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宝贝》 周国平 周国平著作

《宝贝,宝贝》序周国平(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宝贝,宝贝,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这个词一直重叠着在我的心中回响,如同一个最温柔也最深沉的旋律。

宝贝,宝贝。

女儿是我的宝贝。小生命来到世上,天下的父母哪个不心醉神迷,谛视着婴儿花朵一样的脸蛋,满腔的骨肉之爱无以表达,一声声唤宝贝,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和女儿一起度过的时光,是我的生命中的宝贝。养育小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之一,其中有多少惊喜和欢笑,多少感悟和思考,给我的心灵仓库增添了多少无价的珍宝。

宝贝,宝贝,我的女儿,我的生命中的时光。

我也许命中该做父亲,比做别的什么都心甘情愿,绝对不会厌烦。我想不出,在人生中,还有什么事比养儿育女更有吸引力,更能使人身不由己地沉醉其中。

我的妻子常说,没见过像我这么痴情的爸爸。周围的朋友,看见我这么陶醉地当爸爸,有的称赞我是伟大的父亲,有的惋惜我丧失了革命的斗志。我心里明白,伟大根本扯不上,我是受本能支配,恰恰证明我平凡。至于丧失了斗志,我不在乎,倘若一种斗志会被生命自身的力量瓦解,恰恰证明它没有多大价值。

性是大自然最奇妙的发明之一。在没有做父母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大自然的深意,以为它只是男女之欢。其实,快乐本能是浅层次,背后潜藏着深层次的繁衍本能。有了孩子,这个本能以巨大的威力突然苏醒了,一下子把我们变成了忘我舔犊的傻爸傻妈。

爱孩子是本能,但不止于本能。无论第几次做父亲,新生命的到来永远使我感到神秘。一个新生命的形成,大自然不知运作了多少个世纪,其中不知交织了多少离奇的故事。

我的女儿,你原本完全可能不来找我,却偏偏来了,选中我做你的父亲,这是何等的信任。如果有轮回,天下人家如恒河之沙,你这一个灵魂偏偏投胎到了我的家里,这是何等的因缘。如果有上帝,上帝赐给了我生命,竟还把照看你的生命的荣耀也赐给了我,这是何等的恩宠。面对你,我庆幸,我喜乐,我感恩。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女儿出生后,她成了我的日记里的主角。这很自然,因为她也成了我的生活里的主角。我情不自禁地记下她的一点一滴表现,如同一个藏宝迷搜集一颗又一颗珠宝,简直到了贪婪的地步。尤其从她咿呀学语开始,我记录得格外辛勤。语言能力的每一点进步,逐渐增多的有趣表达,她的奇思妙想和惊人之言,我只要听到,就赶紧记下来,生怕流失。事实上,如果不记下来,绝大部分必定流失。

这当然是需要一点儿毅力的。因为养育孩子既是最快乐的,也是最劳累的。这种劳累往往使人麻木和怠惰,失去了记录的雅兴和余力。不过,我是欲罢不能。我清楚地意识到,孩子年幼的这一段时光,生命初期的奇妙景象,对于我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而这段时光是那样稍纵即逝,这笔财富是那样容易丢失。上天赐给了我这么好的运气,我决不可辜负。此时此刻,这就是我的事业和使命,其余一切必须让路。

物质的财宝,丢失了可以挣回,挣不回也没有什么。它们是这样毫无个性,和你本来就没有必然的关系,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存放罢了。可是,你的生命中的珍宝是仅仅属于你的,它们只能存放在你的心灵中和记忆中。如果这里没有,别的任何地方也不会有。你一旦把它们丢失,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当我现在重读和整理这些记录时,我发现,在女儿二至五岁的四年里,记的精彩段子最多,以后就大为减少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她后来退步了,而是显示了一种规律性的现象。二至五岁正是幼儿期,心智的各个要素,包括感觉、认知、语言、想象,如同刚破土的嫩苗,开始蓬勃生长。一方面,这些要素尚未分化,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又尚未被成人世界的概念思维和功利计算所同化,清新如初。人们对于幼儿绘画赞美有加,其实,幼儿语言毫不逊色,同样富于独创性。这是原生态的精神现象,奇妙无比,在生命的以后阶段决不可能重现。打一个未必恰当的比方,犹如中国的先秦文化和欧洲的古希腊文化不可能重现一样。长大以后,在较好的情形下,心智的某一要素得到良好发展,成为某一领域的能者。在最好的情形下,心智保持纯真的品质和得到全面的发展,那就是天才了。

如果说,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对于做父母的是宝贵财富,那么,对于孩子自己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孩子身在其中,浑然无知,尚不懂得欣赏和收藏它们,而到了懂得的年纪,它们早已散失在时光中了。为孩子保住这一份财富,这只能是父母的责任。在为女儿做记录时,我经常想,她长大后,有一天,我把这一份记录交到她的手上,她会多么欣喜啊。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天下父母能够给孩子的礼物,不可能有比这更贵重的了。

现在有一些父亲或母亲以自己的孩子为题材写书,写的是他们很特别的育儿经历。他们有宏大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从零岁开始,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天才,终于送进了哈佛或牛津。在我的这本书里,没有一丁点儿这样的东西。事实上,我也不是这种目光远大、心思缜密的家长,而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罢了。对于我的女儿,我只希望她健康、快乐地生长,丝毫不想在她身上施展我的宏图。

从一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最能看出这个人自己的人生态度。那种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竞争的家长,自己在生活中往往也急功近利。相反,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必定也愿意孩子顺应天性愉快地成长。我由此获得了一个依据,去分析貌似违背这个规律的现象。譬如说,我基本可以断定,一个自己无为却逼迫孩子大有作为的人,他的无为其实是无能和不得志;一个自己拼命奋斗却让孩子自由生长的人,他的拼命多少是出于无奈。这两种人都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未遂愿望,但愿望的性质恰好相反。

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也认为好父母胜过好老师。不过,什么是好父母,人们的观念截然不同。我自认为是一个好父亲,理由仅仅在于,当女儿幼小时,我是她的一个好玩伴,随着她逐渐长大,我在争取成为她的一个好朋友。我一向认为,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做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至于在我们之间,谁是老师,谁是学生,还真分不清楚,我只能说,我从她学到的,决不比她从我学到的少。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在人生中最看重的东西,也就是我在教育上最想让孩子得到的东西。进一个名牌学校,谋一个赚钱职业,这种东西怎么有资格成为人生的目标,所以也不能成为教育的目标。我的期望比这高得多,就是愿她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如此看来,这是一本很普通的书了。的确很普通,但凡做父母的,只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会写字,谁都可以写这样的一本书。然而,它并不因此就没有了价值,相反,也许这正是它的价值之所在。

世上已经有太多的书,讲述各种伟大的真理、精彩的故事、成功的楷模,我无意加入其列。我只想叙述平凡的生活,叙述平凡生活中的一个珍贵的片断。人们大约不会认为这只是一本谈育儿的书吧。但愿在读了这本书以后,有更多的人相信,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世代交替,生命繁衍,人类生活的基本内核原本就是平凡的。战争、政治、文化、财富、历险、浪漫,一切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按照对人类平凡生活的功过确定其价值。即使在伟人的生平中,最能打动我们的也不是丰功伟绩,而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显露了真实人性的时刻,这样的时刻恰恰是人人都拥有的。遗憾的是,在今天的世界上,人们惶惶然追求貌似不平凡的东西,懂得珍惜和品味平凡生活的人何其少。

所以,我的这本书未尝不是一个呼唤。

最后,我要对女儿说几句话。

宝贝,我要你记住,你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我之所以写你,不是因为你多么特别,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女儿。在写你的这本书出版以后,你也仍然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不会因为这本书而变得特别。

当然,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与别的爱自己孩子的父亲没有什么两样。我写这本书,不是因为我是作家。我不是作家,也一定会写这本书,只因为我是你的爸爸。这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为他所爱的女儿写的一本书。

一个普通的父亲,爱他的一个普通的女儿,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全部理由。

爱,这一个理由已经足够。

在这本书里,我只写了你从出生到刚上小学的事情。宝贝,你还记得吧,我们有一个约定,往后的事情,将来由你自己来写。爸爸的想法是,将来你不一定要写书,写不写书不重要,爸爸从来没有想把你培养成一个作家,只希望你成为一个珍惜自己生活经历的人。读了这本书,如果你不但为其中写的你幼小时候的事开心一笑,而且领略到了记录生活的魅力,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会非常高兴的。你将慢慢体会到,一个认真写日记的人,生活的时候是更用心、更敏锐、更有自己的眼光的,她从生活中获取得更多,更是生活的主人。

2009年11月3日

人之初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啾啾语录——

妈妈,你小时候不认识爸爸吧?爸爸也不认识你吧?有一天,你见到了爸爸,说:“哈,你不是啾啾的爸爸吗?”爸爸也说:“哈,你不是啾啾的妈妈吗?”你们就认识了。

妈妈,要是你生的是笑笑怎么办?为什么正巧生的是我?

有时我老觉得自己在做梦。会不会一直在做梦,还没有醒来呢?

我想做彩虹也没有什么坏处。我会有许多朋友,太阳、月亮、星星、云、天空都是我的朋友。

我爱怀孕和哺乳的女人,我爱传种的牲畜,我爱周而复始的季节。

——圣埃克苏佩里

一个新人来到世界上,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奥秘啊!

——托尔斯泰

当我凝视你的脸蛋的时候,神秘之感淹没了我;你这属于一切人的,竟成了我的。

——泰戈尔

一个睡眠的孩子给我的印象是他是一个在非常遥远的国家里旅行的人。

——爱默生

婴儿期是永生的救世主,为了吸引堕落的人类重返天国,它不断地来到人类的怀抱。

——爱默生

迎来一个新生命,成为人父人母,是人生中的一段无比美妙的时光。

最初的日子里,我守着摇篮,端详着沉睡中的婴儿的圣洁的小脸蛋,心中充满神秘之感。这个不久前还无迹可寻的小生命,现在突然出现在了我的屋宇里,她究竟来自何方?单凭自己的力量,我决不可能成为一个父亲,我必定是蒙受了一个侥幸得近乎非分的恩宠。婴儿是真正的天使——天国的使者,她的甜蜜祥和的睡眠,她在睡梦中闪现的谜样的微笑,她的小身体喷发的花朵般的浓郁清香,都透露了她所来自的那个神秘国度的信息。在亲自迎来一个新生命的时候,人离天国最近。

当然,家里有了一个婴儿,你不可能成天面对她玄思神游。婴儿不但是天使,同时也是幼兽,作为后者,她有一个你必须好生伺候的小身体。在抚养幼崽的日子里,我们仿佛变回了成年兽,我们确实变回了成年兽。我觉得, 做一头成年兽,这个滋味好极了。作为社会生物,我们平时太多地过着复杂而抽象的生活,现在生活重归于简单和具体了。

除了天使和幼兽,婴儿又是“人之初”。亲自养育小生命,意味着你获得了一个极其宝贵的机会,可以亲眼看到生命拂晓的微妙风景。你会看到,在你的宝宝身上,人的各种能力是怎样遵循大自然安排的某种确定次序苏醒和生长的,爱、智力、人性的闪光是怎样由似乎偶然而变得越来越频繁的,一个小人儿是怎样从一头幼兽中破壳而出的。孩子小手第一次成功的抓握,小脚丫颤颤悠悠迈出的第一步,第一次有意识对你发出的笑,第一声喊你爸爸妈妈,都会给你带来莫大的喜悦。你会感到,养育婴儿虽然是辛苦的,但你在付出的同时即已得到了最美好的报偿。

你们是刚刚迎来了一个小生命的父母吗?你们有福了,千万不要错过生命中这段无比醇美的时光,一定要多多地和孩子在一起。你们会深切地感到,这种简单的幸福是世上任何别的享受不能比拟的。

在第一卷中,啾啾是一个婴儿,我记录了对一个婴儿的生长过程的观察,以及我在养育一个婴儿的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

从世界杯说起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啾啾的出生,比预产期提早了三周。提早的原因,竟是世界杯。

那些天里,电视正热播世界杯足球赛。怀着孕的红,一个向来文静的女子,突然变成了狂热的球迷。她挺着大肚子,每天坐在电视机前几个钟头,摩拳擦掌,大呼小叫,为她的英雄大贝和小贝加油,时而扼腕叹息,时而跺脚吼喊,时而雀跃欢呼。这样折腾的结果,腹中的宝宝待不住了,决定离开在波涛中颠簸的小舟,尽快登陆。

一个风雨之夜,红照例为世界杯激情澎湃,躺到床上已是一点来钟。刚躺下,突然感到下腹痛,那种痛感与往常不同,她说一定是阵痛。第一阵疼痛过去了。我躺在她身边,放心不下,随手翻看一本书,留心着她的动静。她睡不着,不停地翻身。一会儿,她轻声告诉我:“破水了。”我一看,床单上果然有一滩带血的水渍。那是两点多钟。接着便是更频繁的阵痛,更汹涌的破水。

无可怀疑了。我赶紧起床,收拾简单的行李。家在北京西端的八角,当年还很冷清,深更半夜,风雨交加,根本不可能叫到出租车。我几天前刚领到驾照,还不曾在马路上开过车,现在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小保姆陪红坐在后座上,我脚踩油门,拉开离合器,汽车一头扎进了暴风雨中。一路上,红不断发指令,指挥我这个第一次上路的新手避让、并道、减速、转弯。一千五百度的近视眼,雨刮器快速地摆动,前窗玻璃上依然是厚厚的水帘,灯光明灭,景物虚幻,我觉得仿佛行驶在海底世界。四十分钟后,汽车停在协和医院急诊部的门外,我觉得像在做梦。

因为是臀位,预定剖腹产,红被推进了手术室,我和小保姆在走廊里等候。约莫五十分钟后,手术室的门开了,一个护士推出一辆产科专用的婴儿车,那是一张带轱辘和纱帐的小床,里面有一个盖着无菌布的婴儿,只露出一颗大脑袋,紧合着眼。护士说,是女的。小保姆甜甜地笑了。这个小保姆,人很老实,有点笨,她在这个时刻的灿烂笑容从此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又过了四十五分钟,手术室的门再次打开,这次推出的是手术后的妻子。我和一个男医生一起把担架车推到八楼病房,将她安置下来。她脸色苍白,时而哆嗦着。医院禁止家属陪床,我磨蹭着,等候护士把婴儿送来。婴儿躺在小车里,红要求看一眼,护士把孩子抱到了她身边。红伸出一只胳膊搂住孩子,轻声唤宝贝。我们的宝贝,一颗大脑袋异常醒目,但裹在襁褓里的身体可真瘦小,我问有多重,护士说5斤9两。好在她很争气,不足月的损失到母腹外补,差不多一天长一两,满月时已达9斤,很快长成了一个小胖娃娃。

医院繁忙的一天已经开始,我把车发动,好不容易从拥挤的车群和人群中钻出,来到大街上。一夜未睡,又疲倦又兴奋,开车的感觉是轻飘飘的。在离家不远的路段上,我发现自己被一辆清障车追赶和拦截,两名警察把我叫下车,生气地为了什么事情责问我。我终于听明白,原来我从快车道超过这辆清障车,又并道到了它前面。我自己对此毫不知觉,赶紧道歉。警察听我说了剖腹产之类的一番话,原谅了我。

啾啾降生在一个风雨之夜,却是一个安静的女孩。她的乖在产科出了名,几乎不哭,饿了或尿了,只是动弹小身子,轻声娇唤。最让妈妈满意的是吃奶,吃得又多又好,咂咂有声,从容不迫。

红也是好样的。她成了产房里的模范妈妈,奶水特别充足,常常给别的孩子哺乳,有一天竟哺了四个孩子。看她挺瘦的,不像一个优秀乳母,我笑说人不可貌相啊。

宝贝的脸蛋一天比一天白皙,到出院那天,已经有模有样了。在我眼里,她可爱极,美极,乖极。她常常睁着明亮的眼睛,望着我,望着妈妈,静极了。

母女俩在医院里住了一周。回到八角的家,一切仍是老样子,但又完全不同了。望着小床上的新入住者,红轻声对我说:“这就是一切。”我会意点头。

下一届世界杯举行时,啾啾快满四岁了,亲自领教了妈妈对足球的狂热,每天电视里播球赛的时候,妈妈的兴奋与她的寂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她想不明白,这么温柔的妈妈怎么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天坐在电视机前呐喊不已,一连几个小时不理睬宝贝了。

“妈妈,是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球迷?”她困惑地问。妈妈说:“是的。你说当球迷好不好?”她说:“不好。”妈妈问:“为什么?”她答:“因为球迷太喜欢大喊大叫了。”

可是,她毕竟是一个乖女儿,能够设身处地替妈妈想。我们俩在卧室里,听见红在客厅里大喊:“现在我要看一场最重要的球!”我问她:“难道足球有最重要的吗?”她平静地说:“对妈妈来说有。”上届冠军法国队输得极惨,出线已成定局,红为此唉声叹气。我故意幸灾乐祸地说:“输得好。”她反驳:“不要法国输!”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妈妈不高兴。”

天天都有比赛,看来要没完没了地赛下去了,她不禁忧心忡忡起来。她很克制地问:“妈妈,世界杯一年后能不能结束?”妈妈告诉她,用不了一年,几天后就结束了。她放心了。进入半决赛环节,她听妈妈说,过几天世界杯就结束了,便盯着电视机屏幕担心地问:“这些踢球的人知道过几天就结束了吗?”

决赛终于来临,她知道这是最后一场比赛了,对妈妈说:“妈妈,你多可怜呀。”我故意问她:“明天没有世界杯了,你高兴吗?”她迟疑了一会儿,答:“我不想说。”

这就是我的女儿,一个安静、善良、通情达理的女孩。

幼兽?天使?小人儿(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由自然的眼光看,人是动物,人的身体来源于进化、遗传、繁殖,受本能支配,如同别的动物身体一样是欲望之物。由诗和宗教的眼光看,人是万物之灵,人的灵魂有神圣的来源,超越于一切自然法则,闪放精神的光华。在人身上,神性和*彼此纠结、混合、战斗、消长,好像发生了化学反应一样,这样产生的结果,我们称之为人性。所以,人性是神性和*互相作用的产物。

在婴儿身上,你会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婴儿是“人之初”,*和神性是分离的,二者似乎尚未融合,还保持着各自的初始状态。在最初的日子里,婴儿时而是一头十足的幼兽,时而是一个纯粹的小天使,惟独不太像是一个人。然后,随着意识的觉醒,他对环境有了反应,与人有了交流,在这过程中,他身上*和神性的化合作用在悄悄进行着。有一天,你忽然发现,那种幼兽或天使的感觉都淡薄了,他成了一个需要你动用知识和经验来对付的家伙,一个小人儿站在你的面前了。

满月前的婴儿,经常发出小动物一般的声音。

啾啾躺在那里,身体有了不舒服的感觉,饿了、尿了或拉了,于是发出声音的信号,那声音难以形容,混合了鼻音和嗓音,只能勉强名之为吭哧。如果无人理睬,没有及时给她哺乳或换尿布,信号就会升级,发出的声音介于呜咽和咆哮之间,活脱一头小兽。她饿的时候,真是刻不容缓,高举小拳头,使劲踢两条小腿,皱眉眯眼,小嘴张大朝一边歪,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其实不过是在焦急地寻找*罢了。

人的一生中,婴儿期伸懒腰最频繁,大约因为身体总处在被动的静止状态,既无聊又疲劳,伸懒腰是基本的放松运动。啾啾伸懒腰可谓声势浩大,双手如打拳似的奋勇出击,喷鼻,吆喝,鼻腔和喉咙里的声音汹涌澎湃,气吞山河。妈妈嘲笑说,像七品芝麻官升堂,地动山摇。可是,转瞬之间,偃旗息鼓,重归宁静,乖乖地依在妈妈怀里了。

啾啾自个儿努力解大便的样子简直悲壮,她大声哼着,喊着,小身子和手脚一齐用力。那时候,她非常自尊,不让人碰她,碰了就烦躁。但是,新生儿肠蠕动不好,便秘是常事,有时我们不得不冒犯她,加入她的努力。我们努力,是不停地按摩她的小肚子。她自己更努力,使出浑身的劲,扭动小身体,紧皱眉头运气。一旦拉出来,大人孩子都如释重负。

孩子幼小的时候,我们天天就是忙这些事情。我们伺候婴儿的小身体,给它喂食,替它洗澡,擦拭它沾上的屎尿,把它抱到户外晒太阳。这基本是成年兽照料幼兽的状态。婴儿是幼兽,迫使我们也回归为兽了。

迫使?可是我们是多么心甘情愿啊,在这种原始的动物状态中,有多少单纯的快乐和满足,甚至有多少单纯的哲学和真理啊。

对于现代人来说,适时回到某种单纯的动物状态,这既是珍贵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净化。现代人的典型状态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在争夺世俗利益中度过复杂而虚假的一生。那么,从上下两方面看,小生命的到来都是一种拯救,引领我们回归简单和真实。

婴儿是洁净的,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把婴儿弄脏。是的,她糊了一屁股屎,但她的*的小屁股依然是洁净的。是的,你给她换尿布,替她擦洗,手上难免沾了屎,但你一点儿不觉得脏。在婴儿身上,排泄恢复了名誉,重新成为大自然的一件正大光明的事。

和父亲相比,母亲更接近兽的状态。她袒露胸膛,把*塞进孩子嘴里,孩子的脸紧压她的乳房,母婴都沉浸在安宁的幸福中。面对这个景象,你无法不想起人类的哺乳动物亲属。这个景象令我入迷,我心中充满羡慕。男人不能体验如此物我两忘的交融,这怎么不是一个遗憾呢。

我喜欢看婴儿的睡态。

她躺在那里,深深地入睡,小脸蛋光洁,神态安详。在她的脸上,没有一丝不安和阴影。她远离人世间的一切喧闹、争斗、享乐和苦恼,沉浸在无何有之乡,把你也带往那个洁净的国度。那也许是温暖的母腹,她刚从那里来,此刻的睡眠是母腹中涅的延续。或者更遥远,那也许是一切生命的原始故乡,万有的子宫,天国,净土,一个人类渺小的感官和思维永远不可触及的世界。

刚出生的婴儿,总是在沉睡。然后,一天一天,醒的时间渐渐增多、延长,醒时也更安静了。她不是被身体不舒服的感觉从睡眠中强拉出来的,她是睡够了,精神饱满地醒来了。她睁大黑亮的眼睛,时而凝视着你,仿佛在辨认,时而凝望着空中某处,仿佛在沉思。有时候,这凝望和沉思的神态竟持续几个小时,令我不能不觉得神秘,相信她是在回忆她所从来的国度。

一个婴儿,尤其一个安静的女婴,真是一个小天使。即使天国是虚无缥缈的,我眼前的这个小天使却无比真实。她的香喷喷的小身体是多么好闻啊!婴儿小身体散发的味儿妙不可言,宛如一朵肉身的蓓蕾,那味儿完全是肉体性质的,却纯净如花香。这是原汁原味的生命,是创世第六日工场里的气息。她的芬芳渗透进了她用过的一切,她的小衣服、小被褥,即使洗净了,叠放在那里,仍有这芬芳飘出。一间有婴儿的屋子是上帝的花房,无处不弥漫着新生命的浓郁的清香。

在婴儿身上,潜伏着一个小人儿,这个小人儿天然地亲近人的环境,在人的环境中慢慢苏醒。

最重要的人的环境,是人的话语声,是语言。

啾啾喜欢周围有人声。她睁着亮晶晶的眼睛,自个儿躺着,周围越是有大人说话,她越安静。她知道我们在近旁,很放心。一旦人声沉寂下来,她就不安了。

有些大人在婴儿入睡时屏息凝气,禁止发声,生怕惊扰孩子,他们是以自己衰弱的神经揣摩婴儿。是的,大人在与人打交道中有太多的烦恼,他提防人,人声使他紧张和不快,他会失眠,所以睡觉时要关上门,捂上耳朵,把人声挡在外面。婴儿才不这样哩,人声是安全的信号,是催眠曲,使婴儿睡得更安稳。

从啾啾出生起,我就喜欢跟她说话。从我来说,这是看她这么可爱的情不自禁的反应。我不停地喊她宝贝,用欢快的音调表达我的喜悦,吸引她的注意。我对她说随时想到的话,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她听不懂吗?这又有什么关系!而且什么叫懂?难道我对她说的是一些概念,因而要她也作为概念来理解吗?跟婴儿说话,语言回归到了初始状态,不复是概念,而是声调和情感。婴儿不受概念的干扰,直接倾听声调和情感,就这样领悟了语言的意义,萌生了表达和交流的愿望。

婴儿与大人交流的最初的明确征兆是笑,不是一闪而过的反射性的笑,是那种有意味的笑。在啾啾身上,这样的笑出现在出生半个月的时候。那一天,我仍像往常那样对她说话,她突然笑了,露出没有牙齿的珍珠色牙龈,一次,又一次,笑容甜蜜而持续,整个小脸蛋亮了起来。

然后,这样的笑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了,并且显然有了回应的意味。她尤其爱听“爱”“喜欢”这些词,几乎听了必笑,从我们说这些词的语调和表情上,她一定领悟了其中包含的情感。与此同时,我们与她说话,她更注意听了,眼睛盯着你,眼中闪动着两朵小火花,小嘴不时地微微张开,有时还轻轻发声,似乎在应答。到满月后,这种领会和应答的表现更加明显,你对她说话,她望着你,也不停地对你轻声细语,显然也在“说”。

有了交流,她看你时眼中的表情就更丰富了,有时配以声音,表达出各种意思。当她尿了或拉了,她不再是吭哧,她会用更明确的方式通知你了。她眼睛盯着你,朝你轻唤几声,如果没有反应,她就朝你急切地呼唤,生气地挥动小手。你把手伸进尿布里去摸,她立刻平静了,因为她知道你已经理解了她的意思。饿了的时候,她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急不可待,埋头苦干,一口气吃完了事。她也许仍显得急切,可是,一到了妈妈怀里,*近在眼前,她就不急了。她会转过身来,朝外徐徐挥舞小手,仿佛表达满意的心情,玩一小会儿,再回头去吮吸,如此反复。她还经常含着*不吮吸,体会比吃更高级的*。我庄严宣布:宝贝是在精神享受哪。

回到事物本身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秋末冬初,我们一家三口乘飞机去海南,在那里住了十天。啾啾四个多月,生平第一次远行,居然也有一张填写了她的名字的正式机票,我把它珍藏了起来。

飞机起飞时,啾啾略有不安,然后一直在睡觉。飞行三小时,到达海口上空,飞机开始下降。可是,忽然发现,它只在原地绕圈子,下面是浓密的云层,看不见地面。绕了两圈以后,它突然上升而向远方飞去。我默默祈祷。广播通知,根据民航总局的规定,海口机场地处市中心,为了安全,必须在下午5时58分关闭,因此我们的飞机只好飞往三亚降落。有惊无险,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到三亚已是傍晚,极闷热,换了夏衣。乘机场大巴返海口,行程近四小时。啾啾非常配合,车内灯亮,她睁开眼,灯一黑,她入睡,一路颠簸,一路太平。

文昌县境内的度假村,远处有山,紧邻大海,景色十分美丽。长长的海湾和沙滩,称作云梦湾,人迹罕至,偶尔遇见的惟有当地的渔民。一座座精致的小楼,掩映在椰林和红花盛开的热带植物之间。当然,最好的是大海本身,万顷蓝波,千层白浪,满耳涛声。

红扶着啾啾,让她赤着脚,在沙滩上挪步。她低头看自己的小脚丫,看沙,一脸惊异,她的身后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在一望无际的大海的背景下,她的小身体格外纤小,也格外醒目。大海和婴儿,万古演化中的一个瞬间,强烈的反差,奇特的和谐。

正当我叹赏这幅图画之时,红抱啾啾到海水里,替她洗沾在小手上的沙粒,一个浪头打来,她吓哭了。

东道主安排了一个活动:下海采珊瑚。会游泳的,自己扎猛子,不会游泳的,穿潜水衣下去。离岸不远的海水里,就有成片的珊瑚,把脸埋进水中,可以清晰地看见它们暗红色的部落,形状各异,潜伏在海底礁石上,神秘地向远处延伸。

红抱着啾啾,打着遮阳伞,坐在海滩上。我一次次扎进海里,每次都带回一些收获,呈献在我的小公主脚下。

一位太太坐在她们旁边,不停地数落穿了潜水衣却始终空手而归的丈夫,说他算什么男子汉,看看人家,那才是男子汉。丈夫挂着一脸尴尬的憨笑,以视死如归的决心向大海走去,终于带回一支小小的珊瑚,太太不屑一顾,接受了男子汉的馈赠。

啾啾稍大一点后,每次看到我在文昌采到的珊瑚,就绘声绘色地说起从妈妈那里听来的故事,当然还加上自己的想象:“那个叔叔戴着潜水镜,脚上安着鸭蹼,穿着潜水衣到海里去,回来时手里举着两根稻草。爸爸光着屁股去了八次,每次都带回两支小树一样的珊瑚。”

这次海南之行的缘由,是一个学术研讨会,一些研究西方哲学的学者聚集起来,讨论胡塞尔的现象学。我对胡塞尔有所涉猎,所以应邀出席,也做了发言。但是,我承认,坐在会议室里,听着滔滔不绝的讨论,我是多么不耐烦啊。天气晴朗,透过会议室的大玻璃窗,我看见大海在阳光下起伏,白浪如皓齿,闪着诱人的光亮,我心中不停地回响着胡塞尔的一句名言:“回到事物本身。”

好吧,让学者们去讨论,我要做一个践行者。

我走到大海边,红正推着童车在海滩上散步,我俯身抱起童车里的小胖娃娃,对自己说:这就是我的回到事物本身。

我的回到事物本身,就是回到生命本身。

在事物上有太多理性的堆积物:语词、概念、意见、评价等等。在生命上也有太多社会的堆积物: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天长日久,堆积物取代本体,组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虚假的世界。

生命是人的存在的基础和核心。个人建功创业,致富猎名,倘若结果不能让自己安身立命,究竟有何价值?人类齐家治国,争霸称雄,倘若结果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究竟有何价值?

生命所需要的,无非空气、阳光、健康、营养、繁衍,千古如斯,古老而平凡。骄傲的人啊,抛开你的虚荣心和野心吧,你就会知道,这些最简单的享受才是最醇美的。

一个小生命的到来,是启示我们回到生命本身的良机。这时候,生命以纯粹的形态呈现,尚无社会的堆积物,那样招我们喜爱,同时也引我们反省。这时候,深藏在我们生命中的人类本能觉醒了,我们突然发现,生命本身是巨大的喜悦,也是伟大的事业。

爱默生说:“婴儿期是永生的救世主,为了吸引堕落的人类重返天国,它不断地来到人类的怀抱。”我想,人类的堕落岂不正在于迷失在堆积物之中了,婴儿期诱使我们重返的天国岂不正是生命本身?

简单的幸福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早晨,啾啾醒了,屋子里响起了她的嘹亮的啼哭。她没有眼泪,只是用这信号报告她醒来的消息,召唤我们到她的身边去。然后,她躺在小床上开始自己玩,可以玩很久,兴致勃勃地咿呀发声,她的声音轻柔、婉转,真像是小鸟的啁啾。

在小鸟的啁啾声中,新的幸福的一天开始了。

和孩子在一起,天天是平凡的细节,寻常的情景,在外人看来毫不足道。可是,身在其中的人,感受完全不同。

你外出归来,她急切地朝你伸手,扑到你的怀里。你抱她,她把温润的小身体紧贴你,小脑袋偎依在你的胸前。她的嘴恰好挨着了你的胳膊,就啃了起来,一边把她香喷喷的小手也塞进你的嘴里。这些算得了什么?但你就是感到幸福。

她在妈妈怀里吃奶,我叫了她一声,她立即松开*,回头看我,满眼含笑。然后,她吃几口奶,再回头看一看我,始终是满眼含笑。她的眼神,完全是相识,是接受和满意,是放心和信任。这些算得了什么?但你就是感到幸福。

婴儿期的啾啾,小脸蛋胖嘟嘟、红扑扑的,但仍是眉清目秀,我看她永远看不够。她的眼睛很美,大大的,澄澈而富有表情,眼梢上翘,红说是吊梢眼,非常狐媚呢。最好的是健康,一岁半前不曾生过病,一点儿不让我们操心。在我们眼里,她近乎完美。这当然是偏见。一切父母当然有偏见。一切父母当然有权利有偏见。

红谦虚地说:“我何德何能,竟有这么好的一个孩子。”

我问:“怎么好?”

红想了想,答道:“在她身上,上帝把我们两人的遗传结合得这么好。”

我笑了,说:“原来你是骄傲啊。哪里是遗传,上帝还给了我们两人没有的东西,所以会这么好。”

我向啾啾诉衷情:“爸爸真不敢相信,爸爸会有你,会有这么好的女儿。”

红补上一句:“爸爸应该有你,妈妈配有你。”

我说:“对,你是爸爸的命,是妈妈的奖品。”

我喜欢给啾啾喂奶,看她躺在我怀里,一双晶莹的眼睛望着我,满足地吸着奶瓶,我也感到了莫大的满足。

看我这么陶醉,红奚落道:“爸爸不要以为他喂奶,奶水就是他身上的。”

我答:“奶水就是我身上的啊,因为我觉得我整个儿变成了一只大奶瓶。”

我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我愿你拿着细细的皮鞭缮”

“你愿意抽他吗?”红问啾啾。

“宝贝,以后谁跟在你身旁,爸爸帮你抽。”我说。

“你想让她当老姑娘呀!”

我们的陋室里常响起这样的戏谑。

人世间真实的幸福原是极简单的。人们轻慢和拒绝神的礼物,偏要到别处去寻找幸福,结果生活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不幸。

有一回,红对我说:“夜晚,我看书,看进去了,好像什么都忘了。抬起头,突然看见小床,那里睡着啾啾,便感到一阵惊喜,心想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啊。”

说得非常好,这也正是我的感觉。小生命带来的幸福感是无与伦比的。最强烈的感觉是,你就在奇迹之中,你难以置信。

本能自己在生长(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啾啾躺在小床上,小床上方悬挂着一件玩具,叫音乐床挂。那是拴在发条盒下的一个塑料圆架,周围垂着四只色彩不同的布小猪,拧紧了发条,会一边奏乐一边旋转。她久久地盯着这个玩具,听它奏乐,看它旋转,不停地舞动小手小脚,不时爆发出一声欢呼。有时候,她舞动得格外欢,把盖在身上的小被子踢得老远。

从出生后第二周开始,啾啾就喜欢舞动小手小脚。舞动小手小脚,这是婴儿最初的运动,是小身体里饱胀的生命力的自我享受。这生命力似乎还没有目标,自由地挥洒,宛若阳光下飞溅的喷泉和浪花。然后,渐渐地,婴儿身体里的能量朝某一个确定的方向凝聚,呈现为肢体的某一种能力了。

最早显示出力量和灵巧的是两只小脚丫。满月那一天,洗澡时,啾啾忽然用两只小脚丫撑住盆沿,小身子朝上挺了好几下。有了第一次,她就经常施展这个本领了,躺在童车里,也总是用脚撑住童车的边缘。她的腿劲在增长,一周后,把她俯放在床上,她侧着小脑袋,两条小腿使劲撑,居然能朝前移动一小截了。

每次给啾啾洗澡,我都用手指堵住她的耳朵,以防止水进入,她显然不喜欢这个感觉,但只好忍着。满月后第二天,当我仍这样做时,她不断地抬起两只小手,试图拨开我的手,这意图十分明确。小手能力的显著增长是在第三个月,这时候,她对自己的小手突然发生了异乎寻常的兴趣,老在吮吸它,玩它,两只小手互相触摸,实际上是在探索和锻炼身体上这个最聪明的运动器官。作为成果之一,她会伸手够物和抓物了。

从第三个月开始,小脖子也能挺直了,小身体越来越硬朗了。我们抱她时,她喜欢竖着身体,小手攀在我们肩上,朝四周东看西看。能够挺直和转动脖子,这是重大的进步,她的视野开阔了,可以调节自己的视线和跟踪观看的目标了。

运动能力提高后,发生了一个变化,她不愿意你老抱着她了。许多时候,你抱着她,她不安,把她放到床上,她反而愉快。在床上,她的肢体是自由的,不像在大人怀里那样被禁锢着。她暂时还不会翻身,但会仰躺着挪动整个身体,挪往我们向她发出呼唤的方向。

在人类早期进化中,用脚直立行走和手的灵巧操作是两个标志性成就,这两种能力互相促进,同步发展。在婴儿的生长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过程的一个缩影。

从半岁开始,婴儿的脚和手的动作异常地活跃了起来。啾啾是在快到一岁时学会走路的,但是,从半岁开始,她就表现出了对走路的极大兴趣。常常是抱着她,她不满地嚷嚷起来了,小身子在你的怀里使劲挣扎。把她放到地上,她就安静了,两条小腿马上交替地朝前迈,还时常低头去看自己的脚。我们从未有意要教她走路,完全是她自己突然表现出来的兴趣提醒了我们,使我们知道一种新的需要和能力正在她身上生长。只需扶着她,丝毫不必用力,的确是她自己在迈步,两条小腿迈得那个欢哪,几乎是一路小跑,而且乐此不疲,走了一趟又一趟。按照一般规律,孩子首先会爬行,然后才会走路。啾啾不是这样,她始终不会爬,省掉了这个环节。可是她有绝招,仰卧在床上,她能极其灵活地靠脚和身体的配合后退,退向她想去的任何一个地方。

也是从半岁开始,她的小手变得既好动又灵巧了。有一阵子,这个乖女孩似乎变得极不安分,见东西就抓,抓到了就扔。让她坐在餐桌旁是灾难,她会伸手乱抓碗碟,把饭菜撒一桌。给她喂食,她也会突然举手把小碗打翻在地。其实,她只是在试验自己的本领,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破坏比建设容易,她还不会建设,就通过破坏来改变事物,获得成就感。然后,她有了建设性的行动。比如说,喂奶时,她会一把夺过奶瓶,自己捧着塞进了嘴里。在饭桌上,她会夺过妈妈的筷子朝菜碗里戳,试图给妈妈夹菜,会从餐桌上小心翼翼地捡起一个饭粒或一点儿番茄皮,热心地朝我嘴里送,算是喂我。她做这些事时充满自豪感,得到的当然是我们的夸奖。

在这同时,对玩具的兴趣大增。洗澡时,那些放在澡盆里的小玩具,过去视而不见,现在一件件玩个遍。把她放进学步车里,她半站半坐在座位上,胸前有小桌支撑,双手自由了,立刻全神贯注地玩挂在横杆上的玩具,谁也不理了。手里握着铜铃,就使劲摇。那架小电子琴,她以前只是乱敲,现在会文雅地按键了,还常常探身去拍打离得较远的各种模拟乐器的琴键,欣赏不同的效果。

婴儿是善于学习的。下面是啾啾半岁时我捕捉到的若干小镜头。

我抱她站在玩具床挂前,她伸出一只手去抓悬挂着的布小猪,布小猪立即滑走了。她把右手也伸了出来,用双手去捧,终于把布小猪抓住了。有了这么一次,以后她就总是双手合作来抓这个玩具。

她和妈妈在大床上,她坐在妈妈怀里,用手去捉那只吊着的红皮球。红皮球富有弹性,被她的手一次次弹走,她便一次次去捉。小东西非常执著,瞪大眼睛,表情十分急切,动作越来越快,真是不屈不挠。我们都笑了,可是她不笑,一直严肃地努力着。我把球稳住,她改变了方法,用双手从两边去捧,终于把球捧住了。她立即开了窍,一次次重复,都是慢慢地伸出双手去捧,每次都成功。

她手里拿着一小块饼,但吃不着,因为饼的上端完全埋在手心里了。她把饼放到桌子上,重新抓握,可是情况没有好多少,她仍然吃不着。她再一次把饼放下和拿起,这一回成功了,饼的上端露了出来,于是她开始啃食。

观察这么小的孩子如何动脑筋克服困难,获得经验,真是有趣的事。

育婴书会告诉你,婴儿到第几个月,应该添加什么种类的食物。我们无须查育婴书,是啾啾自己告诉我们的。

她一直吃母乳辅以奶粉,我们不觉得她还有别的需要。第四个月初,出现了一个新动向。我们吃饭时,无论在吃什么,她都专注地盯着我们手中的食物,盯着我们朝嘴里送。她的稚气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射出的眼光几乎是悲伤的。她盯着我们正在咀嚼的嘴,她的小嘴也作咀嚼状,像螃蟹一样吐出泡泡。

我不禁笑了,同时意识到,她对食物有了更丰富多样的要求。我把一块窝窝头放到她嘴边,她立刻津津有味地用没有牙齿的牙龈啃,留下几个印痕。我们便让她试吃不同的食物,她爱吃豆腐、鱼肉、香蕉等,不喜欢米糊,基本上拒绝各种婴儿配方糊。

其实她最馋的是大人嘴边的食物。我吃花生,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放花生的碟子,盯着从碟子里取花生的我的手,口水直流。妈妈从瓶里倒可乐喝,她的视线由瓶子到杯子,始终盯着那暗红色的液体。奶奶吃橙子,她也盯着看,不见有给她吃的意思,突然大哭起来。

一次在姑姑家,大家吃饭,她在地上玩,突然使劲敲玩具,大喊大叫,原来是抗议我们把她排除在外。我把她抱到餐桌旁,喂她吃面条,她吃得那样高兴。她是重在参与哪,渴望参加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早晨,啾啾醒来,我把她抱起来,给她把尿把屎。一定的,她立即排出了一泡长长的尿,接着拉出了一小堆屎。每天早晨,她就这样好像有意识地等着这个时刻,决不提前把屎尿拉在床上。这是刚半岁的啾啾,她自己就养成了这个好习惯。白天,她也很少尿湿裤子,有了尿,就尖声叫唤,让大人把她。

从八个月起,她基本不用把了,自己坐在尿盆上尿。起因似乎是偶然的,妈妈买了一只新尿盆,同时也是玩具,形象是一只鸭子,拿回家后,让她坐在上面玩,没想到她真往里面撒了一泡尿。后来,估摸该尿的时候让她坐上去,都比较灵。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她拒绝把尿,现在有了解释:她要自力更生呀。小东西又一次领我们向前走。

我唠叨小屁孩的这些小屁事,你们烦了吧?如果你们是父母,也有过养育小屁孩的经历,我相信你们会对我的观察有共鸣和感兴趣的。在刚迎来一个小生命的时候,做父母的难免有手足无措之感,婴儿的小身体这么纤弱,自己这么缺乏经验,真不知如何走育婴的每一步。可是,一步步走下来了,便会发现,其实带孩子没有多难。在新生儿的小身体里,大自然已经写好了生长的密码,规定好了人的每一种基本能力的生长的时间和次序。聪明的大自然做了最主要的工作,父母的聪明只在于当好大自然的助手,本能自己在生长,我们只须细心观察和用心配合就可以了。

有一次,红对我说:“再有一个孩子,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带,因为啾啾好像自己就长大了。”我说:“不用你知道怎么带,因为这个新来的孩子也会自己就长大了。”

开口言说之前(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孩子学会说话,大致在一岁左右。所谓学会说话,其实是用大人的标准来衡量的,只有当他能说我们所使用的语词了,我们才承认他是在说话。可是,事实上,孩子早就在说话了,亦即发出有意味的声音了,只是我们听不懂罢了。另一方面呢,对于大人说的话,他倒听得懂许多了,比他实际表现出来的和我们观察到的多得多。在很大程度上,他之所以不会说,只是因为尚未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就只好用一些不清晰的发声来表达,或者就干脆不表达。不表达不等于肚里没有货,他都藏着呢,有朝一日,琢磨对了发声的方法,一下子全倒出来了。语言能力主要是对语言的理解力,理解力好,表达只是水到渠成的事。与领会语言的意义相比,发声要容易得多,也次要得多。唇、齿、舌这些发音器官的搭配,哪一天碰对了,就豁然开朗了。在不同的孩子那里,这一天的到来有早有晚,可以相差很大,但这丝毫不表明在智力发育上也有同样的差距。所以,有的父母为自己的孩子迟迟不说话而担忧,我看大可不必。

不过,我决不是说父母可以忽视孩子的语言发展。相反,我的主张是,从孩子生下来开始,父母就要多和孩子交谈,这对于孩子的情感、性格、智力、语言的发展都有莫大的好处。试想一下,有一个孩子,时常有人用亲切的声音对他说话,他的任何一点精神的——不管是智力的还是情感的——闪光都会得到热情的关注、肯定和回应;另一个孩子,周围的气氛是沉闷的,他的精神的闪光是没人理睬的,这两个孩子是生活在多么不同的环境里,是在过着多么不同的生活。孩子的心灵能否健康发展,将来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诚然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幼时的精神环境至关重要。现在有些父母只顾给孩子营造高级的物质环境,自以为就是尽责的父母了,甚至是了不起的父母了,却不肯花时间和孩子一起欢声笑语,对孩子的精神生长漠不关心,把孩子扔在一个低级的精神环境里,在我看来,有这样的父母的孩子是多么不幸啊。

和婴儿交谈,方式比内容重要。你一定要全身心投入,满怀热情和兴趣,出以活泼快乐的声调和表情。其实这不难,有爱心的父母自然而然会这样做。他听不懂你所说的内容,但听得懂你通过声调和表情所表达的对他的爱,并且渐渐做出回应。对于你所说的内容,他最先听懂的也正是表达感情的语词,因为重复最多,也因为声调和表情的含义最明确,比如:“爱”“喜欢”“宝贝”,他的昵称(你们最爱的这个人),“爸爸”和“妈妈”(最爱他的这两个人)。其余的内容也并不是丢失了,他把许多都储存在记忆里了,以后都会用上的。

当婴儿开始咿呀发声时,父母和他的交流就更重要了。咿呀发声表明孩子有说话的要求了,是孩子主动开始的学习,如果得到鼓励和合作,他的学习将是最有成效的。怎么鼓励和合作?模仿他发的声音,接着他的发声往下说,通过你的这些表示,他感到他说的话是重要的,有了自信,说话的兴趣就会大增。

我从自己的经验中总结出了一个认识。在咿呀学语的婴幼儿面前,聪明的父母要具备两种本领。一是不懂装懂,孩子说一些不成语言的音节,你听不明白他的意思,也要装作懂了,予以回应,鼓励他继续说。二是懂装不懂,你听懂了孩子的词不达意的表达,不妨装作不懂,适当地提问,引导他寻找更准确的表达。

啾啾是在第三个月末尾开始明显表现出说话的兴趣的。早晨醒来,她会自己躺在那里,轻声细语说很久。逗她,对她说话,她会静静地望着你,然后,仿佛突然来了情绪,也开始对你说话。有时她会说好一会儿,发音渐趋复杂,并配以表情,多半是欢快的,有时是娇嗔的,好像怪你说了许多废话却不去抱她。发音中逐渐出现新的元素,有几天里,常常发出bubu的声音,像在玩唇音,玩吐唾沫。三个半月时,我发现她偶尔会喊“妈”了,是在着急而发了一串音之后,这个音蹦了出来,非常清晰,作为结尾。

第六个月,一个新的表现是喜欢尖叫,有时是在大笑之后,有时是独立出现。起初她虽然叫得很用力,但声音弱而短促,好像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两天后就叫得很响亮也比较持久了。婴儿大多有这个尖叫阶段,是在练嗓子,发育声带,此后音量就加大了。

也是在第六个月,她喊“妈”很频繁了,还经常发出“妈妈”的双音,有时一天要喊十多次。她喊时往往有明确的指向,朝妈妈伸手,要到妈妈的怀里去。偶尔也喊“爸”,但好像尚非很有意识。

在这一段时间,她听懂的话已不少了。哺乳时,只要妈妈说一句:“啾啾,换一边吃。”她就会松开*,把小嘴凑向另一个*。她一边吃奶,一边把一只小手伸到妈妈嘴唇上,让妈妈嘬。“啾啾,也给爸爸吃小手。”听到这要求,她立刻潇洒地伸出另一只手,我亲这小手时,她斜眼瞥我一眼。妈妈说:“抓爸爸的眼镜。”她就伸手从我脸上把眼镜抓下来。“啾啾,小鸟在哪里?”她马上回过头去,看放在窗台上的鸟笼。“鱼在哪里?”她又马上把视线转向旁边柜子上的鱼缸。

婴儿的语言表现是波浪形的,活跃之后是沉寂,沉寂之后是进一步的活跃。

从半岁开始,大约有两个月左右,啾啾的语言表现处于沉寂期。她咿呀说话少了,也几乎没有再喊妈妈,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各种声调的呼喊。与此同时,她的动作表现却异常地活跃了起来。我的解释是,她一段时间有一项中心任务,不能一心二用。

但是,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仍在快速进步,听懂的话越来越多了。

妈妈说:“找爸爸。”她的目光就寻找,并停留在我身上。“抱抱企鹅。”她把那个玩具企鹅抱到怀里。“抱抱我。”她扔下企鹅,扑向妈妈。“亲一个。”她把小嘴送了上去。

喂食物,不肯再吃,但不安。“啾啾渴了,爸爸给喂水。”她立刻安静了,等我喂水。在我的怀里挣扎,我猜她想活动,说:“爸爸让啾啾自己走路。”她也立刻安静了,两脚一着床,马上欢快地挪动起来。

她睡着了,但仍含着妈妈的*,妈妈往外拔,她不松嘴。妈妈说:“啾啾,不吃奶了,睡觉。”话音刚落,她立即松开*,转过了身去。

站在窗台上,隔着玻璃窗,问她:“汽车在哪里?”她就侧转脑袋,望着停在路边的那辆捷达,露出喜悦的笑容。她知道那是我们家的车,和她有一种关系。她不看别的车,如果那辆捷达不在,她会露出一点失望和无趣的神态。

在满一岁之前,我们对她说的话,她大多能听懂了。问她什么事,她如果愿意,就会点点头,清清楚楚地嗯一声,如果不愿意,就沉默,或者不耐烦地喊起来。

啾啾说话再次活跃起来,是在进入第八个月的时候。她不但又有了说话的兴致,而且发出的语音比两个月前复杂而长,还经常重复某些有语词意味的音节,例如jiajiajia(啾啾?)、nainai(牛奶?)。

就在第八个月里,连续几天,她口中经常蹦出“爸”的音。接着,有一天,她看着我,响亮地喊出了“爸爸”,一连喊了十几声。此后,有十来天没有再喊,但每天话语不断,都是底气十足的呼叫,似乎没有明确的涵义。然后,又开始喊“爸爸”,从此,在相当时间里,“爸爸”是她说得最多也最清楚的一个词。睡觉醒来,她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爸爸”。红说她喊“爸爸”是一绝,会变换语调,表达不同的含义。我的感觉是,她喊我“爸爸”,常带一种大大咧咧的神态,仿佛在喊她的哥们。

早在半岁前,啾啾一度已经蹦出“妈”、“妈妈”的音了,按理说现在她应该先会喊“妈妈”才是。但是,很奇怪,直到满周岁前不久,她才重新会喊“妈妈”,而且不太稳定,时常管妈妈也叫“爸爸”。有时候,她喊妈妈为“爸爸”,喊我为“妈妈”,谁知道呢,也许她在逗我们玩吧。

满周岁后,除了“爸爸”“妈妈”“宝贝”外,啾啾会说一些常见事物的名称了,例如“灯”“月亮”“鸽子”“蛋”“袜袜”,发音很清晰。更多的事物,她看见了也试图说出名称,但发音不清晰,使我们颇费猜测。不经意间,她会突然冒出一个准确的词。有一回,临出门,她突然说:“走呀!”回答问话,表示肯定时说“对”,全然是京腔,红说她字正腔圆。

当时我们在海德堡,有时候,她会说出一串快节奏的话,估计是在说德语吧。她的话语中经常蹦出一个词:digung。什么意思?我终于找到了答案:Entchudigung(请原谅)。这几乎是德国人的口头语,她听多了,就脱口而出了。着急时,她会叫喊:Nein(不)!她还经常说hotega,我始终不明其意。

一天晚上,给她看相片,是她与房东的儿子Fred的合影。分别指着两人问她是谁,她清清楚楚地说出了“啾啾”和“Fred”。不一会儿,又指着相片上的她问是谁,她答:“是我。”我们不相信,再问一遍,她答:“我啊。”就我们听到的而言,这是她第一次明确使用第一人称代词。

她爱说话,但我们听不懂的居多。相反,我们说的话,她基本上都能听懂。

地铁上,红抱着她坐在我的对面。我悄悄对红说:“我旁边的小伙子正在写诗呢。”话音刚落,她立刻扭过脸去看这小伙子。

带她在院子里,给她讲每样事物的名称,很快她都记住了。到了后来,不等我问完,她就表情夸张地叫喊一声,用手一指,仿佛要预先制止我的弱智的提问。红犯愁地对我说:“我感到了自己的贫乏,带她在院子里玩,发现我没有什么可以教她的了。”

亲情是相认(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孩子离开母腹,来到世上,立刻置身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了。在这个环境里,有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如同对其他一切人一样,孩子一开始对他们也是陌生的。同样,这个女人和这个男人也是在孩子出生时才初次看见孩子,在此之前,无论怎么想象,他们对这个孩子都不能形成一个清楚的表象。父母和孩子之间当然有着血缘的联系,但是,孩子出生的那个时刻,却非常像是一种陌生人相遇的情境。

然后,在朝夕相处之中,父母和孩子之间开始了一个相认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父母也是存在的,生活中突然闯进了一个新生命,自己突然成了这个新生命的父母,需要相当时间才能摆脱做梦似的恍惚感和不真实感。不过,孩子似乎是更主动的一方,她用她对你的接受、依赖和信任引领着这个相认的过程。有一天,你忽然发现,当她喊你爸爸妈妈时,你是如此理所当然地应答,你做父母的感觉无比踏实,仿佛天老地荒就已经是她的父母了。

婴儿和父母相认的第一步是凝视。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世间万物中,新生儿最喜欢看的是人脸。当然,首先是父母的脸,因为父母的脸不但是她最经常看见的,而且在她面前是最有表情的。孩子被人脸吸引,主要是被脸上的表情吸引。啾啾出生十来天时,我就发现她非常注意看人脸了。我把她抱在怀里,对她絮叨,她会盯着我的脸看。如果竖抱,她还会仰起小脖子,稍微拉开一点距离,仿佛是为了看得清楚一些。不过,盯看的时间还比较短,就几秒钟吧。

第二个月,盯看的时间长了,看得更专注了,真正是在凝视。我抱着她,或者她躺着,我俯身看她,她便久久地凝视我,仿佛在端详,在辨认。当然,我也凝视她,我们的眼神相接,相看两不厌。和婴儿互相凝视的感觉是奇特而令人入迷的,心中充满了宁静的喜悦和莫名的感动。

和大人相处,是不可能有这种体验的。大人和大人之间似乎不宜长久地对视。大人的世界太复杂了,眼神的表达和解读包含了太多社会性的含义。如果要表达欣赏、感激、友善、默契等等,会心的一瞥足矣。一个大人被另一个大人长时间地盯视,心里会起反感或恐慌,因为那多半是质疑、审讯、挑衅的表示。两个大人互相长时间地盯视,则多半是一种仇恨的较量。大人之间需要有距离感,长久的盯视破坏距离感,成了非礼和冒犯,所以不适于表达正面的情感。唯一的例外是热恋中的情人,暂时没有也不需要距离感了,才可以无休止地眉目传情。

接着,在婴儿对父母的凝视中,逐渐有了明确的丰富的含义。她已经认识你,知道你是她最亲的人,看见你就高兴地笑。

啾啾躺在小床上,我到她身边,她看见我,笑了,不出声地笑,笑得很甜。从半岁开始,她常常会这样笑,当我与她小别后又出现之时,她就用含笑的眼睛看着我,笑得那样会心,仿佛在告诉我,她知道我是谁,知道我爱她,知道我和她之间的无比亲密的关系。

有时候,我和红外出上班或办事,晚上回家,啾啾看见我们,笑得那样欢。分别了一整天,别后重逢,她真正是惊喜,是由衷的喜悦。你会感到,在这一整天里,她不知怎样想念你呢。

那些日子里,最让我感动的是啾啾看我的神情。她眼中的会心的笑,如朵朵鲜花盛开在我的草地上,把我的心装饰成了一座春天的花园。

当孩子用含笑的眼睛凝视你时,她实际上已经在无声地呼唤你,喊你爸爸妈妈了。然后,不用多久,无声的呼唤就变成了有声的呼唤。

让我回到第八个月啾啾喊我爸爸的那一天。那是一个下午,我们准备带她去看望一个朋友,正给她收拾行装。她仰躺在大床上,看着我,下嘴唇略朝里收,试图发声。我和红听得真切,她在发出几声pa的清辅音之后,响亮地喊出了“爸爸”。她始终看着我,越喊越清晰,越喊越响亮,越喊越连贯,“爸爸爸爸”地喊个不停。我抱起她,她依然喊了又喊,并且拿眼睛看我,完完全全是有意识的。有时候,“爸爸”的前面带着ha的音,听起来像是喊“好爸爸”。她喊了总有一二十声吧,真是“喊”出来的,一连串响亮的爆发。

我的激动和感动无可形容,我哭了。红和外婆在旁边,我听见她们悄悄议论,说我的命太苦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她们显然想到了妞妞,那个一岁半就离我而去的我的第一个女儿。在去朋友家的途中,我开车,这时才发现哭过的眼睛十分疲劳。红抱啾啾坐在副驾驶座上,小宝贝一路上不断用声音呼唤我,有时还伸出小手拉我。红说,自从喊了爸爸后,啾啾与我更亲了。我说,也许吧,有了一种新的沟通。红说,她不嫉妒,她为父亲与女儿之间的情意而感动。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站在教堂里,把手放在《圣经》上宣誓,彼此确认对方是妻子和丈夫,这是一个神圣的仪式。一个孩子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唤做爸爸和妈妈,这呼唤出的第一声,没有也不可能举行任何仪式,但是,在我看来,其神圣性丝毫不亚于教堂里的婚礼。

一个男人使一个女人受孕,似乎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可是,仔细想想,这个孕育出来的小生命,是多么漫长而复杂的因果关系的一个产物,它的基因中交织着多少不可思议的巧遇,包含了多少神秘的因缘。泰戈尔写道:“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一个小人儿就更是如此了。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上帝在掷骰子罢了。不错,但是,每掷一次骰子,都是排除了其余无数可能性而只确认了一种可能性,亘古岁月中一次次的排除和确认,岂不使得这最终的确认更具有了一种命定的性质?在大自然的生命谱系档案中,这一对父母与这一个孩子的缘分似乎早已注册了,时候一到,这一页就会翻开。

让我换一种方式来说。一个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一个灵魂的投胎。在基督教的天国里,或者在佛教的六道中,有无数的灵魂在飞翔或轮回,偏偏这一个灵魂来投胎了。这一个灵魂原可以借无数对男女的生育行为投胎,偏偏选中了你们这一对。父母和孩子的联系,在生物的意义上是血缘,在宗教的意义上是灵魂的约会。在超越时空的那个世界里,这一个男人、这一个女人、这一个孩子原本都是灵魂,无所谓夫妻和亲子,却仿佛一直在相互寻找,相约了来到这个时空的世界,在一个短暂的时间里组成了一个亲密的家,然后又将必不可免地彼此失散。每念及此,我心中充满敬畏、感动和忧伤,倍感亲情的珍贵。

啾啾出生后不久,有一天,红对啾啾说:“我怎么会当你的妈妈的呀?”又转过脸对我说:“啾啾怎么会选中我当她的妈妈的?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我感谢啾啾。”

我说:“这是你想过的最深刻的哲学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啾啾在四岁时有一个解答。她问妈妈:“妈妈,你小时候不认识爸爸吧?”妈妈说是。她又问:“爸爸也不认识你吧?”妈妈仍说是。她接着编起了故事:“有一天,你见到了爸爸,说:‘哈,你不是啾啾的爸爸吗?’爸爸也说:‘哈,你不是啾啾的妈妈吗?’你们就认识了。”

大自然和上帝都同意这个答案:孩子是男女之爱的目的和意义。

看世界的第一眼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婴儿看世界,一开始看到的是光和影,物体的模糊轮廓。随着视网膜的发育,双眼同时观看和聚焦的能力的形成,婴儿眼中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清晰了。一般认为,在第四个月,婴儿的视力有了显著的进步。想象一下,从这个时候起,有多少事物是她第一次看见的,她的小脑瓜里会产生多少惊讶和疑问。

据我观察,大约在半岁左右,啾啾开始表现出了一种好奇心,特别留意看周围的事物,用她妈妈的话说,一副爱管闲事的样子。

她饿了,我说爸爸给冲奶粉,当时她在妈妈怀里,便用专注的目光看着我的一举一动,看我从冰箱顶上取下奶粉罐,在我取下以后,还非常留意地又朝冰箱顶上那个位置瞥了一眼,看我往奶瓶里放奶粉,倒开水,等等,一个环节也不放过。

有一回,红开玩笑打我的屁股,打完后,她久久地盯着我屁股上刚才被打的那一块地方。

我抱她在镜子前,举起右手做动作。她看着镜中的我的右手,又转脸看我,看见了我的正在做动作的右手,立刻一脸惊奇。于是,她来回看镜中和镜外,仿佛察觉到了一种联系。

在一家餐馆,我抱她站在大玻璃鱼缸前,她使劲把小身子朝前倾,目不转睛地追随着金鱼们的游动。我们吃涮羊肉,她惊奇地朝锅的上方看,原来在看冉冉上升的热气。

抱她在户外,她在大人怀里不停地东张西望,还常常使劲仰着脸,那样专注地看天,看天际的树影。

我们驱车外出,街上有一种彩灯,模拟焰火的绽开,红用声音形容绽开的节奏,称它为“蓬蓬蓬”灯灯。她每次看到,就说“蓬蓬蓬”,眼中满含惊喜。

在海德堡,某日黄昏,我们一家在城堡前的阳台上。暮色渐渐四合,我们倚着石栏,看城堡脚下的灯火陆续闪亮,勾画出城市和内卡河上老桥的轮廓。回头看,月亮在残墙背后升起,恰好嵌在一个没有窗棂的窗口中间。

“啾啾,看月亮。”我指给出生九个多月的女儿看。

她抬起头来,看见了,眼中略含惊奇。从此她记住了月亮,再说月亮,她就会抬头找并且找到。

走在路上,她常常停下来,伸出一根食指,指向云彩,落日,飞鸟,天边淡淡的月痕,高空只有微粒大小的飞机,或者偶尔飞过的一只苍蝇,发出一声惊叹。

我在许多孩子身上发现,婴幼儿的共同特点是关注细小事物。

在会走路之前,啾啾坐学步车,经常扒在学步车的围栏上横冲直撞,最醉心的事是冲到各个柜子前去研究插在锁眼里的钥匙,握着钥匙把柜门打开。然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她手里举着妈妈的一只鞋子或爸爸的一件上衣。

她爱琢磨。我常常蹲下往小童车底部的网篮里放东西或从中取东西,后来发现,她也常常蹲下朝那里张望,或者从地上捡一些沙子朝里面放。她还喜欢抚弄小童车的各个部件,或者她在任何地方发现的任何物件上的镶嵌部位。

在城堡,草地上有一个干涸的圆形喷泉池,四周围着石墙。我把她放进池里,她在里面走。靠墙有一截铁管,大约是废弃了的水龙头,她用手抚摩它,细心琢磨一会儿,然后走开,到处走走,接着又回到铁管旁琢磨,又走开,如此反复再三。那截铁管仿佛成了她的家,使她牵挂和踏实。到观景台,那里地上嵌着一块圆铁皮,她不停地站上去,走下来。妈妈在喊她,她舍不得离开那块铁皮,就充耳不闻。美丽的城堡花园,她关注的是铁管、铁皮这种不入大人之眼的小玩意儿。她看不见风景,她自己就是风景。

婴幼儿还有一个特点:善于看出事物中的可笑之处,或自以为可笑之处,报以领会的笑。

我抱着半岁的啾啾站在柜子旁,柜中有一些瓷器。以前,她对这些瓷器视而不见,而这时,有好几次,她自己发现了那个叫做大哈笑的弥勒佛,每次必出声地笑,仿佛受了那夸张笑态的感染。

红买回一只甲鱼,放在盆里。我们把甲鱼翻过来,腹部朝上,甲鱼便四脚乱动,借头和脖子的力量把身子翻回去。每见此景,她也大笑不止。

打印机正在工作,纸从机器下端一截截吐出,她看见了,视线便停留在移动的纸上,哈哈笑几声,又哈哈笑几声,仿佛琢磨出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她快一岁时,我带她在院子里玩,我们与一只小老鼠捉了好久迷藏。那是屋后的墙根,靠墙有一个装电闸的金属盒,一只小老鼠在墙根走动,因为我们的走近,就立即躲到金属盒后面去了。自此开始,它便试图从金属盒后面钻出,夺路而逃。可是,不论它从哪一端钻出,我抱着啾啾就在那一端出现,而她见了它那鬼鬼祟祟的样子便忍不住大笑,我因为她大笑也忍不住大笑,小老鼠则被这一片大笑声吓得赶紧缩了回去。就这样,它不停地钻出又缩回,啾啾和我不停地大笑,如此相峙了一二十分钟。如果不是我抱她走开,这游戏还会继续下去。她对此印象至深,许多天后,只要我带她到那个金属盒前,她的目光就会寻找那只小老鼠。

孩子多么需要欢笑(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人在孩提时期也许是笑得最频繁的,当然也是最灿烂的。孩子常常会无缘无故地笑,那是新生命蓬勃生长的音乐,是真正的天籁。

然而,笑不是生物性本能,而是上帝赋予人的特殊能力,人是唯一会笑的动物。在婴幼儿身上,有意识的笑是社会*流的最早征兆,也是智力发育的伴生现象。笑需要鼓励,最重要的鼓励来自两个因素,一是爱和善意,二是有趣。

孩子对爱和善意有极为准确的直觉,决不会弄错,在爱和善待自己的人面前笑得最欢畅,在冷漠者面前则一定会冷淡和显得呆滞。

但是,仅有爱还不够,还必须有趣。我在所有的孩子身上都观察到,孩子最不能忍受的不是生活的清苦,而是生活的单调、刻板、无趣。几乎每个孩子都热衷于在生活中寻找、发现、制造有趣,并报以欢笑,这是生长着的智力的嬉戏和狂欢。

人们往往严重低估孩子对于有趣的需要,以为只要在日常生活上照料好就行了。比如说,有的父母把孩子完全交给保姆或老人带,而保姆和老人带孩子往往趋于保守,但求平安无事,鲜能顾及有趣,给孩子心智发育造成的损失虽然看不见,其实难以估量。所以,依我之见,再忙的父母,也应该安排时间和孩子玩,而且不可敷衍,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不肯这样做的父母,或者是自私的,或者自己就是无趣的,所以压根儿没想到孩子会有对于有趣的需要。

孩子在婴儿期都有一个喜欢大笑的阶段。在啾啾身上,这个阶段是从出生第四个月开始的。

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样逗她,在她面前一边摇晃身体,一边有节奏地欢叫。她突然笑了,哈哈哈哈大笑,持续地出声地笑,笑声从她的小身体里爆发出来,一串串在空中荡漾。她一边笑,一边看我,眼睛里是领会的表情,是对我逗她的期待和呼应。这是前所未有的,以前她也有笑出声的时候,但比较短促。我们被她的大笑逗得也大笑了起来。

在这之后,逗她大笑成了我们经常的节目。夸张的声调配上夸张的动作,她必大笑,真正是仰天大笑,仰着脸,笑得爽朗而又憨厚。倘若妈妈抱着她,被我逗笑后,她会立即把脸埋进妈妈怀里,然后再抬脸笑盈盈地看我,眼中是等我继续逗她的表情。她有了主动的游戏意识。

一只小球吊在空中,我噘起嘴唇作吹气状,一边吹一边用嘴唇碰球,把球碰得来回摆动。她看见了,大笑起来。我越玩越欢,球在空中乱转,我的嘴唇追逐着球也跟着乱转,小家伙笑得前仰后合,最后笑得没声了。看她力竭,我赶紧打住。我当了一回马戏团的小丑,而半岁的啾啾全盘接受了我的表演。

我给她变魔术。一只橘子,我假装吞进口中,鼓起了腮帮,然后又假装吐出,泄下了腮帮。每当我假装吐出,手中又出现了那只橘子时,她便大笑。她拿起橘子,也要往嘴里送,我们都笑了,她仿佛悟到了什么,也跟着笑。后来,我故意让她发现我是假吞,在做了吞的动作之后,把橘子放在她看得见的地方。此后,每当我假吞以后,她就斜眼去看橘子,表示她已经知道了我没有真的吞下。

我相信,孩子在这个阶段经常大笑,实为身心生长所必需。在身体上,是声带的发育,肺活量的扩大。在心智上,是好奇心的激励,是理解力和想象力的进步,是幽默感和乐观精神的培养。所以,在孩子面前出洋相,当小丑,装傻,甚至真的变傻,这是父母的义务。在我看来,其实更是特权,你一生中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做一个稳操胜券的喜剧演员,用笨拙的演技博得最衷心的欢笑,还可以和这个最忠实的观众一起纵情欢笑,回归天真,忘掉人间的一切烦恼。

在这个阶段,啾啾的另一大快活事是跳舞。我和红,一人在她面前跳迪斯科,另一人抱着她合着同一节奏跳,两人边跳边唱。那时候,她必定也合着我们的节奏手舞足蹈,一边大笑不止。我的手可以感觉到,她的小身子真是放松极了,畅快极了。

孩子是多么需要欢笑。和孩子一起欢笑是多么幸福。

然而,许多时候,孩子的生活必不可免地是无趣的。啾啾几个月大时,我已发现她常有感到寂寞的时光。

红天天上班,我不坐班,可以多和她玩,但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保姆带她在家里时,她会始终留心书房里的动静,期待我走出书房。只要一听见脚步声,她往往忙不迭地把手中的玩具扔掉,朝书房的门盯着,我一出现,她立刻欢笑雀跃。其实我只是出来倒开水或上厕所,当然,我不忍心让她失望,会和她玩一会儿。

我每周去单位一次,在这个日子,我和红白天都不在家,是她最寂寞的时光。我们出门时,她会有点儿伤感地望着我们,双臂欲伸又犹豫,想要我们抱,以此挽留我们,又似乎知道我们会拒绝。我和红一同回家,推开门,看到的情景常常是,保姆扶着她,她站在地上,脸朝门的方向,仿佛正在等候我们。红在前,我在后,她先看见了妈妈,接着又看见了我,那个高兴啊,真正是由衷的高兴,仰起小脸看我们,笑得满脸光芒。她蹦跳起来,挥舞小手,大笑不止,连声欢呼,最后竟变成了兴奋而急切的叫喊。一整天不见,她是怎样地想我们啊!我赶紧抱起她,她在我怀里仍笑喊不停,我把她紧紧地贴在怀里,紧些,更紧些缮

小宝贝许多时候一定是多么寂寞啊。所有的孩子许多时候一定是多么寂寞啊。

孩子最需要的是玩伴。你在孩子面前堆满高级玩具,如果没有玩伴,她仍会感到无趣。相反,有好的玩伴,孩子的想象力会把身边的一切都变作玩具,没有玩具也可以玩得很尽兴。独生子女政策的后果之一是,孩子在家里没有同伴,十分孤单。不过,无论是否独生子女,孩子幼小时都不能缺少一个既能和她玩又能照看她的大玩伴。在我们家里,这个角色非爸爸莫属。

啾啾自小特别依恋妈妈,而我基本上是她的一个大玩伴。她跟妈妈黏糊,跟我疯玩,这是基本的格局。我们之间仿佛有一个场,一进入这个场,两人都会兴奋起来。从她几个月大开始,我们就喜欢互相逗引。她依在妈妈怀里,我假装要抱她,她便把脑袋东躲西藏,同时大呼小叫,表情是又喜又嗔。她会走路后,最喜欢的事情是逗我追她,这成了父女俩的一大乐趣。她看我一眼,眼中是招引的笑,然后立刻撒腿在屋子里跑,边跑边回头看我,使劲叫又使劲笑,而我也就叫着笑着去追她。快追上时,她进入了情境,既期待又害怕,最后必定是诉诸鸵鸟政策,把脸埋在离得最近的墙壁、柜子或床铺上,成为我的俘虏,小脸蛋被我狠狠地亲一口,这时她的兴奋达到了顶点,大笑而全身颤动,父女俩笑成了一团。

到她周岁以后,我们游戏的内容就丰富多了。常做的游戏,开始是捉迷藏,她张开胳膊在屋子里飞跑,常常弄不清是要躲我还是要找我,找着找着,就躲到了某一扇门后,嘴里还在叫:“找爸爸,找爸爸!”然后,是玩过家家,从买菜、洗菜、炒菜到喂小熊吃饭,她一丝不苟,百玩不腻。玩过家家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温习,也是想象力的训练。玩的时候,她常常会节外生枝,增添情节。有一回,她招我玩,拿着一只杯子,到左边一只大纸箱上打汤,到右边阳台玻璃门上打水,然后端给我喝。打汤和打水的位置是固定的,重复多少遍,决不会错。一次她递给我杯子,我正端起来要喝,只听见她大叫一声:“烫的!”我赶紧放下,吹一吹,她才满意了。

她的又一大爱好是让我或妈妈模仿她的动作,诸如举胳膊、挺肚子、在地上爬、学狗叫猫叫、推小车、提着一个钥匙串到处游逛之类。有时候,她的动作真是别出心裁,比如把两只手那么绞着,把脑袋那么侧着,或者手扶沙发,左脚支地,右脚前后晃荡,做完后就盯着我们,看我们做得是否对。最令我狼狈的是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中,她蹲下来,嘴里哼哼,让我学她做拉臭状。大人做这些动作诚然可笑,但是,在我看来,因为怕可笑而拒绝做就更可笑了。

在亲子游戏中,幼儿都有好为人师的倾向,喜欢提出创意,设计情节,担任指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依赖父母,惟在游戏中有机会做主角,游戏是幼儿发展主动性、自信心、想象力的主要领域,父母理应甘当配角。

其实,父母在游戏中并不当真是被动的。做孩子的玩伴,重要的是要有童心,能够感孩子所感,想孩子所想,进入孩子的语境。

我喜欢做一些让孩子惊喜的事情。比如说,门背后有一块蜡染,上面有三个小布兜,是红买来挂在那里的,没想好做什么用。有一天,啾啾情绪不佳,在和妈妈闹,我想安抚她,忽然有了主意。在做了小小的准备之后,我告诉她,好像有人给她寄信了,去看看有没有,她犹豫地让我抱了。走到门背后,我让她把手伸进小布兜里,她意外地摸到了一只小鞋子,接着在别的小布兜里摸到了一个小玩具、一块小积木。这使她乐不可支,笑个不停,这些熟悉得令人厌烦的小物件仿佛突然产生了新的魅力。此后一些日子里,这成了我们常玩的一个游戏,她会假装打电话说:“喂,我是宝贝,快寄信呀。”打完后,她告诉我:“他同意了。”然后去小布兜里寻找,总会有所收获,同时也使玩具们轮流重新焕发了青春。

我还喜欢用话语和她逗乐。比如说,她困意上来了,要喝奶,但不到该睡的时候,妈妈不让喝。我让她吃奶片,她不要,我就说,那么,吃拖鞋吧。她一听,立刻格格大笑。我心想好办了,就一路往下说,凡视线所及,包括床、椅子、沙发、耳朵、鼻子,都请她吃了一遍,每报一样“菜”名,她皆大笑,越笑越疯,把喝奶和睡觉忘了个干净。

由于我经常这样和她逗乐,她就投桃报李,也经常寻我的开心。有一回,我俩正玩得高兴,她突然爬上一张椅子,端坐在上面,让我坐到另一张椅子上,然后,像个大人似的一本正经对我说:“爸爸,坐好,跟你说话。”我立即洗耳恭听。她凑近我,压低声音说:“猪八蛋。”说毕放声大笑,双手使劲拍自己的膝盖,越笑越疯。“猪八蛋”是她临时想出的一个词,她一定觉得这个词荒诞可笑吧。这是她最早有意和我开的玩笑之一。接着,我们俩争着说“猪八蛋”,两人一起拍腿疯笑,笑成了一团。

婴幼儿也常有百无聊赖的时候,精力充沛,却不知做什么好,一般地玩一玩玩具已经不能释放精力,完全引不起兴趣。这是我挺身而出时候了,只有和她一起疯玩和傻笑,她才觉得过瘾。我自认为,啾啾幼小时,我做了她的一个称职的大玩伴,这是我作为父亲的一项重大成就。

穿上了红舞鞋(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啾啾是在海德堡学会走路的。周岁前后,一个多月里,她的最大兴趣是学步。她就像穿上了红舞鞋一样,遏止不住地要走路。当然,进步显著,真正是一天一个样。你会被她的顽强和耐心感动,而其实她从中得到的更是快乐,这是能力生长的快乐。我再一次看到,婴幼儿能力的生长完全是自发的,它的到来无须大人的诱导,甚至往往出乎大人的意料,而一旦到来,就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

我满怀兴趣地观察和记录了啾啾学步的整个过程。

周岁前35天,这天下午,在我们租住的大屋子里,啾啾突然表现出对走路的极大热情。她站在学步车旁边,推着学步车,一点点挪步,挪得越来越快,越来越自信。接着,她松开了一只手,扶住近旁的小床栏杆或桌子腿,随后松开了另一只手,沿着小床或桌子挪步。她显然因为自己掌握了一种新的能力而高兴,站在那里,摇晃着小身体,嘴里咂咂有声,一副得意的模样。接着,我稍微扶着她,她在屋子里巡游,在每一扇柜门前略作停留,把门上的锁眼研究一番。红说,她是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以往坐学步车时,这些锁眼因为学步车围栏的阻隔而成了她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之物。

第二天,她坐在有围栏的小床上,举起手,攀住围栏的顶端,先跪起一条腿,接着跪起另一条,站了起来。她站在那里,仿佛在体会,然后又坐了下去,重复这站起来的过程。她把这过程重复了三遍,掌握了。于是,一天之内,她再三要求我们把她放到小床上,然后自己一遍遍坐下去又站起来,以一副热衷的劲头练习这两个动作。她还扶着围栏走,有时摔倒了,趴在床板上,两手攀围栏仍站不起来,她就用嘴顶住围栏,帮助两手用力,硬是站了起来。

黄昏,带啾啾在城堡的大观景台上。这是花园的一角,栏杆在这里转折,形成一个直角。直角的外面,一边是古堡,另一边是内卡河。直角的里面,啾啾站在空地上,为了维持平衡,小身体稍稍前倾,在妈妈的保护下,一步一步朝前挪。她走了几步,停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我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只见七八个年轻人靠栏杆站成一排,七八张年轻的脸都笑着,七八双眼睛一齐看着她,都含着鼓励的意思,鼓励她继续朝前走。他们中有男有女,看样子是海德堡大学的学生。

一个小伙子用中文说了句“你好”,接着又用德文问是男孩还是女孩、多大了等等。一个姑娘走过来,朝她伸开双臂。啾啾看见自己面对这么多人,脚步有些犹豫。

我们让她扶着童车,她自己推着童车走,走得非常好。她立刻沉醉在学步的快乐中了,忘掉了周围的眼睛。(周岁前22天)

在啾啾的学步史上,周岁前20天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她能够不需要搀扶,也不攀缘任何外物,独立地走好几步了。

小床,圆桌,沙发,三样东西依次相邻,但又都隔着一小截距离。她从小床出发,经过圆桌,走到了沙发旁。每经过两样东西之间的空隙时,她十分谨慎,必伸出手去试探,如果够不着,就扶着身旁的东西再挪一步,然后再试探。有一回,没有攀牢沙发,摔倒了,把她搀起来,她又立即再走。

她站在妈妈身旁,想去沙发那儿。妈妈和沙发之间有五六步远。妈妈说:“宝贝,自己走。”松开了她的手。她便颤颤悠悠地自己走到了沙发旁,双手扒在沙发上。妈妈说:“转过身来。”她转过了身,但两只脚仍扭着。妈妈说:“把脚放过去。”她听懂了,立即照办,然后自己走回到了妈妈身边。就这样,她在妈妈和沙发之间来回走了一次又一次。

晚上,我扶着她,她大踏步地走,异常兴奋,停不下来,红说她疯了。直到夜晚十一时半,硬把她放倒在床上,而她的确累了,马上睡着了。

几天后,她独立行走已经相当稳了。她走走停停,还故意在途中转弯,表演意识特强,走到了目的地,就转过头来看你为她鼓掌,自己也兴高采烈地鼓掌。

城堡大草地上,已过下午七时,但依然是白昼,太阳正在西下,阳光越来越柔和,草地上树木的投影渐渐拉长。啾啾穿着一件鲜红的连裤睡衣,在草地上欢快地行走。睡衣是短袖的,她露着胖乎乎的小胳膊小腿,张开双臂,撅着小屁股,用这个姿势维持着平衡。看上去她的两腿仍有些颤悠,好像随时会摔倒,但实际上走得很稳。她显然非常快乐,草地这么大,她可以随心所欲地朝各个方向走,她感觉到了一种自由,也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她走得很快,有时候完全是在跑,而有时候又会停下来,站在那里,抬头看天或低头看地,仿佛在沉思。她张着双臂朝爸爸或妈妈走去,我们正要迎接她,她走到跟前却突然掉转了方向,继续她的美妙的旅行。地上铺着我们带来的布,杂乱地放着奶瓶、鞋子之类,她能够轻松地绕过这些障碍。

绿色的草地上,一个红色的小精灵在舞蹈。我心中充满赞叹,赞叹上帝的万能,赞叹我的女儿的可爱。

那边一棵大树下,坐着一对年轻的*人和他们的孩子。孩子也很小,我们彼此搭话,知道男孩的年龄是十三个月,尚不会走路。啾啾举起双手,朝这个孩子走去,但是,随着距离的接近,她的速度渐渐放慢,终于停住了。她犹豫了一会儿,转过身,朝相反的方向走了。那对父母一直友好地注视着。(周岁前4天)

啾啾走路兴浓,不能安静,无论让她自己坐着,还是我们抱在怀里,皆会大叫,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下地走路。今天带着她购物,她在商店里也如此,不肯坐在童车里也不肯待在我们怀里,号叫不止,活脱一个讨人嫌的孩子。其实呢,两脚一着地,她就心满意足了。问题是并非在所有的场合都能让她走路的,即使在家里,让她走路也是一件最使我们劳累的事,必须时时盯着她,以免意外,即使如此,仍是防不胜防。这几天,她摔倒得多了,额头上、脸颊上都磕出了乌青。(周岁后3天)

在Haufhof大商场里,啾啾自有她的玩法。她迈开小腿,穿行在货架之间,把货架上挂的衣服一件件摸过去。她走路已非常灵巧,我注意到,她在一个立式穿衣镜前玩技巧,那梯形镜座对于她是一个障碍,我担心她会被绊倒,却见她小心翼翼地抬起一条腿,跨了过去,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抬起另一条腿,跨了过去。接着,她又重来一遍。每当她尝试了一个新的难动作,她一定会复习。商场有一个区域售书,她站在书架前,面对叠得高高的大厚册书,小手摸一下书脊,放声笑一阵,如此反复,足有好几分钟。她喜欢书,大概是所谓耳濡目染之功罢。

黄昏,城堡的草地上,她双臂后举,以小天鹅展翅的姿势快活地奔走。一会儿,她蹲下,从草地上捡一片枯叶,或一枚小果。古堡方向传来了音乐声,她伫立倾听,随即自己也哼唱起来。她自己走到了花园尽头的栏杆旁,一路上,人们对她笑脸相迎,而她也以皱鼻子的笑回报。

现在她会爬楼梯了,一不留神,就发现她在楼梯上,要去拜访住在二楼的房东家的孩子。她是跪着爬的,双手攀住上一格,然后把两腿先后挪上去。(周岁后22天)

进超市,我在开手推车的锁,红带着啾啾朝里走,一边对我说:“我看着啾啾。”可是,我刚解开手推车,眼前便出现了一幕惊险场面。只见啾啾飞快跑出店门,一个德国老太太大叫着尾随而去,啾啾的妈妈闻声也开始朝门外跑,但已落后了一大截。

唉,这就是红所说的“看着”。

一岁一个月的啾啾已经健步如飞,的确必须认真地“看着”了。

《宝贝,宝贝》 周国平 周国平著作
孩子一岁上下时,刚会走路,好动,是做父母的最累的时候。不过,我应该对啾啾公平,她学会了走路,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麻烦,更是帮助。

每天上午,我们家谁最早起床?是啾啾。妈妈还在熟睡,她醒来了,于是妈妈在睡意蒙中给她穿衣,把她放到地上。然后,她下地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必定是跑到爸爸身边,对着爸爸喊一声,把眼镜和鞋子一样样递给爸爸,催爸爸起床。她知道,爸爸起床以后,就可以带她到厨房,替她准备早饭了。

一天上午,我起床时找不到袜子,便喊:“啾啾,给爸爸找袜子!”小家伙真的开始在屋里转,很留心地到处看,然后举起小手指向小床的方向,惊喜地叫了起来。小床是用木条组装的,未放床垫,透过缝隙,可以看见床底,而我的袜子果然在床底的地毯上。第二天,我又让她帮我找,话刚出口,我就发现袜子在沙发旁,而这时,她已经跑到小床边,弯下腰,朝床底张望。我赶紧说:“啾啾,爸爸找到了,袜子在这里。”

妈妈也经常指使她帮忙。“啾啾,替妈妈把鞋拿来。”她跑去捡起妈妈的一只凉鞋,再跑回来递给妈妈。“啾啾穿两只鞋,妈妈只有一只,替妈妈把另一只也拿来。”她听懂并且照办了。

这样指使的结果,好些天里,她的最大爱好就是给爸爸妈妈拿鞋。每每发现,她提着一只大鞋,不远万里送到我手上,然后马上去运输另一只。到后来,她的搬鞋癖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原先只是早上或白天,看见我的皮凉鞋就一定要提着给我送来,而现在,即使晚上我已经躺下,她也不肯放过了。我告诉她,爸爸在床上不能穿鞋,但无济于事,她不屈不挠,一遍又一遍送。无论我藏到何处,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她必能找出来,令我悲叹天网恢恢。最后,我只好把我的臭鞋子驱逐到了门外。

海德堡记忆(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海德堡大学邀请我担任半年客座教授,当时啾啾才九个月大,我当然不能扔下母女俩这么久,便要求一家三口一起去,否则我不去了。当年我出国的机会并不多,此前也就去过一次德国,放弃这个机会未免可惜。但是,孩子幼小时,决不和孩子长久分离,这是我心中压倒一切的呼声。我想得很明白,无论对我还是对孩子来说,这一段时光都至关重要,又稍纵即逝,长久分离所造成的损失不可弥补。当社会*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发生冲突时,我只听从后者,不会有任何犹豫。好在邀请方很理解我的心情,费了不少周折,终于让我们一家同时成行。

事实上,我们在海德堡的生活是非常寂寞的,陌生的国家和城市,没有亲朋、社交、娱乐,天天一家三口过着相同的日子,不折不扣是隐居。不过,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对啾啾来说更没有什么不好。在一周岁前后的半年里,她得到了在国内不可能得到的两样好东西,一是妈妈的全职照料,二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那些日子过得特别单纯,在德国这座最美丽的城市里,藏着我们一家平凡而珍贵的亲情记忆。

想起海德堡,最先浮现在我眼前的总是这样一个镜头:我在办公室里用功,门开了,一个一岁的胖娃娃兴致勃勃地走进来,那模样结实而活泼,直奔我身边,她的妈妈则总是故意迟一步,让爸爸和女儿获得一个单独会面的典礼。这意味着我该休息了。如果在中午,该是我们共进午餐的时间了,红把带来的面包、肉肠、水果之类摆放在办公桌上,办公桌成了餐桌,而啾啾就坐在这个餐桌上,仿佛也是我们的一道点心。如果已是晚下午,则是我们该一起回家了。在回家前,我们多半会去一个小超市,买明天的或者够两三天吃的食物,然后,我和红推着童车,背着食物,气喘吁吁地爬几个连续的陡坡,踏着暮色回山上的住宅。

我忘不了的还有这样一个镜头:欧共体的一个组织在海德堡大学举办讨论会,我应邀在会上做讲演。我开讲不久,会场上忽然响起一声清脆的“爸爸”。我边讲边朝发出喊声的方向扫了一眼,只见红抱着啾啾坐在靠门口的后排椅子上,她们的眼睛都望着我,她们的形象无比鲜嫩可爱。这个景象只出现了片刻,却永久定格在我的记忆中了。事后红告诉我,她是想来给我照相的,没想到刚坐下啾啾就喊爸爸,赶快起身走了。

在海德堡,隔不多远就有一个儿童游戏场,安装着游戏设施,供孩子们玩,也使孩子们有机会互相交往。红每天都带啾啾到附近的游戏场玩一两个钟点,对此事极认真,说是为了培养她的开放性格。啾啾刚到德国时,胆子相当小,有一回,一位德国同事的女儿,和她同岁,还比她小几天,朝她大吼一声,她就吓哭了。游戏场的历练确实有效,下面是我“偷窥”到的情景——

在游戏场,只见她小小的人儿,晃着胳膊,自个儿走过来,走过去,东瞧瞧,西逛逛,一副自信又自在的样子。她有意避开红,不要她跟着,听见她呼唤,便瞥一眼,立即朝别的方向走去。一个比她大许多的女孩正在玩秋千,她径直冲过去,仿佛要与人争夺,吓得那个女孩落荒而逃,扑向妈妈怀里。可是,她自己并不会玩秋千,得胜后就离开了。女孩重返秋千,她则故伎重演,这次得胜后便席地而坐玩起了沙子。一个小男孩在啃面包,她盯着人家手里的面包,一步步走近,也是要争夺的架势。红赶紧扯了一块面包给她,她的确饿了,急急地啃了起来。

红看见一个镜头,兴奋地告诉我:一个两岁上下的小男孩去吻一个小女孩,把女孩碰倒了,他又弯腰去吻,女孩大哭,周围的大人包括家长们都笑了。

忆海德堡,最忆自然是那座著名的城堡了。

我们的居所离城堡很近,步行只需十来分钟。多半是在黄昏,游人已经散尽,我们推着童车,去那里享受如同自家后花园一般的宁静和闲适。城堡花园的大草地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这里那里有一棵或几棵伸展着茂密枝叶的大树。草地经常修剪,刚刚割过的草地上弥漫着浓郁的草香味。

我的记忆中的城堡,其中总有啾啾的身影,古老的城堡和宽阔的草地把她的身影对照得格外幼小。她在草地上学步,穿一袭红衣,万顷绿中一点红。

啾啾多么幸运,在这样美丽而广阔的地方学会走路,走向美丽而广阔的人生。

我们住在山上,住宅近旁有一片很大的树林,我们经常带啾啾去那里玩。那里地势起伏多变,树阴蔽天,野趣十足,环境也极幽静,我们几乎没有遇到过别的人。最好的时辰是雨后,空气清新极了,浓郁的树叶味扑鼻而来,混合着脚下厚厚的腐烂着的落叶的气味,非常好闻。树林里有许多蜗牛,外形及大小都和法国的菜蜗牛相似,跟着妈妈寻找蜗牛是啾啾的一大乐趣。

晴朗的日子,我们经常带啾啾到内卡河边玩。沿内卡河北岸朝西,那一段地势平坦,河床宽阔,河滩上栖息着成群的鹅、天鹅和野鸭。岸边的草地,翠绿的一大片沿河伸展,看不见尽头。鹅和天鹅不怕人,纷纷来到草地上。啾啾也不怕它们,站在鹅群中间,一会儿去追这一只,一会儿去追那一只。突然响起了一片拍打翅膀的声音,只见鹅们纷纷跳进河里。一只狗灵巧地在草地上来回飞跑,追逐那些落伍的鹅。它在执行自己的职责,定时上草地吃草的时限已到,应该让鹅们回河里了。

很平常的景象,可是又多么奢侈。中国的城里孩子与大自然是隔离的,对大自然是陌生的。海德堡也是城市,但依山傍水,山林和河域的自然生态保护得非常好,使人感到城市就在大自然之中,是和大自然长在一起的。惟有亲近自然,孩子才能健康生长,环境和生态保护首先是儿童的福音。

在国外的半年中,我们推着童车走了德国和欧洲的若干城市,所到之地有魏玛、维也纳、萨尔茨堡、慕尼黑、图宾根、巴黎、罗马、佛罗伦萨。

在欧洲,乘火车旅行是一件方便而又轻松的乐事。我们带着刚一岁的啾啾长途旅行,可是在交通方面没有感到任何不便。无论火车还是公共汽车,车的地板与站台的高度都非常接近,因而推着童车上车毫无障碍,车上则往往留出了专门放置童车的空间。

回忆旅行中的啾啾,我的眼前闪现了这样一些片断——

在维也纳寻访弗洛伊德故居,下了地铁,红向两位男性老人问路,其中一位指点了路径,然后指着啾啾风趣地问道:“她也知道弗洛伊德?”啾啾当然不知道,但是,她今后可以得意地告诉别人的是,妈妈在这位伟人的故居里给她哺了一回乳。

在萨尔茨堡,从玛利亚教堂下山,在山腰上的一家餐馆里,母女俩向我庆贺生日。她手里举着三朵小野菊,妈妈说:“啾啾,把花献给爸爸,祝爸爸生日快乐。”她把花一朵一朵递给我,我幸福地领受,然后一齐奉还给她。窗外,是美丽的草场和落日。

在慕尼黑的英国公园,草地上散布着裸晒者。妈妈先把她*,放在草地上,她快活极了,在草地上自由奔走。然后,妈妈说:“你也脱吧,和宝贝合影。”我欣然从命。

巴黎,在塞纳河边,在拉丁区的街头,在卢浮宫,在所到的任何名胜古迹,她掀开妈妈的衣襟,展示妈妈的乳房。我们住在越胜家里,越胜看不下去了,挖苦说:“挺好,等将来啾啾放学回来,撂下书包先来吃奶。”我们终于下了决心,让她在一岁两个月时断了奶。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正逢教皇保罗二世接见群众,在发表演讲。她安静地坐在我的膝上,和爸爸妈妈一起聆听了十多分钟教皇的演讲。

古罗马广场,Karacalla大浴场,斗兽场,许多的宫殿、教堂,许多的古迹、断垣、废墟,啾啾活泼的小身躯在其中伫立、穿行。我默默地向历史致敬。

在海德堡居住,在欧洲旅行,啾啾经常是快快乐乐的。她当然不知道自己出了国,但是,她不会感觉不到空气的洁净和景色的美丽,也不会感觉不到人们对她的友好态度。推着童车走在路上,不时可以看见她笑着拍手或挥手,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必能发现某一个正在向她微笑和招呼的老外,他们在越过她的爸爸妈妈进行交流。

游历欧洲后,我们即从法兰克福乘机回国。

天籁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啾啾语录——

妈妈,我是谱子,你来唱我吧。

我吃过雪,是天上的味儿。云的味儿,太阳的味儿,月亮的味儿。因为月亮的味儿多,所以雪是冷的。

北京生病了,到处都挖,它疼,都流眼泪了。

蚊子在灯上,飞走了,停在镜子上,在臭美呢,原来是个女蚊子。

我长大了不工作,从爸爸妈妈那里拿一点钱,去买许多东西,再卖掉,这样就有更多的钱了。然后,我就给爸爸和妈妈买许多礼物,买一棵圣诞树,把礼物挂在上面。给爸爸买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给妈妈买一个雪橇。还买许多糖果,挂在天花板上,下糖果雨缮

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一样,你们绝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

——耶稣

上帝借助于每一个儿童,在成人的大门口重复它的呼唤,而早晨的信息,使旋律保持完整无损。

——泰戈尔

在这个小生命中,有的是过剩的精力、欢乐和骄傲。

——罗曼崧蘩?

学会行走和言说是一个孩子从婴儿期进入幼儿期的标志,而这恰好是在一周岁上下。一个会行走的孩子,获得了主动接触事物的自由,物理的世界变广阔了。一个会言说的孩子,获得了表达和交流的自由,精神的世界变广阔了。

从一岁半开始,幼儿的语言发展就进入了活跃期,并且越来越精彩纷呈。事实上,在人的一生中,幼儿期是语言能力的高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以后再也抵达不了的。在啾啾生长的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现给我带来的惊喜是不可比拟的。我深切地感到,这是天地间最奇妙的精神现象之一,是真正的天籁,是从大自然的性灵中迸发出来的音乐。然而,这么美妙的音乐,人间能得几回闻,它们几乎不可避免地会随着幼儿期的结束而消逝。仿佛是意识到它们的稍纵即逝和一去不可返,我贪婪地记录和收藏它们,做了大量笔记。我敢斗胆说,对于一个幼儿的语言表现,也许还不曾有人做过这样仔细的观察和记录,至少我还没有看到有人发表过。为孩子、为我自己、也许还为儿童心理学保存了这一份宝贵的资料,是我最感庆幸的一件事。

根据我的观察,我确信,幼儿都是小小语言学家,对语言的感觉非常细腻,对词的含义极其认真,很讲究表达的准确和精确。同时,又是天生的诗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擅长表达的生动,常常不假思索便口吐妙语,其形象、贴切、新颖、精辟,绝对是成人难以企及的。我还发现,幼儿具有天生的幽默感,喜欢而且善于逗趣、调侃、讽刺、自嘲。

当然,幼儿的语言更是一派天真,充满童趣。她与万物交谈,太阳、月亮、动物、玩具都是她的伙伴。她经常说出令人捧腹的傻话,也经常说出令人汗颜的真话。她时而用小大人的口气说幼稚的话,时而用稚嫩的声音说地道的大人话。她还会“撒谎”,不过,请注意,在多数情况下,这只是因为她把愿望和想象当成了事实,或者她的想法在瞬间改变了而已,所以她的“谎话”也是如此可爱。

有一本杂志,辟有“爸爸妈妈的耳朵”栏目,这是一个可爱的栏目,我在上面看到过许多精彩的幼儿话语,都是孩子的父母提供的。家有幼儿的父母,只要你留意倾听,你的收获一定也不会少。

在第二卷中,我记叙了啾啾在幼儿期的各种语言表现,以及她的可爱的童稚之态。

我是宝贝(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清晨,天蒙蒙亮,啾啾在床上抬起身,说:“宝贝上班。”躺在她旁边的妈妈睡意仍浓,劝道:“宝贝不上班,宝贝睡觉。”她催促妈妈:“穿鞋,给宝贝穿鞋。”妈妈厉声道:“妈妈生气了!妈妈困,宝贝睡觉!”她眯眼看妈妈,扑进妈妈怀里,顺从地说:“睡觉,宝贝睡觉。”很快睡着了。

起床后,她打开电视机,要看《猫和老鼠》。这是她最喜欢的动画片,百看不厌,还会哼唱里面的曲子。尤其喜欢那一集,内容是一只小公鸭认为自己丑,边走边哭得很伤心,又被猫追吃,直到遇见一只漂亮的小母鸭,爱上了它,才转悲为喜。她经常富有表情地向我们讲述:“鸭鸭哭了,伤心了,丑,猫咪吃缮”讲到这里,她自己也很伤心了,我赶紧问:“漂亮鸭鸭来了没有?”她便发出一串笑声:“哈哈哈缮”

但是,妈妈要上班,现在不能让她看。妈妈说:“宝贝不许,我们去外婆那里。”刚说完,她立刻乖乖地关掉电视机,让妈妈给她穿上了棉衣。那些天,找不到保姆,外婆暂时带她,住在对面楼我们租的一套房里,啾啾白天也在那里度过。

我在书房里,她来向我告别。她一只手拎着一个纸袋,把另一只空着的手伸向我,假装递给我一件东西,我问是什么,她答:“钱。”接着又这么来一遍,我再问,她答:“钥匙。”然后,向我挥一挥手,朝门口走,一边说:“再见,宝贝上班了。”

看着这个可爱的小人儿,我心中不舍,便说:“今天爸爸送宝贝上班,好吗?”她同意。到那边屋里,我们一起玩了一会儿。发现我穿衣欲走,她撒娇要我抱,外婆把她引开,陪她坐在地上玩。她背对着我,我穿了鞋,怕她缠我,准备悄悄离去,满以为她没有察觉,这时她仍低头在玩,突然说一声“再见”。我笑了,也说“再见”,她回头看我一眼,挥一挥手,继续安静地玩。

我在八角的住房是单位分配的,那是一套居住面积只有三十几平方米的朝北两居室,由于地处偏远,又终年不见阳光,分房时没人要,长年用作单身汉的集体宿舍。研究生毕业后,我留哲学所工作,在一间地下室里住了七年。当单位把这套房分给我时,我接受了,终归比住地下室好,这一住就是十二年。我早已是研究员,和我资历相近的人都住上了三居室,我一向不愿也不会在此类事上奋斗,只好将就。啾啾生下来了,将就不下去了,我向单位申请,希望给我换稍大一点的房,但毫无结果。

最可怜的是啾啾。这个两居室,大的一间做了客厅兼我的书房,小的一间只容得下一张床,做了卧室,留给她的就只有窄小的过厅了。其实过厅也不属于她,要用作餐厅兼保姆间。有几天,家里保姆断档,我把给保姆睡的小铁床收起来,腾出过厅的一角,在那里铺上彩色拼垫,作为她的地盘,让她坐在上面玩。尽管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而且在墙壁、冰箱、桌子腿的包围之中,她仍高兴得眼睛亮晶晶的。可是,连这也长久不了,在又雇到保姆后,我不得不没收她的这一小块地盘。当我动手拆除彩色拼垫时,可怜的宝贝坐在上面不肯离开,一脸的难过。妈妈把她抱起来,她当时只有半岁,还不会说话,用小手指着自己的拼垫,啊啊叫着。每忆起这个情景,红就欷不已。

从德国回来后,啾啾已一岁多,一天天长大,无论如何不能让她在这么狭窄的空间里生活了。单位靠不上,只好自己想办法,在居所对面的一栋楼里租到了一套两居室。后来,我们贷款在郊区购房,接着单位最后一次福利分房,使我欣慰的是,宝贝终于有了较大的生活空间。

当时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保姆。保姆难找,愿意并且善于带小孩的保姆更难找。我用啾啾的眼光挑选保姆,合适的保姆或者是妈妈型的,能关爱她,或者是姐姐型的,能和她玩,善做家务倒在其次。但是,谈何容易。

出国前,啾啾长到九个月,家里换了好几个保姆,每个都干不久,有的是嫌居住条件差而把我们辞了,有的是太不称职而被我们辞了。回国后,经人介绍,来了一个保姆,那真是一次令我们啼笑皆非的经历。她几乎不会做任何家务,对逗引孩子也毫无兴趣,并且十分贪吃,家里每次买了水果、点心,转眼就被她吃个精光。这些且不去说它,最讽刺的是,她自称喜爱散文,后来干脆什么活也不干了,整天靠在床上边吃零食边看杂志。于是,小保姆在我的家里研究散文,我这个据称是散文名家的人则成了保姆,承担起了大部分家务,包括给她做饭,包括带孩子。她确实带不了孩子,啾啾完全排斥她,到了不让她挨近的地步。她给啾啾喂奶,啾啾会坚决地从她手里夺下奶瓶,送到我或妈妈手中,让我们来喂。有一回,她抱啾啾在院子里,啾啾在她怀里大哭,宁可扑向一个不认识的老太太,邻居把看到的这个情景告诉了我们。孩子的反应是最真实的,可以想见她对啾啾如何不好。

这个散文爱好者是不能继续用了,我们给她买了票,把她送到火车站,请她打道回府。当天晚上,啾啾如同得到了解放一样,压抑不住地快乐,在各个房间里欢快地走动,举着双手舞蹈,笑声欢语不断。

啾啾快满两岁时,我们在劳务市场找了一个叫小燕的安徽姑娘,虽然不善家务,却能和啾啾玩在一起,陪伴了她四年多。

保姆断档比较长久时,红就请她的母亲来北京救急,这一次也是如此。把啾啾放在对面租屋里,一老一小,她一定很寂寞,但暂时没有更好的法子。第一天,红去上班,我在这边屋里工作,克制着不去那边看她。有一会儿,我透过窗户看见外婆带她在前面空地上晒太阳,她坐在童车里,神情有些呆滞,我心中隐隐作痛。后来听说,她只在上午哭了一会儿,不停地喊:“找妈妈,我是宝贝。”接着就平静了。此后,她逐渐习惯了每天早晨去那边“上班”。

说起啾啾的乖,外婆常常忍不住掉泪。她几个月时,有一天,我和红外出,外婆在家照看她,突然外婆心脏不适,坐着不敢动。她还不会走,知道外婆病了,便站在外婆两腿间一动不动,直到我们回家。现在这一次,外婆有一天又犯病,在沙发上躺下,她立即跑到另一间屋里找出一条大毛巾,拿来替外婆盖上,然后用小手拍外婆,就像平时妈妈哄她睡觉那样。还有一天,我们都不在家,邮递员在楼下喊,让取挂号邮件,外婆想抱她下楼,但冬天给她穿衣不方便,便对她说:“宝贝等着,外婆拿了东西马上回来。”回来时,看见她站在门口的老地方,认真地等候着。

在租屋里,外婆在做饭,宝贝做什么好呢?她盯着一面白墙思考,有了主意,拿出一盒彩笔,开始在墙上涂画。下午,妈妈下班,去那边屋子接她,看见了她的作品,大惊,呵斥道:“宝贝怎么在墙上乱画?”她看妈妈生气,举起两条小胳膊,边哼曲边转圈,给妈妈表演,想以此讨好妈妈,妈妈忍不住笑了。于是,她用小手指着墙说:“我是宝贝,画画。”意思是她做的是可爱的事,妈妈为什么要生气呢。妈妈告诉她,这个屋子是借的,所以不能画,宝贝想画就在我们自己家的墙上画。她懂了,她是一个乖孩子,凡是不许她做的事,只要说一遍,她就记住了,以后决不会再做。其实她画的那幅抽象画非常棒,可惜无法保留。

可是,回到这边屋子,她又闯了一个小祸。她小便完,妈妈帮她提裤子,她急于去看电视机里正放的《猫和老鼠》,未等妈妈把裤子提好,就猛一抬头,撞了妈妈的下巴。妈妈舌头咬出了血,痛得大叫一声,捂嘴靠在沙发上。她看妈妈痛成这样,便在妈妈面前不安地来回走,最后站定下来,伸出一只小手,说:“宝贝坏,不听话,打!”说完自己使劲用左手打右手,打了好几下。然后,走到电视机前,扭开头,说:“不听话,不乖,不看电视!”看妈妈没有反应,她哭丧着脸骂自己:“宝贝是坏蛋。”我安慰她:“宝贝不是坏蛋。”她坚持:“宝贝是坏蛋,是小坏蛋。”表情是伤心的。妈妈心软了,忍痛对她咧嘴一笑。她顿时轻松了,找来一张纸,用红笔画了一些小圈,说:“妈妈的嘴巴。”又用黑笔画了一些小圈,说:“妈妈的眼睛。”我夸她画得好,替她贴在门上。她朝那张画一看,仿佛突然有所发现,说:“咦,妈妈笑了。”

这是不到两岁的啾啾,小胖脸蛋,小翘嘴唇,既憨态可掬,又眉清目秀,憨中透着一股灵气。

每天晚上,爸爸妈妈都在身边,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她自个儿摇头晃脑,自编自唱,在屋子的各个角落里转悠,唱得颇成曲调,其中夹杂着“好爸爸”“小妈妈”“宝贝”等词语,还不时向我们报告:“宝贝唱歌。”

她有一盒看图识字的图片,长方形的盒子和盒盖比她的脚丫略大,成了她最喜爱的“鞋子”,常常穿在脚上到处巡视。现在,她穿着这双鞋走进我的书房,站在书架前,张开一双手臂,宣布道:“宝贝长大了。”我说:“宝贝真可爱。”她说:“爸爸可爱。”然后爬到我的身上来,坐在我的怀里。我说:“真是爸爸的掌上明珠。”她应声道:“掌上明珠,小明珠。小明珠下来了。”边说边从我的身上跳下来。

“爸爸该吃药了。”她提醒我。我跟她到过厅里。她最喜欢给我喂药,用小手指捏着药送进我嘴里,一边安慰说:“喂爸爸药,不打针。”那是我们给她喂药时劝她的话。我说:“是呀,宝贝吃了药,不打针了。”她说:“宝贝不病了。”

我提议画画,她立即响应。每次她画了画,我都夸她画得好,让她送给我,她总是痛快地答应,然后说:“宝贝还画,噢。”立刻又在新的纸上画起来。她的“噢”说得特别温柔,像在哄一个比她小的孩子。

这时候的啾啾已经会说许多词了,而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宝贝”。问她爸爸和妈妈的名字,她熟练对答,可是,问到她的名字,无论告诉她多少遍,她的回答永远是“宝贝”。她用“宝贝”做主语造各种句子。她知道自己是宝贝。她当然是的。

万物都是伙伴(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窗台上有一只苍蝇,啾啾举手去拍,苍蝇飞走了,她教训道:“你不听话!”

她的脚丫被蚊子咬了一个包。她告诉我:“蚊子咬在臭脚丫上了,真淘气!”然后,她把这只脚搂在怀里,对它说:“臭脚丫不哭了,噢,睡觉觉吧。”

我们养了一对小白鼠。她有一本图文对照的儿歌书,其中一页画着偷油吃的老鼠,她翻到那一页,拿到小白鼠面前,对它说:“你看看你!”

在菜场,看见木盆里待出售的鱼,她同情地问:“你们怎么会在这里的呀?”

天热,她自己光着身子,替玩具娃娃也把衣服*了,说:“凉快凉快。”

她穿上了一件新的花裙子,捏着裙子的一角,送到一只玩具青蛙眼前,问:“裙裙好看吧?妈妈买的。”

我用玩具搭一个小桌子,上面放一只小碗,让一个玩具娃娃坐在旁边吃饭。她开始不让,嫉妒那娃娃,我把娃娃的饥饿渲染了一番,她动了恻隐之心,当起了热情的小主人。接着,我让一只玩具猪向餐桌进攻,她急了,瞪眼朝猪大喊:“你家里有!”

一本图画书上,一只小猪在哭,眼泪画得很夸张。她对它说:“你的眼泪好长,我的眼泪好短。”

她摸着妈妈的乳房唱道:“奶奶咕咕叫。”

妈妈给她洗澡,她指着自己身上的痣说:“记号。”又指着木头澡盆边沿上的一个小黑点说:“记号。”然后,把浴巾搭在澡盆边沿上说:“穿背带裤。”

清晨,我蒙中听见一声咕咕声,那是从她的肚子里发出的,接着听见她格格地笑了起来,接着又听见她学那声音,学了几遍。我问:“宝贝做什么?”她答:“和肚肚说话。”很快没了动静,我抬身看,她睡得正香。(1岁多)

幼儿是天生的万物有灵论者,在幼儿眼中,万物都是伙伴,都可与之交谈,包括小动物、昆虫、玩具、物件,甚至包括肚子里的咕咕声。

地板上有一块阳光,她坐上去,说:“宝贝坐在太阳上。”我用镜子玩阳光,她看见那个迅速移动的光斑,高兴极了,格格地笑,一会儿追,一会儿躲。我抬一下镜子,光斑一下子从地上到了天花板上。她吃惊地说:“亮光上那么高!”接着快乐地唱:“金阳光,金阳光,你来呀,来跟宝贝玩缮”

艳红的夕阳沉落在两栋高楼之间,楼房很大,太阳很小。她注意到了两者的比例,问:“太阳怎么把楼房当成它的妈妈了?”

夜晚,她没有看见月亮,对妈妈说:“月亮累了,在家里睡觉呢。”妈妈问:“白天有时候太阳也不出来,是不是也累了?”她反对,说:“太阳不会累,太阳很健康。”

她跟妈妈在户外散步,抬头看月亮,有所发现,说:“两边都是树的时候,月亮近。”看见今晚的月亮是圆的,她解释原因说:“月亮把太阳吃进肚肚里了。”(2岁)

太阳和月亮也是有生命的。对于幼儿来说,拟人不是修辞手法,而是直接感受。

我抱她进一个小树林,看见残雪,她很高兴,说:“雪,爸爸买。”我把雪捧到她面前,她看着雪在我的手上融化成水,很惊讶,说:“宝贝也买。”伸出一只胳膊,说:“手。”让我替她把手从棉衣袖里拉出来,接着又伸出另一只胳膊,说:“还有这个。”我抓一点儿雪放在她的小手上,她惊喜地说:“雪,小手吃,没了。”(1岁)

三年后,看见下雪,她正迷上做手工,形容道:“天在做手工,纸屑撒下来。”她告诉我:“我吃过雪。”我问:“什么味儿?”答:“天上的味儿。云的味儿,太阳的味儿,月亮的味儿。因为月亮的味儿多,所以雪是冷的。”(4岁)

夏日,我们去怀柔郊游。啾啾光身穿一件鲜红的兜兜肚,蹦蹦跳跳地走在田野上,活脱是一个刚从年画上跑下来的小女孩。她高兴极了,不停地说:“农村好,农村真好。”蓝天白云,妈妈指给她看,她用诗一般的话语回应:“天飘你,飘云,天多高兴。”

我们住在农家。窗上有一些飞蛾,她看见了,说:“蝴蝶。”我表示同意,心想,飞蛾虽然难看,也可以算与蝴蝶同种,别那么势利嘛。接着,她看见大蚊子,又说:“蝴蝶。”这回我只好纠正她了。她继续抬着头察看窗户,我们大人眼里的肮脏虫豸,在她看来皆新奇而有趣。突然,她指着高处的窗檩说:“松鼠。”我顺着她指点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一只壁虎。我笑了,告诉她正确的名称,同时觉得她可爱,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初见的事物。

乡下有多少新鲜的东西啊。一只躯体臃肿的*,和她从来所见的小巴儿狗完全不同,她看见了,脱口说:“马。”在遭到否定后,又说:“驴。”她是这回才认识驴的。从驴身边走过,她自语:“你看,毛驴。毛驴,你好。”我带她在一片果林里玩,远处传来驴鸣,她扑向我,喊:“怕。”我说:“不怕,是毛驴叫。”她跟着说:“不怕,是毛驴叫。”返回时,又看见毛驴,她说:“是毛驴,宝贝摸摸。”我怕毛驴踢她,没有让她摸。她站在那里,不停地对毛驴说话。那头毛驴好像能够听懂,温柔地向她靠近。

在果林里,她捡到一根狗尾巴草,拿在手里,呵我们痒痒,我们忍不住笑,她也快活地笑。她又拿着往自己的光身子上呵,一边又跳又笑。看见地上有小虫,她说:“小虫子,就让它们活着吧!”一副手中握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派头。林中地上长了许多蒲公英,开满小黄花,也有一些茸球,她兴冲冲地摘茸球,把小伞一样的种子吹向空中。她鼓着腮帮,吹得很努力,而种子却不容易被吹下,我怕她累,就说:“宝贝,不吹了,摇一摇。”我是让她用手摇一摇,这样种子就很容易散落开了。话音刚落,她把茸球放到嘴边吃了一下,嘴唇上沾了好些茸茸。我忙喊:“不吃,快吐掉。”可是,以后我一说“摇一摇”,她就吃,我这才悟到,她是把“摇一摇”听成“咬一咬”了。我赶紧解释和检讨。(2岁)

晴朗的冬日,我们和正来两家结伴去密云郊游。

先到县城,那里仍是乡镇景象,建筑陈旧土气,街头满是面的。在一家饭店用午餐,饭菜质量很差,热菜是凉的,有的菜忘了放盐,有的菜里发现了菜虫。那一间餐厅呈长条,十分简陋,冷森森的。谁说了一句:“不像餐厅。”啾啾马上补上一句:“像游泳池。”妙极了,说出了我们大家的感觉,可是在她说出之前,我们都没有想到这样来形容。

餐厅里,一只小狗想靠近一只大狗,大狗叫了起来。她看见了,指着小狗说:“它以为大狗爱它,可是大狗不爱它,它好糊涂。”

接着去水库。登大堤望,水库已冰封。拾路到岸边,我走冰到近岸的一个小山坡,探明冰况安全。于是,我带啾啾和正来的女儿嘟儿踏上冰面,啾啾玩得很快活,让我拉着她一次次在冰上滑行。

上岸,她一路折采枯萎的狗尾巴草,举在手中,说:“我的手是花瓶。”在一棵小树旁,她停下,双臂围住树干,久久不动。我问她在做什么,她说:“我是雕塑。”她的心情好极了,不停地低声唱歌,问妈妈:“你听见了吗?”妈妈说听见了,她解释:“我唱的是悄悄歌。”让妈妈也唱,说:“妈妈,我是谱子,你来唱我吧。”

归途,她指着天空,欣喜地喊道:“看呀,橘黄色的天空!”告诉我们:“现在是黄昏了,有一首唐诗叫《近黄昏》。”天色渐黑,公路上汽车的车灯都亮了,她又欢喊:“看呀,这些车像是在天上走。”我朝车外看,远处的车灯的确像是在天空移动。(3岁)

参加一个活动,母女俩跟随我去玩,住在郊区一家小旅馆里。旅馆条件甚差,房间里苍蝇成群,红借来蝇拍,打死了几十只,为此叫苦不迭。可是,啾啾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她兴奋极了,一再欢呼:“从来没有过这么多苍蝇!”

我带她在附近散步,她看见那里种的树,和我讨论,说:“我最喜欢的树是银杏,还喜欢山桃、樱花、玉兰。你最喜欢什么树?”我说:“合欢。”她说:“我也喜欢合欢,花很特别,看上去像松叶,摸起来像柳绒。”我称赞她描绘得准确。

小路边有蜗牛,她见了惊喜,捉了一些回房间。妈妈说:“不能捉,蜗牛妈妈该伤心了。”她说:“我也捉了妈妈,不光捉宝贝,妈妈和宝贝在一起。”妈妈说:“离开了草和泥土,它们活不久,多可怜。”她一听,马上跟妈妈去放了,回来告诉我,是分放在不同的草地上的。我责问:“你怎么把它们一家人分开了?”她解释:“这样它们就可以在不同的家里生活了。”(4岁)

派对结束了,人们走到院子里,准备离去。突然,狂风大作,下起了冰雹。人们急忙退到屋檐下,三五成群聊天,有几人拿出了手机,开始打电话或发短信息。当然,不能让冰雹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只有一个小女孩仍在院子里,她兴奋地奔跑,跳跃,伸手接冰雹,每接着一颗就笑出声来。

冰雹停了。回家的路上,小女孩用惋惜的口吻对她的妈妈说:“妈妈,你们浪费了冰雹。”(6岁)

童趣(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1.酒和可乐

晚饭时,我和红每人一杯啤酒,啾啾坐在餐桌那一端,突然嚷嚷,朝红伸手。红把她抱进怀里,她仍在红的怀里挣扎,朝酒杯伸手。原来,她要妈妈,是为了接近酒杯。红说,不能给她喝酒,给她喝果汁吧。我用同样的酒杯斟了一杯果汁递给她,她喝了一小口,推开了。她坐在我怀里,朝桌子嚷嚷。两只杯子,一只里是啤酒,一只里是果汁,我问她要哪个,她马上朝离她较远的啤酒伸出手。只好给她喝一小口,她还要,红把她抱开了。(10个月)

我喝可乐,被她撞见了,她也要喝,我让她喝了一口,是杯底的残余。她刚喝进口时的表情称得上惊喜,你可以看出她受到了刺激同时又极欢喜这种刺激。果然,她马上要求我再给她喝,她不知道这是可乐,说:“还要喝酒。”我告诉她,这是可乐,不是酒,并谎称没有了,指着刚倒的一杯茶说,只有茶。她忽然捂着肚子望着我说:“肚肚疼。”接着说:“喝茶疼,喝可乐不疼。”我不禁大笑,然后,怎么能拒绝给她倒一小杯呢?喝完了,她很满意,在屋里转圈子,一边念念有词:“肚肚疼,喝可乐,肚肚疼,喝可乐缮”语调酷似电视里的广告。(1岁)

2.佛

她对成年男人一律称“叔叔”,对成年女人一律称“阿姨”。书柜里放着一些摆设,每次她看见了,都管那几个唐代仕女塑像叫阿姨,管佛像叫叔叔。我赞道:宝贝真有普天之下皆亲人的境界啊。

我躺在沙发上,她说:“像卧佛。”我问:“你见过卧佛没有?”答:“见过。”问:“是什么样的?”其时她正躺在地上,便双手合十,接着又把一条腿搁到了另一条腿上,一副得大自在的神态,以此向我作答。(1岁)

3.可爱的傻事

她吃棒糖,吃着吃着,棒糖不见了,妈妈问她放哪儿了,她从衣服后面拿了出来。过了一会儿,她告诉妈妈:“我肚皮上有脏脏。”妈妈掀开她的衣服一看,肚皮上有一块地方又黏又亮。她向妈妈解释:“给肚皮吃糖,它饿了。”

她把小手放在背后,宣布要给妈妈变出一个苹果来,大声说:“变!”说完摊开两手看,上面是空的。她露出既诧异又惭愧的表情,自语道:“哟,没变出来!”又试了一遍,结果依旧。我常给她变这个简单的小魔术,她以为我真是无中生有的呢。(2岁)

妈妈给她量身高,每次都在墙上用铅笔标出。有一天,在标出了新的高度之后,她拿着铅笔在那条线上面又画了一条线,说:“以后长到这里,就不用画了。”

我们从超市回来,在楼下等电梯。她和嘟儿一人手里一个刚买来的魔方。嘟儿的魔方已弄乱,但自己对出了一面,向我们夸耀:“看,我把一面对出来了。”啾啾马上举起她的尚未弄乱的魔方,说:“我把六面都对出来了。”(3岁)

她对我说:“有一件事,我不对你说。”我说:“那一定是坏事。”她说:“好事坏事都不说。”我说:“也可能是不好不坏的事。”她说:“对呀,吃肉脯算什么好事或坏事呀。”那不说的事——她在吃肉脯——就这么说了出来。(4岁)

4.可爱的傻话

她拉臭,半天拉不出来,向妈妈分析原因:“我今天吃的那个苹果太小了。”

妈妈在和一位男士聊天,她看见妈妈的牛仔裤上有拉链,用老练的口气向男士解释:“是装*的。”

周末,我们开车去郊区住宅,她一路上兴奋不已,不停地问:“大房子什么时候到呀?”妈妈问:“你着急去大房子里干什么?”她想了好一会儿,想出一个理由,答道:“尿尿。”(2岁)

她对妈妈说:“妈妈生个小弟弟吧,不是现在生,以后生。”妈妈说:“以后妈妈老了,生不出来了。”她笑了,说:“以后妈妈该生出个老太太了。”(3岁)

她和幼儿园小朋友婉儿为一件什么事争论了起来,婉儿说:“我一年都不理你了。”她说:“我一万年都不理你了。”说完两人都笑了,一齐说:“那时候我们不是都成老太太了吗?”

一次出行,车从三环主路的一座桥下过,她抬头望,叹道:“这座桥真高啊!”过了一会儿,她告诉妈妈:“刚才那座桥上挂了一个牌子,写了两个字:‘很高’。挂牌子的人也觉得那里很高。司机看见‘很高’,不是很高兴吗,怎么也可以把车开过去了。”妈妈听了一愣,奇怪怎么会有这样的牌子,再一想,大笑,明白牌子上写的是“限高”,她读成了“很高”。

到上海,住在姑姑家,她天天去看院子里的一个池塘,里面有蝌蚪,但天天都减少,终于一条不剩了。回北京后,她概述对上海的印象:“上海有花园,花园里有池塘,池塘里有蝌蚪,蝌蚪被抓光。”(5岁)

5.打电话

幼儿都喜欢玩电话机,大约一是模仿大人,二是对看不见人却能听到人说话感到好奇。啾啾也如此,常常去按电话键,然后拿起话筒听,有时候真拨通了。一次,话筒里传来女性的声音,她大声问:“喂,是妈妈吗?是妈妈吗?”另一次,拨通了交通报警台,对方问事故地点,她回答:“在家里。”

她感冒了,知道感冒会传染,就自觉地不去找好朋友美美玩。她在家里给美美打电话,通话时一直用手捂着嘴,说话的声音嗡嗡的。妈妈告诉她,电话里不会传染的,她不相信,坚持捂嘴到底。(2岁)

6.电梯里的故事

妈妈让她拿一个香蕉给电梯工吃。下楼进电梯时,她拿给王阿姨,王阿姨推辞了。上楼再进电梯时,她突然舍不得给了,回家后进了自己的肚子。第二天下午,我抱着她乘电梯,王阿姨问她:“香蕉在哪里?”她摸着肚子说:“在肚子里。”停顿了一会儿,补充说:“还有炒米饭。”她中午的确吃了炒米饭。

王阿姨每次看见她就特别兴奋,扯大了嗓门逗她。一天,我抱她下楼,等电梯时,她看见指示灯变到了“8”,知道我们家住在八层,就说:“这是我们家。”话音刚落,电梯门开了,王阿姨连珠炮似的朝她吼开了:“这怎么是你们家?这是电梯缮”她盯着王阿姨一声不吭,可王阿姨还是没完没了,最后她把眼睛一眯,鼻子一皱,做了一个鬼脸,显然是表示:我说的不是你说的意思,其实你也明白,就不要再朝我嚷了。

她和美美站在电梯门外商量,进电梯后谁先叫张阿姨,张阿姨是另一位电梯工,最后说定两人一起叫。进了电梯,美美望着她,等她开口。她严肃地看着张阿姨,改变了主意,说:“张阿姨可以不叫的。”提起此事,张阿姨笑得喘不过气,说:“你们家这孩子的心眼儿可真多。”(2岁)

7.生肖

电视里一只猛虎在追一个人,我担心她怕,就说:“啾啾是属虎的,老虎不吃啾啾。”她立刻对着电视机说:“我属你哦。”然后告诉我:“它知道了。”

看动画片《狮子王》,里面的老虎是坏蛋,她为此很郁闷,问妈妈:“好老虎什么时候出来呀?”

我讲故事:“从前有一只小狗,名叫史努比,它的妈妈是只胖猪缮”刚说到这里,她马上替我论证合理性:“我是老虎,我的妈妈是只羊,是吧?”

她说她睡的小床是老虎窝,我和红睡的大床是鸡窝羊窝。这两张床紧挨着,我问:“老虎要吃鸡和羊怎么办?”她答:“有一只小老虎不吃,要保护爸爸妈妈。”

红让小燕给我盛乌鸡汤,她听见了,嘲笑我说:“爸爸吃自己。”接着伸过头来看,看见碗里黑色的鸡块,假装惊奇地叹道:“哟,这么黑,爸爸抽烟!”

啾啾两三岁时对生肖特别感兴趣,大约是因为生肖把人和动物联系起来,给生活增添了童话色彩。可是,她并不懂生肖是怎么回事,向我问出了这样外行的问题:“爸爸,你小时候也属鸡吗?”

8.模特儿

她戴一副墨镜,举着小伞,跑来找我,对自己的这个模样做了一个说明:“老外!”

她用一根绳子勒在额头上,问我:“你看我像不像印第安人?”

她把塑料袋当帽子套在头上,自嘲说:“像个卖包子的。”

服装设计师王化的新店开张,我们应邀出席,把嘟儿和啾啾也带去了。现场有三个模特儿表演。啾啾问:“妈妈,什么是模特儿?”妈妈给她做了解释。晚上,在家里,两个孩子玩起了模特儿游戏,把窗帘坠子拴在身上,在厅里走步。她们表演时,我喊了一声啾啾,她郑重声明:“我不是啾啾,我是模特儿。”(3岁)

9.大钢琴

买了一台雅马哈牌钢琴,琴送来后,她高兴极了,一连三个小时坐在琴凳上敲琴键,常常忍不住偷偷地笑。她边敲边唱自己填词的歌:“我问钢琴有多大缮”她问妈妈:“我可以把买了大钢琴告诉老师吗?”妈妈送她去幼儿园,离开时,刚转身,听见她对老师说:“我们家也买大钢琴了。”口气充满自豪。

那几天里,她一有空就坐在钢琴前,一边琢磨一边弹她会唱的歌。一周后,她已经会弹好几首歌了。她把歌本翻开,搁在琴谱架上,看着歌本弹,那模样非常认真,仿佛她能读懂似的。虽然大部分的字还不认得,她的确能认出哪一页是哪一支歌了,决不会翻错。一位音乐界朋友听她弹琴,问是谁教的,她答:“没人教,我自己看书学的。”的确没人教,完全是她自己蒙的。

屋里播放着舒曼的钢琴曲。她问妈妈:“这是钢琴曲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一脸惭愧的表情,对妈妈说:“我觉得我们两个是钢琴家里弹得最不好的。”一会儿,她告诉妈妈,她特别想参加钢琴比赛,动机是:“如果我弹得好,老师会奖给我一个sticker(小贴片)了。”(3岁)

10.小大人口气

孩子常常会用一种小大人口气说话。听一个小人儿用稚嫩的声音说出地道的大人话来,真叫人忍俊不禁。

她和小燕酝酿着要下楼,但她坐下来玩玩具,又不想去了,解释说:“工作起来就不下楼了。”

小燕要给她吃发面饼,她以前没有吃过,便从小燕手里拿过来,说:“我要研究一下。”

我在电脑桌后面鼓捣,因为找不到插口而焦急,她走过来问:“发生什么问题了?”

她突然说:“妈妈有严重的问题。”我问:“什么问题?”她答:“消炎。”原来是指妈妈胳膊肘上的皮炎复发了。(2岁)

在野外游玩,她要拉臭,就地蹲下。我一直在给她拍照,这时也举起了相机,谁知她转过脸来白我一眼,说:“我拉臭,你照什么呀!”

亲戚家一个男孩和她同岁,长得很瘦,红给那个男孩称体重,称毕,她跑到他跟前,伸出双臂围住他,叹道:“这孩子怎么这样瘦呀!”(3岁)

她指使妈妈做这做那,妈妈讽刺她像老爷似的。她正色道:“别说这么小的宝贝像老爷似的,多不礼貌呀。”(5岁)

11.困惑

妈妈开车带她去上班,超了一辆又一辆车,但前面总是还有车,她着急地问:“妈妈,你怎么老是赶不上前面的车呀?”她趴在后窗上看,看见有无数的车跟随而来,又困惑地问:“妈妈,它们都跟我们去上班吗?”

另一次,也在汽车上,行驶途中,她看见赶公共汽车的人朝车站跑,惊奇地问妈妈:“马路上怎么有这么多人在比赛跑步?”(2岁)

妈妈带她在宜家购物,她要小便,女厕所门口排着长队。在等待的时候,她用小手抚摸妈妈的脸蛋,妈妈啃她的脸蛋作为回报。过了一会儿,她突然大声问:“妈妈,老鼠有腮帮子吗?”妈妈回答不出,她接着问:“老鼠妈妈喜欢它的宝贝,啃哪儿呢?”听者皆笑。

她唱歌,我跟她开玩笑,套用她的曲子,先唱妈妈是坏蛋,后唱妈妈是好蛋,她都反对。我问:“那妈妈到底是什么蛋呢?”她答:“什么蛋也不是”。接着,她脸上有了愁容,自问道:“如果妈妈是一个鸡蛋,怎么办呢?”我说炒了吃掉,她坚决反对。我又说:“孵成小鸡,你养着,多好。”她惶惑地问:“那我还有妈妈吗?”(3岁)

12.将来和过去

妈妈对她说:“你现在上幼儿园,以后还要上小学、中学、大学,然后从大学毕业缮”说到这里,她立即接上:“那时候我就有单位了。”

她问妈妈:“你和爸爸谈恋爱的时候,我在你肚子里吧?”妈妈说:“不是,那时候还根本没有你呢。”她若有所思,问:“你那时候还在读小学,对吧?”妈妈说:“也不是,那时候妈妈已经在读博士了。”她恍然大悟,说:“原来你是在上最大班!”

她对自己婴儿时期的那个胖娃娃形象特别抵制,不承认是她,每次放录像,她都拒绝看,也不让我们看,抗议地喊道:“诽谤!”(3岁)

13.钱的用处

春节期间,她得到了一些压岁钱。我从邮局取回一笔稿费,她看见了,对我说:“爸爸,你把你的钱给我,我把我的钱给你。”我听了一愣,问:“我的什么钱?”她说:“稿费呀,比我的压岁钱多。”我笑了,说:“可以的,不过你没地方放,让妈妈替你保管。”她急了,说:“我有一个抽屉,专门放我的好东西。”我要看,她便把我带到卧室,拉开一个抽屉,那里面放了一些小布片、小发卡之类。我和她商量,先给她一百元,其余的由妈妈保管,她嫌少,不肯接。妈妈正在看刚冲洗出来的一沓照片,她突然急转弯,指着那沓照片,潇洒地说:“那么就把这当压岁钱吧。”

在她的小脑瓜里,钱有什么用处呢?她的储钱罐快要满了,妈妈问:“你把钱存满了干什么?”她答:“存满了把它们都倒出来。”问:“倒出来干什么?”答:“倒出来,好多好多硬币,看着高兴呀!”(3岁)

三岁半的旅行(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春天,朋友们集体出游,三岁半的啾啾随我们同行。十几个大人,只有她一个孩子,便成了大家宠爱的对象。

在机场候机室,众人欣赏地围着她。阿蓝说:“你把我们都迷倒了。”红问:“怎么没倒?”阿蓝朝后仰,头发垂下。啾啾说:“头发倒下了。”阿蓝问她:“你的白马王子是谁?是不是爸爸?”她严肃地回答:“爸爸就是爸爸,爸爸本身不是白马王子。”

我们多次在阿蓝的俏江南吃饭,啾啾最爱吃的一道菜是鸭饼。阿蓝喜欢孩子,每次看见她,总围着她转,但她显得有些矜持。红做她的工作,告诉她,阿蓝阿姨本事可大了,有好多个餐馆。她问:“阿蓝阿姨的每个餐馆里都有鸭饼吗?”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她才露出服气的神情。

崔健戴着那顶洗白了的帽子,从帽檐下笑眯眯地看着她,问:“你叫什么名字?”她笑而不答。崔健说:“你叫周健吧?”她小声说:“你叫崔音序。”她用这个方式既回敬了他的玩笑,又回答了他的问题,令他吃一惊。

飞行途中,她快活极了,不停地说话和评论。机舱外,云层不厚,透过云的间隙可以看见下面的沟壑,一条略微泛红的长长的黄带子蜿蜒其间。妈妈告诉她,那是黄河。她惊呼:“妈妈你看,黄河流到云上去了!”的确,黄带子的另一端向天际甩去,被云遮住了去向。于是妈妈给她讲王之涣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讲唐朝的诗人,提到了李白。她会背《静夜思》,问妈妈:“李白还活着吗?”妈妈向她解释,李白是古代的人,很久以前活着,早就不在了。她听了,露出思考的表情,显然感觉到了时间的令人困惑。

抵达成都,在一家宾馆休息和午餐。这次出游,京城一个作家是发起者,行前他给我们的说法是,成都附近一个景区的开发商是他的朋友,请我们去玩一玩,不需要我们做任何事。到了以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午餐后,我们突然被招呼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我和崔健还被指名在会上发言。发言就发言吧,反正我是要说真话的,谈了中国旅游开发对于生态的破坏。崔健拒绝发言,事后他对我说,他觉得我的发言特别好。

我们开会时,红带啾啾去近旁一个公园玩,在那里给她买了一只米老鼠形象的氢气球,她视为宝贝,一路上小心翼翼地举在手里。回到宾馆,她举着气球来会场找我,想给我看她的收获。一个女服务员把她拦住了,喝令她离开,她一慌张,松开手,气球飞跑了,停留在天花板上。我冲下狗屁主席台,跑去找我的受了委屈的女儿。她躲在一个角落里,一动不动地蹲着,小手撑着脸,泪流满面。我把她抱起来,向大家宣布:谁替啾啾把气球拿下来,奖一个吻。老六、和平马上搬来几把椅子,叠架成梯子,和平攀上去,把气球取了下来。啾啾信守诺言,给了两位勇士每人一个吻。

女服务员为了维护某种东西而驱赶一个小女孩,这个举动使我对那种东西嗤之以鼻。我确信,那必是一种伪善的、冷血的东西。

早晨醒来,是在山里。红带啾啾到户外散步,在草叶上寻找露珠。住地近旁的草叶是干的,啾啾很失望。走到树林边上,她们终于找到了,每一片草叶的叶尖上都有一颗晶莹的小露珠在闪亮。啾啾弯身拾取,两只小手湿漉漉的,在旭日的照耀下,她的笑盈盈的眼睛也是两颗闪亮的露珠。

正在举办郁金香花会,大面积的各色郁金香盛开,人们纷纷拍照。记者追着要拍啾啾,她一概拒绝,只让爸爸妈妈给她拍。在郁金香与小径之间,隔着一片草地,许多人踩到草地上,为了照相时离郁金香近一些。红让她也去,她不肯,问她为什么,她指着被人们踩踏的青草哭了。一个小男孩蹲在草地上拔草,她看见了,赶紧上前,用手护着那些小草,俯下身去亲吻。

修龙邀若干朋友从成都去云南,他在丽江有一家旅店,我们欣然前往。

先飞到昆明。风和日丽,我们在翠湖边喝早茶。一路走来,阿蓝常和啾啾玩,玩得非常投入,已经深得啾啾的心,此时两人正面对面坐着玩拍手的游戏。一个身披袈裟的僧人飘然而至,驻足含笑赏看良久,又飘然离去。

晚上,修龙带我们去驼峰酒吧,说那家酒吧很好玩。在出租车里,啾啾很疲惫了,仍不愿睡,说:“看见好玩的地方我就精神了。”到了酒吧,看见我们只是坐着喝茶,她感到纳闷,问妈妈:“好玩的地方在哪里?”我指着墙上一条标语读给她听:“全世界爱玩的人联合起来。”她说:“这有什么好玩!”好在有阿蓝兴致勃勃地和她玩捉迷藏,这个夜晚她仍过得很愉快。

从昆明飞丽江,机舱外是一望无际的云海,这里那里涌起形状和大小各异的云浪、云柱或云峰。高原的晴天,最好看的是云,真正是洁白无瑕,又云谲波诡。啾啾坐在靠窗的座位上,一直在观赏窗外的云景,十分兴奋,形容道:“云像棉花。”觉得不妥,又说:“云像大海,上面有雪浪。”我夸她形容得准确。

在丽江,我们住在修龙开的木王府驿栈。啾啾听说修龙是这个旅店的老板,觉得很新奇。但是,看见他成天只是陪着我们吃喝和玩耍,她又纳闷了,问妈妈:“修龙叔叔在哪里当老板呀?”修龙的妻子从成都直接回北京,没有同来丽江,她由此做出了一个推断,悄悄告诉妈妈:“宋颖阿姨一定不知道修龙叔叔当老板了。”

在这次旅行中,她始终带着心爱的玩具小羊。早晨醒来,她告诉我:“我醒了。”我问:“小羊醒了没有?”她说:“小羊是假的,只能假睡假醒。”我说:“对,小羊是假的,所以做什么都只能是假做。”她表示同意:“假吃饭,假玩。”然后口气一转,欣慰地说:“我是真的,做什么都可以真做,真吃,真玩。”

丽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一条小河穿越美丽的古城,河上有古色古香的石桥和木桥,城里布满鳞次栉比的特色小店。但是,这个可以真玩的小女孩却没有了玩兴,她病了,到丽江的第二天便呕吐、发烧,被送进当地的诊所输液。躺在病床上,她告诉我:“我想小黄了。”小黄是一只绒毛兔,也是她心爱的玩具之一,留在了北京的家里。她接着说:“我心里想了还不管用,还要看见她。”我称赞她说得好,把想念的感觉说清楚了。我说:“你当然想念小黄,因为它是你的伙伴,它总是和你玩。”她立刻纠正道:“它是假的,它不会和我玩,是我和它玩。”在表达的准确上,她从来一丝不苟。她问我,她这么想小黄,怎么办。我知道她是想家了,立即让人订机票,结束了这趟旅行。

在这趟旅行中,她交了阿蓝这位大朋友。回到北京后,一天晚上,她接了一个电话,只听见她说:“阿蓝阿姨缮我听出你的声音了缮我给你打电话了,是一个男的接的,说你的电话改了缮我们幼儿园的饭也很好吃缮我们幼儿园也有许多玩具缮”后面两句,估计是阿蓝邀请她去吃饭和玩,而她礼貌地谢绝了。红感慨地说,啾啾内心是很高傲的。

小小语言学家(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早晨,啾啾醒来,在床上自言自语:“贝贝,小贝贝。”我问:“小贝贝是谁?”她答:“一个人。”我吃惊得不敢相信。接着,她看见我穿着针织内衣,而不是平时常穿的衬衫,指着说:“你怎么穿上这个了。”我更是吃惊得不敢相信。我一定是听错了吧?

这是一岁七个月的啾啾,一个袖珍娃娃的模样,声音还那么稚嫩,却会说出许多语义、语法、语气都准确的句子,令人不能不生出奇异之感。

在啾啾生长的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现常常引起我的惊奇,我记了大量笔记。我读过皮亚杰研究儿童的语言和思维的专著,感到有两点不满足。其一,他的主要观察对象是六岁及六岁以上的儿童,忽略了幼儿阶段。事实上,从一岁半开始,幼儿的语言发展就进入了活跃期,也许正是在六岁前的阶段里,儿童的语言具有区别于成人的最鲜明的特点。其二,他的注意力放在语言的功能研究上,据此把儿童语言区分为自我中心的语言和社会化的语言,而将前者断为儿童语言的特征。事实上,儿童语言是极为丰富的现象,与成人语言比较,除功能之外,还具有许多别的特征,同样值得注意。

我不是专家,本书的任务也不是做理论研究,我在这里只是把所积累的感性材料加以整理,或许可供相关专家参考。

从一岁半开始,幼儿的词汇量迅速增加,对组词造句发生了浓厚兴趣。这个时候,父母如果多和孩子做问答游戏和练习,能起有力的推动作用。

红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我常常听见母女俩玩对口词,啾啾对答如流:饭饭——吃的,灯灯——亮的,狗——汪汪缮红还不失时机地向她提问。早晨,她没有看见我,问:“爸爸呢?”红说:“在工作。”她问:“阿姨呢?”红说:“在做饭。”红趁机问她:“妈妈呢?”她见妈妈在穿衣,回答:“在起床。”问:“宝贝呢?”她答:“在这里。”然后,她自己总结道:“爸爸玩电脑,阿姨做饭饭,妈妈在起床,宝贝在这里。”

她做造句练习非常主动。有一天,我们醒后在床上玩,红说:“我们一家人都在床上。”她听见了,马上说:“爸爸在床上,妈妈在床上,宝贝也在床上。”

这种造句练习同时也是思维训练,包含着对一般与个别、共性与差异的理解。她乐此不疲,一直延续到两岁多,所造的句子越来越具有认知的内涵。比如说,我上厕所,她在卧室里喊:“爸爸,你干什么呢?”我回答了,只听见她接着发表议论:“妈妈是坐着尿,爸爸是站着尿,宝贝是把着尿。”概括得十分准确。有一回,她对妈妈如此概括全家人的职责:“爸爸要工作,妈妈要上班,小燕要洗碗,我要背唐诗。”其实她很少背唐诗,这么说只是为了凑个整罢了。还有一回,妈妈唤她“心肝”,她由这个词发挥,说:“妈妈是心妈,爸爸是心爸,宝贝是心宝。”通过造这类有节奏的排比句,她无疑感觉到了语言的*。

孩子一岁多时,有限的词汇量尚不足以表达比较复杂的要求,观察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寻找表达的方法,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早晨,啾啾醒来,在床上喝奶。一会儿,她说:“妈妈,喝奶。”她已经在喝奶,妈妈不明白她的意思。她立刻把奶瓶举给妈妈看,补充说:“妈妈帮忙喝奶。”原来,奶瓶里的剩奶不多了,她要妈妈帮她把奶瓶竖一竖,以便能喝到。

她穿着袜子站在地板上,我想给她穿鞋,她不让,说:“宝贝穿。”她从地板上捡起自己的一双小皮鞋,走到一堵窄墙前,放下鞋子,鞋尖对准墙壁,整齐地摆好。然后,双手扶着窄墙的两侧(我这才明白她为什么要走到窄墙前),把一只脚伸进一只鞋里。可是,脚后跟卡在鞋外了,于是,她拖着一只鞋,手拿另一只鞋,走到妈妈面前,说:“妈妈帮忙。”妈妈误解了,要帮她穿另一只鞋,她叫了起来:“宝贝自己帮忙!”我一直在旁观察,知道她的意思,说:“是不是脚后跟在鞋子外面了?”她赶紧点头,说:“妈妈帮忙。”神情立刻轻松了下来。

在一家饭店吃饭,妈妈对她说:“你去让那个阿姨把音乐打开。”然后观察她怎么做。她跑到服务员面前,望着她,响亮地喊了一声“阿姨”,然后朝音响跑去,一边说:“看看。”用这个方法转达了妈妈的要求。

满两岁后,一个显著特点是能够理解和表达比较复杂的语法了。

她站在那里,自己突然说:“小兔说我是小兔。”我估计是在转述她看或听的故事,发现这是练习人称代词的好机会,便问她:“那宝贝会怎么说呢?”她答:“宝贝说我是宝贝。”然后,问她爸爸、妈妈、姐姐会怎么说,都正确。再问:“爸爸对宝贝会怎么说?”答:“爸爸说你是宝贝。”宝贝对爸爸呢?“宝贝说你是爸爸。”爸爸对妈妈会怎么说宝贝呢?太绕了,她听不明白,我慢慢地重复一遍,她想了一会儿,答:“爸爸说她是宝贝。”

妈妈说:“啾啾是好孩子。”她说:“不是的,是小坏蛋。”妈妈问:“谁说啾啾是小坏蛋?”她答:“周音序说啾啾是小坏蛋。”我在旁听到,注意到她有意避免了“啾啾说啾啾”这样别扭的表达。

红叹息:“整天侍候你,整天折磨你!”她是故意把主语和宾语模糊掉了。啾啾十分警觉,立即追问:“谁侍候我,谁折磨你?”

两岁时语言表达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准确。

看电视里的奥运会,她喜欢看跳水。我问她:“你会跳水吗?”她答:“不会,我会下水。”我笑了,可不,她不会游泳和跳水,但下过水,这个“下”字用得准确。

她用一根手指去勾一样玩具,勾到手后,叹道:“我终于钓起来了。”这个“钓”字也用得准确。

小燕带她去美美家,回来时,我想知道是否还带她去户外了,问她:“宝贝去美美家了还是去外面了?”她答:“从美美家去外面了。”全面、准确而简练。

朋友们在怀柔玩,住农家大炕,男女混住。红说:“男女杂居。”她跟着说:“男女杂缮”说不出来了。红试图替她换一个易懂的说法:“男的和女的缮”正琢磨用什么词,她接上了:“分不清。”

她善于选择准确的词。看见一种颜色,她说:“淡棕色。”我从塑料纸上撕药用胶布,她说:“很难揭。”都是我一时想不出的。

我带她在院子里采野草,要给兔子吃。院子里有许多人工种植的草,却不易见到野草。她有点着急,问:“哪儿是野草,是自己长出来的草呀?”她说出了对“野草”这个词的正确理解。

妈妈带她在商场购物,买好了东西,她问:“交钱的地方在哪里?”妈妈没有回答,她又问:“款台在哪里?”闻者皆吃惊而笑。

为了准确地表达一个意思,她常常自己造词。

她和妈妈在浴盆里一起洗澡,她给妈妈淋水,妈妈也给她淋水。她告诉妈妈:“我们两个对洗。”

她手上有一个小伤口,非常小,只是一个点。妈妈说:“小伤口。”她马上纠正:“小伤点。”

我们在谈论某人的龅牙齿,她指着我说:“你是平牙齿。”看见我在吃炸馒头,她说:“你吃炸馒头,我吃鲜馒头。”这都是她自己组造的对应词。

我和她在附近小区玩滑梯,那滑梯是水泥材质的,很粗糙,坐在上面必须用手协助才能往下移。我说:“这算什么滑梯呀。”她马上说:“是粘梯。”自造的反义词,多么准确。

她自己造形容词,说她的一件粉红色衣服是“粉艳艳的”,儿童乐园里包裹地板和护栏的皮料是“皮绒绒的”。

幼儿是小小语言学家——这绝不是一句戏言,我也绝不是单指啾啾。我在许多幼儿身上观察到,幼儿对于用词的准确性不但敏感,而且极其认真,发现谁用错了词,每每不肯放过,要加以纠正。

啾啾拿起一张纸,上面有我用电脑打印的红的画像。她说:“妈妈。”我问:“谁画的?”她答:“爸爸印的。”她没有顺着我的问话说“画”的,而是说“印”的。

她给玩具娃娃喂牛奶,我问:“娃娃吃了吗?”她扭过脸来瞪我一眼,强调地说:“喝了!”纠正了我用“吃”字的不当。

我用一本本杂志在地板上连接成长长的桥,然后我们在上面走,她很喜欢这个游戏。中间有一本杂志歪了,桥断了,我说:“宝贝把它搭好。”她说:“我来铺。”她不说“搭”,说“铺”,杂志紧贴着地板,用“铺”字更准确。

吃带鱼,我不吐鱼刺,因为鱼刺很脆,她注意到了。我解释说:“爸爸牙齿大,能把鱼刺咬碎,宝贝牙齿太小了,咬不碎。”她纠正说:“我的牙齿嫩,咬不碎。”(2岁)

在超市,我把她放进购物推车里,她不肯坐,我就让她站着。她想下来,说:“我不坐车。”想了想,觉得不准确,纠正说:“我不站车。”

那家乡村宾馆的房间里有许多臭大姐,她见了,很兴奋。我们展开了消灭臭大姐的斗争。第二天早晨,她看见屋里有死了的臭大姐,便说:“臭大姐都死了,没有臭大姐了。”说毕,想了想,自己纠正:“没有活的臭大姐了。”

我们看图画书,我说:“一只恐龙。”她纠正:“不是一只,是一头恐龙。”

小燕买回玉米,我吃了叫好,小燕说是在早市买的,不是在大棚买的。我没听明白,问:“什么大棚?”她听见了,解释说:“大名叫集贸市场,大棚是它的小名。”我一听乐了,她知道她有小名和大名,居然活学活用到了市场身上。我到厨房门口,告诉正在厨房里的红,赞道:“太精确了。”谁知她又听见了,在我背后喊:“不是精确,是准确!”(3岁)

进入三岁,啾啾在语言上的一个新表现是爱追问词的含义。无论看电视,还是听大人说话,她常能挑出某个生词或关键词来提问。有时候,她会自己在心里琢磨良久,然后在一个仿佛不相干的场合突然提出来,一定要问个明白。

我带她出去散步,她问我:“什么是粗心大意?”我讲解了,问她在哪里听到的,她说在幼儿园里听录音机听到的。回到家里,她对妈妈说:“有一个词对你很适合。”妈妈问是哪个词,她答:“粗心大意。”

妈妈在看电视上的球赛,她在一旁,听见电视里说球迷,问妈妈:“什么是球迷?”妈妈答:“就是爱看球赛的人。”她叫起来:“你就是球迷!”接着,给家里每个人都做了鉴定:“我是玩迷,爸爸是工作迷,小燕是做饭迷。”我说:“小燕才不爱做饭呢。”她承认,说:“妈妈要看球,爸爸要工作,我要玩,小燕就只好做饭了。”

我们谈论她的身高,红说“一般”,她听见了,问我:“什么是一般?”我说就是不高也不矮。她明白了,说:“不高不矮是中。”

晚上,出去送客,她没有穿鞋,却说要散步,其实是要我抱着她走走。我说:“抱着不算散步。”她问:“怎么是散步?”我说:“散步得自己走。不过,为了办事而走到一个地方也不是散步,散步是不办事,走着玩。”她问:“骑自行车是不是散步?”我说:“不是。”她问:“开汽车呢?”我说:“也不是。如果开汽车不是去办事,而是开着玩,那叫兜风。”她问:“骑自行车玩是什么?”我说:“也算兜风吧。”

妈妈谈到孕妇,她问:“什么是孕妇?”妈妈答:“就是要生小孩的女人。”她问:“你生我的时候是不是孕妇?”妈妈答:“怀你的时候是。”她问:“生我的时候是什么?”妈妈答:“产妇。”我夸她善于通过提问题使知识更精确。

对于熟悉的词,她也常常认真地追究其含义。比如她问:“为什么有的熊是熊猫,多了一个猫字?”“零食不是零吗,怎么还能吃?”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幼儿的语言感觉非常细腻。

两岁的啾啾会因为不喜欢一个发音而拒绝一个名称。我从哈尔滨带回一种大面包,告诉她,这叫大列巴,她立即说:“不大列巴。”问她为什么,她说:“太难听了。”她还会因为不喜欢一个名称而拒绝一件物品。妈妈说要给她买一个傻瓜相机,她嚷起来:“要聪明相机!”我向她解释,这里的“傻瓜”不是骂人,她不听,坚持要聪明相机。

三岁的啾啾善于捕捉语言的有趣之处。她和妈妈在说英文单词,她突然有所发现,高兴地说:“耳朵是ear,驴子也是ear,ear的耳朵是ear!”电视里在播我的节目,是我和主持人玲玲谈两性话题。她听见“男女”这个词,便指着电视里的我和玲玲说:“这不是男女吗?男女在讲男女。”

电话铃响了,妈妈接听,高兴地说:“是一九呀。”一九是我们一个朋友的名字。她发议论了:“他怎么叫一九呢,那不是数字吗?”看见发给我的电子贺卡,上面有“石磊”这个名字,她惊呼:“啊,这个名字全是石头!”

三岁的啾啾,一大特长是善用虚词。

我们在聊一件事,她插话表示不同的意见,说:“其实缮”学者陈乐民在场,评论道:“啾啾对于虚词掌握得很好,有语言天才,将来是一个吕叔湘。”

早晨,我睡着,红和小燕在给她找衣服,我听见她说:“但是——但是太小了这衣服。”我心想:用“但是”来开始一句话,非语言大师不能啊。

两家人在饭店吃饭,她一开始就睡着了,直到我们吃完才醒来。醒来后,她仍不想吃饭,在饭店里玩了一会儿。回家途中,我们说起她一直在睡觉,所以没有吃饭,她立刻加上一句:“而且还玩了。”这个“而且”让同乘一车的正来赞叹不已。

在公园玩,天色还亮,但时间已是傍晚七时了。我们要回家,她不太情愿。红说:“我还没吃晚饭呢,已经饿了。”她理解地说:“不但妈妈,还有爸爸也饿了。”接着说:“非回家不可了。”痛快地跟我们出了公园。

小燕在调电视频道,哄她说,有芝麻开门的节目。她大声反驳:“没有,一般来说根本就没有。”

请看这些语法十分复杂的表达——

早晨,我让煮汤圆,说:“我喜欢吃,啾啾也喜欢吃。”她立刻告诉我:“我喜欢我们俩都喜欢。”一个动宾结构的复合句。是感情的表达,还是语言的游戏?(3岁)

我和红各写了一篇故事,她都能全文读下来。阿良听说了,请她再读一遍。她拒绝,说:“因为我知道你知道我能够读。”为了找一个简单的借口,用了这么复杂的一个句子,其中包含了三重动宾结构。(5岁)

她还常常使用非常学术的语言。

她身上痒,让妈妈挠,妈妈便在她的背上挠起来。她指点:“不是背,是肩膀的内侧!”

一本杂志的封面,是一个头像,半边脸实,半边脸虚。妈妈问她,那虚的半边是什么。她想了一会儿,高兴地说:“我知道了,那是脸的形状。”

她照着一只苹果写生,画完后,告诉我们:“这是苹果的形象。”

她把家里划分为“生活区”和“玩区”。(3岁)

有一个两人玩的绳子游戏,互相用手指挑勾图案,我们都叫不出这个游戏的名称。她向妈妈提起来,如此描述游戏的开头:“中指紧贴手心缮”

我给她表演,右手假装捏一根线,牵动左手食指上下动。她马上说:“我知道了,节奏跟它同时就行了。”“节奏”一词用得确切。(4岁)

她做手工,产品是纸陀螺,有的旋转得好,有的旋转得不好。她解释说:“转得不好的,有的是因为坏了,有的是因为品种问题。”她指给我看,那种支点平的就属于品种问题。(6岁)

她坚持不懈地讲究表达的准确和精确,决不肯含糊。

吃药,她说药苦。我们说起感冒冲剂,她评论:“感冒冲剂不苦。”然后纠正:“微苦。”再纠正:“比微苦还少一些。”

小燕去幼儿园接她,红发现下小雨了,便去迎她们。不一会儿,门铃响了,我开门,她在妈妈怀里。我接过来,看她情绪好,便说:“妈妈接你,高兴是吗?”她反驳:“不是接我,是遇到我了。”红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告诉爸爸。”她告诉我,在幼儿园门口买的氢气球飞了。接着她开始想象:气球到云那儿去了,要把绳子拴在云上。我顺着她说:“气球对云说,是啾啾给你的。”她又反驳:“不是我给她的,是我的手松开了。”

早晨,她告诉我,她的眼角老有眼泪,我一摸,果然。我问她,白天有没有眼泪,她说没有。我又问,是不是每天早晨都流。她说:“不是,就是现在,不是原来的现在。”清楚地排除了别的解释。

我向红转述她的话,意思是为了让老师好管理,她在幼儿园里努力吃饭快一些。她听见了,说:“今天不是这样的。”我说:“今天是自己就吃快了,是吧?”她说:“不知不觉的。”(4岁)

有时候,她对语言的认真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我们之间会发生争论。这种情况较多发生在六岁上小学后。

我说:“明天宝贝要上音乐课。”她反驳:“不是上音乐课,是上钢琴课。”我说:“钢琴是音乐的一种。”她说:“钢琴不是音乐,钢琴弹出的曲子是音乐。”我问:“钢琴是什么?”她答:“钢琴是乐器。”当然,从我说出“钢琴是音乐的一种”时起,我已经输定了。

她比较我们家的两处住宅,说:一处在郊区,但吵闹,另一处在市中心,但安静。我说,可以有四种情况:在郊区而吵闹;在郊区而安静;在市区而吵闹;在市区而安静。她反驳:“只有两种情况:吵闹和安静。”我说:“加上地点,就有四种情况。”她说:“你说的是地点,不是情况。”妈妈插话:“爸爸的意思是有四种可能性。”她说:“说可能性还差不多。”

真是一个认真的人。我觉得挺好,思维的清晰和严密就是在认真中训练出来的。

啾啾四岁时,有一回,我解释一个词,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解释得很不清楚。她听完后要求说:“说我懂的话,不要说我不懂的话。”

我立刻感到深受教育。

无论一个什么道理,只要是适合于给孩子讲的,就一定要用孩子懂的话说,也一定能用孩子懂的话说。对于大人来说,这同时也是自己把道理真正想明白的过程。如果孩子不懂,往往说明大人自己没有想明白,或者更糟糕,说明这个道理根本就不适合于给孩子讲。

在今天,后面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在幼儿园里,在小学里,人们常常对孩子进行道德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训话,说一些套话和官话。这种做法,撇开别的坏作用不说,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也是恶劣的干扰,严重地败坏了孩子的语言感觉。幼儿的心智生长和语言学习本来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自然过程,现在硬是插进了这些抽象、人为、生硬的语汇,它们在孩子的经验中没有任何对应物,却被要求经常和熟练地言说。这就好像在孩子的精神的胃里投入了一些无法消化的坚硬的石块,其结果只能是导致精神上包括语言上的食欲不振和消化紊乱。

说孩子懂的话,不要说孩子不懂的话——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懂孩子。我常常发现,正是那些不懂孩子的家长和教师总在说着孩子不感兴趣因而听不懂的话。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要求看做一项教育原则,以之来判断教育内容是否恰当以及教育者素质的高下。

伊甸园里的文学(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孩子常常不假思索,口吐妙语,其形象、贴切、新颖,是成人难以企及的,哪怕这个成人是作家,尤其这个成人是作家,比如我。

这是伊甸园里的文学,人刚刚学会命名,词汇十分有限,却是新鲜的,尚未沦为概念。眼前的景物,心中的感觉,也都是新鲜的,尚未被简化为雷同的模式。用新鲜的语言描述新鲜的事物和感觉,正是本来意义的文学。

如同儿童绘画一样,儿童的语言表达也是一个宝库,是文学的源头活水,是大师们学习的好课堂。

我从啾啾身上清楚地看到,幼儿期是语言能力的高峰,幼儿不但讲究表达的准确,而且擅长表达的生动。啾啾不时蹦出的精彩表达总是使我无比喜悦,又自愧不如,我只有虔诚收藏的资格。

1.悖论式的妙句

她困极了,但又翻来覆去睡不着,向妈妈诉说:“我困得都睡不着了。”

她和妈妈从外面回来。妈妈说:“我都累糊涂了。”她马上脱口而出:“我累精神了。”她大约是要和妈妈反着说,但累的结果不一定是萎靡,的确也可以是兴奋。

电影里,一个男人乐极而悲,大笑又恸哭。她评论说:“他笑着哭。”(2岁)

2.形象的比喻

红和我说话,她听见“口腔”这个词,问:“什么是口腔?”我笨拙地给她解释:口腔就是嘴里,里面有牙齿、舌头缮她马上领悟了,说:“口腔是牙的房顶。”

她鼻子里痒,问她是鼻子里的什么位置,她想了想,说:“鼻墙。”

我没有找到奶瓶盖,就找了一个代用品。一天早晨,她告诉我,她找到了,在五屉柜上。我没有看见,她说:“在左眼上。”五屉柜的抽屉有两个凹槽,的确很像左右两只眼睛。

她要睡了,红嘱我把灯拧暗些,她立即叫起来:“不要暗!”红说,亮了睡不好。她解释:“不亮就行,暗有点像污染。”(3岁)

霰儿送来一束百合和一束黄玫瑰。她即兴发挥,说:“妈妈是百合,我是黄玫瑰。”我问:“爸爸呢?”她说:“爸爸是一棵苹果树,又大又高又粗,长满苹果,永远这样。”多好的祝福。(5岁)

3.生动的拟人

屋外传来风的尖叫声。我说:“真可怕。”她附和,说:“像有人掐它似的。”

晚上,我们在院子里散步。她注意到喷泉没有开,说:“喷泉睡了。”接着说:“路灯没有睡,路灯要到天亮再睡。”(3岁)

天热了,她发表议论:“以前太阳是宝贝,现在太阳缮”说到这里,她停住了,在琢磨如何表达,想了想,接着说:“现在阴凉是宝贝。”

她评论北京街道施工的状况,说:“北京生病了,到处都挖,它疼,都流眼泪了。”(4岁)

在无锡,我们乘电瓶车游览高尔夫球场,风很大,迎面扑来,冷飕飕的。她说:“风把我们当高尔夫球了。”

小燕洗了她的小手套,挂在阳台的横杆上。她去看了一眼,扑哧一笑,说:“它们孤独地挂在那里。”横杆上只有那一双小小的手套,的确显得孤零零的。(5岁)

4.贴切的形容

她从幼儿园回来,对我们发表感想:“今天只有七个小朋友,老师带我们,像妈妈带孩子,像一家人,不像幼儿园。”

晚上她谈到了噩梦,祈望今夜不要做梦。早晨醒来,她高兴地告诉我,她没有做梦。我说:“很好,完全符合你的希望。”她说:“对,就好像四条边对齐,没有一点缝。”(4岁)

电视节目《候鸟》,有一种鸟飞翔时两脚叉开,她看时笑了,说:“像尿了裤子似的。”很贴切,但大人哪里想得到。

她告诉我,全家人一起吃饭,她吃得慢,只和爸爸或只和妈妈一块儿吃饭,她吃得快,我问她为什么,她想了想,答:“感觉就像是吃自助餐。”

我们在院子里玩,红故意僵直地走路。她说:“像没有灵魂了。”(5岁)

5.新颖的表达

临睡前,妈妈向她用英语道晚安,她说:“我喜欢妈妈用英语说的晚安,有一种夜晚的味道。”(4岁)

她和两个大孩子玩得很欢,红发现那两个大孩子在互相扔别人遗落的一只臭袜子,批评了她,她申辩:“我没有扔,袜子知道,不信问袜子,有没有小手扔过它。”(5岁)

我和红在交谈,她想对妈妈说话,没有机会插进来,后来把想说的话忘记了,沮丧地说:“妈妈,你浪费了我想对你说的一句话。”(6岁)

6.画龙点睛式的概括

晚上,我和红都在厅里埋头看报纸,她有点寂寞,批评道:“两个报纸人!”

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散步。风很大,刚好我们三人的衣服都带帽子,我们都把帽子戴上了。她和我的衣帽是白色的,妈妈的衣帽是棕色的。她形容:“两个雪人,一个豆沙人。”

我问她:“你想象一下,如果妈妈的下巴长胡子,会是什么样?”红立即喊:“如果爸爸长大奶奶,会是什么样?”她笑了,比画着说:“妈妈的下巴是爸爸,爸爸的奶奶是妈妈。”我说:“妈妈一半是爸爸,爸爸一半是妈妈,是吗?”她点头,笑着说:“半爸半妈。”(3岁)

有一段时间,小燕离开我们家,去广东找工作。我们请了一个小时工,一个姓陈的中年妇女,每晚来家里做一个半小时家务。小陈的敬业态度令人钦佩,每天总是主动找事做,把不同角落积压的肮脏加以清除,短短几天,我们家变得从未有过的清洁。啾啾评论说:“我发现小陈阿姨每天做的事都是不一样的。”一句话说清了小陈做事的特点。(4岁)

妈妈说起在报上看到的一个新闻:夫妻两人在开车时争吵,夺方向盘,车翻了,妻受伤,两人拥抱着说我爱你。她评论道:“一个悲喜剧。”

看见一个小男孩把刚买的玩具弄坏了,她评论道:“任何一个小男孩的玩具都是悲惨的。”(6岁)

7.描绘感觉现象

吃猕猴桃,她说:“我一看见猕猴桃,嘴里就酸。”喝可乐,她说:“可乐冒小泡泡,我的眼睛就想哭。”

她说脚痒,我问她是哪儿,她自己已经挠过,告诉我:“把痒劲挠掉了。”(3岁)

咳嗽,吃的药里有双黄连口服液,味极苦,但她每日三次都喝了。有一天她吐真言:“我都苦得发抖了。”

她不喜欢吃果仁巧克力,解释说:“我不喜欢硬的和软的在一起,我喜欢硬的和硬的在一起,软的和软的在一起。”(4岁)

她喊累,妈妈要给她按摩腿,她说:“不是腿累,是整个人累。”

她和妈妈以标准姿势接吻,然后议论道:“接吻太整齐了,感觉就像自己跟自己接吻。”(5岁)

她说:“晒过的被子一个味,都是太阳味。没晒时是各人自己的味,我的没晒也是太阳味。”(6岁)

8.描绘心理现象

为了让她好好吃饭,每天只准她在临睡前喝一回牛奶。一天中午,她要喝牛奶,妈妈妥协了,我表示不满。她对我解释道:“我脑子里只有牛奶,没有水,一点就点到了牛奶。”“点”是指用鼠标点击。

她问妈妈:“《猫和老鼠》里老鼠躺在沙滩上唱的那首歌,你会吗?”妈妈说不会。她接着说:“你听听我心里,我心里会唱,嘴里唱不出来。可是你听不见我心里。”

在车里,她很困了,我问她一个什么问题,她不答,我再问,她说:“我什么也说不了,现在我的脑子里什么也没有。”(3岁)

她告诉妈妈:“有时候我想醒来,可是还特别困,觉得自己睁开了眼睛,可是看见的仍然是我的梦。”(4岁)

她谈看《视觉游戏》的感觉:“开始没有看出来,后来我体验到了幻觉。”

夜晚,她睡不着,向妈妈诉说:“妈妈,我脑袋里面乱七八糟的,像刚吃完饭还没有收拾的桌子,黑糊糊的,像缠成一团的乱毛线。”妈妈用两个成语概括:杯盘狼藉,心乱如麻。

晚上,她躺在床上,很困了,向我诉说:“朝右睡,看见噩梦,朝左睡,看见笑话,都睡不着。”(6岁)

想象力的世界(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许多文豪回顾自己的文学生涯时,在其开端都会发现一个善讲故事的老奶奶、老外婆或老保姆。在今天的时代,这样的老妇已经十分稀缺,所以文豪也相应稀缺,至少难觅那种吸取充足民间营养的人民文豪了。不过,时代不同,不必在意。我想说的是,不论什么时代,在孩子心智的生长中,故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讲故事和听故事是发展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及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给啾啾讲故事,红是主力,我是客串。所讲的故事,有经典童话之类,也有自编的。我更喜欢自编,也鼓励孩子自编,这是对她的想象力和叙述能力的直接训练。其实,孩子不但都喜欢听故事,而且也都喜欢编故事,就看大人能否热情地倾听并且善于推波助澜了。

我在这里主要摘录啾啾自己编的故事。把孩子编的故事及时记录下来,读给她听,能使她充满成就感,是提高她编故事的兴趣的好法子。

一岁十个月时,有一天,啾啾主动要求给妈妈讲故事。她说了第一句,妈妈没听懂,第二句是:“后来妈妈来了。”刚说完,我走出书房,在她们旁边坐下,于是第三句是:“后来爸爸也来了。”这是她讲的第一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也是讲给妈妈听的:“从前哪,有个小姑娘,她有个爸爸缮”说到这里,她停住了。妈妈问:“爸爸怎么了?”她看着妈妈笑,不说话,眼神是调皮的。妈妈的猜测是,她认为妈妈会嫉妒。果然,她不提爸爸了,接下去说:“她妈妈哭了缮”故事到此结束。

她在澡盆里玩水,看见我,她说:“水脏,宝贝不喝,那里干净水能喝,这不能喝。”接着,给我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大意是:警察叔叔说了,不能喝,喝了会流鼻涕,会咳嗽,要打针的。说了一会儿,她抱歉地说:“宝贝说得不清楚。”我赶紧说:“宝贝说得清楚,爸爸都听懂了。”(1岁)

她给妈妈讲故事,内容是:有一天呀,小蝌蚪在游水,这个小蝌蚪可不是水生的,它本事大极了,能够上岸。来了一只大灰狼,它不怕。小蝌蚪的妈妈叫来小金鱼的妈妈,一起把大灰狼赶到水里去了。

她翻开一幅图画,让我讲解。我说,宝贝住在城堡里,住在城堡里的是公主。她指着一座高塔问:“住在这里面的是什么呀?”我说是囚徒,并解释了“囚徒”的含义。她表示理解,说:“公主把囚徒救出来了。”

我把她抛起来,然后接住,这个玩法令她格格大笑。我问:“宝贝怕不怕?”她答:“不怕,爸爸用手接住。”接着给我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有一个小孩,他的爸爸没有接住,摔在地板上了,他的妈妈哭死了。我说:“他的爸爸真笨。”她马上说:“我的爸爸不笨。”

俄国核潜艇失事,报上登了一个遇难者的母子俩的照片。她盯着那照片看,我试图向她讲述事情的原委:那个小哥哥的爸爸坐一个大船,大船坏了,沉在水里了,小哥哥的爸爸出不来了。她一边听,一边点头,表示懂了。我讲完,她总结说:“他爸爸没有了,变成小老鼠了。”

夜里,她睡了一个长觉醒来,精神特别好,要缠妈妈。可是,妈妈困极了,一张嘴说的都是梦话。我睡了一小觉,精神还好,就给她编故事,吸引她的注意。我编的故事是:小兔在森林里迷路了,小熊带它找到了家,见到了妈妈。可是,兔妈妈等小兔等了一天,一直没睡觉。所以,当小兔想要和妈妈玩的时候,兔妈妈说:“我困死了,我要睡觉。”这正是当时她和妈妈之间的真实情况,她听了格格大笑,说:“兔妈妈就是我的妈妈。”

红对我说:“她真淘气,如果是个男孩,该飞到天上去了。”她听见了,立刻编起了故事:“那一天,我看见一个小男孩,他在喊:‘我要摘星星,我要飞到天上去。’”红问:“他飞了没有?”她说:“没有,他妈妈不让他飞,他生气了。”听起来有影射之嫌。(2岁)

她给我讲故事:有六颗黄豆,在锅里翻跟头,跳了出来,一起出去玩,有种种奇遇,上了大学,最后回到家,都做了妈妈,生出小黄豆。

我们开车从超市回来,看见一只老鼠在路上越过,便议论起来。我说,幸亏我们住在四楼,老鼠不易进屋。她立刻开始编故事,说这只老鼠爬墙怎么也爬不上,爬着爬着就掉下来,于是对自己说:“算了吧,我还是直接去一楼吧!”我们听了都笑了。我夸她真会讲故事,她说:“有的小孩就不会讲故事,长大了还不会,她的宝贝真可怜。”

我给她讲解“想象”这个词的意思。她马上用上了:“我想象一个八岁的小朋友,腿跟我一样长,大身体小腿,穿着三岁的鞋子。”她边说边笑,知道这个情景很好玩。

夜里,她咳醒了,难受了一阵,然后精神突然好了,开始欢声笑语。给她吃薄荷糖,怕她不慎吞下,堵塞喉咙,便替她切割成小块,她据此想象道:“糖卡在喉咙里,要去医院拔出来,像拔鱼刺一样,医生笑得针头也掉了,掉得满地都是,大人都趴在地上看缮”她兴致勃勃地说笑着,我们也被她描绘的荒诞情景逗笑了。

晚上,躺在床上,我和她一起编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啾啾、爸爸、小熊维尼、两只真兔子小黑和小白、一只玩具兔子小黄,内容涉及打车、逛公园、划船、游泳等。最后,当妈妈吆喝该睡觉了时,她知趣地让这些人物也都回家睡觉了。在故事中,我们安排啾啾睡在床上,小黄睡在啾啾旁边,小黑、小白睡在阳台上,这一切都符合生活中的实际。我问:“小熊维尼睡在哪里呢?”她说:“睡在书上。”按照生活中的实际,小熊维尼的确是书上的一个人物。(3岁)

从四岁开始,啾啾编的故事越来越曲折、完整,也越来越具有文学性。

朋友宴请,饭前,她给大家讲故事,开头是:“有一只小鸟,嘴里叼一颗种子,种在土里,长成了一棵树。小鸟在树上搭了一个窝,一条虫爬进鸟窝里,小鸟很害怕。一只小鸡来到树上,帮小鸟把虫吃了。小鸡说,天黑了,我没有地方睡觉,怎么办呢。小鸟说,你在我这里睡吧。它们俩就睡在一个小床上缮”故事很长,她没有停顿,说和编同步,听众叹为难得。

出行,在车上,她编故事给我听:“一个小人遇见了一条鲨鱼,鲨鱼把小人吃下去了。小人就在鲨鱼的肚子里生活,鲨鱼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他在鲨鱼的肚子里找到了一把钥匙。”这时我想,小人大约要用这把钥匙打开鱼肚出来了,可是不然。故事的下文是:“这把钥匙也是鲨鱼的形状,小人把钥匙打开,里面也有一个小人,就是他自己。他看见了,说:‘呀,原来是一个梦。’”真是精彩绝伦。

她在阳台上玩,看见我从南极带回的死鸟标本,为它编起了故事:“南极太冷了,它冻死了,但是灵魂在它里面,它有许多灵魂,出来一个,两个,三个缮一共有十个。”

她来找我,给我看她做的“书”,是她剪的纸,对折成书的样子,右半写满我看不懂的“字”,左半画一个小人,表情有些伤心,“书”脊上也写了“字”。接着,她给我讲“书”上的故事:有一个小人,他全家都去世了,但妈妈给他留下了钱,他自己出去买吃的,遇到一个小哥哥,小哥哥帮他做饭,他想妈妈,哭了。此外还做了两本“书”,每本上有不同的故事。(4岁)

她编故事:“有一个警察,不穿警察服,穿跟我们一样的衣服,开跟我们一样的车。”妈妈插话:“那叫便衣警察。”她接着讲:“他遇到一个小偷,问:‘你干吗去?’小偷说:‘我偷钱去。’警察说:‘好,你上车吧。’直接开到了警察局。”

她即兴给我编故事:“有一个小孩,练舞蹈练得身体很软,可是她自己不知道。有一天她走路,有个东西碰在她头上,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拿起来看,原来是她的腿。”

她写了三个故事,读给妈妈听。前两个分别题为《智慧树》和《牛奶狗》,第三个只写了一个开头:“从前有一个小面包,住在烤箱里缮”很大气的开头啊。

她编的一个长故事:有一个小孩,他不小心踢在柜子上,把大脚趾踢痛了。大脚趾生气了,离开了他,他走路就一瘸一拐的了。大脚趾自己去旅行,遇见一只鹅,就骑在鹅上。鹅飞得离地面只有一米,太低了,大脚趾很不高兴。它说,我总是在地面上走,烦死了,给我飞高些。它在鹅身上戳了一下,鹅就飞高了。飞到悉尼,鹅被人抓走了。大脚趾找到了关鹅的地方,有许多鹅,它看见一只鹅身上有它戳的痕迹,认了出来,接着骑鹅旅行。飞到桂林,遇见一只公鹅,两只鹅结婚了,生一小鹅,就是尼尔斯骑的那只茅帧。大脚趾给它们讲自己的身世,正讲着,遇见那个小孩。小孩说,这不是我的大脚趾吗,大脚趾回到了小孩身上。(5岁)

搬到南城新居后,我常带她去公园散步,她总提议边散步边轮流编故事。我为自己想象力的贫乏而惭愧,同时对她的聪慧吃惊。

有一天,她提议兜远路,编了一个极长的故事,讲了一路,至少十多分钟。那是一个古人和一个鸡蛋公主的故事。快出公园门时,她说:“古人说,鸡蛋公主的故事是讲不完的。讲完了。”结束得巧妙。

另一天,讲的是玫瑰公主的故事,大意是:一个年轻国王想结婚,命国内每个男士都推荐一个自己认为最漂亮的姑娘,结果国王都不满意。后来,他看见一朵玫瑰,极喜欢,移植到宫殿里。玫瑰变成公主,与他结婚,成了王后,并生出一朵小玫瑰,是小公主。但是,每天夜晚,她俩都变回玫瑰。有一天,王后说,我想永远做人,你种一大一小两朵玫瑰,我们就不会变回去了。国王照办。王后说,有我在,这两朵玫瑰就永远不会枯萎。为什么呢?因为玫瑰公主是玫瑰女神呀,所有的玫瑰都归她管。

我跟她说起以前在农村的经历,站在湖边浅水里洗浴,上岸后发现,腿肚上叮着几十条蚂蟥,有的钻进了腿肚里。她听了,又编起了故事:一公一母两条蚂蟥钻进了腿肚里,它们一商量,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有食物,就在这里安家吧。(6岁)

记梦(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

梦是想象力的一个更为奇特的世界。梦中景象之新奇,情节之离奇,往往超出人为编造的一切故事。每个人在做梦的时候都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而艺术家也无非是一个善于做白日梦的人罢了。我一直把梦看作一种财富,曾经有一个习惯,做了一个有意思的梦,就及时记下来,可惜后来荒废了。恢复这个习惯是在有了啾啾以后,不过,所记的多半是她的梦。她喜欢对我说她的梦,我也喜欢听她说。她上学后,我鼓励她自己也记。一个有记梦习惯的人,在梦中仿佛有了一种无意识的警觉和主动,梦醒之后也更容易回忆起来。人一半活在人间,一半活在梦中,丢掉这另一半,岂不可惜。

在我的记录中,最早涉及她的梦是在她两岁时。一天夜里,她醒来喝奶,突然大哭,说:“大狗咬我了。”她肯定是做噩梦了,但怎么也哄不住。我灵机一动,在纸上画一只狗,接着画一根棍子打它,画一只铁笼罩住它的嘴,画一只箱子把它关在里面,她破涕为笑了。我当时觉得神奇,在幼儿的心灵中,梦、艺术、现实真是不分家的,而艺术也真能拯救人生。

从四岁开始,她对我说梦多了起来。四岁的梦,基本和所看的动画片有关。看了《小熊维尼》,她做快乐的梦,其中之一是:小熊维尼的家在我们小区,它迷路了,猫头鹰进电梯,又从电梯里飞出来,去找小熊维尼,如此等等,最后,动物们都在我们家会合了。

有几天夜里,她总做相似的噩梦,梦见骨头走路。有一次,梦见的是小燕被热包子烫死了,死后也是骨头在走路。我和红被她的抽泣声惊醒了,看见她在不停地抹眼泪。她自己找到了原因,告诉我们:“每次都是先看了《小鬼当家》,才梦见骨头走路的。”妈妈安慰她,和她一起回想别的动画片中的可爱场景,她笑了,感谢地说:“妈妈把可怕的东西取消了。”

五岁的梦就比较有趣了,以下是若干片断。

——邻居的一个爸爸,一脚踢在儿子的屁股上,把儿子踢到山上去了。接着,在公园里,有许多木偶玩具,它们也在互相踢屁股,把对方踢到山上去。

——在雪中,妈妈带着我打雪仗,参加的还有我的几个小伙伴和一些卡通动物。我们玩许多好玩的东西,其中有投币就飞出的气球和纸飞机,按了按钮就爆炸的鞭炮。

——一个小丑,手里拿着一个话筒跳舞,我跟着他跳,手里拿着四个话筒。

——小棕熊跑了,爸爸帮我捉它,在它的路上撒了许多蜂蜜,它贪吃,被捉住了。

在给我讲了最后这个梦之后,她说:“我梦见你了。是我们俩一起做的梦,你应该知道吧。”我心想:真小儿科。因为要上幼儿园,小燕叫醒了她,这个梦没有做完,她形容梦被打破的感觉说:“我觉得这边没有了,那边还有,就像一只鸡蛋打破了一边。”我心想:真大师。

六岁时啾啾说梦。

——我和班上一个淘气男孩到一个糖果店,我们都长大一些了,他已经变好。后来我就回家,在糖果店旁边,是幻想的家。来了许多人,是我不认识的。我怕闹,进卧室。在卧室里,我站在窗户边,我的那颗牙掉了(她刚开始换牙,下龈长出一牙,但旧牙稳固不动,妈妈说要拔掉,她为此哭了几回,成了心病)。我很高兴,可是,我摸了一下,发现牙还在。我大概真的摸了,因为我感到手指碰到了东西,不能过去。我又回到大屋,那些人又来了,我发现我认识他们,不是真的认识,是幻想的认识。后来我又去糖果店。有些地方我忘了,我一边说,一边改了许多,和梦里是不一样的。

——我到一个地方,像金字塔,我在里面,两边是墙壁,没有人。我害怕了,赶紧出来,看见玻璃下有许多人,其中有既是砖头又是女人脸的东西,不过那女人脸还比较慈祥。我迷路了,想向玻璃下的人问路,他们听不见,我很着急,醒了。

八岁时说梦。

——我把一只鸡蛋放在书包里去上学,就一直担着心,怕鸡蛋碎,会弄脏书本。我乘的是“不迟到飞车”,我在里面洗脸刷牙。这个车可以变成任何形状,飞速到达任何地方,有点儿像哈利岵ㄌ氐哪Хǔ怠5笔敝挥形乙蝗嗽谏厦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43328.html

更多阅读

《鲁豫有约》-周杰伦 鲁豫有约

周杰伦  从第一张专辑中的《娘子》到此后的《双截棍》,从《东风破》唱到《菊花台》,周杰伦一路走来,多样的曲风打动了整个华语乐坛。一位乐评人说,有谁的专辑可以与陈珊妮、黄立行争夺稍显曲高和寡的金曲奖,又可以在彩铃下载的排行榜上

电视节目栏目策划——《鲁豫有约》-周杰伦 鲁豫有约周杰伦2016

栏目名称:《鲁豫有约》主持人:鲁豫(L)嘉宾:周杰伦(J)主题:宣传新专辑《惊叹号》 新电影《逆战》开场:全场灯光突然灭了,大屏幕突然放一段用华丽特效做的周杰伦出道十一年历程的短片。L:(黑暗中想起鲁豫的声音)每次发片都带给歌迷精彩连连的

《宝贝,宝贝》 周国平 周国平著作

《宝贝,宝贝》序周国平(1)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1月12日10:26 新浪读书宝贝,宝贝,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这个词一直重叠着在我的心中回响,如同一个最温柔也最深沉的旋律。宝贝,宝贝。女儿是我的宝贝。小生命来到世上,天下的父母哪个不

声明:《《宝贝,宝贝》 周国平 周国平著作》为网友徒步旅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