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超越自卑与权力动机 在尖酸的评判背后隐藏着什么呢? 自卑与超越txt下载

自卑心灵的宣泄与超越——简·爱心理探幽

作者:何素平

[ 摘要 ] 关于简·爱的心理特征,一般评论者均持“反抗说”。本文认为,反抗性只是构成简·爱心理状态的一个极其表面化的因素。从现代个体心理学角度考察,简·爱的心路历程,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一个自卑——超越自卑的过程。

一、“自卑情结”:困扼简·爱心灵的樊篱

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家 A ·阿德勒博士认为:“当个体面对一个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

简·爱一生经历了五个生活场景:盖兹海德府、劳渥德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圣约翰家和芬丁庄园。在前四个场景里,简·爱不同程度地面对她“无法适当应付”,并且“绝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贫穷、卑微和性别,因而,困扼简·爱心灵的主要是“自卑情结”。

1 .贫穷:培植简·爱“自卑情结”的沃土

简·爱还在襁褓中就失去了双亲,被寄养在盖兹海德的里德舅妈家。从小生活在歧视、敌意中的简·爱,养成了敏感多疑、孤僻倔强的性格,被盖兹海德府的人一致认为“讨厌、阴险、鬼头鬼脑”,被里德少爷称作“阴 郁 小姐”,经常受到无端打骂。简·爱这种异常的不合群的表现,实际上就是一个备受歧视的孤儿“自卑情结”的反映。正如阿德勒博士所言:“假如有个完全被忽视、被憎恨或被排斥的儿童,我们很可能发现:他很孤单,不能和别人交往,无视于合作的存在……” 因为,“自卑情结”告诉他们:“在合作中获得成功是没你份的”。 对于简·爱受虐待的原因,里德少爷这样表白:“……妈妈说你是个靠人养活的人;你父亲没给你留下钱;你该去要饭……” 这说明,经济上的孤立无援,是简·爱作为孤儿的真正含义;贫穷,是构成简·爱“自卑情结”的首要因素。

源于贫穷的自卑,几乎贯穿简·爱的一生。在桑菲尔德,简·爱已决定做罗彻斯特的新娘,但不愿放弃教师工作,不愿成为一个“靠人养活的人”,也不愿接受罗彻斯特买的结婚礼物。“他越是给我买的多,一种烦恼和堕落的感觉越使我的双颊发烧。” “要是我能有很小的一点儿独立财产,我想,那将是种安慰。” 在圣约翰家,女仆汉娜问简·爱:“你到这儿来以前要过饭吗?” “我猜,你多半没房子,也没铜子儿吧?” 深深地刺伤了简·爱的自尊心,她激愤地为贫穷辩护:“世界上有一些最好的人,像我一样一无所有;要是你是个基督徒的话,你就不应该认为贫穷是一个罪过。” 以至于对圣约翰的关怀,简·爱也要反唇相讥,“我相信,我吃你的不会太久,先生。” 这种在物质、财富面前近乎病态的敏感和自尊,恰恰是简·爱潜意识里“自卑情结”的表现。

2 .卑微:简·爱爱情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简·爱人生的华章,是在桑菲尔德府做家庭教师时展开的。家庭教师在当时的英国,被看作是“上等仆人”。作者夏绿蒂一生中曾两度做过家庭教师,深切体会到:“一个私人家庭女教师根本没有个人的存在,不被当作一个活人、一个有理性的人看待……“ 尽管罗切斯特并不把简·爱当作“雇来的下属”看待,而让简·爱觉得“他仿佛是我的亲戚,而不是我的主人” 。可是,连罗切斯特也看出,简·爱生活得很压抑,指出“你的洁身自好就是害怕犯错误” 。

简·爱作为家庭女教师的自卑,最集中地表现在英格拉姆一家来访期间。简·爱躲在僻静角落的窗帘后面,听着那些贵妇人苛薄的议论:“她们(指女家庭教师)当中有一半是讨厌的,其余的都很可笑。” “在她(简·爱)的相貌上,我看到了她那个阶层的人的所有缺点。” 面对来自贵族阶层的鄙视和嘲笑,简·爱“不自觉地更退缩到阴影里面,一面默默品尝着自卑的滋味,一面冷静地观察着”,她渐渐发现,“傲慢”、“见解浅薄”的布兰奇与罗彻斯特在思想趣味上的不同,肯定“她不能迷住他”,认为“虽然社会地位和财富把我们远远分开,但是,在我的脑子和心灵里,在我的血液和神经中,都有一种东西使我在精神上和他相似……” 然而,自卑感又使简·爱做出矛盾而痛苦的抉择:“我知道我必须隐藏我的感情,我必须把希望的火焰扑灭,我必须牢牢记住他不可能十分喜欢我……我必须不断地重复我们是永远分离的……” 至此,简·爱完全被一种因阶级差别产生的自卑感攫住了。她看不到这是罗彻斯特为了使他们的爱情升温,而精心策划的一出闹剧,从而使她与罗切斯特的爱情经历了一个好事多磨的曲折过程。

在婚礼上,简·爱得知关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是罗切斯特的原配妻子,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简·爱出走的心态,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还在简·爱接受罗切斯特爱情之初,罗切斯特就说过:“你应该马上放弃你那个奴隶般的家庭教师工作。” 伯莎事发,罗切斯特向简·爱痛说情史,最后总结道:“包下一个情妇,是仅次于买一个奴隶的最坏的坏事;情妇和奴隶的天资往往比较低,地位也总是低的,跟比自己低的人亲密地一起生活会使人堕落。” 可见,在罗切斯特的逻辑中,家庭教师——奴隶——情妇,几乎可以划等号。对此,简·爱十分警觉:“他总有一天会用现在亵渎对她们的回忆的那种感情来看待我。” 以卑微的家庭教师身份去爱罗切斯特,已使简·爱蒙受自卑之苦,那么,做比家庭教师更卑下更屈辱的情妇,简·爱无论如何没有这样的余勇。由此看来,简·爱出走,具有必然性。可以说,对低劣地位的恐惧和逃避,是简·爱出走的根本原因;卑微,是简·爱爱情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3 .性别:简·爱自卑人格的符号

在《简·爱》中,夏绿蒂刻意表现的,是简·爱作为“人”的精神追求,而不是作为“女人”的生命体验。与 20 世纪先锋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不同,夏绿蒂没有特别突出简·爱的性别特征,没有具本描写简·爱作为少女成长的过程和青春的觉醒,即使和罗切斯特恋爱的情景,也常常是谈玄论道,颇具道学气。简·爱似乎是一个中性人,作者并未自觉地把她作为一个“女人”来写,而是写她是一个“穷”人,一个“卑微”的人,一个“矮小,不美”的人,总之,是一个自卑的人。女性,这个被波伏瓦称作“第二性别”的身份,仅仅是构成简·爱自卑人格的符号。

富有意味的是,《简·爱》出版时,夏绿蒂用了一个男性化名:柯勒·贝尔。并且,当女友问及是否写小说时,一向坦诚的夏绿蒂惊慌失措,矢口否认。这是否说明,夏绿蒂潜意识有一种“男性钦羡”心理,同时对自己的女性性别感到自卑?

作为女人的夏绿蒂是相当自卑、悲观的。“我是命中注定要当老姑娘的……自打十二岁起,我就下定决心接受这个命运了。” “对于既无财产又无姿色的女人,……最好老老实实去考虑其他事情,而不要考虑婚姻问题,——那是愚蠢,实为我所不齿。” 《简·爱》是一部自传色彩十分浓厚的小说,夏绿蒂是生活中的简·爱,简·爱是艺术化了的夏绿蒂。和简·爱一样“贫穷,低微,矮小,不美”的夏绿蒂,把她作为女性的自卑全部倾注在简·爱这个艺术形象中。

作为女性的简·爱同样是自卑的。在维多利亚时代,结婚是大多数英国妇女惟一的出路。幸福的婚姻是一个女人一生最大的成功。而这种成功必须依赖高贵的门第、雄厚的财产和美貌。简·爱除了贫穷和卑微,作为一个妙龄少女,她还“矮小,不美”。简·爱常常为自己的容貌感到“惋惜”:“我有时候惋惜自己没长得再漂亮一点;有时候希望有红喷喷的脸蛋,挺直的鼻子和樱桃般的小嘴;希望自己长得高,庄严,身材丰满;我觉得自己长得那么矮小,那么苍白,五官长得那么不端正、那么特征显著,真是一种不幸。” 在桑菲尔德,女管家为简·爱详尽描绘了可能成为罗切斯特新娘的布兰奇小姐美丽的容貌,简·爱的自信心受到极大打击:“那么,简·爱,听着你的判决:明天,放一面镜子在你面前,用粉笔如实地画下你的尊容;一个缺陷也不能缩小;不能省略任何纹路,不能掩饰任何丑处;要在下面写上:'孤苦无依、相貌平凡的家庭女教师肖像。'” 同时,精心描绘了一幅“多才多艺的名门闺秀布兰奇”的肖像,时刻提醒自己要“自我克制”,“要自爱”,打消对罗切斯特的非份之想。小说中多次提到简·爱的容貌,女仆、罗切斯特、圣约翰等一致认为,简·爱的容貌不够“秀丽”,不够美。

阿德勒说,“容貌丑陋的人会有什么感觉!他是非常不幸的。……他的整个生命都承受着重担,他甚至没有我们每个人最喜欢之物——欢乐而美好的儿童时代。” 罗切斯特恰恰相反,他也是一个“丑”人,但这只是白壁微瑕,可以用雄厚的财产作补偿,而简·爱的“不美”,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个孤儿,一个贫穷且其貌不扬的家庭女教师,这一切构成简·爱的自卑人格。从盖兹海德——桑菲尔德——圣约翰家,困拢简·爱的始终是根深蒂固的“自卑情结”。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个体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并且,“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

自卑,只是简·爱人格中比较隐晦的一面,作品中呼之欲出的,是简·爱不屈不挠的反抗意志、自我奋斗和自我奉献精神,所有这些,正是简·爱不能“长期忍受自卑之感”,为“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而采取的“某种行动”,是简·爱人格的另一半。

二、超越自卑:简·爱人生的终极目标

1 .反抗:超越自卑的锐利武器

综上所述,简·爱在盖兹海德十年已形成典型的“自卑情结”,“然而,这并不是说,有强烈自卑感的人一定是个显得柔顺、安静、拘束而与世无争的人” ,“愤怒和眼泪、道歉一样,都可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 。“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 ” “简·爱在盖兹海德对里德少爷的首次反抗,就是简·爱无法“长期忍受自卑之感”,为“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所做的第一个“补偿动作”,是简·爱自卑意识的觉醒和试图超越自卑的尝试。

通过反抗,简·爱改变了自己的处境,使蛮横的里德不敢妄动,让凶狠的舅妈感到“恐惧”,赢得了女仆白茜的友谊,并且最终使自己离开了盖兹海德。这对简·爱来说,无疑是一次胜利,一种鼓舞。简·爱由此得出经验:对不公正的待遇应当“狠狠回击!”阿德勒认为,早期记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盖兹海德既是培植简·爱“自卑情结”的沃土,又是孕育简·爱反抗精神的温床。在以后的人生经历中,每当简·爱意识到自己处在不平等地位,处于自卑的劣势时,简·爱就试图通过“回击”,通过反抗来超越自卑,改变处境。

与罗切斯特的情感纠葛就证明这一点。简·爱出走桑菲尔德,是渲染简·爱反抗精神的极其精彩的一笔,也是我们探索简·爱深层心理的一个关键。罗切斯特曾这样问简·爱:“那么,你不爱我吗?你珍视的只是我的妻子的地位和身份吗?” 在托尔斯泰笔下,安娜可以为爱情牺牲家庭、儿子、尊严、生命,而简·爱却为“妻子的地位和身份”牺牲了爱情。应该指出,安娜的心理倾向是打破圆满,追求“破缺”;简·爱则是补偿残缺,追求平衡。简·爱害怕做情妇,归根结蒂是害怕自卑的处境,所谓情妇,只是一个指称,它的具体含义是卑贱、堕落、屈辱,这与简·爱渴望超越自卑,追求平等、独立、自由的人格理想格格不入。以家庭教师身份与罗切斯特相爱,是一次对世俗观念的抗争,是一次对自卑的超越;离开罗切斯特,又是一次对自我惰性的反抗,是理性对情感,灵对肉的反抗,也是一次对自卑的超越。而圣约翰假借上帝名义的“使命婚姻”,是对简·爱人格的贬抑,是神性对人性的奴役,因此,必然遭到简·爱猛烈的反抗。可见,无论是来自里德少爷的直接的暴力,还是罗切斯特不平等的爱情,或者圣约翰的“使命婚姻”,只要简·爱觉得人格受到践踏,处于自卑劣势,总会激起简·爱的反抗,简·爱也总能获得胜利,改变处境,使自己的人格得到提升。可见,反抗是简·爱超越自卑的有力武器。

2 .逃避;虚假的超越

这是夏绿蒂为简·爱设计的另一种超越方案。如同有人认为“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是“愤怒的简·爱”,劳渥德的女学生海伦·彭斯,可以看作是收敛反抗锋芒,隐忍的简·爱,逃避现实的简·爱。在劳渥德,海伦经常受到史凯契尔德小姐的惩罚,可她总是逆来顺受,甘心受罚,并且劝戒简·爱,应当像《圣经》中讲的那样“以德报怨”。当简·爱受到布洛克尔赫斯特的当众羞辱时,在海伦圣母般的微笑鼓舞下,简·爱“控制住了正待发作的歇斯底里,昂起头,在凳子上站稳” 。后来,又在 谭波儿 小姐的关怀下,简·爱平安地度过了精神危机,逐渐成为一个“受过训练、克己的人”。这似乎表明,不必反抗,克己和隐忍也可以超越自卑,达到心理平衡。

但这只是一种“虚假的超越”,丝毫没有改变海伦的处境,她依然挨饿、受惩罚,最后在席卷劳渥德的一场瘟疫中死去。阿勒德说:“假使一个人已经气馁了……他仍然无法忍受他的自卑感,他仍然会努力设法要摆脱它们……可是,他却不再设法克服障碍,反倒用一种优越感来自我陶醉,或麻木自己……他所采取的每一步骤都会逐渐将他导入自欺之中,……真正的自卑仍原封未动。” 这段话绝好地剖析了“海伦式”超越的虚假性、欺骗性。海伦最终染瘟疫死去,应证了她企图以基督徒的隐忍、逃避现实的自欺方式超越自卑处境的无力、失败,表现了作者对“海伦式”超越的否定。作者安排海伦这个人物,旨在反衬简·爱的反抗性格,从而表明简·爱反抗的必要性,说明逃避则死,反抗则生。海伦之死 和谭波尔 小姐离开劳渥德,终于使简·爱把“ 从谭波儿 小姐那儿借来的东西(宁静气氛)抛开”,决心去追求“充满希望和恐惧、感动和兴奋”的新生活。

3 .自我奋斗:对自卑的补偿

小说开头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简·爱,是一个“脾气很坏”、不讨人喜欢的“阴 郁 小姐”,一个连自己也觉得“也许我真的是坏”的“问题儿童”。八年以后,站在罗切斯特面前的简·爱,却有着“明亮的眼睛,雄辨的舌头,火做的灵魂和既柔和又稳定、既驯服又坚定的能屈而不能断的性格” ,令阅人颇多的罗切斯特一见钟情。简·爱超众的才智和独特的气质,是她多年来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结果。

劳渥德八年,是简·爱磨砺身心,锻炼意志,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在 谭波尔 小姐和海伦两位良师益友的引导下,简·爱的天性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瘟疫过后,学校改建为一个“真正有用而且高贵的机构”,简·爱在这里“有办法受到良好教育”,而起决定作用的是简·爱的自我奋斗。“对某些课程的爱好,要在一切方面都出人头地的愿望,再加上喜欢博得老师们,特别是我所爱的老师们的欢心,这一切都促使我前进” 。在离开劳渥德时,简·爱已成为一个会弹钢琴、会画画、懂法语的“文雅”的“大家闺秀”。

阿德勒认为:由身体的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简·爱根深蒂固的“自卑情结”,是简·爱自我激励、自我奋斗的原动力。

4 .自我奉献:简·爱“自卑情结”的全方位超越

“有情人终成眷属”,简·爱和罗切斯特从此过着幸福的日子,《简·爱》这种终局,历来被认为是狗尾续貂的败笔,削弱了简·爱的反抗精神,并且落入“大团圆”俗套。我认为这是对《简·爱》的误读。“卒章显志”,作者往往在作品结尾“抖包袱”,披露其创作意图,揭示主题。假如以出走桑菲乐德结局,或以荒野呼唤、或以桑菲尔德触目惊心的废墟结局,对读者造成的震撼无疑更强烈,美学意义更大。而夏绿蒂甘冒“俗套”之险,宁愿以“皆大欢喜”结尾,我认为,有其深刻的用意。简·爱这个艺术典型并不是为“反抗”创造出来的,换言之,简·爱的反抗不是为反抗而反抗,反抗不仅仅是手段,超越自卑才是简·爱人生的目的。在简·爱身上,寄予着作品的主题,即一个弱者,如何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和自我奉献,超越自卑,最终实现人生意义。因此,“大团圆”的结局是《简·爱》最好的结局。

小说临近结尾时,简·爱意外获得叔叔两万英镑的遗产,贫穷的简·爱一夜间成了富人。富有意味的是,在简·爱获得财富的同时,获得了一个表兄(圣约翰)和两个表姐(黛安娜和玛丽)。这是否是一种隐喻?这似乎又一次证明:贫穷,是简·爱作为孤儿的真正含义。不再是穷人,不再是孤儿,在简·爱的生活中意义重大。她坚持把遗产与圣约翰兄妹平分,既是对他们救命之恩的报答,一种爱心的体现,也是对自卑的超越:她不再是女仆汉娜眼里那个“既没房子,也没铜子”的“乞丐”了。

有了钱的简·爱,回到桑菲尔德,看到“一堆焦黑的废墟”,看到瞎眼、断手的罗切斯特,震惊、痛心之余却有点窃喜,“他又沉入阴郁之中。我呢,却正好相反,变得更加高兴,而且又有了勇气……” ,还有点得意:“先生,我现在是个独立的人了” 。至此,在“主人”罗切斯特面前,简·爱终于从精神上站了起来,她不再是那个贫穷、卑微的家庭教师了,简·爱体质和容貌上的不足,在残废的罗斯特面前,也是一种优越了。为了使简·爱全面、彻底地超越自卑,实现人生意义,罗切斯特及其桑菲尔德不配有更好的命运。

桑菲尔德,这座以罗切斯特为主宰的男权统治堡垒,这座关押疯女人伯莎的牢狱,历练、考验简·爱灵魂的“荆棘地”( thornfield ,意为“荆棘地”),终于被伯莎——“愤怒的简·爱“付之一炬,象征了男权统治的全面倾覆。芬丁庄园,简·爱与罗切斯特白头偕老的寓所,完全是一个以简·爱为主体的女性王国,而这个王国的精神是:自我奉献。哈姆莱特的名言“脆弱呵,你的名字是女人!”在此遭到颠覆;女性,这个弱者的代名词,简·爱自卑人格的符号,被彻底消解。在此基础上,我以为尚可深入挖掘。从更为深远的视角看,简·爱的心路历程,远远超越了女权主义的范畴,从而上升为一部整个人类如何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如何超越自卑,摆脱困境,奉献自我,回归精神家园的心灵史。在这一点上,《简·爱》与《神曲》、《浮士德》、《西游记》、《尤利西斯》等名著,殊途同归,大道化一,揭示了惊人相似的主题。

阿德勒博士认为,“我们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 ,并且,“我们永远无法达到我们生命的最高目标 。《简·爱》这部书,好就好在“自卑”,它唤醒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自卑情节”,在不同时代、不同种族的人群中,引起心灵的共振。简·爱超越自卑的努力,也使我们的自卑情绪得到宣泄,人格得到提升。在我看来,这就是《简·爱》的魅力所在。

注释:

①②③ (奥) A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 1986 年 9 月第 1 版:第 47 、 19 、 62 、 47 、 50 、 46 、 51 、 176 、 46 、 48 页。

④⑤⑥⑦⑧⑨⑩ 《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年 7 月第 1 版:第 6 、 350 、 351 、 447 、 449 、 453 、 191 、 179 、 230 、 228 、 353 、 409 、 124 、 209 、 398 、 83 、 339 、 105 、 573 、 571 页。

《夏洛蒂·勃朗特书信》三联书店, 1984 年 8 月第 1 版:第 29 、 32 、 58 页。

原载《甘肃社会科学》

我总是评判别人 在他们尖酸的评判背后隐藏着什么呢?

文:LAURA LIL 译:杨戈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批评的方法。但有些人对批评表现得过分热衷了。他们整天滥加评判,把别人的事作为攻击目标,最终使自己陷于孤立境地。这种状态是怎么形成的呢?

害怕被别人评判

这些人给自己赋予了法官一样的至高权威,感觉自己像最后评判的天神一样不可侵犯。这种追求权威的愿望背后隐藏着下意识的恐惧。内心深处,他们害怕自己成为别人的评判对象:“我们每个人与周围人之间都存在镜子效应。”法国精神病科医师姚兰德-甘纳可-玛亚诺贝(Yolande gannac-Mayanobe)指出:“我们对他人进行否定评判常常是对自我的映照,且主要是在个人形象方面。”

这种潜意识的行为是一种自卫,也称作投射。由于拒绝“站到镜子的对面”去发现真相,人们就可以避免直接面对自己不堪的一面。

完美主义的表现

“有两种完美主义。”法国认知心理学学者让-考特欧(Jean-Cottraux)指出:“积极的完美主义者会鼓励别人不断进步,而消极的完美主义者则不断对别人提出批评。”后者总看不到事物好的方面。在他们对完美的强迫苛求中,任何事物都是有缺陷的。在使“挨批者”产生负罪感时,他们也使自己陷于永远的不满足状态。

对父母批评的反应

别以为不断贬低他人的人时时自我感觉良好。恰恰相反,他们对别人过于苛责,源于对自己没有信心。这种自卑的根源来自童年。

“他们小时候受到父母的贬低,经常听到'你什么都做不好’的指责。”让-考特欧解释说:“由于习惯了在别人批评的目光中生活,他们会把批评看作是自己存在的证明。”

心理医师阿里亚娜-阿纳斯塔波罗(Ariane Anastassopoulos)也指出,正是出于对这种教育方式的“自卫”,有些人变成了“评判强迫症”者,并开始不断对别人展开家长式的评论。“他们对自己的父母也会采取'凌驾’的姿态进行评判和指责。”

缺乏被爱护的感觉

当父母给孩子设定了高要求,并不断对他们加以指责后,孩子的记忆就会留下对自己的负面评判,诸如“你错了”、“你不对”之类……“他们会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阿里亚娜-阿纳斯塔波罗进一步指出:“他们会把这些当作理解社会的标尺。反过来,他们也会对周围人群进行同样的评判。”

在他们尖酸的评判背后隐藏着什么呢?

见证:玛丽 34岁 广告策划

“过去,我总习惯于对遇到的人作出批评,像不够聪明,不好运动,说话太多,过于依赖,不够专注,过于谨慎之类……我总能找到别人的不是。后来,我意识到问题在我身上,我要摆脱这种长期的不满状态。经过接受心理分析,我慢慢发现自己始终生活在父母严厉的、随意的批评造成的阴影中。我非常害怕面对他们的批评,因为我知道,如果他们认为我的朋友不够出色,那么,我也会马上觉得自己很无能。”

你周围有这样的人

这些“法官”不会宽容任何人,包括与他们亲近的人。在他们的批评下,生活会让人失去自尊,患上“丑小鸭”综合征:“既然说我坏,那我就当个坏人吧。”

这些“法官”当然认为自己的评判永远正确,因此周围人最好的做法是:帮助“法官”认识到,他们的评判并不总是正确。比如,可以向他们要批评的“具体证据”。不要忘记,当这些“法官”提出批评时,他们针对的实际是他们自己。就像社会学家让-伯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所说的:“由于嫉妒的原因,作出否定评判比表达赞美更容易使某些人感到满足。”

你自己是这样的人

■ 了解自己的症结所在

过度批评别人,往往是因为我们自己曾经充当了被批评的对象。因此,我们需要重新了解曾经遭遇过别人怎样的批评,因为哪些事情?是经常还是偶尔?通过了解往日的伤痕,人们会明白原因所在。

■ 学习向他人开放自我

批评别人的声音像法院的最后宣判一样,阻止别人深入探询。人们在受到抨击后会产生自闭,不会产生尝试新经验的愿望。但是,生活是否愉快,首先取决于自我向外部世界的开放程度。因此,首先应该学习和别人产生“认同”的交流关系。不急于对别人下判断,多花些时间听别人诉说、进行观察。这需要努力克制自己,却可以让人多些包容心。

■ 承认自己会犯错误

习惯对别人进行批评,表达了自我对于“强大”和“居于统治地位”的渴望,也反映了追求永远正确的愿望。但是事实上,一个人不可能对所有事情都有最终话语权。承认自己有不足和缺点,反而有利于作出评判。我们应敢于评判,只是应该注意评判的责任感,也就是:论据要成熟,评语要有见地。

《未发现的自我》

强调儿童期的影响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共同之处。本书选自荣格的经典著作《未发现的自我》和《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切实可行地对现代人的苦闷、物质文明的影响和干扰等现象作出精辟独到的剖析。

作者:(瑞士)荣格

译者:张敦福

走出自卑,让人生布满自信

比力是自卑之源。

“每个婴儿的长相各纷歧样,发展方法也各不沟通,脾气有好有坏,能力有高有低,但无论怎样你都应该喜欢他,疼爱他,欣赏他,勉励他,并且不要计较那些他们尚不具备的品格。”

斯波克提出这些忠告并不光纯出于情感上的原因,另有一个很是重要的实际问题,那就是由于他们的品格而受到赞赏的孩子,即使丑、笨、痴钝,也能生长为自信而幸福的人。

当孩子得到一种尽力而为,不放过任何时机的精神动力时,他们就会蔑视一切困难,使本身获得成长。

我有一个女友,小时候总是得不到父亲的痛爱和欣赏,相反,还常常被父亲侮辱。妹妹能干利落,字写得大度,父亲喜欢妹妹,会让她站在妹妹身后看妹妹怎样写字,并耻笑她的字竟远远不如妹妹的好。其实她的作业一直不错,但很少被父亲夸奖,还被讥为“身体弱,脑子笨,回响慢”之类的偏见。妹妹受父亲的影响,也开始蔑视她,冲击她,觉得她各方面都不配做姐姐。有一次她衔命叫妹妹回家用饭,妹妹存心不理睬。父亲问原因,妹妹说,因为姐姐常常撒谎,所以她喊我我也没相信。 糊涂的父亲竟因此不分青红皂白把她痛骂了一顿。

她总有一种自卑感,长大后也缺乏信心。她吃苦努力,高考时却因为心理素质不佳发挥反常,进入一所普通大学。父亲没有任何慰藉,还随时提醒她不要太清高,找个工人嫁了就不错了。结业后她真的仓皇找了个并不相配的人结了婚。

多年以后她定居外洋,离了婚,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她汇报我,她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不绝阅读心理学等书籍,才渐渐驱除童年阴影,成立起真正的自信。

出格是到了海外,因为她的努力总是被承认和欣赏,她才意识到本身的能力和魅力。20年漫漫征程,最终找到了自我当然是好,然而,她所失去的,真的可以完全弥补吗?

怙恃随意地刺激孩子,伤害孩子,那样做的代价是凄惨的。被怙恃轻视的孩子很难充实发挥本身的聪明和才气,也难以显示自身的吸引力。如果他们再患有某些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陷时,那他们长大后这些环境还会变得越发严重。

由于他们的品格而受到赞赏的孩子,即使丑、笨、痴钝,也能生长为自信而幸福的人。

被怙恃轻视的孩子很难充实发挥本身的聪明和才气,也难以显示自身的吸引力。

怙恃随意地刺激孩子,伤害孩子,那样做的代价是凄惨的。

如何引导孩子不再自卑

所谓自卑,就是总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因而产生多种消极情绪。造成这种心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有:

身体、生理的原因。事实证明,经常生病的孩子往往比健康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孩子的体力、身高、相貌方面的差异也会导致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

才智、能力的原因。有的孩子会因反应不如人家灵敏,学习成绩不如别人好,或者特长不如别人多而产生自卑。特别是有的人经过努力后,成绩还是不见提高,便可能陷入自卑之中。

社会、家庭的原因。专家认为,贫穷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大敌.富裕家庭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贫穷家庭的孩子则不得不节衣缩食,事事算计,那么家境贫穷的儿童和同龄家境富裕的孩子相比则更容易胆怯、退缩和信心不足。除此之外,家庭破碎、父母态度粗暴、缺乏民主,也常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微不足道。

自卑的孩子在心里给自己已经下了结论:我不如别人。他用美貌、聪明或者其他特质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而且,自卑感使孩子时刻警惕外人的评价。这样一来,孩子对事情的感受力就和别人有很大不同。这种孩子对任何批评都极度反感,甚至最温和的言论也被看做是个人攻击。他们表现得过分敏感和过分防备,就好像必须不断保卫自己才行,甚至过度赞扬的话也不能接受,因为他怀疑别人赞扬的动机或认为自己根本不配受到赞扬。这些孩子认为自己不像别人那么聪明、吸引人、活泼、幽默等,对凡是涉及自己的言论都会有过度反应,而且对其他一些平常的事也会计较。生理上与其他孩子有明显不同的孩子更容易受伤害。他们比别人更重视这些不同,总认为别人在取笑、嘲弄自己。这些不同包括矮、高、胖、瘦、某个部位大(鼻子、耳朵等)、残疾等等。

自卑的孩子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或不如别人的,这是错误的开始,然后被迫保护受创的自我,以免受到更多的伤害。因此,“谨慎”成了他们的座右铭。他们不在情感上冒任何不必要的险,不主动跟人交谈,不在众人面前说话,不参加比赛,被同伴笑话时甚至不为自己的尊严辩护。他们认为保住面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也不说。从童年开始,他们就用忍耐的态度来对付内心的自卑感。

但是,这样的心理往往不容易被承认和了解。比如大部分班级里都可以找到几个觉得自己很失败的孩子,他们在小学阶段,年复一年安静地坐在位子上,脑子里却不知在想些什么。同学们都认为他们“害羞”或“安静”,却不了解他们真正的感受。

周围人对这样的孩子有两种很大的误解:一种是因为他们安静、很少说话、反应冷淡,常被误以为自大、傲慢,其实他们非常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另一种是,因为很少说话,别人就以为他不太动脑筋。其实正好相反,这类孩子跟大家一样,也有许多想法和感受,但他从小就学会沉默,觉得这才是最安全的防卫。这种做法常为男孩子带来不好的后果,使他们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我们对这种表面退缩的孩子的关心,应该要多于时常闯祸打架的孩子。这两种极端的孩子都很需要大人的帮助,但退缩者往往较少得到帮助,因为他不会干扰别人,很配合老师,也尽量避免和同学起冲突。这样的态度使大人误以为他没有问题,而忽略他负面的自我形象逐渐定型,而且难以扭转回来。

要做个好父母,最基本的技巧就是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分享孩子的看法、感受和期盼。而整个亲子关系成功与否,大部分取决于父母是否有足够的洞察力。对于孩子的自卑心理,引导是极为重要的。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长相有俊丑,各种条件都是很难改变的。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应该使每个人都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让每个人都过得去,让每个人都各得其所,这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河北有一位行医的老太太,留下很有名的一句话:“针过去了,线也要过去,要让每个人都过得去。”这句话简单朴素,却很深刻。如果没有这种认识,就可能任孩子由自卑心理发展下去酿成悲剧。

人是靠优点活着的,也可以说自信支撑着人。可是我们父母和老师常有意无意地让孩子生活在弱点里,如同生活在走不出的沼泽地里。老师在批评一个学生的时候,总是会拿另一个学生做参照,父母更喜欢拿别的孩子的长处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父母的出发点是激励孩子,其实无形中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只会让孩子觉得更自卑。您觉得如何防止孩子因为自卑心理而发生悲剧呢?

我的教育建议是:首先用各种方法引导孩子欣赏自己,用自信逐步取代自卑。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二是父母应当多为孩子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并为孩子的成功喝彩。三是经常让孩子讲讲自己的烦恼。每个人身上都有弱点,父母不能因此视而不见,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体谅孩子,因为自卑的产生往往是有原因的。如果父母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听听孩子一天碰到了什么烦心事,就能在第一时间里对孩子的烦恼加以引导和化解,最大可能地避免孩子因自卑程度过深而导致遗憾和发生悲剧。

通过劳动引导孩子学会自立

从教育的角度讲,劳动对于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不爱劳动的人是难以自立的。

有一篇短文讲到,蛾子破茧而出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于是有好心者为之剪破茧壳,谁知,未经破茧之苦的蛾子却不会飞。原来,蛾子破茧时翅膀充血,撞来撞去练就了力量,长硬了翅膀,这才能飞翔。这个事实给人很深刻的启示:既然我们不能代替孩子成长,就不能为其免除自立的痛苦,否则,纵有辽阔的天空,孩子也不会飞翔。

我的女儿孙冉在这方面有很深的体会。她曾两次赴日民宿,曾做过关于自立方面的调查,她在《成长悟语》一书中写道:

扶美子家并不很富裕,一家五口人的生计主要依赖当记者的父亲,简单的三室一厅的公寓还是借钱买下来的,至今尚未还清债务。姐弟三人挤在一间屋里学习和睡觉。我在她家民宿时,大弟弟雄一和小弟弟健志就把睡觉的地方让给我,自己睡到了客厅的硬地板上。她家里本来处处节省,对我却非常慷慨,不但带我四处游玩,还怕我吃不惯家中的口味而频频外出吃饭。

20岁的扶美子是家中的老大,个子不高,有着日本人中少见的健康黑发,面色红润,眼睛炯炯有神,是一个非常坚强,真诚且可爱的女孩子。

2000年8月赴日民宿的同时,我在做一项中日中小学生勤苦状况对比研究项目。扶美子姐弟三人正好符合我访谈对象的要求,他们的观点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同年龄段的日本青少年。

我问:“你们怎么看待劳动呢?认为它是美德还是挣钱方式?”扶美子认为劳动就是一种挣钱的方式,比如打工,但同时又可以交到好多朋友。的确,扶美子打工多年,这其中的感想可以连说一整天。她的学费、零用钱,甚至去中国的20万日元费用全部出自自己劳动的一双手。高中时候她就开始在花店、料理店等地方帮忙,另外还要外出打工到很晚,辛苦异常。但她似乎对这种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很满意,很少抱怨。可是在我看来,这种生活简直无法想象。我想,中国的父母绝对不会这么狠心的。然而,这种生活确实培养了扶美子自立坚强的性格,我很佩服她。

某报报道:上海市某区评选优秀学生,从28000名中学生中挑出了17名候选人。然而,当17名候选人从考场门口走过,脚踩测试者有意扔在门口的扫帚和抹布时,却没有一个人把它们捡起来。这种现象是偶然的吗?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北京青年报》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调查结果表明,85.7%的孩子认为劳动没有必要,其中32,3%的孩子没有劳动习惯,37.2%的孩子不知道怎样才算劳动。

越来越多的18岁外国青年走向独立,而能做到这一点的中国青年寥寥无几,因为中国的父母们是世界上最善良最无私的父母,尽管有的父母贫穷却也竭尽全力。他们连让孩子吃一点苦都不舍得,何谈让孩子18岁离开家庭,走向独立?

的确,有许多父母在补偿心理和望子成龙心理的驱使下,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最看重的也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任何家务都不让孩子做。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美国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所做的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比不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并且他们的夫妻离异率和心理疾病患病率也比较低。

在德国,人们早已注意到劳动对孩子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把孩子的劳动明明白白写到了法律里。据媒体报道,德国的法律明文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到商店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在花园里劳动、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的孩子要擦汽车和在花园里翻地;16—18岁的孩子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

从教育的角度讲,劳动对于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调查中有两个重要的发现:一、独生子女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二、独生子女从事劳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品德。

看来,自立并不是家庭教育中可有可无的小事。自立能力之所以被称为众多能力之首,主要是因为自立是人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有了自立能力的人,才懂得独立思考,才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做出自己的选择;有了自立能力的人,才能够具有创造精神,才能够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自立者强,自强者脚下必有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让孩子独立成长?

我的教育建议是:

让孩子学做家务。专家们认为,让孩子从小做些家务,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他们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四体不勤”的孩子更有出息。对中国孩子来说,什么才是合适的家务劳动呢?我向父母们介绍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研究制订的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有关标准:1.自己整理衣物和床位。主要是教会孩子穿脱衣服,把衣服摆得整齐,学会叠被,逐渐学会整理房间;2.学会安排课余生活。主要是让孩子们养成回家主动做作业的习惯;3.指导孩子学会收看电视、收听广播节目;4.让孩子学会随天气变化安排衣着;5.学会准备简单的食物。主要是协助父母做饭前的辅助劳动,学会做简单的饭菜,学会识别食物保质期;6.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主要是让孩子自己洗头、洗脚、洗小件衣物,逐步学会使用洗衣机;7.让孩子自己独立上下学,独立出行;8.让孩子购买简单物品。

不给孩子任性的环境。如果父母们总是让孩子由着性子去做事,那么他就很容易任性、撒娇。如果您觉得孩子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就一定要说“不”,不能迁就孩子,更不能屈服于孩子。

论超越自卑与权力动机

摘 要:本文以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为切入点,通过引出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的理论来分析政治过程中个人的权力动机。通过梳理拉斯韦尔、巴伯对自卑与超越理论在权力动机中的应用,研究权力动机产生的机制,并且对自卑和超越理论进行修正,以获得深度的思考和启发。

一、引言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博士的《自卑与超越》是一本通俗中包含着极深哲理和巨大学术价值的心理学名著。阿德勒在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修正与继承的基础之上,发展了“个体心理学”,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以自卑为个人奋斗的原始动力,以卓越为追求的终极目标,认为人生的主体就是自卑与超越。

那么自卑与超越的理论是否能用来解释人的权力动机?超越自卑与人的权力动机有多大的程度上的相关性?前人是怎样理解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笔者借助阿德勒超越自卑的理论,希望通过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获得一些启发,形成一些新的思考。

二、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一)《自卑与超越》的研究问题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也就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提到“没有人能脱离生活的意义而存在”“我们只有通过对意义的界定来体验现实,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去解读它”。本书通过对生命意义的发问引出了人类所有问题的三大主题---职业问题、社交问题和两性问题---从而引出了对“自卑和超越”的探讨以及对“合作和奉献”重要性的强调。

(二)《自卑与超越》的分析框架

阿德勒以大量的实例为论述基础,对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同时,文章处处体现出自卑与超越的核心观点以及儿童时期的重要影响。下面是笔者对这本书的分析框架的简要描述(如下图):

(三)《自卑与超越》的核心观点

在阿德勒看来,人类奋斗的动力来源于克服自身不足的强烈愿望[1]。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自卑感本身绝非不正常,它是人类改善环境的动因,人类文化就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2]。

因为这种自卑感的存在,人们想要超越这种自卑感而追求优越感,作为对自卑的补偿。每个人在克服自卑、寻求优越感的方式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不同的生活风格和人格,我们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补偿不当,另一种是适当补偿。

补偿不当指的是缺乏或过度补偿:缺乏补偿时,人面对自己卑微、无能而消极,不敢正视现实,极力掩饰。并放弃自我改善处境的想法;过度补偿时,为了摆脱卑微,人极力寻求另外一种满足,以掩饰其某方面的自卑感,甚至不顾别人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陶醉于自我虚幻的优越感中,盲目追求个人优越,对自己缺点克服过犹不及,甚至表现出某些变态的行为举动。

而适度的补偿就是追求优越的过程。这种自卑感反而成为了催人上进的动力,让人不断地开拓进取。一个适当补偿的人,当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挠时,他就能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门路,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

总而言之,阿德勒以自卑为个人奋斗的原始动力,以卓越为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人生的主体就是自卑与超越。个体使用何种补偿方式来克服我们独有的“自卑感”,便构成各种独特的人格类型。

三、权力动机

要讨论超越自卑与权力动机的关系,首先就要给权力动机下一个定义。权力动机是个体所怀的一种影响他人和支配他人的强烈愿望。权力动机使人倾向于或准备着去实施影响或感受自身的强大。

通过Jenkins和McAdam的研究表明,以下行为与权力动机成正相关[3]:

(1)拥有经选举得到的职位。

(2)在小团体中,以积极有力的方式影响他人。

(3)积聚代表声望的财产,如信用卡和名车。

(4)冒风险以获得公众的注目。

(5)参与争论。

(6)选择那些在很大程度上指挥他人行为的职业,如部门或企业主管等等。

(7)为自己编撰以控制和胜利为主题的故事,能够主动刮泥自己的情绪,特别是愤怒和兴奋。

(8)表现出冲动与攻击行为。

简要地说,权力动机表现为政治上或组织上的权力欲望。虽然不同个体的权力动机的表现方式不一样,但只是强弱程度上的差异。积极的政治参与、追求权力和地位、热心政治社会活动等是表现较弱的正常范围的权力动机;而表现较强的动机有渴望占有权力、控制别人、专横武断的行为等等。

而接下来将探讨的权力动机,既包括热心政治参与,追求权力,也包括一些渴望支配他人的专横行为。体现在政治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含义较为广泛。

四、超越自卑与权力动机

用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的理论来解释权力动机是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的。表现较弱的权力动机(积极的政治参与、追求权力和地位、热心政治社会活动等等)是对自卑适当补偿的结果;而表现较强烈的权力动机(有渴望占有权力、控制别人、专横武断的行为等等)是对自卑补偿不当的结果。在对其解释力进行阐述之前,首先梳理一下前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代表性人物的观点

1、拉斯韦尔:补偿自卑与权力动机

拉斯韦尔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政治活动是政治行为者自我满足人格需要的方式之一,政治活动的权力动机来自补偿未被满足的自尊需要。

首先,拉斯韦尔将权力视为基础性价值,可以与财富、知识、尊重、技能、感情、正直等价值相结合。“政治类型这一概念,即为一些人格是权力追求者,他们从他们生于的社会组织中找寻出权力并且将他们自身致力于统治或管理的俘获与运用。”[4]   其次,在解释权力的来源时,他认为权力更是一种对丧失的获得补偿的方式,获得权力是为了战胜自卑感。并且,权力在政治人格的形成过程中,也是相较于其它价值而言,是获得补偿、战胜自卑最为有效的方法。而“补偿”这个词就是由阿德勒提出。拉斯韦尔运用阿德勒关于自卑与超越的理论来解释权力动机。认为政治人格的形成则是通过获得权力这种补偿方式来克服“自卑感”,权力动机的形成也是基于对“自卑感”补偿的意愿。同时,他还指出,政治行为源自幼年尤其是8岁以前所形成的人格特质,这与阿德勒强调童年的影响以及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一脉相承的。

最后,在补偿缺陷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机制。当个人心理需要和社会可接受度之间发生矛盾时,个人心理的“防卫机制”就会产生应对精神压力的适应性行为,这种机制协助保卫行为者的内在人格结构。这些机制包括压抑、升华、回归、投射、置换、反应-形成、补偿等等。

总之,拉斯韦尔对权力动机的解释就是对阿德勒“超越自卑”的观点的应用。认为个人从政是为了补偿个人的缺陷,特别是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他同阿德勒的思维是一致的,侧重于精神病理层面的分析,重视个人幼年的经历的影响。是在政治学领域对阿德勒观念的一个很好的阐述。

2、巴伯:权力动机是由复杂因素影响

他对于权力动机的解释是相对复杂的,他是针对不同层次的政治行动而言的。

一方面,巴伯在对权力动机的解释上,反其道而行之,把自负作为动机。他曾提到“一个人越健全、越有效、越自信,参与政治就越多”[5]。但是,这种高自尊所导致的动机,主要是像投票这样的低层次的政治行动。

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官场上既存在高自尊的也存在低自尊的人群。因此引入了自尊与复杂性的关系来解释,他认为影响权力动机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是低度自尊和自我高度复杂性的相结合的作用。因为低自尊赋予了他们与他人交往的愿望;而高复杂性赋予了他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能力与愿望相结合,也就是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使得这种性格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巴伯对阿德勒“超越自卑”的观念进行了补充和发展,阿德勒的理论在巴伯的观念中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是,他是针对不同层次的政治行为的权力动机,比如在投票这样的低层次的政治行为中是“自卑与超越”是无法解释的。但在解释较高层次的追求权力的人们时,他承认低自尊(自卑)给予了人们追求权力的意愿。同时,他的研究主要针对领导人,其解释力可能受到影响。

(二)对超越自卑与权力动机的再思考

通过对拉斯韦尔和巴伯的思想的梳理,我们可以论证自卑与超越理论在解释权力动机上的合理性。但同时,巴伯认为“高自尊的人在低层次的政治参与中较积极”,以及事实上“官场中既有低自尊的人也有高自尊的人”,是对拉斯韦尔以及阿德勒的一个反驳,可以引起反思。

的确,拉斯韦尔在应用自卑与超越理论来解释权力动机时,主要运用的是像希特勒、林肯这样的公众人物的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众以及一些低层次的政治行为,这一点是可以修正的。

同时,巴伯提出的“官场中既有低自尊的人也有高自尊的人”是正确的,但是个体心理学以个案研究为基础,不可能对每一个人都适用,所以主要是大致的趋势正确即可。

基于上述的讨论,笔者尝试着将阿德勒、拉斯韦尔以及巴伯的观点相结合,来解释权力动机产生的机制,如下图:

首先,不管是自卑还是自负,都受到儿童时期的影响。自负(高自尊)的人,一方面,可能基于社会责任,外部压力等等因素而参与较低层次的政治活动,但是,由于生活的优越,对于权力的追求欲并不是很强烈,这在中产阶级参与政治上可以找到依据。但是,另一方面,自负的人可能把自身价值定义与权力和政治之上,能在其他领域找到自己的意义,因此权力动机不强。

而自卑的人相对复杂。自卑的人如果补偿适当,其追求权力的动机较为充足并且适度,他们积极参与政治社会活动,追求权力和地位,想要表现自己,如果与高复杂性相结合,往往能获得成功,并且在政治生活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林肯,早期父亲对其十分苛刻,并且婚姻感情和家庭生活不理想,受到了大量的精神折磨,经过补偿,使其“受苦受难抵消了内疚,也把情欲释放出来使其得到表现。”在政治中表现出认真负责、忠厚老实,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是最受欢迎的总统之一[6]。而补偿不当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缺乏补偿,这种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消极的,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权力对其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是不愿意参与政治生活的,往往没有权力动机,并且政治冷漠;另一种是过度补偿,这种人权力欲十分强烈,想要影响和操控他人,如果与高复杂性相结合,也较容易成功。但是,这种人很容易出现偏激的行为,出现专断、暴力等倾向。

总体来说,最优的权力动机的形成机制就是对自卑的适度补偿,容易产生有影响力的政治伟人。

五、总结

本文首先对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其问题意识、视角、研究方法、核心观点进行了梳理和阐述。

同时,利用其“自卑与超越”的核心理论来研究权力动机的形成。通过梳理拉斯韦尔以及巴伯的理论,一方面验证了“超越自卑”理论的适用性,另一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再思考,对阿德勒的理论进行了修正,并且得出了一个较为综合的权力动机形成机制。

参考文献:

[1][3] 郭永玉,贺金波.人格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6,254.

[2]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31.

[4] Harold D.Lasswell,Power and Personality[M].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62:20.

[5] James D. Barber,The lawmakers[M].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65:217.

[6] 李桂花.拉斯韦尔政治人格理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秦雨,女,湖北宜昌人,,武汉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政治学与行政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40498.html

更多阅读

苹果iphone5与iphone4S有什么区别? 苹果 iphone 4s

iphone4s是在2011年10月上市发型的智能手机,iphone5是12年9月发布的新一代智能手机。两者时间相差约1年。那么两者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呢?或者说iphone5在4S的基础上有哪些进步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当然,一些具体数据在中关村等等

财富在奔跑的时代,你怎能步行? 常德中影大时代步行街

如果你深入研究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你将发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鼓励快速成长,优质发展的良性生态价值链成为新的经济战略。这与这个时代特征有着惊人的吻合。因为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剧变。这场剧变

朗诵:《在山的那一边》

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

《飞越疯人院》:在反叛的故事背后

I 疯人院的寓言“疯狂”无疑是当代思想界,尤其是后结构主义所关注的核心命题之一。S.弗洛伊德正是以临床精神病学为起点,建立了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并使这一学说成了一种划时代的“超话语”。此后,德鲁兹在他的《反俄狄浦斯》一书中,将疯狂

声明:《论超越自卑与权力动机 在尖酸的评判背后隐藏着什么呢? 自卑与超越txt下载》为网友洛佩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