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夏日绝句杨万里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 夏日的白天很漫长,午睡起来后感到懒懒的毫无情绪,于是就闲闲地看看儿童们在追逐那飘飞的柳花。

【出典】 南宋 杨万里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注:

1、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杨万里

(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其二)

松阴一架半弓苔, 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 儿童误认雨声来。

2、注释:

软齿牙:一作溅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

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

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与窗纱:原作“上窗纱”,据《杨万里选集》改。与,给予的意思。

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思,意,情绪。

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柳花,即柳絮。

半弓:半弓之地,形容面积极小。弓,古时丈量地亩的器具,后为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1.6米。

掬:两手相合捧物。



3、译文:

(其一)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其二)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

4、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20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他的作品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随手拈来,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又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吸取生动清新的口语谣谚入诗,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俚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翮《寒塘诗话》),给人纯朴自然的感受。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竹枝歌》)完全似脱口而出的一首山歌,反映了他向民歌学习的成就。

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5、第一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吧?如此光景,长睡不起也未免可惜了。

第二首诗写作者闲适、慵倦情绪。他想看书,可是刚刚翻开又兴致索然,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这儿以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比较,一个“戏”字,一个“误”字起到相互映衬的作用,而情景宛然,含有无穷乐趣。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形象和自己偶然触发的兴会,在这两句中也得到生动的显示。

初夏时节,闲居无事,此时奔竞之心尽消,与自然贴近,与儿童贴近,情绪得到交流,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这两首诗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微妙的情境,第一首写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第二首写他从书斋来到庭院里,百无聊赖,便捧起水来洒在芭蕉叶上,使儿童误以为下雨。全诗充满生活情趣,炼字也精,像“软齿牙”的“软”字,“分绿”的“分”字,意蕴深厚而不粘滞。



6、杨万里的诗词都是从寻常的自然景物或日常生活着手,以表现其中的勃勃生机和自己内心中的人生体验。那些生涩或过于典雅的语言反而会妨碍他所要表现的内容。所以他在语言形式方面不太用力,而追求语言形式之外的某些意味。如他所说,“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如此率性豪放的思想,想来也只有他老人家才有,无怪乎他笔下有那么多的我们感觉随处能见的美景,乡村!读他的诗,感觉如同在混浊的环境中吸入一口含有千亿个负离子的清新空气,又恍如从繁华的都市偷得半日闲,来到这蝶舞翩阡,花飞柳舞的桃源佳境。只有真正的智者,真正的超脱,才能将这寻常平凡的世界看成这般地美丽轻松啊。

读诚斋的诗,就恍如看到一副美丽的画面,而自己,就是那画中的一部分。

像这首:“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这是怎样一副动静皆宜,颜色分明的画面呢,连味道也不曾拉下!读着这诗,我晃若自身穿越到了南宋,在我的家乡,在这个初夏,我还是一个春心萌动的妙龄少女,乡间的日子是这般地无趣,一场午觉醒来,之前吃的梅子,至今牙齿都是软软的,好似酸味还留在唇齿之间,挥之不去,窗前的芭蕉树叶是那般地绿,映衬得窗纱也是一片绿意盎然,夏日的白天是如此漫长,不好打发,我只好趴在窗前看那池边的儿童嬉笑追逐着去捉那纷飞的柳絮。这样一个有着无尽愁思的单纯少女,在这个画面中是那般地慵懒可爱,我但愿那就是我,前世前世前世的我!



8、“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柳花:即柳絮。这两句大意是:在夏日里午睡醒来,一点情思也没有,只是闲散地观看小孩子们随风追捉柳花。

作者写自已在漫长的夏日里悠闲懒散的情绪,形象逼真,颇富情趣。可用来描写空虚孤寂、百无聊赖的生活。



9、“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人一大,就少了活泼好动,呆坐着,若有所思,又无所思。孩子们看到这个人会有什么想法呢?观看嬉闹,正是不知道该做什么的表现。古人的诗意大多源自于发呆吧,像个弃绝情思的和尚,说是悟道不如说在企图抓住什么。



10、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夏日绝句杨万里

很喜欢宋代诗人杨万里这首题为《闲居初夏午睡起》的诗,尤其喜欢那句“闲看儿童捉柳花”,——睡眼蒙眬,看着孩子们追逐随风飘舞的柳絮,该是怎样惬意的一种心境!可惜我不懂诗歌鉴赏,觉得好,却说不出好在哪里。

不过却由此想到了另外一个话题。

不知为什么,自古以来,国人的父母都甘心情愿地做儿女的“孺子牛”,但我国文学中却少有“儿童文学”或曰“为儿童的文学”,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文中,别说根本见不到儿童自己写童趣的篇什(屈指可数的几十首所谓“儿童诗”,也都是一些“抒情”“言志”的大话、空话;仅有的几篇被后人标榜为某某“少作”的文章,如苏轼的《黠鼠赋》,是否真为“少作”,也迄未有定论),就连成人写儿童的诗文也少得可怜。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杜甫《江村》)“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田家》)“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诚斋《宿新市徐公店》)“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诸如此类的句子,当然还可以找到一些,在童趣,固表现得很盎然,但也只能算是东鳞西爪,点点滴滴;清·越缦老人李慈铭《城西老屋赋》里写的“予之童骇,踞觚而读。先生言归,兄弟相速。探巢上树,捕鱼入洑。拾砖拟山,激流为瀑。编木叶以作舟,揉条枝而当轴。寻蟋蟀而剀墙,捉流萤以照读。候邻灶之饭香,共抱书而出塾”,算是最详细的铺叙了,但也不过五六十个字;且与前引的一些断章残句一样,其全篇为文的本意也都并不在描写儿童生活。

而通篇描写儿童生活的诗作,能举出来的大概也只有左思《娇女诗》、李商隐《骄儿诗》、路德延《小儿诗》寥寥几首罢了。



11、现在又是飞絮时节。

柳絮,是北方的春天是常见的物事儿。杏花谢了,桃花开过。桐花开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就是柳絮漫天飘飞的时节了。

柳絮飞飞,逐对成球。跟儿子下楼玩,看着飞舞的柳花,儿子童心大发,前去追逐。柳花飘飘荡荡,穿过花树飞过草丛,看着似乎就在眼前,就是捉他不住。看着这有趣的一幕,忍不住念道:“闲看儿童捉柳花”。儿子问我,说什么呢?我说“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夏日睡起》中的诗句。“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的午后,诗人午睡起来,情思昏昏,了无意趣。追逐着柳花的儿童引起了诗人的极大的兴趣。看着儿子追逐柳花的有趣模样,杨万里的这句平白如话而又颇具画面感的诗句,堪堪与我打了个照面。

儿子问我,柳絮能续衣服吗?我说不能。小时候,听母亲讲故事,总有后妈给可怜的孩子用柳絮续衣服。柳絮虽与棉一样洁白如雪,却无棉花的保暖实用。

柳最能反映季节的变幻,寄托诗人的情意。“昔我来思,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贺知章《咏柳诗》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千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韩愈说,“柳丝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柳絮是柳树的种子,成熟于暮春和初夏时节。一朝离树,因风飞舞,飘飘荡荡,搅天搅地,惹人怜也惹人恼。这个看似无根无绊的物事儿,却“吹皱一池春水”,搅动诗人的情思。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这个时节的柳絮,飞落秋千院落,飞过溶溶池塘,飞过山山水水,不知又会牵动谁的情思?不知又会进入谁的画图?



12、最早接触杨万里,是小学学过的一首诗了:“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时候读诗,只是按照课文要求背诵罢了,长大了,感觉以前是那么懵懂?一切都是最初……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所知的是有一个圈圈起来的世界,圈越大我触摸到的未知世界越大,懂得的便越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文字也会变成如小学的诗一般,不知道会不会懵懂……

读诚斋诗,给人一种恬淡,一种孩子的天真,一种人初的宁静……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盛夏午后的柳荫下,年近天命的老人看那几许小孩,闲捉柳花,暑热的愁思顿感消逝了几分……喜欢天真,喜欢天真的笑,喜欢天真笑的女孩……

永远的躲在童话世界里,固执的受伤,不想羡慕诚斋的孩子气……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如此美妙的境界,恐怕只能是心境了吧……王国维《人间词话》“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得为物”……中国之艺术透乎心而达乎表,艺术之气韵灵动,及人之性灵也。艺术之灵感者,心源动之于造化而偶合之……)

喜欢诚斋喜欢孩子般的心境,喜欢大自然的灵动,喜欢杯现笑脸,喜欢帘后音容……

记忆中一缕轻风轻轻拂过心田……



13、有个地方;蓝幽幽的天空,清澈见地的湖泊,一望无际的旷野。 这里是天堂吗?不,在人间,就在你我身边这里是大自然。

我成为一只春鸟,在五彩缤纷的春天里我会想起《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飞翔在天际,用清脆甜蜜的歌喉,赞颂对大自然的热爱。俯看世界,倾听生命,万紫千红的鲜花,缀着绿茵的草原。

我成为一棵树,在炎热的夏天里我会想起《初夏睡起》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仰望浮云,享受阳光。送来炎夏的第一场淋浴,无比爽快,无比清凉……

我成为一阵秋风,在金灿灿的秋天里我会想起《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遥望远方,聆听自然。

我成为一枝梅,在寒冷的冬天里我会想起《梅花》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天地一片苍茫,山河成冰川。有时几片雪花落在我身上。

白天不懂黑夜的美,却让月光洒下澄黄的影,给大自然留有休息的时间……

是无休止的物质追求,让人们失去了理智,恩将仇报。森林减少了,草原退化了,温度上升了,臭氧层破了--地球受不了!

面对这么美好的大自然,你们忍心去伤害它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吗?

面对生我育我的大自然,你们为什么不为自己的放弃行为而羞愧吗?



14、我们生活在春夏秋冬四季里,春夏秋冬就组成了我们的人生岁月。生命在春绿夏木秋黄冬白里延续,人生在风云雨雪里感受过程和美丽。忽然感觉人的一生和春夏秋冬四季是一模一样的。时间两岸,依次镶嵌着碧绿、火红、金黄和雪白的颜色,这是生命最本真的元素,这是大地最纯朴的礼赞。春夏秋冬轮回演绎着一首自然之歌,季节的原野上,季候风拉长了十二种元音。

春天来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光绿野,草长莺飞,丝绦临风,繁花万朵,细雨如织,溪流潺潺。总角童幼、如花少年,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谛听世界,和奶奶一起仰望夜空细数繁星。春天在孩子们童真的眼睛里发芽,碧绿成野,一片片叶子就是一只只稚嫩的手,将老人们沉睡的梦轻轻摇醒。春天里,人们播种下生活的美好希望,风雨中长长的等待,载负着沉甸甸的人生,缓缓穿行在希望的绿意里。少年如春,生机勃勃,幸福茁壮,在父母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尽享人生,生活如诗,岁月如歌,旅途如画。天真无邪的岁月,是一首纯情的散文诗,充满无尽的童趣和无边的快乐。

夏天来临,“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夏季多情,有时晴空烈日,大地蒸笼,炎热如烤;有时黑云惊雷,暴雨如注,尽洗苍山。夏花飘香,夏木青翠,人醉花枝,让人有滚烫的暇想。炽热,是夏季的盛妆。夏季是青年人火红的青春和热情。太阳高高在上,发散着无边威严。年轻人聚集在生活最真实的地方,他们头顶蓝天,脚踏沃土,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生命最纯朴的恋歌,他们挥洒着满腔热情和真诚,满怀豪情地拥抱着这个世界,让爱在蓝天和红尘里肆意舒展。青年时代同夏天一样,热情似火,风华正茂,自强自信,在实践着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秋天到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风起处,枝出浅黄,枫林尽染,硕果满园,山明水净,夜阑来霜,如歌如画。伤感,失落,幸运,收获。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也许就藏在金灿灿的稻穗上,也许藏在火通通的柿子里,也许藏在绿油油的菜地间。秋,因为秋是收获的季节。秋天多彩,你看那碧树、黄叶、红花,还有那旷野、那长烟、那黄昏、那牧童、那笛声,溶溶月色里的歌声,那阵阵歌声里的倩影……秋天含蓄,饱历了春的生长、夏的热情,不再追逐浪漫,而是悄悄地融入静美的秋光里。成熟的秋浓郁,沉实、有深度,因为秋的身后是黑油油的土地,没有辽阔富饶的大地,哪有秋的风采!中年人同秋天一样,事业家庭成就,人的棱角已被社会风雨打磨,少了锐气,多了稳重,人生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冬天来临,“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冬季,山河银装素裹。冬天是人生的暮年,皑皑白雪覆盖着生命的原野,那是老人们的头发和胡须变的,那是生命最美丽的沉淀。落日点燃了荒原上生锈的记忆。老人们手执银杖,缓缓穿过时间的环形隧道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蓦然回首,身后那深深浅浅的脚印可是对生命永久的追问。人老如冬,老迈清独,但也霞光婉约,最美不过夕阳红,夕阳行云,苍山凝重,往事不再,却可以尽情的享受生命的黄昏之美。人到老年,喜欢回忆自己,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人生都已经沉淀成为一首歌,成功的疯狂,失意的呻吟,快乐的喧泄,寂寞的哀怨,都会敞开喉咙或低吟浅唱,或忘情高歌。人老凝重,象一只盘旋天上的鹰,用冷眼俯瞰人生,艰辛的步履,飘泊的影子,沧桑的心境,都涌向垂暮的黄昏。回顾几十年的进退起落,荣辱兴衰,悲欢离合,苦辣酸甜,贫富贵贱,冷暖自知。然而沧海桑田,一切都在季节的周而复始中萌发、生长、成熟、离开,这样的循环,岁月依旧慢慢前行。万千感慨中的人心归平和,大彻大悟,超凡升华。

人生如四季,四季是人生。人生和四季就是这样的走过:冬天走了,春天来了;春天走了,夏天来了;夏天走了,秋天来了;秋天走了,冬天又来了。四季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着。百草枯了,草根还在;树叶落了,树枝还在;生命也一样,有的走了,有的来了,人生是永恒的。历经春夏秋冬,阅尽风花雪月,生命才有色彩,人生才有乐趣。不管岁月如何,朗朗乾坤,芸芸众生,有谁不愿意珍惜自己宝贵的人生?又有谁不喜欢生活里的歌声与鲜花、佳肴与美酒呢?有人把人生四季形象化了,叫做春如诗,夏似词,秋象歌,冬是赋,也好,那就祝福我们的人生诗好、词棒、歌甜、赋美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40568.html

更多阅读

从另一个角度看《新闻纪实类数字照片技术规范》 新闻纪实

2013年5月28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联合发布了《新闻纪实类数字照片技术规范》,毫无疑问,这一技术规范的发布,是杜绝摄影界、特别是新闻纪实摄影利用后期技术欺骗、造假的恶劣现象的一条红线,断了那些习惯通过后期造假的人

声明:《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夏日绝句杨万里》为网友一世泪倾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