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期打动我的小说不多。
中篇中最喜欢的应该是王秀梅的《失疾》,这篇小说沿袭了作家熟悉的写作方法,用两条叙述线索来阐述一个主题:当代家庭爱情生活的顽疾。小说中的两对主要人物其实是没有什么牵连的,只是因为两个孩子的病才把两对“夫妻”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两对“夫妻”的生活尽管是不同的,可是在选择上却殊途同归。一对夫妻在经历了出轨之后重新回归,一对“夫妻”因男方的死亡而结束这段合居的生活。这样的结果让我想起那句“洗尽铅华始见真纯”。这篇小说,作家的叙述是引人入胜的,整个故事充满了张力,很不错。
作为头条的《爱恨情仇》,尽管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人的苦命史,但是丝毫也引不起我的阅读兴趣。我记得很早以前读池莉的《烦恼人生》、《有了快感你就喊》时,每一篇都给人荡气回肠的阅读快感。可是这篇《爱恨情仇》,人物是挖掘了,可是语言却干干巴巴,没有水分,好像每一个句子都是用词汇堆砌起来的,真让我怀疑是不是作家本人所写。这篇小说缺少叙述上的紧迫感,也没有阅读的美感,我记得读作家的那篇《她》时,就已经有这样的感觉了。当然这只是我一个人的阅读感觉,难免失之偏颇。
陈应松的《跳桥记》,其实和《爱恨情仇》一样,虽然也刻画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公胡子”,可是这个人物引起我们的同情了吗?作家可能故意使用了方言,可是我不喜欢,我觉得少量的方言可能会给小说增加色彩,可是用多了,就破坏了小说的阅读连续性,尤其对于那些不懂方言的外地读者,就更是一种折磨。这篇小说的语言也是干巴的,如果不是《小说月报》上的作品,我肯定不会读下去。
《十八相送》写的是一个因溺爱而使性格异化了的大学生,先不说这篇小说的教育意义如何,只是从叙述上讲,这篇小说是能站住脚的。我觉得判断一个小说好坏的最简单标准就是能否让你读下去。这篇小说做到了。
短篇中,先读的于晓威的《午夜落》,因为短,也因为这个作家平易近人,对新人乐于帮助。这篇小说写了一个场景,如果不静下心来,很难读懂其中所传递的信息。小说没有过多的交代,只是通过场景和对话,描写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从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助人,把一个冲动的人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前几天,我还专门找出作家的那篇代表作《L形转弯》通读了一遍,那是篇很不错的小说。
《走甜》写了一个濒临出轨的女人的故事,小说很有味道,人物的心里刻画很成功。只是这个“走甜”怎么理解呢,是个新词组吧。
《梦魇》刻画了一个扭曲时代的一个扭曲的人物,他给我们带来了过多的想象空间。其实我更希望作家把故事讲透,李文零的背后掩藏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侏儒的心》,题材虽然很另类,可是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长久的。侏儒也是人,侏儒也有和我们常人一样的爱恨情仇。《春丽的夏》不好读,琐碎的叙述让人沉闷。《苦心误》写了人性的极端,却也是个教训。
这期的《小说月报》好像换主编了,但愿《小说月报》越来越好。(1190字)(201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