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野史之曹操趣事 三国神话野史

这几天晚上被三国野史给迷住,都没空来写博,嘻嘻。。。

野史嘛,自然是不正经的罗,也是调大众口味的开胃菜。哈哈一笑之余,对个中人物也许有了不同理解。

其中有说曹操小时候读书一节,写得甚是有趣。

说,小曹操是个桀骜不驯的问题少年,在家里缺少情感教育,在外头胡作非为。但幸运的是,他生在一个有钱的官宦家庭,不愁吃穿,而且肯定是买的起读得起书的。看起来他不像个好学生,可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书还是读了不少的,只是可以断定他绝非头悬梁锥刺股的书呆子。

当时正统的学习内容是儒学。孔老二的理论,在西汉就被董仲舒掀起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运动,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就失去了多元PK的习惯,儒家搞了垄断,其他的思想只能替补,不能单挑,因此儒家在曹操所处的东汉末年还是紧俏货,熟练掌握这门学问的人当起官来是很吃香的。

但是曹操学习的好像跟当时修行的儒学理论毫不相干。从少年曹操所作所为来看,没有陷入儒学的条条框框,而是到处搞欺骗,趋利避害,什么尊老爱幼,什么仁义,什么舍身取义,根本不知道,整个一个鬼混小子。但是,他的小脑袋瓜活络得很,还是他自己的脑袋,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如果考一门《论语》,及格恐怕都是难题,可以认为,小曹操在四书五经方面是读过但不求甚解的,因为这些对他获得少年混世魔王般的快乐生活毫无益处。

但是儒家理论在他日后处理朝廷政务、笼络人才方面是很有用处的,脸上贴着“以德服人”四个字到处招聘人才,除了刘备就是他了。他的儿子曹丕后来回忆老爹,说曹操在征战途中特喜欢读书,待在家里就更喜欢读了,而且读的多是诗书和古典文学。为什么呢,这时候读书很有用,必须用大道理来服人,可以说他是带着问题来读书的。好比我们现在工作中充电一样。幼年时的功课不好,到没有把仁义学透,从小成为谦谦君子,那历史上怎么还会有他在乱世中纵横迂回、驰骋天下呢!

小曹操少年学得最多的,应该是兵法,特别是《孙子兵法》。对他这样的小孩来说,这书实在,也能转化成小诡计来玩转身边的人,成年后更是起了大用处。如果考这门功课,估计他能得高分,因为他自己做了很多兵法的注解,特别是对《孙子兵法》的十三篇,那是有相当研究的。可以认为,他不学怎么做人,却特别喜欢学怎么打人。

三国野史之曹操趣事 三国神话野史

总而言之,曹操的读书是一种实用型的读法,原则是书为我用,而不是一头掉进书海淹得半死不活的呆子。涉猎应该颇多但完全凭自己兴趣来选择精读部分。那么后来曹操的诗文居然在文学史上也占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大大的坑。拉了一帮子人开创“建安文学”,诗歌写得很清新很自然很口语,很有新气象,就是因为他没扎进诗书离去学哪些文绉绉的很学院派的东西。在后来的岁月里有生活阅历了,有感而发,举重若轻,“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只有心怀天下、不拘一格的人,才能把对宇宙和对人生的感觉这么拉家常般得信手拈来。所以曹操对诗歌的感觉,完全是从个人生活经历和气度中来的,绝不是学院里磨出来的。

历史对曹操的评价多是这二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可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你一旦成为英雄,正史也好,野史也罢,但凡能找到点蛛丝马迹的,必定要添油加醋说成你走上英雄之路的必然条件。可是,不管拿得出手或拿不出手的所谓出处,对我们后人的人生是开卷有益的,细细品味,慢慢琢磨,才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43426.html

更多阅读

三国典故:“说曹操,曹操就到”有何来历?

·电视连续剧老版《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赤壁大战时的精彩剧照。说起“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话,让人不由想起2008年央视春晚中一个叫做《火炬手》的小品节目。这个小品中有这样一个问答题,问:“谁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答:“曹操,说曹操

金戈铁马入梦来之曹操与郭嘉 铁马冰河入梦来 剧透

毛泽东点评三国人物,大致分为三种结论:一是完美无缺、十全十美型,比如郭嘉;二是一分为二、有褒有贬型,比如曹操、刘备;三是一无是处、不屑一顾型,比如刘表。从前看三国,传统故事影响甚深,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赵子龙的忠肝义胆、诸葛的神机

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

作者:hzf00121 提交日期:2010-3-13 13:03:00   | 分类: 未分类| 访问量:1470《三国演义》是流传至今为数不多的经典小说之一。小说中呈现了一段帝王将相的风云故事,刻画出了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着多向的意义。而小说中最能引起人们

声明:《三国野史之曹操趣事 三国神话野史》为网友大雪满弖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