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济铁路 胶济铁路为什么这么慢
□林吉玲董建霞
胶济铁路的筹建与通车
铁路是近代物质文明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世界上第一条铁路1825年诞生于英国。铁路的出现和发展,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革命,大大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50年之后,这一新式交通工具出现在中国。1899年9月23日,胶济铁路从青岛正式动工,这条由德国投资兴建的铁路,是山东境内第一条铁路,也是德国占领胶澳期间攫取矿产资源的重要工具。
德国是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所以有着更大的夺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的欲望。野心勃勃的德皇威廉二世极想在中国沿海占据一个港口作为侵略基地,并进行了系列准备。他多次派出专家到中国考察选址,其中号称“中国通”的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先后7次来中国进行地理、地质考察,跑了十几个省,最后把注意力放在了山东。1877年他提交的《山东地理环境和矿产资源》报告中,对山东的地理位置、矿藏、物产大加赞赏,称胶州湾为中国北方最理想的港湾,秘密向政府建议“欲图远东势力之发达,非占胶州湾不可”,同时建议“建设一条与内地衔接的铁路线”。同时,德国进行了一系列外交上的准备,以支持沙俄占据旅顺为条件,换取沙俄对其占领胶州湾的“谅解”。一切准备好了,德国政府下令海军:择机占领胶州湾。
1897年11月14日,德国借口“巨野教案”悍然出兵侵占青岛,次年3月6日迫使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界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德国在山东境内建筑胶澳经潍县、周村至济南的铁路且德国在所开铁路沿线附近相距30里内享有开矿权。这个条约的签订,使德国不但把胶州湾一带据为己有,而且把侵略的魔爪伸到山东内地,整个山东成了它的势力范围。
1898年,李希霍芬以1:1000000的比例单独发表的山东地形图和地质图,第一次标注了拟建中的胶济铁路。1899年6月,德国政府批准成立德华山东铁路公司和德华山东矿务公司,1899年9月23日胶济铁路正式动工。
德国为何如此热衷于在山东修路?德国驻上海领事道出了其中的奥秘:“盖我铁路所至之处,即我占地之所及之处。”这显然是“筑路圈地”战略:胶济铁路一通到济南,整个山东都是德国的势力范围。
德国人事先没有与中国另行订立详细办法,便“辄于即墨、胶州、高密等处察勘丈量,先行开办”。筑路之始,德国人占用民田尚偿付一定地价,但均给价不足,致使农民白白失去土地。铁路所经之处,德国殖民者往往强逼农民“迁坟移舍”,起初也“偿以迁移费”,后为降低铁路造价,迁移费一减再减,以至“毁坟拆舍亦一文不与”。德国殖民者网罗了一大批通事(翻译)、路员、差役、小工、中间人,其中一些人助纣为虐。德国铁路公司甚至不顾民众反对,硬要在低洼地带抬高路基,破坏原有水利设施。
这些野蛮行径引起了沿线民众的不满。1899年,高密西乡官亭人孙文高举抗德大旗,率众以土枪、土炮、大刀、长矛以至铁锨、锄头、扁担等为武器,与德国殖民者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屡屡给德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迫使其筑路工程多次陷入停顿。
高密及沿线民众的武装反抗,使清廷惊慌失措,撤换了镇压不力的巡抚毓贤,改派袁世凯来山东做巡抚。袁世凯对孙文领导的抗德斗争进行了镇压。沿线民众的顽强抗争,使急于修通胶济线以实现其扩张野心的德国人也大为震惊。为缓和与沿线民众的矛盾,德国铁路公司与地方官一起磋商订立了《胶济铁路章程》。之后筑路工程进展较为顺利,1901年4月9日,青岛至胶州段通车;1902年6月1日筑到了将近全线一半里程的潍县,1904年6月1日通车到济南,全长395.284公里。
胶济铁路通车后,不仅其营业额逐年稳步增长,而且其侵略势力由沿海逐步向内地扩充和延伸,终点省会济南则成为德国进一步向中国渗透的加油站。与此同时,胶济铁路的筹建与通车,对山东社会经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改变了山东的交通结构和经济格局。
胶济铁路与沿线三地自开商埠
1904年5月,清政府批准济南、潍县、周村三地同时自开商埠,6月1日,山东省内的第一条铁路——胶济铁路全线通车。这是山东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件大事,二者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使山东的对外开放由沿海扩展到内地,并朝着现代化方向实现了重要的历史性跨越。
胶济铁路是连接山东内地与沿海的交通大动脉,东起青岛,经胶州、潍县、青州、周村,直逼济南。德国人迅速在铁路到达的城市建起了他们的商铺。按计划,1904年胶济铁路修至济南就完工。山东巡抚周馥清醒地认识到,只要火车在济南府一响,洋货就会铺天盖地涌入这座古城,内地的资源也会被洋人大肆侵吞,约开口岸城市的主权尽失、利权外溢的局面就要在济南重演。周馥跟随李鸿章办理洋务多年,可谓一个开明官员。他认为不能盲目地抗拒德国势力,只有努力发展经济,理智应对,才能与之相抗衡。
时值清廷发布了自开商埠的谕令,山东巡抚周馥率先响应,自开商埠就成为抵制德国在山东势力扩张的一项措施。他随即与当时的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商议山东开埠事宜,并仔细研究查看地势,最后决定将济南及铁路沿线重镇周村、潍县同时自开商埠。1904年5月1日上奏,5月15日济南等三地开埠正式奏准。
济南商埠区划在老城西关之外,北以胶济铁路为限,南沿长清大道(今经七路),东起十王殿(今馆驿街西口),西至北大槐树(今纬十一路),计东西不足5里,南北约长2里,共4000余亩地。潍县商埠区南至铁路车站,北至霸崖,西至擂鼓山马路,东至白浪河,计地1000余亩。周村商埠区南至火车站,北至民田,西至太和庄刘相国坟,东至周村围子,亦占地1000余亩。三地商埠的选址充分考虑与利用铁路因素,突破老城墙的束缚,毗邻铁路开辟商埠新区,制定发展规划,使城市的格局得以改观,城市空间得到拓展。
为了加强对商埠的管理,山东当局和济南商埠总局先后制定了开办、租建、买地、巡警四个章程,对定界、租地、设官、建造、税捐、经费、邮电、迁坟办法、租地办法、建筑规定、巡警职责等,作了详尽的规定,体现了商埠主权自操的指导思想,同时章程中还闪现着鲜明的现代文明色彩,如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定、对卫生的重视、对安全的强调以及对环境的自觉保护等,可谓是济南等三地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在制度上现代化的开始。
开埠前,济南只不过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商业发展远在周村、潍县之下;周村、潍县虽说工商经济较为繁荣,但只不过是个“大镇”。胶济铁路的通车和开埠政策的实施,使国内外商业资本纷纷涌入。济南逐渐由消费型市场转向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集散型市场。商埠区由此集中了粮行、花行、牛栈、蛋行等土产输出业,以及棉纱、红白糖、颜料、煤油、五金等洋货进口业。同时,各国洋行纷纷在商埠内租地建房,开办业务,如礼和洋行、太古洋行、三井洋行、永昌洋行、美孚石油公司等。商埠区由一片荒郊坟地逐渐变成了商铺林立的繁华市区,众多的商号店铺在这里写就了它们的辉煌与传奇。这样,济南、潍县、周村也与国内外市场建立了密切联系,以铁路为纽带的开放的市场网络开始形成。
铁路开通与开埠后,三地出现了“市廛栉比,路线纵横,物产骈罗,商贾辐辏,日新月盛”的局面。三地与约开口岸青岛、烟台联为一体,打破了原有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大量的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交易,为济南等三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促进了整个山东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胶济铁路的开通,改变了近代山东的交通格局,进而影响了近代山东经济格局的重构,使铁路沿线的城镇兴起,济南、潍县、周村等地也因路而荣。明清以来山东西强东弱的局势因交通条件的变化而逐渐演变成东强西弱的格局,胶济铁路沿线及沿海通商口岸崛起为近代山东的经济中心,这种经济格局的影响至今犹存。
图为李希霍芬 济南老火车站是指“津浦铁路济南站”,
百年前的德国精美建筑,说拆就拆了,可惜啊。
济南老火车站是指“津浦铁路济南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并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当年它和德国人二十世纪初设计的胶济铁路火车站(现为济南铁路局公用建筑)相距仅数百米。两座颇具规模、均为欧式风格的车站近距离并存,这在中国大城市中极为罕见。1992年3月起,虽受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山东省济南市和铁路部门仍落实了老车站拆除方案。 她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车站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她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
她曾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
她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
她曾经且将永远成为人们心中的痛
她就是济南老火车站
济南老火车站位于津浦铁路中段,为津浦、胶济铁路的交会点。根据《济南铁路分局志》的记载,济南在铁路建设初期,共 设有两座火车站:一个是1908年始建设的“津浦铁路济南站”;另一个是1914—1915年建成的“胶济铁路济南站”。1930年代以前,两个火车站同 时使用。1937年“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为了方便管理,将原来的胶济车站并入津浦车站。从此,原来的津浦铁路济南车站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济南老火车 站。
济南老火车站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尔(Hermann Fischer)设计,中国人建造,始建于1908年,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一组具有浓郁的巴洛克风格的哥特建筑群,塔形钟楼、圆形屋顶、拱形 门窗、高大的台阶、花边墙壁,宛如童话般精巧别致的“积木”。建筑师按照使用功能组织空间,主次分明:形象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即使同过去的北京前门老火 车站或上海老火车站相比,济南老火车站在外貌上也略胜一筹。车站以南立面为正面,入口砌以宽大的石台阶,与门前孔武有力的柱廊形成了匀称、协调的沉实风 格,传递给旅人一种笃实、稳重的良好感觉。入门后为候车大厅(后来改作售票厅),平面方形,拱顶高约13米,上覆双坡瓦屋面。南北两墙上嵌以宽大的拱形高 窗,镶彩色玻璃。在候车大厅之东突出一个低矮的绿色球型穹顶,是当年的售票室所在。火车站的西部是一排三层(包括屋顶层在内)的辅助用房,阁楼山墙舒缓的 曲形线条连绵起伏,与候车大厅的穹顶和拱窗互为呼应,从整体上散发出一种稳重而流畅的气息。立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候车大厅与辅助用房之间高高耸起的一座高达 32米的圆柱形钟楼,是济南老火车站的构图中心,堪称为全部设计中的点睛之笔:如果说济南老火车站是世间汪洋人海中的一座小岛,那么这坚实而高耸的钟楼就 宛若指引一叶叶小舟的灯塔了。塔楼顶部东西南北四面设有大钟,那悠扬的钟声在夜深人静时传得很远。
这座火车站甫一建成,便受到了当时国内外建筑家和老百姓的广泛赞誉,成为远东地区最为著名的火车站,成为昔日济南的 象征。许多外地人正是先认识了老火车站,才认识了济南,记住了老火车站,才记住了济南。二战后德国人编制的旅行手册上就建议,到远东最值得看的第一站就是 济南火车站。它还成为当时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建筑学教科书上的范例。赫尔曼·菲舍尔的儿子每年都带专家来济南对其免费检修,建筑实在坚固,即使是唐山大地震也没有对她造成什么影响,还可以自然降温,再用几百年都没问题。
历史走到了1989年。这一年,对济南老火车站是保留老站进行改造,还是彻底推倒另起炉灶,高层人士和专家学者们展 开了激烈的争论。高层最著名的言论就是谢副市长那句“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历史,那高耸的绿顶子(穹顶)就像希特勒军队的钢盔”。此言一出,学术 界骂声一片,痛斥当权者“都是一群暴发户”。1992年3月方案最终敲定,当然是高层占了上风,不计其数的济南人赶去现场拍照留念。7月1日上午8点5分,老站 钟楼上精准的机械钟永远停止了转动,伴随着济南人走过80个春秋的老车站也就此作古。建筑拆除时遭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德国方面要求回收大钟,未果 (2008年6月原大钟在济南铁路局一仓库内发现)。接下来的拆除工程中,由于建筑坚固,原计划一月拆完的火车站竟拆了半年,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终于 使曾阅尽济南百年开埠历史的济南老火车站消失在尘埃之中。同时遭拆除的包括一直被视为“殖民符号”的日本宪兵本部大楼、德国电报大楼,乃至和殖民主义八竿 子打不着的瑞蚨祥老店、万竹园前园等。
济南老火车站拆除了,赫尔曼·菲舍尔的儿子看到父亲的作品已经不在了,悲伤而且愤怒地离开了济南,并说再也不来济南了。
济南老火车站拆除了,著名演员于洋出差到济南,火车开进济南站,同行的人请他下车,他向车窗外看了看说:“慌什么,还没到济南呢,那车站很漂亮,有一个德国人建的钟楼。”当同行的人告诉他这就是济南站,老车站已拆掉时,老先生坐在车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济南老火车站拆除了,老济南人夜里难以入眠,因为那响彻八十载的钟声成为绝响。
济南老火车站拆除了,没有减少殖民主义的象征,却多了一根地方的当权者们,以及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希望成为当权者的媚上欺下的奴才兼追随者们的历史耻辱柱。随着济南老火车站(原津浦铁路济南车站)被拆毁,在堂堂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如今只剩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原胶济铁路济南火车站。它的幸运在于它多年来一直是济南铁路分局的办公楼,因而逃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那场无情杀戮。但毫无疑问的是,原本在中国最完美无缺的一组公共交通建筑群从此在文化价值上大打折扣。或许,这里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根宣告昔日个别主事者因无知而无畏的历史耻辱柱。
很多人都非常喜欢青岛火车站,一出站台,宛如置身一个童话世界。青岛火车站保留了老站原貌,德式小楼配上周围各种西式建筑,让人恍如梦中。每每说起这种感觉,济南的朋友就会痛惜:比起济南老站的建筑设计来,青岛火车站真的不算什么。济南老火车站比青岛站大得多,主体建筑加上钟楼、行李房,以及济南铁路局、铁路医院那一片德式建筑,形成了一片气势恢宏的德式建筑群。
济南老火车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建造的,是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德国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发源地。那伸向蓝天的高大钟楼便体现了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理念,但设计者又把与他们信仰中的上帝相衔接的尖顶改换成了罗马式的圆顶,并把圆顶下的墙面装饰上四个圆形大时钟,用以替代只可用听觉感知的教堂钟声,既增添了视觉观赏性,又为旅客提供了方便。
欧洲历史上流行最广、最具民俗性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在济南老火车站这座小小建筑中也有多处体现:钟楼立面的螺旋长窗、售票厅门楣上方的拱形大窗、屋顶瓦面下檐开出的三角形和半圆形上下交错的小天窗等,既为建筑物增添了曲线美,又增加了室内的光亮度。墙角参差的方形花岗岩石块、门外高高的基座台阶、窗前种植的墨绿松柏、棕褐围栏都使这座不大也不算太小的洋式老车站既有玲珑剔透感,又有厚重坚实的恒久性。
在建筑界,凡提起铁路站点设计,没有人不晓得济南站。很多人正是认识了火车站,才认识并记住了济南。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历史上曾有两个济南站:一个是1904年建成的胶济铁路济南站,另一个是1911年建成的津浦铁路济南站。它们共同见证了济南在中国近代史中的沧桑岁月。
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1904年,德国人将胶济铁路自东向西铺到济南,不久,由英、德两国出借款项建造的津浦铁路也修到济南。当时因两条铁路的统辖权不同,津浦铁路济南站独立设置在今济南站的位置。相距数百米,有两座颇具规模、均为欧式风格的车站,这在我国其他城市中极为罕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趁德国无暇顾及远东,便占领了胶济铁路。1919年,巴黎和会擅自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1923年中国政府收回了胶济铁路主权。这里遂成为两大铁路干线统一使用的大型车站。
20世纪30年代以前,这两座火车站同时使用,坐哪条线的火车就在哪座车站购票候车。1937年底,侵华日军占领济南,为了配合自己的分区管理,将原来的两座车站进行改造和扩建,于1938年将胶济铁路济南站并入津浦铁路济南站,所以,原来的铁路济南站,自此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济南老火车站了。
这座造型别致的火车站刚一建成,便受到了国内外建筑家和百姓们的广泛赞誉,成为远东地区最为著名的火车站。二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一度录入清华、同济大学的建筑教科书,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风格的车站。它还成为当时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教科书上的范例。电影《大浪淘沙》也拍摄于此。
1958年,为增加容量,铁路部门对老火车站进行了部分改造,在西面建起了两层候车室和三座站台天桥。
1972年为欢迎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来济南,车站新建了从站台直通站前广场的出口,当时称迎宾门。我的母亲当时作为学生去站台迎接,亲身经历了济南站最美丽的时刻。后来她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却没有一个车站能比得上济南老火车站那时的美丽!
到1989年,济南老火车站面临“生死考验”。面对日益增长的客流量,是保留老站进行改造,还是彻底推倒另起炉灶?决策层和专家学者们展开激争。1992年3月,方案最终敲定。当年7月1日8时5分,正式对车站进行拆除,老站钟楼上精准的机械钟永远停止了转动,伴随着济南人走过80个春秋的老车站,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这些,原本可以让这座建筑,成为济南的城市骄傲,或者是名片。但是,造化弄人,在长官意志、愚昧思想的共同作用下,1992年7月1日,这座足以彪炳人类建筑史的辉煌建筑,被强制拆除。曾经的荣耀,在这一时刻,凝固为永远的耻辱,也成为这个城市心中永远无法挥去的痛楚。
很多人告诉我,在老火车站拆除之前,无法计数的市民,涌到老火车站。很多家庭几乎是全家出动,大家扶老携幼,合影留念,于这座陪伴了他们近百年的建筑,作最后的告别。
每当听到这些,我的情绪都无法平复下来。92年之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的儿子,每年都会带一批德国专家来免费为济南老站提供维修和养护,他还说这座车站在用200年也没有问题。听到老火车站被彻底毁掉的消息后,菲舍尔气得老泪纵横,并表示再也不会来济南,也永远都不会原谅作出决定的中国官员。
据说在老火车站拆除不久,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洋出差到济南。火车开进济南站后,同行的人请他下车,他向车窗外看了看说:“慌什么,还没到济南呢,那车站很漂亮,有一个德国人建的钟楼。”当同行的人告诉他这就是济南站,老车站已拆掉时,他惊讶不已,坐在车上很久说不出话来。
愤怒显然不是属于哪个人的。这一事件,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评为“中国十大野蛮工程”之首。著名学者刘会远著书指责这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直到今天,还被许多学者专家引为反面教材,令济南人蒙羞。“它是殖民主义的象征,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岁月……那钟楼的绿顶子像是希特勒军队的钢盔,有什么好看的?”,民间传言,这句经典的评语,来自济南某位曾经的高层官员,现在,它也伴随着老火车站的离去,永远地被载入史册了!
1995年6月8日,国家投资3.9亿元的济南新客站改扩建工程竣工。2万平方米的站前广场是老站广场的两倍,新建的8个候车大厅横跨在4座站台和10股线路上,可同时容纳1.1万人候车,是老客站的5倍。不过,当济南人每每会提及老火车站。他们对老火车站的怀念和情感,恐怕是不会转移到既无历史、又缺美感的新建筑上了。
拆城还在继续,一座具有江南气息的老城,正在被高楼大厦所取代。济南市民愤愤地说:“我家门口在修路,尘土遮天蔽日。我烦透了这个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曾经阅尽济南开埠百年的济南老火车站,这座已消失的建筑,成为老济南人心中永远的伤口。 胶济铁路老火车站 青岛老火车站
更多阅读
为何下载速度这么慢 | eMule Fans 电骡爱好者 电骡爱好者网站
为何下载速度这么慢2010年3月11日 周四 00:00 | 发布者: author | 打印此目录下的文档都是用户自己编写的指南,并未经过eMule(电骡)开发人员的验证。不过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这些文章仍然颇有裨益。你可以在论坛的此专用主题贴找到相关
手工皂为什么这么贵? 手工皂为什么那么贵
很多人不理解手工皂为什么这么贵?我们来谈谈根源吧。我最了解茶油,所以从茶油来谈,一颗茶树,从小苗苗开始生长,一般需要3-4年才能结籽,别奇怪,和人一样,不是生下来就会生孩子了,茶籽很多意义上就是结果,也等于生孩子。土壤的环境非常影响植物
天涯观察第229期:郭美美为什么这么红?
『天涯杂谈』 天涯观察第229期:郭美美为什么这么红?点击:44084 回复:40412345下一页末页回复此贴共5页 直接到页 作者:天涯观察 发表日期:2011-7-6 8:38:00回复.ztpage {BORDER-RIGHT: #82a6c9 3px solid; PADDING-RIGHT: 5px; BORDER-TOP
阴谋论为什么这么红? 为什么讨厌阴谋论
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专访阴谋论为什么这么红?文/杨杨只要真相的复杂性超出了一些人的理解能力,阴谋论就永远有市场。对许多人来说,知道一个哪怕是偏颇的解释,也比一无所知要好得多。原始人面对地震、山崩、洪水时,一种人泰山崩于
读《朗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一直听闻郎咸平教授的大名,以其犀利、简洁、深入、易懂的逻辑和言语而著名。最近抽出时间认真阅读了他的著作《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深有感触,获益颇多。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为什么我们什么东西都比美国贵?为什么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