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宾 荷西家人对三毛的评价



王洛宾

王洛宾

王洛宾(1913-1996)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籍贯北京。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间曾先后两次入狱达十八年之久),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名:王洛宾

外文名:Wang Luobin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13年12月

逝世日期:1996年3月14

职业:民族音乐家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主要成就: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代表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

目录

个人简介 艺术生涯 王洛宾复出纪实 王洛宾与三毛的故事 个人荣誉 个人评价 作品赏析 展开

个人简介 艺术生涯 王洛宾复出纪实 王洛宾与三毛的故事 个人荣誉 个人评价 作品赏析 展开

个人简介

有“西部歌王”之称,1934年期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37年11月在山西参加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后受西北战地 王洛宾

服务团委派,前往兰州等地做唤起民众的工作。1938年5月在兰州参加“西北战剧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随军进入新疆。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新疆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科长、新疆军区歌舞团音乐创作员、新疆军区歌舞团艺术顾问等职。1988年6月离职休养(艺术一级,文艺六级)。1988年9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3月14日在军区总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3岁。

他一生创作歌剧七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 000余首,出版歌曲集六册。

他的作品多以情歌为主。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且荣获国家颁发的“金唱片特别创作奖”;《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青春舞曲》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西部民歌,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已成为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为表彰他为20世纪中华音乐传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7月授予他“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艺术生涯

1913年12月28日生于北京北京市东城区牛角湾艺花胡同一座瓦灰色四合院的油画匠家庭,名荣庭,字洛宾,排行老四。曾祖父是浙江人,以卖茶叶蛋为生,后流落到北京。爷爷是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家,在京城画梁雕栋,颇有名气,还非常喜欢音乐,组成家庭乐队,自娱自乐。父亲王德桢(字洵甫)在家庭的影响下,吹拉弹唱样样都行,母亲王氏生育三子三女,其子女分布在北京、上海、河北、云南、黑龙江、新疆等地。



写真(5张)

1919年9月,入北京“京师八旗子弟高等小学堂”学习,校长是张安国,六年级班主任是程振山。这所从清光绪20年“左翼镶白旗学堂”成立开始,到1990年第13次更名,改名为北京市东城区“春雨胡同小学”。

1927年夏季,其父亲王德桢把从小多病的王荣庭送入北京通州潞河中学读书。当年秋天,王荣庭参加了基督教堂唱诗班,极富音乐天赋的王荣庭很快成了唱诗班的佼佼者。

1928年6月,在政府陆军被服厂当职员的父亲因病去世。

1928年暑假,王荣庭到哈尔滨的姐姐家报丧。在哈尔滨中东铁路线上横道河子车站做列车连接工(摆小旗的)时,结识了塞克、金剑啸、沙蒙等艺友,跟塞克学弹“七弦琴”奇达尔(即“吉它”,此乐器名老俄式七弦琴最早由塞克中译文)唱歌、作曲,塞克是他走进艺术殿堂的向导与启蒙。

这时王荣庭受到居住在黑龙江的俄侨音乐家戈里德施京、特拉赫腾贝尔格、格尔施戈林娜作品的熏陶.

1928年秋天,塞克十分欣赏王荣庭对音乐的执着、感悟与灵性。邀请王荣庭为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北归》谱写主题歌和插曲“北归”、“离别情意”。

1928年底,王荣庭为塞克的诗集《紫色的歌》第一首词 “在海的那边”谱曲,这首歌当时在哈尔滨妇孺皆知,流传甚广。与此同时,王荣庭还和塞克共同创作了“西巴扎尔夜歌”。1986年,塞克在病床上与来探视他的王洛宾同唱这首歌,含泪回忆起那段美好的岁月年华和难忘金曲。

1931年毕业于北京通州潞河中学。

1931年9月,王荣庭被保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他的钢琴教师是德国人谷不克,声乐教师是沙俄贵族霍洛瓦特·尼古拉·沙多夫斯基伯爵、作曲教师是从巴黎留学归国的汪德昭。这几位教师经常说,要想成为出色的音乐家,毕业后必须到西方深造。王荣庭从他们那里受到正统的音乐教育,这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3年仲夏,平时十分仰慕徐志摩,并自诩为“新月派” 的王荣庭,“视自由为艺术之灵魂”,便将为徐志摩的诗谱成曲。后来,他又将此歌献给女友罗珊。

1934年初夏,自幼是一个以停滞为痛苦,以流动为乐的孩子,平时十分仰慕徐志摩,喜欢爱情诗,也经常写一些表达爱情的小诗,并自诩为“新月派” 的王荣庭,视音乐为生命,视自由为艺术之灵魂,便将为徐志摩的诗《云游》谱成曲,旋律如行云流水,澎湃激荡,受到师生的一致称赞。后来,他又将此歌献给女友洛珊。

1934年就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在北京铁路扶轮中学任音乐教员。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前往山西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老乡上战场》、《风陵渡的歌声》、《洗衣歌》等抗日歌曲。

闯入王洛宾一生的有四个女人。他最初的恋人罗珊是一位美丽的外国学生,虽是甜甜蜜蜜,但一经风雨就时聚时散,最终没能结合;第二位便是他在朝圣认识三天的卓玛姑娘,那个17岁如花一般的少女含羞轻轻地抽了他一下,王洛宾便为她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但王洛宾与她也仅仅只认识了短短的3天而已;第三位是王洛宾的正式妻子,比他小16岁的黄静,但结婚后6年就与世长辞了;第四位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可三毛的性格有些执着和癫狂,他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三毛突然离去,当时在社会上曾经引起一场轰动,一阵猜测。

1938年在兰州参加“西北抗战剧团”,前往甘肃、青海各地宣传抗日。改编《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虹彩妹妹》、《曼丽》等民歌。

1939年在青海创作、改编《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等民歌。

1940年在西宁任音乐教育工作,负责组建“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创作歌舞剧《沙漠之歌》及《送郎出征》、《穆斯林青年进行曲》等抗战歌曲。

1941年春天前往兰州与妻子罗姗解除婚约。之后被兰州反动当局以“共产党嫌疑”罪名逮捕,关押在兰州城北大沙沟监狱,苦狱三年。在狱中创作《蚕豆谣》、《我爱我的牢房》、《睡在戈壁滩上》等二十余首囚歌。

1944年5月经多方营救出狱,回到青海继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改编《阿拉木汗》、《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依拉拉》、《曲曼地》等民歌。

1945年与妻子黄玉兰在西宁农村结婚,之后生育三子, 1951年冬天黄玉兰在北京病逝。

1949年9月在西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进军新疆,时任一野一兵团政治部文艺科长,在张掖与王震将军共同创作合唱歌曲《凯歌进新疆》。

12月任新疆军区文艺科长,编译《苏联最新歌曲集》,改编《哪里来的骆驼队》、《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在银色的月光下》等新疆民歌。

1952年在南疆喀什二军文工团任音乐教员、创作员。改编《沙枣儿花香》、《圆圆的》、《美就美在眉毛上》等数十首民歌。

1957年调任新疆军区文工团音乐教员、创作员。参与创作歌剧《战斗的历程》、《无人村》。

1958年参与创作歌剧《两代人》和音乐话剧《步步跟着毛主席》,同年被评选为全军先进文艺工作者。

1960年在新疆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20年。关押狱中。

1962年被假释出狱,回原单位带罪服务,任音乐教员、创作员。改编《江巴拉汗》、《草原上的金太阳》、《天上的云》等数十首民歌。

生活照(5张)

1965年被押回狱中继续服刑10年。先后在狱中搜集改编《哈来龙》、《离别》、《阿顿江》、《高高的白杨》、《萨阿黛》等数十首民歌。

1975年刑满出狱。在政治上继续被管制,在生活极度困难时改编《我愿变成一杯香茶》、《西淋江》、《你的热泪把我的手背烫伤》等数十首民歌。

1978年为新疆工一师文艺宣传队创作歌剧《托木尔的百灵》。

1979年应兰州军区政委肖华将军邀请前往兰州为战斗歌舞团创作歌剧《带血的项链》进京参加国庆30周年汇演,获文化部颁发创作二等奖。

1980年为乌鲁木齐市文工团创作歌剧《奴隶的爱情》。新华社为他发表内参“披露老音乐家王洛宾的困境”的文章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

1981年新疆军区召开平反大会,为他恢复名誉和军籍,69岁的王洛宾终于重新穿上了军装,任新疆军区文工团艺术顾问。

198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洛宾歌曲集》。

1986年11月新疆军区政治部、新疆音乐家协会联合为他举办《人民音乐家王洛宾作品音乐会》,首次向社会全面介绍他的音乐作品,并且授予他“人民音乐家”这一光荣称号。新疆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英汉对照《在那遥远的地方》、《丝路情歌》歌曲集。

1996年3月14日因患胆囊腺癌在乌鲁木齐军区总医院去世,享年83岁。

20日王洛宾追悼大会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新疆自治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社会各界1500多人参加,国内外社会团体及知名人士发来唁电、唁函500件,送花圈200多个,沉痛哀悼王洛宾先生。

1996年6月王洛宾墓碑落成暨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金山陵园举行,首都各界人士及驻军代表500多人参加。国内演艺界及海外华侨纷纷举办“王洛宾作品音乐会”缅怀这位不朽的音乐家。

王洛宾复出纪实

王洛宾何罪之有

——王洛宾复出纪实

刘书环

王洛宾一个普通而又传奇的名字。参加过国民党的军队,又参加了共产党军队;既是国民党将领马步芳的上校政工处长,又是共产党王震将军的座上客,坐过国民党的监狱,又坐过共产党的监狱,不管时势如何变化,毕生致力于西部民歌的收集整理改编,一生荣辱皆因歌而起,由歌而终。1975年5月王洛宾出狱后,进行了长达五年多的上访、申诉,要求上级按照实事求是的方针予以平反。王洛宾犯了什么错误,党和军队为什么给王洛宾平反,这里首次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内部档案,以此纪念王洛宾先生逝世十周年。

●有人戏弄笔墨,受害者苦刑半生,胡大呀!

王洛宾出狱后就开始了对自己问题的申诉。1979年元旦刚过,王洛宾给军区文工团领导写了一封要求平反的信。信中指出:“去年九月统战部按知识分子落实政策的精神为我安排工作,后来因为我的问题比较复杂,决定暂不安排。如果我是台湾派遣的职业特务,那么的确是有点复杂,不然即非常简单化,我只不过是一个冤案的扮演者。

三年以来自己想再为人民做点事,写出五十首演唱节目,近来又写出了七场歌剧的音乐,献给谁呢,为人民尽力而无门,这种痛苦比十五年繁重的劳动还要大若干倍。

四十年来自己在写作上没有犯过错误。1938年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当时该团出版过一本《战地歌声》,上边有我的作品。1939年自己在兰州出版过一本《西北歌声》,上边有一曲《绣荷包》,上曾绣过“八路军大战平型关”。1957年总政出版过四集抗日战争歌曲集,也汇集了自己了一些作品。1957----1960年在文工团的年代,写过一些节目,得到推广与获奖。

近半年以来,北京电台播送过中央乐团唱的《歌声飞向遥远的地方》、胡松华唱的《阿拉木汗》、上海播送的《玛依拉》、新疆安装总公司演唱的《毛主席的光芒照在我老汉的心坎上》都没有作者,只是注明新疆民歌,难道新疆的少数民族说的都是汉语,唱的是汉语歌吗?这些歌都是我写的,我这样提出来,不是要争什么,只是想说明我的作品原来没有犯什么错误。

至于判决书的内容,多是少年学员分析的。有人戏弄笔墨,受害者苦刑半生,胡大呀!

起诉书上提出我利用上课,摸女生的肚子,当时我要求将此事向社会上公开,听取一下社会的看法。后来判决书上改为乘职务之便,向幼女学员进行亵渎玩弄,我的意见根据事实就事论事。

一只金黄色的玻璃杯,杯面炸开了一个小圆洞,我的儿子(7岁)有一个小泥人,我把它放在杯中,泥人的大半身恰好对圆洞,富丽堂皇,是一个加工后的艺术装饰品,从事物的现实来看它,丝毫不能暗示黑暗的笼罩。我对这一揭发分析哭笑不得,只是尽力把它忘掉,不然我也会变成托儿所的小宝宝。

我的三个孩子从北京带来五只小鸟,一个学生为他买了一只狗熊,因为它们都是无生命的玩具,可以不必分开来摆。有一天,一个小学生问我,怎么把小鸡和熊放在一起,我开玩笑的说,要锻炼小鸡的们的勇敢性格,这是对小孩子们含有教育的话。

关于我对学生宣扬美国爵士音乐。我对学生讲过Jazz是黑人音乐家的名字,它在非洲把音乐作了整理和发展,Jazz音乐有它的人民性,它的节奏丰富,是来自黑人的狩猎、舞蹈及各种劳动,我们把它译为爵士乐,从这个名字起了一个错误的概念,这一学术问题,我不会胡说八道的。”

很快“八一”建军节就要到了,王洛宾又写出了第二份申诉书。王洛宾在申诉书中写道:“衷心感谢党中央解放了我的劳动,1978年12月至1979年2月为自治区建安总公司写了七场歌剧《托木尔的百灵》的音乐,已在乌市上演,四月受聘到兰州军区歌舞团,又写出六场歌剧《带血的项链》,正待国庆上演。七月自治区歌舞团去北京国庆节目中也有我的作品。还有我过去的作品,今天在电视及广播中演唱的音乐有五六首之多。

党的政策确是落实到了我的作品上,只是十五年的苦狱冤案尚未平反。我急于要求平反,因为它是一个条件,十几年前,曾有通令禁唱我的作品,能使自己更多的为人民写些东西,也可以说有了这个条件,可以在自己的残年把十多年浪费掉的时光补偿过来,这是我唯一的愿望,谨把这个愿望献给党。”

这时的王洛宾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国家改革发展的美好前景,即兴创作了《心灵展开了翅膀》一首歌,很快在群众中传开:“年轻的心灵展开了翅膀,美妙歌声在蓝天里飞翔,我们让自由春风吹暖了江河山岗,我们将智慧汗雨洒遍城乡边疆。”

王洛宾与三毛的故事

王洛宾和三毛的“黄昏恋”,社会上出了不少书,洋洋数十万言,写得绘声绘色,似乎神乎其神,其实两人见面的时间并不多,其“恋情”达到什么程度?扑朔迷离,只有当事人 三毛

才知道,本文只是摆事实,让读者去分析吧。

(一)

一九八九年,香港女作家夏婕在新疆访问过王洛宾后,在《台湾日报》发表三篇《王洛宾老人的故事》,很受读者欢迎。

三毛从小就爱唱《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并把这些中国民歌带到西班牙,带到撒哈拉去。当她看到夏婕报道王洛宾近况的文章,非常感兴趣,并向夏婕要了王洛宾在新疆乌鲁木齐的地址。

一九九○年四月,三毛参加一个台湾的旅行团,赴敦煌、吐鲁番游览。当到乌鲁木齐时,她离队按地址找到王洛宾。

王洛宾对三毛一无所知,只听说她是台湾名作家,但到底写了什么书,他一本也没看过。出于礼貌,他仍和三毛握手、拍照,并简单介绍自己的歌曲和经历,他对三毛的印象是“像个大孩子,天真活泼”。

晚间,他到宾馆为三毛送行。当王洛宾向服务员询问三毛时,惊动了宾馆上下。原来,三毛登记住宿的证件使用陈平的名字,未引起注意;如今王洛宾一声“找三毛”,男女服务员奔走相告,抱来一大堆三毛在大陆出版的书,请她签名,王洛宾才知道这位大作家的号召力,可因为人多,没有机会再倾谈。

分手时三毛答应:“九月份我一定再来看望您,请给我写信。”

(二)

三个多月时间,两人往来六封信。王洛宾写信告诉三毛:“萧伯纳那柄破旧的阳伞,早已失去了伞的作用,他出门带着它,只能当做拐杖用,我就像萧伯纳那柄破旧的阳伞。”后来王洛宾迟复三毛的信,三毛责怪道:“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八月份,三毛在北京为电影《滚滚红尘》补写旁白。一九九○年八月二十三日,三毛搭乘北京到乌鲁木齐的飞机,傍晚抵达乌鲁木齐,王洛宾穿着精致的西装,打着领带,走到机舱口,迎接三毛。两人并肩把臂,缓缓步下舷梯,接受了十多名少年男女的献花。

这隆重的欢迎礼,使三毛大吃一惊。后来才了解到这是乌鲁木齐几位年轻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正在筹划拍摄一部反映王洛宾音乐生涯的纪实性电视片。听说三毛要来,便策划这段欢迎情节,以壮声势。但此事并没有事先告知三毛,她很不高兴。

三毛到乌鲁木齐后,就住进了王洛宾的家,她还穿上了在尼泊尔旅行时特意定做的一套十分精美的藏族衣裙,学起《在那遥远的地方》女主角卓玛的打扮,想引起王洛宾的注意。她还和王洛宾各骑一辆脚踏车,奔走乌鲁木齐街头,进出百货公司、瓜果摊、菜市场,买菜做饭给王洛宾吃。可王洛宾忙于拍电视片,早出晚归,他虽然仍热情招呼三毛,却无法领悟三毛对他深沉的爱。

三毛明白了:近八十岁的王洛宾,生活给他刻下的伤痕太深太深;她的一颗爱心,还不能抚平这位老人深重的心灵创伤,三十多岁的年龄差距造成无法填平的鸿沟。王洛宾不可能做他的情人,但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前辈、民歌大师、老者。

后来三毛病了,王洛宾请来医生为她诊治,并请来一个女孩子照顾三

专辑照(5张)

毛的起居,直至病愈。
王洛宾 荷西家人对三毛的评价

九月七日凌晨,三毛要走了,王洛宾特地到机场为她送行。

(三)

一九九○年十二月十一日三毛从台湾来信,王洛宾直至十二月底才收到。没想这却是一封绝笔书。

一九九一年一月五日凌晨,当王洛宾从收音机听到三毛自杀身亡的消息,恍如晴天霹雳,令他悲痛不已。这一段时间他开始整瓶整瓶地喝酒,麻醉自己。

他感到很对不起三毛,辜负了她的爱。在王洛宾家门厅的前台上,摆放着一张三毛的大像,还有用白绢包起来的三毛的一缕秀发,那是三毛前次到王洛宾家时,临走前剪下来留存在乐谱本内的遗物。

为了永远纪念这段情谊,王洛宾写下了《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

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

请莫对我责怪

为把遗憾续回来

我也去等待

每当月圆时

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

你永远不再来

我永远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我心中越爱!

摘自香港《大公报》李远荣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10月25日第八版)

个人荣誉

个人荣誉

1988年75岁的王洛宾光荣离休,享受副师级待遇,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勋章”。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荣获文化部、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金唱片特别创作奖”。

1993年《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

11月上海音乐学院授予名誉教授。中国文联出版社为他出版《纯情的梦-王洛宾歌曲集》。

1994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12月被政府授予新疆达坂城荣誉镇长。[1] 个人评价  王洛宾的歌曲优美、 王洛宾

舒展,深受群众喜爱且富有民族风味。他创作、改编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板城的姑娘》、《萨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其中许多歌曲被编入大学声乐教材。

王洛宾的作品极为丰富,光收集入册的创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还创作了8部大型歌剧及大量其他音乐作品,出版歌集10本。更为可贵、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的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敬业精神。在他发表的歌曲中,有63首创作于他被囚禁的15年中,有82首创作于他80高龄以后,其最后两首歌曲创作于1996年1月6日入住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治疗以后。1996年3月 14日,王洛宾因患胆囊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王洛宾曾制定过一个500年艺术生命计划,并且说:“一个青年人问我,一个人只能活100年,怎能定500年计划?我解释这是艺术生命计划,要写出最好的歌,让大家传唱500年。”可以这样讲,王洛宾毕生为之奋斗努力要去实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计划。

王洛宾作为一名卓越的民族音乐家,洛宾先生从三十年代起就以满腔的爱国激情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和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事业,创作了大量高亢奋进、鼓舞中华民族革命斗志的音乐作品,许多歌曲为爱国军民广为传唱。全国解放后,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他又谱写了大量歌颂人民子弟兵、歌颂领袖、人民和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成为时代的旋律、民族的心声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洛宾先生不仅以他搜集、整理、创作的西部民歌著称于世,他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创作的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更是中国音乐艺术海洋中的精华。在长达62年的音乐创作中,他为人们留下了近千首歌曲。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他是在联合国高唱民族歌曲的第一位中国人。他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第一位华人音乐家颁发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响起王洛宾歌曲迷人的旋律。 作品赏析 《达坂城的姑娘》兰州走向世界

王洛宾

达坂城,坐落在新疆天山中部,位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之间。它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村镇,却因一曲《达坂城的姑娘》而驰名中外。越来越多的大陆、台湾、香港同胞和外籍华人,络绎不绝前往旅游观光,不知是去领略那独特的西域风光,还是去结识漂亮的达坂城姑娘?一踏上那有异祥情思的土地,心里禁不住就想哼唱那首久已脸炙人口的民歌——“那里住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同时,总想依照歌词所赞美的,多看几眼达坂城的姑娘,多瞧瞧赶马车的维吾尔族小伙子。而此时,王洛宾先生当年在兰州再创作《达坂城的姑娘》的一段往事,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眼前。那是1938年4月。为了抗战事业,王洛宾同作家萧军、戏剧家塞克等五位进步文化人士,从北京辗转来到兰州。

王洛宾住在当时的炭市街(现在的中山路)49号,作为“西北抗战剧团”的一员,从事唤起民众的抗日宣传活动。王洛宾生性好动、开朗,脾气也随和,经常深入民众下层,与劳动者广交朋友,注意从群众中汲取音乐创作的灵感和养分。他结交的朋友中有几位“葡萄客”,即从新疆来兰州经营葡萄干、哈密瓜干的维吾尔族小商贩。这些“葡萄客”维语说得地道,汉话说得也不错,还会唱许多新疆民歌,能歌善舞。王洛宾在同他们的交往过程中耳濡目染,对新疆民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还学了一点维语,比如见面说一声“牙尔达西”(朋友),“亚克西”(你好)等,为他后来从事新疆民歌的搜集整理和再创作奠定了基础。

《达坂城的姑娘》的诞生过程,说来也很有趣。1939年的一天,新疆一支车队运送苏联援助中国抗战的物资路经兰州,王洛宾所在的西北抗战剧团,举办了两次慰劳车队工友的联欢会,一次为欢迎一次为欢送。在欢迎会上,车队一位维吾尔族司机为表示答谢,即兴唱了几句新疆民歌。因为他是用维语唱的,歌词也不那么连贯,没有引起人们多大注意。但是,那特殊的曲调和韵律,却一下子震惊了音乐家王洛宾。他如获至宝,欢迎会后专门去向那位司机求教,还请“葡萄客”朋友帮忙翻译,匆忙地记下了乐谱和唱词。那天晚上,他兴奋得不能人睡,连夜加工整理,一遍又一遍地填词、改曲,几易其稿。一夜功夫由王洛宾搜集整理改编的全国第一首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族民歌《达坂城的姑娘》,在兰州王洛宾的那间斗室里诞生了。他先让恋人洛珊试唱,听了很感满意。于是,第二天,在欢送新疆车队的联欢会上,王洛宾登台演唱了自己再创作的《达坂城的姑娘》,并配以刚学来的维族舞蹈。观众被清新、悦耳的曲调和生动幽默的歌词所打动,报以热烈的欢呼声、鼓掌声、口哨声,会场上出现了空前的演唱效果。歌子立即不胚而走,传遍了兰州大街小巷。时不时地听到青年人哼唱儿句“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西瓜呀大又甜,….”那个年代的小青年现在都上了岁数,但是许多健在者对《达坂城的姑娘》一时风靡兰州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达坂城的姑娘》最初是由南下北上、东来西去的旅人口头传播的,从兰州传向了全国。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王洛宾的北师大同班同学赵启海,在王洛宾处获得曲词后,从兰州带到了战时的陪都重庆,一唱便轰动山城。随之又有人传到昆明,以至缅甸、马来西亚和南洋各国。

《达坂城的姑娘》流行了十年二十年以至三十多年之后,可以说已经唱遍了五湖四海。1994年6月王洛宾访美,引起了当地华人社会的接待热潮。现已有9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20来场“王洛宾作品音乐会”。王老在深圳的音乐会上以82岁高龄登台献艺。在这些演唱会上,都少不了那首50多年前诞生于兰州的《达坂城的姑娘》。 《达坂城的姑娘》歌词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

西瓜大又甜呀

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

两个眼睛真漂亮

你要想嫁人

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你嫁给我

带着你的嫁妆

领着你的妹妹

赶着那马车来 《在那遥远的地方》歌词

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歌手:王洛宾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篷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

她那粉红的小脸好象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象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流浪在草原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小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狂欢的《青春舞曲》

《青春舞曲》原始曲调为新疆达瓦孜艺人表演时的伴奏曲。1939年秋天,王洛宾从一个卖葡萄干的维族商人处寻得此调。当时王洛宾正经历着与前妻分手的痛苦,于是这位25岁的青年在极欢快的原曲下面信手用歌词抹上了夕阳的色彩:“美丽的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而副歌部分“bird那呦呦”,则在流传中变成了奇怪的衬词“别的那呦呦”、“别的那呦呦”。这一切虽矛盾错乱,却使得《青春舞曲》带有了一种抵死狂欢的迷人气质。与《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上下通吃相比,此曲在专业的音乐人中拥有更好的人缘。罗大佑、侯德健、蔡琴、野孩子、李泉、韦嘉与阿凡提乐队等都曾改编或翻唱过,且各有各精彩。 《青春舞曲》歌词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的开

我的青春一去无影踪

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别的那样呦

别的那样呦

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慢热的《一江水》

《一江水》是近年来人气最高的王洛宾的“新歌”。改编自苏联歌曲《咫尺天涯》(苏联影片《渴》插曲)。王洛宾的编创最初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不久反右运动开始,情歌的发表渐成不能。80年代解禁后,王又对其进行了重新加工。1993年,词、谱发表于歌本《纯情的梦———王洛宾自选作品集》。如果不是因为许巍,这首歌为人所知恐怕会要更长的时间。1998年,在北京举行的一场纪念KurtCobain演唱会上,许巍一把吉他唱了这歌。那时候许巍的声音还年轻,他没有躲避这歌里丑陋的一面,唱得很犟。“我的生活和希望,总是相违背。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许巍的声音特质,在这歌里发挥到极致,让敏感于这种特质的人听得汗毛倒竖。其后,纪如璟、韩红、潘晓峰、周云蓬等相继翻唱了王洛宾的这首“新歌”。纪如璟的版本低调,压抑,有自己的特色。 《一江水》歌词

风雨带走黑夜

青草滴露水

大家一起来称赞

生活多么美

我的生活和希望

总是相违背

我和你是河两岸

永隔一江水

波浪追逐波浪

寒鸭一对对

姑娘人人有伙伴

谁和我相配

等待等待再等待

心儿已等碎

我和你是河两岸

永隔一江水

我的生活和希望

总是相违背

我和你是河两岸

永隔一江水

等待等待再等待

心儿已等碎

我和你是河两岸

永隔一江水

逝世大事记

1996年1月6日

因患胆囊腺癌入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治疗。在住院期间谱写了人生最后两首歌曲《歌唱万青年》、《人生之路》。

1月29日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至函王洛宾:“关于民歌的著作权问题,虽然社会上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我会认为,在没有具体人或代理人提出版权要求时,社会舆论依然无法改变其版权的归属。谁改编、整理的,版权就应归谁。

2月2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政治部发出慰问电,要求新疆军区并医护人员竭尽全力,为王老康复创造一切条件。

2月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发出慰问电,高度评价王洛宾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希望早日康复。

2月18日

应邀为集邮爱好者题词:“愿透过歌曲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3月4日

王洛宾在病榻前就荣誉权、著作权和继承权等问题立下遗嘱。

3月14日零时40分

因患胆囊腺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

3月20日

王洛宾追悼会在乌鲁木齐隆重举行,新疆党政军领导及各界人士1000多人出席,海内外人士、社会团体发来唁电、唁函、传真500多件,送花圈不计其数。

3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亲撰唁函,称赞王洛宾是一位卓越的音乐家。

3月24日

中央电视台、威煌广告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荣获第十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的《往事歌谣》在全国公演。

4月20日

乌鲁木齐集邮公司发行《王洛宾音乐生涯62周年》纪念封一枚,以表彰他为传播民族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

4月20日

中央歌舞剧院举办的《恰宁之夜——王洛宾与西部民歌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

5月28日

王洛宾墓碑落成暨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余山陵园举行,首都社会各界人士及驻军部队代表200多人出席。同时,乌鲁木齐集邮公司在北京发行《王洛宾纪念卡》一枚。

6月11日

新疆军区政治部、新疆文化厅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专题片《永远的王洛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6月16日

新疆老年西部文化艺术研究会在乌鲁木齐举行纪念研究会成立一周年暨悼念王洛宾逝世大会,自治区党政军领导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300多人出席。王德文秘书长做了《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著名演讲,驳斥了一些人对王洛宾关于版权问题的无端指责和攻击。

5月10日

西部歌王王洛宾和他的歌《掀起你的盖头来》唱片(音带)由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出品。

7月20日

哈密市举行第二届丝路旅游节,在人民公园举行王洛宾作品演唱会,缅怀人民音乐家王洛宾光辉的一生。

6月23日

“王洛宾大师百日祭”活动在乌鲁木齐举行,新疆文化艺术界、新闻界以及生前友好近百人出席。

8月8日

按照王洛宾生前遗愿,新疆民政厅社团处批准,由新疆老年西部文化艺术研究会与王海成共同筹建《新疆洛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句》,王海成任公司总经理,并在乌鲁木齐工商局注册。

11月1日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长李康宁任总编、新疆广播电视厅厅长沙明策划的人民音乐家王洛宾的歌曲专辑《达坂城的姑娘》由新疆音像出版社出品。

11月18日

新疆最大的塑料制品企业、国营新疆珠江塑料厂在新疆漫画家协会等单位支持下举行大规模群众性文艺活动,怀念曾为该厂谱写厂歌《丑小鸭之歌》的王洛宾先生。

12月1日

蔡林编著的《王洛宾传》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由此引发作家李桦状告作者蔡林剽窃一案。

1997年1月5日

台湾制片人凌峰摄制的电影《在那遥远的地方》在中央电视台重播。

2月24日

新疆军区文工团成立四十周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大会对王洛宾收集、整理、改编的700余首民歌和创作的300余首歌曲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2月25日

《新疆艺术》杂志社和新疆军区文工团联合举办的“军旅艺术家座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研讨会高度评价军旅作曲家王洛宾为传播民族音乐做出的巨大贡献,并认为“如果不加强读书修养,不朝着文化的纵深发展,就不能成为王洛宾式的大师。”

3月14日

由王海成主编的《王洛宾歌曲选》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原总政文化部文艺处处长魏风为本书作序。

3月14日

新世界广告企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闰存仁编辑的大型画册《永远的王洛宾》由香港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3月14日

哈密市文联和哈密铁路分局共同举办的纪念王洛宾逝世一周年《王洛宾优秀作品音乐会》在哈密市举行。

3月14日

中央歌剧芭蕾剧院在海淀剧院举办《王洛宾与西部民歌音乐会》

3月14日

新疆军区政治部和新疆洛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摄制的六集电视艺术纪录片《传歌人》制作完成。

3月14日

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军区司令员傅秉耀、兰州军区副政委兼新疆军区政委周永顺题词,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周连江、副主任姚铁山、文化处长何涛策划,某部政委刘书环设计的《著名音乐家王洛宾逝世一周年》纪念封一套两枚由乌鲁木齐集邮公司发行。

3月15日

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人民音乐家王洛宾逝世一周年专题节目,《各族人民永远怀念王洛宾》。

3月15日

美籍华人王德芬撰写的回忆文章《遥悼王洛宾》在《人民日报》发表。

4月12日

经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批准,由新疆文化厅、新疆文联、新疆军区政治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共同举办的缅怀人民音乐家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作品音乐会》在乌鲁木齐人民剧场举行。

4月14日

中央广播合唱团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王洛宾优秀民歌音乐会》。

4月18日

中央交响乐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永远的王洛宾》优秀歌曲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

4月25日

新疆电视台制作的纪念人民音乐家王洛宾逝世一周年大型专题节目《西域综艺》,通过卫星向全国播出。

5月8日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机关报《新疆经济报》在头版头条发表评论员苏继常的长篇文章《王洛宾是民族团结的典范》和记者朱又可的文章《用汉语介绍民族音乐第一人》,充分肯定了王洛宾开发新疆音乐资源的功绩.

1997年8月13日

王海成投书乌鲁木齐中级人民法院,状告陕西作协副主席晓雷、《鸭绿江》杂志及《作家文摘报》关于王洛宾假女儿一文侵权案。

11月23日

新疆军区政治部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乌鲁木齐万兴都会举行6集电视艺术片《传歌人》首映式,军区雷星平政委、岳悔烈副主任、区党委宣传部长李康宁出席并讲话。

1997年12月2日

新疆日报发表专版,新疆党政军领导撰文盛赞王洛宾为宏扬和传播民族音乐艺术的丰功伟绩。

1998年3月5日

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王洛宾之子工海成状告陕西省作协主席晓雷在《鸭绿江》、《作家文摘》等刊物发表的《还在遥远地方--王洛宾的新故事,对王洛宾及其家族名誉的伤害,此案目前已移交自治区高法。

1998年3月9日

《中国青年报》《新疆工人时报》等报刊,刊登介绍王洛宾之子王海成弘扬其父事业的文章。

1998年3月10日

《新疆艺术》为纪念王洛宾逝世二周年,发表了祁大慧主编等三人掇写的一组文章。

1998年3月14日

是王洛宾逝世两周年纪念日,连日来,新疆各主要新闻媒体纷纷发表介绍王洛宾为弘杨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文章、图片、影视作品。

1998年3月14日

《甘肃经济日报》、《河南工人报》等报刊发表王海成缀写的文章《活在人民心中的歌》怀念父亲王洛宾。

1998年3月20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办的《家庭人口报》以两个版的篇幅,发表怀念王洛宾的纪念文章。

1998年3月21日

由生产建设兵团《人口家庭》报社,石河子电视台和新疆洛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大漠歌魂一王洛宾专题音乐会》在石河子市举行,自治区文化厅、新疆军区及石河子市有关领导出席。

1998年3月27日

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由《新疆艺术》杂志社主办的《首届王洛宾音乐艺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60余位中外艺术家、学者、文化界人士出席。高度评价王洛宾的艺术人生,以及他对中国近代音乐史所做的杰出贡献。

1998年4目2日

《新疆经济报》刊登铁梅的文章《一路追寻王洛宾---古居悟踏歌西行》报道了日本友人高级知识分子古居悟先生不远万里到新疆大学留学,专门攻读王洛宾西部民歌的形成和发展.

1998年4目15日

新疆师范大学举办《春之祭》音乐会,纪念王洛宾先生逝世两周年。

1998年8目14日一12目31日

《深圳特区报》、《重庆晚报》分别发表了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军旅作家张林的文章《王洛宾“亲生女儿”骗局始末》,以铁的事实向世人揭开了“女儿”之迷。

1998年8月14日-15日

由上海爱乐合唱团和新疆洛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纪念西部歌王王洛宾作品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上海各界知名人士到会参加,并特邀王洛宾之子王海成专程赴沪参加开幕式。

1999年1月

《家庭》《法制文萃报》新疆《法制纵横》《青春》等杂志、刊登王洛宾生前挚友-著名作家李桦撰写的文章《王洛宾与罗珊的情怨--及其“女儿”的由来》,向社会披露一个真实的事实。

1999年2月27日-3月4日

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6集电视艺术纪录片《传歌人》。

1999年3月1日

24集电视连续剧《王洛宾和他的恋人们》在乌鲁木齐电视台播出。

2000年6月

王洛宾音乐艺术馆在吐鲁番市葡萄沟落成。

2001年4月

乌鲁木齐市在达坂城建区,并立项筹建“王洛宾纪念馆”。

10月

新疆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驳回李颖,雷进乾等人的上诉,维持乌鲁木齐中院二审判决“王洛宾没有这个女儿”,四被告共同赔偿原告王海成精神损失5万2千圆。

2002年3月

中央电视台音画时尚栏目邀请王海成参加王洛宾作品演唱会。

5月

吐鲁番王洛宾音乐艺术馆重新布展,以崭新的内容向游客免费开放。

7月28日

由青海省旅游局,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金银滩草原王洛宾音乐艺术旅游节隆重开幕。

8月26日

吐鲁番市委市政府举行仪式追授王洛宾先生为吐鲁番市荣誉市民。

2008年3月

王洛宾遗嘱在全国各大报刊及网站公布,遗嘱中说明了王洛宾生前只有三个儿子,没有生养过任何女儿。由此,社会广泛关注的王洛宾假女儿案尘埃落定。

墓志铭  公元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四日凌晨洛宾仙逝,二十日向遗体告别,二十二日送骨灰进京,边城乌鲁木齐三降大雪。天公为其志哀,世人无不称奇。

王洛宾原名荣庭,一九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人日生于北京,三四年肄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三七年投身抗日救亡宣传,辗转千里,驻足青海。四九年参加解放军进入新疆。乐坛耕耘六十余载,创作歌剧六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千余首,出版歌集八部。情音恰神,中外沸扬,殊才饰疆、懿范流光。洛宾名重。其歌获国家金唱片奖,《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为二十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达坂城的姑娘》和《阿拉木罕》等歌久唱不衰,他多次赴国外办音乐会与讲学,联合国总部展示其民歌成就,巴黎音乐学院音乐教材和世界歌星罗伯逊保留曲目均有其歌。洛宾重谊。为学生幼儿谱曲,为边关将士挥笔,为工农大众抒情,为海外华人合唱团赠歌,情深意切,众口皆碑。洛宾谦逊。对民谣之父、音乐大师、西部歌王等称谓淡然处之,却将新加坡友人赠其“传歌者”三字视为珍宝。洛宾爱国。两次铁窗之苦,未断其云游乐海、振兴民乐之梦,终生致力于让中国民歌流行世界五百年之宏愿。洛宾大志。先生舍爱妻黄玉兰及三幼子在京只身西进。五一年妻病故后独身苦将三子养育成人,髦耋之年坚持自理,拈米舔骨节俭之至,乐骑单车至八十有二。其作品通俗朴实大气,盖源其品性也。

千里驹兮杂于马群,需伯乐兮相而拔晋。西部曲兮流于民唇,承洛宾兮识而传真。驹无伯乐兮无以干里,曲无洛宾兮中外寡闻。民间瑰宝兮撷之于民,人间绝唱兮得之于心。传歌之志兮可嘉可钦,洛宾之功兮青史永存。

王超海撰文

相关图书

基本信息

书 名: 王 王洛宾相关图书

洛宾

作 者:言行一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4月

ISBN: 9787561350041

开本: 16开

定价: 29.80 元 内容简介

《王洛宾》内容简介:他出生在北京,他的梦想是去巴黎,六盘山下的一首“花儿”将他的脚步与灵魂永远地留在了大西北,他用乐谱写作传奇故事,甩歌声绘就人生旅程。他就是王洛宾,一位执著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传歌人。虽已故去多年,但他给人们留下的音乐财富却成了永恒。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音乐传记。尽管这里有王洛宾的儿子王海成提供的很多珍贵的音乐手稿和老照片,但是让这本传记真正具有价值的是作者讲述的故事:王洛宾留在大西北的故事,王洛宾在狱中用莫合烟以及省下的口粮换民歌的故事,王洛宾那一首首歌曲背后的传奇故事。可以说,这是众多有关王洛宾的传记和著作中最真实、最权威的一本。 作者简介

言行一,本名颜行一,自由撰稿人。1950年1月生于山东临沂。1963年9月就读于册山中学,1970年1月毕业于青岛冶金建筑学校。当过钢筋工、编辑、记者和团市委秘书:1980年8月起供职于安徽马鞍山市人大机关,曾长期从事教科文卫方面工作。

1997年出版散文集《我的星辰》:2009年出版人物传记《咱村的赵树理》。

王成,王洛宾之子。1951年3月出生于兰州农村,1958年随父亲由北京迁居新疆,1969年下放农场接受再教育。当过农民、工人和业务员。1996年开始从事对王洛宾文化遗产进行整理、搜集、弘扬、保护、出版等工作。2000年创建吐鲁番王洛宾音乐艺术馆,2002年创建青海省海北州王洛宾在青海事迹展馆,2003年创建达坂城古镇王洛宾艺术展馆。

投资制作电视艺术片《传歌人》及《王洛宾和他的西部民歌》。1997年出版《王洛宾歌曲选》,2003年出版纪实文学《我的父亲王洛宾》,2007年投资出版李密叙事长诗《大漠歌魂王洛宾》,2010年出版纪实文学《往事如歌》。 图书目录

01 叩响音乐殿堂之门

02 最美的音乐就在自己的国土上

03 生生死死达坂城

04 歌声唱服大阿訇

05 半个月亮爬上来

06 来自金银滩草原的情歌

07 小鸟一去不回还

08 W叔叔和蚕豆谣

09 阿拉木汗什么样

10 凯歌进新疆

11 妙笔写出溜溜的歌

12 黑力其汗就是她

13 沙枣花香唱和田

14 萨拉姆毛主席

15 大墙内那排高高的白杨

16 女狱警撒阿黛

17 康巴尔汗的热泪

18 哦,亲爱的白兰地

19 歌剧风波

20 把月光还给沙滩

21 献给死者的恋歌

22 寻找诗人玛依拉

23 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

24 骆驼队来了个写歌的人

25 人民的生活亚克西

26 都达尔、玛利亚和玫瑰花

27 掀起你的红盖头

28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29 歌声唱响联合国

30 愿透过歌曲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附录 王洛宾年表

触摸歌者生命的琴弦(代后记)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40935.html

更多阅读

断肠人在天涯:传奇作家三毛的“欺世”之谜二

断肠人在天涯:传奇作家三毛的“欺世”之谜(二)【宣传片】她是无数人的青春记忆,却又受到无尽的质疑。她盛年弃世,留下身后重重谜团。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她是一个特立独行、至情至性的传奇作家,还是一个人格分裂、怪癖伪善的欺世盗名之徒?

三毛和王洛宾的相处 王洛宾 三毛

西北歌王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大阪城的姑娘》歌曲,有多少明星大家唱了大半个世纪了,依然生命力无限,试想:有几位歌曲家能创造出如此风靡全球的歌曲,?显然他是屈指可数的!当年王洛宾被打成右派以后,依然无法禁唱这两首歌——因为人

王洛宾简介 王洛宾的作品

王洛宾简介(转载)( 王洛宾(1913-1996),著名的西部民歌传播者,被誉为中国现代歌曲之王。王洛宾1913年1月生于北京,他父亲是油漆匠,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而且十分爱唱京剧和昆曲。在家庭的熏陶下,王洛宾自幼就喜爱上音乐,并且对音乐有着很好的感

王洛宾和《永隔一江水》 永隔一江水王洛宾版本

王洛宾和《永隔一江水》王洛宾先生若活到现在,应该是101岁了。这位曾被誉为“中国西部歌王”老先生,生前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先后做过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官、又先后坐过国民党、共产党牢,据说还与台湾女作家三毛有段“情缘”而充满传

声明:《王洛宾 荷西家人对三毛的评价》为网友清风扶醉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