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薛河》系列报道——白庄村寻找孙美瑶
(2013-08-14 09:13:56)山亭区凫城镇作为薛河的源头之一,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志士在这里生活,并从这里走出,在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连震惊国内外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和凫城人有关,实在是令人称奇。近日本报“走薛河”采访组一行,专程来到凫城镇白庄村,对孙美瑶的老家进行了探访。
山水白庄
凫城镇白庄村是震惊中外的“民国第一案”的制造者、山东建国自治军五路联军司令孙美瑶的老家。该村位于凫城镇的东北部,从马头山下沿着半马路驱车东行,十几分钟便来到了白庄村头。
白庄村南依大山,北偎平原,大山如一天然屏障耸立。抬眼望去,山势险峻,树木茂盛,满山葱郁,似无登山之路。一条大河从村子东北部的黄山前缓缓流来,入村后折向村南的山根处,向西蜿蜒流淌。凫城镇宣传报道员王启蒙告诉记者,这条河就是薛河在凫城的两条源头河流中的一条,向西流到西集镇的两河岔后,和镇南边的那条青龙河相汇,形成龙河再流进薛河。
记者看到,因为河水的冲刷,山根处偶现悬崖巨石,不知名的藤蔓在崖上倒垂河面,夏风吹过,藤蔓随风起舞,煞是好看。河畔绿树掩映,河底卵石铺地,水质清冽,哗哗作响。常见河中孩童戏水,时闻鹅鸭你唤我呼。村民沿河而居,石碾、石臼,以及柴禾、农具等,就摆放在河畔。看此情此景,让记者不禁想起元朝程钜夫的题《山水图》诗:“谁能如此住,相对两忘情。屋上青山色,窗前流水声。”好一幅山水清音的画卷,估计水平再高的画家也画不出此刻白庄村的宁静、清幽和恍若桃源的悠然自得……
孙氏兄弟
白庄村大部分的村民都姓孙,记者随机采访一位坐在门前树荫下乘凉的孙姓老汉:知道孙美珠、孙美瑶吗?和他们有没有关系?老汉说,从小就听着孙美珠、孙美瑶的故事长大,按辈分的话要称呼他们为爷爷。在老汉的脸上,记者看不到因为提到孙美珠、孙美瑶的名字给老汉带来的惊讶,或者惊喜,相反,老汉的一脸平静让记者颇感惊讶。同行的王启蒙说,经常有人来寻访孙美珠、孙美瑶的相关事情,村里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
著名民俗专家田传江先生住在和白庄村毗邻的红山峪村,对当地的历史、风俗等非常了解。他告诉记者,白庄孙氏是当地有声望的富家大族,孙美珠、孙美瑶兄弟六人,孙美珠是老大,孙美瑶是老五。孙家有三百亩地,还开着酒店油坊,生活比较殷实。但作为当地比较有名的富裕人家,孙家在当时自然也少不了被附近落草为寇的土匪勒索骚扰,后来土匪还把他们的父母绑到了山上。孙美珠就和孙美瑶商量,与其受土匪欺负,不如自己拉起武装单干。孙美瑶很赞成大哥的观点。于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们把家里的房子烧了,把地卖了,揭竿而起成立队伍,于1918年联络各路义军,筑寨于抱犊崮,与其族叔孙桂枝分别担任大寨主、二寨主,很快便发展到了五六千人。1920年,成立了“山东建国自治军五路联军”,孙美珠任总司令,口号为“抗击官府,劫富济贫”,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当时北洋政府多次派兵在抱犊崮山区围剿孙部,1922年7月15日,在西集的一次战斗中,孙美珠不幸遇难,孙美瑶遂被推举为司令。
田传江说,孙美珠是清末秀才,知书达理,颇有古风。他的曾祖父是孙美珠的老师,见到孙时称呼其大号,孙美珠则让老师呼其小名,以示对老师的尊重。多年来,不知道内情的人一直以为孙美珠、孙美瑶的队伍是土匪,哥俩的名字也一直和抱犊崮土匪相提并论。但家乡人心里有杆秤,他们是乱世英雄,他们的队伍劫富济贫,从来不骚扰老百姓,他们哥俩是白庄村走出来的骄傲!
山村风物
记者一行在白庄村东沿着河流寻访,猛然看到一座造型古朴的四孔石桥横在河上。石桥全部由厚厚的石条堆砌而成,石条规矩平整,桥墩厚重结实,为防桥面石条被河水冲刷侧滑,两侧桥墩石条特意向上翘起,起到了阻挡和加固的作用。而石桥两侧的河岸,同样是用条石垒砌,以防河水冲刷河床。
村中的一位老人说,据长辈们讲,这座石桥是孙美珠在家时出资修建的,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目前保护完好,仍被村民使用。对枣庄文史多有研究的金瑾先生告诉记者,根据风格以及桥面磨损程度来判断,这座石桥应该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石桥是出入白庄的必经之路,而孙美珠是白庄的大户,平时乐善好施,因此修建石桥对他来说是极有可能的。
面对如此巨大的工程,记者实在是无法想象,当年在没有机械设施的情况下,孙美珠是如何领着一帮工匠完成的这座至今没有走形的石桥。静默桥边,看桥下流过的河水,记者想象着,当年孙美珠、孙美瑶哥俩,骑着高头大马,义无返顾的驰出白庄,奔向抱犊崮,在经过这座石桥时,那马蹄踏在石桥上的声音一定很清脆,像极了孙美瑶后来在“民国第一案”时打响的第一枪……
在白庄村中游走,随处可见青石垒砌的老房子,有的至今仍在使用,有的已经倾颓倒塌,那房基上巨大的条石,以及大门口雕制精美的“腰卡”,无不显示着房屋主人过去日子的殷实。没准,主人就是孙氏兄弟的近房近支。顺着大河西行,走过一片空地时,一座石雕的三圣堂出现在面前。记者试图在重修于1921年的三圣堂碑记上看到孙美珠、孙美瑶兄弟的名字,但最终没有找到。是啊,那时的孙氏兄弟已经上了抱犊崮,开始了自己的真正事业,哪还有闲情雅致在老家修庙烧香呢?
走到白庄村村南的河边上,一座石门赫然出现在眼前。村民们告诉记者,这是孙家大院仅存的南门。这座石门三米多高,全部用条石垒成,上面是两个上圆下方的瞭望孔,整体造型颇具喜感,像极了一个张嘴大笑的青蛙。当年兵荒马乱,大户人家一般会在自家或者村子周围建有圩子墙,用以自我保护。观此石门形制,当是孙家大院圩子仅存的一面墙。过去圩子上能站人巡逻,甚至跑车辆,圩子上设有瞭望孔、垛口,紧要关头防御拼杀,燃放烽火,起到炮楼的作用。
这座石门,当是孙美珠在家时修建。那时的他满腹经纶,然生逢乱世,空怀报国之志,还受到周边土匪的欺负。为了家人和村民的安宁,加固圩子墙,组织人马每日加紧巡逻防守,是一位有忧患意识的富裕秀才理所当然能做到的。他盼望着国泰民安,期待着家族兴旺,闲暇时漫步山林,寄情山水,写点锦绣文章更是他的梦想。至于后来的登抱犊落草为寇,拉队伍与政府对抗,整日里舞刀弄枪,四处拼杀,当是这位清末文人所最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恍惚间,一位穿着青衣长衫的文雅之士在石门下轻轻飘过,这座用来防御的石门顿时愈加显得可爱。当年的孙美珠做出离家上山的决定,肯定没少在这河边的南门外徘徊,我想。
案惊天下
近年来,省内外大量的出版物介绍孙美瑶制造的“民国第一案”,这件颇具传奇色彩的事件甚至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播映。解密后的大案,让人们知道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孙美瑶。
孙美珠被杀害后,时年24岁的孙美瑶成为“山东建国自治军五路联军”新司令,在他的领导下,受创的“自治军”得以恢复。但北洋政府志在将其歼灭,1923年4月,派重兵对据守抱犊崮的联军进行围剿。山上水资源不足,危在旦夕,联军不愿坐以待毙,决定“围魏救赵”,摆脱困境。
1923年5月6日凌晨2时50分,孙美瑶率领一批骨干力量,在临城站和沙沟站之间,劫持了浦口开往天津的特快列车上的中外乘客。其中外国乘客39人,中国乘客30人,除一名英国乘客因抗拒被打死外,其余均被劫往抱犊崮。史称“临城劫车案”或“民国第一案”。
临城劫车行动震惊中外,全世界的目光一时齐聚抱犊崮。外国使团提出严重抗议,北洋政府迫于压力,派人入山谈判。经过32天的谈判,事件得到和平解决,孙部接受改编,孙美瑶担任山东新编旅旅长,在枣庄一带驻防。当年的12月19日,新任山东督理郑士琦指使兖州镇守使张培荣,在枣庄中兴煤矿公司大楼摆下“鸿门宴”,将孙美瑶诱杀,新编旅也随之解散。
临城劫车案发生后,国共两党领袖孙中山、陈独秀,以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均做过评价,但建国后对此案讳莫如深,在民间人们更是将劫车行动当做土匪行为,孙美瑶和他的队伍顶着土匪的帽子直到1997年。是年10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科院院长胡绳来抱犊崮视察工作,称孙美瑶是“王佐式人物”。同年12月举办的“山东建国自治军暨临城劫车案研讨会”,正式认定了其革命性质。
噫,斯人已去,精神永存。漫步白庄村中,抚今怀古,孙氏兄弟的影子不时在脑中闪现。可喜的是事件已有定论,但孙美瑶新水浒式的悲剧实在是令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