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铁牛
沈且
一
二〇〇四年四月,《人民日报》记者罗盘驱车来到位于山西省永济市的黄河著名古渡口——蒲津渡遗址,本想一睹镇河国宝黄河铁牛千年沧桑后的风姿,不想却见到了一幕幕令人心酸的场景。
遗址虽有大门,但与铁牛的地位、价值无疑很不相称,所谓的景区院内一片空旷与荒凉,四头雄壮硕大的铁牛被置在高高的钢筋铁架上。由于锈蚀,铁牛身上已整片地锈蚀,牛身轮廓模糊不清,已不复当年“矫角、昂首”的神韵。记者是有良知的,回去后他在《人民日报》撰文呼吁:“大铁牛锈迹斑斑,危机四伏。”
二〇〇五年十月休假时,妻陪着我专程去了一趟,那时的情况并无好转,铁牛及铁人四周一片施工泥泞,但不管怎样,总是在施工。走的时候,我想,希望下次来时会好些。
此时,距黄河铁牛出土已经十六个年头了。
二
黄河铁牛亦称开元铁牛或唐代铁牛,位于永济市城西十五公里,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各四尊。铸于唐开元十二年(724),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至元末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
蒲津渡是古代黄河的一大渡口,自古以来就是秦晋之交通要冲,据《春秋左传》记载,昭公元年,秦公子咸奔晋,造舟于河。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这儿修造过浮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以西的秦国为了进取河东,在蒲州一带修建了蒲津桥,以后的历朝历代又不断翻修扩大蒲津桥的规模。到了隋唐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终于使古老的蒲津竹索浮桥不堪重负,一座更牢固、更宏伟的蒲津浮桥呼之欲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强盛而繁华的朝代,唐玄宗在位的盛唐时期则是这一朝代的巅峰。蒲津桥是从首都长安通往黄河以东的交通枢纽,河东的盐、铁等等又是长安不可或缺的物资,蒲津桥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起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是发展经济的前提,于是唐玄宗下令把竹索浮桥改建成铁索浮桥。铸八头铁牛分置两岸,作为桥头地锚。铁牛分别铸于长方形铁板之上。每块铁板下都有六根大铁柱,向前斜插,入地十余尺深。四头铁年旁边各铸一牵牛铁人。在四个铁牛前面,布横向排列的两座铁山,意为像山一样牢不可摧,其作用是帮助铁牛、铁人增加地锚的重量。
为什么是牛而不是其它别的什么呢,一说牛是人类的劳动伙伴,它力大无穷,吃苦耐劳,默默奉献,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二说古人讲究阴阳互补,五行相克。《易经》中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牛是镇水之宝:山西临汾也叫卧牛城,城墙里就埋有一尊镇水铁牛;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卧着一只青铜牛,憨态十足;四川都江堰也刻有三头牛,为的都是“石犀镇水”,“犀”就是牛。
不要小瞧了这几头笨铁牛,已出土的这四头铁牛以及附属铁器总重量达二百三十吨,包括对岸未出土的,共有四百六十吨之巨,这在现在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在当时,凭着唐开元的盛世,蒲津桥的用铁量还是占了当时全国年产量的近五分之四。蒲津渡的建成,连蒲州城也跟着沾了光,发展成为全国六大雄城之一。
中国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用来比喻世道变迁、盛衰无常。这句话就来源于蒲津桥所在的黄河两岸,而它也正是对蒲津桥命运的预言。随着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东移,国都一直在东部的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等地游动,长安城则逐渐衰落,蒲津渡也失去了其交通要道的地位,终于从冷清走向衰亡。唐宋以后,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的乱砍滥伐,洪水泛滥,河道忽东忽西,蒲津桥多次被淹到大水中,这使得有人认为黄河泛滥才是蒲津桥消失的真正原因。
蒲津渡不见了,硕大铁牛也不见了,昔日的辉煌成了美丽的传说,曾经令鬼神低头,河水听话的铁牛,还有重见天日的一天吗?
一九八八年,山西省永济市原博物馆馆长樊旺林历经一年多的勘探、走访和查阅史书,终于在蒲州古城西门外偏北的地方找到了铁牛的踪迹。翌年春,挖掘工作正式开始,当时的永济县派了一位副县长亲自担任指挥,调集水利、工程部门技术人员配合挖掘工作。七月三十一日,第一尊铁人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从泥沙中逐渐显露出来。阳光下,刚出土的铁人熠熠生辉,向世人展示着大唐盛世的风采。
几天后,在人们的千呼万唤中,又有四尊铁牛、三尊铁人、以及铁山、铁柱等许多铁器,共计约三百五十吨重,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铁器群。
三
出土的四尊铁牛个个膘肥体壮、肌肉隆起、威风凛凛。铁牛的身长从三米到三米三不等,身高从一米五到一米六六不等。一号铁牛为牡牛,也称公牛,重约五十五吨,是四尊牛中体重较轻的;二号铁牛黄毛黑嘴,强健有力,重五十五吨;三号铁牛为犍牛,即阉割过的公牛,重七十五吨;四号铁牛是小牛犊,但它却是最重的,达七十八吨。
在每个铁牛旁都有一个牵牛的铁人。铁人栩栩如生,身高一米九左右,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民族:一号铁人体健个高,鼻翼较大,头戴小帽,身着衣袍,是维吾尔族人;二号铁人昂首挺胸,头戴束帽,体格彪悍,为蒙古人;三号铁人梳着小辫,盘于头部,为藏族人;四号铁人为汉人,曲肱双手握拳,头戴相公帽,他的衣服最有趣,大翻领的设计很像现在的西服,所以也有人说,这是中国的第一件西服,比欧洲的西服还要早千余年。
这四尊铁人铸造于唐朝开元年间,四个不同民族的铁人放在一起,展示了大唐盛世一个民族大融合的美好景象。
黄河岸边出土的这四尊铁牛从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上都是最让人瞩目的。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科技发展的里程碑,见证着大唐盛世国富民丰的繁华,也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桥梁史、水利史和雕塑史上的奇迹。它的沉没,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过程,从而为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环境考古及黄河治理提供了许多有用资料。它闪耀着历史的光芒,从厚重的历史中脱土而出,又震惊了中外的桥梁和考古界,然而,人们的高兴劲儿还没过,一个严峻的问题就出现了,由于临近黄河,地势低洼,空气潮湿,地下渗水不断,导致出土后的铁牛等铁器群腐蚀严重,锈迹斑斑,该如何保护铁牛呢?
四
一九八九年七月,铁牛重见天日,“目似怒,耳似聆”,令世人欣喜。
一九九七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文物局的保护方案:就地提升。即:把铁牛、铁人、铁柱等从原地提升十二米二,在地表以上恢复原貌,露天陈列;其它遗迹如唐代、明代建造的部分石堤、台阶以及在铁人周围用石块铺设的地面也将在地面上复原,原址被回填埋没。其优点是可以彻底改变铁牛所处的潮湿环境,预算为五百九十六万元。
一九九八年,国家和山西省分别为铁牛保护工程拨了专款。
二〇〇〇年二月开始动工。干了五个月,铁牛抬升三米五后,工程突然停工,工作人员全部撤走。经各界强烈呼吁,工程复工。然而铁牛提升到五米后,又再度停下。
到二〇〇四,铁牛被提升到十一米二,但其高度并没给铁牛身下的铁柱以充足空间,使得铁牛尾部的铁柱受力过重。
目前,山西蒲州古城西门外一百米处,终于建成一座“蒲津渡遗址文物博物馆”。前些天再去时,院内花团锦簇,正中央高三米是一座四百九十平方米青白色石板铺就的平台,四尊唐铁牛及铁器群坐落在平台之上,经过防腐蚀处理的铁牛也恢复了刚出土时的原貌,展示出大唐盛世的雄姿。游人可以登上高台,亲手触摸这些一千三百年前的唐代古文物。院内还人工挖掘了一个小湖,湖面上架起了蒲津渡,八尊铁牛、八个唐人、以及铁山、铁索,全部仿着当初的样子建设。踏上渡桥,感受着昔日的繁荣、开元的盛世。当年,王之涣从这里走过,等待他的是千古诗名,诗因楼作,楼以诗名,王之涣成就了鹳雀楼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张生从这里走过,等待他的则是崔莺莺,一对淫娃荡妇在老鸨红娘的拉拢之下,竟成一段千古姻缘。
友情链接:
永济旅游散文之一:《鹳雀楼》
黄河大铁牛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