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新药槐耳冲剂的研究 抗癌新药

抗癌新药槐耳冲剂的研究

庄毅


摘要 目的:介绍从民间发掘出一种入药1500余年但湮没已300余年的重要药用菌槐耳,并将其研制成抗癌新药的情况。方法:据研究报告资料,综述有关槐耳的发现、鉴定与考证、生产工艺、理化、药理、毒理与临床试验等。结果与结论:槐耳菌质及其冲剂(颗粒)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阻抑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等功效,现已被批准为中药一类新药,正式投产。
关键词 发酵基质;固体发酵;菌质;清膏

  1977年上海肿瘤医院曾报告,青岛一位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因长期用槐耳子实体泡开水喝,竟奇迹般痊愈。这引起笔者的注意,为此对槐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终于研制成抗癌新药槐耳菌质(药材)与槐耳冲剂(药品),现均已被卫生部批准为中药一类新药,投入生产。现将有关资料作一综合报道。
1 槐耳菌的开发及固体发酵生产
1.1 槐耳的分类地位
  由患者提供的槐耳标本经鉴定学名为TrametesrobiniophilaMurr.,中名为槐栓菌[1]。按Ainsworth等1973年分类系统,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栓菌属[2]。
  查现代有关文献虽提及槐耳,但大多未见注学名[3],少数以为它是槐树上生长的黑木耳,学名为Auriculariaauricula(L.exHooR)Underwood[4],二者的分类位置相距甚远,为澄清这个问题,笔者曾对槐耳进行了详细考证:槐耳始见于1500年前《肘后方》,历代本草均有记述,能“治风”、“破血”、“益力”[5],但湮没于300余年前的清代,现已确证槐耳就是槐栓菌,终于澄清了中药史上的一项悬案[6]。经调研证实,槐耳是产地民间用以治疗癌症和炎症的一种药用真菌,生长在古老的中国槐(Sophorajaponica)上,近代因寄主稀少及群众偶有所得又多璧藏等,故已属珍稀难收购品种。
1.2 槐耳的菌种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采取适用的槐耳子实体,进行菌种分离、纯化并复栽成功,获得人工培育的槐耳。
  经研究表明,槐耳菌丝体生长的适宜营养为:碳源——麦芽糖,氮源——酵母粉,其营养基质是以玉米蕊为主所组成。菌丝体生长最低温5℃,最高温37℃,适温30℃。最适pH=5.5。又据它的生长情况和菌质的药效试验结果,确定了合理的基质成分配比及含水量等,为后继研究奠定基础。
1.3 固体发酵工程[7]
  因槐耳的培育方法繁复、生长周期长、生物效应低、难供药用需要,因此必须探索其它生产工艺。
  药用真菌除直接应用子实体外,国内外又常用液体发酵,我国还有独特的固体发酵工程。传统的固体发酵工程是,药用真菌在由农副产品组成的固体营养基质上生长,分解基质,取得营养,生长菌体,并产生各种次生代谢物质,使基质经发酵后成为菌质供药用。其特点是,菌体不能与发酵后的基质相分开[7],槐耳菌曾采用液体发酵与固体发酵两种生产工艺,将产品分别提取成分,进行荷瘤动物体内抑瘤(S180)试验,前者抑瘤率为12%,后者>30%,效果差异明显,故决定采用固体发酵。这须要先解决发酵质量的监控与终点判断等重要技术关键。
  槐耳在0d~100d发酵过程中,每隔10d~15d取菌质样本一份提取成分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进行动物体内抑瘤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槐耳菌不同发酵时间菌质成分的抑瘤率及其多糖、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时间/d成分含量/mg*g-1抑瘤率/%
多糖蛋白质
 088.2201.90
1516.0324.435
3012.4352.638
4512.7389.454
5511.2309.035
10010.5281.421

  从表1显示,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基质转化为菌质,其多糖含量逐步下降,而蛋白质含量却渐上升,二者间存在消长关系,当达到一定发酵周期(约45d),多糖与蛋白质都渐趋稳定,这时期从菌质所提取成分的抑瘤率明显最高,这时期也是槐耳菌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阶段。在药理试验中,又证实多糖蛋白是槐耳菌质的重要有效成分,可据此制订槐耳的发酵质量监控指标及判定菌质的发酵终点,它也是药品的重要质量标准。在研究了合理的菌质后处理工艺后,原有的药用菌固体发酵的生产工艺已趋完善,即用以生产槐耳菌质。
2 槐耳清膏与冲剂的制备
  槐耳菌在营养基质上发酵可获槐耳菌质,菌质经热水等提取即得槐耳清膏(相对密度1.33以上)。加入适量糊精、糖粉等辅料,混合均匀后制成颗粒,烘干,呈棕黄色颗粒,气腥、味甘、微香,包装成每袋20g,即槐耳冲剂。
3 槐耳新药的基础研究
  槐耳菌质及槐耳冲剂的新药研究是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新药审批办法》各项规定进行的。
  槐耳菌质用热水提取清膏或进一步经乙醇沉淀得多糖,并还可精制成均质的多糖蛋白(PS-T),用它们进行化学、药理等研究。清膏再进行毒理试验。
3.1 化学研究
  槐耳菌质所提清膏含有多种有机成分,10余种矿质元素。动物试验证明,主要活性成分是多糖蛋白(PS-T),为棕褐色粉末,没有明显熔点,280℃时变黑,易溶于热水,稍溶于低浓度乙醇,水溶液pH=5~6,无旋光性。经纸层析与气相层析、高效液相、聚丙酰胺凝胶电泳、紫外与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分析,证明由6种单糖即L-岩藻糖;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D-半乳糖;D-葡萄糖(摩尔比为0.51∶1,51∶1,48∶1,39∶1∶3.24)组成的杂多糖结合18种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见表2。
表2 槐耳多糖氨基酸分析结果

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
 天冬氨酸(Asp)  1.418 甲硫氨酸(Met)0.120
 苏氨酸(Thr)0.731 异亮氨酸(He)0.398
 丝氨酸(Ser)0.626 亮氨酸(Leu)0.569
 谷氨酸(Glu)3.525 酪氨酸(Tyr)0.249
 脯氨酸(Pro)0.740 苯丙氨酸(Phe)0.347
 甘氨酸(Gly)1.073 赖氨酸(Lys)0.689
 丙氨酸(Ala)0.6624 组氨酸(His)0.267
 胱氨酸(Cys)20.160 色氨酸(Try)0.097
 缬氨酸(Vai)0.652 精胺酸(Arg)0.645
 总量/%12.930

  槐耳多糖含量为41.53%,氨基酸总量12.93%,水分8.72%,相对分子量(w)为30000,其多糖分子键糖苷构型为β型[8]。初步分析菌质与子实体成分较一致。
抗癌新药槐耳冲剂的研究 抗癌新药
3.2 药理试验
  经全军肿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进行荷瘤动物体内抑瘤试验,证实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槐耳清膏灌胃对小鼠肉瘤S180抑瘤率为25%~46%,腹水型S180生命延长率为38%。多糖腹腔给药抑瘤率为37.1%~48%,生命延长率为50%。均质多糖蛋白(PS-T)灌胃抑瘤率为38%、腹腔给药为38%~40.1%,P<0.05~P<0.01。说明清膏、多糖及PS-T对小鼠肉瘤S180,腹水型S180有很明显抑瘤作用并对荷瘤动物有显著延长生命的作用。免疫试验显示,槐耳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增强溶菌酶活性,对脐血EaRFC及GVHR有增进影响,对α,γ干扰素诱生,α干扰素促NK活性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特异性抗体产生,促进小鼠脾细胞DNA合成,说明它可明显促进机体免疫功能[9]。它还能提高血清中血红蛋白含量,提示对红血球生成有一定作用。一般药理试验结果,多糖静脉给药对犬血压、心电图、心率均无明显影响,对麻醉后呼吸频率也无明显影响,对家兔呼吸系统、大鼠神经系统的实验也未见异常,说明槐耳对心血管、神经和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
3.3 毒理研究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清膏对小鼠的最大给药剂量相当于人临床剂量的126.6倍;大鼠按95倍灌胃,均未能测出LD50。长期毒性试验,大鼠按临床剂量的95倍灌胃3个月,家犬小剂量组为临床等效剂量,大剂量组为24.7倍,连续灌胃6个月,动物生长正常,经血象、生化等检查分析,各组动物都未发生异常,也未发现由药物引起的病理性改变。特殊毒理如诱变试验及细胞遗传毒性-微核及染色体畸变试验等均为阴性反应。
4 临床试验
4.1 Ⅰ期临床试验
  槐耳冲剂的临床剂量成人每天服用3包,每包20g含干清膏2.64g。正常人服药1个月,服药前后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和心电图等检测均无影响,亦未见对骨髓功能有抑制作用,证实它是安全的。
4.2 Ⅱ期临床试验
  用槐耳冲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128例,按1978年全国肿瘤药物会议制订的疗效评定标准,其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69例,进展46例,有效率11.9%,稳定率64.06%,疗后生存期1~6个月78例,6个月以上到1年32例,其中1年者11例,1年以上至2年者12例,2年以上者7例,一年生存率30%(30/100),随访结束时最长生存期逾5年。试验表明,槐耳冲剂具抗癌作用并有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等功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同时又与5-FU对照组分别治疗Ⅱ期原发性肝癌各32例,均治疗1个月以上,二组临床效果相仿,但疗后一年生存率槐耳组为25%,对照组仅4%,有显著性差异。
4.3 Ⅲ期临床试验
  由6所医院共完成405例,其中50例设甲基斑蟊胺对照组。病情已达Ⅲ期的患者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期3个月以上,Ⅱ期患者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一年以上,疗程间无明显界限可连续服用,原发性肝癌诊断和疗效标准据1993年卫生部《关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订标准。病例按中医、西医分期分型。西医分型以硬化型381例(94.1%)为主,Ⅱ期244例(52.84%),Ⅲ期174例(42.96%)。中医分型共210例,脾虚湿困型50例(23.3%),肝肾阴虚型60例(28.6%),气滞血淤型87例(41.4%),肝胆湿热型13例(6.2%)。试验结果证明,槐耳冲剂能显著减轻肝区疼痛,消除腹胀与乏力,改善黄疸,消退腹水,增加体重,卡氏评分增加,使AFP阳性患者的AFP含量下降,症状好转,持续中位时间4个月。405例中,部分缓解11例,稳定266例,稳定率68.4%。寿命表法疗后生存期半年生存率67.9%,一年生存率44.7%。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疗效与疗程有正相关的关系。按以上中医四种分型,其稳定率分别为64.00%,71.66%,80.46%,23.08%,提示以气滞血淤型及肝肾阴虚型疗效较好,脾虚湿困型次之,肝胆湿热型较差,似与槐耳的治风、破血有关。与甲基斑蟊胺对照组各治疗50例,比较各项指标,槐耳冲剂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
5 槐耳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槐耳产区民间也曾用它治疗肝炎,经试验,清膏对小鼠血清干扰素诱生作用非常明显,对鸭肝炎病毒DHBV在用药后使鸭血清HBV-DNA水平显著下降。槐耳冲剂临床试用于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60例,HBeAg转阴率达33%,而对照组用一般护肝药维生素C等治疗40例,转阴率为5%。说明槐耳对慢乙肝有较好疗效,提示它有可能阻断乙肝患者的癌变,值得扩大探索它的其它临床适应证。
  (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用菌与中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邓叔群.中国的真菌.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515.
2 AinsworthGC,SusmanAS.Thefungianadcancedtreatise1973.
3 应建淅,卯晓岚,马启明,等.中国药用真菌图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
4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433.
5 李时珍.槐耳.本草纲目下册(菜部)二十八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712.
6 庄毅.槐耳的鉴定与考证.中国食用菌,1993,13(6):22.
7 庄毅.药用真菌的固体发酵.中国药学杂志,1991,26(2):80.
8 郭跃伟,程培元,陈玉俊,等.槐耳菌丝体多糖的分离和分析.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2,1:56.
9 陈慎宝,丁如宁,等.槐耳菌质成分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食用菌学报,1995,2(1):21.

(收稿:1996-09-1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42841.html

更多阅读

板蓝根冲剂的功效与作用 双黄连口服液的作用

板蓝根冲剂的功效与作用——简介板蓝根颗粒,主要成分为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为棕色或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主要有含糖型和无糖型两种。板蓝根冲剂的功效与作用——工具/原料板蓝根颗粒板蓝根冲剂的功效与作用——方法/步骤板蓝

转载 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 博客里转载的真实历史

原文地址: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作者:尚律师的博客第一部分:研究篇  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  一、关于对联  1、作为国粹的对联  对联,和律诗、京剧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之所以说其是国粹,系因为它仅仅为中国文化

改善肾脏微循环延缓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进展性肝纤维化

改善肾脏微循环延缓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赵 霞① 张玉侠②△① 辽宁省人民医院肾病科 (沈阳 110016)②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病科 (沈阳 110001)△ 通讯作者  肾纤维化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如炎症、损伤、药物、糖尿病

《福尔摩斯探案集》血字的研究读后感 血字的研究读后感

在刘老师发的必读书目中,我看到了《福尔摩斯探案集》这一本书。家中正好有,于是,就读了几张。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血字的研究这一篇。血字的研究主要说了夏洛克福尔摩斯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超乎常人的观察力。破掉了两期有关摩门教和爱

声明:《抗癌新药槐耳冲剂的研究 抗癌新药》为网友丿兄弟情深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