,在今后的商品价值会越来越低,应当逐步淘汰。鱼种要求大小规格整齐,体型完整无畸形,健康无病害。

双眼位于身体左侧,有眼侧呈青褐色,有点状黑色素和少量皮刺,无眼侧光滑呈白色。鱼苗体表要鲜亮无损伤,无发暗发红症状,活动能力强,鳃上无寄生虫。

3、苗种运输

鱼种运输一般用尼龙袋充氧运输。运输时间可在10-20小时内。尼龙袋先加入砂滤海水1/3-2/5,然后放入鱼种充氧、密封,装入泡沫箱、纸箱中运输。10cm的鱼种,每袋可装100-200尾,15cm的鱼种,每袋可装30-60尾。苗种运输过程中要避免鱼体受伤。水温偏高或运输距离较远时,应在运输袋中加入福尔马林或者呋喃西林,以防鱼体受伤感染。苗种运输前,要停食12小时以上,降温至13℃以下。入池时温差要在5℃以内,盐度差控制在5‰以内。

4、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与饲育条件、水质、换水量及管理水平及有密切关系,以单位养殖面积放养鱼体重来表示,一般体重10g以下的鱼放养密度在每平方米2kg以下,10-50g的在2kg,50-100g的在5-7kg,600-800g的在10-20kg。放养全长15cm以下的鱼种,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50-100尾,以后逐步分池,既节省海水又便于管理。另外也可以根据鱼体占据面积和水池中放养覆盖面积来计算放养尾数。一般水池中放养面积覆盖率,分池时以80%-90%为宜,但高水温期最好在40%-60%的范围。10g以下幼鱼,因单位体重的耗氧量和氨排泄量比大鱼要高得多,所以放养密度要相对减小。

5、饲料加工

大菱鲆虽然摄食凶猛,为吞食性摄食,易于驯化,但由于其生长速度快,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高,养殖生产中常因饲料质量不好,影响大菱鲆的正常生长,严重时引起大面积死亡。专家综合评价认为大菱鲆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大于40%,以47%左右为最好。脂肪含量应大于8%,适合含量为13-15%,饲料中灰分含量应小于12%,以8-9%为宜。试验观察到大菱鲆幼鱼明显不喜欢摄食过硬的干颗粒饲料。饲料含水量高时适口性好,易被大菱鲆摄食。因此认为大菱鲆幼鱼配合饲料适宜含水量为10%-11%为好。

软颗粒饲料具有不耐贮存、投喂时间长、人力成本高等缺点。但是它能够保持生鲜饵料特有的营养成分,与个体经营规模相适应,而且价格比较便宜。为加强鱼体营养,防止饵料配方不当发生营养性疾病,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科研单位研制的大菱鲆专用粉末饲料与冷冻或新鲜杂鱼混合制成软颗粒饲料投喂。饵料颗粒的大小要根据鱼种的规格及时调整。加工软颗粒饲料使用的冷冻鱼或新鲜鱼主要是沙丁鱼、玉筋鱼、竹荚鱼、鲐鱼及其他杂鱼等,鲜度差或冷藏时间长的不能用。

自己配制饲料时对配方的完整性要求特别高,要注意淀粉的含量不能超过20%,生豆饼不能使用。适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等,如果缺乏严重,对鱼体造成的伤害常常是不可逆转的。各种原料必须充分混合均匀,防止部分颗粒中添加剂过量造成鱼体中毒。出池上市之前1-2个月,应增加投喂生鲜饵料或精加工的饲料,也可以添加7-10%的鱼油促进肥满度的提高。

饵料原料在保存中造成的脂肪氧化,因为解冻方法不合适而造成的鲜度下降和解冻时滴出的汤汁形成病菌的培养基,容易诱发鱼体内脏障碍,成为发生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注重饵料原料、加工设备、场地的卫生检查管理。新鲜的海水鱼洗净以后也可以直接投喂成鱼,但容易污染水质,且不易添加营养剂和抗菌药物,不能单一品种长时间投喂,在高温季节投喂前要用抗菌素浸泡。

6、饵料投喂

幼鱼期日投饵量为体重的4-6%,长到100g大致为2%,300g以上大致为1%-0.5%。具体的投饵量根据鱼种规格、水温和鱼种摄食状态来确定。原则上是不能有残饵,必须避免因为连续饱食而影响食欲。资料介绍,每周停止投喂一天,让鱼保持一定的饥饿感,对生长没有影响。在投饵时应注意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及摄食量的变化,若发现摄食不良应及时找出原因,注意分析水质的问题及鱼病的苗头。

鱼体重100g以前日投饵3次,以后每天2次。体重500-800g时,每天在傍晚投喂1次即可。在水温低于12-13℃时或高于22℃时及鱼摄食不良时,可适当减少投饵次数。高温季节投饵量控制在饱食量的50-60%,同时强化维生素的添加量。另外,由于鱼在饱食之后的耗氧量剧增,在进行药浴、分池时也要减少投饵次数或停饵,尤其注意在药浴前不能投饵。

7、水质管理

养成期间除定时测量水温之外,有分析化验条件的,最好每天化验检测饲育水的溶解氧、盐度、PH值、硫化物含量、氨氮浓度等。蓄水池要经常洗刷消毒。

水质的调节主要通过调节换水量来控制。换水量至少保持在5个循环/天,并要根据养殖密度及供水情况等综合考虑,水温超过20℃时需要加大换水量,当水温长期处于22℃以上时,要注意采取降温措施,以防大菱鲆发生高温反应导致充血死亡。

每次投饵完毕,要拔掉排污管,迅速降低水位,并使池水快速旋转,以此彻底改良池内水质,带走池底大量的污物和残饵。对池底旋流较差的池子,要吸污或者用刷子刷净。操作应认真仔细,避免使鱼体黏液脱落,诱发鱼病。同时要清洗池壁及充气管、气石上黏着的污物。另外要捞出死鱼集中处理掉,水桶、捞网等工具用漂白粉消毒。

倒池视污染程度而定,一般结合苗种分选每月进行一次,倒池时用的捞网用细筛绢制成,从鱼头部捞起,仔细认真,严防造成机械损伤,影响鱼的生长及生活。倒池后的原池用高浓度漂白粉消毒。

8、苗种分选

大菱鲆很少有互残现象。由于饵料适口性不一样,常造成小个体鱼难以或不敢争夺饵料而生长缓慢,所以养殖期间在鱼的大小差别显著时,应及时进行大小分选,以便于管理,促进幼鱼生长,提高成活率。

分选作业在夏季水温达到20℃以前进行,水温过高,耗氧多,且易受伤感染,因此不能在高水温期进行分选和倒池等。分选作业应特别注意作业期间不能缺氧,可以在水位降低后,边流水边作业,同时加大充气量。一个水池最好一次分选完,不能连日分选,若一次实在不能分选完,可隔3天后,再进行分选。分选完毕要进行药浴。

9、病害防治

在大菱鲆养殖过程中,疾病是影响生长及成活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集约化程度高,水质调控、饵料的配方及营养、光照的调节、鱼苗的质量,以及养殖技术管理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处理不当,会使鱼体感染疾病,甚至会导致整池鱼死亡。由于有些疾病的发病机理至今不清楚,大菱鲆得病容易,治疗难。只有从点滴做起,抓好养鱼生产的每一环节,防患于未然,才能少发病,乃至不发病。因此生产中必须注意做到苗种质量优良,饵料配方合理,水质理化因子不产生应激性恶变,养殖环境中致病微生物水平较低,操作管理严格仔细。

每天要多次仔细观察水池中鱼的状态,检查有无体色黑化、外伤、异常游泳、摄食不良等情况。若发现鱼群集中于池底某处或几处,则说明状态良好;若鱼全面散开或四处游动,则一般状态不好。若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进一步检查有无鱼病,以便采取防治措施。

每天应暂停水流和充气2次,以便仔细观察鱼的情况并检查池中有无病鱼、死鱼或不正常个体。发现有病鱼、死鱼要马上捞出,这是防止鱼病蔓延的一个重要措施,结合苗种分选或者倒池,测量鱼的全长和体重,并做好记录。每15-20天要进行一次药浴,方法是使用10-20ppm抗菌素或者100-200ppm的福尔马林药浴1-2小时。药浴时应在上半夜进行,并有专人负责。

(四) 大菱鲆养殖的发展前景

我国和东南亚沿岸的其他国家都对鲆鲽类比较喜爱,预测大菱鲆会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尤其从我国已有的牙鲆市场相对稳定的形势来看,大菱鲆外形和口感都要优于牙鲆,故大菱鲆上市后得到我国广大消费者的认可,逐渐扩大和占有市场。从养殖角度考虑,大菱鲆1龄鱼对高温的适应性很强,年生长速度可达1kg,这个规格又是较好的上市规格,这对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设施的周转速度非常有利。该品种自1992年引进至今的10年多时间里,尽管走过了一条曲折的科研道路,但是由于始终坚持科学实验和推广生产同步进行,从而有力地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从1997年至今,蓬莱、威海、崮山等单位的示范养殖和1999年、2000年育苗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对大菱鲆养殖、商品鱼和商品苗进入市场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现在山东沿海许多养殖户纷纷争购鱼苗,积极开展工厂化养殖。

目前,养殖500克大菱鲆成鱼需苗种费4-8元,水、药、饵料、人工等约20元,养殖成本不超过30元,按目前市场一般售价50元计算,可获利润20元。即使市场不好,但每500克10-15元的利润仍很可观,因此随着国内外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菱鲆养殖应该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

三、饲料配制及投喂

(一) 饲料的配制

1、仔稚鱼配合饲料

牙鲆、大菱鲆养殖技术                ① ② ③

海水鱼仔稚鱼(8-10cm以下)用配合饲料是一种仿生饲料,故不仅要求营养配比合理,对生产工艺及仿生性能都有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应用的微粒子饲料主要有日本鹿儿岛产、林兼产、武田产、日清产及国内山东升索渔用饲料研究中心产等微粒子饲料,价格在2000元-30元/公斤不等。

2、成鱼饲料配制技术

海水仔稚鱼中间育成至8-11cm的幼鱼,可作放流或养成用。采用何种饲料喂养,生长速度快,节省人力、物力,实现健康养殖,是每个养殖单位非常关心的事情,最早主要是投喂鲜活小杂鱼,由于污染水质较重,且长期投喂会导致营养不良,故又开发出了半干半湿的湿饵MP,1998年日本鹿儿岛水产试验场,用试制的配合饲料喂养牙鲆,增肉系数与鲜活饵料效果一样。接着又开发出了膨化饲料EP、EX,最近几年又发明了软颗粒膨化饲料SDP。目前我国主要是采用由湿饵经工艺上的改进生产的冰鲜湿饵和干颗粒配合饲料。

牙鲆成鱼饲料各类性能主其用法

饲 料 种 类

性 能

用 法

粉末配合饲料

与鲜活饵料并用

幼鱼用量: 60%,成鱼15-60%

湿颗粒配合饲料

沉性

直接投喂

冷冻湿颗粒配合饲料

沉性

干颗粒配合饲料

沉性

直接投喂,也可用10~15%淡水湿润后投喂,效果更佳

膨化颗粒配合饲料

浮性

软膨化颗粒配合饲料

浮性、半浮性

(二)饲料的投喂

1、溶解氧和饲料的代谢

当营养物在生物体内代谢时饲料的能量将被释放。新陈代谢的过程需要氧。鱼常常需要氧来维持其生命过程。在投饲当中,氧的消耗明显上升,因为这些生命活动包括消化,吸收和随后的饲料的代谢。当营养物在肠道中被吸收时,生物体代谢营养物氧的消耗增大。营养物被新陈代谢的越多,需要的氧也越多。如果鱼被喂以较多的某类饲料,或者给予同样数量的高能饵料,则它所需的氧也较多。

当标准网箱条件下,饲喂大黄鱼和大菱鲆,水体中氧的含量低于4.5 mg/L时,人们可以估计将要发生的危急情况。如果使用高能饵料,为了得到最好结果,当遇到氧的极限情况时,水中溶氧浓度每下降0.1 mg/L,建议相应地减少饲喂5%~10%的饲料量。

使用高能量饲料可达到低的饲料系数,高生长率,和低的排放污染,这将经常需要不同的投喂方式。每日饲料供给量被分成较小的数量以取代大量的饲喂。颗粒饲料在鱼胃中很快溶解。当胃的内容物进入肠中时氧的需要量迅速增高,可消化的营养物在肠中被吸收。饲料的吸收,全天将更平均,其结果,氧的消耗也将变得平稳。

2、水温

鱼类必须从水中获得需要的氧。因为水中的氧含量由于某些外部的因素而受到限制,例如,它随着温度和盐度的升高而降低—对鱼而论就出现了缺氧的问题。既然鱼是冷血(变温)动物,外部温度影响其代谢的速度,在较温暖的水中比冷水中代谢速率要高。

对氧的需求亦同样: 高温增加氧的需求,较低温度则减少需求。作为经验规律,温度每增加10度,氧的需求量将增加一倍多。所以,水温越高,鱼所需的氧越多。

但是,如我们所见到的那样,水中氧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14℃时100%饱和的海水约含氧8.5mg/L,而在26℃时则只有6.5mg/L左右。

鱼的活动随着温度和投喂的增加而加快。紧张的肌肉活动(游泳离开,摄食活动)可大大增加氧的需求量。鱼为了避免应急而必需的氧的饱和度亦随着水温的活动情况而变化。

3、投饲推荐量

营养物的新陈代谢和饲喂的鱼对氧的需求讨论如上。当使用高能饲料时,有过度投喂的风险,因而投饲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对鱼的生长、饲料的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投饲表上有关数据只是一个指南。该表并没有包括了对各种情况的推荐量。给出的数据应被认为是在正常的、运转满意的情况下饲料的供应量。

经验表明在一种供应水平得到了最低的饲料系数,而最大生长率却在另一个投喂水平上。因此,最有效的饲料供应量应当在这两者之间。问题在于饲料价格对鱼价的比率以及饲料量的限制等方面。

4、无控制投喂

如果充分地让鱼饱食,那么鱼的摄食常常会比表中所示的量多,也需要更多的氧。过量饲喂会影响鱼的健康,并毁坏它们的食欲。过度饲喂之后的一天,鱼摄食不多。第二天则饥饿异常,会有过度摄食之风险,自然,这种结果本身将重复,过度摄食和饥饿将交替发生。

正像驾驶一辆车一样。你跑得越快,用油也越多。稳定的速度比速度不稳定者更经济。如果驾驶速度在60km/h到100km/h之间,你可能获得平均速度80km/h,但是你的驾驶将不会和以稳定速度80km/h驾驶同样的经济。

同理,在过食和饥饿之间不断交替进行,将使饲料的使用效果变差。将饲料投喂管理好,以避免过度摄食,使鱼不论在什么时间总能代谢供给的饲料,产生代谢变化。正确的投饲量应通过实验达到。

5、控制投喂

使用投喂指南作为起点,选择别的供应量。如果第二天鱼的胃口减小,那么你可能投饲太多了。所以第二天可稍微减少一点供饲量,直至达到鱼吃完没有问题为止。

上述投饲水平会因养殖场不同而不同,取决于操作条件和鱼种的不同等,用可变的投饲方法可能比上述所得到的平均数要高。如果一个网箱或鱼槽一天供给大量的饲料,另一天供给一点点,如此交替进行,那么供应的总量是不变的,但是其分布是不平均的。两组鱼的差别很容易观察到,但是在同一组中饲料的不平均分配则难于检测。假如人们给予很大规格的颗粒,那么在一组鱼之中,将只有少数鱼分摊到。这样,最富攻击性的鱼可摄食到它们自己所要吃的全部饲料颗粒,而大部分是它们不需要的。

(三)喂养实践

要实现科学养鱼,加速鱼的生长,降低养殖成本,就应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包括饲料的种类及喂养方式。

尽管上表大致表示出了几种类型饲料的使用情况,但在生产中应根据养殖方式、水温及鱼的种类等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一般情况下,采用粉末饲料与鲜鱼对半混合制成湿饵(MP)饲料效果较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山东升索渔用饲料研究中心生产的粉末配合饲料50%及鲜鱼50%制成的MP,喂养100克左右的牙鲆,饲料系数仅0.9。较喂鲜鱼,减少了水质污染和病害的发生,促进了鱼的快速生长。

养鱼饲料具有反映鱼类营养要求特异性的一些特征。最突出的地方是蛋白质含量特别高,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少。鸡、牛或猪等用的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占20%左右,而养鱼饲料至少要达到40-50%。据营养学方面的研究,这些蛋白质除了构成鱼体蛋白以外,还要作为能源消耗,所以如果投喂的碳水化合物太多,鱼类便无法处理而成为病态。

在养鱼用饲料里,蛋白质的含量比鸡、猪的饲料高得多,鸡和猪也不能把淀粉和脂肪合成蛋白质,这一点与鱼类相同。所以,这两类动物的单位增重所需蛋白质的量几乎无差异。生产1公斤肉用鸡需配合饲料2.6-2.8公斤,蛋白质440-480克。若鱼的饲料效率为70-80%,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42%,则生产1公斤鱼需普通配合饲料1.3-1.4公斤,蛋白质为530-600克,而优质配合饲料则不到1公斤,即可生产1公斤鱼。鱼的蛋白质需要量约比肉用鸡高20%,但由于鱼的基础代谢比鸡低,所以饲料的总用量仅为肉用鸡的1/2左右。这就是养鱼的有利方面。

目前,养鱼用配合饲料的价格,比鸡等配合饲料的价格要高的多,因为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使用的又是很好的蛋白源—鱼粉。另外,维生素也用的太多,且养鱼饲料的消费量比养鸡要少的多。我们想这也是饲料价格高的一个原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44723.html

更多阅读

世界上一些老党、大党兴衰的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总结

世界上一些老党、大党兴衰的经验教训2009-10-08 12:30:34|分类: 深度文章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20世纪末期,世界政党政治中最为引人深思的现象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曾经长期单独连续执政的大党纷纷丢失了执政地位。譬如日本自民党在199

声明:《牙鲆、大菱鲆养殖技术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为网友帘卷落翠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